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朋友那儿无意间翻看到本书,讲“禅”。
可惜我就是那样的反反复复的看了那么几页,终究没能读懂。
看来“禅”的会意真是需要顿悟而开解。
只是说不上是为何,明明没能明白所谓的“禅”,确还是想要这样来写下些儿什么。
记得上面有句话是这样讲的: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讲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就是此时尤是不晓此句正解为何,只是于己而言单一的领悟:勿念外物,讲究皆空。一切忧思杂绪,终为庸人自扰。
也就是那样,如我所说不能领悟书中的“禅意”,然却又有自身的理解。
“禅”用自己的话说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实。也是虚。是有。亦是无。
说来应是这样,生活的实,思维的虚。生活是细碎的家长里短,感受的冷暖自知;而思绪是无疆的天地万物,遥想的百态人生。然有与无,最终就是那么个“悟”字,只可看谁人如何视之。就如同一杯清茶倒映的森罗万象,有若天地皆包罗其间,然而若将之泼撒终只落得个一切皆无。
若是将“禅”叙之直白,也犹能看作一种境界与体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样的感悟就如同人历经的生活,感受只能是自身,而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还是那本说上提到。人顿悟,得禅意。
因而禅意若说难以参得,又不全然。
喜欢惠能的那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这样实亦虚,有亦无,放空于无一物,因而无处揽惹尘埃的感觉。
然而禅的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深奥微妙,难以用言辞讲述,我依旧不得明了。
只是有关于“禅”这个世人悟了几世的梵唱。于我而言,体会的也只能是心境与生活感受而已。
然而在最后落笔之时,却是不知为何想到了曾有朋友说过的那句,若是生活中太在乎于这一禅,或许自己便不知如何过日子了。
兴许吧。贤者尚且未能全然领悟这一字之深意,何况吾等凡愚。这其间所读之禅意,也只得是生活琐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