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0784 回复:13

[活动专题]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27 0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 本帖被 灬千ヽ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10-05-25) —
[backcolor=#ffffff][table=220%][tr][td]
[backcolor=#ffcccc][table=200%][tr][td]
[backcolor=#669966][table=180%][tr][td]
[align=center]

[color=#ffffcc][b]======================================================================
[/b][color=#ff6666]本月任务:[/color][size=5][b] 末 代 皇 朝 · 清[/b][/size][color=#ff6666](公元1636年—公元1911年)[/color][b]
======================================================================
[/b]回帖时间:2010年5月01日至15日[/color][/align]

[size=2][color=#ffffcc]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color][/size]

[backcolor=#ffffcc][table=200%][tr][td]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color=#ff0066][size=2]分类1.历史人物——包括清朝时期的所有历史人物,请尽量侧重一个人物的描述。
例如:[/size][/color][color=#ff3366][size=2][color=#ff0066]李鸿章、左宗棠、刘墉、纪晓岚、和珅、纳兰性德、纳兰明珠、索额图、曹雪芹、康熙、乾隆等。[/color] [/size][/color]
[size=2][color=#ff0066][/color][/size]
[color=#ff0066][color=#66cccc][size=2]◇[/size][/color][color=#ff0066][size=2]分类2.军事政治——包括清朝时期的所有战役,政变,制度,改革。
例如:[/size][/color][/color][color=#000000][color=#ff0066][size=2]八旗兵、绿营兵、文字狱、闭关锁国、火烧圆明园等。[/size][/color]
[size=2][/size][/color]
[color=#ff0066][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color=#ff0066][size=2]分类3.文化艺术——诗词歌赋,乐曲戏剧,绘画雕刻,民俗风情,宗教,服饰等。
[/size][/color][/color][size=2][color=#ff0066]例如[/color][color=#ff0066]:《聊斋志异》、《红楼梦》、《明清花鸟画集》等。
[/color][/size][color=#ff0066][/color]
[size=2][color=#ff0066][color=#6699cc]◇[/color]分类4.科学技术及经济——医学、文学、农学成就等等。[/color]
[color=#ff0066]例如:[color=#ff0066]乾隆时官修的《[/color][url=http://bk.baidu.com/view/175977.htm][color=#ff0066]医宗金鉴[/color][/url][/color][color=#ff0066]》九十卷,《[/color][/size][url=http://bk.baidu.com/view/105361.htm][color=#ff0066][size=2]皇舆全览图[/size][/color][/url][size=2][color=#ff0066]》等[/color]
[color=#ff0066][/color]
[/size][color=#ff0066][size=2][color=#6699cc]◇[/color]分类5.小 说 推 荐——推荐描写该时期的小说,每人限3篇。
注意:如果之前已经有推荐的,而您又再次推荐的,不会再次给分。[/size][size=2][color=#000000]
[/color][color=#ff0066]请给出推荐理由或点评,若无理由或点评,这分类至多5分。[/color][/size][/color]



[color=#ffffcc][size=2][color=#669966]◇以上五个分类,可以单择一类;也可以1、2、3、4、类任意加5,5属额外加分。
◇推荐该时期小说的,每推荐一部,可获得1-10的加分。
◇个人点评,也有1-20分的额外加分,最主要的拿分部分哦!
(注:这里说的点评是你自己对人物、纪事等的观点看法,请勿复制。)
◇允许占楼参加,但请说明自己的分类及内容,以免楼下重复。O(∩_∩)O~[/color]
[/size][/color]
[/td][/tr][/table][/backcolor]

[color=#ff0066][size=2][color=#ffffcc]【要求】
1.字数在200—2000之间。
2.每人只能选一个类型,只能回复一次,不得多楼回复、灌水!
3.内容补充请本楼修改。请查看楼上有无重复;对以上有补充的,请注明几楼。
4.请不要整篇文复制粘贴(谢绝百度全文复制),排版清楚,尽量避免过多古文段落。
5.所回复内容请勿复制素材区已有帖子。

评分标准,详见[url]http://www.paipai.fm/r5889290/[/url];
活动每月一帖,长期举行。奖励超多,诱惑么,诱惑么,赶紧参加吧[s:258] [/color]

[/size][/color][/td][/tr][/table][/backcolor]
[/td][/tr][/table][/backcolor]
[/td][/tr][/table]

[/backcolor]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10-04-27 19:38重新编辑 ]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热心会员
倦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5-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 (天若舞) 清代官职和官服帖素材已有了。注意及时修改、 (2010-05-01 10:53) —
素材我修改了,清朝画卷,我看论坛里很少有这类的,讲画的都很少
清朝的素材太少了,大多都被人写过了




清代画卷




清代画家


注:按出生排序
  
   武丹(1662~1721),清代画家。字衷白。善画山水,工笔、写意均擅长,笔墨清丽健劲,一丝不苟。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尝作梅花书屋图。 《国[清]朝画徽录》、《南宗名画苑》作品有《高山湮云图轴》等。
  


 





   陈卓(1634~?),清代画家。字中立,号晚纯老人。擅画山水,尤长于青绿山水,兼工花鸟、人物。山水工细。千岩万壑具有宋人之精密。花鸟精致,设色艳丽。作品有《水邨图轴》、《玉堂富贵图轴》等。
  


 





   蓝深(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谢青。蓝梦之子。工书画,善画花鸟,山水得其祖传,妙于错综变化,悉合古法。作品有《垂钓图轴》等。
  

   蓝孟(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次公、亦与。蓝瑛之子。善画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笔法疏秀,能传家法。作品有《梅花书屋图轴》等。

  
   章声(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子鹤。善画山水,笔法严谨,结构雄伟。画风学五代荆浩和关仝。作品有《青绿山水图轴》等。





 




  
  陈宇(1634~?),清代画家。初名儒祯,字无名、名儒,号小莲、酒道人,小名鹿头。陈洪绶之子。画承家学,亦善书。善画人物、花卉。作品有《桃花蛱蝶图轴》等。
  
   高简(1634~1707),清代画家。字澹游,号旅云,自号一云山人、娱晖老人。善画山水,摹法元人,尤精小品。画风秀洁妍丽,颇具风趣。平生小品最多,爱作梅花书屋图。亦工诗。作品有《仿唐解元秋林书屋图轴》等。



 



  
   牛石慧(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号行庵。善画水墨花鸟。画风受八大山人影响,笔墨粗犷简练。当署名“牛石慧”三字草书时,可分作“生不拜君”四字。作品有《富贵烟霞图轴》等。
  




 





   文点(1633~1704),清代画家。字与也,号南云山僬。工诗文,善书画。画山水法明代文徵明,用笔细秀,多点染。兼画人物,尤擅松竹,笔墨文雅。作品有《秋林过雨图轴》、《山水图(册页)》等。
  

   方亨咸(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吉偶,号邵村。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御史。工诗文、书画,尤精小楷。山水仿元代黄公望,博大沉雄,力追古雅。所绘花鸟,意态如生。作品有《五苗图轴》等。
  






   




   徐枋(1623~1649),清代画家。字昭法,号俟斋,又号秦余山人。崇祯十五年举人。工诗文、善行草,善画山水、芝兰。作品有《山水图轴》、《仿宋元山水册》等。
  




 






   罗牧(1623~?),清代画家。字饭牛。号云庵,又号牧行者。工诗、书、画。画山水林壑森秀,水墨淋漓,风格深沉粗犷。作品有《山水图轴》、《山居秋色图轴》等。
  




 


   吕潜(1621~1706),清代画家。字孔昭,号半隐,又号晚石山农。崇祯十六年进士。入清后不仕,以诗画自娱。画花草用笔放纵而具法度,神气清朗。山水用笔圆润,风格近似龚贤。作品有《层峦丛林图轴》等。



 





   高俨(1616~1687),清代画家。字望公。工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尤善山水,不依傍古人门户,笔墨苍劲浑厚,晚年益精。作品有《秋林观瀑图轴》等。
 


 

 
 



诸升(1617~1685),清代画家。女。字今是,又字今生,号是庵,又号称龛山逸史。善画山水、花鸟、芦雁,师法陈淳,亦能诗。作品有《墨竹图轴》等。
  

   归庄(1613~1673),清代画家。字玄恭,号恒轩。入清后,更名祚明。善画竹,亦工诗、行草书。作品有《竹石图轴》等。
  

   法若真(1613~1696),清代画家。字汉儒,号黄石,又叫黄山。顺治三年进士。工诗文,精书法,善画山水,风格潇洒拔俗,笔意浮动,自成一格。作品有《山水图轴》、《雪宝读书图轴》等。
  

   黄向坚(1609~1673),清代画家。字端木,善画山水,略得黄公望笔意,多画云南风景,笔法苍秀,构境奇险,气势雄浑。作品有《点苍山色图轴》等。
  

   王概(1654~1710),清代画家。亦名丐,字东郊,又字安节。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师龚贤,笔法苍健。所绘人物,笔墨精妙。世传《芥子园画谱》山水是其手笔。作品有《玉山观画图轴》等。

  
   吴宏(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远度,号竹史。工画山水、竹石,兼工诗书。其画纵横放逸,水墨淋漓,能博采众家之长而自辟蹊径。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枯溪草堂图轴》、《江城秋访图轴》、《燕子矶、莫愁湖两景图卷》等。
  

   叶欣(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荣木,工画山水,学赵令穰,笔法方硬,自成一格。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山水图册》、《山水册》等。


   邹喆(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方鲁,善长画山水、花卉,师承家学,工稳而有古气,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雪景山水图轴》、《秋山图轴》等。






  
   谢荪(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缃酉,又字天令,常住南京。善长画山水、花卉,与龚贤、樊圻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青绿山水图轴》等。

  
   高岑(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蔚生,善画山水及水墨花卉,写意入神。亦工诗。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山居图轴》、《万山苍翠图轴》等。
  

   樊圻(1616~?),清代画家。字会公,更字洽公。善画山水、花卉、人物、无不精妙。山水画,穆然恬静,神韵俱佳;仕女画有悠闲静逸之致,为“金陵八家”之一。作品有《堂上祝寿图轴》、《秋山听瀑图轴》等。
  

   龚贤(1618~1689),清代画家。又名岂贤,字半千,号半亩,又号柴丈人。工诗文,善画山水。笔法从董源、巨然中变出,或用墨浓厚繁密,或渴笔疏简,自成一格。后世称其为金陵八家之首。作品有《松林书屋图轴》、《简笔山水图轴》、《湖滨草阁图轴》、《木叶丹黄图轴》等。

  
   姚宋(1648~?),清代画家。字羽京。字雨金,号野梅。工画,长于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兰竹。作品有《溪山茅亭图轴》等。
  

    梅清(1623~1697),清代画家。初名士义,字渊公,号瞿山,又号梅痴,雪芦等。善诗文,工画山水,尤善画松,多画黄山风景。作品有《竹石萱花图(扇面)》、《天都峰图轴》、《高山流水图轴》等。
  

   戴本孝(1621~1693),清代画家。字务旃,号前休子。工诗,善画山水,尤以画黄山风景为多。喜用枯笔,格调枯淡松秀,墨色苍浑,丘壑林木疏简。亦善画松海。作品有《烟波杳霭图轴》、《华山毛女洞图轴》等。


  
   查士标(1655~1698),清代画家。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工诗、书、画。善画山水,师法元代倪瓒,用笔不多,惜墨如金。书法学董其昌。作品有《水竹茆斋图轴》、《执杖探幽图轴》、《山水图轴》等。
  

  
   程正揆(1604~1670),清代画家。初名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谿道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入清后官至工部侍郎。工书画,善画山水。多用秃笔,枯劲简老,设色浓湛,随意结构,任其自然。作品有《山水册》等。

  
   原济(1641~1724),字石涛,清代画家。俗姓朱,名若极,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法名原济,小字阿长,号大滌子,清湘老人,清湘遗人,石乾,石子乾,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等。擅长花卉、蔬果、兰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其画构图新奇,笔墨雄健恣纵,淋漓酣畅,于气势豪放中寓有静穆气氛,奇险中露秀润,技法丰富多变,独具风范,对后世影响深刻。作品有《山窗研读图轴》、《狂壑晴岚图轴》、《墨荷图轴》、《淮扬洁秋图轴》、《诗画册》、《爱莲图轴》、《西园雅集图轴》等。

  
   朱耷(1626~1705),清代画家。明宗室,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别号有雪个、个山、人屋等,书画署名为八大山人。兼工诗、书、画。山水学黄公望、倪瓒、董其昌,花鸟承徐渭、陈淳,而自创一家。其画构图简练,笔意纵横,泼墨淋漓,不拘成法,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作品有《牡丹松石图轴》、《双鸟图轴》、《柯石双禽图轴》、《仿董北苑山水图轴》、《花鸟图册》、《荷石水禽图轴》等。
  

   髡残(1612~1673),清代画家。僧人。俗姓刘。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又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善画山水,笔墨苍茫,峰峦浑厚,开合有序,风格雄奇磊落,与石涛号称二石,与程正揆交善,时称二溪。作品有《苍翠凌天图轴》、《浅绛山水图轴》、《松岩楼阁图轴》、《寒林待客图轴》等。






  

   弘仁(1610~1664),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号渐江,又号梅花古衲。工诗画,山水学元代倪瓒,境界宽阔,笔墨凝重,寓伟峻沉厚于清简淡远之中,尤以画黄山风景著称。作品有《松壑清泉图轴》、《疏泉洗研图卷》、《枯木竹石图轴》、《竹石风泉图轴》、《山水册》、《秋柳孤棹图轴》等。
  

   郑旼(1632~1683),清代画家。字慕倩,号遗苏。善画山水,笔墨苍劲,得元代吴镇意趣。作品有《九龙潭图轴》等。
  

   程遂(1607~1692),清代画家。字穆倩,号青溪,又号垢道人。工诗文,精篆刻,山水师法宋代巨然,用笔枯瘦,自成一派。作品有《群峰图轴》、《山水册》等。
  

   萧云从(1596~1673),清代画家。字尺木,号无闷道人,晚称钟山老人。善画山水,笔意清疏韶秀,晚年放笔,自成一格。作品有《百尺明霞图轴》、《石磴摊书图轴》等。
  







   傅山(1605~1684),清代画家。字青主,号公之佗,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工诗文篆刻、书法、善画山水,竹石。作品有《灵芝兰石图轴》等。
  

   金俊明(1602~1675),清代画家。初名衮,字九章,更字孝章,自称不寐道人。工诗及古文词,善书画,尤工墨梅。作品有《梅花册》等。

  
    万寿祺(1603~1652),清代画家。字年少,又字介若,入清后更名为寿,字内景,世称万道人,自署沙门慧寿。工诗文、篆刻,善画山水、仕女。作品有《山水图(册页)》等。
  

   张风(公元?~1662),清代画家。字大风,号升州道士,自称上元老人。精通画理,工刻印,能诗词,擅长山水、人物、花卉,亦工肖像。早年风格恬静闲适,神韵悠然。晚年笔墨瘦挺豪放。作品有《愿从赤松子游》等。

