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的发展史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3626 回复:6

[物品器具] 中国邮票的发展史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睡着的饼干

ZxID:4260391


等级: 文学之神
万丈红尘没有如果,只有可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18 0
中国邮票的发展史
[backcolor=#ff6600][table=90%][tr][td][backcolor=#ffffff][table=96%][tr][td][align=left][b][attachment=11348781] [color=#000000][font=arial,]清代卷(一八七八-一九一一)[/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arial,][attachment=11348781] 中华民国卷(一九一二-一九四九)[/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arial,][attachment=11348781] 革命战争时期卷(一九二七-一九五零)[/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arial,][attachment=113487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卷[/font][/color][/b][/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82] [/align][align=left][attachment=11348781] [b]清代卷[/b][/align]
[align=left][b][size=4][color=#6600cc]1.[/color][color=#6633cc]中国境内发行的第一套邮票[/color][/size][/b][/align][align=left]   
  上海工部大龙邮票是中国境内最早发行、使用的邮票,比清朝海关大龙邮票的发行还早13年。上海工部大龙邮票以其庞杂无比的版式、高深难度的收集和探求创新的乐趣,深受资深集邮家的青睐。[/align][align=left]
        近一二十年来,以上海工部书信馆为题材的邮集频频在世界邮展上取得辉煌成绩,中外集邮家屡获大金奖和金奖的殊荣。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集邮家们的共同努力,以及历史档案资料的进一步披露发掘,上海工部书信馆邮史中的疑惑问题,已不像早年那样难以解决了。
  [/align]
[align=center]    [color=#000000][font=simsun][color=#323e32][attachment=11348783] [/color][/font][/color]
[/align]
[align=left]   1865年7月,工部书信馆制定新规定:非订户寄递邮件采取贴用邮票的办法,中外居民收费标准一致。重量在1两以下的邮件包裹贴银4分,1-2两贴8分,2-4两贴16分,每份报纸2分。8月1日,按照《邮政规章》规定,工部局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宣布实施邮票制度。告示全文如下:
上海洋泾浜工部局处

  为设书信馆事,照得上海城关内外。向有中国信局送信前往各处,但此项信局代商送信收钱较重,期属有不违之处。本局思念,此法于贸易事务有碍持续。工部书信馆专中外商客上海各口带信往来,其馆开设英界江苏路公平街后面,座东朝西便是。订于英八月初一起,而在南市地方量立分局,约于英八月初起办。本局并于汉口、九江、镇江、以及宁波、厦门、福州、烟台、牛庄、天津、北京、东洋、花旗、金山等埠另设分局,代办总理一切往来信札,所收信钱较为公道,寄送一切更为稳妥快捷而无错。经查向来华人有信寄出,或有委托洋人代送,或有私托轮船水手人等带送,分文不赞。现今各洋行认定,以后华人寄信必须出钱,否则不应代送,亦不准轮船水手人等私友带信来往。工部局书信馆每日早七点钟至晚七点开馆收件,礼拜日早九点钟至十点钟,晚四点钟至五点钟开收往来信札。每封收钱若干,开列于后: [/align][align=left]
  信重一两或一两以下者收银四分。信重一两外至二两者收银八分。信重二两外至四两者收银一钱六分。新闻纸每张二分。
  [/align][align=left]      日后书信馆有花印发行,每张或二分、或四分、或八分、或一钱六分。贴信或新闻纸,每封贴用一张,能代信资,免付钱文。本馆所发信银,实为有益于华人起见,特此出示。如有华人随时有信寄往以下所属各口,均可带至工部书信馆付银寄送特示。
同治四年六月初十日
一千八百六十五年八月初一日 [/align][align=left]
        该月,工部书信馆正式发行了上海工部大龙邮票。图案为“一条大龙”,曾有图案为二龙戏珠的试印样票未被采用。在上海市档案馆,迄今保存有8枚不同面值的试样票,其中灰黑色两分银票为孤品。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84] [/align][color=#000000][font=simsun][color=#323e32][/color][/font][/color][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迄今为止,最让人大为惊讶的是,尚未发现贴用上海工部大龙邮票的实寄封存世。据史料记载,1865-1866年间,驻沪外侨有2757人,认捐订户有63户,邮递总数达30万件。毋庸讳言,认捐制是工部大龙实寄封存世极少的致命原因。但是从书信馆不时添印低面值工部大龙邮票以应市需来看,贴用工部大龙邮票的信件至少也应数以千计。上海工部大龙邮票的使用时间也延用至1867年3月,甚至还长一些,约有20个月之久。[/align][align=left]
[color=#6600cc][size=4][b]2.清政府首次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 [/b][/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6600cc][size=4][b]
[/b][/size][/color]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 分银)”字样。
  [/align][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48785] [/align]
[align=left]        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是大龙票。在发行之前,清海关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大龙邮票有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发行量:约100万枚 [/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是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86] [/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大龙邮票的发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邮戳、实寄封等,长期以来都是集邮研究的重要课题。[/font][/color][/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font][/color][/align][align=left]      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87] [/align]
[align=left][color=#6600cc][size=4][b]3.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b][/size][/color][/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color=#7a6c4f][color=#000000]        [/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color=#7a6c4f][color=#000000]        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清廷不顾国家安危,还在大肆操办慈禧太后60寿辰“万寿庆典”活动。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因此诞生。1894年11月19日,慈禧太后60寿辰纪念邮票正式发售。过去,皇帝、太后的生日尊称为万寿节,所以这套邮票后来被称为“万寿邮票”。[/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color=#7a6c4f][color=#000000][/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color=#7a6c4f][color=#000000][/color][/color][/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color=#7a6c4f][color=#000000][attachment=11348788] [/color][/color][/color][/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      [color=#000000]万寿邮票全套9枚,由费拉尔设计,图案分别为:五福捧寿(1分银);腾龙戏珠(2、3、4、6分银);鲤鱼跃水(5分银);五福捧寿、双龙跃立(9分银);五福捧寿、大清邮政(12分银)和一帆风顺(24分银)。[/color][/font][/color][/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b]四分银:[/b][/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arial,][attachment=11348789] [/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arial,]      公元1897年大清邮政成立,为了适应邮政计费单位的改变,在加盖改值小龙邮票的同时,加盖改值的万寿邮票。“万寿”加盖改值票因加盖字体大小、距离长短、版式变化而使人眼花缭乱。[/font][/color][/align]

[align=left]  在加盖版式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万寿初版小字改值邮票和万寿大字长距改值邮票。而在这两种加盖改值邮票中出现了许多变体,而又以下列的变体最为著名。[/align]

