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溯源—— 英文:scissors 剪刀在最早的记录中 ,由古埃及人-----爱德华发明的。 而在中国,最著名的剪刀制作人是张小泉。 [——发展历史——] 汉字“剪”的象形意思就是“刀前还有一把刀”。古人将剪刀又称“龙刀”,可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剪刀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中国的历史悠久。 ——原始剪刀——(双刀合并) 【前身——战国削刀】 众所周知,中国的青铜器制造在商周已十分鼎盛,而到了春秋战国时连年的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青铜器逐步从礼器、乐器等向武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方向转变,而青铜器的大量运用也使其从诸候贵族宫殿里走向平民家中。 战国时出现了一种屈刃环尾的用具——青铜削刀。 作用:从其形制来看古人主要是用它来削木刻竹、杀鸡剖鱼日常之用。而当时绵绸丝麻织物已很盛行,女红裁割也只能以刀为之。 缺点:削刀作用于硬物甚利,但切布割线却不很利索。生产生活的需求促使工具的更新 ——双股剪刀——(带刃的大镊子) 【中国最早的剪刀——西汉青铜剪刀】 在中国相传剪刀是鲁班发明的,但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剪刀是西汉时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古 代的剪刀和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剪刀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剪刀经过了由“交股式”向“支轴式”的进化才变 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见天我们看到的剪刀基本上都是“支轴式”。 中国现存最早的剪刀实物,是在洛阳发现的。最近有机会去洛阳再次参观著名的古墓博物馆,在那里见到了这把从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 这把锈迹斑斑的西汉青铜剪刀,长约有20厘米,外形上与现代的剪刀不同。 特点:交股屈环。 它中间没有轴眼,也没有支轴,只是把一根铁条的两端锤炼成刀状,并磨出锋利的刃,然后把铁条弯成“S”字形,使两端的刀刃相对应。这样剪刀在不用时是自然张开的;使用时,人们把两端的刀刃一按,就能剪断要剪的东西。一松手,剪刀依靠熟铁的弹性又复为原状,就像现代人使用镊子一样。 ——支轴剪刀——(巧用杠杆原理) 唐代的鎏金錾花银剪刀,其形制、功能与汉代、南北朝的绞股屈环剪刀一脉相承,只是在材质和装饰上大为考究,彰显了大唐皇朝的富足和辉煌。 唐代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生产力大大提高,物质财富积累丰富,于是上层社会流行了一股奢靡之风,金银器的使用和制造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就是一把小小的剪刀也用银子打造,并极尽精工细琢之能事,更何况佩饰物和摆设器了。 唐代银剪长150毫米,厚1毫米,重约25克。整把剪刀打造得规规矩矩,左右对称,曲线优美。正面为珍珠地鎏金錾花工艺,局部鎏金处为朱雀衔灵芝和莲花座的纹饰,这是唐代常见的典型图案。历经1500多年后,纹饰上的鎏金虽有些剥落,但仍金光灿烂,耀眼夺目。纹饰的錾花功力娴熟细腻,线条流畅富有弹性。虽然白银历经沧桑已发黑沁锈,但在放大镜下观看,细微的錾痕仍十分清晰可辨,特别是银质珍珠地的一个个小圆,仅0. 5毫米直径,密密麻麻却整齐有序。从中可见唐代金银器的制造工艺是何等精湛,真令世人叹服。 由于银剪的反面是素面无纹饰,再说银质的剪口没有铁和青铜那般锋利,笔者认为此银剪不是作日常剪裁之用,而是挂在墙上起辟邪镇妖、消灾避祸的。因为剪刀可戳,可剪,可铰,可切,可割,可轧……威力无穷。古人大概认为魑魅魍魉见了小小剪刀都会吓得抱头逃窜,家里就会太平无事了。 唐代银剪虽不实用,但从中可以得到古人传给我们现代人一个重要信息:千年前人们已把剪刀不仅仅当作日用器物,而且把其看成祛邪趋福的吉祥物供奉起来。 当然唐代也有实用的剪刀, 我国著名的文物考古学家商承祚教授在《长沙古物闻见记》中说:30年代在长沙友人处亲见一把唐代铜剪刀“通体浅绿色、两刃如新、戳物仍利,长11. 8厘米,厚0. 2厘米。” 但已无实物见证也无照片遗留。笔者倒藏有一把硕大的绞股屈环”8” 字形铁剪, 长35cm,历经一千多年铁锈斑驳但仍有弹性, 实为罕见。 唐代,山西并州(今太原)的剪刀已闻名天下。