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每个人小的时候,尽管不懂事,会做出很多惹父母生气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都会对父母言听计从的。随着年龄慢慢增加,我们长大了,独立了,也就离父母越来越远了。
小时候最经常想的是爸爸妈妈要是知道……之类的,长大了之后更多的是我觉得……我想……我认为。不知道算是自私还算是成长。
因为一直在外地读书,我的感触很深。从幼儿园被动的被送出家门,到小学暗自伤心难过,到了初中的无所谓,再到后来慢慢就淡化了对家的感觉。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我在往前大步走, 想要有不同的经历,贪图方便,想要获得更好的教育,……一直都在往前走就会忘了回头看看停留在原地的父母。
那天在漫画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他们的星球一直围绕着我转,而我的星球却离他们越来越远。”等我们真的想要回头的时候,父母到底在不在原地都要另当别论了。
我今天在做历史练习看到那么一段话,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家”但是家的境界不同,在处于温饱饥荒的农业社会,生存是个挑战。所以“家”的功能很难超出利益交往和保险互助,温情脉脉过于奢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儿女都会谁照顾父母老人,只不过前者可能更多处于“义务”责任感,而后者是出自“爱”,差别即在此。
传统文化留下的不仅是“孝道”,“孝道”也许只是表层,现在的人对于父母,更多的都是法律规定的那条义务。很寡情也很冷淡。
这种现状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有那种指责父母的行为也不可能会就那么减少。只能希望,精神文明不断完善的今天,人们骨子里的“孝”能够复苏。希望有一天,孝顺父母,不再是写在纸上让人们遵守的条约,而是为世界为之称道的现状。
楼主留言:
孝的复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啊。不过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当我们去尽孝的时候,不是因为法律规定的责任,而是出于一种爱。
嘿嘿,心心攻,新年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