[align=left]  “万寿”初版和再版大字长距3角票及“万寿”初版大字短距3角票;“万寿”初版大字短距2分票,俗称“翡翠娘”,是万寿邮票中最著名的,其拍卖成交价达到了73.5万港币,而万寿的“四复八倒”票也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在拍卖会上常常能够看到的,“四复”均为小字改值票,“八倒”包括3枚小字改值和5枚大字改值邮票。[/align]
[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arial,][attachment=11348790] [/font][/color][/align]
[align=left][b]        [/b]万寿邮票不仅是清代海关兼办邮政时期发行的[b]最后一套[/b]邮票,也是我国邮票发行历史上的[b]首套[/b]纪念邮票。 [/align][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48782] [/align]
[align=left][attachment=11348781] [b]中华民国卷[/b][/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align][align=left]1、民国邮票是指1912年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加盖“临时中立”邮票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止,这37年间所发行的全部邮票计432套2252枚。 
2、1912年2月24日,南京政府交通部致电袁世凯,指出可将旧邮票加盖“中华民国”4字后使用。 
3、1912年3月19日,孙中山得知邮政总办帛黎在已加盖“临时中立”的邮票上补盖了“中华民国”四字,成了“中华民国临时中立”怪票,并交汉口、南京、长沙三城市出售,制造事羰一事后,致电袁世凯抗议。 
4、中华邮政在1912年同时发行了两套邮票,一套为《光复纪念》,以孙中山像为主图,两侧花饰为正生长的稻谷;另一套为《共和纪念》,以袁世凯像为主图,两侧花饰为已经长熟的麦穗,揭开我国自行印制邮票的历史。 
5、1912年12月14日,中华邮政发行的《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图案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二字。 
6、1913年,中华邮政正式发行普通邮票,共19枚,分帆船、农获和北京国子监的琉璃版坊三种图案,通称“帆船”邮票,这套邮票在1913年、1915年和1923年间共发行了三次。 
7、“鸽、鱼、雁样票”是中华邮政第一套普通邮票的未采用样票的简称。 
[color=#000000]8、我国最早的小本票是中华邮政于1917年10月发行的其封面中央印有“中华邮局邮票册”字样。 
9、1913年,中华邮政开始发行第一套正式普通邮票,这套邮票使用时间长达二十多年共发行过三版,即集邮者所称的伦敦版、北京老版和北京新版帆船、农获、宫门邮票。 [/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10、我国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920年因黄河决口,为赈济灾民,用北京一版“帆船”邮票加盖“附收赈捐”字样发行,全套共3枚。 
11、我国于1921年首次发行航空邮票,图案为长城和飞机,全套共5枚;同年开办了北京至济南航线,班机名叫“舒雁”和“大鹏”。  [/color][/align][align=left]12、我国第一套和第二套航空邮票分别发行于1921年1929年,它们的相同点是枚数、颜色、面值相同,不同点是图案大致相同,飞机机尾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国徽旗。 
13、中华邮政最早的汇兑印纸是1926年开始发行的宝塔图汇兑印纸。 
14、为纪念孙中山奉安典礼,中华邮政于1929年5月30日发行邮票一套,共4枚于12月31日停售,至1931年5月31日停用。 
15、1932年6月3日,中华邮政为资助由中国和瑞典联合组织的“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察活动,发行一套“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故宫收藏的元代名画《平沙卓歇图》,成为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名画艺术邮票。此套邮票,多数由考察团去加价出售,作活动经费用,只有2500套在邮政窗口按面值售出。  16、1933年以前,中华邮政曾先后发行过限吉黑、新省、滇省、四川、桂区和黔区贴用的邮票。 
17、中华邮政最早于1941年发行挂号邮票,属于未印面值的单位邮票。
18、我国中华邮政时期发行过两种小全张;1941年6月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和1944年10月发行的,《赈济难民附捐邮票》小全张;解放区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这两种小全张:1947年5月发行的〈〈五卅二十二周年纪念〉〉和同年7月发行的《七.七抗战十周年》小全张[/align]
[align=left][color=#6600cc][size=4][b]1.《光复纪念》和《共和纪念》邮票[/b][/size][/color][/align][align=left]
[color=#000000][font=宋体]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统治,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根据内阁会议的决议设计印制了以孙中山肖像为主图的“光复纪念”邮票。后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给袁世凯,此套邮票的印制发行搁浅。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成立后重议此事,拟发行“地图共和纪念”邮票。样票印出后,亲信建议将袁世凯的肖像印入邮票。这一更改立即遭到已由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强烈反对,几经争执,最后达成折衷方案,即在1912年12月15日同时发行分别印有孙中山和袁世凯肖像的“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两套邮票。这是民国最早发行的邮票。两套票各为12枚,面值、刷色、枚数、齿度、票幅、全张枚数均相同。不同之处是:前者人像两旁为稻穗;后者人像两旁为麦穗。两套邮票各印了390万枚。出售至1913年7月31日全部收回销毁。1920年10月1日停用。[/font]
[/color][font=宋体][/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color=#663300][b]光复纪念邮票:[/b][/color][/font]
[/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7a6c4f][/color][/font][/color][attachment=11348791]
[/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3300]共和纪念邮票:[/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3300][/color][/b][/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92] [/align]
[align=left][color=#6600cc][size=4][b]2.首次发行的航空邮票[/b][/size][/color][/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color=#000000][font=tahoma,]
[align=left][size=3][font=宋体][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这是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套飞机长城图航空邮票。本套邮票共5枚,主图为双翼飞机侧影,背景为绵延起伏于山巅的长城。[/font][font=宋体]
[/font][/size][/align][align=left]    北京一版航空邮票,[/align]
[align=left][size=3][font=宋体]    1921年,北京政府中国航空署开辟北京至上海航线,先辟北京到济南段,中国航空邮务自此开始。7月1日,中华邮政发行航空邮票一套5枚,双色套钱了,由北平财政部印刷局印制。此票为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票面上飞机的机尾徽志是“五色国旗”。[/font][font=宋体]
[/font][/size][/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3]这套邮票中最贵一枚是90分面值票,市价新票360元,旧票150元,近10年增值率分别为38%和50%。[/size][/font][/align]
[/font][/color][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ffffff][color=#660000][/color][/color][/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ffffff][color=#660000][/color][/color][/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ffffff][b][color=#660000][attachment=11348793] [/color][/b][/color][/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660000][/color][/font][/b][/align][color=#000000][font=arial,]面值与刷色如下:
黑、蓝绿/15分
黑、红/30分
黑、紫/45分
黑、蓝/60分
黑、橄绿/90分 [align=center][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attachment=11348794] [/font][/align]
[align=left][color=#6600cc][size=4][b]3.我国第一套附捐邮票[/b][/size][/color][/align][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color=#000000]    1920年黄河决口,为赈济沿岸的灾民,旧中华邮政于当年12月1日发行了我国第一套附捐邮票——《附收赈捐》邮票3枚。全套邮票是利用先前发行的帆船图普通邮票中的2分、4分、6分票统一加盖“附收赈捐壹分”字样;同时还依次加盖“壹分”、“叁分”、“伍分”字样,这样与“附收赈捐壹分”加起来正好仍是邮票的原印面值。[/color][/color][/font][/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color=#000000]此举不仅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附捐邮票样式,还表明邮政当局实际是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业务收入以购邮者的名义作为附捐,没有强制增加公众的负担。[/color][/color][/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
[/color][/font][/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    [color=#000000]从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我国,致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中国民众被迫颠沛流离。当时的国民政府于1939年指令交通部转饬邮政总局,筹印一组《赈济难民》特种邮票,按照面值附收赈捐款一倍,汇缴政府作为救济之用。随后,就是这中国第一套专印附捐邮票的诞生,竟和它表现的主题一样,可谓多灾多难:根据数十年后出现的印制样票显示,邮政总局主管所签署的《赈济难民》邮票委托纽约美国钞票公司的最初付印时间为1941年11月4日。印成交货自美国装船发往印度加尔各答,继而准备再航空转运中国,孰料海运途中船只被日军飞机炸毁,邮票损失了大部分,只能请厂方利用原版模补印。[/color][/color][/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color=#000000][/color][/color][/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color=#000000]    待邮票补齐已经到了1944年下半年,邮票上原印面值已与彼时邮政业务资例严重不符,故而由重庆中央印刷厂用凸版在主图下端划掉原印面值的同时,以极小的黑色楷字及阿拉伯数字加印邮资面值及附捐面值,于1944年10月10日开始发行,好端端的专印邮票,不及面世便成了加字邮票。全套6枚邮票主图统一为描绘难民一家六口逃亡的“灾黎图”,原票面值+附捐值,刷色为绿、红棕、橄绿、橘红、蓝、紫6种颜色。[/color][/color][/font][/color]
[font=宋体][/font]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95] [/align][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008000][align=left]
    [color=#000000]为响应当时的国民政府积极倡导防治结核病(以往中国大部分地区及现时港澳台地区习称“痨病”),旧中华邮政1948年7月5日发行《资助防痨》附捐邮票一套有齿及无齿各3枚。邮票图案统一以万里长城为主图,突出了烽火台的造型,比喻有备无患。这是迄今中国唯一一套无齿孔附捐邮票,首次在中国邮资凭证上出现具体疾病名称。[/color]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96] [/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82] [/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attachment=11348781] [b]革命战争时期卷[/b][/color][/align][align=center]
[/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1、抗战时期,中华邮政在福建南平百城印务局印制的孙中山像普通邮票,称为“南平百城版”,有两套,分别以雕刻凹版和凸版印制。 
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扶持的伪满洲国、伪蒙疆、伪华北六省、南京汪伪政府均发行过邮票。 
3、伪满洲国发行邮票的时间是1932年7月至1945年5月。 
4、敌伪邮票,指“九.一八”事变以后,由日本帝国主义扶植和操纵的伪满洲国、伪蒙疆自治政府等汉奸傀儡政权所发行的邮票,也包括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和南京汪伪政府使用“ 中华民国”名义发行的、仿印的邮票和加盖使用的民国邮票。 
5、1941年7月,华北汪伪政权邮政开始发行邮票。 
6、1942年5月,伪蒙疆政权邮政开始发行邮票。[/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7、1945年1月1日,中华邮政首次发行无面值军邮邮票1枚,供军人交寄国内平信时使用。 
8、1945年10月10日,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中华邮政发行《庆祝胜利》纪念邮票一套。 
9、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经邮政总局同意,先行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发行的邮票上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字样,于1945年11月4日发行,按原票面值使用。 
10、1945年,中华邮政于11月4日发行的利用台湾本地印制的日本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暂用邮票。该票发行首日,台湾省各邮局均加盖刻有“台湾邮政光复纪念”字样的特制纪念邮戳。  11、1945年11月30日,重庆太平门东川邮政管理局集邮组窗口售出“纽约版二元中心倒印”邮票一个全张,共50枚,被当地一学生购得。该票被列为我国珍邮之一。 
12、1946年至1984年,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厂印制的孙中山像普通邮票,通称上海大东版,共发行三版,第一版1946年6月起发行,全套11枚;第二版1947年10月起发行,全套17枚;第三版1948年7月起发行,全套12枚。   
13、1946年12月,中华邮政首次发行“限东北贴用”邮票,至1947年共发行“限东北贴用”普通、纪念、欠资、包裹、军用等种类邮票。 
14、我国第一枚小全张邮票《节约建国》是1941年发行的。 
15、1947年,中华邮政发行了我国第一套《教师节》纪念邮票。当时是每年的8月27日即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 
16、我国首次发行票中票是在1948年3月20日,当时的中华邮政为在南京举办的邮票展览而发行了《邮票纪念日邮票展览》邮票,票面右边为《光复纪念》,左边为《邮政总局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用两枚邮票做为票中票的主图。 
17、1948年12月16日,中华邮政总局通令停售各种法币邮票(包括各种加盖改值),公众手中的法币邮票可以使用至1949年1月底。 
18、解放前夕,历时仅七个月的中华邮政金圆券邮票,其最低面值半分,最高面值达500万。 
19、“烈士票”是中华邮政烈士像普通邮票的俗称,分别以邓铿、陈英士、瘳仲恺、朱执信、宋教仁和黄兴的半身像为图案。  20、所谓“民国四珍”指的是北京一版帆船3分暂作2分倒盖、北京三版帆4分暂作3分倒盖、北京一版辟雍一元“限省新贴用”、“宫门”倒印等邮票。 
21、新疆针孔公文邮票是中华邮政时期新疆省邮政当局在帆船“限新省贴用”邮票上加凿针孔“公文贴用”字样,专供省政府所寄邮件使用。 

