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5)之隋唐天下  时间:12月1-15日,活动开始啦。。。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9668 回复:27

[活动专题]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5)之隋唐天下  时间:12月1-15日,活动开始啦。。。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囧Q

ZxID:9741308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chantelle
我们钟情于某些音乐,终究是钟情于某些回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12-11 0
李承乾

------------------------------------------------
【简介】
  
皇太子李承乾 (母长孙皇后)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恒山王。唐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特敏惠,太宗甚爱之。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承乾特加宠幸十馀岁、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称心。太宗知道后大怒杀称心。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贞观十七年(643),承乾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造反,未成,被纥干承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

--------------------------------------------------

【史书记载】
  

《新唐书》

  常山愍王承乾字高明,生承乾殿,即以命之。武德三年,始王常山郡,与长沙、宜都二王同封。俄徙中山。太宗即位,立为皇太子。甫八岁,特敏惠,帝爱之。在谅暗,使裁决庶政,有大体,后每行幸,则令监国。及长,好声色慢游,然惧帝,秘其迹。临朝,言谆谆必忠孝,退乃与群不逞狎慢。左右或进谏,危坐敛容,痛自咎,饰非辩给,谏者拜答不暇,故人人以为贤而莫之察。后过恶寝闻,宫臣若孔颖达、令狐德棻、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等皆天下选,每规争承乾,帝必厚赐金帛,欲以厉其心。承乾慠不悛,往往遣人阴图害之。时魏王泰有美名,帝爱重。而承乾病足,不良行,且惧废,与泰交恶。泰亦谋夺长,各树党。东宫有俳儿,善姿首,承乾嬖爱,帝闻震怒,收儿杀之,坐死者数人。承乾意为泰告,望甚。内念儿不已,筑室图其象,赠官树碑,为起冢苑中,朝夕祭。承乾至其处裴回,涕数行下,愈怨怼,称疾不朝,累数月。又使户奴数十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鼓鞞声通昼夜不绝。造大铜炉、六熟鼎,招亡奴盗取人牛马,亲视烹燖,召所幸厮养共食之。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五人建一落,张毡舍,造五狼头纛,分戟为阵,系幡旗,设穹庐自居,使诸部敛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众号哭剺面,奔马环临之。忽复起曰:“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左右私相语,以为妖。又襞毡为铠,列丹帜,勒部阵,与汉王元昌分统,大呼击刺为乐。不用命者,披树抶之,或至死,轻者辄腐之。尝曰:“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又召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谋杀魏王泰,不克,遂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镵臂血■之,谋以兵入西宫。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齐州,承乾谓承基等:“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棘耳,岂与齐州等?”会承基连齐王事系狱当死,即上变。帝诏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绩、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杂治,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为废朝,葬以国公礼。子象,为怀州别驾,厥鄂州别驾。开元中,象子适之为宰相,赠还承乾始王,象越州都督、郇国公。楚王宽,武德三年,出后楚哀王,蚤薨,贞观初追封。
  

《旧唐书》

  恒山王承乾,太宗长子也,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武德三年,封恒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枢机辨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为明而莫之察也。承乾先患足,行甚艰难,而魏王泰有当时美誉,太宗渐爱重之。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有太常乐人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宠幸,号曰称心。太宗知而大怒,收称心杀之,坐称心死者又数人。承乾意泰告讦其事,怨心逾甚。痛悼称心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像,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宫人朝暮奠祭。承乾数至其处,徘徊流涕。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承乾自此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翦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鼓角之声,日闻于外。时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孔颖达受诏辅导,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颖达又多所规奏。太宗并嘉之,二人各赐帛百匹、黄金十斤。以励承乾之意,仍迁志宁为詹事。未几,志宁以母忧去职,承乾侈纵日甚。太宗复起志宁为詹事,志宁与左庶子张玄素数上书切谏,承乾并不纳。又尝召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及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深礼赐之,令杀魏王泰,不克而止。寻与汉王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谋反,将纵兵入西宫。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于齐州。承乾谓纥干承基曰:“我西畔宫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来耳,此间大亲近,岂可并齐王乎?”会承基亦外连齐王,系狱当死,遂告其事。太宗召承乾,幽之别室。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绩、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参鞫之,事皆明验。废承乾为庶人,徙黔州;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咸伏诛。其宫僚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中书舍人萧钧,并以材选用,承乾既败,太宗引大义以让之,咸坐免。十九年,承乾卒于徙所,太宗为之废朝,葬以国公之礼。二子象、厥。象官至怀州别驾,厥至鄂州别驾。象子适之,别有传。
  

【《册府元龟》储宫部·才智】

  唐太子承乾,太宗长子。少敏惠,太宗甚爱之。贞观八年九月,太子来朝。太宗谓侍臣曰:“我以承乾多疾病,不令读书,但与孔颖达评论古事。我试令作数纸,书言经国大体,立成三纸,颇有可观,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
  

【答元琬法师书】作者:李承乾(恒山王承乾)

  辱师所示妙法四科,循览周环,用深铭佩。法师早祛尘累,游神物表。阐鹫岭之微言,探龙宫之秘藏,洞开灵府,凝照元门。固以高步弥天,邻几初地;遂能留情博施,开导蒙心。理实义周,词华致远,包括今古,网罗内外。训诱之至,审谕之方,纵圣达立言,师传宏道,亦未足仿佛要津,拟议高论。但行慈减杀,顺气奉斋,斯乃仁人之心,以成大慈之行。谨当缄诸心府,奉以周旋,永藉胜因,用期冥佑。
  
