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沉沉,是谁敲起了黄昏的钟声
千年的船只,为谁等待,退去了昨日的光彩
江南的风景,柔和中夹杂着丝丝凉意
油纸伞,百褶裙,江南仕女
一幕幕场景镌刻心底
可又有多少人,将那西藏,那个永远充斥着贫穷与落后的景致常住心中?
《酥油》,我所看过的一部一真实故事做铺垫,加以小说的情节
但是,里面关于描写西藏的部分,我坚信那是真实的
当女主角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中失去了方向,就像上帝以她为中心,画了个无限的圆,将她困住
她迷茫,不安,内心的惶恐不是我所能体会的
万籁俱寂,她一个人在“歌唱”,而她的回声亦也舍弃了她。
我看过一篇文章《丹柯》,他领着族人在漫无边际的原始深林里奔跑,树枝划开了他的衣服,轻而易举的划伤了他的皮肤,他依旧执着,因为他坚信光明就在前方不远。肆意的狂风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龌龊的沼泽吞噬不了他的决心。
这两个片段,在我看来,有着雷同的相似,却又天差地远
相似的是,她/他,都迷失了方向,不知前路在哪
不同的却是,丹柯他身边有着他爱的族人,他有着目标,带领族人走出森林,他意志坚定,困难只是他通往光明的垫脚石
可是,梅朵不一样,(且不说她身为女人,即使再坚强,终究是“水做的”。)
只身一人来到西藏,这亦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当她刚遭遇雪崩,又和月光失了散,她没有哭,这已是莫大的坚强了。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那还不如盖一座寺庙。这是月光对梅朵说的,却也让我锥心般的痛。他俩相识,相知,相爱,
一幕幕看在旁人眼里,那是多么般配的一对璧人啊!月光在梅朵开办学校时,从旁协助,(更妥帖的说是没有他的帮助,也许这学校就不会出现了)。当梅朵碰到阿嘎时,想要让他去学校读书时,也是月光一次次的带梅朵去益西家,希望他能去上学。
还有好多,我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月光就像梅朵的影子,她在哪,他亦在那。)可是,最后结局呢?意外,还是意外。青稞熟了,女主未归,家人去世,月光内心的墙瞬间坍塌了,出家成了他最后的抉择。
那么多年来,梅朵在西藏拼搏着,不断收容幼小的孤儿,教她们读书,写字。高原反应日益侵蚀着她得健康,贫血,心脏扩张,胃病把她折磨的日渐消瘦,可她依旧死撑着,不愿去平原医治。她放心不下那些个娃,放心不下那个她一手支撑起的学校啊!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似奇怪,却又如此的妥帖。
或许有人认为她傻,不值得,花样的年华就葬送在此,自己二十几年的挑灯夜读,英语专业就这样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人会去责怪她最后选择放弃,毕竟,那样高的海拔不是我们这种平原人所能习惯的了的,那里的风俗习惯也和我们大相径庭。
可是,谁没有一点梦想呢?谁没有想过自己如果去支教会怎么样呢?但,又有多少人真的去实践了呢?
我所知道仅有,作者,梅朵(女主)义无反顾踏上了这条道路,无怨无悔。
我所感慨的,就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
酥油的灯光点亮了她心中的道路,驱走了她内心的寒冷。做一个像酥油一样的女人既艰辛,又幸福。
或许,最后的结局不是她想要的,但是,这已是她得极致不是吗?只怪,天意弄人,人心依旧,江山不在
书中,主要描写了还有当地人民的信仰,在我看来,那已称不上信仰,而是一味的信服,膜拜。
他们信仰佛教,送自家的孩子进寺庙在他们眼里看来,这是佛对他们的恩赐。
佛永远是对的,即使因此而丢失了性命,那也是佛的旨意,让他们不用再世上劳累了。
岁月青葱,莫须青丝转眼白头,才悔不当初。
江觉迟,《酥油》的作者,用青春去教育那些孤儿,用性命去改写他们的未来。
枯藤老树昏鸦,最凄凉的景色
小桥流水人家,最简单的画面
当我们还沉醉在江南柔美的诗意中时
当我们为那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感慨千年时
请把我们的焦距对向那被我们遗忘的西藏
或许,我们不会离开温暖,平坦的东方,远赴西藏
但,希望能给予那儿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
《酥油》一个让人看了心酸,掉泪的故事。
细细品味,那一字一句,全是汗,是泪,是血
雾霭愈见浓郁
钟声已停
船只仍停留在那苍老的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