[/color][/align][/color][/font][/color][color=#000000][font=宋体][align=left][color=#000000][b][size=4][/size][/b][/color][color=#6600cc][size=4][b]1.庆祝抗战胜利发行的邮票[/b][/size][/color][/align]
[align=left]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革命战争。我国邮政部门充分利用邮票独特的宣传功能,发行了纪念抗日战争为题材内容的邮票80多枚。它们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和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抗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 [/align]    我国最早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是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发行的1枚《抗战军人》纪念邮票,邮票图案是一个持熗跑步前进的军人。邮票上方横框内有“晋察冀边区”5字,下方横框内有“临时邮政”4字。它是免费发给军人贴用的,被称为中国第一套军人贴用邮票,较为珍贵。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97]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98]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99] [/align][align=left]    1941年2月,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发行《冀南抗日邮政邮票》,全套3枚,分别为“抗战建国”,“团结进步”“改善民生,实行民主”。这套邮票1942年6月停止使用,目前存世的有3种共438枚。
    我国解放区发行的第一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邮票,是1945年12月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发行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图案为毛泽东挥手前进的侧面像。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也于同时发行了《抗战胜利纪念邮票》,俗称“大抗战票”,全套邮票共8枚,图案为八路军骑兵部队勇猛作战的英姿。
    我国解放区以抗战为题材的第一枚小全张,是1947年7月7日东北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七七抗战十周年纪念》小全张,图案为手握钢熗的人民战士欢呼抗日战争胜利的动人场面。这些邮票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前都成了宝贵的历史文物及集邮者梦寐以求的珍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政部门已经发行了5套纪念抗日战争的专题邮票。

[b][color=#6600cc][size=4]2.我国第一枚小全张邮票[/size][/color][/b][/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attachment=11348800] [/color][/align][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font][/color]
[/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
[align=left]《节约建国》[/align][align=left]此为国民政府于194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特1--节约建国邮票。全套6枚,面值为0.08 - 1元不等。
此为民国时期仅3套特种邮票的第一套--节约建国邮票;同时也发行了中国的第一枚小全张。时值抗日中期,国民政府为加强抗战建国纲领的实施而发行。[/align]
[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3.我国首次发行的票中票[/size][/color][/b][/align][color=#000000][font=simsun][color=#212121][align=left][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      [color=#000000]1948年3月20日,中华邮政总局为纪念中国邮票展览,发行了《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一套1枚,面值5000元。该票为长方形,右面印有1912年12月15日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中华民国光复纪念》,主图是孙中山肖像;左面印有1947年12月16日发行的《中华民国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主图是飞机、帆船。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票中票。[/color][/font][/align][/color][/font][/color][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801] [/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802]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782] [/align]
[align=left][attachment=11348781] [b]中华人民共和国卷[/b][/align]

[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1.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size][/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222222][/color][/font][/color]
[/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color=#222222][/color][/font][/color]  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8803] [/align]
[align=left][color=#000000][/color]
[/align][align=center][font=simsun,][color=#333333][/color][/font]
[/align][align=left]    1949年10月8日,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北邮政总局以“中华人民邮政”名义向全国发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4枚。这套邮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因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流通的是东北币,尚未用人民币收兑,故两次版次同时都发行一组东北币值邮票,供东北地区贴用。 [/align][align=left]

    [b]第一套特种邮票——《国徽》特种邮票[/b]

  《国徽》邮票(志号:特1),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特种邮票,1951年10月1日发行。邮票由孙传哲设计,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外四周有装饰图案边框。邮票胶雕套印,吴锦棠雕刻,图幅为26.5×43mm,全套邮票共5枚,旧人民币面值,邮票底边印有“特1……”等志号标记。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刷。

  [b]第一套普通邮票——《天安门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b]

  《天安门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志号:普1)。1950年2月10日发行,全套共9枚,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面积10×20.5mm,胶版、齿孔12 1/2度,邮票面值为旧人民币币值。邮票上无志号标记。

  [b]第一套欠资邮票——《欠资邮票(第一组)》
[/b]
  《欠资邮票(第一组)(志号:欠1),1950年8月4日发行,共9枚,孙传哲设计,图案为齿轮及禾穗,同图案同色,图案面积15×20mm,凸版,齿孔12 1/2度,旧人民币面值,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南京印刷厂印刷。

  [b]第一套航空邮票——航空邮票(第一组)》
[/b]
  《航空邮票(第一组)(志号:航1),1951年5月1日发行,全套5枚,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和飞机,图幅为47×21mm,旧人民币面值。邮票雕刻版,上海人民印刷厂印刷,孔绍惠、唐霖坤雕刻。

  [b]第一套包裹邮票——《包裹印纸(东北贴用.东北币)》邮票

[/b]  《包裹印纸(东北贴用.东北币)》邮票(志号:包东1),1951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邮票图案为火车图,全套共4枚,平版印刷,齿孔10 1/2度。后3枚另有无齿孔票。

  [b]第一套军用邮票——《“军人贴用”邮票》[/b]

  《“军人贴用”邮票》(志号:军1),1953年8月1日发行,全套3枚,同图,主图案为“八一”军徽,下有“军人贴用”字样,胶版印刷,齿孔14度,邮票面值均为旧人民币800元,分别以黄、紫、蓝三色区别。邮票图案面积21×32mm。此套邮票原拟专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贴用,后因使用范围控制等原因,邮电部决定停发收回,但尚有一小部提前出售而未能回收,成为今日之珍邮。

  [b]第一套附捐福利邮票——《儿童(附捐邮票)》
[/b]
  《儿童(附捐邮票)》(志号:T92),1984年2月16日发行,共2枚,陈晓聪设计。邮票图案采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黄妙发创作的年画——《在阳光下》,为一手捧彩球的小女孩;《健康成长》,为一手捧玩具熊猫的小男孩。邮票画面左下角印有“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会徽。这套邮票由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长朱学范倡议发起,并为邮票题写了“中国人民邮政”6字。邮票面值均为8+2分,8分是邮资,2分是附捐金额,这套邮票全部发行后,可为全国儿童福利事业募集60万元基金。

  [b]第一套加字改值邮票——《“中华邮政单位邮票(上海大东版)”加字改值》邮票

[/b]  《“中华邮政单位邮票(上海大东版)”加字改值》邮票(志号:改1),1950年3月3日发行,全套6枚。原票共5枚,无面值,分别为平信票(火车轮船运输图)、挂号信票(泰山山峰图)、快递信票(摩托车投递图)、航空信票(飞机邮运图)。加字改值票取平信票3枚、余各1枚,组成一套。第1枚(快递信票)加盖蓝字“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100元、第2枚(挂号信票)第第3枚(航空信票)分别加盖黑字“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200元和300元,第4至第6枚(平信票)分别加盖绿字、红字、黑字“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500元、800元、1000元字样。

    [b]第一枚用作对敌宣传邮票——《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第2枚《平型关胜利》邮票[/b]

  《平型关胜利》邮票(志号:纪16-2),1952年7月7日发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瓦解敌军,在《平型关胜利》邮票的背面上英文宣传文字“T n vrorTd II we foug ht Japan to-gether”,然后把邮票和书信、糖果或塑料和平鸽等物品,一起分装成袋,由侦察员在夜间把宣传品挂在敌阵地的铁丝网上,或放到敌人的战壕里,作为对敌宣传工具。

  [b]第一枚加字小型张——《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小型张

[/b]  里乔内为意大利西北部海滨城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和避署胜地。为满足各国游人的集邮需要,每年8月至9月初都要在市中心旅游大厦举办国际邮票博览会。我国与博览会组委会早有友好关系,并参加展览,文化大革命后关系中断,1978年重新恢复。1979年8月,我国参加了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邮电部特于8月25日发行《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小型张)》1枚(志号:J41),这是在T字头特种邮票《万里长城》小型张《山海关》上加印“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1979”字样而成。原票万维生设计,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刷,面值2元。

  [b]第一套小型张——《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b]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志号:纪:33M),1956年1月1日发行,全套共4枚,图案与邮票相同,分别为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四位中国古代科学家,原画作者是著名画家蒋兆和,设计孙传哲,雕刻版印刷,无齿孔,小型张面值均为8分。

  [b]第一枚普通邮票小型张——《中华全国集邮展览89.北京》小型张

[/b]  1989年10月12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举办1989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为募集邮展资金,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提议,邮电部批准,发行了以普24第3图《麦积山石窟菩萨像》为主图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89.北京》小型张1枚(志号:普24甲),王虎鸣设计,影雕套印,齿孔11 1/2×11,小型张面积60×111mm,邮票尺寸30×40mm,面值10元。这枚小型张主要供集邮协会会员收藏。该小型张边框饰以紫红色,故俗称“红佛”张。