并州剪刀的盛名一直待续到清初,历史长达一千多年。直至今天在太原还留有大、小剪刀巷。唐诗中出现不少歌咏剪的名句就可证明剪刀使用在唐朝己相当普遍。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的诗句更是明确赞颂了并州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即可略知一二。民间源远流长的剪纸艺术,也从侧面证明剪刀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汉唐的交股屈环剪刀历经千年历史,人们逐渐发现这种剪刀仍有很多缺陷,比如双刃张口不大、用力不能太猛、弹性容易消退、屈环处容易折断,总之不能剪坚硬和粗大的东西,只能剪一些布帛丝线之类细软之物。于是聪慧的古人运用杠杆原理,用销钉联结双刃,尾部做成双环状,利用拇指与其它四指的对应活动,使剪刀开合自如,游刃有余。这就是支轴式剪刀,它与现在的普通剪刀几乎差不多,并一直延用至今。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出现支轴式剪刀是在五代的墓葬中,1954年洛阳出土了两把铁剪,一把作交股曲环式,另一把剪把后端绕成双环,刃把之间有支轴,与现在的剪刀基本相同。说明五代是两种制式的剪刀共存的时期, 是交股曲环剪刀过渡到支轴式剪刀的年代. 早期的支轴式剪刀多为铁制。它有几个特征,第一因从交股屈环形脱胎, 故五代宋代剪刀的柄部弯成小 环, 仅容拇指和小指伸入。二是刀背与柄的夹角较大, 这样两柄中间的距离相对小些。三是柄部截面成方型或不规则形, 说明是锻打成型。 这把从杭州西湖捞上来的铁剪已锈蚀粘连,不能开合使用,粗看与现在制造的剪刀差不多,仔细观察具有早期锻打铁剪的特征:柄部截面成方型, 柄环很小, 断定为宋剪。 一般剪刀的支轴在刃柄接合部位,处于剪刀中部,这样根据杠杆原理,刃下部吃力重,剪硬物时轻松有力,而刃上部尖端处吃力轻,剪线头纸花时轻巧灵活。 宋代的支轴式剪刀已经比较多见。笔者藏有几把五代至宋代的支轴式铁剪, 有的仅剩半把, 但这些铁锈斑斑的宋代遗物见证了剪刀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研究剪刀历史的珍贵实物佐证。 宋代女诗人刘鼎臣妻在《鹧鸪天》 中以物抒情:“金屋无人夜剪缯,宝钗翻作齿痕轻。临行执手殷勤送,衬取萧郎两鬓青。”此词句说明宋代妇女用剪刀做女红的“剪缯”, 即裁剪丝绸已是家常便饭了。 由于带支轴的两刃开合的剪刀拓展了应用的范围,广泛的用途反过来促使这种剪刀改进成千奇百怪,以适应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 支轴式剪刀是剪头历史中革命性的演变, 为10世纪至今1000多年里人们使用的剪刀基本定了型。 1964年苏州吴门桥出土了元末张士诚之母曹氏墓中一批金银器,现在苏州博物馆公开展出。其中有大小两把银质剪刀,式样精巧,是判断元末明初剪刀的重要标准器,其特征是左右两柄环比宋剪大了一些,估计可容两指伸入,柄环梢再向外曲成小圈,刃背与柄的夹角也小了,两柄之间的空间大了,柄的截面呈圆形。总之剪刀的形状十分秀美。(引自曹燕萍文《鬼斧神工的元代金银器》)) 明代王圻所著《三才会图》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当时的剪刀模样和用途:“此闺阁中物也,剪除繁芜,书斋中亦不可少此。”从图中可见明代剪刀与元末剪刀差不多。 明末名士文震亨《长物志》书中“二五、剪刀”一节专门描述了明代剪刀“有宾铁剪刀,外面起花镀金,内嵌回回字者,制作极巧,倭制折叠者,亦可用”。明代剪刀嵌回回字(即阿拉伯文),并有倭制(日本造)剪刀,说明当时与各国物资交流己很普遍,剪刀也不例外。 笔者在昆明古玩市场觅到一把锡制的小剪刀,是铸造而成,不能开合,环柄上还饰用凤头,而另一面却是平板素面。这也是一把元明时期除邪趋福的装饰剪刀。因云南有著名的个旧锡矿,所以古代昆明出现锡剪也不足为奇了。 有一把铜质剪刀,长15cm,两柄环稍大,但仍容不进四指,勉强可伸入三指,柄部上方下圆,逐渐变细,方柄处和环柄梢部有刻线数道,支轴垫圈四周錾珍珠纹一圈以作装饰。小小一把工具,如此考究,如此精巧,实为罕见。笔者认为此剪虽不到元末明初,但属明中晚期则无疑。 陈基生活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后参与编修《元史》。 其《裁衣曲》,据说是元代最好的乐府诗,其中就写到剪刀:“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唯忧行路难。”明代文人范允临也有《咏剪春罗》的绝句:“君恩宴曲池,为郎制宫锦。月落杏花寒,裁缝剪刀冷。” 这些哀怨相思的诗句借助剪裁布锦,抒发了当时妇女真实的内心世界,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剪刀已离不开当时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妇女的生活。 