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顾我思]致敬爱的笔者----竹林书屋(其三)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40 回复:0

[彼顾我思]致敬爱的笔者----竹林书屋(其三)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顾思

ZxID:14139881


繁花落尽回头顾,才上心头相思自难诉。岁月静安好。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30 0
[彼顾我思]致敬爱的笔者----竹林书屋(其三)
      终于有时间静下来了,这些天一直没有缓过气。我们老师休假回来了,还班还得好惨。。。不过这说起老师,我又想多说两句,我发现有个说法好像是错误的,一直说,实习的时候要勤快一点,老师教的东西也就要多一点。可是现在实习了,我发现状况完全不是这样的。老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很好,对别的学生就处于打压状态。我们老师休假期间,我就被托付给了科室里的另一位老师,结果,无论你做得对还是做得不对或者说无论你怎么做,被骂的都是你,而对于她自己的学生,无论做得多错,她都会觉得是应该的,我们老师也是这样,对我很好,对别的学生处于打压状态。。。。所以,实习,和你息息相关的就是你的指带老师,你的状况也只与你的指带老师息息相关。。。。

     关于海,我映象最深的是海子的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这首诗,会让人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是一种幸福而温馨的感觉,记得刚学这首诗的时候,第一反应认为海子是热爱生活,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结果他死于自杀,当时很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对生活热爱的人会选择自杀?关于这个疑问很多人也尝试地作出了解释。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 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 ;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成了20 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并论而谈。也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是他江郎才尽,还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无论这些说法怎样,海子的死是我第一次重新审视了诗歌和诗人。
     从外在,人们把眼睛作为一个人心灵的窗口;从内在,我把文字作为一个心灵的窗口。并且我认为,文字更能够真实地反应一个人的内心和感情,有的是自己看得到的,有的是自己没有看到的。正如人有意识和潜意识之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中,我认为海子也是一个渴望幸福和追求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首诗的第一句,反映了海子的内心愿望,也总领了整首诗。但为什么幸福的事要从明天开始做,那写这首诗时的海子内心又是怎样的呢?“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给人的画面感很强,也可以说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首先春暖花开,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美,很温暖的季节,我曾根据这句诗想象过一个景象,若是靠海的不是沙滩,而是一片花地,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座简洁的房屋就这样坐落在这片花地的中央,四周是花还有蝴蝶,简洁的窗和门都向着那片蓝色的海。。。每天观日升日落,看潮来潮退,那我也愿“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首读,这是一种对内心美好愿望的追求。但结合着前面几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又觉得“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种孤寂,一种告别,一种脱离现实的自闭。文字中反映作者的内心总是很多的,正如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文字有不一样的看法,也许有的看法并不一定能得到作者的认同,但那又或者是不是作者的一种潜意识,也是没办法说的。我认为,存在,即有一定的存在基础,正如热爱文字的人,一字一句都是用心考量过的。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所以我仍然认为,既然是“发乎情”,那“忧郁”的存在和埋葬即是合理而自然的,我不赞同竹林在《心中装着大地和高山(四)——从顾思的《白色的海》谈起》》中所说的:是整篇诗歌的硬伤。而硬性的,我认为,所有感情,过由不及,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曾经有种说法:说是电视中的黄、暴、脏、乱,严重影响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于是有人把电视中的黄、暴、脏、乱情节完全剪除,只留下纯净美好的部分,可是后来,这个人被告上了法庭,因为有人播出了被剪下来的部分,完全的只有黄、暴、脏、乱。。。。于是这种做法不了了之。(嗷,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说的吧。。。。)我很赞成竹林所说的:文学对人民群毕竟是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的。但是我不认为,为了达到这些作用需要摒弃一些不太积极的感情。
    另外,我想问,如若诗歌不是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那诗者一篇诗歌的灵魂在哪里?那“发乎情”这情发自哪里?那何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5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