  [b]第一枚小全张——《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b]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志号:纪47M),1958年5月30日发行,刘硕仁设计。小全张右上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邮票,下方为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左面是周恩来书写的碑文。小全张尺寸87×137mm,雕刻版印刷,雕刻孔绍惠,无齿孔,面值8分。

  [b]第一套小版张式全套连印邮票——《黄山》邮票[/b]

  《黄山》邮票(志号:1997-16),是为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暨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在北京举行而发行的,邮票由著名版画家师松龄设计,影写版印刷。邮票全套8枚,加过桥票1枚,印成小版张(规格190×150mm),邮票规格除第4、第5枚及过桥票为40×50mm外,其余6枚均为50×30mm。过桥票上印有票名、万国邮政联盟徽记和“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暨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字样。小版张邮票排列为三行、上行第1、2、3图,中行左边第4图、右边第5图、中间过桥票,下行为第6、7、8图,邮票面值均为200分,1997年10月20日发行,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套票小版张。

  [b]第一本小本票——《童话——“咕咚”》小本票
[/b]
  《童话——“咕咚”》小本票(编号:SB(1)1980),1980年9月20日发行。小本票由万维生设计,规格100×66mm。内置两套《童话——“咕咚”》邮票,每套4枚加副票1枚连印,面值均8分,副票无面值,售价0.64元,印量10万本。

  [b]第一本竖式小本票——《水乡古镇》小本票[/b]

  《水乡古镇》小本票(编号:SB<20>2001》,2001年4月7日发行。小本票由黄里设计,规格68×110mm,内置《水乡古镇》邮票1套6枚,分列两边,各3枚,中间有过桥票两排6枚,与左右邮票相连(邮票和过桥票尺寸为50×30mm),拆叠成竖式。封一有文字说明,封底印有揽船石图案及流水编号等。小本票面值6.80元,售价6.80元。

  [b]第一本连环画式小本票——《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

[/b]  《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编号:SB<21>2001),2001年12月5日发行。小本票由戴敦邦设计,规格105×100mm,内置《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邮票1套4枚,每枚邮票印成小型张式样。另加4个插页,与邮票间隔排列,再加上前后扉页,小本票内共计10页,加上封面、封底、合成一本小册,线式装钉,却似连环画一本。小本票邮票面值5.20元,售价8元。

  [b]第一套磷光(发光)邮票——《邮政运输》特种邮票

[/b]  《邮政运输》邮票(志号:T49),1980年3月20日发行,李印清设计,邮票规格54×20mm,全套4枚,图案内容及面值分别是:水路邮运,2分;汽车邮运。4分;火车邮运,8分;航空邮运,10分。在邮票上用同一种波长的磷光粉印刷磷光条杠,2分的印1条、4分印2条、8分印4条、10分印5条,便于自动分理机分拣。

  [b]第一套采用荧光防伪邮票——《中国陶瓷——钧窑瓷器》特种邮票

[/b]   1999年4月8日,我国发行《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共4枚(志号:1999-3),在每一版邮票的右上角一枚,采用荧光油墨喷印数字码,以起到防伪作用。自此套邮票开始,以后发行的邮票都采取了不同的防伪措施。

  [b]第一套新人民币面值邮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b]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建国后不久,发行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以元为基本单位,面额大,10000元即今1元。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为新币值,以元、角、分为基本单位,面额小。1955年6月25日,我国发行《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1枚,时值新人民币已发行,邮票面值从此开始以分为计算单位,该套邮票面值8分。

  [b]第一枚双面值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四组)》第1枚《举国欢庆》邮票

[/b]  《举国欢庆》邮票(志号:纪70-1),1959年10月1日发行,周令钊设计,邮票图案规格42.5×31mm,面值8分。邮票画面描绘了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欢庆建国十周年的场景,上方左右两角分别标注红色“1949”和“1959”字样,下方左右两角各设计有一个“8”字,使邮票均恒、对称。邮票上的两个“8”字,即为面值8分,这是新中国首枚双面值邮票。

  [b]第一种溢价发行的邮票——《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

[/b]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志号:纪33M),共4枚,面值将为8分,1956年1月1日发行,发行时出售价为0.12元,溢价50%。这是新中国首次溢价发行的邮票。

  [b]第一枚面值最小的邮票(新币值)——《工农兵图案普通邮票》第1枚《矿工》邮票[/b]

  《矿工》邮票(志号:普8-1),1955年11月3日发行,邮票面值为半分,即1/2分,是新人民币值邮票中第一枚面值最小的邮票。该套邮票共9枚,孙传哲设计,胶印,图案尺寸为18×20mm。

  [b]第一套高面值邮票——《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b]

  《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志号:普5),1951年4月18日发行,孙传哲设计,胶雕套印,图案尺寸19×25mm,全套6枚,面值分别是旧币值10000元、20000元、30000元、50000元、100000元和200000元,即新币值1元、2元、3元、5元、10元和20元。

  [b]第一枚面值最大的邮票——《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b]

  《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志号:1997-10GM),1997年7月1日发行,面值50元,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枚面值最高的邮票。

  [b]第一套“中国邮政”标记邮票——《壬申年》特种邮票[/b]

  中国邮政为与国际接轨,原邮电部决定自1992年起,将使用了四十多年的“中国人民邮政”标记改称为“中国邮政”标记。1992年1月20日发行了该年第一套邮票《壬申年》邮票(志号:1992-1),邮票开始使用“中国邮政”标记,并注英文“GHINA”字样。

  [b]第一套无志号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b]

  1967年4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邮票志号被取消,直到1970年上半年,期间共发行19套无志号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1967年4月20日发行,全套11枚,是第一套未编志号的文革邮票。

  [b]第一枚无编号小型张——《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国际体育集邮展览》小型张

[/b]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国际体育集邮展览》小型张,1990年9月21日发行。这是为该次邮展募资而发行的,共1枚,李庆发、姜伟杰设计。小型张邮票主图是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邮界俗称“盼盼”张,面值10元,内供集邮协会会员集藏。该张发行时未予编定志号。

  [b]第一套带底纹邮票——《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b]

  《天安门图案(第五版)普通邮票》(志号:普5),1951年4月18日发行,全套6枚,孙传哲设计。邮票采用胶版(底纹)和凹版(图案)套印,底纹为粉红色,图案为另色。邮票加印底纹,可起到防伪作用。

  [b]第一枚双画面邮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第2枚《油田、天池》邮票[/b]

  《油田、天池》邮票(志号“j119-2),1985年10月1日发行。邮票图案由两个画面组成,各自成章,票幅60×30mm,左边画面是朝阳照耀着的克拉玛依油田,右边画面是天山天池。这种设计是新中国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邮票全套3枚,张克让设计。

    [b]第一套无齿孔邮票——《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无齿孔票

[/b]  《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志号:纪94),1962年8月8日发行,孙传哲设计,全套8枚,面值1.42元,影写版印刷,有齿孔。在发行有齿孔票同时,另外发行无齿邮票1套,枚数、图案、面值均与有齿孔票相同。这是新中国首次发行无齿孔邮票,至今共发行过5套。

  [b]第一套异形孔邮票——《何香凝国画作品》特种邮票[/b]

  《何香凝国画作品》邮票(志号:1998-15),1998年6月27日发行,全套3枚,王虎鸣、阎炳武设计。邮票为矩形票,在每枚邮票两条短边的中间部位,都有打上一个椭圆形齿孔。成为我国有邮票以来,第一套带异形齿孔邮票,从此打破了我国无异形齿孔一统天下的局面。

  [b]第一套无齿孔小型张——《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

[/b]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志号:纪33M),全套4枚,孙传哲设计。小型张规格64×90mm,邮票图案尺寸22×38mm,白底单色,小型张邮票四周不打齿孔,为无齿孔张。

  [b]第一枚无齿孔小全张——《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

[/b]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志号:纪47M),1958年5月30日发行。小型张规格87×137mm,邮票印于小型张右上方,图案尺寸35×27.5mm,四周未打齿孔。

  [b]第一套带背胶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组)》纪念邮票
[/b]
  1959年9月底前,我国发行的邮票,背面均不刷胶。1959年9月28日我国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组)》邮票(志号:纪67),全套3枚,从这套票开始,我国邮票的背面刷有胶水(初期亦有部分不刷),当时用的是糊精胶,较现在的胶差,若保管不好,邮票背易泛黄。

  [b]第一套正方形邮票——《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邮票

[/b]  《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邮票(志号:纪7),1950年1月1日发行,孙传哲设计,全套2枚。邮票图案尺寸29×29mm,成正方形,这是新中国第一套非长方形邮票。

  [b]第一套三角形邮票——《保卫世界和平(第二次发行)》纪念邮票

[/b]  《保卫世界和平(第二次发行)》邮票(志号:纪10),1951年8月15日发行,全套3枚,孙传哲设计,雕刻版印刷。邮票图案左右边长各37mm,底边长52mm,为等腰三角形。

  [b]第一套菱形邮票——《兜兰》特种邮票[/b]

  《兜兰》邮票(志号:2001-18),2001年9月28日发行,全套4枚,王虎鸣设计,影写版印刷。菱形票对角线45×45mm,为正菱形。

  [b]第一枚金箔邮票——《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b]

