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年纪还小的时候:癖好、幽默感与历史同人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704 回复:15

[原创评论] 当历史年纪还小的时候:癖好、幽默感与历史同人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umikoz

ZxID:14488220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7 0
当历史年纪还小的时候:癖好、幽默感与历史同人
— 本帖被 路小透。 从 品书评文 移动到本区(2013-03-18) —

作为看文没什么耐性又有那么一点附庸风雅的坏习惯的资深三俗小白文爱好者,lz对短篇历史同人这种又有八卦狗血JQ又有一本正经的伪考据的文向来是没什么抵抗力的。另外,我也不会告诉你们据说是学历史的lz书架上仅有的被翻得快散架的古籍是一本叫作《世说新语》的小道八卦集,与不远处的那套至少九成新的中华书局精装本前四史遥相呼应……总之,lz的恶趣味可见一斑。

想就短篇历史同人这个话题写篇评论是很早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直到最近放假各种无聊重读一个作者的几则小短篇的时候才想到这一点:历史同人中总是不乏各种怪癖的。

[quote]嗯,是郭嘉躲着荀彧,一个整天邋里邋遢随随便便的身上还偶尔有浓重酒气的郭嘉躲着小时候就被说成是王佐奇才,有水墨瞳仁和温润风度的荀彧。或者说,是荀彧一朵鲜花非要往牛粪上插的粘着郭嘉。
因为荀彧有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怪癖,偏偏这个怪癖只对着郭嘉发作,因而当郭嘉到处去诉苦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以“你得了妄想症了吧”的眼神看着他。——荀彧爱讲冷笑话,是冷的能让郭嘉这样能够把任何人说话都当放屁的人打寒战的冷笑话,并且,越高兴的时候,越冷,于是除夕前几天,水镜学园的同学们都看见郭嘉不停在加衣服。

[align=right]—— 北溟鱼[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22f220100ga85.html]《二五荀彧和三八郭嘉的那些烂事儿》[/url][/align] [/quote]

我们总是偏爱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爱好、小习惯,就好像窃喜一本正经的优等生其实也喜欢偷懒的。真与假都是再次要不过的事情,毫无槽点的人生未免太过无趣。即便“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终于被确证为断章取义,但历史总是委屈的,不委屈的就不是历史了。因此,对于善意的玩笑,想必先人们是不会太介意的。

与一般的虚构作品不同的是,历史同人小说的主角是真实存在过的个人,他们的命运是我们已然知晓的,我们预期了事件的发展,因此作为小说主干的情节、那些起因经过结果是次要的(尤其对于短篇),所有的关键在于人物,在于他们的性格特质。[color=#8db3e2]可是,事情的吊诡之处在于,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同时又是虚构的。[/color]他们被记忆(现实或文字的)虚化成为一种印象,一个概念。明知对人物非黑即白的盖棺定论是个坏习惯,但某种意义上说却是无可奈何:我们无能为力,记忆总是健忘又粗心,那些原始的复杂性被丢失了,连最铁证如山的所谓“事实”也免不了被概念化,沦为片面的印象记忆。在艺术重构的过程中,抽象的概念必须被具化,传统戏剧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一个例子: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色彩上的对比实质上是将人物的道德品质在视觉上实体化。[color=#8db3e2]因此,对癖好的描写构成了历史同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具化了作为抽象概念的人物特质。[/color] 历史上的郭嘉爱不爱喝酒,荀彧讲不讲冷笑话,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关于他们的印象,是根植于历史记忆的片面形象,以及如何表现这个形象的问题。在上引的这篇荀郭短篇中,有意思的是,作者以癖好的缺失来展开人物:“后来他们偶尔有机会一起喝酒的时候,郭嘉发现荀彧真的不说冷笑话了,这让他有种怅然若失。他那一点傻气要不然是被时间磨掉了,要不然就是被藏了起来,等到哪天爆发的时候就不可收拾。他比较担心后一点。”  癖好是隐喻、是符号,在模糊了真实与虚构历史中,被显示或被遮蔽,形象由此变得鲜明而生动。

[color=#8db3e2]另一方面,关于癖好的描写也具化了人物的交往模式。[/color]“然后他终于知道为什么看起来其实很不想来上学的郭嘉终于自觉自愿的跨过那道门槛:他嫌一个人喝酒太无趣,于是要找一个酒量好的人搭伙。于是荀彧就成了那个搭伙的人……” (ibid.) 又比如,荀彧只对着郭嘉说冷笑话,“郭嘉这种恣意的有点古怪的但确是率性而无利弊衡量的选择是他喜欢的,就像他也喜欢宿醉,喜欢昼寝一样,但他终于习惯性的屈服在一个大家族的公子该有的行为规范之下,只剩下一点快意人生的幻想,而郭嘉,是他的那个幻想,是幻想中的荀彧。” (ibid.)[color=#8db3e2] 专注于癖好的交往模式,强调了人物的相交并非偶然事件的叠加,而是基于精神气质的契合或暌异。[/color] 我们看不到太多的功利主义,因为利益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人物所处的位置,这是偶然的际遇,并不能引起我们太多的感慨。一句“造化弄人”也只有在人物气质的对比之下才显出无奈。

