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福帝姬》内容简介
宋靖康元年春,出使金营归来的康王赵构策马入汴京华阳宫,在凤池边的落樱花影里邂逅了异母妹妹柔福帝姬瑗瑗,个性沉静的赵构深受活泼精灵的瑗瑗吸引,从此对她生出一种超越兄妹之情的恋恋情感。
柔福的同母哥哥郓王赵楷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优雅清贵,肖似其父徽宗赵佶,因此深得赵佶宠爱,赵佶甚至一度有废太子赵桓而立赵楷的想法。这样的情况引发了赵桓赵楷兄弟及赵佶赵桓父子之间的不和,导致了对国家政局造成严重影响的“靖康内讧”。靖康二年金军攻破汴京,胁持徽宗、钦宗二帝北上,并同时俘虏京中宗室子弟及数千宫眷带回金国为奴,柔福帝姬与赵构母亲韦贤妃也在其中。那时赵构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拥兵在外因此避过一难,随后又在群臣的拥立下登基称帝,即史上的宋高宗。
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自金国逃归,赵构将她接到南朝宫中,但很快发现这个柔福与他当年在华阳宫遇见的瑗瑗全然相异,现在的她说话尖锐犀利、咄咄逼人,不忍受宽恕别人对她的猜疑和不友好,而且不时讥讽他偏安一隅而不与金国对抗。她依然美丽,但却长成了个妖魅一般的女子,有意无意地挑拨着他对她的暧昧感情……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37&keyword=4065%20240321592807 书评《柔福帝姬》 (转贴,作者--花影下的秋千)
如果要我从自己看过的网络小说中推荐一部最好的,那一定是这一本。这本书是我近几年来难得的看过第二遍的小说,第一次看是在网络上看连载,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是从新浪首页链接进去的,看了一天的时间,大致看完了,当时就赞不绝口。之后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居然发现了实体书,当下就借出来翻阅,实体书比网络版增加了几万字,而且对人名和一些细节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第二次读完,感觉真的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整理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一、小处的历史
大凡提到历史小说,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帝王功业、朝廷倾轧、战争硝烟。而人们平常所阅读的历史小说,也大多集中于那些最终功成名就,统一天下的帝王。史书总是为胜利者所写,失败的人多数只能得到一个很模式化的负面评价,“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灭,周因褒姒而衰”,诸如此类的评语。除此之外,出于汉本位的心理,当代的人不会过多地去描述没有一统天下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具体到这个朝代,两宋迭代之期,我们真正能够记住的恐怕只有岳飞的北伐与冤死,高宗的软弱,秦桧的奸诈。再细细想想,或许还能想起徽钦二帝的客死他乡。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想到山河破碎之后,那些北宋宗室女子的凄惨生活吧?幸好,米兰Lady写出了《柔福帝姬》。
虽说这本小说也是历史小说,同样是历史,但是表述方式却大不相同。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大事,作者偏偏挑了我们最不熟悉的场景来描写,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诸如南宋政权的建立、十二道金牌、风波亭等等,却被轻轻一笔带过。而且就是作者所着重刻画的场景,也多是通过女性的眼光来表述,从侧面渲染烘托。金兵兵临汴京城下,不写天下大势,也不写战争场景,而是着重刻画被金兵俘虏的宗室子女。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男人没有办法保家卫国,却把女人送给敌人以换取和平(大意)。作者不动声色地描写了金兵索求女子,汴京城中人心惶惶的景象。徽钦二帝被掳,连同宗室子弟及宫眷数千人。北上途中,宗室子女的遭遇最为凄惨,一路上不断受到金兵的凌辱,很不幸,柔福帝姬也在其中。山河破碎,焉能独善其身?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自己在北方所受到的屈辱,彻底改变了一个原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二、灵魂的裂痕
身为宠妃的女儿,柔福帝姬从小就受到了超越常人的关爱。尽管历史上生母不详,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对其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在作者的刻画中,甚至连未来的高宗皇帝,也从柔福帝姬的降生之日就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存在,为以后故事的发展埋下了千里伏线。在宫中的生活自然是衣食无忧,作者刻意安排了她与赵构相见的几个场面,既为两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前期铺垫,又为以后柔福帝姬性格的逆转提供了对比。待到金兵将其掳去,一路上遭遇颠沛流离的生活,见到昔日的姐妹被金兵凌辱,自己又无能为力。金人把宋朝的宗室女子当做财物一般随便赏赐,她自然也不例外。从昔日天堂般的生活跌落到地狱,其中酸苦可想而知。若是仅仅只是地位上的改变,那倒也罢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时刻,目睹自己和亲人被金人凌辱,自己却无力改变一切。这种遭遇,使她的性格发生了突变,原本清纯可爱的帝姬不见了,她的灵魂中只剩下仇恨。在北方的那些日子,她曾经考虑过自杀,但自杀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无法惩戒金人。在一次机会中,她抓住了机会,跃上了马背,从金人手里逃了出来,回到了南方。可惜,大家都以为她是并且应该是从前的帝姬,赵构为了弥补她,对她优待有加。可她对这些似乎视若粪土,反而经常出言尖刻,责诘赵构为什么想偏安南方,不思北伐。我想,从她目睹亲人被金兵凌辱的那一天起,促使她活下去的唯一支柱就是——北伐。