  《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张(志号:1997-10GM),1997年7月1日发行,该张是在普通小型张的香港风光部分加制22K金箔而成,面值50元。金箔张以外加邮折形式销售,分高、中、低三档。

  [b]第一套小版张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小版张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小版张(志号:j59),1980年9月13日发行,该小版张是为适应展览会的需要而发行,版式为4×3=12的8分和70分面值,规格为180×125mm,两种面值的小版张各印2.7万张,在展览会上及国内同时出售。

  [b]第一套对倒邮票——《保卫世界和平(第二次发行)》纪念邮票

[/b]  《保卫世界和平(第二次发行)邮票(志号:纪10),全套3枚,邮票为等腰三角形。为便于制版印刷,邮票采取两两对倒排列,对倒成菱形,全张邮票枚数6×10枚。

  [b]第一套带过桥票的邮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纪念邮票[/b]

  过桥票是指相邻两枚或多枚邮票之间隔有形似邮票或空白部分,这个形似邮票或空白部分即是过桥票。过桥票通常印有图案或者文字,亦有全部空白的。1959年12月28日发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邮票(志号:纪72),在邮票全张上有过桥。该套邮票共16枚,每枚整张邮票80枚(10×8),全张直分2枚,左右各5枚,中间自上而下隔有一白纸,与邮票同宽,成为与左右两枚邮票相连的“桥”。

  [b]第一套带副票邮票——《童话——“咕咚”》特种邮票[/b]

  《童话——“咕咚”》邮票(志号:T51),1980年6月1日发行,万维生设计,全套4枚,横向连印,面值均8分,另有一枚无面值副票,与邮票大小相同,连在邮票后面,上有相关动物剪影图案及每枚邮票的故事情节简介。

    [b]第一套票中票——《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3.北京》纪念邮票

[/b]  《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3.北京》邮票(志号:j99),1983年11月29日发行,全套2枚,黄里设计。该套邮票为票中票形式,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套。邮票第1枚主图是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国徽》邮票第1枚,即币值100元票;第2枚主图是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1946年4月发行的《延安宝塔山图》邮票,面值为人民币1元,两枚邮票的背景都采用我国古代“牡丹天鹿”图案作装饰,以象征我国集邮事业的蓬勃发展。

  [b]第一套连印邮票——《广播体操》特种邮票

[/b]  《广播体操》邮票(志号:特4),1952年6月20日发行。邮票图案是我国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的十节分解动作,全套邮票共计40枚,每4枚成田字形四方连连印。设计孙传哲。

  [b]第一套四方连邮票——《广播体操》特种邮票

[/b]  《广播体操》邮票以每4枚邮票为一节体操运动,成四方连形状排列。广播体操共十节动作,全套40枚,印成十个四方连。

  [b]第一套横双连(二连)邮票——《邹韬奋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b]

  《邹韬奋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j122),1985年11月5日发行,全套2枚。邮票图案一为邹韬奋肖像,面值8分;另一为周恩来为纪念邹韬奋的题词,面值20分。两枚邮票的背景都是文稿稿纸。两枚邮票(异图异值)横向连印在一起,成为一套横双连邮票。邮票设计者卢天骄,影写版印刷。

  [b]第一套横三连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邮票[/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邮票(志号:纪106),1964年10月1日发行,全套3枚,第1枚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二枚国旗和天安门、第三枚毛主席万岁,面值均8分,无边框,3种邮票成横三连排印,成为一幅整体画图,邮票由卢天骄设计。该套邮票敢是新中国第一套横向连刷邮票。

  [b]第一套横五连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b]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志号:文1),曾用名《毛主席万岁(庆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1967年4月20日发行,全套11枚,第1枚图案为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其余10枚都为毛主席著作语录。邮票第2至第6枚、第7枚至第11枚,分别5枚横向连印在一起,组成两个横五连,这是新中国首次5枚连刷邮票。

  [b]第一套横六连邮票——《昭陵六骏》邮票[/b]

  《昭陵六骏》邮票(志号:2001-22),2001年10月28日发行,全套6枚,王虎鸣设计。邮票规格40×30mm,齿孔12度。邮票成横向六枚连印排列,全张版票共四组,24枚。这是我国目前枚数最多的连印邮票。邮票为影写版印刷。

  [b]第一套竖四连邮票——《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b]  《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志号:j120),1985年10月10日发行,许彦博设计,全套7枚。邮票主图分别为乒赛七只奖杯,第1、2图面值20分,后5枚各8分。全套邮票印成两个版张,第1、2图各8枚票加2枚大过桥票合为一版;第3至第7图竖向连印在一起,共4组,合为一版,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新邮票印成竖5连,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发行竖连刷邮票。

  [b]第一套胶版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

[/b]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志号:纪1),1949年10月8日发行,全套4枚。邮票为胶版印刷,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

  [b]第一套凸版邮票——《天安门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b]

  《天安门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志号:普2),1950年6月9日发行,全套3枚。邮票由华东邮政南京印刷厂印刷,凸版印刷。邮票面值均为旧人民币币值。

  [b]第一套雕刻版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志号:纪2),1950年2月1日发行,张仃、钟灵设计,贾炳昆、高品璋、贾志谦、孙鸿年、刘国桐雕刻。全套4枚。雕刻版印刷,其中前2枚由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刷,后2枚由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印刷。

  [b]第一套平版邮票——《包裹印纸(东北贴用、东北币)》邮票

[/b]  《包裹印纸(东北贴用、东北币)》邮票(志号:包东1),是专供东北地区贴用的包裹邮票,1951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平版印刷,齿孔10 1/2度,全套4枚,其中第2至第4枚另有无齿孔票。

    [b]第一套影写版邮票——《“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邮票[/b]

  《“五四”运动四十周年》邮票(志号:纪62),1959年7月1日发行,全套2枚,影写版印刷,这是我国第一家专业邮票印刷厂北京邮票厂建成后印刷的第一套影写版邮票。

  [b]第一套胶雕套印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邮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邮票(志号:纪6),1950年10月1日发行,全套5枚,邮票主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邮票由孙传哲设计,刘国桐、林文艺、李曼曾、沈彤雕刻。邮票上的国旗为胶印,其余图案及文字为雕刻版,由北京中国人民印刷厂印刷。

  [b]第一套雕凸套印邮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b]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纪31),1955年6月25日发行,全套1枚,董纯琦设计,孔绍惠雕刻。邮票图案中工人学习、宣传卫生常识及背景、文字等为雕刻印刷,左上红十字徽志为凸版印刷,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刷,齿孔14度。

  [b]第一套影雕套印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纪念邮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邮票(志号:纪69),1959年10月1日发行,全套8枚,由钟灵、邱陵、陈汉民、张仃、张光宇、周令钊设计,孙传哲版图绘制,高品璋雕刻。邮票圆形主图中心是八个经济建设画面,以影写版印刷;圆外装饰图案、天安门及文字部分,用雕刻版印刷,影写和雕刻套印,北京邮票厂印刷。

   
[b]    第一套彩色影写版邮票——《金鱼》特种邮票

[/b]  《金鱼》邮票(志号:特38),1960年6月1日发行,全套12枚,孙传哲设计(其中第9枚为刘硕仁设计)。1959年7月至1960年5月间,我国发行的影写版邮票,都为三色单组组合印刷,无彩色效果。自《金鱼》邮票开始,采用四色网点重叠印刷。四色网点相互重叠后,形成彩色效果,使邮票画面逼真。

  [b]第一套压凸版邮票——《昭陵六骏》邮票小版张

[/b]  《昭陵六骏》邮票小版张(志号:2001-22),2001年11月28日发行,全套6枚,王虎鸣设计。邮票除通常的小型全张版式外(24枚),另发行有小版张。小版张分两版,其一为第1、2、3图连印,每版式6枚;其二为第4、5、6图连印,每版式6枚。小版张印刷系胶印加压凸,使昭陵六骏在邮票上再现其浮雕风貌。

  [b]第一套错体邮票——《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未发行票)[/b]

  《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未发行票),邮票原定1953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日发行。因苏联是1922年底成立,1917年十月革命时还没有苏联这一名称,所以邮票名称有误,故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但已有97处邮局售出4700多枚,使之未能全部收回、销毁。同年10月5日更改名称后重新发行,邮票刷色亦作调整。

  [b]第一套大套邮票——《广播体操》特种邮票

[/b]  《广播体操》邮票(志号:特4),孙传哲设计。根据推广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的需要,邮票设计以十节广播体操分解动作为图案。每节4个动作,共计40个动作,每个动作安排1枚邮票,全套40枚,成为新中国第一套大套票,其枚数之多保持了40多年。直至1999年发行56枚一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邮票,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b]第一组系列邮票——《保卫世界和平》系列邮票
[/b]
  《保卫世界和平》系列邮票,共3组,分别发行于1950年8月1日(志号:纪5)、1951年8月15日(志号:纪10)、1953年7月25日(志号:纪24)。邮票名均为《保卫世界和平》,每套都是3枚。邮票主图案都采用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为三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分别画的和平鸽,神态各异。三套邮票亦都采用雕刻版印刷,前2套设计者孙传哲、第3套设计者夏中汉。这是新中国首次推出系列邮票。