  
   邹之麟(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臣虎,号衣白,自号逸老。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弘光时官至都宪。博学工书画。山水师法元代黄公望、王蒙。笔法遒劲,勾勒点拂,纵横恣肆。作品有《山水图轴》等。

  
   普荷(1593~1683),清代画家。僧人。又名通荷,号担当。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工诗,能书,善画山水。取法倪瓒,风格荒率放纵。作品有《渔乐图轴》等。
  

   刘度(生卒年未详),清代画家。字叔宪,一作叔献。为蓝瑛弟子。善画山水,好摹宋元名迹,深得画理。所画楼台、人物细入毛发,丘壑泉石,布置细密。后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多作青绿山水,亦作没骨山水。活动于明末清初。作品有《山水册》、《桂树图(扇面)》、《白云红树图轴》等。
  

   王铎(1592~1652),清代画家。字觉斯,号十樵,又号痴仙道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入清宫至礼部尚书。工诗、古文、行草书。山水宗法五代荆浩、关仝,亦善画竹梅兰石,自成一体。作品有《山水图轴》、《兰竹菊图卷》、《花卉图卷》和《书画卷》等。
  

   钱维成(1720~1772),清代画家。字宗盘,号幼庵、稼轩、茶山。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善画山水、花卉。作品有《松亭秋霭图轴》等。
  

   孙祜(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祜也作祐。乾隆时供奉内廷 。工人物,山水师王原祁。作品有《雪景故事》等。
  

   丁观鹏(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雍正时供奉内廷。善画道释、人物、山水。画风工整细致。作品有《宝相观音图轴》、《无量寿佛图轴》等。
  

   余穉(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南洲,余省之弟,供奉内廷。工花鸟,别出新意。作品有《鸠雀争春图轴》等。

  
   金廷标(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士揆。乾隆中供奉内廷。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尤工白描。画风工细。作品有《莲塘纳凉图轴》、《瞎子说唱图轴》等。

  
   李世倬(公元?~1770),清代画家。字天章、汉章,号榖斋,官至副都御史,曾任太常。善画山水、人物、花鸟、蔬果,各臻其妙。其写意花鸟、蔬果画以指代笔而成。晚年喜用指墨作人物、花鸟小品。作品有《亭林山色图轴》、《牡丹图轴》等。
  

   余省(1692~1773),清代画家。字大宗,号堇浦。雍正二年举人,乾隆五年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间作水墨花卉,颇为古朴。作品有《桐蝉图》、《花鸟图轴》等。

  
   董邦达(1699~1769),清代画家。字孚存,号东山。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善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颇多逸致。作品有《慈山图轴》、《烟磴寒林图轴》等。

  
   陈枚(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康熙、雍正时供奉内廷,官至内务府员外郎。工山水、人物,师法宋元人,具有传统功力,且能参用西法,所作山水、人物色色具备,用笔精妙。作品有《月漫清游图册》等。

  
   郎世宁(1688~1766),清代宫廷画家及建筑师。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修士。擅长画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画。以欧洲技法为主,注重物象的解剖结构、光影效果及立体感,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技法,采用正面光照,多以色彩渲染,无明确线条。人物画多为皇帝后妃及文武大臣肖像。作品有《弘历哨鹿图轴》、《弘历平安春信图轴》、《英骥子图轴》等。邹一桂(1686~1774),清代画家。字原褒,号小山、让卿、二知老人。雍正五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画承家学,并融合恽寿平画法,善长画山水、花卉。设色明丽净秀。作品有《白海棠图轴》等。
  






   张宗苍(1686~1756),清代画家。字默存、墨岑,号篁村。乾隆时内廷供奉,官至户部主事。善画山水,用笔沉着。山石多用干笔皴擦,林木亦用淡墨干擦,神气葱蔚可观。作品有《山水图轴》等。

  
   蒋廷锡(1669~1732),清代画家。字扬孙、酉君,号西谷、南沙、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大学士。工花卉、草虫,以逸笔写生,风神生动。其没骨花鸟画,以继承恽寿平的风格而负盛名。作品有《牡丹图轴》、《芙蓉鹭鸶图轴》等。
  

   朱伦翰(1680~1760),清代画家。字涵斋,号亦轩、一三。康熙五十一年武进士,官至正黄旗副都统。高其佩甥,其指画技法得于其舅。亦工诗。作品有《指画采芝图轴》等。

  
   高其佩(1672~1734),清代画家。字韦之,号且园、南村。官刑部侍郎。年轻时学习传统绘画,其山水、人物受吴伟的影响。中年以后,开始用指头作画,所画花木、鸟兽、鱼、龙和人物,皆简括生动,意趣盎然。作品有《指画册》、《梧桐喜鹊图轴》等。

  
   袁耀(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昭道,袁江之侄。工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盛于袁江。偶作花鸟,亦甚佳。作品有《巫峡秋涛图轴》、《阿房宫图轴》和《雪蕉双鹤图轴》等。

  
   袁江(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文涛。善画山水、楼阁、界画,兼作花鸟。早年学仇英,后师法宋元各家。其界画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加强了生活气息的描绘。笔法工整,设色妍丽,风格富丽堂皇,是清代著名的界画家。作品有《醉归图轴》、《天香书屋图轴》等。
  

   马元驭(1669~1722),清代画家。字扶羲,号天虞山人。善画花卉写生。画传家法,气韵超然。亦工没骨画,神韵飞动,不泥陈迹。亦工诗。作品有《南溪春晓图轴》、《双鱼图(册页)》等。
  










   冷枚(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吉臣,号金门外史。康熙后期入宫廷供职。擅长画人物、仕女和山水楼阁。画风工细,色彩浓丽。作品有《梧桐双树图轴》等。
  

   焦秉贞(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尔正。康熙时供奉内廷。善画人物、山水、花卉和楼阁。笔法工细,设色鲜丽,画风受欧洲绘画的影响。作品有《仕女图册》等。

  
   王昱(1714~1748),清代画家。字日初,号东荘。善画山水,师法王原祁和宋元诸家。所画山水,疏而有致,淡而不薄。作品有《重林复嶂图轴》等。
  

   王云(1652~?),清代画家。字汉藻、雯庵,号清痴、竹里。工山水、人物和花卉。所画人物近似仇英,写意山水得沈周遗意。作品有《雪溪行舟图轴》、《休园图卷》等。
  

   恽冰(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女。字清於,号浩如、兰陵女史。工花果。作品有《蒲塘秋艳图轴》等。

  
   萧晨(1656~?),清代画家。字中素,号灵曦。工诗,善画山水、人物。师法唐、宋人传统画法,细秀雅淡,设色妍丽,衣纹清劲流畅,功力极深。作品有《踏雪寻梅图轴》等。

  
   杨晋(1644~1728),清代画家。字子和、子鹤,号西亭、谷林樵客、鹤道人、野鹤。善画山水、牛、马,兼工人物、花鸟。晚年多率笔,苍而不润,但画农村景物则颇工细。作品有《山水花鸟图册》等。

  
   禹之鼎(1647~1716),清代画家。字尚(上)吉、尚其,号慎斋。康熙间供奉内廷。善画小像,亦能画山水、花鸟。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作品有《江乡清晓图轴》、《幽篁坐啸图卷》等。

  
   黄鼎(1650~1730),清代画家。字尊古,号旷亭、闲圃、独往客,晚号净垢老人。工山水,临摹古画,咄咄逼真,尤以摹王蒙见长。后学王原祁,一变其蹊径。笔墨苍劲,画品超逸。作品有《醉儒图轴》和《渔父图轴》等。

  
   姜实节(1647~1709),清代画家。字学在,号鹤涧。入清后隐居,布衣终身。画山水学倪瓒,峰峦简淡,林木萧疏,意境清旷。亦工诗、书。作品有《一壑泉声图轴》等。

  
   吕焕成(1630~?),清代画家。字吉文。工花卉、人物和山水。好作斧劈皴,风格似明代画家戴进。所作道、佛像,笔法工整,设色古雅。作品有《春山听阮图轴》、《山水册》等。
  

   王武(1632~1690),清代画家。字勤中,晚号雪颠道人。精鉴赏,富收藏,工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作品有《松竹白头图轴》、《鸳鸯白鹭图轴》等。
  

   方士庶(1692~1751),清代画家。字循远,号环山、小师道人。山水受学于黄鼎,落笔苍秀。凡其得意佳作,皆钤“偶然拾得”四字小印。亦工诗。作品有《椿萱芝桂图轴》、《北山古屋图轴》等。

  
   沈铨(1662~1760),清代画家。字南苹,号衡斋。工花卉、翎毛,用笔工致流畅,形象生动,设色艳丽。雍正年间赴日本,其画受日本人推崇。作品有《松鹤图轴》、《白鹿图轴》等。
  

   颜峄(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青来。擅长画古木寒鸦,飞鸣栖宿。山水、人物学北宋人,笔墨苍劲,能界画,尤擅米家山水,由淡入浓,细细加点,妙能融化无迹。人物以勾勒提空之法画须眉,衣褶类张子羽。日本人极重其画。作品有《秋林舒啸图轴》、《江树对弈图轴》等。
  

   吕学(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时敏、时毓,号海岳。善写照,工人物、山水及佛像。作品有《郎廷极行乐图卷》等。
  

   顾符稹(1635~?),清代画家。一作符祯,字瑟如、松巢,号小痴。善画山水、人物。画学唐代李昭道,工细入毫发。贫困时以卖画为生,故临摹古画者颇多。亦能诗,工书法。作品有《山水图轴》等。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东园生,晚年又号白云外史、瓯香散人。善画山水、花卉。早年画山水,取法元、五代大家。中年后以画花卉为主,自创一种名为“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即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敷染而成。这种画法独开生面,风靡一时。其山水画创作亦从未间断,有很高成就,笔墨灵秀,以神韵、情趣取胜。作品有《晴川揽胜图轴》、《设色花卉册》、《花果图册》等。
  

   吴历(1632~1718),清代画家。字渔山,号桃溪居士、墨井道人。王时敏、王鉴弟子。工诗,所画山水宗法元人,尤长王蒙、吴镇笔法,用笔细润沉着,善用重墨、积墨。晚年作品水墨和干笔枯墨并用,反复皴染,沉郁苍秀,最具特色。作品有《枫江群雁图》、《湖天春色图轴》、《夕阳秋影图轴》等。
  

   王原祁(1642~1715),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进士,供奉内廷,官至户部侍郎。善画山水,宗法黄宗望,笔墨功力深厚。作画时先笔后墨,由淡而浓反复晕染,最后以焦墨破醒,干湿并用,疏密相生,但构图变化较少。作品有《仿高房山云山图轴》、《江乡春晓图轴》、《山水图轴》等。
  

   王翚(1632~1717),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王时敏、王鉴弟子。其山水以临古入手,对传统技法有很深功底,且能融会贯通,合众长于一手。不完全为成法所束缚,较注重写生。画风格调明快生动,章法多变,渲染得法,富有写生意趣,但用墨少变化。作品有《仿巨然山水图轴》、《竹屿垂钓图轴》、《仿李营丘古木奇峰图轴》、《仿古四季山水图轴》等。
  
  
    王鉴(1598~1677),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元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善画山水,继承五代董源、巨然和元四家传统。善用中锋尖笔,墨色浓润,皴法细密,所作青绿山水,烘染得法,富有简淡的情趣。画风较王时敏有变化,但同样以仿古功力著称。作品有《仿黄子久山水图轴》、《山水屏》、《烟浮远岫图轴》等。

  
   王时敏(1592~1680),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归村老农、西田主人。善画山水,以黄宗望为宗,偏重摹古。用笔含蓄,格调苍润松秀,但景物章法上变化较少。其画风在清代影响较大。亦工诗文,善书法。作品有《仙山楼阁图轴》、《南山积翠图轴》、《落木寒泉图轴》等。

  
   上官周(1665~?),清代画家。字文佐,号竹荘。能诗,工山水,兼精篆刻。所作山水,烟岚弥漫,墨晕可观。人物画笔法潇洒,于唐寅、仇英之外,别具一格。作品有《庐山观莲图》、《台阁春光图轴》等。
  

   华喦(1682~1756),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白沙、东园生。工诗、书、画,有“三绝”之称。善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风格清新俊逸,尤以写生动物为佳。作品有《松鹤图轴》、《万壑松风图轴》、《山雀爱梅图轴》、《宋儒诗意图轴》和《金谷园图轴》等。

  
   高凤翰(1683~1748),清代画家。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画花卉亦奇逸天趣。后因病用左手作书画,自号尚左生。亦工草书、篆刻,富藏砚。作品有《野趣图轴》、《雪景竹石图轴》、《山水图册》等。





  
   金农(1687~1764),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寿门,号冬心、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五十岁后方学画。善画山水、人物、花卉、梅竹。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亦工、书,精鉴赏。作品有《玉壶春色图轴》、《花果册》、《香林扫塔图轴》等。
  

   汪士慎(1686~约175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善画墨梅、兰、竹,尤以画梅著称。清淡雅秀,别有风韵。五十四岁后,双目相继失明,便练习用手摸索写字作画。亦工诗、篆刻和八分书。作品有《猫石桃花图轴》、《白桃花图轴》、《墨松图轴》和《梅花图册》等。




  
   黄慎(1687~1768),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善画人物、花卉、蔬果。笔姿放纵,风格豪放。亦工诗、书。作品有《渔翁渔妇图轴》、《携琴访友图轴》和《柳塘双鹭图轴》等。
  

   高翔(1688~1753),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凤冈,号西唐、樨堂。精篆刻,工山水、花卉。画梅笔意松秀,枝干苍润,以疏枝瘦干取胜。山水笔法简淡而秀雅,喜作园林小景。作品有《弹指阁图轴》、《折枝榴花图轴》和《柿栗图轴》等。

  
   李鱓(1686~1757),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宗杨,号复堂、懊道人、木头老子。学画于蒋廷锡、高其佩,用笔挥洒自如,泼墨酣畅淋漓,其画题款,随意布置,另有别趣。作品有《芍药图轴》、《芭蕉睡鹅图轴》和《蕉竹图轴》等。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赈济灾民一事,触犯权势而被罢官。晚年居扬州,卖画自给。工诗文书画,兼篆刻。善画花卉,尤长兰竹。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苍劲豪迈。书法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作品有《双松图轴》、《竹石图轴》、《丛竹图》等。

  
   李方膺(1695~1754)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善画松、竹、梅、兰。笔墨放纵,不守成规。作品有《鲇鱼图轴》、《潇湘风竹图轴》和《盆兰图轴》等。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遁夫,号两峰、花之寺僧。金农弟子。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佛像。喜作鬼趣图,笔情古逸,皆臻妙。亦工篆刻。作品有《苏斋图轴》、《丁敬像轴》和《梅兰竹石图轴》等。
  

   闵贞(1730~?),清代画家。字正斋。工山水、写意人物,兼精写真。所作山水,运笔沉雄,颇得巨然神趣。所画人物,笔墨奇纵,衣纹流畅,顿挫有法。亦工篆刻。作品有《执扇仕女图轴》和《刘海戏蟾图轴》等。
  

