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下来,单位的电脑越来越多,电脑问题也随之多起来,高朋便有机会研究PC的维护。在维护过程中,由于硬盘出问题是较多的,尤其是出坏道的情况更是令人头疼。于是,高朋查遍图书馆、新华书店的计算机类图书,研究坏道修复的方法。令人失望的是,各种书刊上所说的方法大同小异(怀疑有传抄之嫌),不仅用处不大,而且严重误导读者。
多年来一直误导着高朋的几个常识性问题是:
1.硬盘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物理坏道不可修复。实际情况是,坏道并不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不知道谁发明这两个概念,反正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中都没有这样的概念,倒是分为按逻辑地址记录的坏扇区和按物理地址记录的坏扇区。
2.硬盘出厂时没有坏道,用户发现坏道就意味着硬盘进入危险状态。实际情况是,每个硬盘出厂前都记录有一定数量的坏道,有些数量甚至达到数千上万个坏扇区,相比之下,用户发现一两个坏道算多大危险?
3.硬盘不认盘就没救,0磁道坏可以用分区方法来解决。实际情况是,有相当部分不认的硬盘也可以修好,而0磁道坏时很难分区。
如此误导,如不是自己搜集研究外文资料并长期实践,说不准还长期拿来作信条呢。在国外有许多的专业的硬盘维修论坛,在那里你可以发现有一些国家的硬盘维修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准。我敢肯定,他们的一些技术会令众多硬盘厂家头痛不已。和世界上众多专业硬盘修理高手交流,使高朋受益菲浅。这三年来,高朋辞去教师工作,专门从事硬盘修复工作,经手修复的硬盘已超过万个。
总结起来,高朋的技术来源有三方面:
1.搜集国外技术资料与国外专业人士交流;
2.购买专业工具软件(有同步技术更新支持);
3.自己的实践经验。
很遗憾,我没有找到教我修复硬盘的老师,也不认为哪本教科书对我修硬盘有太大帮助。
硬盘修复人士需要弄明白的几个基本概念
在研究硬盘修复和使用专业软件修复硬盘的过程中,必将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在这里,高朋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试图总结并解释一些与“硬盘缺陷”相关的概念,与众位读者交流。
Badsector(坏扇区)
在硬盘中无法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都称为Badsector。一个扇区能存储512Bytes的数据,如果在某个扇区中有任何一个字节不能被正确读写,则这个扇区为Badsector。除了存储512Bytes外,每个扇区还有数十个Bytes信息,包括标识(ID)、校验值和其它信息。这些信息任何一个字节出错都会导致该扇区变“Bad”。例如,在低级格式化的过程中每个扇区都分配有一个编号,写在ID中。如果ID部分出错就会导致这个扇区无法被访问到,则这个扇区属于Badsector。有一些Badsector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重写这些信息来纠正。
Badcluster(坏簇)
在用户对硬盘分区并进行高级格式化后,每个区都会建立文件分配表(FileAllocationTable,FAT)。FAT中记录有该区内所有cluster(簇)的使用情况和相互的链接关系。如果在高级格式化(或工具软件的扫描)过程中发现某个cluster使用的扇区包括有坏扇区,则在FAT中记录该cluster为Badcluster,并在以后存放文件时不再使用该cluster,以避免数据丢失。有时病毒或恶意软件也可能在FAT中将无坏扇区的正常cluster标记为Badcluster,导致正常cluster不能被使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cluster包括若干个扇区,只要其中存在一个坏扇区,则整个cluster中的其余扇区都一起不再被使用.
Defect(缺陷)
在硬盘内部中所有存在缺陷的部分都被称为Defect。如果某个磁头状态不好,则这个磁头为Defecthead。如果盘面上某个Track(磁道)不能被正常访问,则这Track为DefectTrack.如果某个扇区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正确记录数据,则该扇区也称为DefectSector.可以认为Badsector等同于Defectsector.从总的来说,某个硬盘只要有一部分存在缺陷,就称这个硬盘为Defectharddisk.