我们或许可以深化“癖好”的内涵。癖好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这是一项[b]重复[/b]的活动。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大概是我最早读到的诙谐风格的历史同人小说。《出关》一篇的开头是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老子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块木头……大约过了八分钟,他深深地到抽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的致谢着老子的教训。老子也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到:‘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么?……’ 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的靠在横板上……”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场景被重复了。[color=#8db3e2]在重复中, 某项行为成为了带有个人特色的癖好,成为了人物的性格特质,成为了交往模式。[/color] 在两次几乎差不多的会面之后,老子得出结论:“‘不,’ 老子摆一摆手,‘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 虽然有些惋惜看人“开头也常常看错”。

可是,为什么必须是癖好?癖好是天真的、孩子气的,是怪诞的、不可模仿的。癖好是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夸张的漫画处理,是一种喜剧的手法,而历史是可笑的……为什么不呢?他们告诉我们,历史是机械的因果律,又或者历史是进步的……无论是决定论(determinism)还是目的论(teleology),总而言之,历史是机器,而人只是这架机器上的毫无个性的螺丝钉。癖好是执拗的孩子气,它不遵循世俗的智慧,离经叛道,不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拒绝成为机械因果或进步历史中的一环。[color=#8db3e2]癖好是一种浪费,是纯粹的消遣。[/color]

[color=#8db3e2]因此,癖好暗示了一种偏离。[/color]王尔德说:“时代通过它们的颠倒错乱存在于历史中” (The ages live in history through their anachronisms)。如果怪诞的癖好是个人的自然流露,那么过于齐整规律的历史则是人为武断的。为了对抗决定论和目的论,艺术总是离题,东拉西扯。可是历史同人又必须回到历史的宿命主题。通过癖好,偏离被引入。木心的《七日之粮》说的是《公羊传》上“宋人及楚人平”的故事。楚庄王率军围宋,大夫司马子反潜入宋城察看军情,遇到了宋国大夫华元,对城中“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境况感到不忍,告知华元楚军也只有七日的粮食了。司马子反回去劝说庄王退军,庄王不肯,于是司马子反请归。通常的解释是庄王迫于压力撤军,然而小说是这样写的:“庄王停樽莞然:‘你走了,我和什么人下棋对饮呢,那就一道回去罢!’” 在这里,我们惯常的预期被打破了,下棋对饮成了比攻打宋国更加重要的事情,微妙地偏离了历史的预期轨迹。然后,我们愉快地笑了。

对于历史同人的作者来说,幽默感因而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历史的幽默感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态度。拥有幽默感是能对所观察的对象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在沉溺和漠不关心之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即以好奇又冷漠的态度审视历史,既不至于将其看作是枯燥单调的多米诺效应而失去兴趣,也不至于过于沉迷而陷入感伤之中。“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color=#8db3e2]历史是一种趣味,它不是沉闷的正剧,也不是滑稽的笑剧。面对历史的悲伤和欢乐,我们应该有勇气报以自嘲的微笑:那些历史人物不是超人,我们也不是。[/color] 历史之同情,从根本上说,就是对着过于沉重的现实和历史能笑得出来。这样的笑是安慰的、释放的,教会我们苦中作乐;又是自嘲的、讽刺的,提醒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保持清醒。

在我看来,历史同人正是贯彻了这种幽默。它将我们带入一个儿童的世界。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带有一种正当或不正当的优越感,仿佛父母看着孩子跌跌撞撞向前走,并且根据经验,提前预知了他的极限。那些孩子气的执拗让我们发笑。对于历史,我们是有幽默感的。有人认为幽默是超我对自我的审视,是超我二号,“是位已为人父母的孩子,他智慧而诙谐,虽然多少有些显老了。” 可是,当我们带着微笑看待历史的时候,总还是不免有那么点感伤。于是,这句话不妨反过来说,无论怎样的智慧诙谐,毕竟是显老了。





[ 此帖被yumikoz在2012-07-02 22:3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读书值 +10 派派币 +55
  • yuemsn

    派派币 +1 2015-01-16

    看楼下,褒贬不一啊,所以,到底值不值得看?