  [b]第一套由儿童设计的邮票——《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1世纪展望》邮票

[/b]  《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1世纪展望》邮票(志号:2000-11),2000年6月1日发行,全套8枚。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国家邮政局举办了《展望新世纪邮票》儿童设计竞赛,在全国范围广征作品。经层层推选,最后,凌俐斐的《奔向新世纪》、王雨朦的《我造大桥通台湾》、李照的《树上宫殿》、陈茁的《保护地球》、秦添的《新世纪的交通》、王奕人的《邀游太空》、田圆的《地球变年轻了》、和宋志立的《世界和平》八幅画获得邮票设计奖,被用作邮票图案。

    [b]第一套公路建设邮票——《康藏、青藏公路》特种邮票[/b]

  1954年12月,连结西藏拉萨的康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为建设新西藏启开了通途。1956年3月30日,我国发行了《康藏、青藏公路》邮票(志号:特14),共3枚。邮票第1枚图案是一支汽车运输队行驶在青藏公路上,右上方标有康藏、青藏公路示意图:第2枚图案是康藏公路上的大渡河钢索吊桥,第3枚图案是1954年12月25日拉萨人民庆祝康、青藏公路胜利通车的热烈场面。

  [b]第一枚铁路建设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二组)建设》邮票第2枚《成渝铁路》邮票[/b]

  成渝铁路自成都到重庆,全长505公里,1950年6月动工兴建,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成渝铁路》邮票(志号:特5-2)画面是一列客车正在驶过煤窑桥的情景。

  [b]第一套农业建设邮票——《土地改革》特种邮票[/b]

  1950年8月,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为了宣传农村土改成果,1952年1月1日,我国发行了一套《土地改革》邮票(志号:特2),共4枚,同图。邮票画面是3个农民手握土地证,喜悦之情尽在脸上。画上方还有一年轻农民驾驶着拖拉机,象征我国农业建设的未来。远处,有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邮票图案描绘了农民分到土地后的愉快心情和焕发出的劳动积极性,是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图。

  [b]第一套水利建设邮票——《治理黄河》特种邮票
[/b]
  《治理黄河》邮票(志号:特19),1957年12月20日发行,共4枚。1952年10月底,毛泽东主席视察了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之后,我国全面开始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水利的工作。邮票反映了黄河综合第一期工程及远景示意图、三门峡水电站、航运和农用灌溉四方面的建设内容。

  [b]第一套绿化造林邮票——《林业建设》特种邮票

[/b]  《林业建设》邮票(志号:特27),1958年12月5日发行,全套4枚。邮票图案选用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版画,分别介绍了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油据伐木和绿化祖国等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资源的内容。

  [b]第一套畜牧业邮票——《养猪》特种邮票

[/b]  《养猪》邮票(志号:特40),发行于1960年6月15日,共5枚,刘硕仁设计。邮票图案描绘了繁殖小猪、病疫防治、养猪场建设及养猪带来粮食丰收等猪业画面,展示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情况。

  [b]第一套邮政题材邮票——《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邮票

[/b]  1949年12月10日至12月28日,邮电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会议确定了中国人民邮政工作的总方针,统一了全国邮政机构、全国邮资和有关业务,规定了全国邮票的统一发行等,为人民邮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这次会议的召开,1950年11月1日发行了《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邮票(志号:纪7),共2枚,同图。邮票图案为邮筒、交通工具及我国的地图。

  [b]第一套自然保护区邮票——《长白山》邮票[/b]

  《长白山》邮票(志号:1993-9),1993年9月3日发行,共4枚,黄华强设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镜内,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区内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完整。《长白山》邮票再现了保护区内的天池、高山苔原、瀑布、针阔混交林等自然综合体面貌。

  [b]第一套妇女题材邮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邮票[/b]

  《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邮票(志号:纪21),1953年3月10日发行,共2枚。邮票图案分别塑造了我国一位纺织女工和一位农村妇女的劳动形象,这是新中国最早发行的妇女题材邮票。

    [b]第一套青年、学生题材邮票——《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b]  《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邮票(志号:纪54),邮票原定1958年9月1日发行,因票名有误,邮电部决定撤回,更名后于9月4日重新发行,志号、图案、枚数均与未发行票相同。邮票共2枚,同图,图案由国际学生联会会徽和阿拉伯数字“5”组成,图案下面有北京天安门剪影,表明这次大会是在北京召开的。

  [b]第一套儿童题材邮票——《国际保卫儿童会议》纪念邮票[/b]

  国际保卫儿童会议1952年4月1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我国参加了大会,并于同日发行了《国际保卫儿童会议》邮票一套(志号:纪14),共2枚,同图。邮票图案是在一面和平大旗前,一位母亲的巨大手臂,呵护着世界上不同肤色的儿童。

  [b]第一套儿童生活题材邮票——《儿童》特种邮票
[/b]
  《儿童》邮票(志号:特18),1958年6月1日发行,全套4枚,韩象琦设计。邮票图案为母亲与婴儿,两个儿童给向日葵浇水、两个小男孩在玩捉迷藏和两名少先队员在水面上放自己制作的小船。邮票设计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许多特点,具有民间剪纸和木版水印的艺术效果,生活气息浓郁。

  [b]第一枚教育题材邮票——《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邮票第16枚《高等教育》邮票
[/b]
  《高等教育》邮票(志号:特13-16),1955年10月1日发行,邮票画面是一位女大学生和一位男教师边走边探讨问题的情景,背景有教学大楼,许多学生正从楼里出来……。

  [b]第一套教师题材邮票——《乡村女教师》特种邮票
[/b]
  《乡村女教师》邮票(志号:T9),是专门反映教师的邮票,发行于1975年3月8日,共4枚,万维生设计。邮票图案介绍了四位乡村女教师的敬业精神:女教师在努力学习、女教师在草原上巡回教学、女教师在实地辅导珠算课、女教师深入渔民区在船上上课。

  [b]第一套医疗卫生邮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b]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纪31),1955年6月25日发行,共1枚。邮票画面是1名男工人身背药箱、1名女工人手拿《群众卫生》小册子,号召工人们来学习卫生常识、参加急救训练。

  [b]第一套少数民族题材邮票——《和平解放西藏》纪念邮票[/b]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为了庆祝西藏的和平解放,1952年3月15日,我国发行了《和平解放西藏》邮票一套(志号:纪13),共4枚。邮票图案第1枚第3枚相同,是拉萨布达拉宫全景;第2枚和第4枚相同,是西藏的农民在用耗牛耕地。邮票画面的右上方印有汉文和藏文“和平解放西藏”字样。

  [b]第一套有少数民族文字的邮票——《和平解放西藏》纪念邮票

[/b]  《和平解放西藏》邮票(志号:纪13)全套4枚,在邮票图案的右上方有“和平解放西藏”汉、藏两种文字,少数民族文字上邮票,这是第一次。

  [b]第一枚老年人邮票——《人民公社》邮票第9枚《敬老院》邮票

[/b]  《人民公社》邮票(志号:特35),1954年9月25日发行,全套12枚,《敬老院》是其中第9枚,万维生设计。邮票图案是一位生活在农村敬老院里的老年农民形象,他手拿烟袋准备抽烟。老人面带笑容,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b]第一套徽志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

[/b]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志号:纪1),全套4枚,邮票主图是天安门及宫灯,宫灯上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标记,这是新中国第一套有徽志邮票。

  [b]第一枚纪念碑邮票——《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邮票

[/b]  《人民英雄纪念碑》邮票(志号:纪47),1958年5月1日发行,共1枚,图案是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正式施工,1958年4月22日落成,5月1日隆重揭幕。纪念碑通高37.94米,碑座2层,下层束腰部四面镶嵌着8枚巨大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焚烧鸦片”。“金田起义”、“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人民解放军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人民解放军胜利渡长江”浮雕两则另有“支援前线”、“庆祝解放”两装饰浮雕。纪念碑上刻着毛泽东题词手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刻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b]第一套台湾题材邮票——《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三十周年》纪念邮票[/b]

  《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三十周年》邮票(志号:j14),1977年2月28日发行,共2枚,卢天骄设计。邮票第1枚是《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图案再现了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人民进行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情形,背景上有毛泽东著作《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表明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正是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的组成部分。邮票第2枚《台湾一定要解放,祖国一定要统一》,图案是手捧五星红旗的台湾省各族同胞,北京天安门为背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回归祖国的心愿。

    [b]第一套航天题材邮票——《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特种邮票
[/b]
  《苏联人造地球卫星》邮票(志号:特25),1958年10月30日发行,共3枚,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分别介绍了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经过我国北京古观象台上空、1958年5月15日发射的第三颗人造卫星及苏联已发射的三颗人造卫星在绕地球飞行的情况。这套邮票虽是介绍苏联的人造卫星,但却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航天题材邮票。

  [b]第一套气象邮票——《气象》特种邮票

[/b]  《气象》邮票(志号:特24),1958年8月25日发行,共3枚。邮票主图第1枚《古气象仪》介绍了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风向仪“相风铜乌”,第2枚《气象观测》介绍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探空仪》,第3枚《气象服务》介绍了一座大风信号塔。

  [b]第一套消防邮票——《消防》特种邮票

[/b]  《消防》邮票(志号:T76),1980年5月8日发行,共2枚,陈晓聪设计。邮票第1枚是《水灭火》,图案是一座高大的望火楼和消防水龙带、消防车;第2枚《化学灭火》,图案是一红色干粉灭火器正在喷雾灭火的景头。