【清代——已成规模】 清代的剪刀生产已成规模,而且作为商品其竞争也十分激烈,通过优胜劣汰,出现了南张北王的两大剪刀品牌,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民国和新中国。 北京的王麻子剪刀铺开业于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老店铺位于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铺长姓王,原籍山西省,开业时只有个连家铺,经销剪刀、菜刀、烟袋、火镰、火纸和针线等日用品。由于铺长脸上有麻子,附近居民和店铺都称这个小杂货铺为“王麻子杂货铺”。 清嘉庆年间,由王麻子后代接办专门经营剪刀的店铺,并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所售出的剪刀都镌有“王麻子”三字作为标志。王麻子剪刀的特点是:乌黑油亮,刀口锋利,剪轴粗而有力,剪尖灵巧,刃薄锋利,刃口易磨,不崩不卷,头长把宽,轻松顺爽,经久耐用。人称之为“黑老虎”。 南方杭州张小泉的历史却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安徽黟县人张思家,那时张思家因战乱率子逃到杭州,在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内,开设了“张大隆”剪刀作坊,因制作精良,生意十分兴隆。但却招致同行的冒名仿制,其子张小泉为区别假冒同名的剪刀,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将“张大隆剪刀店”改名为“张小泉剪刀店”,以维护本身利益。不久张小泉剪刀名声大作,出现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不过名声响了,冒牌的就多了。因此小泉之子在张小泉字下又加上了“近记”二字,以便顾客识别。张小泉剪刀质量上乘,驰名中外,早在1915年便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图十八即为清代錾有“喜”字的张小泉剪刀。 清末民初刺绣大家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宦绣谱》一书专门谈到了当时的剪刀“剪宜小,宜密锋,宜锐刀。苏杭、北京皆有之。”也印证了中国当时的剪刀主要出产于北京和苏杭两地。 清代大书画家在戊戍年(1898年)画了一幅“剪取春风第一枝” 的国画,上有一把剪刀,一侧把柄成环形,另一侧把柄成U形,便于一侧套进拇指,另一侧四指可一起用力。此种剪刀用于修剪树枝和剪裁金属板材之用。由此可见,清代的剪刀生产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好,成本低,远销海内外,誉其鼎盛不为过。 【现代剪刀】 现代剪刀从形状、材料、工艺、质量、品种、功用等都和古代的剪刀有了 很大的改进。但从现存的遗物看,宋代人使用的剪刀已经大体接近于现代的模样。洛阳古墓博物馆还有一把从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的墓葬中出土的剪刀,其外形与现代剪刀已很相似。这说明中国如今剪刀的模式,至少已经沿用1000多年了。 中国当代著名的剪刀,当数北京的“王麻子”和杭州的“张小泉”,故有“北王南张”之称。张小泉剪刀有着“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更被誉为“剪刀之冠”。早在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百货展销会)上,张小泉剪刀曾荣获银牌奖,在1919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1923年的国货展览会,又分别获得金牌和特别奖。近年来张小泉剪刀出口量大增,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而已有360多年历史的“王麻子”剪刀,近年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日渐式微。这也从另一侧面表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的重要性。 剪刀种类很多,制作材料主要是合金钢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大拇指控制的活动刀锋,无名指控制的静止刀锋,两部分有一颗螺丝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