  • 复仇的天使

    派派币 +10 2015-01-16

    生日快乐

艾米栗

ZxID:14092741


等级: 热心会员
A man is known by the silence he keeps.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6-29 0
小Y。你以癖好这样个人精神质的点着手。来论述历史同人。这书评一则让我明白你对历史同人的癖好缘何起。二则延续了上次那个轻历史的话题。

关于癖好,你已经分层说的很好了。我自不多言。但历史与文学书写的关系却是我一直感兴趣的话题。我想起了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

这一理论要是分层。大致为两层。一是历史是断裂的史观。他认为,历史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稳定和确定。反之,它是充满着偶然、间断的存在。由此可说历史是不断构建着的。二是整体文化观。作为文化中的动态因素——人,是在不断塑性中的。也因此,人类的文化也是流动的。它是一种隐喻的系统。

由此,产生出“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

前者是说,历史作为物质性的存在。是一个人们可能出于权力选择性涂抹的镜像。也许永远不是当时的事实。当历史以文本档案类的形式存在后,它提供给后人阐释的媒介。后者是指所有的书写、阅读形式并非超历史的客体 它有具象性。是一个特定时代、阶级、文化下的产物。这样的解读只有纳入到具体语境才有可能显示全部的意义。文本本身就是历史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一种历史文化事件。

两者在结构上都有深层次的结构和含义。都充满了想象和虚构。

这样,新历史主义就抹除历史与文学边界,从而消解了文学与历史、文本与非文本的二元对立。真实的历史是无法再现的。我们看到的历史,大都都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因为当政者讳,真实的历史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被记录。文本的潜在性多少受到了压制。而恰恰在这些不是整体的、稳定的,断裂的罅隙间潜伏着审美元素。历史可以被我们拿来诗化了。传统文本作为当世者的主流意识形态,删除掉的那些边缘化的存在再一次复活了。所以,作为文学书写历史的叙述里,有颠覆性的张力。甚至有作家自己的人格魅力。

格林布拉特对轶闻等非正史资料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被排除在正史之外的轶闻,具有可以“触摸到真实”和“反历史”的诗学特点。其实这是对非主流历史的关注。对边缘化意义的肯定。

我对你贴出的那些历史人物的小故事,是当做自我造型看的。这种作品中另类阐释的自我是在历史的合力中形成的。它是综合性的。有作者的原创、历史文本的呈现、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这些因子相互关联,在反复中完成了互动。

对历史类题材小说的解读。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对于历史的回忆和思考,人用什么方式去把这创造或经历的过去加以保存和诠释。历史是被书写的。真实的再现功能实际部分是失灵的。因而有了历史若文学的说法。但我以为两者截然不同。一个更向外,一个更向内。但历史确实是人来完成的。个体往往是历史的一面小镜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读历史小说是我们重建历史的一种手段。克罗齐说:“只有对现在生活的兴趣才能促使人们去研究过去的事实。故而,过去的事情一旦和对现在生活的兴趣相结合,它的关注点就不再是过去,而是现在了”。

如果说, 历史自己有大历史和小历史之别, 那么, 在文学中, 大小不再是各自为政。以世俗化的人事物、纤毫毕现的细节来演绎历史。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如此“小历史”的叙述方法,以小见大。

历史的本质应当是本原存在性和人主体精神性的完整耦合, 是时空的进程和人文话语的双重叠加。作为一个用文字去映照历史的人,在如何形象化的诠释历史上是可以有不同的途径的。

另外说下幽默。林语堂老先生将HUMOR汉化为幽默。我以为作为人,幽默是创造性的人格特质。作为文学作品,幽默是“智慧一刀的一晃。”
如果说超我有时候高高在上,对人的约束和制约有点像立法机构。那么幽默就是本我用快乐原则的一次反叛。幽默如果作为一种文学素质,那钱钟书老先生的 “想象新诡”和“谑而不虐”也许是好的创造原则。

看你给出的这些小故事,确实有“几百年后、几万里外”的“会心的微笑”之感。



楼主留言:

见13L。

[ 此帖被艾米栗在2012-07-05 05:37重新编辑 ]
 私人日志    

鱼尺素。

ZxID:10090613


等级: 派派贵宾
闺阁里的苍凉暮年,心都要老了,做人还没开头似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7-03 0
— (鱼尺素。) 派派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派派作者ID、谢绝无德转载,感谢合作 (2012-07-03 12:47) —
唔,能感觉到明显的写歪了。

从历史--人物--人物性格行为---癖好--插入举例---然后又突然转到“幽默感”

