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淡泊心境?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519 回复:1

[生活] 哪来的淡泊心境?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言少

ZxID:4487044


等级: 文学之神
習慣孒沉默仯訁哋憾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22 0
哪来的淡泊心境?
— 本帖被 Kalid^赦生° 从 小说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1-01-08) —
[color=#000080]大概七八年前,我开始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为指导思想,并以此来作为自己心境的主题,经过这么几年煅炼,今天我突然发觉,我煅炼这种"功夫"竟已有小成,心里不由甚感欣慰!
[/color][size=3]

[color=#000080]    每个人的生活之中难免会有悲有喜,人的心情也因此而有升有落,但其实,人若能看得长远一点,又何必为眼前一点事而或喜或悲呢? 若能使自己保持心情平淡一些自己反而会更舒坦.[/color][/size]
[size=3]

[color=#000080]    很多次,当我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是自己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我觉得也没什么值得去我沮丧的地方;同样,我在听到一些喜事,或是自己发展的比较顺利的时候,我也不会因此而特别高兴.[/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有位朋友说我心理年龄超过五十,我立马否认,但就情绪控制这方面来讲,不谦虚地说一声,我确实能够做得比一般人要好,确实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早已不像同龄人(年轻人)那样容易激动,也许是,自己能够看得稍远些,也许是,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因此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都感到心神疲惫,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说,但我认为有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很多人其实不懂得调节自己的心理.[/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我自己最欣赏的就是这两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非宁静不以致远,非淡泊不以明志![/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下面这句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献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好心情.[/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color=#800080][b]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b][/color]。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80]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如今的七个伤疤,倒不觉中修来一分儒雅,三分洒脱,五分上进,但是十分淡泊.

人生本就短暂,又何必用苦来渡呢?[/color][/size]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3-28 0
哈哈~我越来越喜欢欣赏你的文章啦!加油!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