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600,#ffffff,#000000,4][tr][td]
[b][size=5][u]演化——中国特色狮文化[/u][/size][/b]
[attachment=11350449]
狮子是非洲大草原的“特产”,然而,狮子的形象在中国自古至今都倍受推崇,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民间绘画、雕塑和表演艺术当中,我们都可以欣赏到狮子的王者风范、威武气概和灵兽形象。
中国人推崇狮子并由此衍生出中国独具特色的狮文化,首先得益于狮子本身的个性和品质。
活的狮子天生是一位敦厚的长者形象。雄狮两岁时,头部就长鬃飘拂,到四岁后更是披洒肩颈,而且垂及喉部下颌以至前胸、腿根。这些深褐、浅棕或者黑色的长鬣宛如肃穆威严的王者冠冕,映衬着狮面的冷峻与恬静。狮子下颏的长须短髭生来便是花白的,到后来白须更显得历尽沧桑、饱尝艰辛,似乎写满了大自 然亘古如一的严酷风霜,被人们看作是智慧炼达的象征。
狮子有与生俱来的帝王威严,有横扫千军的无限威猛。仅仅是一声猛吼便足以惊天动地,即使是在睡梦中的呓语,也具有可怕的杀伤力和穿透力。听到狮子吼,百兽怵然震恐,都得赶快趴倒地上,动作稍慢的往往被惊得尿血。然而在百兽中,狮子最为克己自制。她不贪不残,缺少攻击性和伤害欲。狮子猎食,果腹而己,除非饥饿难忍,绝不攻击周围的动物。遇到大象、人类则尽量采取回避的态度,遇到犀牛更是首先走开。狮子的这种个性,与嗜好残杀的虎豹豺狼,形成了鲜明对比。
狮子在“家庭”生活中更体现出温文儒雅、温柔敦厚的“人性”化品格。成年狮子一般都以家族式聚居,一雄数雌,加上若干只幼狮,组成一个大家庭。十几头狮子共同觅食,一起捕猎,相夫教子,扶老携幼。捕到一个猎物,大家围成一圈分食,不争不抢。她们似乎都遵循一个生活原则:吃饱就行了。相比虎豹的残忍凶恶、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争斗,狮子的秉性更受贫民百姓的敬仰。
正是因为狮子威猛而不残暴,克制而不乏温情,仁厚宽宏而友爱同类,平易而不失雄风,所以她来到中国,给人的印象便是敦厚与诚笃,是百姓心目中真正的王者形象,因而深受国人的欢迎。
令人敬畏的活的狮子在中国大地难于找到生存的空间,人们便以艺术形式加以崇拜,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特有的艺术品牌和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
[attachment=11350450]
狮子形象的华夏化,从移植、归化到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凝聚了历代能工巧匠的心血。
中国的狮子形象继承了佛教文化的优秀内涵。狮子的拟人化,首先出现在佛经故事和《伊索寓言》中,狮文化的引进和归化,也得益于西域文化的东移和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佛家尊重狮子的智慧和炼达而选择了狮子。梵语中狮子叫僧伽彼,是众僧的意思。修行的佛教徒,打坐的地方称为狮子座;出游参禅的佛教故事里,也往往以狮子为骑乘工具。佛经记载了狮子王十一种美好的品格,诸如律己、持重、修身养性、友爱众生、悟生活真谛、令众生归心等。狮子脱却世俗的品性,在佛的光辉中找到了个性的归宿,佛也从狮子的品性中,悟通了人世追求极乐的理想。随着佛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承,狮子的形象更加得到完美。
中国的狮子形象摒弃了外来狮相的兽性,使她更具“人性”的特色。古代西域输入狮子形象,保持了古代波斯艺术“人狮博斗”的风格,描绘的是一方杀气腾腾,一方张牙舞爪的武士斗狮的“壮观”场面。而中国狮子造型,则尊崇狮子的家族化生活,描绘了大狮、幼狮、母狮和睦聚居的家族群体,体现了华夏家族本位的思想,融入了华夏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佛教昌盛的南朝,印 度风格的狮子形象曾一度风行于中国的造型艺术中,其代表作就是“吐舌石狮”:方颊巨骨,身肉肥满,头大眼长,眉高而广,口鼻畟方,齿齐而利,吐赤白舌,双耳高上,修脊细腰,其腹不现,六牙长尾,鬃发光润,自知气力,牙爪锋芒,四足据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后来,国人按华 夏的传统观念进行加工改造,认为舌是“灵根”,宜藏忌露。到了唐 代,“吐赤白舌”的狮相已十分罕见,常见的造型只是张口露齿而已。对“吐舌”的修正,是狮子形象华 夏化的重要步骤。盛 唐时期的狮相,威慑百城,坐镇千里,有足不攫,有齿不噬。这种威而不怒的镇座石狮,不仅丰富了盛唐气象,而且提供了标准化的风格,成为后代狮子形象的规范。到了清代,狮子在中国绘画和雕刻中已完全定型: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这种华夏化的狮子,被喻为“中国醒狮”,也成为芸芸众生喜闻乐见的形象而遍及城乡,妇孺皆知。
中国的狮子形象,尤其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狮子的文化含义十分丰富。一方面,狮子被当作吉祥的动物,可以驱除邪恶。另一方面,国人以狮为百兽之尊,在民间传统中,狮子被视为哀乐与共、利物利人的神秘力量,可以历神显圣,这是华夏狮文化区别于西域狮文化的历史和民族特色。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更是将常见的石狮形象加以引申,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将狮子形象提升为警示人们的政治教材。中国的狮文化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自唐代以来,狮子舞就盛行于中国,到现代,仍然传承未废,且不断发扬光大,并逐渐成为展示中国日益强盛的文化载体。从唐宋至晚清,“狮子戏绣球”一直是民间年画和剪纸工艺的重要题材,同时又是中国杂技中的特色节目,也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愿望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而更具特色、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狮子的雕塑艺术。在中国,威武气派的狮子化作石雕,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普遍使用的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可以见到她作为“灵兽”的形象。即使是在改革开放、西方优秀文化不断输入中国的今天,石狮仍然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建筑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相融合的典范之作。