其实转换得有些突兀,有点偏,所以题目改的好。

书评大篇幅的在举例,印证你所提到的各处名词。

书评亮点在引用之下的三段,深入浅出,写得比《北平组曲》那篇书评更具自主性。

其实LZ的发散性很强。

------------------------------------------------------

对于历史同人,我基本没看过,基本停留在八十年代新历史主义小说。

即叙事立场的民间化,历史视角的个人化,历史进程的偶然化,解读历史的欲望化和理想追求的隐喻化等。在此期间,稗官野史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发扬。

在历史不再被人信奉的时候,个人化解读的兴盛是必然而然的,戏说历史的猖獗也是不可避免。

新历史主义便是以边缘颠覆的姿态拆解正统学术,以怀疑否定的眼光对现存政治社会秩序加以质疑,在文本和语境中将文学和文本重构为历史客体,最终文本历史化变为历史文本化,从政治批评变为批评的政治。

据我有限的知识看来,当下的历史让人不可信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胜利者的历史,是官方的历史,所以新历史主义的兴盛也必然与政治有关。LZ所说的轻历史虽然不是以正统文学的方式写作,但是也算是个人化解读的另一种方式。

楼主留言:

专业人士果然不一样,必须表膜拜。我这里的想法其实是对之前《谁家璧人》的评论中轻重的辩证的补充。癖好消解了历史的宏大叙事,是个人的、个性的、偶然的,历史变轻了。你所提到的批评的政治,我认为是文学之轻对现实之重的对抗。这也是举重若轻的幽默感对写作的重要性所在。

learnedhand

ZxID:177337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7-03 0
写得太好了!!!

楼主留言:

作为有实战经验作者君,您不发表些实质意见么。。。

learnedhand

ZxID:177337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7-03 0
实质意见就是你写得太好了!

你的评论风格非常鲜明,就像周星驰“我管你谁编导的作品,我演出来就统统是周星星作品”,宝宝的风格是“我管你谁写的文章,我评出来就统统是yumikoz风格文章”..........

作者角度的话,我很喜欢写轻喜剧风格的历史同人,写起来相对轻松,读起来比较happy。不过由于题材和背景原因,想表达的内容和深度都势必受到局限,所以更适合短篇或者番外神马的,不太会在上面花费太多的心思。

楼主留言:

诶,我看文一向是要happy的,深度神马都是浮云,你懂的 。。。

千千草木

ZxID:962640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7-03 0
我可以帮楼主举个例子,王小波笔下的《红拂夜奔》《红线盗盒》,我个人很爱红线盗盒,喜欢红线是个蛮人老婆,做爱的时候讲些正经的礼义廉耻

楼主留言:

本来也考虑提一下王小波,但《唐人故事》这本书看得太久了,不记得细节了。。。多谢补充

麦晓豆

ZxID:13680295

等级: 专栏作家
俊秀邦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7-03 0
楼主写的太好了
麦晓豆

ZxID:13680295

等级: 专栏作家
俊秀邦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7-03 0
楼主写的太好了
夜雨茅屋

ZxID:8041247

等级: 明星作家
my little black ache....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7-04 0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前几天说到的故事新编了。
当时年纪小,看到的时候简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那是另一种天地,完全不同于历史课本的东西。
在这里那些纸上的人和事都活了过来。原来他们也是吃喝拉撒满是人间烟火的一伙人啊。
前几天看抽屉也有这种感觉。其实说到癖好这个东西,也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吧。他之所以具现化,不再等同于符号脸谱,就是因为这些琐碎的特质吧。它让人有了可发散的据点,变得可亲可爱起来了。
上面说到的小波的文也是的,每天主要工作就是洗头发的红拂。。哈哈,虽然文看来很久,可是感觉还在。
其实在下和LZ一样有个恶趣味,喜欢八卦多过于正史,喜欢世说,喜欢毛姆的读书笔记。。

楼主留言:

啦啦啦,恶趣味不可挡,握拳。。。

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payxjr6

ZxID:14174533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7-04 0
说得好极了,我就很喜欢历史同人,但是真正的精品不多,大多都感觉人物走形。

楼主留言:

要写好历史同人,学识、笔力和幽默感缺一不可,看到现在最合我意的还是《故事新编》,年轻作者还是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

零的牙牙

ZxID:15397078


等级: 热心会员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7-04 0
话说,回复乃的帖子我总是很忐忑啊,乃在历史和哲学上颇有心得,我一不小心就会显露自己知识贫乏。。虽然实际上我确实很贫乏,哲学盲,对历史的了解也有限。。。

