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次也不知道留些什么好。怕一开始说了又刹不住车,然后陷入长篇大论。
更重要的,思前想后的研究措辞,毕竟,至今,咱还是极少遭遇敏感词的。
于是决定,现象解释类作文套路,瞎念叨念叨。
敏感词汇,是什么呢。真不好说。就是,敏感的词汇?(丫的,废话呐。。)
度娘里有一些不全的列表,除了大家都知道碰不得的,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
大概是咱孤陋寡闻的缘故,也摸不清那些个由来。
于是,咱一直默默的,看着前辈们在探索道路上的牺牲和新一批战士的崛起。
敏感词汇,究竟是为了限制谁,最终又限制了谁。
言论自由,在我看来应当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当然,自由也应当是都是相对的,戴着枷锁跳舞。
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不外乎是担忧它的影响力。
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生物,过于限制几乎就是一种藐视。
会去散播不恰当言论的人自然是有的,会被煽动的人也有,
但我相信,更多的人,是懂得去思考的,能辨别是非的。
网络因为其信息传播的便利,无疑是会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
但是,单纯限制的背后,换来的却只是更多人的无解和不满。
敏感词汇的限制,我觉得是一些观念的集合。
第一,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第二,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第三,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敏感词汇,针对的群体,是在范围内的所有人。没有善恶,好坏之分。
无论你用这个词的初衷是什么,对不起,出不来。
宁愿被人指责,但是也不让人有机会用这个词说不不利我的言论。这是谁的想法。
宁可所有人都不能用,也不让有心人有机可乘,又是谁的念头。
在古代,怀着这样的念头的,是不是暴君,是不是集权,是不是疑心病重,是不是会滥杀无辜。
那,在现在呢。不是非要上纲上线的说这个事,但是事实如此。
只是杀的不是人,而是言论自由而已。
敏感词汇的限制起到的作用呢,貌似除了限制之外,倒是收获很多。
国人不断被挖掘的想象力,造就了各类词汇的替代词。
锲而不舍,百折不饶的坚持,打一遍被屏蔽,换着方式继续。
探索求证的科学精神,究竟还有什么词会被屏蔽呢,探索中。
是不是用同音词替换了就说的不是那个意思了?
骗谁呢?把同音可利用的都毙了,那才是真的耳根清净了。
伴随着敏感词汇的诞生而消亡的,还有那原本就少的有点可怜的知情权。
喂,杀归杀,总要让人知道犯了什么罪是不。
就算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比一声不吭手起刀落的好嘛。
XXX,请给予一些信任,给予一些坦诚。
最敏感的词,莫过于敏感二字。
如此作为,有没有想过,人心一旦变得“敏感”,又当采取什么措施。
(果然,匆匆收了,话唠了,o(╯□╰)o。。矮油,没敏感的,得瑟下)
楼主留言:
啦啦啦==小夕跟本公子来文编如何?
以下转入正题:
屏蔽总感觉会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猎奇心态嘛。其实,疏比堵更高招,只是没人会浪费时间设计“疏”的制度,只好“堵”了。屏蔽了汉字有拼音,屏蔽了全称有缩略,我们渐渐远离传统厚重的文明,是不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