   边寿民(1684~1752),清代画家。原名维祺,字寿民,后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苇间居士。工书法,善画泼墨芦雁,亦能以枯笔作花卉杂画。笔意苍浑奇逸,形象生动,别有风致。作品有《杂画册》、《芦雁图册》等。

  
   蔡嘉(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松原、岑州,号雪堂、旅亭。工诗文,善画花鸟、山石,尤善青绿山水。作品有《神龟图轴》、《冯虚阁秋爽图轴》和《秋夜读书图轴》等。
 
  




   方熏(1736~1799),清代画家。字兰坻,号兰如、兰生、长青。工诗文、篆刻,善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晚年喜作梅竹、松石。作品有《摹宋人设色花卉图卷》和《山水图册》等。
  

   钱沣(1740~1795),清代画家。字东注、约甫,号南园。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至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文苍古雄健,书法颜真卿,行草自成一家。画马尤为著名,神俊形肖。作品有《三马图轴》等。

  
   潘恭寿(1741~1794),清代画家。字慎夫,号莲巢。善画山水、人物、花卉、竹石,尤善临摹古迹。作品有《烟浮远岫图轴》等。

  
   张崟(1761~1829),清代画家。字宝厓,号夕庵,晚号且翁。工山水、花卉、佛像,师法沈周和文徴明,笔法苍秀浑厚。尤长画松。作品有《桂荫凉适图轴》和《秋林观瀑图轴》等。
  

   黄易(1744~1802),清代画家。字小松。工诗、书、画,尤精篆刻。绘画作品能吸收金石书法的拙朴趣味。作品有《书画诗翰合册》等。

  
   奚冈(1746~1803),清代画家。字铁生,号蒙泉外史、鹤渚生。工诗书,精篆刻,善画山水、花卉。作品有《岩居秋爽图轴》等。

  
   钱杜(1763~1844),清代画家。字叔美,号松壶。工诗书,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著称。所画山水,意境幽深,笔法细秀。所画梅花,幽冷疏散。作品有《人物山水册》、《著书图轴》等。
  

   改琦(1773~1828),清代画家。字伯蕴,号香白、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工人物、花草、兰竹小品,尤以仕女画著名。师前人而又独具风貌。作品有《逗秋小阁学书图轴》和《竹下仕女图轴》等。





  
    费丹旭(1801~1850),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晚号偶翁。善画人物、花卉、尤精仕女。所画仕女,秀媚轻盈,意境淡雅。所作肖像,如镜取影,享誉一时。作品有《果园感旧图卷》、《好消息图轴》和《秋风执扇图轴》等。

  
   戴熙(1801~1860),清代画家。字醇士,号榆庵、莼溪,自称井东居士。道光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工诗书,善山水、花卉。所作木石小品,停匀妥贴,花草、人物,无一不佳。作品有《墨松图轴》和《重峦密树图轴》等。黎简(1747~1799),清代画家。字简民、未裁,号二樵。工诗书,精六法。画师宋元名家。山水简淡,用笔遒劲精细。间画墨梅。作品有《为虚舟作山水图轴》等。

  
   苏六朋(1798~?),清代画家。字枕琴,号怎道人,别号罗浮道人。善人物、山水,尤以人物故事画著称。学吴伟、蓝瑛及上官周、黄慎等人的画法,有粗放和工细两种画法。作品雅俗共赏,生动逼真。作品有《东山报捷图轴》和《太白醉酒图轴》等。
  

   苏长春(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仁山,别署教圃。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用笔构图,自成一家。画风古朴高远,有金石味。作品有《八仙图轴》等。
  

   居巢(公元?~1899),清代画家。字梅生,号梅巢。工诗词,善画山水、花鸟,尤精草虫,笔法秀雅、明丽。作品有《五福图轴》、《仿元人花卉小品图轴》等。

  
   居廉(1828~1904),清代画家。字古泉,自号隔山老人。居巢之弟。工花鸟、草虫、人物,尤以写生见长。笔法工整,设有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基础上,创造了撞水和撞粉法。作品有《花卉草虫图册》和《牡丹双蝶图轴》等。
  

    罗清(1821~?),清代画家。字雪谷。擅长指画。作指画时常于指甲内藏棉絮少许以蓄水墨,无异于毛笔作画。七十四岁双目失明时,仍能以指头画兰竹。其作品笔墨变化,浓淡交融,别有意趣。作品有《兰竹石图轴》等。

  
   赵之琛(1781~1860),清代画家。字次闲,号献父。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佛像。山水师法元代倪瓒和黄公望,用笔萧疏、幽澹。花卉用笔潇洒,着色淡雅。作品有《双勾竹石图轴》、《梅花山茶图轴》等。

  
   刘彦冲(1809~?),清代画家。号泳之。工诗文,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师法朱昂之而青出于兰,是晚清杰出的画家之一。作品有《山水图轴》等。
  

   虞蟾(约1785~1864),清代画家。字步青,号半村老人。早年画北宗工细山水,画笔苍莽雄肆。壮年入供奉局,晚景凄凉。作品有《丹枫绝壁图轴》等。

  
   任熊(1823~1857),清代画家。字渭长,号湘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兼长,尤以人物画著称。人物学陈洪绶,风枚有所变化。笔力雄厚,气韵静穆,富有装饰意味。其绘画兼具传统绘画及民间绘画之长,富有创造性。作品有《瑶宫秋扇图轴》、《少康像》等。









  
   任熏(1835~1893),清代画家。字舜琴、阜长。任熊之弟。善画人物、山水、花卉、禽鸟。亦长于园林设计。其人物画取法陈洪绶及任熊,然奇躯伟貌,别出匠心,尤其晚年大作,运笔有如行草,气势沉雄。花鸟画则工写兼善,取景布局,富有奇趣。作品有《松菊锦鸡图轴》、《花鸟图轴》等。

  
   任颐(1840~1895),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伯年,后改名颐。擅长画肖像、人物、花鸟。其人物画题材广泛,尤善写真术。其花鸟画,手法多样,博采众长,无论是工笔、写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均能运用自如,多用湿笔,运用淡墨尤有独到之处,能在写意画中掺和水彩画法,风格清新活泼。其山水画,气象万千,别具丘壑。作品有《饭石山山农像轴》、《芭蕉红叶图轴》、《仿高克恭云山图轴》、《酸寒尉像轴》等。
  
   虚谷(1824~1896),清代画家。俗姓朱,名虚白,字怀仁,出家后以虚谷为名,号紫阳山民、倦鹤。工诗,善画花鸟、蔬果、人物肖像。其人物肖像画造型准确,面部有一定立体感,刻画较精细,而衣纹及背景用笔简率,但仍能融为一体。其花鸟草虫则善用枯笔逆峰作颤动的线条,似断似续,韵味十足。作品有《杂画册》、《花鸟水族图册》、《枇杷图轴》和《梅花金鱼图轴》等。

  
   朱偁(1826~1900),清代画家。早年名琛,后更名为偁,字梦庐,号觉未。善画花鸟,晚年画艺大进,然未脱霸气。作品有《桃花白头图轴》等。
  

   赵之谦(1829~1884),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字撝叔。工篆刻、书画。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专师北碑,自成一家。花卉继承陈淳、“扬州八怪”的传统,并融合金石篆刻,笔势流动,结构新颖,是近百年来著名书画家之一。作品有《积书岩图轴》、《古柏图轴》等。

  
   蒲华(1830~1811),清代画家。字作英、胥山外史,原名成,字竹英。工书画,早年花卉学徐渭和陈淳,晚年画竹学文同,山水、树石取法石涛、石谿,笔法淋漓潇洒,不拘成法。作品有《山晴水明图轴》等。
  

   吴昌硕(1844~1927),清末民初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字俊卿,初字香补,中年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老苍、石尊者、苦铁等。工篆刻、书画。其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石涛、陈淳、徐渭,并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诗文和不凡的书法,并加盖古朴的印章,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对近世花鸟画有很大的影响。作品有《桃实图轴》、《葫芦图轴》、《梅花图轴》和《菊花图轴》等。




清 著名画卷


龚贤《山水图》卷

 

《山水图》卷,清,龚贤作,纸本,水墨,纵28.8cm,横404.1cm。

本幅未署名款,钤"  "印。全图为长卷形式,重山复岫横向展开,绵延起伏,用平远构图。山石短笔皴擦,树木以横竖排点画出,整卷结构缜密,气韵苍莽,幻景与实境交融,可观、可游、可居,"引人着胜地"。后纸行书长题,论及学道、读书、性情、嗜好,表达了画家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态度,兹录如下: " 於 技中最末。及 杜老 ,有 :⒑钐 C精,好 入骨髓。世固有好 而入骨髓者矣! 能 ,似不好 ,非不好 也,o可好之 也。曾 唐、宋、元、明初 家真迹,亦何L不坐 其下,食其中乎?之好 者,曰:士生天地 ,W道上, 庾x沃催[名山川、出交 豪 者皆不可少, 力t工  、、棋琴。夫天生 物,惟人 秀,人之所以 於草木瓦 者,以有性情,有性情便有嗜好,一o嗜好,惟恣 啖,何  牛而襟裾也。不能追禽而之 ,便 居一小牵缱谏傥 D 於四壁,嵯 硬 t 山皆 。前 之好 往往如是,跄芟 担○N此卷借男闹姓卦欤 、丘壑、屋宇、舟船、梯凳、溪剑槐忱恚贯嶂嬲呖傻强缮妗⒖芍箍砂玻m曰幻境,然自道眼 之,同一境也。引人著俚兀M 酒哉!戊辰秋杪半    K 。" 戊辰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龚贤70岁。《虚斋名画录》卷六著录。




《古木垂萝图》轴



《古木垂萝图》轴,清,恽寿平作,纸本,淡设色,纵104.9cm,横43cm。

本幅自题:"古木垂 高岩R瀑D。放 藤花落研池,夜硪剖须知。   挂南山影,何必| 泛菊r。毗陵 燮健 钤"@客"、"燮 、"墨涔"、"南田草衣客"、"正叔仿古"、" 蚬P墨"印六方。鉴藏印"  定"、"柏氏家藏"、"O煜峰珍藏印"、"柏成盆b 章"4方。 本幅近景所绘树木不多,但富于形态变化,古木虬枝,青藤临风垂挂,二者穿插盘绕中显现出条理性。中景泉水潺潺,芦苇简约,将远、中景自然隔开,从而增强了全幅的纵深感及空间感。远山以淡墨干笔作长披麻皴,笔触开阔疏朗,显示出清逸深幽的韵致。此图不刻意求工、求似,唯求自然天趣,显示出恽寿平一向所追求的平淡超逸的审美意趣,为恽寿平精品之一。




《枯木寒鸦图》轴



《枯木寒鸦图》轴,清,朱耷作,纸本,墨笔,纵178.5cm,横91.5cm。  

本幅自识:"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八大山人"二印。鉴藏印"遥"一方。  本幅为对角式构图,表现隆冬季节,残石败枝上栖息着4只落寞的寒鸦。寒鸦的羽毛先以淡墨晕染,趁湿在淡墨上罩以浓墨,浓淡墨交融处显现出羽毛柔软、细密的质感。鸟的眼睛表现得最有特点,眼眶为一笔圈成的椭圆形,靠上眼眶处以重墨点睛,一付"白眼向人"的冷漠孤傲的神色顿现笔底。此鸟的神态最能象征作者坚韧倔强、磊落不羁的个性。




梅竹图轴

 

《梅竹图》轴,清,郑燮作,纸本,墨笔,纵127.8cm,横31.3cm。

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一生奈串 (  "梅")花,不 孤山 士家。今日 梅兼 竹,q寒心事M霞。板颉 钤" 燮之印"、"P州 化人"二印。无鉴藏印。 竹是郑燮最擅长表现的题材,他能出神入化地准确捕捉住竹枝、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动态和神韵,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亦最能体现郑燮刚直不阿的人品。郑燮画梅的作品仅此一幅,但因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故在梅的表现上亦能挥洒自如,花瓣为中锋运笔,其形状虽方圆不一,但自然的行笔,流畅的圈线,勾勒出了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梅与用润墨表现的青竹在相互映衬中体现了它们不同的美。




牡丹图轴  

 

《牡丹图》轴,清,赵之谦作,纸本,墨笔,纵175.6cm,横90.8cm。  

本幅自题:" 卿仁兄佼。质遐w之 。"图中画大石一块,旁生牡丹一株,花开灿烂,华丽富贵。赵之谦为海派著名画家,以花卉见长,初学恽南田,后去其秀媚并将书法的用笔以及金石的铿锵意味带入画中,形成气势恢弘、格局博大的个人风格。此幅作品堪称体现赵之谦典型风格的代表之作,花朵或用没骨,或用双勾,行笔快捷活泼,强调"写"而非"描"。设色浓丽,水、墨、色相交融,石块墨色浓重,质感强烈。鲜艳的色彩配合放逸的笔法,于富丽中见粗犷豪放之气。画面整体布局上密下疏,相互对比衬托,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松藤图轴



《松藤图》轴,清,李 作,纸本,设色,纵124cm,横62.6cm。   

本幅自识:"漫  底混 蛇,世事 能 起家。松因掩映多 翠,藤以攀高愈 花。雍正八年十月李 。"钤"李 "、"吞 印二方。  

雍正八年即1730年,李 时年45岁。是年八月,他得到第二次进入宫廷的机会,但他并未因讨统治者欢心而一味摹古,从事工整严谨的绘画,而是以自己的绘画理想放笔写意。十月,他创作了这幅《松藤图》。画面上,苍老的松干上缠绕褚色藤萝,构图讲究,设色淡雅,用笔苍劲,泼墨淋漓,随意点染,却不零乱,很有整体感。尤其擅于用水,画面象刚画完时一样湿润清新。是李 写意画的代表作,体现了他以抒发性情为个性的画风。  《故宫文物大典》绘画卷影印。





岁朝清供图轴

 

《岁朝清供图》轴,清,吴昌硕作,纸本,设色,纵151.6cm,横80.7cm。

岁朝指农历元旦,历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喜欢在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吴昌硕作为一名文人画家,也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少取材于牡丹,他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话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此段话写于1889年,而在这幅1915年的《岁朝清供图》中仍然不见牡丹形象,其时吴氏的生活已有了极大改善,但仍不画牡丹,可见其富贵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与画品。

此图以瓶梅、水仙、蒲草、秀石诸品组合而成,并置于瓶盆等器物中,以示为案头清供之物。物品高下低昂、错落有致地安排于画面,并以右高左低的对角形式排列,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配以题识和印章,这是吴昌硕花卉画中常用的构图形式。画面左上角自题:“岁朝清供。岁朝写案头花,象古人所作岁时物之迁流也,兹拟其意。乙卯岁寒吴昌硕。” 此图信手挥洒,真情流溢笔端。高颈古瓶中的一枝红梅,以及翠绿的水仙,纷披的蒲草,皆得其大意,笔法隽逸洒脱,极具清逸雅淡之气。用墨、设色也恰到好处,用墨浓淡相宜,设色俏丽鲜艳,雅妍相兼,双勾敷色的水仙花,更体现了吴氏晚年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