总之,狮子形象之所以在华夏大地上大放异彩,完全是由于渗透了中国文化的血液。潜移默化的中国狮子,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堪称中华一绝,而威而不怒的狮子,更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强盛的象征,这也是时至今日国人十分推崇狮文化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b][size=4]嘉禾狮文化[/size][/b]
生活在神农教耕之地的嘉禾人民,不仅十分喜爱中国化的狮子形象,十分推崇华夏狮文化,而且将狮子形象的表现形式与地方文艺的繁荣发展融为一体,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嘉禾狮文化,并以嘉禾狮文化展示了嘉禾人的品格和精神。
在嘉禾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中,石狮形象以其“守护神”的意义被传承和应用,足见嘉禾人对狮形象的喜爱。嘉禾人在建筑雕塑中的狮形象完全保留了中国狮相的传统风格,这是对中国狮文化的高度尊重。而在地方文化艺术这个颇具创意的表现形式当中,嘉禾人对狮子形象的创造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人文精神。在群众喜闻乐见的“狮舞”这种艺术表演中,嘉禾人塑造了“毛狮”、“神狮”两种形象。
[attachment=11350451]
[b][size=3]舞毛狮[/size][/b]
毛狮又名瑞狮,体型较小,狮头用粗纸蒙在木质模型上,绘上彩色,面涂光油,插上野鸡毛,头比斗大,狮身蒙花布。这种造型既展现了狮子的王者风范,反映了嘉禾人勇争一流的事业追求,又在表演时便于单人戏耍,单人戏耍。舞狮时,由一至四人头戴猴子面具,上身穿红兜肚,诱狮、戏狮,所以又叫“耍猴头”。狮与猴头在一张方桌上,跳跃、跌扑、翻滚、追逐、变换各种形态,诙谐风趣,舞狮是以锣鼓为主的打击乐伴奏(无音乐曲牌),气氛热烈。舞狮完毕,还表演武术,舞刀熗、耍棍棒、跳桌子,最后舞狮队与观众互提“四句”结束。“四句”均为恭贺吉利之词。
[b][size=3]舞神狮[/size][/b]
最能体现嘉禾特色的是嘉禾神狮,又称“南岳狮”。狮头用坚硬本质雕凿而成,绘上彩色,并以红丝绒线装饰,重达十多斤;口内用一横轴将上下腭连接,使狮嘴张合自如;狮尾用彩色丝绒制作,并在尾巴上系上铜铃。狮身用黄布三丈缝制而成,狮头与狮身连接处饰有红黄青三层丝绒绸布。舞将起来,狮头发出“嗑嗑”之声,威武雄壮,动作粗犷、刚劲有力,故有“武狮”之称。这种“头大体肥”的狮子造型,不仅神形兼备地体现了狮子的威武气派和祥和温顺,而且反映了嘉禾县民粗犷豪爽的性格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b][size=3]牵狮[/size][/b]
[attachment=11350452]
神狮还有一个主要的表演形式——牵狮。它是舞狮最后一个也是最有特色的表演节目。首先,由一戴面具的老者(丑行打扮),左手持棍棒、右手拿蒲扇,踩着锣鼓点悠扬上场。他用滑稽风趣的表演和四句念白引起观众答话,博得哄堂大笑。
“天不平来地不平,一跌跌倒我老人。老人出来不为别事,专为自己抱不平。”
观众(或乐队)答:“也是为众人抱不平啰。走!”老者:“走,不在这里歇!”这时老者用蒲扇敲打棍棒,然后跨过棍棒,转体再换说风趣的念白,继续前面的表演,反复多次后退场。紧接着神狮合着锣鼓节奏活跃上场。在场上跳、扑、跃、滚,然后打瞌睡。此时,老者复出,惊醒神狮,老者与神狮搏斗,狮子被老者降服。老者骑上狮背,掏出长帕,系住狮嘴里的横轴,翻身下背,牵着神狮,合着音乐,边走边表演边唱。唱词多为本地风光和风土人情趣事,均系吉利之词。
耍神狮还与武术表现相结合。舞狮后,接着是一场武术表演。表演者光裸上身,或胸挂绣花肚兜,腰系黑巾、脚扎绑带,雄气十足地登场表演。表演内容有拳术、叠罗汉、耍刀、棍叉、剑、飞钯等,尤以舞刀叉惊险动人,舞者将一柄锋利的三股叉(又名虎叉)玩于股掌之中,将叉抛向空中翻一跟斗,单手握住虎叉中间一根,称“接叉心”。观众为之惊叹不已,报以热烈掌声。每个节目演毕,演员前脚跨出一步,双足微蹲,两手抱拳,左右摆动,向观众表示谢意。紧接着表演者有人与观众互提“四句”,均为互相祝贺吉利之词。
嘉禾是全国有名的花灯之乡,因此“狮舞”表演往往与花灯戏联袂登台,似乎成了嘉禾人缺一不可的民间文艺表演格局。而在花灯演出之前,都是“狮舞”先行。“狮舞”分耍狮和牵狮两节,中间还插入武术表演。耍狮主要由两名武士打扮的精壮后生登台表演,他们跃入黄布狮身,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表演出狮子拜三拜、洗脸、作辑、捉虱子、打滚、做桌子、做谷桶、做船、做风帆、做滚地龙等二十多套动作,其间狮头嗑嗑有声,狮尾铃声“叮当”,质朴的舞姿、粗犷的动作,俨然一头可爱的狮子在撒欢,逗得观众乐不可支,为节日喜庆增添了无穷的欢乐气氛。“牵狮”节目与其说是“狮舞”,不如称作花灯式的小品更为贴切。牵狮老者的颟顸动作、滑稽唱腔,台上台下的幽默对白,人与“狮子”的文明戏耍,可谓形象逼真,动静相宜。其间欢快的伴奏,响亮的马头哨不绝于耳,更加营造了浓烈的欢乐气氛。
嘉禾是民歌之乡,而在狮舞中也较好地吸收了“民歌”的营养,使之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这就是舞狮前后的“喊四句”的广泛应用。如耍狮队伍到某个村庄表演时,耍狮前首先都要“喊四句”,开口就带上拖腔喊一声“哎——”,接着就是带着民歌格调的四句正文:
“喜洋洋来闹洋洋,南岳狮子来拜年。新学弟子耍不好哎,敬请包涵又包涵——”。本村庄的人一般也回敬四句:“哎—— 锣鼓打得响堂堂,一台叔侄贺新年。招待疏陋不周到哎,恭请包涵又包涵——”耍狮之后,还要带着“神狮”到各家各户去拜年祝贺,并根据各家的情况喊出祝词。
