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技巧美学探幽
序之一
每当写完一篇抒情诗,笔者就把它放在抽屉里,等或数日、或一两个月、或半年、或一年之后,再拿出来,进行阅读和修改——修改字词、修改句子、修改段落,等等。
笔者曾写过一首《黑夜》的诗。这首诗放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令人欢欣鼓舞的伟大胜利。初稿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跟着红旗走——日本鬼子会灭亡;拿着刀熗走——国民党兵会投降。”
笔者觉得:第一个“会”字和第二个“会”字,虽然是肯定的语气,但给人的感觉是力量不够,力度不够。后来,每个“会”字前面,都加上“一定”两个字,经过修改后的诗句,就把中国人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自豪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笔者曾写过一首《钢刀和怒潮》的诗。这首诗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所取得的一次伟大的胜利。初稿的几句是这样写的:“让这钢刀,/去扎死日本鬼子,/让他们第二天——什么也看不到……/让这怒潮,/去淹死日本鬼子,/让他们第二天——什么也看不到……。”
笔者觉得:第一个和第二个“什么也看不到”,都过于抽象。后来,第一个“什么也看不到”,修改成看不到“太阳——月亮——鲜花——碧草”;第二个“什么也看不到”,修改成看不到“青山——绿水——游鱼——飞鸟”。经过修改后的句子,形象了、生动了、感人了。
笔者曾写过一首《无花果》的诗。当时,笔者居住在海滨小城的四合院的平房里;院里有一棵无花果树,它不开花,却结了许许多多的碧绿甜美的无花果,让笔者能够以饱口福。因此,笔者对无花果树也有了感情。这种感情逐日增加。有一天,灵感到来,从笔者口中,竟然流淌出了这样四句诗:“无花果啊!/你给人们的东西很多;/无花果啊!/你从来不向人们索取什么。”笔者感到:这四句诗太抽象了,缺乏感人的艺术魅力。后来,经过反复修改,笔者是这样定稿的:“无花果啊!/你给人们的东西太多太多;/无花果啊!/你从来不向人们索取什么。/你这样的胸怀,/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人生,/我从未听人说过。/你把甜美——送给了每一件裙罗,/你把欢笑——送给了每一座茅舍。/你把温暖——送给了大地的千山万壑,/你把幸福——送给了夜晚的星光明月……/该给的你全都给了,/一点也不留给自我。/无花果啊!/我爱你啊——爱你的每一片绿叶;/无花果啊!/我爱你啊——爱你的每一个甜果。
无花果把“甜美”、“欢笑”、“温暖”、“幸福”,送给了“裙罗”、“茅舍”、“千山万壑”、“星光明月”,因形象具体,而让读者感到亲切生动了。“我”所爱的是无花果的“绿叶”和“甜果”,也因为形象具体,而令读者感到亲切生动了。正因为笔者精选了具体的生动的感人的艺术形象,并运用拟人的手法,才把一个无私的奉献者的形象,推到了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在咀嚼诗意和回忆诗味的过程中,从内心深深地敬慕这无私的奉献者。
把写得不好的字词、句子、段落,修改成好的字词、句子、段落;或者说,把不美的字词、句子、段落,修改成好的字词、句子、段落。对于一个诗歌作者来说,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也不管你有意还是没意,这就是作者的美学思想,在抒情诗创作中的应用。实际上,每一个诗歌作者,在诗歌的创作中,都贯穿着和渗透着自己的美学理想、美学愿望、美学观点、美学主张。
美学思想源远流长,而美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学科出现,却只有近二个半世纪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陆机、刘勰等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涉及过美学的问题。西方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贺拉斯、普洛丁、狄德罗、布瓦罗等等,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涉及过美学的问题。240多年前的1750年,普鲁士哈列大学的鲍姆嘉通教授,以《埃斯特惕尔》的书名出版《美学》第一卷,他把“埃斯特惕尔”研究的对象界定为感性认识的科学。显然,“埃斯特惕尔”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比我们今天研究的美学对象和范围要广泛的多。然而,鲍姆嘉通及其后继者,却从此开始了对美学问题的专门研究。鲍姆嘉通首先提出了美学,因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形成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艺术,创造了人们的审美能力。今天,美学研究的对象,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从总的来看。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确定为:美的存在、美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美学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学习美学对研究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电影戏剧、建筑、人体、人的心理、行为、语言等都是大有好处的。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当然,抒情诗的作者,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作的。毛泽东曾说:文学艺术的美是高于生活美的。因此,抒情诗的作者,从发现生活、孕育生活、提炼生活、概括生活,并写成抒情诗时,其抒情诗的美是高于生活美的。