  1. 个人点评:
  2. 清朝真是人才辈出啊,当然这些人不一定都是满人,大多应该是汉人吧
  3. 贴得我头都晕了,真的好多
  4. 人数虽多,可画能价值千金的却寥寥无几
  5. 从价钱来说,其实清朝的画,特别是清晚期的,都没多大价值,最多在研究文化发展上能有点用
  6. 看了这些水墨画,
  7. 相比于外国的浓重画风,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风,很淡雅,谦谦君子,有静心的功效。就是气质方面也很出众不是~呵呵
  8. 有几张图片有点小,很遗憾啊,看不是很清,但是找不到别的图片了






小说推荐

1.寂寞空庭春欲晚 作者:匪我思存  <非穿越文>
        这本书很有名了,匪大的嘛~不过也确实很好看。
        康熙与纳兰表妹琳琅的故事。注定的悲剧。看得我稀里哗啦的~
        也许是皇帝的缘故,身在高处,爱也必须隐藏。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可是我相信他是爱她的,只是责任太大,无奈太多,看得人心痛。天意拨弄,一错再错,一路行来,风雪多明媚少,终是梨花如雪空寂寞。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568999_u3331904/


2.殇璃 作者: 雪灵之  <非穿越文>
      看到西西的推荐里说是无比悲的一篇文,最爱悲文的我怎能错过~
      人都太天真,可那也是一种幸福,毕竟有人疼有人管,天真才有用武之地。所以我们都是幸福的,不要抱怨得到的太少。。。结局,应该是悲的吧,我总认为她对他说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可是,说了又怎样,他也有他的无奈,不然她也不会选择死亡,最后相见了吧,纠纠葛葛,终于有了句点。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748326_u3331904/



3.若相惜 作者:懒水  <穿越文>
      我很少看清朝的文,受不了阿哥来阿哥去了。可这篇很有名,所以还是看了 。女住啊穿越成了年羹尧,与众阿哥、博硕、卫子风之间发生了纠缠不清,跌宕起伏的情与爱。女主是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了这个男儿“身”。康熙命她不得爱,不得婚配,不得产子,不能做任何女子做的事,只能做年大将军,为康熙、为大清征战杀场。然而情与爱不是一道圣旨就可以阻止的了的。胤缜,是她死心塌地为之效命的人;胤祥,是她命中注定要刻在心里的人;胤祯,是她不得不伤害却又不忍伤害的人;博硕,是她愧疚而又不能放开的人;卫子风,是让她该恨却又注定亏欠一生的人……
      我觉得那啥的尺度有点大,看得我很不舒服 = =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568359_u3331904/



4.最禛心 作者:东篱菊隐(VIP)  <穿越文>
        很好看!!!四爷党的要看哦~也是因为此文,我才喜欢上四四的><
        很长的一篇文,就是女主怎样俘获冷面四四的半纠结半搞笑半温馨半虐人不偿命的故事~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681244_u3331904/


5.红牡丹 作者:洛阳书生  <穿越文>
        男主是十三,可是我还是喜欢老四啊TAT
        此文就是女主征服N个阿哥的故事。有点小白有点雷。属于轻松系的文,很可爱啊~看多了你死我活的宫斗的,或者看多了虐得死去活来的文的,来看看这个也不错,调剂一下~
链接  http://www.paipai.fm/r4576042_u3331904/



以上就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清朝文了,貌似大家都应该看过



[ 此贴被mylord在2010-05-02 17:4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52
谈岂寒。

ZxID:954164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玉清
迷途漫漫,终有归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5-01 0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顾贞观更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1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 《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他们的爱情因纳兰性德的家庭原因以悲剧告终,沈宛回归江南。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话说——纳兰性德
    纳兰在古今中外的词人中我最喜爱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读起来不仅仅是感动,更让人钦佩其才学。从写诗看其为人,感受其一种缠绵的胸怀。
    说我无病呻吟也好,说我强说愁也罢,对于纳兰这人,似乎能体会到他非凡的一生,以及作词的哀思。口口相传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这样的词句让我倾慕不已,掩卷沉思,用心体会纳兰用着怎样的心情写出如此千古绝句。放下书卷,总在哀叹,纳兰短暂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转眼即逝,留给历史的是闪亮一眼!
    三百多年来,词坛才子们推崇宠爱其词,痴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起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可以说,纳兰容若是中国清初第一词人,是继往开来的杰出词者。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
    恨不能见容若,观其容,瞻其貌!
    在此碎念,感怀纳兰性德……
清朝相关小说
《清风吹散往事如烟灭》——楚湘云
  清朝的文一般不外乎皇室家族的事情,这篇也不例外,主要人物:八爷、四爷、十三、日朗和女主楚言。此文也是风靡一时的清朝文,由于我很不愿意看清穿类的文章,这文居然能被我扫到,也实属不易。看过感想,咳咳,忘了……
《清梦 繁华冢》——段琳琅
链接http://www.paipai.fm/r4599854/
  清穿类,身为现代人的夏末穿越到清朝一个叫初九的妞身上,种种遭遇后不幸死了,然后狗血的再次穿越,重生后的名字——董鄂夏末。至于男主们,哎,那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喜欢的自己去看吧……
《宫墙柳》—— 段琳琅
链接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4569519
    又见清穿,啥也不想说了。喜欢看主角是十三的,心疼十三的,感念十三的,可以找找这文……

呼口气,终于搞定。辛苦小舞和千致力于写作素材,加油!
                                        ——OVER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35
梦里湮灭

ZxID:9658617


等级: 热心会员
花满楼,楼满花香凭谁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5-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1.李鸿章:他虽然是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即《马关条约》的人,但是这都是听命于清政府的命令,他本人也无可奈何,不能把这个罪责归结到他身上,这对他是极其不公平的,就算当时不是他,清政府也会让其他人去签订这个条约,结果是不会改变的。就他本人来说他是个杰出的外交家与政治家甚至军事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艾艾米儿

ZxID:8479630


等级: 热心会员
人只有向前看,就有活下去的勇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5-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本人推荐那个《清空万里》在穿越小说泛滥的时期,这部小说算是一个奇葩,以独特的搞笑风格,深深的吸引这每一个读者,不过本人不是很喜欢那个书的封面,感觉不是很吸引人额...
说起清朝的人物来,就不得不说说康熙和雍正了,说起来本人是非常喜欢雍正的,大概是受了清穿小说的影响吧,感觉四四就是一个典型的腹黑坏男人.....嘿嘿,因为之前已经有人推荐《最禛心》了,我就不再多说,那本小说的四四是黑到家勒......嘻嘻
另外再说说我们的康熙.......嘻嘻,我发现他们都是排行老四额.....总感觉那个康熙和和珅是有那么点暧昧的....嘿嘿,不然的话,那么个明君干么那么放纵一个贪官呢....而且哈,他那么花心说不好使在掩饰自己的性向......嘻嘻,以上纯属腐女猜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7
挚爱----------小说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5-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纪晓岚

  纪晓岚像时下关于纪晓岚与和珅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剧中的纪晓岚正直、机智、英俊、洒脱,与油腔滑调、不学无术的和珅形成鲜明对比。纪晓岚与和珅打成一片,时时不忘捉弄对手,让他出尽洋相,又每每能化险为夷,成功避开来自和珅的报复。观众看了无不忍俊不禁,深感痛快。可是,历史上纪晓岚的真实面貌到底是怎样的呢?

  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的字,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乾隆词臣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这要先从纪晓岚的长相说起。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的朱珪曾经有诗这样描述纪晓岚:“乾隆宸翰”玺(昌化石)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纪晓岚的官场命运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长深宫的皇帝,有很多怪习。对于纪晓岚来说,乾隆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他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说的了,即使是福长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宠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随和珅,与其结成死党,另一个重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年轻漂亮。曾经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其著作中记载说,福长安英气逼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美少年。

  长相本由天注定,没有办法选择。相貌丑陋的纪晓岚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难以参预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纪晓岚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纪晓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四库全书》封面其实,长相不过是一个表层原因。纪晓岚跟乾隆的隔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专制君主从本质上来说,不会喜欢稍有个性、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进忠言的乾隆,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当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时,乾隆竟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原来,皇帝让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并不是真正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之流。



公元前一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了几句话,竟惹得汉武帝大怒而受到残酷的宫刑。司马迁痛定思痛,说道:“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1800多年过去了,纪晓岚面临的竟是同样的处境:在专制的皇权面前,一个知识分子是难有尊严的。纪晓岚面对乾隆的指责,只能忍气吞声。我想,在电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的吧?

  正如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所言,乾隆用人“颇以貌取,文达(即纪晓岚)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即乾隆)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ruǎn)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以长相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四库全书》内页如上所述,纪晓岚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不过如此。那么,从纪晓岚这一方来说,他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处境呢?纪晓岚一生,做过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官,诰受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兼文渊阁直阁事,赐紫禁城内骑马。中间只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给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但也仅仅两年多就被召回京师做官。所以在一般人眼里,纪晓岚也可以算是官运亨通的一个人。然而,久在官场浮沉的纪晓岚并没有体会到多少飞黄腾达的快感,他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孤独、愁苦的感叹。这从纪晓岚一生中的几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不敢著书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但在纪晓岚生前,就有关于他平生不著书的说法流传。

  《四库全书》楠木匣有人说,纪晓岚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古人,所以不重著述,不存作品。纪晓岚的门生刘权之就说他老师文名满天下,经常给人写文章,但都“随手散失,并不存稿”,原来纪晓岚总是认为这些文字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没有刊刻的价值。纪晓岚的另一门生陈鹤也说,老师自从主持纂修《四库全书》,纵观古今著述,知道该有的都已经有了,后来的人再怎么挖空心思,所著也不出古人的范围,而那些自谓超过古人的人,都是自不量力罢了。所以纪晓岚“生平未尝著书”,偶尔为人作序记碑表之类的文字,也都随即丢弃,未尝保存。陈鹤感慨地说,如今某些人偶尔写了一点小东西就四处炫耀,急欲表露,真是厚颜啊!

  清代大学者江藩在其《汉学师承记》中却说,纪晓岚一生精力全都耗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又喜欢写些稗官小说,故而“懒于著书”,他青少年时期的著作都藏在家中,未曾流传于世。



 庄氏史案本末而按照纪晓岚自己的说法,与上面都稍有出入。纪晓岚晚年就曾讲起,“我早年就学习诗歌,其间意气风发,与天下同好互相唱和,总是不甘人后。如今我年纪差不多80岁了,却转而瑟缩不敢著一语,平生所写的稿子也不敢自存”。他说这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得意作品,大多都是古人已经说过的东西,自己辛辛苦苦地著述,不过是徒自苦耳。



从纪晓岚的话来看,他并不是“未尝著书”,早年还是勇于吟诗弄赋的,只不过后来他对自身所处的世道逐渐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来越不敢从事写作了,而且也不敢保存自己的稿件。要说是因为怕超不过古人而罢笔,这个理由似乎很是勉强。这个理由背后还有着极大的社会政治背景,那就是乾隆年间思想控制的加强,文字狱屡见不鲜。

  清朝文字狱集中发生在号称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中著名的,康熙时有庄氏《明史》狱和戴名世《南山集》狱,雍正时有查嗣庭狱和吕留良、曾静狱。其中查嗣庭狱是莫须有的罪名外,其他的还是或川陕总督岳钟琪像(吕留良、曾静案告密者)吕留良像多或少确因文字有犯忌之处。而在乾隆时期,文网更加苛密,大多是无中生有、借题发挥来杀人。




例如有内阁学士胡中藻狱。胡中藻的诗歌中有两句诗引起乾隆的敏感。一句是“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认为是故意加浊字于大清国号之上,大不敬;一句是“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乾隆认为这是讽刺他朝门不开,不进人才。又因为胡中藻在广西学政任内,曾出试题“有乾三爻不象龙说”,乾隆认为龙与隆同音,这是诋毁他的年号。乾隆就凭着这些强词夺理的借口,将胡中藻杀了。乾隆一朝的文字狱,大多都是这样。作为乾隆的词臣,纪晓岚对这些文字狱自然深有感知。



  四库全书总纂官陆锡熊奏折同时,纪晓岚及其同僚也因纂修《四库全书》而饱尝文字所带来的窘迫,甚至家破身亡。本来,进行偌大一个文化工程,中间出现一些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只要尽心尽力,有错即改,加以完善就可以了。可惜纪晓岚他们面对的是乾纲独断、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一点点不完善之处带来的就是杀身之祸。




在纂修四库过程中,总纂纪晓岚、陆锡熊和总校陆费墀等人因有差错而遭到多次呵斥、交部议处、罚赔等处分,最后,总纂陆锡熊死在前往东北校书的途中,而陆费墀因无力负担江南三阁的修改费用而被革职,郁郁而终,家产被查抄,妻离子散。同僚和自己的亲身遭遇一定会给纪晓岚带来更深的感触,也使他真切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的险恶。



  《清稗类钞》中有一则纪晓岚轶事很值得回味。据说纪晓岚做翰林时,有一天起草文牍,文思枯竭,于是出屋顺着走廊散步。廊下有一个老兵正睡得香,鼾声阵阵。纪晓岚拍醒了兵士,问他睡得可好。老兵说很好。纪晓岚于是拿来一部书让他认字,老兵说不识字。纪晓岚这时若有所思地说:“人生识字就是困苦患难的开端,你不识字,真正是快乐啊。”这则轶事不一定是真,但它所反映的心态可能跟真实的纪晓岚相距不远。纪晓岚4岁就跟笔砚结缘,后以文字走上仕途,却没料到文字也动辄给人带来杀身之祸,给他带来窘迫,有这种感叹自在情理之中。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他“瑟缩不敢著一语”的现象,不正反映了他在专制君主面前那种战战兢兢的感受吗?