P-list(永久缺陷表)
现在的硬盘密度越来越高,单张盘片上存储的数据量超过40Gbytes.硬盘厂家在生产盘片过程极其精密,但也极难做到100%的完美,硬盘盘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厂家在硬盘出厂前把所有的硬盘都进行低级格式化,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将自动找出所有defecttrack和defectsector,记录在P-list中。并且在对所有磁道和扇区的编号过程中,将skip(跳过)这些缺陷部分,让用户永远不能用到它们。这样,用户在分区、格式化、检查刚购买的新硬盘时,很难发现有问题。一般的硬盘都在P-list中记录有一定数量的defect,少则数百,多则数以万计。如果是SCSI硬盘的话可以找到多种通用软件查看到P-list,因为各种牌子的SCSI硬盘使用兼容的SCSI指令集。而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IDE硬盘,使用各自不同的指令集,想查看其P-list要用针对性的专业软件。
G-list(增长缺陷表)
用户在使用硬盘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defectsector。按“三包”规定,只要出现一个defectsector,商家就应该为用户换或修。现在大容量的硬盘出现一个defectsector概率实在很大,这样的话硬盘商家就要为售后服务忙碌不已了。于是,硬盘厂商设计了一个自动修复机制,叫做AutomaticReallcation。有大多数型号的硬盘都有这样的功能:在对硬盘的读写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defectsector,则自动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替换该扇区,并将该扇区及其替换情况记录在G-list中。这样一来,少量的defectsector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
也有一些硬盘自动修复机制的激发条件要严格一些,需要用某些软件来判断defectsector,并通过某个端口(据说是50h)调用自动修复机制。比如常用的Lformat,ADM,DM中的Zero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数工具包中的wddiag,IBM的DFT中的Erase等。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运行过后消除了一些“坏道”,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AutomaticReallcation(当然还有其它原因),而不能简单地概括这些“坏道”是什么“逻辑坏道”或“假坏道”。如果哪位被误导中毒太深的读者不相信这个事实,等他找到能查看G-list的专业工具后就知道,这些工具运行过后,G-list将会增加多少记录0逻辑坏道”或“假坏道”有必要记录在G-list中并用其它扇区替换么?
当然,G-list的记录不会无限制,所有的硬盘都会限定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美钻二代的限度是636,西数BB的限度是508,等等。超过限度,AutomaticReallcation就不能再起作用。这就是为何少量的“坏道”可以通过上述工具修复(有人就概括为:“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坏道多了不能通过这些工具修复(又有人概括为:“物理坏道”不可以修复)。
Badtrack(坏道)
这个概念源于十多年前小容量硬盘(100M以下),当时的硬盘在外壳上都贴有一张小表格,上面列出该硬盘中有缺陷的磁道位置(新硬盘也有)。在对这个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时(如用ADM或DM5.0等工具,或主板中的低格工具),需要填入这些Badtrack的位置,以便在低格过程中跳过这些磁道。现在的大容量硬盘在结构上与那些小容量硬盘相差极大,这个概念用在大容量硬盘上有点牵强。
读者们还可能发现国内很多刊物和网上文章中还有这么几个概念:物理坏道,逻辑坏道,真坏道,假坏道,硬坏道,软坏道等。高朋在国外的硬盘技术资料中没有找到对应的英文概念,也许是中国人自己概括的吧?既然有那么多的人能接受这些概念,也许某些专家能作出一些的合理解释。高朋不习惯使用这些概念,不想对它们作牵强的解释,读者们看看是谁说的就去问谁吧。
深入了解硬盘参数