什么是技巧呢?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技巧,就是“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再说得通俗一点,技巧就是一种能力。具体到写作上来说,写作技巧,就是一种写作能力。抒情诗的写作技巧,就是抒情诗的写作能力。这种抒情诗写作技巧的掌握,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掌握抒情诗从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的知识;第二个阶段,要把抒情诗从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即举重若轻、运用自如、炉火纯青、熟能生巧的能力。当然,记叙文的一些技巧与抒情诗的一些技巧,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和应用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抒情诗的作者,如果在创作时,达到了不去考虑什么是技巧的境地,即无技巧的境地,那么,他就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创作境地了。
笔者从创作实践中认为:每一个艺术技巧,都受笔者美学思想地强烈制约,并自觉地主动地驾驭着艺术技巧,去写好每一篇抒情诗。同时,每一篇抒情诗的艺术技巧,都是多个的和多元的,笔者只抓住一点,力求说深论透,其余一概都不涉及。书中所举例文,有古代诗歌,有毛泽东诗词,有中学课本中的诗词,等等。这些诗词,都是同学们和老师们所熟悉的,其目的在于让大家读后,感到亲切,易于对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笔者谈的每一个艺术技巧,都有几个部分——“例文精读”、“技巧散说”、“浅析课文”、“审美意识”,这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那就是“举例说明”、“幻想飞旋”。如果说前一部分是“点”,那么后一部分就是“面”。笔者采取了“点”和“面”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笔者的思路开阔,做到了大上大下、大开大合、大收大放、大纵大横。在行文中,使平淡朴实得描述美与热情奔放的抒情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社会的现实美和自然美与理想的远大美和崇高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星球的灿烂美和辉煌美与高山的巍峨美和苍翠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一幅杰出经典的绘画的流传美与一支优秀的经典的歌曲的传唱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一朵小花的艳丽美和多姿美与一棵树木的茂盛美和沧桑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行文中的事物,能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和联想,能给读者以丰富的知识和认知。从美学角度来说,能使读者获得了审美认识、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享受。
序之二
笔者想:文稿中所举的一些诗歌,以及笔者所创作的一些诗歌——均带着历史脚步、历史的影子、历史的色彩、历史的灿烂,走进了二十一世纪、这神州大地莺歌燕舞、百舸争流、鸟语花香、春满人间的大好时代。当读者读到这些诗歌的时候,一定会有历史沧桑之感的。
笔者是蠢笨之人,改诗文很慢,写诗文更慢,因身体欠佳,对书中带有历史之感的东西,笔者均不进行创作和更改,就让这些带有历史之感的东西,风尘仆仆地飞到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与阅读它们的朋友们,在享受着每一个艳阳天的时候,放歌前进吧!
笔者又想:一些美的东西不仅是永存的,而且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必将被一代一代的各国人民学习着、欣赏着、喜爱着、保护着。笔者在文章的《幻想飞旋》部分里,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或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以及想象、联想、类比、通感等艺术技巧,用大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等来衬托文章中人物的爱国的永恒美、青春的永恒美、生命的永恒美、人生的永恒美、人格的永恒美、奉献的永恒美、善良的永恒美、攀登的永恒美、探求的永恒美、创造的永恒美等等,以及把文章中的人物的爱国的永恒美、青春的永恒美、生命的永恒美、人生的永恒美、人格的永恒美、奉献的永恒美、善良的永恒美、攀登的永恒美、探求的永恒美、创造的永恒美等等,与中国和世界的伟大的杰出的雕塑家、美术家、音乐家的爱国的永恒美、青春的永恒美、生命的永恒美、人生的永恒美、人格的永恒美、奉献的永恒美、善良的永恒美、攀登的永恒美、探求的永恒美、创造的永恒美等等,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排列在一起,或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叠印在一起,以扩大和加深读者对文章中人物美的理解,以深入和增强读者对美学的认识和领悟;让读者在阅读和欣赏文章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接受作者的美学希望、美学要求、美学价值、美学意义、美学情趣。美学是个庞大而繁冗的学科,它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建筑、文学、雕塑、美术、音乐、舞蹈,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穿衣戴帽、待人接物,行为语言等等。真善美是永恒的,是做人和工作的最高标准。笔者在《幻想飞旋》部分里所写的一些人物,以及他们所竭诚奉献的才华和所创造的不朽作品,都是永恒美的。这些美的人物和美的作品,与日月共存,与江河同在。这些美的人物和美的作品,已经飞过了沧桑的流逝岁月;现在,又向着灿烂辉煌的更加美好的未来飞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诗人杜甫句)。让真善美中的美,滋润着我们,让我们成为最美的人——爱国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人生之美、人格之美、奉献之美、善良之美、攀登之美、探求之美、创造之美的人。我们一代一代最美的人,把贫困和忧愁赶走,把沙漠化为八千里的无数个不夜城,把荒原化为九万里的无数个大花园,神州美了,中华民族美了。这难道不是代代炎黄子孙的心愿吗?这个心愿,大中华的代代炎黄子孙一定会实现的!