“喊四句”兼有说唱的特点,是嘉禾民歌的又一表现形式,它不仅丰富了狮舞的表演内容,而且促进了嘉禾民歌的创作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喊四句和狮舞融为一体,成为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增进县民团结的一条重要纽带。
嘉禾的狮文化中还有值得称道的一点是,舞狮队伍在路上碰上黄龙,神狮就要作揖拜黄龙,以示尊敬。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至高无上的图腾,华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龙身,故而形成了“狮在龙下”的尊卑格局。嘉禾狮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嘉禾县民信守原则、保持谦让的品格特征。
[b][size=5][u]中国民俗中的狮子[/u] [/size][/b]
从历史上看,华夏化的狮子是芸芸众生喜闻乐见的形象,普及城乡,妇孺皆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俗的文化内容。举其著者,则有舞狮、糖狮和雪狮三项。这些唐宋时代的遗风余韵,到现代仍传承未废,是值得加以回顾的。
[b][size=4]一.舞狮[/size][/b]
[attachment=11350466]
狮子舞自唐代以来盛行于中国民间,遍及南北各省。据《新唐书•礼乐志》,当时的"五方狮子舞",艺人和道具均有定制:
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抹,谓之狮子郎。
[attachment=11350515]
参照其他文献,可对"五方狮子"作两项具体分析:第一,狮状。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这样描写:"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现代的"醒狮",就是以此为雏形的。第二,狮色。五色之中,"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触犯禁忌而吃了大亏:"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
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提炼,狮子舞已经褪尽酉域色彩,变成群众性的中华风俗舞了。在逢年过节或迎神赛会的喜庆活动中,舞狮出场,司空见惯。当然,南北风俗各异,舞法也不尽相同。在清代粤东地区,"舞"与"武"相结合,可说是中国舞狮艺术的奇葩。张心泰笔下的同治年间(1862-1874)潮州狮子戏,是颇能开人眼界的:
潮嘉新年有舞戏,以五色布为狮身,狮头彩画。如演剧式:一人擎狮头,一个擎狮尾。一个戴大头红面具,裼裘短衣,右手执竹梢,左手蒲葵扇,为沙和尚。别一短小精悍者为小鬼,蒙鬼面。随行十余少年,手戈盾叉棒之属,红巾结束,鸣锣杂沓。于正月朔日至各村庄人家家庙参谒,谓之"狮参"。是日参拜而已,不使拳棍。至初二日以后来者,则沙和尚与狮交战,战华出竹架,令小鬼跳之,为小鬼跳架,再弄拳棒则请少年齐至广场,各逞武艺。始交拳技,继以戈盾叉棒,最后则攒刀:设大桌,尖刀矗其前,**捷少年超逾桌,刀尖摩腹,危若剖分,观者心怖气詟。盖即古雅礼意。然习俗相传则日"狮者师也",乡人岁晚无事,习武艺,习必延师指示,借狮戏为名。像这样的狮子舞,已经将舞蹈、杂技和武术熔为一炉。难怪在现代的潮州方言里,武术教练被称为"拳头狮父"了。
[attachment=11350516]
[b][size=4]二.糖狮[/size][/b]
[attachment=11350453]
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讲究色香味,而且非常重视造型美。北宋汴京(开封)的饮食店已经出售"狮子糖"。到了清代,糖狮风靡江南各地,孔尚任有诗吟咏:"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朱桔黄橙香者橼,蔗仙糖狮如茨比。
[attachment=11350454]
"糖狮是"兽糖"中的一种,其制法包括熬糖、入模、脱胎等工序,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有详细记载,见《天工开物》卷上"造白糖"法。
[attachment=11350455]
[b][size=4]三.雪狮[/size][/b]
[attachment=11350456]
[attachment=11350457]
顾名思义,"雪狮"之戏属于北国风光。北宋的贵族之家,每 逢 隆 冬,开 筵 宴 乐,塑 雪 狮是一种豪华的排场。孟元老《东 京梦华录》卷一O记其事云:"是月(十二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雪口(原缺一字)以会亲旧。"尽管用瑞雪塑狮,寓有吉祥之意,但无法持久,气温一升就非溶化不可。
[attachment=11350459]
[attachment=11350458]
。对此,宋诗中也偶有讥讽。宋代赵德麟《侯鲭录》卷八引张文潜《戏作雪狮绝句》云:"六出装来百兽王,日头出后便郎当!"所谓"六出",既是"雪花六出"之略,又是唐宋狮子戏的术语。请看中唐高僧药山(惟俨)和云岩(昙晟)谈禅的一段对话:
药山问:"闻汝解弄狮子,是否?"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曰:"我亦弄得。"师曰:"和尚弄得几出?"曰:"我弄得一出。"师曰:"一即六,六即一。"
"六出"即是六套,组成一个狮子戏的系列。和尚也擅此道,可知狮子戏为僧俗所共好。
[b][size=2]殡葬仪式送狮豹 [/size][/b]
除节庆宴乐的场合外,狮子在殡葬礼俗中也扮演独特的角色。清代济南民间,出殡有"送狮豹"的吊祭仪式:
殡期至亲及最契之友送狮豹:狮豹者,用花毯作身,木作首尾,一人裹于其中。开吊时,列于大门左右。及启灵,狮豹先人于灵前舞蹈。丧家先备制钱一千或两千,置于灵几。舞蹈毕,卧于旁,从腹中出小狮讨喜钱,即攫几前钱而去。间有用数人假戏场衣冠,于狮豹舞毕演戏一折,然后启灵。此等乡间皆亲友为之,城市有用贫人者。近于鞭子巷设狮豹局,然用之者犹谓之"请",不得出钱雇赁。狮豹送葬不及坟。