  [b]第一套国际年、世界日邮票——《国际儿童年》纪念邮票[/b]

  根据联合国的确定,1979年是国际儿童年。为了宣传国际儿童年保护儿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宗旨,我国于1979年5月25日发行了《国际儿童年》邮票(志号:j38)一套2枚,邹建军设计。邮票第1枚画面是国际儿童年标记,第2枚画面是白、黄、黑三种肤色的儿童幸福成长。

  [b]第一套古代文物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特种邮票[/b]

  《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邮票(志号:特9),1954年8月25日发行,共4枚,孙传哲、夏中汉设计。邮票分别选取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罐、商代的石罄、西周的虢季子白盘和战国的漆羽觞四件古代文物。

  [b]第一套古代绘画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特种邮票
[/b]
  《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邮票(志号:特3),1952年7月1日发行,共4枚,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西魏的《狩猎》图、北周的《供养人》图、唐代的《飞天》图和唐代的《乘虎天人》图,第一次在邮票上介绍了我国古代灿烂的绘画艺术。

  [b]第一套书法艺术邮票——《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纪念邮票
[/b]
  《鲁迅逝世十五周年》邮票(志号:纪11),1951年10月19日发行,共2枚,同图。邮票画面右面是鲁迅先生肖像,左边部分是鲁迅手稿《自嘲》小诗中的两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其签名,以行书书写,其书法功力深厚,颇具米、王风范。

  [b]第一枚金石艺术邮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第3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邮票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邮票(志号:纪81-2),1960年7月30日发行。邮票主图案是一枚朱红篆刻印章,上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8字,以百花作衬。在邮票出现篆刻印章这是第一枚,这枚印章篆刻是名家许之谦。

  [b]第一套诗词邮票——《毛主席诗词》邮票

[/b]  毛泽东一生写下了许多诗词,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怀,《毛主席诗词》邮票(志号:文7)以毛泽东20世纪20-60年代创作的13首诗词手稿为图案,全套14枚,分三次发行。1967年10月1日,发行第1枚《毛主席在著作》照片及《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4-6)、《采桑子.重阳》(14-17)3枚;1967年10月6日发行《清平乐.六盘山》(14-9)、《清平乐.会昌》(14-12)2枚;1968年5月1日发行《沁园春.长沙》(14-2)、《满江红.和郭沫若》(14-3)、《沁园春.雪》(14-4)、《忆秦娥.娄山关》(14-5)、《七律.长征》(14-8)、《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4-10)、《浪淘沙.北戴河》(14-11)、《水调歌头.游泳》(14-13)、《菩萨蛮.黄鹤楼》(14-14)7枚,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诗词邮票。

  [b]第一枚有题词、题款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二组)建设》第1枚《淮河水闸》邮票

[/b]  《淮河水闸》邮票(志号:特5-1),是《伟大的祖国(第二组)建设》邮票4枚中的第1枚,面值旧人民币800元,邮票图案是横跨于淮河上的润河集分水闸,在水闸上方空白处印有毛泽东主席1951年5月15日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8个字,这是第一次在邮票上出现题词题款。

  [b]第一套对联邮票——《杜甫诞生一二五0周年》纪念邮票

[/b]  《杜甫诞生一二五0周年》邮票(志号:纪93),1962年5月25日发行,全套2枚,卢天骄设计。这两枚邮票上都有一副对联,安排在主图两旁。第1枚《杜甫草堂碑亭(成都)》邮票上,有朱德1957年2月28日给杜甫草堂写的:“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联。第2枚《杜甫像》邮票上,有郭沫若为杜甫草堂的“世人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一联。邮票上有对联,这是第一套。

  [b]第一套雕塑艺术邮票——《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邮票[/b]

  《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纪9),1951年7月1日发行,共3枚,同图,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是毛泽东主席侧面头像,采用了我国著名雕塑家张松鹤创作的浮雕《毛主席像》。雕塑艺术上邮票,这是首次。

  [b]第一套民间艺术邮票——《剪纸》特种邮票[/b]

  《剪纸》邮票(志号:特30),1959年1月1日发行,共4枚,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取自著名画家张仃创作的西北民间剪纸图样《骆驼》、《石榴》、《公鸡》和《戏剧人物》四幅作品,画面展示了西北民间剪纸简炼、单纯、粗豪、有力的特色。

  [b]第一枚歌舞艺术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四组)》纪念邮票第1枚《举国欢庆》邮票[/b]

  《举国欢庆》邮票(志号:纪70-1),1959年10月1日发行,邮票图案描绘了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载歌载舞欢庆建国十周年的情景。画面上有汉族民间的狮子舞,还有苗族的芦笙舞、朝鲜族的长鼓舞、蒙古族的鄂尔多斯舞等,场面热烈,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艺术。

  [b]第一枚乐器邮票——《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第2枚《石罄.商代》邮票[/b]

  《石罄.商代》邮票(志号:特9-2),1954年8月25日发行。邮票图案是殷商时代乐器中最精美的石罄,击乐器,片状,用青石或玉制成,挂起来敲击底沿就发出悦耳乐声。石罄上雕刻有图案,邮票上的石罄雕刻有老虎形状,故该乐器又称“虎纹石罄”。

  [b]第一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邮票

[/b]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邮票(志号:T43),1979年12月1日发行,共8枚,李大伟设计。邮票图案在小说前七回中取材水帘洞称王、大战哪吒、大闹蟠桃园、跳出八卦炉四个画面,在小说第十四回之后选取三打白骨精、智调芭蕉扇、大战盘丝洞三个画面,最后1枚是以孙悟空为前导,唐僧师徒四人走在取经路上。

  [b]第一套近现代画家作品选邮票——《奔马》特种邮票[/b]

  《奔马》邮票(志号:T28),发行于1978年5月5日,共10枚及小型1枚,刘硕仁设计。邮票图案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在1939年至1953年间创作的原画,邮票为单马图,小型张为群马图。徐悲鸿长于国现,也精油画、素描、水粉,他以画马而名闻中外,其画达到了极高境界,所画之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都能表现出雄骏、矫健、轻疾、神逸的特色。

  [b]第一套农民画邮票——《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

[/b]  《户县农民画》邮票(志号:T3),1974年4月10日发行,共6枚,吴建坤设计。邮票反映了陕西户县农民业余美术创作的成果,画作生活气息强烈,色彩绚丽。邮票分别选取了刘志德的《老书记》、李克民的《高原打井》、李凤兰的《春锄》、马振龙的《科学种田》、周文德的《林茂粮丰》和李顺孝的《金山银海》六幅作品,作者中有党支部书记,也有普通农民群众,女农民。

  [b]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年》特种邮票

[/b]  1980年是我国农历庚申年,是年出生的人其生肖属相都属猴。2月15日大年三十,我国发行了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年》邮票(志号:T46)共1枚,邵柏林设计,姜伟杰雕刻,影雕套印,票幅26×31mm,面值8分。邮票红底无框,主图案是一只金猴,炯炯有神,栩栩如生,活泼可爱。金猴原画作者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

  [b]第一枚吉祥物邮票——《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第2枚《亚运会吉祥物》邮票[/b]

  第11届亚运会邮票第一组1988年7月20日发行,共2枚,其中第2枚《亚运会吉祥物》邮票(志号:j151-2)图案是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手拿有天安门图案的金牌前来报告喜讯,画面简洁、明了。该套邮票由王虎鸣设计。

  [b]第一枚龙图案邮票——《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第2枚《力争上游》邮票[/b]

  《力争上游》邮票(志号:纪55-2),1958年国庆节发行,面值8分,雕刻版印刷。该枚邮票的图案是一队工交战线职工高举红族,驾驭一条巨龙,巨龙腾空而飞,掀起涛涛波浪。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腾象征中华民族的昂着阔步前进。

  [b]第一套童话邮票——《童话——“咕咚”》邮票[/b]

  童话是儿童文学,《童话——“咕咚”》邮票(志号:T51),发行于198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日,全套4枚,另有副票1枚,横向连印在一起,副票上印有故事简介及动物剪影。故事是一只成熟的木瓜掉入水中,引发众多动物一场虚惊,形象地告诉儿童要多动脑子,不要盲目。

  [b]第一套寓言故事邮票——《寓言——刻舟求剑》特种邮票[/b]

  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某种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就是寓言。《寓言——刻舟求剑》邮票(志号:T59),1981年3月10日发行。故事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即明察今日形势,强调因时制宜,反对墨守成规。邮票由潘可明设计,共5枚,第1枚以文字为主图,为寓言《刻舟求剑》原文全文。第2到第5枚,分别讲述一楚国人乘小船过江、小船遇浪楚人之剑掉入江中、楚人在船边上刻上记号、船到岸后楚人在刻记号处跳入江中找剑……

    [b]第一套传说故事邮票——《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特种邮票[/b]

  传说故事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的产物。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我国第一套民间传说故事邮票《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邮票(志号:2001-26),2001年12月5日发行,共4枚,戴敦邦设计。邮票图案选取游湖借伞、盗仙草、水漫金山寺和断桥相会四个情节,是白蛇传故事的最精彩片段。