正常情况下,硬盘在接通电源之后,都要进行“初始化”过程(也可以称为“自检”)。这时,会发出一阵子自检声音,这些声音长短和规律视不同牌子硬盘而各不一样,但同型号的正常硬盘的自检声音是一样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自检声音是由于硬盘内部的磁头寻道及归位动作而发出的。为什么硬盘刚通电就需要执行这么多动作呢?简单地说,是硬盘在读取的记录在盘片中的初始化参数。
一般熟悉硬盘的人都知道,硬盘有一系列基本参数,包括:牌子、型号、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磁道扇区数、系列号、缓存大孝转速、S.M.A.R.T值等。其中一部分参数就写在硬盘的标签上,有些则要通过软件才能测出来。但是,高朋告诉你,这些参数仅仅是初始化参数的一小部分,盘片中记录的初始化参数有数十甚至数百个!硬盘的CPU在通电后自动寻找BIOS中的启动程序,然后根据启动程序的要求,依次在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读取相应的参数。如果某一项重要参数找不到或出错,启动程序无法完成启动过程,硬盘就进入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用户可能看不到硬盘的型号与容量等参数,或者无法进入任何读写操作。近来有些系列的硬盘就是这个原因而出现类似的通病,如:FUJITSUMPG系列自检声正常却不认盘,MAXTOR美钻系列认不出正确型号及自检后停转,WDBBEB系列能正常认盘却拒绝读写操作等。
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硬盘有不同的初始化参数集,以较熟悉的Fujitsu硬盘为例,高朋简要地讲解其中一部分参数,以便读者理解内部初始化参数的原理。
通过专用的程序控制硬盘的CPU,根据BIOS程序的需要,依次读出初始化参数集,按模块分别存放为69个不同的文件,文件名也与BIOS程序中调用到的参数名称一致。其中部分参数模块的简要说明如下:
DM硬盘内部的基本管理程序
-PL永久缺陷表
-TS缺陷磁道表
-HS实际物理磁头数及排列顺序
-SM最高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SU用户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CI硬件信息,包括所用的CPU型号,BIOS版本,磁头种类,磁盘碟片种类等
-FI生产厂家信息
-WE写错误记录表
-RE读错误记录表
-SI容量设定,指定允许用户使用的最大容量(MAXLBA),转换为外部逻辑磁工具。
头数(一般为16)和逻辑每磁道扇区数(一般为63)
-ZP区域分配信息,将每面盘片划分为十五个区域,各个区域上分配的不同的扇区数量,从而计算出最大的物理容量。
这些参数一般存放在普通用户访问不到的位置,有些是在物理零磁道以前,可以认为是在负磁道的位置。可能每个参数占用一个模块,也可能几个参数占用同一模块。模块大小不一样,有些模块才一个字节,有些则达到64K字节。这些参数并不是连续存放的,而是各有各的固定位置。
读出内部初始化参数表后,就可以分析出每个模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然,也可以修正这些参数,重新写回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因为参数错乱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硬盘“修复”回正常状态。
如果读者有兴趣进一步研究,不妨将硬盘电路板上的ROM芯片取下,用写码机读出其中的BIOS程序,可以在程序段中找到以上所列出的参数名称。
硬盘修复之低级格式化
熟悉硬盘的人都知道,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下面简称“低格”)。进行低格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多种:有用厂家专用设备做的低格,有用厂家提供的软件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M工具做的低格,有用主板BIOS中的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ebug工具做的低格,还有用专业软件做低格……
不同的工具所做的低格对硬盘的作用各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低格可以修复一部分硬盘,有些人则觉得低格十分危险,会严重损害硬盘。高朋用过多种低格工具,认为低格是修复硬盘的一个有效手段。下面总结一些关于低格的看法,与广大网友交流。
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低格过程到底对硬盘进行了什么操作?”实践表明低格过程有可能进行下列几项工作,不同的硬盘的低格过程相差很大,不同的软件的低格过程也相差很大。
A.对扇区清零和重写校验值