狮子不仅融入人事的哀乐之中,甚至还被视为耕畜的保护神。清代成都曾流传过这样的《狮王神疏》:伏以狮为百兽之尊,尊者莫如狮也,况狮而神乎!我境狮王尊神,历神显圣,六畜有病,符水多灵,可云利物利人,惟是无灾无害。今某家有牛受病,水草不沾。特备香楮等敬析尊神降敕符水,俾其服之,有力如虎,不染瘟灾,大武如龙,长生水草。群物叨爱育之德,益显仁民之思矣。谨疏以闻。
据上引证,可知在民间传统中,狮子被视为哀乐与共,利物利人的神秘力量,这是华夏狮文化区别于西域狮文化的历史的和民族的特色。
狮子形象的华夏化,从移植、归化到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心血。潜移默化之后的中国狮,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堪称"中华一绝"。它的独特面貌,并不是套用"神似"的传统画论所能解释的。正如以上的论述所表明那样,狮子形象之所以大放异彩,完全是由于输入华夏文化的血液。既保存狮子威武的气派,又赋予它祥和的面貌。到了近代,威而不怒的狮子,便成了中华民族觉醒的象征。
[b][size=5][u]石狮子[/u][/size][/b]
[attachment=11350460]
[b][size=4]历史渊源[/size][/b]
狮子不是中国所有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过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attachment=11350461]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attachment=11350462]
摆放石狮子后,店铺或行政机关和小区门口,忌讳供奉八卦镜、龙龟、鹰、文昌塔、泰山石。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这种习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何时呢?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其雄性体形矫健,头大脸阔,戏耍有髦毛,姿态甚是威猛。它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狮子在中国交了如此好运,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秆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在我国佛教圣地一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联盟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狮子有了这等的威严,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明见。
[attachment=11350463]
石狮子何时走向汉族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见《文史知识》1998年第9期)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来,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改造为门楼,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风俗》一文中对这一习俗有着明确的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可以认定,元代是我国看门石狮由宫廷走向汉族民间的肇始。我们看到的看门石狮多蹲在一块大石雕成的台座上,这明显是由原来的夹柱石演变而来的遗迹。
如今,石狮子已经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这其中的迷信色彩不再有人去相信了。也有其它的,如麒麟、老虎、鹰等。。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门口。
[attachment=11350467]
作家龙应台在其著作《百年思索》中“从石狮子出发”一文里说道:“中国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中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然而走了样的狮子并不是谎言,因为它是图腾,既是图腾,当然就无所谓走样不走样……。”
[b][size=4]历史脉络(分期)
[/size][/b]
孙文礼在《中国瑞兽造型图典》给狮文化一个简洁明快的总结:“纵观中国狮子艺术,源于商周,始于东汉,发育于南朝,成熟于隋唐,盛行于宋,普及于明清,以石雕为代表的中国狮子艺术,以独特的民族形式和造型艺术魅力,以其理想化、世俗化、程式化和装饰性的形象,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都是相对的,生活之树长青,这个结论基本是传神的。
再细一点狮文化分期,可以看看朱尽晖《陕西炕头狮艺术研究》中关于狮文化的形成与流变,他将狮文化分6期:
1.雏形期(先秦时期)。最早源于战国时期的翼兽。
2.形成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3.发展期(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4.兴盛期(隋唐至五代时期)。
5.世俗期(宋元时期)。
6.衰退期(明清时期)。
虽然朱先生的明清衰退期之说大大值得商榷,甚至说他的结论有些主观,但他的分期基本上是可以的。结合孙文礼先生的观点,明清时期的狮文化应该称为普及期或民间大众期。有了这个中国狮文化的轮廓,欣赏起狮子艺术就容易定位了,不至于迷茫,慢慢也会看出门道。这就是研究,这就是理趣,这就是逻辑。“道不远人”,芸芸众生也能参透文化的玄机。
[attachment=11350486]
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狮,东汉,公元147年。山东嘉祥武氏祠。
[b][size=4]各朝各代石狮子的特征
[/size][/b]
[attachment=11350464]
[attachment=11350465]