  观弈道人纪晓岚有一个别致的自号,叫“观弈道人”。纪晓岚晚年很喜欢下围棋,在下棋的同时,他也从中体悟官场、世道、人心。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曾经请朋友沈云浦画了一幅《桐荫观弈图》,自题诗一首:不断丁丁落子声,纹楸(qiū)终日几输赢。

  道人闲坐桐荫看,一笑凉风木末生。

  何仙姑在这里,他以“观弈道人”自比,闲看世间风云变幻。7年后,他再次检视《桐荫观弈图》,又有感叹。他认为当初请人作观弈图,也不过是道人(也就是纪晓岚自己)不亲自参与胜负而已,但其心中仍然存在着胜负之心,而如今看来,连这个胜负之心也都是幻象呢。这种心态在另一首与弈棋有关的诗中暴露无遗。这首诗是写《八仙图》的,图中八仙,各具情态:何仙姑与韩湘子对弈,其余五仙旁观,而铁拐李一个人却在一旁呼呼大睡。纪晓岚写道: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韩湘子“顽仙”既指铁拐李,也是纪晓岚自喻;“春风蝴蝶”,化用庄子化蝶故事,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间胜负之心。纪晓岚在这里表达了超然世外的态度,可算是看透红尘。不过,他在乾隆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想要超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挽联纪晓岚在69岁那年,有一天跟同僚聊天,聊得兴起,说:“从前陶渊明自作挽歌,我今天也自题一首挽联,希望我死后大家能够用它挽我。”这首自挽联如下: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挽联第一句是说在官场中起落浮沉,就好比鸥鸟一样,这把仕途的艰辛描摹出来了。第二句是说自己埋头于图书之中,好比在书中生死的蠹鱼一样,这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喟叹。从这一自挽联中可以看出纪晓岚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其中也包含了纪晓岚对自己一生的认识。

  从以上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纪晓岚不太可能做成乾隆的宠信之臣、重用之臣,充其量不过是皇帝养起来的一个文学词臣而已。

  与和珅的关系在电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经常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民间也有不少传说,多次讲到纪晓岚如何捉弄和珅。



《清朝野史大观》就记载,和珅在宰相府内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晓岚题字,结果纪晓岚爽快答应,题以大字“竹苞”。这二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书亭上。


乾隆偶尔临幸和珅宅第,一见纪晓岚题字,马上就知道了纪晓岚是在捉弄和珅。他笑着对和珅说:“纪晓岚是在骂你们一家‘个个草包’呢。”结果和珅对纪晓岚恨之入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

  其实,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我们仅从一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乾隆朝晚期,纪晓岚好友、御史曹锡宝欲弹劾和珅,纪晓岚虽为朋友担心,但也仅以宋人《咏蟹》诗相赠: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一背红。

  意思是说,现在弹劾和珅,恐怕时机不够成熟。但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晓岚的告诫,毅然上书,指参和珅。结果乾隆大怒,要将曹锡宝治罪,此时的纪晓岚再也不像上次救卢见曾那样,尽心为朋友出力,而是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声称自己毫不知情。结果由于他表现得过于露骨,反而使乾隆认为纪晓岚正是幕后指使者。可见,纪晓岚怎么会把自己树立成和珅的对立面呢?

  有史料记载,和珅在他发达之后,曾与文学名流诗文唱和。有时他私下请纪晓岚、彭元端为其作品润色。而纪、彭二人考虑到和珅权大势重,万一不从,被他穿了小鞋可受不起,也就每每代为捉刀。当然,也就仅仅润色文字而已,纪晓岚并不是要依附和珅去谋求高位。据朝鲜使臣徐有闻所见,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投靠,只有刘墉、纪晓岚、朱珪等人始终不依附。看来,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下,纪晓岚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力不与和珅同流合污而已。



  晚年的纪晓岚,常以弈道为喻,言其心志。比如前文所引题《八仙图》诗,就表达了他超然世外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世故的态度,也是纪晓岚从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纪晓岚久任官场,官职也不低,能够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肯定有他的为官之道。这种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尽量保持中立的身份。而他长期追随乾隆,游山玩水,吟诗作对,阿谀奉承之作居多,也可见其为人。从纪晓岚这种性格特点来看,他不会与和珅发生面对面的冲突。电视剧中的那些镜头,根本就不会出现。

  嘉庆十年(1805),纪晓岚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生前他自撰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这样的一位“世故老人”,他又如何肯、如何敢与权倾朝野的和珅直接对抗呢?

  老百姓的明星既然纪晓岚只是乾隆的一个文学词臣而已,也不是一个跟和珅针锋相对的斗士,然而他在广大民众中间却极受欢迎,似乎可以说是老百姓的明星,这是为什么呢?有关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不计其数,这恐怕也是中国文人少有的待遇吧?仔细想来,恐怕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纪晓岚具有幽默风趣的真性情。清代笔记中记纪晓岚,提得最多的就是纪晓岚的诙谐。如牛应之《雨窗消意录》说:“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也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如果说纪晓岚幽默风趣,大概不会错。但仅仅是幽默,还不足以达到人人传颂的地步。纪晓岚的幽默,还有真性情的一面。在流传下来有关纪晓岚的幽默故事里面,有两点比较突出,最能看出纪晓岚的真性情。这就是纪晓岚敢于跟权势人物开个小玩笑,而且也能讲荤段子。

  例如他敢称呼乾隆为“老头子”,敢趁题亭额的机会讥嘲和珅一家,尽管这些故事不一定真,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纪晓岚面对权势人物的幽默作风。对于文人一般不敢惹的太监,纪晓岚也敢开个玩笑。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说话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对于这样的调侃,当事人倒也不好表示什么,也不便于施加报复。这也许是纪晓岚借幽默来表达性情的原因吧。

  纪晓岚还时不时来点段子,更可以见出其性情。有一次,一个姓平的朋友做了新郎倌,纪晓岚送了一部《诗韵》贺喜,人们都很奇怪这个礼物有什么奥秘。平某思索了好几天,才知道纪晓岚取四种声调即“平、上、去、入”跟自己开了个玩笑。这种荤段子向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要想它不流传天下也难。明清两代,民间非常流行的一部笑话总集《笑林广记》中,大概有一半内容都是与性有关。

  第二,纪晓岚善于对联之戏。对对联,俗称“对对子”,既是文人自幼接受教育启蒙最基本的课程,又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娱乐活动,深受百姓喜爱。纪晓岚才思敏捷,诙谐不羁,尤善对对联,常有妙语。比如他为一穷苦铁匠所写对联为:纪晓岚等编《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又比如,他为理发匠所写的对联为: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寥寥数字,精细入神,堪称绝对。

  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他身穿皮袍,按当时文人的习惯,手持折扇。这位太监便出题: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此事迅速被传为笑谈。

 纪晓岚善于对联,应该是事实。纪晓岚这个才能在当时的官场上也是流传已久。

  纪晓岚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是他出的一副灯谜。一年元宵,乾隆命大小臣工上进灯谜,以供紫禁城悬挂。纪晓岚所献灯谜为一副谜联,注明上下联各猜一字: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猜不出答案,查知系纪晓岚出题,便召其回复,结果得知其答案为字的偏旁谜,即“猜谜”二字,大加赞赏。纪晓岚的座师刘统勋等人,也乘机对乾隆夸奖纪晓岚。此后,纪晓岚名声更著。

  《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书盒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五十寿辰,文武百官纷纷撰联赋诗,无非万寿无疆之类。而纪晓岚所写之联别出心裁: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联指清朝统一全国后,西起葱岭,东濒大海,北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纵横均为四万里,版图之大,为历史上所未有;下联指五十圣寿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岁,正好合为万岁,敬祝乾隆万寿无疆。见到此联后,乾隆大喜,当即传旨,将纪晓岚擢为京察一等,以道府记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39岁的纪晓岚奉旨出都,任福建学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翰林来说,外放学差无疑是仕途上的一个转折点。纪晓岚对此喜不自胜。登车启程,至济南改乘舟船,沿运河南下,一路行来,山川秀丽,他也不停写诗作赋,后来还结集出版,名为《南行杂咏》。

  传说在行舟途中,纪晓岚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还给他送来一张纸条:“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轰鸣。纪晓岚触景生情,想出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

  世上流传的纪晓岚对对子故事,有真有假。例如,有一则故事说纪晓岚曾随乾隆南巡,路过黄河碎石滩。乾隆出了一个上联:“石头渣稀烂棒硬。”纪晓岚漫不经心地答道:“黄河水翻滚冰凉。”对联上下句都体现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算是不错。但其实乾隆六次南巡,纪晓岚没有一次扈从过。不过,纪晓岚善于对对子是真,而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更广泛地传播了纪晓岚的大名。

  第三,纪晓岚朋友遍朝廷,门生满天下。纪晓岚早年就与一帮志趣相投的文人学士结成文社,半月聚会一次,谈古论今,切磋诗文。文社中有他的族兄纪昭和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钱大昕。就连上科进士刘墉,这时已由翰林院编修升为侍讲,也参加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纪晓岚与刘墉一齐被推为文社领袖。由于文才出众,也由于性格谦和,纪晓岚很快在朝廷上下拥有了一批兴趣相投的朋友。

  纪晓岚多次担任过考官。他先后任过乾隆己卯山西乡试正考官、庚辰会试同考官、本省壬午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学政、甲辰会试副总裁官、己酉武会试正总裁官,嘉庆丙辰会试正总裁官、己未武会试正总裁官、壬戌会试正总裁官等。正因为他经常担任考官,所以门人众多。

  朋友和门生一多,纪晓岚的名字未免在他们口头、著作中经常出现。久而久之,纪晓岚的声名怎么可能不越传越大呢?

  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第四,与两部名传天下的书有关。第一部就是清代的文化大工程--《四库全书》。纪晓岚是这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借此机会还删定了一部重要的目录学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本书在学界也享有盛名。第二部书就是纪晓岚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这部笔记流传甚广,也获得后世极高的赞赏。鲁迅认为此书“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既有趣,又有真知灼见,而其“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文渊阁宝(青玉)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鲁迅据此盛赞纪晓岚是当时社会中“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小说家孙犁认为这部笔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他同类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位置,“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这两部书都留名后世,其编纂者纪晓岚自然也就名动天下了。

  纪晓岚死后,谥号“文达”,这是对他文学才能一种相当高的认可。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说他是一代通儒,“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就是说纪晓岚不仅学识好,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应该说,这一评价是基本上符合实际的。



作品一览


  《阅微草堂笔记》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有《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集《滦阳续录》。


  《阅微草堂笔记》的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边地景物,诗词文章,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纪昀仕途顺利,他写此书的指导思想是“大旨不乖于风教”,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与《聊斋志异》的描摹细腻、委曲动人大异其趣。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上十六卷文章,十十六卷诗赋)、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总之,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点评

纪晓岚一生才华横溢,即使在文字狱泛滥的年代,都无法抹去他的过人才华。可惜,长的丑点,不是大帅哥。可见人无完人,我一直相信上天是公平的。又帅又有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出现在书中,骗骗小女孩的罢。不过流传后世的,往往不是某个人的美貌,真正能流传下来的,都是伟大的作品,所以精神力量还是强大的。
[ 此贴被rainlxsh在2010-05-09 17:4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6





浅暖夏

ZxID:8192557

等级: 略有小成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5-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纳兰明珠,纳兰容若之父。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

从纳兰明珠的一生简介中可以看出,他当初的所有荣誉与功勋皆来自于他自身的努力,他的身家背景及婚姻皆没有为他的前途带来什么益处。

明珠最后是以“朋党之罪” 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

但其实,究其所作所为,他对清王朝的付出不可忽视。他在三藩做大,毫不顾及自身,毅然上书议撤三藩,为收复台湾更以身入虎口,为抗击外敌,深入敌区,做为一位文官,是不易的,做为臣子,是尽忠的。

纳兰明珠初任云麾使,二任郎中,三任内务府总管,四任弘文院学士,五任加一级,六任刑部尚书,七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八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九任经筵讲官、兵部尚书,十任经筵讲官、兵部尚书、佐领,十一任经筵讲官、吏部尚书、佐领,十二任加一级,十三任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佐领、加一级,十四任今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佐领、加一级,而后更赐三眼花翎,在“相位”二十载,其能力可见一斑。


以下摘自《清史稿》(喜欢历史原稿的可以看。)

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

  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擢总管。五年,授弘文院学士。七年,命阅淮、扬河工,议复兴化白驹场旧闸,凿黄河北岸引河。旋授刑部尚书。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十一年,迁兵部尚书。十二年,上幸南苑,阅八旗甲兵于晾鹰台。明珠先布条教使练习之,及期,军容整肃,上嘉其能,因着为令。

  康熙初,南疆大定,留重兵镇之:吴三桂云南,尚可喜广东,耿精忠福建。十馀年,渐跋扈,三桂尤骄纵。可喜亦忧之,疏请撤籓,归老海城。精忠、三桂继请。上召诸大臣询方略,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诸大臣皆默然。上曰:“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因下诏许之。三桂遂反,精忠及可喜子之信皆叛应之。时争咎建议者,索额图请诛之。上曰:“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明珠由是称上旨。

  十四年,调吏部尚书。十六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屡充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诸书总裁,累加太子太师。迨三叛既平,上谕廷臣以前议撤籓,惟明珠等能称旨,且曰:“当时有请诛建议者,朕若从之,皆含冤泉壤矣!”

  明珠既擅政,簠簋不饬,货贿山积。佛伦、余国柱其党也,援引致高位。靳辅督南河,主筑堤束水,下游不浚自通。于成龙等议浚下游,与异议。辅兴屯田,议者谓不便于民,多不右辅,明珠独是其议。蔡毓荣、张汧皆明珠所荐引者也,迨得罪按治,恐累举者,傅轻比,上谕斥,始定。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显斥之,于朝士独亲李光地。明珠则务谦和,轻财好施,以招来新进,异己者以阴谋陷之,与徐干学等相结。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荐汤斌傅皇太子,即以倾斌。会天久不雨,光地所荐讲官德格勒明易,上命筮,得夬,因陈小人居鼎铉,天屯其膏,语斥明珠。事具德格勒传。

  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明珠、国柱背公营私,阁中票拟皆出明珠指麾,轻重任意。国柱承其风旨,即有舛错,同官莫敢驳正。圣明时有诘责,漫无省改。凡奉谕旨或称善,明珠则曰‘由我力荐’;或称不善,明珠则曰‘上意不喜,我从容挽救’;且任意附益,市恩立威,因而要结群心,挟取货贿。日奏事毕,出中左门,满、汉部院诸臣拱立以待,密语移时,上意罔不宣露。部院事稍有关系者,必请命而行。明珠广结党羽,满洲则佛伦、格斯特及其族侄富拉塔、锡珠等,凡会议会推,力为把持;汉人则国柱为之囊橐,督抚籓臬员缺,国柱等展转征贿,必满欲而后止。

  康熙二十三年学道报满应升者,率往论价,缺皆预定。靳辅与明珠交结,初议开下河,以为当任辅,欣然欲行。及上欲别任,则以于成龙方沐上眷,举以应命,而成龙官止按察使,题奏权仍属辅,此时未有阻挠意也。及辅张大其事,与成龙议不合,乃始一力阻挠。明珠自知罪戾,对人柔颜甘语,百计款曲,而阴行鸷害,意毒谋险。最忌者言官,惟恐发其奸状,考选科道,辄与订约,章奏必使先闻。当佛伦为左都御史,见御史李兴谦屡疏称旨,吴震方颇有弹劾,即令借事排陷。明珠智术足以弥缝罪恶,又有国柱奸谋附和,负恩乱政。伏冀立加严谴。”

  疏入,上谕吏部曰:“国家建官分职,必矢志精白,大法小廉。今在廷诸臣,自大学士以下,惟知互相结引,徇私倾陷。凡遇会议,一二倡率于前,众附和于后,一意诡随。廷议如此,国是何凭?至于紧要员缺,特令会同推举,原期得人,亦欲令被举者警心涤虑,恐致累及举者,而贪黩匪类,往往败露。此皆植党纳贿所致。朕不忍加罪大臣,且用兵时有曾着劳绩者,免其发觉。罢明珠大学士,交领侍卫内大臣酌用。”未几,授内大臣。后从上征噶尔丹,督西路军饷,叙功复原级。

  明珠自罢政后,虽权势未替,然为内大臣者二十年,竟不复柄用。四十七年,卒。子性德、揆叙自有传。
[ 此贴被浅暖夏在2010-05-11 21:0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想念那个浅浅暖暖的夏天。
花月半