低格过程中将每个扇区的所有字节全部置零,并将每个扇区的校验值也写回初始值,这样可以将部分缺陷纠正过来。譬如,由于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不对应,通常就被报告为校验错误(ECCError)。如果并非由于磁介质损伤,清零后就很有可能将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重新对应起来,而达到“修复”该扇区的功效。这是每种低格工具和每种硬盘的低格过程最基本的操作内容,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通过低格能“修复大量坏道”的基本原因。另外,DM中的ZeroFill(清零)操作与IBMDFT工具中的Erase操作,也有同样的功效。
B.对扇区的标识信息重写
在多年以前使用的老式硬盘(如采用ST506接口的硬盘),需要在低格过程中重写每个扇区的标识(ID)信息和某些保留磁道的其他一些信息,当时低格工具都必须有这样的功能。但现在的硬盘结构已经大不一样,如果再使用多年前的工具来做低格会导致许多令人痛苦的意外。难怪经常有人在痛苦地高呼:“危险!切勿低格硬盘!我的硬盘已经毁于低格1
C.对扇区进行读写检查,并尝试替换缺陷扇区
有些低格工具会对每个扇区进行读写检查,如果发现在读过程或写过程出错,就认为该扇区为缺陷扇区。然后,调用通用的自动替换扇区(Automaticreallocationsector)指令,尝试对该扇区进行替换,也可以达到“修复”的功效。
D.对所有物理扇区进行重新编号
编号的依据是P-list中的记录及区段分配参数(该参数决定各个磁道划分的扇区数),经过编号后,每个扇区都分配到一个特定的标识信息(ID)。编号时,会自动跳过P-list中所记录的缺陷扇区,使用户无法访问到那些缺陷扇区(用户不必在乎永远用不到的地方的好坏)。如果这个过程半途而废,有可能导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区被报告为标识不对(SectorIDnotfound,IDNF)。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编号过程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进行的,如果某些低格工具按逻辑参数(以16heads63sector为最典型)来进行低格,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E.写磁道伺服信息,对所有磁道进行重新编号
有些硬盘允许将每个磁道的伺服信息重写,并给磁道重新赋予一个编号。编号依据P-list或TS记录来跳过缺陷磁道(defecttrack),使用户无法访问(即永远不必使用)这些缺陷磁道。这个操作也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进行。
F.写状态参数,并修改特定参数
有些硬盘会有一个状态参数,记录着低格过程是否正常结束,如果不是正常结束低格,会导致整个硬盘拒绝读写操作,这个参数以富士通IDE硬盘和希捷SCSI硬盘为典型。有些硬盘还可能根据低格过程的记录改写某些参数。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低格工具做了些什么操作:
1.DM中的Lowlevelformat
进行了A和B操作。速度较快,极少损坏硬盘,但修复效果不明显。
2.Lformat
进行了A、B、C操作。由于同时进行了读写检查,操作速度较慢,可以替换部分缺陷扇区。但其使用的是逻辑参数,所以不可能进行D、E和F的操作。遇到IDNF错误或伺服错误时很难通过,半途会中断。
3.SCSI卡中的低格工具
由于大部SCSI硬盘指令集通用,该工具可以对部分SCSI硬盘进行A、B、C、D、F操作,对一部分SCSI硬盘(如希捷)修复作用明显。遇到缺陷磁道无法通过。同时也由于自动替换功能,检查到的缺陷数量超过G-list限度时将半途结束,硬盘进入拒绝读写状态。
4.专业的低格工具
一般进行A、B、D、E、F操作。通常配合伺服测试功能(找出缺陷磁道记入TS),介质测试功能(找出缺陷扇区记入P-list),使用的是厂家设定的低格程序(通常存放在BIOS或某一个特定参数模块中),自动调用相关参数进行低格。一般不对缺陷扇区进行替换操作。低格完成后会将许多性能参数设定为刚出厂的状态。
在这里,高朋顺便回答一些读者常重复问到的问题:
问1:低格能不能修复硬盘?
答1:合适的低格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修复硬盘缺陷。
问2:低格会不会损伤硬盘?
答2:正确的低格过程绝不会在物理上损伤硬盘。用不正确的低格工具则可能严重破坏硬盘的信息,而导致硬盘不能正常使用。
问3:什么时候需要对硬盘进行低格?
答3:在修改硬盘的某些参数后必须进行低格,如添加P-list记录或TS记录,调整区段参数,调整磁头排列等。另外,每个用户都可以用适当低格工具修复硬盘缺陷,注意:必须是适当的低格工具。
问4:什么样的低格工具才可以称为专业低格工具?