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 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
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
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风俗》一文中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凿成,亦如上放顿。”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可以认定,至少在元代我国已出现看门石狮。
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见《文史知识》1998年第9期)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名字。
[attachment=11350478]
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
[attachment=11350477]
青龙寺出土的卧兽石弥足珍贵,它印证了狮文化在发展中,狮子由镇墓到镇庙、镇宅拓展开来,功能由单一向多元,从庙堂向民间的过渡,这是历史的节点,值得关注!至于这节点有多宽,细节如何,尚需再究。
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
[attachment=11350468][attachment=11350469]
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b][size=5][u]著名的石狮子[/u][/size][/b]
比较有名的狮子包括天安门前的两对狮子,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子和卢沟桥望柱上的四百多只狮子,俗话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b][size=4]天安门前两对狮子[/size][/b]
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 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 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 威武雄健, 使人无不感到它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金水桥头右侧石狮子的腹部, 有一块伤痕。 关于这道伤痕, 有这样两个传说。 一是说, 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 躲藏在石雕狮子的后面。 李自成发现了, 举剑狠狠刺去, 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 另一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塌腰石狮子,元代时期的石雕,偏白色大理石质地,首高74厘米,肩宽35厘米,身长74厘米。狮子的造型别致,一反普通蹲踞状狮子造型的常态,背部自然下凹,肩首偏向右侧,两前腿相对直立,右腿稍屈,右爪下踩元宝;双后腿贴伏于臀部两侧,夸张的尾稍曲线优美地由臀下出右腿、逶迤至座侧立面,整体显得舒展自然。现收藏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b][size=4]北京大学石狮
[/size][/b]
北大、清华是中国高校的双子星座,俩校的石狮子遗存也惊人的相似。都有一对西门石狮,校园里,北大有镜春园,清华有工字厅石狮,这两对石狮都在各自西门的东北方向,古建、老门、面南,石狮子也惊人的相似!
[attachment=11350479]
北大正门西门石狮子。与清华西门石狮不是一个风格。北大的九狮门墩更是有特色。
20世纪20年代,此地为燕园,美国人司徒雷登在此建燕京大学,把圆明园的石狮华表等石刻搬到学校装点环境,1952年,北京大学从城里搬来与燕京大学合并为一校。北大、清华两校石狮子的相同都因其石狮子来自或就是圆明园的东西,学校本身就是该园一部分。
[attachment=11350480]
北大镜春园石狮,清代石刻。北大教育基金会在院内办公。
[attachment=11350481]
低头、咆哮、简约,保存完整。与清华工字厅的石狮子相似。
以下是贝公楼前的麒麟石雕,更见皇家气派。精细、工整、端庄、质地优良。
[attachment=11350482]
[attachment=11350483]
[attachment=11350484]
细节一丝不苟,工整端庄。
[attachment=11350485]
[b][size=4]卢沟桥石狮
[/size][/b]
[attachment=11350487]
【3次修建】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1697年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照片选自网络)
【石狮子】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整体简介】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熗。
[attachment=11350488]
东桥头伏地狮。牛一样负重的狮子,年代有说金,有说清。比较少见。
[attachment=11350489]
卢沟桥的现代雕塑,以狮子造型,也不多见。可惜用了“国际化”西方形式,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应该用中国狮文化的雕塑语言。
[attachment=11350490]
沧桑点,起码是明代的狮子。无奈的样子,是否洞悉了之后卢沟桥事变。
[attachment=11350491]
“油头粉脑”的洋人。
[attachment=11350492]
快乐世俗,像带孩子的大娘。
[attachment=11350493]
工笔,繁琐,清代应该。用满人的繁缛味道。下面这个,好一点。
[attachment=11350494]
[attachment=11350495]