ZxID:6711965


等级: 派派贵宾
准备考试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5-0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出生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人,后抬旗入镶黄旗。其先祖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母富察氏。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一说是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东宫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嗯............
推荐《不辞冰雪为卿热》
http://www.paipai.fm/r4583688_u6711965/
看了 墨墨七 的点评她说这是清穿第一文,所以我就找了去看,这本书整体而言是不错的,从人物刻画到情节设置再到文笔,都很经典,这篇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特别 ,开篇就很不一样 ,找到这本书,看简介的时候感觉好像不咋滴,幸好我没有以貌取人啊,下了去看

推荐《山河日月》

这是一篇BL的清穿文
一句话简介就是:一生杯具的八阿哥胤禩,重生到七岁的时候,他认真地生活,希望不要重蹈杯具。
本文主线为重生历史与传奇,副线为耽美,展现胤禩一生,非悲剧。
《懒人的清朝纪事》作者:鹤舞南山

《想穿就不怕遇阿哥》作者:秋水伊人
[ 此贴被葬錵﹎钕孓﹎在2010-05-02 17:10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1PQ22958-7.jpg
  • 描述:163_2004812104830.jpg
  • 描述:941542.jpg
  • 描述:2008513115549237.jpg
  • 描述:200810061117031969929945.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8
瑾颜。

ZxID:9696085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瑾墨。
你是我的义无反顾,我是你的熟视无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5-02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 (天若舞) 推荐理由呢? (2010-05-05 13:30) —
推荐小说

《凤舞大清》

现代中医大学女生穿越清朝,魂穿,女主董鄂氏,男主。。。。九阿哥。
咳咳,这个当时是和《不辞冰雪为卿热》一起看的,都是九阿哥文,但都很精彩。话说这本比较HE吧。

文案:一位现代美女中医梦回大清妙手回春的系列故事。这位supergirl悲天悯人,慧黠博学,伶牙俐齿,机敏幽默,即将成为一名妙手仁心的现代中医之际,却因一次意外魂回大清,融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展开了千折百回的爱恋、造就了荡气回肠的人生……
  磅礴恢宏的煌煌盛世,在那一页,旖旎如锦又风雨飘摇,倘徉着缠绵悱恻的无边风月,也蕴藏着惨烈悲壮的博弈倾轧……
  他?集无数极端性格于一身,最终成为极具争议、极具才华、极具胆识的帝王?……
  他?一代传奇皇商,灵魂知己,最终沦落为阶下囚的夺嫡失败者?……他,儒雅豁达的富贵王侯?……他,志同道合的逍遥神医?
  千般纠葛、万重羁绊,情终归何处?花终落谁家?
[ 此贴被似水。流年在2010-05-04 16:3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花吹雪

ZxID:11259708


等级: 热心会员
大切なのは過去じゃなくて,今だ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5-02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爱新觉罗多尔衮


   
       

睿亲王多尔衮
  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

  如果说努尔哈赤建立的大清的根基的话,多尔衮则是打下了整个大清的天下,使大清朝更加繁荣昌盛强大。
  无可否认,多尔衮是个内心极其复杂矛盾的人,他的生命里有着太多的抉择,非但关系到他和兄弟们的荣辱和身家性命,也关系到满族整个民族的命运。他对权力帝位有着极大的野心,但也是胸怀大志勇往直前的创业之主,福临的即位是他一手促成,入关后也是他亲自派车驾迎幼帝,福临在北京的称帝他是总导演,福临的登基诏书是他领着满汉群臣逐字逐句反复推敲而成的。他生前并没有想废掉幼主,虽然不能说他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但是他毕竟没有走出这一步,这不能说他太优柔寡断,也不能说他势不如人,却只能说这是他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后所作的明智抉择,这也与他的一贯行事作风相吻合,毕竟当时天下还不稳定,另外要作到满族内部不受一点冲击和影响,完成不流血的政变却很难说
    多尔衮实在当的起“睿亲王”这个“睿”字,从他可以当皇帝而选择不当,很多人是真心佩服他懂得审时度势,毕竟皇帝这个头衔实在是太诱人了,袁世凯哪怕是当83天皇帝也要硬来,吴三桂兵败如山倒还要过把皇帝的瘾,台湾的林爽方穿破布啃地瓜也还坐在土敦上称万岁,可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枭雄,狗熊要当皇帝,但是即使不当皇帝,多尔衮依旧是当世的枭雄,就像未称帝的曹操一样。
  虽然他死后,曾追论其罪,说他“僭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明”。诏削爵,财产入官,平毁墓葬。有的记载说,“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但是这一切并不能磨灭多尔衮的功绩,后世也有帮其正史的。
    没有多尔衮就不可能有大清王朝268年的历史,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缔造者,是中华统一版图的杰出奠基人
[ 此贴被花吹雪在2010-05-02 16:2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Vicky。69

ZxID:10449406

等级: 热心会员
我哭了数千次也一定会再去尝试拼搏一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5-02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 (天若舞) 楼下报过的类型?楼上修改增加?不太明白,具体意思是? (2010-05-05 13:32) —
占楼先

分类4科学技术及经济----农业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本。“康乾盛世”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也是清政府对农业重视的表现。
清朝对农业的基本政策:政府奖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提倡各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种植方法,提高产量;改革耕作方法,大力推广多熟种植;
清朝已经出现的作物:桑、茶、棉花、甘蔗、烟草、甘薯、稻、油菜、韭黄、黄瓜、甘蔗、荞麦、玉米、番薯、马铃薯等
清朝农业持续发展的表现:荒地的大量开垦、耕地面积的扩大。
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雍正三年),达到890万顷。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人口迅速地增长到3.6亿。
清朝农业发展的地域性表现:(按时间顺延)
1. 高产作物甘薯的种植,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2. 双季稻的栽培,推广到江北部分地区;
3. 广东部分地区收获早稻以后,又插晚稻;收获晚稻以后,再种油菜或甘薯,一年三熟;
4. 江西土薄,早稻收获以后不能续种晚稻,就种荞麦,一年两熟;
5. 北京郊区的菜农,利用“火室”、“地窖”等设备,在冬季栽培韭黄、黄瓜等新鲜蔬菜
6. 乾隆年间,原来不种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区,栽培棉花的占十之八九
7. 清朝前期,甘蔗种植遍及东南沿海各省,如广东、台湾;
8. 烟叶的种植也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在江南、山东、直隶,上腴之地,无不种烟;

农业类书籍:陈世元撰《金薯传习录》,记述了冷床育苗,包世臣《齐民四术》中记述了翻蔓技术,番薯种植技术逐渐完善。

拾遗:
1.经济作物桑、茶、棉花、甘蔗、烟草,种植面积扩大后已经成为商品;
2.南方多熟种植的推广,每年可增产粮食60多亿公斤;
3. 清朝时候,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增多了;
4. 清代经济作物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
5. 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推广;
6.5中的农作物从明代就自美洲经南洋输入;

趣闻:
    清初到中叶100多年的兴旺蓬勃,称“番薯盛世”。然而番薯等高产作物也有其弱点:营养低且单一、味道差,可深加工的价值少。作为一时的救急尚可,长期为主食必然导致人营养不良,“面如菜色”,身体素质大幅下降,也必然影响人的正常智力发育。
So,面黄肌瘦的的原因我们已经百度出真相了~~~~





分类5小说3部
三世缘 (清穿四四)
作者:太平洋的贝壳
简介:轻松甜蜜为主,与夺嫡无关。皇子之间的斗争只是背景,主要是写胤禛和穿越后女主爱情的。文里的四四,对女主温柔且专情,偶尔还会有些孩子气;可他的爱,他的温柔,只对女主一人展示。四四能登上皇位,自有狠毒和阴冷的一面,偶也会冷不丁找个被虐物将其体现;但是呢,肯定不会虐在男女主身上!
其他信息: 进度:已完成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古色古香-爱情小说 ┃ 作品风格:轻松 ┃ 主角:胤禛,欧阳/钮祜禄·敏敏 ┃ 配角:尹昊天,胤禵 ┃ 其它:胤祥等


四爷我爱宅 
作者: 秋水伊人
简介:穿越是种时尚,但是她从来不想追求流行,可显然老天并没考虑她的感受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她穿了!穿就穿了吧,好歹也送她到向往以久的大唐盛世女皇时代瞻仰一下武则天的绝代容颜不是?结果却把她弄到满街大辫子的清朝,尤其让人抓狂的是竟然是清朝历史上最风云诡谲的九龙夺嫡时期……
天呐,你不堪贤愚枉为天;地呀,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瓦没有失心疯,瓦虽然不是窦娥,但是瓦也冤呀,咋地也不能这样枉顾个人意愿送偶到这么个不省心的时代啊,尤其是一来就碰上了三年一次的宫廷选秀。
娘的,好歹给个过渡适应期不是?哪能一上来就这么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过,中选不容易,落选还不容易?嚯嚯……
事实证明,落选它确实也不容易——一个不小心就被选进了四四府。史料说四四是一个刻薄寡恩、小肚鸡肠,且有面瘫倾向的男人,这样的一个男人却不幸的成了自己的丈夫,这真是悲摧中的悲摧哇!
有人说四四冷酷无情,有人说四四低调闷骚,有人说四四善于修身养性,有人说四四其实如狼虎……
MD,全部都是假滴!
其他信息:进度:连载中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古色古香-爱情小说 ┃ 作品风格:轻松 ┃ 主角:耿绿琴、胤禛 ┃ 配角:康熙及一众阿哥,四四家一众女眷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
作者:千本樱景严
简介:看书是广博的,深度是不够的;潜能是无穷的,惰性是坚强的.清水文,半架空,所以,女主不是历史人物,是凭空捏造的.四四还是那个四四,不会专宠一个女人,女主还是女主,最爱是自己,不会让一个男人挡住自己的天空.
其他信息:进度:已完成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古色古香-爱情小说 ┃ 作品风格:轻松 ┃ 主角:佟淑兰(佟佳氏淑兰),胤禛 ┃ 配角:康熙,胤祥,胤祯,胤禩,胤禟 ┃ 其它:佟淑兰(佟佳氏淑兰),胤禛



推荐理由:3部基本是一个类型的,放在一起说
贝壳的书是翻的第一本清穿的书,额,现在还没看完......这只44是见过的最原生态的44,把冰山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可是咱就好这口....抛开皇族斗争,看着就是舒坦~~可以说这本书奠定了我看清穿的基调,麻烦滴不要!河蟹出没注意的时代,这几本书会让你忘记H的存在,即使忘记也可以带着趣味看下去。秋水笔下的女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从简介就可见一斑。文中融合了时下流行的几个短句,譬如“本人已死,有事嫩烧纸”,呵呵,44居然也会开玩笑的哦~~在宅中虽然没有明写龙斗,却点到44的谋略算计,拉拢人心;有生气,情绪丰满,不再是史实中的天子,更像恋爱中的男人了。而千本的44基本是配角.........当时冲着作者的名字去的(白哉~~~星星眼)......喜欢这样的女主,自成方圆无事逍遥,不爱便自由自在,爱亦不束手束脚~~用自己的双眼看见天空,而不是要求某人给自己一片天空!
可以说这3本书,只主角的形象性格的设定就使作品成功了一半,加上若干情节的铺垫,再表现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不由自主的就看到v了......

改一个重复的....其他陆续补充



lz问题一个:如果楼下报过的类型,楼上修改增加了,这个怎么算?
[ 此贴被xuanyuan0421在2010-05-04 21:3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总是逃避的话这样一来,思念是无论如何也传递不到的(华丽的挑战)
悠然铃

ZxID:7252921


等级: 热心会员
年年岁岁平平安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5-04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爱新觉罗·载淳

姓名:爱新觉罗·载淳
  出生: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
  属相:龙
  卒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
  享年:19岁
  年号:同治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庙号:清穆宗
  陵寝:惠陵(清东陵)
  父亲:奕詝(咸丰)
  母亲:叶赫那拉氏,后尊为孝钦显皇后
  初婚:16岁结婚,配偶阿鲁特氏,配偶:5人,皇后阿鲁特氏为皇后
  子女:无
  继位人:载湉(光绪)
  最得意:兴办维新诸事
  最失意:父亲早故
  最不幸:身后皇后自尽
  最痛心:无子女
  最擅长:戏耍
生平简介
  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咸丰帝长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是清朝第八任皇帝,为人任性,刚愎自用,是受制于慈禧太后,没有什么作为的傀儡皇帝。
少年时期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一日,咸丰帝病危,召御前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代写珠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上述大臣赞襄政务。载淳生母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尊为皇太后。第二天咸丰帝去世,6岁的载淳即位,年号祺祥。
  咸丰死后慈禧太后勾结奕欣发动北京政变,捕杀肃顺、端华和载垣,斥革其他五人,两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同治帝在位13年,前12年是在两太后垂帘的情况下虚坐龙椅的傀儡皇帝,最后只亲政了一年。
  同治帝即位之初,清政府利用湘军并借列强之师助剿,同治三年(1864)将太平天国镇压了下去。接着李鸿章率淮军于七年也将捻军镇压了下去。
  60年代开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办起了洋务,以建立新式军备为中心,并创办了一些为它服务的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洋务运动与镇压太平天国为清朝赢来了“中兴”。然而同治帝与这一切毫无关系。
  同治帝在大典上穿过的小朝袍同治幼年,政事由两太后管理,同治帝只是读书。朝廷对同治帝的读书十分重视,派礼部尚书祁寯(jùn)藻、管理工部事务前大学士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均、编修李鸿藻教授汉文,礼部尚书倭拾珲部、左侍郎伊精阿臣、兵部尚书爱仁均教授满文。此外还教授步射、骑马。这些课程是皇帝的必修课。有这么多名宿教授,同治帝一定学得很好吧?出乎意料,很不理想。现在看看老师的反映。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在咸丰朝获状元,同治朝担任詹事府右中允的翁同龢受命教皇帝读书。同治写字像《翁同龢日记》说到同治帝16岁时(同治十年,1871)的读书情况。
  正月初七:“晨读极散,因极陈(极陈,极力上言)光阴可惜,当求日进之方,上颔之而已,照常退。”
  初九:“读甚散,敷衍而已。”
  二十九日:“……午初来,满书极吃力,午正二始毕,讲折尤不着力,真无可如何也!”
  二月初八:“课题‘重农贵粟’,诗题‘东风已绿瀛洲草’,得洲字。文思极涩,初稿几无一字可留,且虚字亦不顺,复逐字拆开讲过,仍凑泊而成数段,未毕退。午正再入,坐四刻而不成一字。遂作诗,诗亦不佳。如此光景,奈何奈何!”
  16岁的皇帝读书就是这样。
  丁国均《荷香馆琐言》还有这么一个记录:
  毅皇帝尝与翁师傅言,自谓当差劳苦。
  “毅皇帝”是同治帝的谥。当皇帝,竟把管理国家大事说成是一种苦差事!
亲政时期