答4:能调用特定型号的记录在硬盘内部的厂家低格程序,并能调用到正确参数集对硬盘进行低格,这样的低格工具均可称为专业低格
电脑不能自动关机
有时我们把电脑关机,点击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或右击关闭计算机,机器确实运行了关机,但不一会机器又重新自动开机了。关了开,开了关,电脑永远关不了。
这一现象我遇到过一次,后来在大的网站上又看了许多求救贴子,我也向那些求救的朋友们发过贴子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故障的排除。
其实要排除这一故障是很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解决: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子项,在右边窗口中新建一个"字符串值",命名为"FastReboot",同时将"数值数据"设为0即可。
电脑显示模糊不清的排除
我的电脑有相当一段时间内,刚开始时屏幕字体显示还比较清楚,运行一段时间后则字体越来越模糊,运行更长一些其字体几乎不能辨认。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出在显示器上。专业上成为“散焦”。
排除方法是:打开显示器后盖,找到显示器后面平排的两个电位器(即聚焦和对比度),用微型一字解刀进行调节,这时你会发现屏幕字体随着解刀的调节会越来越清楚,直至满意为止。不过排除这一故障需注意四点:
一.是新的显示器聚焦和对比度在前面板中,老的在后面板中;
二.是调节时需带电操作,要十分小心,以防显示器内高压伤人;
三.是有时故障不一定出在电位器上,或内部灰尘积存太多,导致电路接触不良;
四.是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产品寿命周期已过。
开机后出现关机故障的排除
开机进入系统时,电脑又出现了"你现在可以安全地关机了"。这一故障现象一般是出在系统文件VMM32.VXD的损坏或找不到上。
排除方法是:进入DOS环境,从别的电脑拷贝一个VMM32.VXD文件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重新开机则故障排除。
电脑运行较慢的故障排除
有时电脑升级了,系统运行反而越来越慢,好似被人在远处控制着电脑那样。
其实这一问题是各种自动加载的小程序在作怪,对此我们可以视情来选择一些自动加载的小程序来运行电脑。
方法是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在系统信息中,点击"工具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即可来完成调节的目的。
电脑启动时间较长的故障排除
电脑启动有时真的是很长很长,让人等得实在不耐烦。
分析原因主要有:
一.是自启动选项太多,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
二.是磁盘出现坏道也影响了系统的启动速度;
三.是电脑感染病毒也会影响系统的启动速度。
排除方法:
一.是检查Autoexec.bat文件,看有没有较耗时的DOS程序命令行,如有则按需取舍;
二.是查看Win.ini、System.ini和注册表中的启动选项,也按需取舍;三.是检查电脑有否病毒感染,如有则排除;四是检查磁盘有否故障。方法是全面扫描磁盘,检查硬盘是否有坏道;接着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消除磁盘碎片;最后运行磁盘清理程序,清除垃圾文件腾出磁盘空间。至此,一般来说故障得以排除。
电脑关机时间太长故障排除
在执行"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命令后,电脑长时停在"正在关机"的画面上。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较多,如关闭系统功能所对应的声音文件损坏、快速关机功能存在冲突、电源管理功能存在冲突等等。
解决的办法:
一.是利用"控制板"中的"声音"选项取消"关闭系统"所对应的声音文件。重启后看是否它的问题;
二.是启动Windoes98的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信息/工具/系统配置程序"单击"常规"标签中的"高级"按钮,打开"高级疑难解答设置"对话框,复选"禁用快速关机"选项取消系统的快速关机功能。重启,看是否它的问题;
三.是按Win+组合键,打开"系统属性"设备框,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中展开"系统设备"分支,双击"高级电源管理支持"项,打开"高级电源管理支持属性"设置框,复选"常规"标签中的"在此硬件配置文件中禁用"选项,关闭高级电源管理功能。重启后故障一般能得到解决。
由CPU超频导致电脑蓝屏的故障排除
电脑出现蓝屏一般是在夏天所至,原因是由CPU超频所导致。
CPU在RAM存取数据的速度本来就快于RAM与硬盘交换的速度,超频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构成CPU等电子元件材料的指标参数也发生微妙变化,加剧了在RAM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需要数据的情况,这样就肢出现"异常错误",必须低频率,使CPU工作在规定的正常频率,同时使用"降温"软件,清扫CPU风扇等。
硬盘空间太小或碎片太多导致蓝屏幕的故障
排除方法:
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磁盘碎片整理,同时要注意保持硬盘乘余空间的大小,保证一定的预留,防止蓝屏幕故障的产生。
启动程序过多导致蓝屏的故障
Windows98使用中打开多个程序的窗口,突然出现蓝屏。
解决的方法一般不要使系统资源小于60%,超过了不要再启动新的程序、打开新的窗口,万一发生蓝屏,重启系统便恢复正常了。
也就是说,此故障主要是由于内存不足引起的。
硬盘不能启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作为微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在微机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硬盘不能启动,则会使你陷于手忙脚乱之中,这里向你介绍几种"武器",专门对付硬盘不能启动的"顽症",你可得小心使用哟,不然,损伤了硬盘,白花花的银子可就白费了哟!