笔者又想:历史是人民写的,谁能改变它们本来的面貌呢?再说,读者读这些文稿时,能从文稿中窥视到历史的五彩斑斓,回味和咀嚼一会儿,也是很有意义的吧?也许能从中受到一点什么启示吧?若是这样,笔者会感到无比的荣幸和万分的欣慰的。同时,读者阅读文稿,能感受到给自己以鼓舞、给自己以力量,无所畏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去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那更是笔者所希冀的。
写给诗歌评论者、写给诗歌创作者、写给诗歌学习者、写给诗歌入门者……并敬请广大诗友们和朋友们雅正。
1、审美意识制约着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情的
艺术技巧
{例文精读}
我的小木船
我的小木船,
驶向日月潭。
捎去屋中的仙人掌,
捎去院中的小飞燕;
捎去故乡小河的鱼,
捎去故乡南山的烟……
捎去啊!
我的盼望一串串,
妈妈的泪水一篮篮;
捎去啊!
我那无穷无尽的思念,
妈妈那永不停止的梦幻。
月儿缺了又圆,
爸爸啊!
我们何时相见?
星儿隐了又现,
爸爸啊!
我们何时团圆?
{技巧、创作、幻想、分析、审美}
一、技巧散说
(1)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情,是诗歌的基本特点之一。
(2)所谓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情,就是作者在写作诗歌的时候,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死板的记录和自然主义的描写,而是以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简短的篇幅,来反映现实生活中最丰富、最深刻、最本质的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技巧。
(3)诗歌同其他文学体裁的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在反映现实生活时,都要求高度的集中、概括、提炼、加工,而诗歌尤为甚也。这种高度的集中,就像蜂蜜是从大量的花粉里酿成的,炼乳是从大量的鲜奶里制成的,精盐是从大量的海水里提取的,纯纲是从大量的矿石里炼成的。
(4)有经验的诗歌作者,在运用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情的艺术技巧时,并不是凭一星半点的生活见闻和偶然想到的个人感受,即刻动笔,一挥而就。而是在掌握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素材的基础上,选取比较典型的材料,并引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的时候,才昼夜构思,写成诗草的。而这样的诗,它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闪烁着灿烂光彩的打动人们心灵的一点或几点,深入开掘下去,以新颖的构思,深远的意境,来打动人们和感染人们。
二、创作遐想
一九三三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为了突破蒋介石的“围剿”,北上抗日,中央主力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穿过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于一九三五年到达陕北根据地吴起镇,完成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对这段历史:黄良成同志写的革命回忆录《忆长征》,有十万多字。陈其通同志写的话剧和电影《万水千山》,有三四万字。刘伯承同志写的《回顾长征》,也有一万多字。毛泽东同志对长征这段历史,写了《七律•长征》诗。现将全诗摘抄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大意是: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他们把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在英勇的红军面前,连绵不断的五岭,不过是跳跃着的微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不过是脚下滚动的小泥团。金沙江水势凶猛,拍打着两岸高插入云的峭壁;水花四溅,如腾腾蒸气,使人感到暖意。大渡河上,铁索高高地横悬在急流上空,惊险得使人感到寒气逼人。红军战士尤其喜欢岷山的千里积雪,胜利地经过这里,个个都笑逐颜开。
作者在这首诗中,只用了五十六个字,却通过横跨“五岭”、飞越“乌蒙”、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这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及对“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最概括的描述,集中而又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艺术地再现了长征的整个过程和红军的生活,可谓高度集中啊!