   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力,她以同治帝“典学未成”为由,拖延同治帝亲政时间。直到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才为自己十七岁的儿子载淳举行了大婚典礼。同治帝婚姻是个大问题。找谁做皇后,两宫皇太后意见不一: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蔡氏为皇后。同治帝本人喜欢前者,同治皇帝的惠陵便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蔡氏为慧妃。同治十二年,同治帝亲政,只有一年多。这一年他干了什么事呢?
  首先说外事。第一,他处理了一些外交事务。六月十三日,他在紫光阁接见日本特派大使。之后,俄国、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公使向他递交了国书。第二,这年十二月,应越南国王要求,同治帝派遣两广总督瑞麟帮助越南抗法。第三,由于台湾高山族人误杀漂流到台湾的琉球人,日本以此为借口侵略台湾。第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同治帝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赴台湾部署防务,少年同治帝写字像抵御日本侵略。后来通过谈判,订立《北京专款》,日本撤出台湾,清政府赔偿白银50万两。要是说同治帝在外交方面还算做了点事的话,那么内政方面他就什么成绩都没有。要说有,那就是他制造了麻烦。
  同治十二年九月,同治帝以方便太后颐养为名,实为自便,降旨兴修颐和园。修颐和园需银1000万两,木材一项,径七寸至四尺多,长一丈五到四丈八的楠柏陈黄松木要3000根。钱,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各省款项支绌,当时西北左宗棠又正镇压回民起义,捐输和厘金全用在上面了,清政府的财力根本不允许再拿出这么多钱来修园。木材需从四川采集,但道光初年以来已经砍伐得差不多了,无从购觅,况且运输艰难万分。十月二日,御史沈淮上疏请求缓修,师傅李鸿藻与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文田也都上疏劝谏。同治不听。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正式开工。钱出自捐款40多万,木材由人到福州买进口的。十二日,同治帝亲自视察工地,此后又于四月初九、五月十一日视察工地。
  赞成修园的也有,那就是与慈禧太后同族的两广总督瑞麟,而越来越多的大臣反对同治这一做法。三月二十四日,奕欣、奕譞、景寿等共同上疏劝谏,仍不听。七月十六日,开始忍耐并出了两万两报效银的恭亲王也上《敬陈先烈请皇上及时定志用济艰危折》,附议此折的还有10多名御前大臣与军机大臣。该折提出了一系列大政要事,要求停工。同治读了折子上几行字,便勃然大怒,说了好些低水平的话:“我停工何如?尔等尚有何哓舌?”奕欣又提出一些问题,同治帝大怒,说:“如此位让尔何如?”奕欣又提到同治“微行”一事。所谓“微行”是指他便装到宫外寻秦楼楚馆。同治帝开始矢口否认,待奕欣说出时间、地点和人证,才无话可说。同治帝对奕欣怀恨在心,写了一道朱谕,革掉他一切职务。九月二日又改为只将他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九月三日又下朱谕,革去惇王奕誴、醇王奕譞、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伯讷彦谟诂、额驸景寿、贝勒奕劻、军机大臣奕欣、文祥、宝?#93;、沈桂芬、李鸿藻等10人的职务。慈禧太后尽管与奕䜣有矛盾,但她还不想现在马上就把奕欣完全排斥掉。她立即叫同治帝取消这个上谕,说:“十年以来,无恭王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销。”同治这才立即发出上谕,恢复了奕欣世袭网替的亲王衔,奕誴、奕譞的官职也得以恢复。
  由于众多大臣反对,同治帝终于于八月一日下令停工。
同治之死
  同治十三年(1875)一月十二日,同治帝病逝,终年19岁,其寿命是清朝十二帝中最短的。同治帝的死因有不同说法:
  惠陵一、梅毒说。这是民间说法。同治帝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慈禧太后要同治帝多接近慧妃。同治帝不高兴,常独处乾清宫。苦闷的他,由王庆祺导淫,与载澄微行,在宫外寻花问柳,引起性病。慈禧太后误作天花来治,最后病死,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二、天花说。这是官方说法。根据相关史料,时人笔记记载,多数史学家认同同治帝死于天花。
  同治帝死后葬河北昌瑞山惠陵,庙号穆宗,谥“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癖好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同治有两个癖好,一是好玩,一是好奢。
  同治喜欢两种游戏,一是蹴踘,一种是蹶张。前者类似足球戏,后者是以足踏弩,使之张开。
  同治喜欢演戏,但他演的不是重要角色。有一次,演《打灶》,恭王奕䜣儿子载澄扮演小叔,一个妃子演李二嫂,同治演灶君,他身穿黑袍,手持木板,为扮演李二嫂的妃子一打一骂以为乐。
  同治最喜欢玩的是掼交。他让小内监横卧板凳之上,他用手按在小内监肚子上,要下面的小内监旋转如飞。好些小内监受不了。
  同治生活奢侈。有一天,小内监拿着同治御笔批的字条到内务府要500两银子买木瓜吃。管内务府的荣禄到宫门口奏请说:“各宫要的木瓜已由管理部门供奉,即须添加,怎么要这么多钱呢?”同治听后,发脾气。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史学界有这样评价:“宣宗好俭,穆宗好奢。”
后妃
  
皇后(1人)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氏,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册为皇后。同治帝死后封为嘉顺皇后,不久崩。
皇贵妃(4人)

   淑慎皇贵妃
  富察氏。穆宗立皇后,同日封慧妃。进皇贵妃。德宗即位,以两太后命,封为敦宜皇贵妃。进敦宜荣庆皇贵妃。光绪三十年,薨。谥曰淑慎皇贵妃。
  庄和皇贵妃 阿鲁特氏,大学士赛尚阿女,孝哲毅皇后姑也。事穆宗,为珣嫔,进珣妃。光绪间,进珣贵妃。宣统皇帝尊为皇考珣皇贵妃。孝定景皇后崩未逾月,妃薨。谥曰庄和皇贵妃。
  敬懿皇贵妃 赫舍里氏。事穆宗,自瑜嫔进瑜妃。光绪间,进瑜贵妃。宣统间,进尊封敬懿皇贵妃。
  荣惠皇贵妃 西林觉罗氏。事穆宗,自瑨贵人进瑨嫔。光绪间,进瑨妃。宣统间,进尊封荣惠皇贵妃和荣惠皇太妃。

同治与嘉顺皇后的故事
隋文帝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其言也哀,其声可悲。世人都想做皇帝,却不知人在其位,难当其身。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她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隶属于蒙古正蓝旗。她的祖父赛尚阿在嘉庆年间中举,曾为大学士,并曾任道光年间兵部尚书兼刑部尚书,可谓权倾一时。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赛尚阿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入广西镇压太平军。但太平军攻势凌厉,从广西一直打到湖南,赛尚阿由此被革职。父亲崇绮在道光二十八年即中举,因受祖父株连,亦被免掉工部主事的职位。 同治三年崇绮重新参加科举考试,居然夺得一甲一名的状元头衔皇后幼年在家,崇绮亲自授课,读书聪颖,十行俱下,“后幼读书,知大义,端静婉肃,内外称贤。及正位六宫,每闻谏阻,自奉俭约,时手一编”。她被册为皇后,同治帝很喜爱她,也很敬重她。

    据记载,同治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看中了侍郎凤秀家的闺女,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同治帝和东太后慈安却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崇女长得相貌平常,可“雍容端雅”。最后,斗争的结果是他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女人,但同时必须得搭配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阿鲁特氏为皇后,凤秀女封为慧妃。事情没有由此而结束,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看见婚后同治与皇后“伉俪綦笃”,这就更加激起了满腔的不快。 一个三十八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孤枕岁月。漫长的日子中,她再没有近距离接触任何异性。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己意而生闷气,如今发现竟不似往日之稚朴爱慕,只与新妇缠绵厮守,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嫉妒。故谕示载淳:慧妃贤明淑德,儿宜多加体贴;皇后年少,礼节未娴,儿不应太过耽迷,误了政事。一条冷酷的家规,毫不保留地显露了慈禧对阿鲁特氏的反感,这对仍然沉醉在新婚燕尔的小俩夫妻无异蓖钒艉取?

    这位天子,恋既不易,离又不能,可谓正处于恋离两难之困境。青葱岁月,却过着尴尬苦难的夫妻生活:想与喜欢的女人相宿,可母后不准;和自己讨厌的女人同床,自己却又不愿意。帝后之间的政治斗争被引申到了床上。无可奈何的他的反抗之举,就是干脆卷起铺盖终年独宿乾清宫,后来还有“可怜天子出天花”的说法。同治终于病染沉疴,弱不能支。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

    在皇帝死前,皇后阿鲁特氏还冒险去看同治,夫妻相怜,其场面令人唏嘘。不料,这相见却不能相伴的夫妻匆忙一见,却促成了永世的分离。阿鲁特氏虽然一再克制自己的情绪,但看到同治的情形,还是忍不住声音哽咽。据《我的前半生》曾记载这事:一天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大怒不已,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抶之”,并叫来太监备大杖伺候。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留媳妇的体面!”慈禧怒不可竭,同治被吓昏而去从床上跌落在地。慈禧见状,才未对皇后动刑。可这一惊一吓,也重病的同治又掉了几分魂魄。急传太医入阁请脉,但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衔憾而去。

    同治皇帝死后,阿鲁特氏大恸大悲,不思饮食。“今古悲欢终了了,为谁合眼想平生”。干脆吞金自杀,不料获救得生。残酷的皇太后说:“可随大行皇帝去罢!”摆在后妃五凤发簪她面前的只有一死,无论她愿意还是不愿意。阿鲁特氏并不是怕死,但在同治去世后她才知道自己已怀孕,的确像戏词中说的“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方知有孕,娘怀儿三个月呕吐恶心”,从同治生天花去世一共是一个月零五天,正处于“不知不觉”之中;当她知道怀孕时虽然已经立了光绪,但她还是想把同治惟一的骨肉生下来,万一是个阿哥,大行皇帝也就有后嗣了;虽然慈禧已经给她断了御膳,但对于处在呕吐恶心状态的阿鲁特氏来说,她倒也无所谓,她相信太后一旦知道自己怀上同治的骨肉,起码也会让她活着把孩子生下来。 但阿鲁特氏想错了,慈禧对于惟一的儿子留下的遗腹子,也同样恨之入骨,惟恐阿鲁特氏生下皇子,名正言顺地当上太后。在阿鲁特氏已经能进食之后,慈禧依然不许给皇后进御膳,阿鲁特氏彻底绝望了,被阎王拒绝吞噬的她又无奈地把人生的惨剧推到了眼前,走上自己别无选择的一条自尽路。

    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后75天,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 吐出胸中的最后一口怨恨之气,带着未出世的孩子走了,去与阔别多时的爱人再续九泉之约。

    阿鲁特氏死后被封为“嘉顺皇后”。既然她已经不能对慈禧的垂帘听政构成任何威胁,慈禧也以赏赐一点点哀荣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不计前嫌。 慈禧专门为已故的同治皇后下了两道懿旨,用来表彰她的嘉德懿行。 懿旨当中措辞恳切,似乎真为自己的儿媳选择殉葬而伤怀。 也许只有地下的“嘉顺皇后”最清楚,她的婆婆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阿鲁特氏,这个谨守妇德的皇后 即使能够活下来,也绝对斗不过擅长权术的慈禧,虽然她是满腹经纶的状元之女。 阿鲁特氏死后与同治皇帝合葬于惠陵地宫。 在生前,他们的共枕而眠总是受到太后的干扰,如今在另一个世界总可以享受同穴而眠的恬静了
[ 此贴被悠然铃在2010-05-04 23:5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2
一生一世一双人
涼緖°

ZxID:3698990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流螢°
积善之家有余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5-06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参加分类一

                                              “状元夫人”乱世“孽海花”赛金花传奇

      清末著名小说家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因为她传奇的经历,将她列入海上名妓中的“后二怪物”之一。另有作者特意将原来的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开除一位,而将这位「状元夫人」列为「金刚」之首。在北京她则因为喜欢穿男装,被称为“赛二爷”。

                                                             

      在晚清众多的名妓之中,赛金花应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除了名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孽海花》,还有多部笔记和小说涉及她的故事。


                                                           

      根据有关的史料,历史上的赛金花经历大概如下:

      其初名为傅钰莲,又名彩云,江苏盐城人,(一说为安徽人)约生于1872年。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1887年(光绪13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妾,洪时年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90年代初,同洪钧归国,不久洪病死。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部分德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改换男装到皇家园林西苑(今中南海)游玩。1903年在北京因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晚年生活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

    今天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来看,赛金花本人并没有令人惊艳的倾国之色,却只因不同寻常的经历,成为一连串传奇故事的主人公。

                                                                 


        能够嫁给状元首先就是一个风尘女子不同寻常的遇合,这于是引出了另外一个在当时就颇为流行的传说。据说,洪钧未中状元之前,曾经受到过一个妓女的资助,这个妓女有的作品里称之为小青。和所有“公子落难美人相救”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样,洪钧和小青订下了白头之约,但是也同样没有跑出这类故事的套路:中了状元的洪钧觉得娶妓为妻有损自己的体面,于是抛弃了前盟。而不知内情的小青最初沈浸在被人称为“状元夫人”的喜悦中,得知真相后愤然上吊自杀。

      因此,在《孽海花》中,出场时的「花榜状元」傅彩云脖子上有一圈与生俱来的红丝,足以让男主人公金雯青(洪钧字文卿,此处影射很明显)明白她是小青的后身,遂有隔世重逢之感。而因了这段没有了结的前世孽债,许多作品将洪钧的死因归为小青对他的报复:彩云后来私通幼仆、玩弄戏子,最终将洪钧气死。甚至后来彩云与戏子孙小三的一段不解之缘,也有传言说,因为孙小三的前身在那段前世姻缘中曾经为小青鸣过不平,所以今生里得到彩云的以身相报。

      不过曾朴的《孽海花》并不满足于以上这样因果报应的简单故事,小说对彩云的个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加工,使人们更容易相信这位状元夫人的不同凡响。在做“公使夫人”期间,彩云不但很快学会了欧语,其美貌和聪明也到处引起轰动,甚至德国皇后也与她合影留念;与此相对照,大清国的公使金斐青却处处显出迂腐和无能,危难之时甚至要求救于他这位如夫人。而傅彩云在金雯青死后要求脱离金家的一段表白里,其坦率和敢作敢当也不乏令人称道之处:

    “我何尝不想给老爷争口气,图个好名儿呢?可是天生就我这副爱热闹寻快活的坏脾气,事到临头,自个儿也做不了主。……若硬要把我留在这里,保不定要闹出不好听的笑话,到那一步田地,我更要对不住老爷了!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我阔绰的手,一时缩不回,只怕老爷留下来的这一点死产业,供给不上我的挥霍,所以我彻底一想,与其装着假幌子糊弄下去,结果还是替老爷伤情面,害子孙,不如直截了当,让我走路,好歹死活,不干姓金的事,至多我一个人背着个没天良的罪名,我觉得天良上倒安稳得多呢。”

                                                                 


