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F772B5][table=1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121212]
[table=80%][tr][td][img]http://l.paipai.fm/p_w_upload/09/12/04/161_4652564_583586314cca866.jpg[/img]
[align=left]
[color=#ff007e][b]【内容介绍】[/b][/color]
[color=#ffffff]
《盛开的樱花林下》(桜の森の満開の下)是坂口安吾的代表作之一。
以叛逆的笔锋描写了樱花林下的孤独与虚无。
每当樱花盛开,人们就拎着酒吃着糯米团子漫步于樱花林下,沉醉于无限春光之中,赞叹其为人间胜景,其实这不过是个虚妄的假象。为什么这样说呢?
[URL=http://www.paipai.fm/r5130261/][color=#ff007e][b]【中文版与日文版原文下载点此】[/b][/color][/url]
[/color][/align][/td][/tr][/table]
[table=80%][tr][td][img]http://l.paipai.fm/p_w_upload/09/12/04/161_4652564_2a4cda346a2a417.jpg[/img]
[color=#ffffff][align=left]
[align=center][table=85%][tr][td][color=#ff007e][b]
樱花使人狂——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
【下篇】
[/b][/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5%][tr][td][color=#ffffff]
【中篇】请移步:[URL=http://www.paipai.fm/r5944634/][color=#ffffff]点击这里[/color][/url]
[/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5%][tr][td]
[color=#ff007e][b]五.山贼的寓意[/b][/color]
[align=left][color=#ffffff]
在《盛开的樱花林下》这个寓言体故事里,主人公分别是山贼与女人。山贼作为一个男人,是故事里最主要的描述对象。故事里樱花林的给人的感觉、女人的所作所为大多由山贼的视角反映出来。而山贼言行心理的前后变化,亦是故事要表达的关键所在。
山贼这个形象,不像说教故事里善恶分明的角色。而是一个无关善恶、无关忠奸的混沌存在。无论是在山里的杀人越货也好,在京城的杀戮游戏也好,他始终做着“非善”的事情。而对于辨别善恶这个本性他是不存在的,他不觉得这是不应该做的,他只是因循原有的生活状态以及固有的观念,来“讨生活”的方式罢了。坂口也未曾就这一点进行说教。
在去京城以前,山贼从来不思考,言行只是贯彻自己的直觉与本能。所以在那片寂静的樱花林下的时候,他本能的会去恐惧,本能地狼狈逃开,但不会去深思这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导致他毫无来由地恐惧。
山贼隔绝于世地生活在山里,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状态,他可以骄傲地说,“这所有的山都是我的。”说,“这里所有的山、树、峡谷,甚至从峡谷里冒出来的云都是我的。”作为人的属性来说,山贼这个“人”完全是个“自然人”,毫无社会属性。这时候他是自由的,完全自我的。
而那个美丽女人的来临,导致了他从完全天然属性的“自然人”开始痛苦地进化。
在《樱花林下的孤独与虚无》这篇文章里分析地很明确:美丽女人“无疑就是盛开的樱花林的代言与化身。女人的身上同样拥有天然与进化的双重属性,她的美貌外表体现着存在的不可知性的同时,更昭示着文明的演进所积淀出的现代性的一面。所以她与山贼之间的‘京城’与‘山里’、美丽与粗野、知性与愚钝、人工与朴拙、享乐与劳作、支配与顺从的种种的二元对立,都可以归结为现代与前现代、‘文明’与‘蛮荒’的矛盾关系与冲突。”
“当女人与山贼住在山里时,她用任性和娇纵改变着‘山里’的秩序,也为山贼展示着美丽和进化的魔力。分解开的一个一个毫无意义的断片,在女人的手中竞能奇异地组成一件华美的服饰,这一切在山贼看来,简直就像是在表演奇妙的‘魔术’。‘魔术’的创造和表演,需要的是想象力与技巧。而这样的观念性和技术性的东西,正是山贼所不曾拥有也无法了解的。”
