我这个人不大关注电影方面的信息,仅知的也就是几位大名鼎鼎的演员及导演的名字。知道吴念真这个名字,也是某次在豆瓣搜书时看到一张素雅的灰白色封面,上面点缀着一个简单的标题——《这些人,那些事》,旁边是9.1的评分。恰好有位大学好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才好奇的去翻阅。也便是如此,才知晓原来作者实在台湾颇具盛名的剧作家及导演。
文章主要是吴念真纪录下的他的人生中碰到的一些人一些事。这些他经历过的往事,听说过的故事,最多不过千字的故事却是拼凑出了一股子浓郁的厚重。吴念真讲述父亲、母亲、弟弟的故事,讲述那个以挖煤为业的故乡小镇,镇上人们的辛苦与快乐,以及自己当兵时或在台北见到或听到的故事。人在故事中,故事包裹着人,浸透了情感的润泽。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辑为:心底最挂念的人。讲述了吴念真父母、兄妹的故事:几位儿女每日装睡只为了感受忙碌晚归的父亲睡前的亲昵;母亲在儿子的婚礼上,穿着一辈子没穿过几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坚持跪拜一百下以至几乎站不起来,只为还愿“如果这孩子可以平安长大,结婚那天她一定要跪拜天地以谢神恩”;弟弟不堪生活的重压自杀,留下的遗书写着,“大哥,你说要照顾家里,我就比较放心,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第二辑为:日夜惦记的地方。记述了他儿时成长,之后消失在行政区域中,只能在回忆里拜访的故乡,还有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故事。自小讨厌,却深刻在脑海中的老警察;一群想办法为监狱中的孩子送东西的妈妈们;一个村子外绰号为“老鼠子”的孩子替自己采治病的草药,还要请吃“老鼠肉炒豆豉”,四十年之后重逢才知他姓名;一群孩子为了堵住老师谩骂而进行的“小小起义”……
第三辑为:搏真情的朋友门。纪录的是吴念真在台北当学徒及服兵役时遇到的各色朋友。那个憨厚的杂货铺小妹,那个为了妹妹不断努力的哥哥,那个特立独行的阿兵哥,那个对生活没有向往,最后被火车撞得支离破碎,最后被吴念真收拾回去的士官长,从吴念真的生命中走过,留下一道道足迹,再各自奔向不同的未来。
第四辑为:一封情书的重量。大都是在讲别人之情感嬗变,讲少男少女懵懂的爱情,讲优美邂逅之后的别离,讲昔日恋人街头偶然的相遇,讲出轨之后的一世牵挂,还有那个一世桃花缠身,人生热闹的老太太。
第五辑为:这些人,那些事。真实地呈现一些行将就木的老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们或可爱,或寂寞,或刻薄。
吴念真讲情感,论世态,没有华丽的辞藻,激荡人心的故事情节,有着岁月流逝的积淀味道。不管亲身经历的往事,还是听来的故事,也许琐碎,只是一些的小人物的小日子。他的文字多叙述,少评论,不去渲染其中辛酸与苦楚,浅浅勾勒,映衬出一种淡然。
前两日去参观上海书展,赶巧碰上这位老先生的新书《念真情》签售会,行至场馆,见到吴念真本人,一身白色衬衫,灰白的头发,在台上谦逊地回应读者,正如他的文字给人的感觉,谦逊,淡然,却又不失岁月积淀下来的稳重。如有机会,不妨拜读一下,去感受平淡之中孕育出的厚重。
[attachment=11408821][attachment=1140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