喜欢《红拂夜奔》+1!小波的青铜时代是我的心头好~~
不过好像历史同人我就看过他的了?不记得了。。
要写好历史同人很考验作者功力啊,除了基本的文笔、设定、对剧情的掌控,还要对历史有相当的了解和研究才可以。
话说最近在看的《拍翻御史大夫》里面有一段YY刘阿斗的,不知道算不算历史同人?之前发给77看过,然后这里贴大家看吧,我是看得挺乐呵的,作者的kuso能力很强悍。

太子显然积怨已久,此时整个爆发出来「当年什么当年,我最讨厌听到什么皇爷爷我是先君奔蜀时生的,三岁前就摔马、摔车、摔山谷、浸猪笼、浸泥潭全玩过一遍,先君逃难的时候因为车上太重,把我跟霍国公主丢到车下,结果西川节度使晁梓隆晁大帅从斜里窜出,把我们姐弟二人接住,先君丢了三次、晁大帅接了三次。最厉害的是八个月大的时候,晁大帅把我绑在铠甲里杀出重围,带着我七进七出敌阵,还跃马上栈道,一不小心我从栈道摔到蜀江里,结果被叛军接个正着,晁大帅二话不说跳入蜀江将我抢过来,送还给先君,所以我后来封他护国大将军。娘的!要真全玩过一轮,还有命吗!」

楼主留言:

哈哈,历史神马的果然不吐槽会死啊。。。我会告诉你《拍翻御史大夫》我看了一年还没看完么!!不是因为不好看,实在是学力有限,看看停停的,至今没有读完。

零的牙牙

ZxID:15397078


等级: 热心会员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7-04 0
哈哈,拍翻那文我也看得很缓慢,看了快两星期才看到18%。一边看一边翻资料,作者是清华历史系研究生啊,小说里好多典故啥的,不了解还真笑不出来。唐朝的官场制度,科举制度神马的,我是完全不了解,所以看这个就得一点点慢慢了解起来了。
我还挺喜欢这文的,也是77的菜,于是我也推荐给她了。
昨天77给我推了个水浒的文,应该也算是历史同人吧?名字叫《水泊梁山那些基情燃烧的岁月》,书名就很kuso哈哈~~

楼主留言:

《梁山》那文我也看了一部分,貌似也很长啊。。。

takanokawa

ZxID:3687816

等级: 热心会员
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7-04 0
历史同人,额,貌似看过的就是林语堂的《武则天》了,看的时候倒有种读纪实文学的赶脚
yumikoz

ZxID:14488220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7-05 0
历史文本化和文本历史化确实是十九世纪以来的两大学术趋势。针对中国语境,我觉得中国文学传统一向有历史文本化的特征,至少在司马迁那里,历史和文学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忠实的记录和个性的表达被融合起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即点出了史学写作的文学性。我们读史首先是将其作为优美的篇章来读的。另一个方面,个人行为被看作是高度隐喻的,具有时间深度的,可能被后人重复经历的。但有趣的是,这个传统拒绝将文本历史化。文本被认为有现实的、具有跨时间的力量。说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曹丕也承认,“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国人有一种文本迷信。

在我看来,历史的文本性或者文本的历史性的结论不应该是历史相对主义。重要的是真实,但真实不等于客观。一旦引入“客观”,解释阐释的自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认知的局限,因为我们无法达到那个唯一的“客观真相”。我很喜欢你“用文字去映照历史的人”的说法,就好比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投射在岩壁上的阴影,有阴影是因为有光啊。


珂兰的星空

ZxID:17887490

等级: 热心会员
吾之一生,半梦半醒之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7-05 0
楼主思维跳跃是不是有些大啊。。。这要是考试作为一定高分。。引用什么的还有分析都很到位

楼主留言:

思维跳跃神马的绝对是考场作文的硬伤啊 。。。

liuyun3

ZxID:18101627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2-07-05 0
有些深奥
艾米栗

ZxID:14092741


等级: 热心会员
A man is known by the silence he keeps.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2-07-05 0
回 11楼(零的牙牙) 的帖子
嗯,那文最早是dodo推荐给我的。小Y,不长。TXT版本的话,长度在300多个KB。
这文还不是完全走KUSO路线的。算黑色幽默。因为原发是在涯叔。所以里面充满了我们熟悉的天涯式语言。往往在你会心一笑的背后是悠长的回味。有点苦,有点涩。还有点沉。轻重平衡的不错。是很好的现在与过去的连结。
类似的我也看过一些。但有些往往过于重视调笑,或者追求文艺性质感。而失掉了借古喻今的功能。这一本虽然还达不到《红拂夜奔》的后现代寓言式的浓度。但在网文里也算独树一帜的了。当然,熟悉涯叔的可能觉得还有这样的作品。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