      诗集上,假如傅彩云在洪钧死后心甘情愿地为他守节而不是下堂求去重操旧业,「状元夫人」的名声就不可能作为一种成名的资本。而在赛金花的时代,象明末名妓董小宛那样从良后心甘情愿作一名贤妇的妓女可谓聊胜于无。清末的妓女,许多因为挥霍太过、债务缠身,经常靠嫁人来摆脱债务,不出三、五月到一年,即想方设法地脱离夫家,重张艳帜,名为“泡浴”。赛金花虽未能免俗,但她到底是在洪钧死后才明明白白地下堂求去,倒也不失为一种光明磊落。因此,在燕谷老人的《续孽海花》里,历史上赛金花在送灵回南的途中潜逃到上海,被描述成经过洪钧原配夫人默许的行为,因为如此则彼此都不伤体统。


                                                                 

                                      回到沪上的赛金花挂牌接客,果然效果颇佳,名声大噪。



      这段难以揣测的公案给小说家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另一本清末小说《九尾龟》是这样叙述此事的:赛金花到紫禁城与瓦德西叙旧,看到国人眼中神圣的皇家宫苑被联军占领,面目全非,本能的爱国心由此被唤起:「我虽然是个妓女,却究竟是中国人,遇着可以帮助中国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因为华德生(影射瓦德西)请她作翻译文案,赛金花借此劝说华德生不要虐待中国人,释放被押的中国官员。更为人称道的是使出她的娇媚手段,帮助中国的议和大臣洪中堂(影射李鸿章)说服华德生在和约上签了字。

      对于这一段功劳,一般的文人赞扬起来喜欢咬文嚼字,什么「他在那熗林弹雨之中,谈笑而劝敌帅,颐指而策番奴,飘零鸳燕,因赖他作个金铃,即贵居王公,也都靠他一枝明杖」,更本色一点的想象大概更符合主人公的身份,我们可以设想,赛金花打着一口婉转的苏白,向别人表明自己简单的动机:「谢不谢倒没有关系,只是让大家看看,知道我们吃把势饭的人也不是一点点用场也没有,别人说起来总是堂子里的倌人没有好人,其实也不见得。」

      和议既成,联军退兵,两宫回銮,乱哄哄论功行赏之时,自然没有赛金花的份。相反,虽然「议和大臣赛二爷」的名声增加了不少「生意」,也不过依旧做着倚门卖笑的生涯。一至于后来的虐妓致死一事,赛金花并非没有责任,但似乎也别有隐情,例如吴趼人就认为,她是因为招摇的缘故才被解返原籍的。「招摇」二字似乎颇有深意,乱世之中,一个风尘女子身份大起大落,巨大的反差很容易反映出世态炎凉。因此,《九尾龟》就大胆的虚构了一个卑鄙的卜部郎,赛金花因为看不惯他的市侩样,得罪了他,后来他就借虐妓一事大做文章进行报复,使赛金花最终被迫铩羽南归。

      此后的赛金花虽然又在上海重张艳帜,只是秋娘已老,传奇的故事也离她而去。不过一个身份低贱的风尘中人,一生中两次与历史风云际会,虽为流星一闪,却也足以引起世人的向往与凉叹,因此,时人曾预言:

    「照他这样侠骨奇情,不但比古来的苏小、薛涛,只以歌舞诗词传为佳话者不可同年而语,就是比那些纡青拖紫的贵人,弄月嘲风的名士,碌碌终身,汶汶没世,也就有上下床之别,将来自必为一代传人。」
[ 此贴被涼緖°在2010-05-06 17:0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慕彼秋风

ZxID:515054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lansexiuzhi
嘟嘟嘟嘟嘟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5-10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0)之末代皇朝·清  时间:5月1-15日

分类1. 暮日余辉——末代皇室的女人们

1.醇亲王载沣(溥仪生父)家的女子

载沣有四子、七女:
  福晋瓜尔佳氏
  长子: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
  次子:爱新觉罗·溥杰(1907—1994),
  长女:爱新觉罗·韫媖(1909—1925),
  次女:爱新觉罗·韫和(1911—2001),
  三女:爱新觉罗·韫颖(1913—1992)
  侧福晋邓佳氏
  三子:爱新觉罗·溥倛(1915—1918),
  四子:爱新觉罗·溥任(1918—),
  四女:爱新觉罗·韫娴(1914—2003),
  五女:爱新觉罗·韫馨(1917—1998),
  六女:爱新觉罗·韫娱(1919—1982),
  七女:爱新觉罗·韫欢(1921— 2005)


首先要说的是这些女子之间的关系

溥仪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第二代醇亲王
大女儿韫媖嫁给婉容的哥哥郭布罗润良为妻
三女儿韫颖嫁给了婉容的弟弟润麟为妻

润良是婉容生母,毓长家的四格格和荣源所生

润麟是婉容养母,朗贝勒府二格格恒香所出,郭布罗润麟先生现在还在世








韫媖




润麟和三格格





溥仪妹妹 二格格三格格


七格格爱新觉罗.韫欢,1990年摄于日本广岛


2.溥仪的妻子
1)皇后——郭布罗·婉容


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

17岁时,婉容因其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而被采选入宫,又因为娘家的高贵地位成功入主东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但她不能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后相比,因为她是给一个末代逊帝做皇后,她仅拥有皇后的名义,而无皇后之实。所以婉容的入宫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婉容入宫之时,溥仪已经退位。当时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为此,溥仪的婚礼则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民国政府特准婉容的“凤舆”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的后半部,成为名义上的皇后,所以婉容作为历史人物,多年来被人们俗称末代皇后是合乎情理的,但这位末代皇后却与已往的历代皇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婚礼的第三天,她和溥仪一起在东暖阁接受各国驻华使节的贺礼,这是婉容以皇后身分第一次公开露面。当时,她梳着满族式的"两把头",高高的发髻上缀满了绒花;黄缎织锦旗袍更把她的曼妙身材衬托得美艳无比,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使见多识广的外国使节夫人们,也无不惊叹她的娇美容颜和高雅仪态。当时的大小报纸,亦极尽所能,不吝篇章,都争先恐后地做了绘影绘声的实况报道,可谓盛况空前。







婉容朝服像





溥仪吉服像







溥仪大婚来宾合影



大婚婉容和女宾合影




"燕尔新婚,如兄如弟"——溥仪和婉容也确实度过了一段美满幸福的日子。这不仅因为婉容是旗人中的极品美人,还因为她是受过西式学堂教育的女子。与身边那些低头躬腰的太监和迂腐保守的师傅们相比,婉容不止是一股清新的风,一缕和煦的阳光,更是使他沉闷灰色的宫廷生活的导师。更何况民国时代的大家闺秀,以崇尚时髦为荣,所以婉容婚后经常教溥仪学英语、吃西餐,这些很对溥仪的口味,因为溥仪对西洋文化也很感兴趣。婉容的天真美丽、她的柔情与活泼给溥仪带来了很多快乐,而她的饱学多识,更是使溥仪视之为知己。




婉容上色照




在众多的婉容照片中,这张照片作为婉容的衣冠塚入葬清西陵,与溥仪团聚。这张照片是婉容诸多照片中最能反映她身份气质的一张。照片中的婉容坐姿端庄,面庞清秀安详。从照片的背景和装束看,应当是拍摄于大婚之后,是她一生中最为愉快和幸福的日子。


婉容的后半生,她的悲剧,从走进东北开始。
随着溥仪在东北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婉容的皇后身份开始变得更加有名无实。为了获得专房专宠,她逼得溥仪和文绣离婚,却不想留给自己的才是无尽的悲凉。
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日本侍女的监视,缉熙楼就是她的囚室,她开始抽大烟,变得专横跋扈,最后,直至她疯了。
婉容的晚景甚是凄凉,被丈夫抛弃,甚至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没有家人愿意来认领她。
婉容死在了延吉,姓名一栏写着“荣氏”,案由一栏写着“伪皇后”,婉容的尸骨已不可寻,长埋在了长白山里,这座爱新觉罗家的家山,最终成了婉容的归宿。


2)淑妃——文绣

淑妃文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向封建皇帝提出离婚并诉诸法院获得成功的皇妃,因为历来备受史学家和后人关注。而文绣不堪忍受婉容嫉妒和折磨的传言也在后世的文学影视作品中被一再放大。

文绣进宫那年尚不满14岁,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可她一踏进那高大的围墙,便失去了一切自由。她在一篇短文中,把自己比做“悲鸣宛转”、“奄奄待毙”的“哀苑鹿”。


皇后婉容欺侮文绣,皇帝总是偏袒皇后。有一天,文绣独自外出,回来后在院子里吐了一口唾沫,凑巧婉容正坐在旁边,便生了疑心。皇后要求皇帝对文绣当面斥责,文绣蒙受此不白之冤,感到十分委屈。从此,婉容和文绣之间的疙瘩便愈结愈深,以致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文绣1925年3月5日随溥仪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25日从天津住所静园出走,住进宾馆,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不愿闹上法院,遂经双方律师交涉“私了”,由溥仪付给文绣5.5万元赡养费。溥仪被迫答应离婚后,为挽回体面,还于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沪报纸上发布广告刊登“上谕”:“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当时有人把文绣的出走称为“妃革命”。

1947年,38岁的文绣曾在《华北日报》当过校对。为了生计,与报社社长的表弟、时任北平行营长官李宗仁部下少校军需官、40多岁尚未结婚的河南人刘振东结婚,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租了三间房屋安家度日。

1953年9月17日晚10时,文绣因心梗死于家中,只有刘振东守在身旁。事后由刘振东所在清洁队帮助钉了一具木板薄棺,埋葬在安定门外的义地里。终年44岁。一生未有子女。




文绣朝服像



婉容与文绣


左文绣中婉容




文绣溥仪离婚证书



3. 朗贝勒府(婉容养母家)的女子

朗贝勒共有二子七女,依次是:
长子恒尧
次子恒馞,恒馞的独子名启星,
    启星有三个女儿,依次是金硕、金辉、金宇。
七位女儿中除四女未命名即故去外。其他依次是:
大格格名恒慧,字伯馨
二格格名恒香,字仲馨(即婉容的养母,润麒的生母)
三格格名恒芬,字叔馨(即殷懿训的生母)
五格格名恒馥,字季馨(即奎垣的生母)
六格格二十多岁时死于肺结核。
七格格名馨远




恒香(婉容养母,润麟生母)


恒香



恒慧


恒馥



4. 其他
1 )肃忠亲王家的格格们

肃忠亲王善耆是第十代肃亲王,第一代肃亲王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善耆家一共38个孩子,其中17个格格,21个阿哥。
在这众多的格格里,我们只讲述十四格格显玙和十七格格显琦。



a)爱新觉罗显玙是肃亲王家的十四格格,又名金壁辉,而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则是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参与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等秘密的军事和政治活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的活剧,她还曾在热河组织定国军骑兵团,为日本侵略军效鹰犬之力。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被执行熗毙,终年42岁。





川岛芳子小时候被父亲善耆过继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辛亥革命后随川岛前往日本,从此接受日本的教育。

童年的经历使得川岛芳子的性格变得放荡,粗野,同时她生的明眸玉肤,十分美丽,这都为她成为汉奸埋下了隐患。

17岁那年川岛芳子被养父玷污,从此以后着男装,成为“东方魔女”,“男装女谍”,成为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受到特务头子田中隆吉、土肥原贤二等的大加赞赏。

后人发现,1948年执行熗决时被熗决的并非川岛芳子本人,而是一个替身,真正的川岛芳子则隐居在了长春,化名方姥,至1978年方去世。





川岛芳子行刑时照片


川岛芳子死亡报告




b)最后的格格——爱新觉罗显琦
爱新觉罗显琦又名金默玉,是善耆最小的女儿,出生时逊帝已经退位,因此显琦受到的束缚也相对小一些。
显琦出生在旅顺,后来被哥哥们带去日本读贵族学校,和润麟,韫颖等一起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显琦在北京开了一家益康食堂,后与著名的花鸟画家马万里结为夫妇。
1956年显琦突然被捕,为了不拖累马万里提出主动离婚,在秦城熬过了十五年的铁窗生涯。1979年显琦给邓小平写信,请求有一份工作,平反后,被分配到北京文史馆做馆员。
现在的显琦格格刚过完了91岁的生日,在廊坊颐养天年。而她,也是满清王朝最后的格格。





2)其他的皇族女人们




荣寿固伦公主
载入《清史稿》的最后一位公主,奕䜣长女,慈禧养女,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为人骄横跋扈
 

那亲王妃殿下




那桐令爱


那桐令爱




庆亲王世嗣妃殿下


顺郡王妃殿下




毓朗令夫人


载泽公妃殿下




肃亲王妃殿下


韫颖与宗弇


【慕慕所感】


故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这些末代皇族女子,或许不全姓爱新觉罗,但她们的命运却和这个姓氏,这个家族永远的连在了一起。
满清王朝如同日落一般,在溥仪一朝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演绎着不同于以往封建王朝的悲欢离合。从前的朝代更迭,多是民族内的你争我夺,现在却要加上国破家亡,加上国仇家恨,于是这样的悲欢离合被染上了更浓重的一丝悲壮色彩。
而这些女子,在这样悲壮的大背景之下,演绎出的人生也愈加丰富。她们大多见证了封建王朝的没落,看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点一点的散尽,而她们也最终褪去了身上那层皇族的光环,成为一个平凡的女子。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故事,这里能说的太少太少。寥寥几言,根本无法说尽其中的曲折与纠结。我们渴望看清那段历史,撇去历史以男人为主的视角去看那段历史,会发现在这样的翻天覆地之下,这些皇族女子走过了怎样的一段人生。

历史烟雾散尽,昔日的爱新觉罗已经从一个显赫的姓氏变成了现在一段历史的符号。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加诸于历史之上,写一段自己内心浪漫的历史,但是却不能够撇去真正的满清末路里,尤其是这些女子,有过怎样的辛酸血泪。




【小说推荐】

1.《相见时难》

——推荐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清宫文,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文。一个关于四代女子的故事,从玉屏,到曼萦,到星河,到瑟瑟,同爱新觉罗家 都扯上了关系。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也真是因为如此才更能打动人心。
玉屏和玄烨分离的苦,因为不能有红颜祸水的存在
曼萦和胤禛分离的苦,因为相见争不如不见
星河和弘昼分离的苦,因为血脉相连的爱不容于世
瑟瑟是死在德克勒怀里的,那是横亘在生死之间的坎
才所以,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2.《情不自禁》

——推荐
在我眼里,这是一本不大一样的穿越。
里面的老康是我很喜欢的角色,因为像个老顽童一样宠着乐乐,十三在里头则更像是一个愣头小子,乐乐穿越到清朝,用自己独有的处事态度和方式立足,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轻松的文风是我推荐的一大原因,大多数的清穿都有着很浓重的爱恨情仇,看到最后颇费心里,就像是打了一场恶仗,但是这篇文很轻松,虽然轻松但不小白,真是符合我的胃口啊~
也希望能符合你的胃口~~╭(╯3╰)╮

3.《清朝穿越记》

——推荐
好吧这算是在为我的连载文打广告,但是这真的是一篇很耐看的穿越。剧情的温馨平淡,透着胤禛对齐珞浓郁但不轻易表露的爱意,使得齐珞和胤禛之间这场爱情的角力颇有看头。
文章尚未完结,但是作者更新很勤,所以每天都可以过瘾,这是我尝试追的第一篇文,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 此贴被慕彼秋风在2010-05-16 01:4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54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