上下图,一个风格,这类狮子不少。规整繁琐,压抑不简洁。大清的粗鄙化明显。工多,艺术性差。
[attachment=11350496]
[attachment=11350497]
[attachment=11350498]
[attachment=11350499]
简约一些,不错。
[attachment=11350500]
上图,张嘴的叫狮,但算不上吼,明清狮子温驯不知吼了。
下图,一组四个,像笑狮。
[attachment=11350501]
[attachment=11350502]
[attachment=11350503]
以下几个狮子粗犷些,应是明及以前的。
[attachment=11350504]
[attachment=11350505]
[attachment=11350506]
[attachment=11350507]
华表上的狮子。
[attachment=11350508]
[attachment=11350509]
【总结】卢沟桥狮子数不清,横跨金元和明清。
世俗百态类如犬,嬉笑怒骂无吼声。
[b][size=4]沧州铁狮子[/size][/b]
[attachment=11350517]
沧州铁狮子,当地俗称“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狮身高3.8米,头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长6.5米,身躯宽3.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29.30吨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狮子已成为沧州的市徽,铁狮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三个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铁狮腹腔内满铸有《金刚经》文。然因年代久远,字迹多漫灭不全。在铁狮子右项及牙边皆铸有“大周广顺三年铸造”字样,可以断定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掌握这样精巧的塑造艺术。
根据狮身上的铭文可知,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它的铸造比美国和法国的炼铁术早七八百年,所以铁狮子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打开世界冶金史就有沧州铁狮子,由于沧州铁狮子具有较高的科研、历史和珍贵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铸造技术、雕塑艺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佛都史十分重要的具象资料。
由于体魄宏大,造型雄传,文物价值甚高,但因年代久远,历经沧桑,铁狮子腐蚀严重,多处破损,狮身下沉,新中国成立前,曾建亭保护,未能根本改观。
[b][size=4]造型——狮子含珠[/size][/b]
石狮子圆球雕刻有三种做法:
1最原始的加工方法,球就是在嘴里面做出来的,讲究的专业性技术,先把狮子的舌头和牙齿还有里面的圆球和外边的嘴角后方用铅笔画出它的轮廓,用专业的雕刻工具把多余的石料部分去掉,直到嘴里面能呈现出一个长的圆球形状来。然后在一点一点的把圆球上方和下方多余的去掉,但是一定要慢,别到时把石狮子脸给雕刻一个大窟窿,直到球能下来,然后在对圆球打磨,直至圆球美观为止【记得圆球一定要大,不然会从嘴里掉出来】最后再把牙齿和舌头雕刻精细,这样石狮子的圆球雕刻完成。【这种做工复杂,造价高】
2 方法同上,不同之处直接把牙齿去掉,在外面把圆球做好,然后把圆球放进去,最后把牙齿用石材专用胶黏贴上,再进行打磨处理,雕刻完毕。【做工简单,造价低廉】
3方法同上,不同之处就是球做一个小一点的圆球,牙齿什么的都是完好的,就是把球做小一点在外面做好,然后放进去,最后把能放进去的地方用石材专业胶进行粘补,再进行处理。石狮子圆球雕刻完毕。【做工稍微复杂,价格中等】
[b][size=4]石狮子的种类[/size][/b]
[b][size=3]北京狮
[attachment=11350518]
[/size][/b]顾名思义,北京狮就是北京的石狮,是指北京故宫的石狮。北京狮的造型一般尊严而又大气,它是皇权的象征。北京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体态壮硕雄健、威锰无比、气势非常。统治者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北京狮为雌雄一对。狮头饰鬃髦,颈悬响铃,肌肉发达,气势雄伟。雌狮前左脚下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雄狮前右脚抚踩一绣球。底座有繁缛精致的卷叶纹。故宫铜狮已成为所有传统狮子造型中的典范。
[b][size=3]献钱狮[/size][/b]
[attachment=11350519]
献钱狮:是因石狮造型前一般常饰一串古钱而得名,它是南方石狮当中的一种造型。献钱狮寓有招财进宝之意,造型可爱乖巧,富有灵性。它是汉族民间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之一,常摆放于寺庙或是祠堂门前。献钱狮一般也为雌雄一对,雄狮常饰于大串的铜钱,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则戏玩着小狮子,寓意人丁兴旺之意。
[b][size=3]网球狮[/size][/b]
[attachment=11350520]
网球狮:又常叫做戏球狮,它也是南方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网球狮的造型是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双狮戏球图演变而来的。相传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佛教经典,对狮子非常推崇。《玉芝堂谈荟》:“释者以师(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狮子戏球被认为是可以以驱邪化吉的,所以网球狮的造型在汉族民间很受人们的喜欢。网球狮的造型一般也是雌雄一对,但是雌雄狮子都是滚玩着一个大的绣球。