由于对美色与神秘地沉迷,山贼从一开始看见女人试图占有她,很快他反而在两人关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女人最初基于本能对服饰的占有欲,到后来以人头为道具的个人幻想世界,女人欲望的膨胀,“与象征着王权统治的京城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性格,形成了一个密切的对应关系。”女人最初的世界也好,后来的幻想世界架构也好,山贼都是被完全排斥在外的。正如移居京城以后,他完全无法理解京城的风气,“不知道京城的风往哪个方向吹”,完全无法适应。他只能作为女人的工具,不停地杀戮与搬运人头。他所谓的自我所谓的意义存在在女人手里,被简化成一把刀,而被完全拒绝在女人与“京城”的世界之外。因此无法理解、无法同化的山贼,只能在女人欲望的泛滥中渐渐窒息。从而深感自身的无力,原有“山里”平静生活与心情的沦丧,他敏感地感觉到变化的导火线是因为这个女人,他心里闪现了杀死女人的念头。正如他偶尔会感觉女人带给他如樱花林一般的气息,并不让人心情舒畅。
两人之间的矛盾即坂口所说,“女人的欲望就好像一只在天空里直线飞行的鸟,一刻也不停地飞呀飞。这只鸟不知疲倦,总是精神抖擞地迎着风,轻快而又没有限度地扇动着翅膀飞行。”他自身则是“一只极其普通的鸟。从一根树枝飞向另一根树枝,充其量用尽力气穿越一条峡谷,还会累得气喘吁吁,简直就像是停在枝头打盹儿的猫头鹰。他的动作固然敏捷,他常常处在全身运动的状态中,全力地奔跑、跳跃,充满了力量,但他的心,却是一只屁股沉重的鸟,从来没有想过要不停地飞下去。”从来不知深思为何物的山贼因为自身的痛苦与焦虑,开始思考。也是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山贼开始了自我进化的过程。
只要和女人在一起,他就无法恢复到最初悠然自得的生活,也无法回归最初的平静。因此他要离开京城,看在女人眼里就是“思乡”了。女人虽然在两人关系中居于主导与支配地位,但二人本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似羁绊的存在,女人无法轻易与山贼分手,正如山贼也再无法回归他的初始状态。与女人的相遇,山贼窥见了隐藏在美丽之后的无止境的欲望深渊,与非理性的存在本质。与女人在一起,他无法摆脱自我的无力与焦虑。杀死女人,“天”就会“塌落下来”。他就必须面对自我地破裂和残缺。他已无法摆脱掉女人带给他的羁绊。
因此回到山里的时候他不自觉地选了樱花林那条路。他再次背负女人,如果说当初山贼是背回了一种全新的观念与价值观的话,那么此时他“背负”的,是与世界的对立和断裂,是痛楚,是已经无法逃避成长的自己。盛开的樱花林下,女人化身厉鬼,死死卡住他的脖子,女人这个美丽而又神秘莫测的存在,不是单纯生理上的女性存在,而是导致山贼再回不到原有生活形态,给他压迫与焦虑的存在。或者说,在盛开的樱花林下的美丽女人,两个属性相同的事物的重叠,化身厉鬼的女人实质上是樱花林的人格化。
山贼杀死厉鬼。是消灭了威胁自己生存与状态的存在,也是杀死了内心里的一部分自身。化身厉鬼的女人也有一部分是山贼内心生出的幻象,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心魔,是未成熟的他自己。也因此在杀死女人之后,山贼再也不怕这个樱花林了,他对这片樱花林的恐惧与不安,都消失了。“他已经没有必要再惧怕孤独,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孤独。”山贼以杀死女人的方式诀别了原有的自己,跨入成长仪礼。而这成长,是自我救赎,也是自我惩罚。
小说最后的场景,仿若梦幻,山贼想抚去女人脸上的花瓣时,女人的尸体消失在满地堆积的落花之中,当他试图用手拨开落花时.他伸出的手乃至自己的身体也旋即消失,“剩下的,惟有漫天飘舞的落花,和萦绕在四周的冷寂的虚空。”作者形象地用非正常逻辑思维可以得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绝伦的虚无之景——“山贼终于告别了自己的肉体。而他真正的成熟,也便意味着回归到世界本质的虚无之中。”
[/align][/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408748][/align]
[align=center][table=85%][tr][td]
[color=#ff007e][b]六.结语[/b][/color]
[align=left][color=#ffffff]