三、无望的北伐
历史上赵构为什么偏安南方,这点恐怕很难考证。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结果,但是动机大多数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本书着重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靖康之变之前,当时的康王赵构出使金营,表现出一股青年人的勇武之气,金兵都为之震惊。这一点,也是柔福帝姬对赵构抱有极大希望,从而生出两人畸恋的一个重要诱因。复仇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来说,能想出什么办法?在北方的日子里,她亲眼见过宗室子女赵玉箱为了报家国之仇,不惜委身金主,希冀通过巫蛊的方式来刺杀金主,解救自己的父亲,可惜最后失败了。《1911新中华》中有一句话我很认同:“暗杀只会使历史变得更坏,而不会使历史变得更好。”就算是杀掉一个皇帝,两个皇帝,还是会有人统治女真人,还是会有人带领女真人来攻打宋朝。柔福帝姬明白了这点,她所能做到的,就是回到南方,用自己对赵构的影响力来促使北伐,真正打败金兵。
始料未及的转变出现了,赵构已经不是当年雄姿英发的赵构了。他即位当了皇帝,变得深沉而难以捉摸。他的皇帝当得并不安稳,南逃图中一直被金兵追杀,部将又发生叛变,甚至有一次,在金兵的追杀中惊吓过度而丧失了男性的功能。之后他变了,外惮于金兵的武力,内畏于部下的离心。他所追求的已经不是报家国之仇,而是如何稳定自己的统治,北伐在他眼里看来,已是不可之举。所以他开始在杭州大兴土木,可偏偏这个时候,柔福帝姬回来了。他试图用一切奢华的物质来弥补她在北方受到的屈辱,除了她真正想要的——北伐。可惜柔福帝姬是一个倔强之人,她永远也无法忘记国仇家恨。为了她的目标,她偷进书房阅读军事文件,不断在赵构面前提起国破家亡的景象,甚至有一次在渔船上引诱赵构!可惜最后她失败了,也失望了,赵构虽然宠爱她却不愿听她唠叨,嫔妃们嫉妒她,最后只得到一个郁郁寡欢的结果。在北方,是身体上的不自由,回到南方,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心灵上的不自由。可是乱世之中,真要严格说起来,最奢侈的恐怕不是自由,而是爱情。
四、畸形的爱情
从小便于赵构相识的柔福帝姬,因为一次误会,使得赵构在心里对她有了超越兄妹的感情,对柔福帝姬本身对赵构也极有好感,两人之间或许就是这样产生了朦胧的爱恋。柔福觉得她的九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能够保护她。当柔福帝姬被掳去北方,心中仍然期望九哥会来救她,九哥会带兵攻打金人,迎回二帝。在北方,她遇到了完颜宗隽,这个玷污了她清白的男人。在作者的笔下,两人也生出了一种异样的感情。明明完颜宗隽是她的敌人,却一直庇护着她,当她觉得完颜宗隽与其他金人不同,从而对其生出好感的时候,完颜宗隽却暴露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玷污了她的清白。在北方的生活,她的感情生活如同自由一样,受到了巨大的戏弄。对一个皇室贵胄来说,失去尊严是比失去生命更严重的事情,更何况是在中国这个礼教森严的国度。在感情上,她的希望就是她的九哥——赵构,希望回到南方后能够再次见到赵构的英姿,问题是,她真的回到了南方!物是人非,赵构已非昔日的九哥,柔福也不是当年天真无忧的小女孩了。她希望他一如从前地英武,北伐复仇;他希望她一如从前地柔顺,安安静静地做个小女人。可是两人都明显感觉到了,不可抗拒的是时间,回不到的是从前。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赵构将柔福下嫁给了永州防御使高世荣。
高世荣深爱柔福,但柔福对其冷淡非常,当她听到赵构的决定时,她的心几乎快死了。因为她真正明白了这一点:过去的九哥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可怜的高世荣夹在两人中间,变成了无辜的牺牲品。之后赵构甚至用计杀死了完颜宗隽,这一点在柔福眼里看来是绝对的小人之举,虽然她很痛恨完颜宗隽,但是她不希望自己的九哥用这种阴谋来杀人,而不是北伐真正复仇。至此,她已经对赵构完全失望了。当太后南归,为了掩饰自己的所受的屈辱,指责柔福不是真的公主,希望借此杀人灭口。柔福看到了赵构的踌躇,她明白了今生北伐的愿望已经不可能达成,所以,最后只能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对赵构,她不知道是否还爱;对完颜宗隽,她不能爱;对高世荣,她不想爱。乱世之中,真的不要奢谈爱情。柔福的死,既标志着她爱情的完全破灭,也暗示了南宋政权偏安南方,不思北伐政策的最终确立。
以上的文字断断续续写了几天,觉得很多东西仍然没有写清楚,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本小说能够从一般的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她巧妙地结合了爱情与历史,把个人的情感纠葛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让人读后沉重异常。除了文章的内容之外,文章的语言极其唯美,结构上的穿插叙述也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总而言之,真的推荐每个人都读一读这本小说,这样的悲剧,真的不希望我们的民族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