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b]浮光[/b]
[/size][size=3]作者:渥丹[/size]
[attachment=11395245]
[size=3]图为作者的个人志繁体字版(绘者[b]唐卡[/b]),内附长篇评论文章和作者本人的观点,[color=#ff33cc]推荐爱读者收藏此版[/color]。考虑到河蟹,设威望3。
[/size]
[size=3]国内出书版(绘者Eno[何何舞]),物美价廉,附封面海报。[/size]
[size=3]文案:
[/size][color=#6666cc]习惯了被人注视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戴面具。
习惯了用镇头观察别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面具上的微波裂痕。
但凡热爱光影,关心传言,那便都与明星最近,近到用手触及报刊画片,就能亲密端详。
所以摄影师谢明朗并不曾期许过能与言采有更多接触,对方太过璀璨,反而并非合情的交叉线。
然而总是如此,有人长存在闪光灯下,就需得另人为他按下闪光。或你,或他,或面目模糊芸芸众人,只为那仅有的一人在目舜间打上最夺目光华。
他不巧要为他打出一束光。
他不巧被拉近,得以窥知那束光背后,有耐轴勺今日和过往。
二十四帧的美未必真实,编织出美梦的人未必裢梦境。太过入戏的好演员,大约总能有真正的好人生。
所幸,当浮光散去,长存在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
留予他们的,并非仅仅只是爱情。
(主角:谢明朗,言采)[/color]
我出于个人喜好,两个版本都收藏了:)
=================================================
[color=#ff00cc]在版上看到了一些关于本文偏素无肉的讨论,自觉本文其实也有激情之处,单以荤素论之区分之舍弃之,未免太过可惜。故有此帖。[/color]
推荐感想:
我认为,本作是非常耐看且在感情刻画上非常细致入微的一部小说。
和一些情节跌宕起伏、感情大起大落的小说不同,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有一种独特的叙事氛围,淡淡的,如同拢在一片浮光之中,很多细节却能清晰地瞬间沁入人心。
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且文笔流畅自然,感情清新自然,转折间也符合人之常情,不一味的理想化,也不至于过于强调现实,在爱情和世俗观念中取得了一种平衡,略有点同志文学的色彩——尤其反映在番外侧面描述的一对配角身上。
还记得个人志版本中的长篇评论颇有见地地谈到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尤其是刻画谢明朗时带有的一种较明显的理想化色彩,我觉得当你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时,并不会产生违和感。对笔下心爱的人物有所美化是任何作者都无法避免的,但同时我们仍能看到角色的挣扎和不足,使得人物和故事间接地更充满血肉、更真实感人却又充满了光明和暖意,读到结尾,犹如品一杯香茗,充满令人回味的余韵,堪称治愈。
但也别误解为本作中就没有任何阴霾、曲折,恰恰相反,本作中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演艺圈、电影、戏剧、编辑部、摄影艺术……众多元素构成了相当复杂的背景文化。作者文笔优美、情节设计得当、叙事节奏适宜、人物形象丰满,剧情有种现实与戏剧交织的不可思议美感,不得不说戏剧元素永远为作者所热爱,而加入了摄影元素后,无疑是多重的艺术碰撞。作品本身的艺术氛围相当浓郁,证明了作者较深厚的艺术底蕴。
文末番外《日影飞去》,每次我读都会有种伤心,又不禁被感动。以旁观者的观点来看主角的爱情和结局,有种耐人寻味的感觉,写出了旁观者清、又无法真正了解两人内情的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一如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他们知道,也就够了。”每次读到这句,我都有种悲喜交织的心酸,只能用肤浅的“感动”二字来概括。
关于H和肉戏,我觉得不宜拿较多出现全套肉戏的作品来相提并论。没有读过《浮光》的人,我衷心希望不会因为这一点而与这部感人佳作失之交臂,那会非常遗憾。
本作也有激情的场面,只是相对含蓄,也有H,但既没有分什么攻受,也不曾用直白的文字来全程描述情事,对此,我顶多是YY如果再稍微多一点点就好了,却不致于为此而大失所望,一部好的作品,永远能带给人多重的感动,俗言瑕不掩瑜,正是如此。
本作较清水,一来可能和全文的文风不合,二来也可能和作者个人风格有关。要知道,许多早期耽美长篇小说,都不在大荤大肉上见长,不是同样获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并奉为经典么?肉多不多,只能说对满足部分喜好略有影响,但不会成为作品本身的缺陷。
作为喜爱这部作品的读者,我觉得本作现在这样的状态也很美好,点到为止,很有中国人谈感情的含蓄美,也与其艺术氛围相契合——值得一提的是,我并非“食素一族”,也有非常热爱的擅肉作者,但在这部作品中也获得了很多满足。因此,建议没有读过的大人还是可以一试。
[color=#ff00cc]以上为本人浅见,谨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争锋之意,欢迎交流。
World Peace : )[/color]
[ 此帖被ayablue在2011-09-16 09: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