[b][size=3]潮汕狮[/size][/b]
[attachment=11350521]
潮汕狮: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石狮工艺造型,潮汕狮像狮子,又不像狮子,是一种经过夸张美化了的艺术形象。按著名木雕艺术家张褴轩的传艺口诀:“厅狮十二两头”意思是潮汕狮头的特色,着重于夸张狮头,突出重点。潮汕狮狮头高昂。鼻大嘴阔、双目圆瞪,头和脚遍布卷毛,身披鬃毛道道,既符合狮子的生态,又同整体的夸张相协调。头大身小,但因坐势十分得体,因而令人感到它体态浑厚有力而工整优美,庄严雄伟而 生动有趣。
[b][size=3]港币狮[/size][/b]
[attachment=11350522]
港币狮:是是舶来之物,随着西方银行的传入,最早出现在香港银行的门前,所以因此而得名。这类石狮比较写实,造型和真实的狮子造型差不多。它们一般是雄雌一对,或站或立于银行大门两侧,一般雄狮子嘴巴张开,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子着闭着嘴巴,寓意守财之意。
[b][size=4][u]拴马桩上的代表作---胡人驭狮[/u]
[/size][/b]
胡人驭狮在拴马桩的柱头雕刻上,数量不一定是第一,但其从独特性讲,堪称拴马桩的代表作。一般是胡人骑狮行进状,狮子很温驯服帖,胡人英武潇洒,肩头有立鹰,背上有口袋,高帽长须。它来源于“八蛮进宝”“回回进宝”的传说,寓意带来财运。
[attachment=11350470]
胡人是中国古代汉人称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在丝绸之路上,所谓的胡人因经商而多有金钱、珠宝。胡人驭狮意味着能带来各种各样的财富,狮在这有马状,而拴马桩就是拴马的。
这位肩头却是猴子
[attachment=11350471]
这位气定神闲
[attachment=11350472]
这是肩上的财宝袋子
[attachment=11350473]
人物不够传神,狮子倒很有神。
[attachment=11350474]
[attachment=11350475]
[attachment=11350476]
[b][size=4][u]石狮子的作用[/u]
[/size][/b]
[attachment=11350448]
[b]1、 避邪纳吉。[/b]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有同样的功能,用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村寨的平安。所以,用石狮子来把大门可以避凶纳吉,抵御那些妖魔鬼怪之类带给人们的侵害,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
[b]2、 预卜洪灾。[/b]在民俗传说中,说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说如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是征兆灾害就要来临了,人们可以采取应急避难。在这里石狮子俨然成了灾难的预言家。
[b]3、 彰显权贵。[/b]古代在宫殿、王府、衙署、宅 邸 多 用 石 狮 子守 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 京 天 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 威风凛凛的守卫皇 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 权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其四,艺术装饰。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如北京卢沟桥的东端就用两只大石狮镇守栏杆,不仅桥两头华 表柱头上刻有石狮子,有的石狮子身上还负藏着几只小狮子。这些石狮有雄有雌,有大有小,神情活现,穷极工妙,最小的狮子仅有几厘米,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隐现无常,所以有“卢 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俗语。1962年,北 京文物工作者对卢沟桥的石狮子进行编号,终于数清了共有石狮485个。卢沟桥因石狮子而名扬四海,成为建筑艺术的精品。到明 清以后的石狮子多在爪子下面踏着一个“绣球”,雌 狮脚下往往还踩着一个幼狮。民间也有狮子滚绣球的绘画和图案,这无非表示娱乐升平和人间爱 恋之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趋向太平祥和的美好愿望。
[b][size=4][u]石狮子的使用方式[/u][/size][/b]
[attachment=11350447]
[b]1、石狮子应该一雄一雌成对摆放。[/b]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b]2、石狮子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b]当人从大门里出来时,雄狮应该在人的左侧,而雌狮则是在人的右侧。而从门外进入时,则刚好相反。有些建筑物大门里外都有一对石狮子的话,门的外面(也就是进门方向)是雄狮在右侧,雌狮在左侧;门的里面(也就是出门方向)是雄狮在左侧,雌狮在右侧。也就是说,如果从大门里出来的话,门的内外两侧左边一定是雄狮,右边一定是雌狮。每月农历15号,要按时洗目,用清水调和御守盐,擦洗石狮子眼睛,寓意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招财进宝、除恶扬善。
[b]3、特别的地理位置应尊随特别的原则。[/b]上面的所述的情况是带有普遍性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嘉峪关内侧关帝庙前的石狮子,曲阜孔府前面的石狮子,鼓楼内东华门大街南北两侧的石狮子。这些狮子的造型就比较特别,爪下没有绣球和幼狮,难以区分雌雄。另外,泰山上“孔子登临处”的四柱三门坊前后两面的两对石狮子,却是左雌右雄,与通常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中的意义则不得而知。
