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一切的娱乐都使人难以安静,只有读书能让人和缓,而在所有的书中,只有纸质的,布满文字的书才能让人真的平静下来,纸的触感,墨的香气,那些仅能靠着想象去完善的故事,那些只凭着只言片语就让人久难释怀是文字……
光只是想想这些,就让人觉得安心,越来越耐不下性子看小说,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一直在看电子书,所以假期在德芭呆了几个下午,这才觉得,即使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就只是看着满目漂亮的书,听安静的歌,还有窗外冬日动人的阳光,都是一种难言的悠闲享受。
>>>>>>目送。
这几周我一直在想龙应台说的那段话,他说,
“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一直徘徊在我脑中,酸涩而无奈。
他们也有年轻冲动的岁月,他们也有意气风发的时候,只是他们为了我们,将锐意棱角都磨去了,还要忍受我们的幼稚与偏激,而终于有朝一日当我们终于能够理解的时候,却骤然发觉,他们已离我们太过遥远。每个人与他们的父母的生活都是这样不断误解与不断追寻的矛盾过程,而许多心情如果在时间中沉淀下来,不一定会愈加香醇,可能会默默淡化,有些故事如果在岁月中停滞,如果你此时不回头,然后便再也转不去身,回不了头,而有些人,即使你一直狠狠地拉着他,即使他也一直不想走,但无情光阴仍然会带走他,所以有些话,如果我们只是埋在心中,或许,有些事,我们就将永远错过。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老了之后,什么都做不了,甚至连站都站不起来,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那我还愿意那样活着吗?又或者,我什么都不记得,不记得所有我爱的人和事,那我还愿意这样混沌的生活吗?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在他们的庇护之下生活,而是他们已经开始依靠我们了。不需要大房子,不需要很多的钱,甚至不需要你一直在他们身边,仅仅是知道,你就在不远处,他们就将很安心。迟暮之年的人,当身体开始日渐衰竭,不能自理的时候,不免会想身前身后之事,我觉得,当想到自己在离开人世之前,最后一个见到的,能是自己的子女,那么人生在世,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时光小偷。
燕姿在歌里唱着
回忆很美,未来很慢。我的故事因此写到一半。
风吹着我跑向远方,我知道爱也甜也酸。
人要学会,停止流浪,我也一样。
诗中也说着
别后不知君远近,渐行渐远渐无书。
每经过一次毕业,就意味着一个分别,不知道有多少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就这样渐行渐远,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阻止我们的见面,而许久之后,也开始觉得,即使不见,也没什么,生活还是一样过。如今大家还都在一个城市,而当两年之后,大家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着永远的分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