  [b]第一套体育邮票——《广播体操》特种邮票

[/b]  1952年6月20日,为了宣传、推广新中国颁布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我国发行了《广播体操》邮票1套(志号:特4),共40枚,以4枚为一组,分别介绍了这套广播体操的下肢运动、胸部运动、体侧运动、转体运动、腹背运动、平衡运动、跳跃运动、呼吸运动十节体操的分解动作。广播体操是基础体操的一种,简便易行,功效显著。

[b]  第一套体育运动会邮票——《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纪念邮票[/b]

  1955年10月2日至10月9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会,17个产业系统的1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0名运动员打破了4项田径、2项自行车和5项举重全国纪录,取得好成绩。为纪念这届运动会的召开,1957年3月20日,我国发行了《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邮票(志号:纪39),共5枚,画面反映了径赛、铅球、足球、自行车、举重五个项目的比赛镜头。

  [b]第一套国际体育比赛邮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邮票[/b]

  1959年3月27日至4月5日,第25届世界乒乓球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世乒赛冠军,1959年8月30日,我国发行了《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邮票(志号:纪66),共2枚,同图,万维生设计。邮票图案是一名正在进行比赛的男乒乓球运动员的形象。

  [b]第一套奥运会邮票——《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b]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冬季运动项目竞赛会。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会。1980年2月13日至2月24日,我国首次参加了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当天,我国发行了《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志号:j54)共4枚,邹建军设计。邮票画面第1枚是中国奥委会会徽图案,第2至第4枚是运动员的速滑、花样滑冰、滑雪动作。

  [b]第一枚体育场馆邮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4枚《北京工人体育馆》邮票
[/b]
  《北京工人体育馆》邮票(志号:纪86-4),1961年4月5日发行,吴建坤设计。这枚邮票以红旗招展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为图案,明示了第26届世乒赛是在这里举行的。北京工人体育馆,1961年建成,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5000名。80年代末,为举行亚运会,作了改建、扩建。

  [b]第一套风景名胜邮票——《首都名胜》特种邮票[/b]

  《首都名胜》邮票(志号:特15),1956年6月15日发行,全套5枚,邵柏林设计。邮票图案分别是北京的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北海公园琼华岛、白塔、太液池和永安桥风光,天安门,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五处风景名胜。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套风景名胜邮票。

  [b]第一套名山邮票——《黄山风景》特种邮票[/b]

  《黄山风景》邮票(志号:特57),1963年10月15日发行,共16枚,由孙传哲根据摄影家陈勃、王君华、黄翔、鲍萧然、程默及邵柏林拍摄的黄山风景作品设计的,影雕套印。邮票图案是黄山的玉屏峰、迎客松、后海松石、清凉台、天都峰、剪刀峰、万松林、梦笔生花、莲花峰、西海云潮、黄山古松、东海观潮、石笋峰、石猴观海、狮子林、蓬莱三岛等十六个景点。

  [b]第一套花卉邮票——《花卉》普通邮票
[/b]
  《花卉》普通邮票(志号:普10),1958年9月25日发行,全套3枚,孙传哲设计。邮票图案选择了我国人民最喜爱的牡丹花、荷花、菊花,面值依次为1 1/2分、3分、5分。

  [b]第一套动物邮票——《金鱼》特种邮票[/b]

  《金鱼》邮票(志号:特38),1960年6月1日发行,共12枚,孙传哲设计。邮票画面是我国早期培育出的龙晴、翻腮、水泡、珍珠、帽子等12种不同的金鱼,游动着的金鱼翩翩起舞,姿式优美。

 [b] 第一种印刷品邮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第2、第4四枚《太平天国书、册、钱币图》邮票[/b]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志号:纪12),1951年12月15日发行,共4枚,邮票第1、第2枚同图,第2、第4枚同图。第2、第4枚邮票的图案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目》、《资政新篇》三种文献的印刷本,另有太平天国使用的“圣宝”钱币。三种文献是新中国邮票上首次出现的印刷品。

    [b]第一套四季景色邮票——《普及大寨县》特种邮票[/b]

  《普及大寨县》邮票(志号:T22),共4枚,发行于1977年4月9日,万维生设计。邮票画面春、夏、秋、冬四季特色明显,分别反映了领导深入检查春耕生产情况、夏收夏种紧张场面、秋天农业大丰收和冬闲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情景。

  [b]第一套集邮题材邮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b]  1982年8月25日至8月29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集邮界的一件大事,表明中国的集邮事业已走向成熟。为祝贺这一盛会。8月25日,我国发行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1枚(志号:j85),刘硕仁设计。小型张邮票面值1元,图案是我国甘肃嘉裕关市出土的魏晋时期墓室壁画《驿使图》,这是首次专门为集邮发行的邮票。

  [b]第一套民俗传统节日邮票——《春节》特种邮票[/b]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民俗传统节日,一个凝聚了中华民族情感的普天同庆的中国人的狂欢节。2000年1月29日,农历庚辰年前夕,我国发行了第一套民俗传统节日邮票——《春节》(志号:2000-2),共3枚,另有小型张1枚,郝旭东设计。邮票第1枚是姑嫂俩正在剪贴窗花《迎新春》,第2枚是两个儿童放烟花《除旧岁》,第3枚是舞龙跳舞《闹社火》,小型张《合家欢乐》反映了合家团圆包饺子共度除夕的景象。

  [b]第一套带副票的附捐邮票——《抗洪赈灾》特种邮票[/b]

  1998年夏天,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几百万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抗洪,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为纪念这场人与自然的殊死搏斗,国家邮政局于8月12日决定9月10日增发一套《抗洪赈灾附捐邮票(志号:1998-31),共1枚。

  邮票由邮票印刷图图稿创作部集体创作,李德福执笔,画面以“众”字为形象,表明“爱心同在,人世间志成城”。邮票面值50分,规格40×30mm;副票附捐面额50分(不能作邮资使用),规格20×30mm。邮票外形规格60×30mm,售价1元,印量3000万套,其销售收入全部用于抗洪救灾及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邮票从决定发行到9月10日正式发行之日仅28天,创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的速度之最。9月8日,在公证员公证下邮票印版销毁。

  [b]第一套特别发行邮票——《港澳回归,世纪盛事》纪念邮票[/b]

  特别发行是指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发行措施,都是题材极为重大,有纪念性的重大事件。邮票采用“特”志号,为“特别发行”的简称。二十世纪末,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雪洗了耻辱,是令全国人民振奋的世纪盛事,为庆祝这一盛事,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1月1日以特别加字方式发行了《港澳回归,世纪盛事》纪念邮票1套2枚。这是采用在《香港回归祖国》和《澳门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上加字的方式发行的一组小型张,志号为“2000——特1”,售价130元。

  [b]第一套专用邮票——《神圣的使命》义务兵专用邮票

[/b]  1995年8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专用邮票——《神圣的使命》义务兵专用邮票,共1枚,面值20分,图案为三军战士在八一军旗前行举手礼。该义务兵专用邮票,先在东北三省试用,试用期间初步规定每年发给每位义务兵50枚专用邮票。后因我国邮政资费调整,义务兵专用邮票一1997年4月15日停止使用。

  [b]第一套圆形邮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b]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和日本举行,我国足球队首次获得世界杯赛决赛权,为此,我国于5月16日发行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邮票1套2枚(志号:2002-11),郭振山设计。邮票为圆形,规格半径15mm,与背景足球相得益彰。在邮票外,再辅以边框,使邮票外观成正方形,并2枚连印在一起,这是新中国首次发行圆形邮票。

  [b]第一套双重齿孔邮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b]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邮票(志号:2002-11),2002年5月16日发行,共2枚,第1图《新的起点》,面值80分;第2图《团结拼搏》,面值2元,邮票设计成圆形。为用邮的方便,在邮票外附加了带齿孔边框,邮票外观成正方形,形成了里外两层齿孔(邮票一层,边框一层),这种双重齿孔邮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行。

[color=#000000][font=simsun][color=#464646][align=left] [color=#66cccc][size=4]新中国的邮票,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size][/color][/align][/color][/font][/color][/align][/font][/color][/font][/color][/td][/tr][/table][size=4][align=left]
[/align][/size][b][color=#6600cc][/color][/b][/backcolor][/td][/tr][/table][size=4][size=3][/size][align=center]
[/align][b][color=#6600cc][/color][/b][/size][/backcolor]
[ 此贴被睡着的饼干在2011-01-20 18:4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芜楼

ZxID:12223597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rebacagong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20 0
中国邮票种类丰富,对于集邮之人来说,中国的邮票尚且如此丰富
那世界上的所有邮票就更多了,要是有人集完所有的,那此生无憾了
死饼干,你不用来了……我还在努力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

rebacagong

ZxID:783632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芜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20 0
看一次素材的帖子感叹一次
我表示敬而远之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20 0
已审。内容很丰富的咩。。。饼干的帖子都很有质量呀。。
莫の桑

ZxID:10084895


等级: 内阁元老
泡面味的奶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20 0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大龙邮票的电视剧,对那款邮票还挺印象深刻的,那时的邮票就是东太后还有西太后和皇帝的合照,还记得有一个情节是那两个太后嫌邮票太小太挤了,完全符合中国人啥都喜欢大的心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陌非

ZxID:6858019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24 0
LP真是厉害吖,咱回去努力去~~

快乐de妮子

ZxID:9463627


等级: 明星作家
..6月29日考会计...努力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24 0
学习了```谢谢LZ的分享
我决定沉默Le;努力考会计.....祝福我吧!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