《盛开的樱花林下》是战后“无赖派”代表作家坂口的名篇寓言体故事,象征意义是极为深刻的,虽然故事与时局并无联系,但处处影射。到底坂口意欲为何,事实上作者并无确凿的解释,但是结合当时战败以及东京大空袭之后的萧条当时社会局势,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丽而阴森的盛开的樱花林,是岛国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是国家体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主人公山贼是战败后面临抉择的岛国国民的象征;美丽女人则是需要重新审视的当时的传统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象征。”
故事里面,在樱花林花海美丽的外表之下,暗藏着贪婪与欲望;山贼健硕的外表之下,其实是空虚与孤独。作品表达了当时国民内心无法言说的孤独与虚无。这是坂口关于人生关于本质的思索,也是与他的“堕落论”思想一脉相承,人们在失去既有的价值倾向之后,在找不到精神平衡的状态下,丧失理性,陷入心理虚脱的状态。也因此他“堕落论”里的主张,呼吁人们摆脱“忠诚、道德、等级”等各种压制人的固化了束缚时代发展的条条框框,彻底解放人性。虽然在《盛开的樱花林下》坂口并没有把他这个主张即解决之道很明显地点出来,但意在文字情节之外。
故事里他只阐述了堕落的过程,并没有更多解脱的手段与方法,而这是需要当时民众自己去思考的。坂口的文章,只是起到了呼吁呐喊,让人们觉醒,从噩梦从空虚从麻木中醒来的作用罢了。
经历过战争之后的人们在坂口的认知里,很大程度上处于绝对的孤独和不可挽救的生存状态,他认为人必须勇于在孤独之中直面世界的虚空和自身破碎的现实。虽然就他个人而言,认为“无法拯救本身便是一种拯救”。他本身的个人哲学当是有些悲观的。
这也是为什么坂口能在《堕落论》里堂而皇之地这么说道:“生存吧,堕落吧,人需要在正确的堕落之路上堕落到底。必须在堕落之路上堕落到底,才能发现自我,救赎自我。”
审时度势,“无赖派”这个现在看来颓废病态的流派之所以在战后能应运而生并声名遐迩,是因为战后的局势,因为民众的思想状态,也是因为社会现状。流脓的疮疤想要痊愈,必先剜去腐肉,只有先痛到底,才有痊愈的可能。只有在旧的思想体系的崩溃之后,人格才得以觉醒,新的价值体系才能形成。
在“青い文学”系列的名著动画里,坂口安吾的短篇《桜の森の満开の下》作为其中一个篇章,在久保帯人人设、荒木哲郎监督、饭冢健剧本的组合下进行了经典重置。坂口原著的故事基调过于灰暗与晦涩,虽然故事的诸多寓意很难在改编的时候予以表达,最多只能在动画开始前借堺雅人的口来表述一些故事外的点题的语句,但在故事基调与节奏的控制上可以进行重新加工。这也是动画剧本的改编与画面处理两个方面让我觉得不错的缘由。在画面处理上,监督特意将动画画面装饰地光彩华丽,驱散了一些故事里的灰暗基调。加上剧本改编的是时候加了许多吐槽与恶搞的台词与角色,加上弹唱表现手法与音乐的使用,也很大程度上驱散了颓丧本质。画面加剧本改编的处理,使得动画的《盛开的樱花林下》,不深思的话只是场闹剧罢了。但真的深入思考下去,骨子里的那些冰冷的基调还是无法改变的。
[/align][/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5%][tr][td]
[color=#ff007e][b]参考书目[/b][/color]
[align=left][color=#ffffff]
① 坂口安吾,林涛.盛开的樱花林下
② 秦刚.樱花林下的孤独与虚无——读坂口安吾的小说《盛开的樱花林下》
③ 秦刚.以反逆的姿态“堕落”与“无赖”——日本作家坂口安吾文学创作概述
④ 林进.冷风从盛开的樱花林里吹来——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的象征意义
⑤ 鲁晶石.价值观的颠覆与重塑——读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
⑥ 苗得厚.论日本人樱花观的转变
⑦ “青い文学”之“桜の森の満开の下”编.坂口安吾,久保帯人,荒木哲郎,饭冢健
[/align][/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5%][tr][td][color=#ff007e][b]
【完】
[/b][/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img]http://l.paipai.fm/p_w_upload/09/12/04/161_4652564_13871c25ef0050d.jpg[/img]
[/color][/td][/tr][/table]
[table=80%][tr][td]
[color=#ff007e][b]【书评组叶如来推荐】
[/b][/color][/td][/tr][/table]
[/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以撒、西露达在2010-01-07 18:5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