三、幻想飞旋
大陆的多情多爱的渤海——永远亲吻着——台湾宝岛。
大陆的多姿多彩的黄海——永远亲吻着——台湾宝岛。
大陆的多喜多欢的东海——永远拥抱着——台湾宝岛。
大陆的多靓多丽的南海——永远拥抱着——台湾宝岛。
台湾宝岛啊!大陆的塔里木盆地——永远热恋着——台湾的——
台北盆地。
台湾宝岛啊!大陆的准格尔盆地——永远热恋着——台湾的——
台中盆地。
台湾宝岛啊!大陆的东北平原——永远思念着——台湾的——
宜兰平原。
台湾宝岛啊!大陆的华北平原——永远思念着——台湾的——
台南平原。
大陆的莱州湾——和——台湾的澎湖湾,永远手牵手——
一起飞向——太阳里边。
大陆的昆仑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永远手牵手——
一起飞向——月亮里边。
大陆的养马岛——和——台湾的金门岛,永远心连心——
一起去游览——埃及的金字塔。
大陆的天津港——和——台湾的基隆港,永远心连心——
一起去观赏——法国的罗浮宫。
四、浅析课文
《我的小木船》,就是一首运用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情的艺术技巧,写的诗。这是一首反映台湾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的抒情短诗。
瓜儿离不开藤,鱼儿离不开水。这是生活的真理。而宝岛台湾,早晚要回归祖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谁也抗拒不了的。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隋朝以前,台湾称夷洲;隋朝以后,台湾改为流求,一直沿用到宋、元;明、清才改为台湾。
近百年来,日本侵占过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1949年蒋介石跑到台湾,从此,台湾又离开祖国。几十年来,台湾的一小撮台独分子,阴谋搞什么台湾独立。国际上的某些敌对势力,也搞什么一中一台,阴谋制造两个中国。这一小撮逆历史车轮而倒转的人们,恐怕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目前,台湾和大陆的文化、艺术、学术等团体的人员,频繁交流,以及台湾的商人到大陆投资办企业,不已说明了两岸人民盼望台湾回归祖国和自由来往的心情和愿望吗?
“我”的爸爸,离开大陆到台湾,已经太久太久了。“我”亲手做了一只“小木船”,船上装有“仙人掌”、“小飞燕“、“小河的鱼”、“南山的烟”。这一些都是爸爸熟悉的家乡的东西。当“我的小木船”、“驶向”遥远的“日月潭”,爸爸见到“我”捎去的家乡的这些熟悉的东西时,一定会很高兴的,也一定会思念“我”和“妈妈”的。
这是表达台湾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的第一层。
“我的小木船”,不仅要捎给爸爸家乡的这些熟悉的东西,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捎给爸爸“我”的一串串“盼望”和“妈妈”的一篮篮的“泪水”;“我”的“那无穷无尽的思念”和“妈妈”的“那永不停止的梦幻”。笔者由捎“物”到捎“情”,进一步抒发了台湾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的迫切心情,这是第二层。
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因此,笔者说“星儿隐了又现”;一月一月地过去了,因此,笔者又说“月儿缺了又圆”。“爸爸啊!我们何时团圆?”“爸爸啊!我们何时相见?”“我”的这种强烈的呼喊,不是再一次抒发了台湾回归祖国和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的急切心情吗?
诗中的“我”和“家”,不是一个小“我”和小“家”,而是一个大“我”和大“家”。这大“我”和大“家”,反映了大陆十三亿人民和台湾两千万人民,在分离了几十年之后,盼望早日团聚的心情。
五、审美意识
笔者的审美意识,对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情的艺术技巧,进行了强有力地制约,并熟练地驾驭着这一抒情的艺术技巧,以小“我”和小“家”,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大“我”和大“家”;同时,强烈地抒发了台湾回归和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的心情,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感人的艺术魄力。
[ 此帖被竹林书屋在2011-10-02 09: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