故障现象一:
开机后屏幕显示:"Device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diskordiskerror,Replaceandstrikeanykeywhen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drive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AUTO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故障现象二:
开机后,"WAIT"提示停留很长时间,最后出现"HDDControllerFailure"。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故障现象三:
开机后,屏幕上显示:"Invalidpartition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
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partiontable"的错误提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先用杀毒软件杀毒,再用NDD进行修复。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还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区,但分区大小必须和原来的分区一样,这一点尤为重要,分区后不要进行高级格式化,然后用NDD进行修复。修复后的硬盘不但能启动,而且硬盘上的信息也不会丢失。其实用FDISK分区,相当于用正确的分区表覆盖原来的分区表。尤其当用软盘启动后不认硬盘时,这一招特灵。
故障现象四:
开机后自检完毕,从硬盘启动时死机或者屏幕上显示:"NoROMBasic,SystemHalted"。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故障现象五:
开机后屏幕上出现"Errorloadingoperatingsystem"或"Missingoperatingsystem"的提示信息。
故障分析及处理:
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loadingopearting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operationsystem"的提示。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综上所述,硬盘不能启动大都是由于硬盘上的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三个系统隐含文件出现错误导致的,因此平时要养成备份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的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修复硬盘的软/硬坏道
修复软坏道的方法很简单,Windows自带的磁盘修复工具或者高级格式化就能够很好处理这类问题。而对于硬坏道,我们可以使用LF等软件,通过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的方法试图修复。
运行LF,选择驱动器ID,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所谓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低级格式化是一种对硬盘的损耗性操作,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低级格式化来格式硬盘。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普通的format高级格式化来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物理坏道可能会随磁头的读写而渐渐扩大,导致坏道越来越多,最后达到无法使用的情况,因此建议硬盘在出现了坏道以后要及时备份硬盘上的重要数据。
在DOS下运行LF,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修复磁盘的软坏道。具有图形化界面的Lformat,也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
零磁道的修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
通常的维修方法是通过Pctools9.0(或者其他类似的可以对磁盘扇区进行编辑的工具)的DE(磁盘编辑器)来修复,其原理是使零磁道偏转一个磁道,占用1磁道。
用Windows9x启动盘启动,运行PcTools目录下的de.exe,先进入“Options”菜单,选择“Configuration”(配置)命令,去掉ReadOnly(只读)前的勾,然后保存退出。
接着选择主菜单“Select”(选择)中的Drive(驱动器),进去后在“Drivetype”(驱动器类型)项中选择Physical(物理的),再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disk”(硬盘),最后选择“OK”并回车。
之后,回到主菜单中,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Table(分区表),选中并进入,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如果硬盘有两个分区,1分区就是C盘,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Cylinder(起始柱面)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
重新启动,进入CMOS设置,选择“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磁道)数比原来减少了1,保存设置并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救活硬盘。
需要注意的是,DE工具仅对FAT16格式的硬盘有效,对于FAT32分区的硬盘则需要先通过分区大师等磁盘工具,将其转换为FAT16格式,然后再对其进行修改。
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硬盘分区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将分区表进行备份,以便一旦分区表被损坏,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恢复。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和瑞星系列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而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虽然KV3000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较低。
大名鼎鼎的诺顿磁盘医生(NDD),是一款用来修复硬盘分区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当硬盘崩溃以后,用含有DOS系统的软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NDD,选择“Diagnose”进行诊断。NDD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它会提示。您只要根据这些提示选择修复,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在Windows9x下,还有NDD32,它的图形化界面会让您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