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铺在须弥座上,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想风水之物起到风水作用,就要注意了。
[b][size=4][u]石狮子的风水作用[/u]:[/size][/b]
[b][size=3]狮子的摆设[/size][/b]
狮子:瑞兽一种,百兽之王,勇不可挡,威震四方,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带来祥瑞之气,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如果窗口见到不利之冲克,可放一对石狮面向口可化煞,且有生权之意。凡是以口维生之行业,如律师、艺员等,可在办公室内摆放一对声威,有助于生财。但摆放狮子有讲究,不能随意乱放。针对不同位置放不同质量的狮子。
[b]1、狮子宜放在西北方[/b]
这是因为狮子一是从西域传入中国,所以西北方是它最活跃的地方,占了地利;二是因为狮子属乾卦,居西北方,五行属金,故此狮子(尤其是铜狮或是金狮)摆放在西北方,最能发挥它的功效。同时西方也适合摆放狮子。
[b]2、狮子宜配搭成双[/b]
摆放狮子宜一雌一雄搭配成双为宜。而且一定要分清雌雄,左右不可倒置,在摆放时狮子只要相互照顾,便不会摆错。倘若其中有一只破裂,便应立刻更换一对全新的狮子,切勿把剩余的一只留在原处。
[b]3、狮头必须向屋外[/b]
狮很凶猛,煞气较重,风水布局用来阻止邪魔鬼怪入屋,因此狮头宜向屋外。若是摆在窗口,狮头亦一定要向着窗外。
[b]4、狮头大门可挡煞[/b]
狮子多用来化解屋外的凶煞,故此若不能在大门摆放石狮来坐镇,那便可在大门上加上一金属狮头,那亦可起到挡煞之效。
狮子相貌凶猛,勇不可挡,威震四方,是百兽之王。在世界各地,人们都把狮子视为瑞兽,狮子塑像在五大洲到处可见。狮子虽不是中国的土特产,但中国却有独特的狮文化,每逢佳节,全国各地都有舞狮活动。人们套上五彩缤纷的狮子外套,模仿狮子行走坐卧、俯仰跳跃。其中“双狮戏绣球”的舞蹈,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会繁荣。在吉祥图案中的狮子滚绣球图,也具有同样的寓意。狮子的形象还经常出现在佛教的经典文献和佛教造像中,智慧佛文殊菩萨就以狮子为坐骑,从而给狮子增添了吉祥的意义。
[b]5、左边是雄狮右边是雌狮[/b]
边是雌狮在中国,古人认为狮子不但可以辟邪,而且可以带来祥瑞之气。狮文化和堪舆文化结合产生了一种形象威严的镇宅之宝——各种材质、形态各异的狮子塑像。
它不仅出现在宫殿衙署、大户人家的门外,一些寺庙道观的门口、陵墓前、大桥上,也摆放一双威风凛凛的狮子塑像。
古代官府和大户人家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狮子在百兽中占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狮子塑像也成了权威的象征。官府门外的狮子塑像也当起了“官”。在宫殿左边的狮子代表“太师”,这是朝廷中最高的官阶;右边的狮子代表“少保”,是皇太子的侍卫。去过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太和殿前有一对堪称狮子之魁的青铜狮子,它宏伟高大,铸造精美。
左边的狮子是雄狮,用右爪戏弄绣球,象征权威,右边的狮子是雌狮,用左爪戏弄小狮,象征代代相传。
在古代民宅中,摆放狮子塑像的作用主要是镇宅治邪,使门外的邪魔妖怪不敢入屋扰人。现代人同样喜欢摆放狮子塑像,但由于很多人不了解狮文化和堪舆学,滥用和随便摆放狮塑像,使威猛的狮子塑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港台的一些堪舆书认为,狮子塑像宜放西北方和西方,原因是狮子从西域传入中国,所以西北方和西方是它最熟悉、最活跃的方位,可以占得地利。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狮子塑像的摆放方法并不是那么死板,在方位方面,无论东南西北都可以摆放狮子塑像,如中国古代大部分官府都是坐北朝南,狮子塑像也摆放在南方。
[b]6、摆狮子像要考虑地形地势[/b]
地形地势摆放狮子塑像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地形地势,一般来说,摆放的地方宜高不宜低,前面应有开阔的空间。只有居高临下,狮子塑像才能显示出不凡的气势,具备了足够的空间,狮子才有用武之地。有些人将狮子塑像摆放在低陷、狭窄的空间里,反而形成“狮子受困”的格局。现代住宅如遇到道路直冲,屋角相对等不利情况时,可摆放狮子塑像加以阻挡。如不利因素来自北方,可在北方摆放石狮、玉狮;如来自西方,可在西方摆放红狮;如来自南方,可在南方摆放黑狮;如来自东方,可在东方摆放铜狮、白狮等。
[b]新买的放在门口的石狮子要绑红绸[/b]
一般新购买石狮子都不举行开光仪式。狮子是汉代传到中国,随佛教而流传广泛,放置大门两边有镇宅护院、招财进宝、彰显尊贵之意。但狮子是兽中之王,威猛霸气,煞气很重,新买的狮子一定要绑红绸去煞气。而且狮子摆放一定是狮子嘴巴朝门外,左雌右雄。
[b][size=5][u]狮子剪纸
[/u][/size][/b]
剪纸是最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起码超过2000年。民间剪纸中狮子形象比比皆是,可见狮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符号,狮文化不仅是石雕,还有剪纸、布艺、面花、狮子舞、杂技等等许多艺术形式,狮子已是镇邪纳祥甚至是好和吉祥的普泛象征,无处不有无处不可,狮文化影响的广度、深度已是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attachment=11350510]
图腾崇拜剪纸 狮子 22×13cm
传世纹样甘肃境内流传最广的图腾剪纸纹样,也是图腾崇拜意识的物象写照。
[attachment=11350511]
图腾崇拜剪纸 狮子吞兔 32×32cm 传世纹样
选自肉丁网《图腾崇拜剪纸 民间狮子图腾图片》
[attachment=11350512]
狮子狗形象
[attachment=11350513]
[attachment=11350514]
[/td][/tr][/table]
[ 此帖被wj宝宝在2014-12-22 23:1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