【令皇太子承乾听讼诏】

  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今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后闻奏。
        
【皇太子用库物勿限制诏】

  储贰不会,自古常式。近代以来,多为节限,求之故实,深非事宜,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
  
【答皇太子承乾诏】

  汝家之冢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学齿胄,则君臣之义也,同之府库,实父子一体也。是以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奢则不孙,以约失之者鲜矣。勉思守道,无烦致谢。
  

【《册府元龟》储宫部·褒宠】

  唐废太子承乾太宗长子贞观十六年诏曰:储贰不会自古常式近代以来多为节限求之故实殊非事宜自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皇太子承乾抗表谢诏答曰:汝家之蒙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学齿胄则君臣之义也。同之府库实父子一体也。是以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奢则不孙以约失之者鲜矣。勉思守道无烦致谢。
  

【命皇太子权知军国事诏】

  朕以不天,夙罹偏罚,假息旦暮,分沈苫壤。仰赖先皇慈恩鞠育,爰自幼年。至於成家,未及弱冠,仍属乱离。翼奉义旗,身当矢石,克平多难,任居藩屏。遂复委以万机,膺庇景命。祗惧虚薄,弗克负葆,日夜兢兢,不遑宁宴。加以气患,屡幸九成,晨昏定省,废於朝夕。今岁停行,尽行养礼,不谓殃罚深重,大行崩背。号天叩地,无所逮及,伏奉遗诏,追迹汉文。以日易月,降其常期,顾命之旨,诚不可违。然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殷周以来,罔弗遵用,汉文变古,有乖前式。且慈颜日远,忻谒无由,俯就之文,理即遵奉。然朕之情切,不可循前,荼毒之心,何可堪忍。皇太子承乾,文过志学,秉性聪敏,频年治国,理务允谐。今欲於东宫平决,朕得尽哀庐室,终其丧纪,望群公卿士,股肱王室。兴言及此,唯增哽绝,朝多君子,恕朕哀心。
  
  
【唐会要】

  观龙兴观崇教坊。贞观五年。太子承乾有疾。敕道士秦英祈祷。得愈。遂立为西华观。垂拱三年。改为金台观。神龙元年。又改为中兴观。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复改为龙兴观。
  

【《唐会要》卷二十六◎皇太子冠】  

  贞观三年正月。有司上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退兵备仪注。上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称。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上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礼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行所当行。皆遵正道。自然当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 甚要。不可蹔失。
  

    【贞观政要】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七年,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曰:“ 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为骄纵。但出敕云,有谏者即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更发直言。故克己励精,容纳谏诤,卿等常须以此意共其谈说。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所裨益也。”
 
---------------------------------------------

【评价】
  
    李承乾——在渴爱中干涸的骄子
  
    本来打算把这个坑封掉了,至少先封掉“亲族篇”,转去写别人,但我前几天不小心看到了一个discovery的纪录片,是关于尼泊尔王室血案的,就是那个拿着机关熗把父母家人统统干掉后自杀的王储的故事= =。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承乾同学,感觉这两位皇太子殿下还真是有点象,虽然时间隔了一千四百年、空间隔了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初看李承乾的事迹时,记得我当时的想法是“不可理解”,弄不懂这样一个先天后天条件都近乎十全十美的男孩子,有什么理由能让他堕落变质?
  
    看古今中外历史上失德败事、死于非命的皇太子们,究其根源,大概有以下几种:
  ,政权的问题,代表:那些乱世短命王朝的继承人;
  ,父母的问题,生母不是父亲正妻、父母感情不好,代表:李治李显他们立的庶子;
  ,朝中大臣的问题,权臣当道又一心跟太子做对,代表:刘彻那倒霉的戾太子刘据;
  ,自己身边近臣的问题,不断挑唆教坏了太子,代表:俄彼得大帝的长子;
  五,本身的问题,比如智商太低、或者有才却不用于“正道”,政治才能差,代表:康熙废太子胤礽;
  ,不是国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对手太强大的问题,代表自然是悲情的李建成哥哥……
  以这六项来审视李承乾,似乎,一项都不符合
  
    他生在蒸蒸日上国运雄强的唐初治世,他的父亲是正直刚强的明君,母亲是明理温婉的贤后,父母感情自始至终牢固稳定,他自己是名份上无可争议的“嫡长子”,从小就被重点培养。当时朝中也是绝对的正臣当道,没有哪位大臣出来跟他做对。父母派到他身边的臣子也都清正忠直,勇于进谏。他的近身侍从中当然有唯唯诺诺的小人,但也没见有谁“主动教他学坏”,大不了都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罢了,顶多是宇文士及那一类的,要到赵高的级别还差得远。至于李承乾的政治才能,那是连势利眼的史官们都不得不承认“裁决庶政,有大体”的——李渊死后李世民为父守孝,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只处理最要紧的政务,其余全都交给李承乾,而李承乾在这一时期的表现羸得了朝廷上下生前身后的一致称赞,那年他十八岁。
  看来看去,好像也就是第六项“对手强大”似乎跟李承乾沾点边,但要再仔细想想,终贞观朝,主动跟他争位的,只有一个李泰,而李泰这家伙,要说他“强大”,实在是太抬举他了。这小胖子舞文弄墨还算有一套,政治上可是完全不及格,甚至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没弄清楚。他看事情只看表相,学父亲开文学馆、招揽贤才收买人心,可除了招来一些摇笔杆子的酸书生,别的还有什么?哪怕你弄几个武功不错的打手,狗急跳墙时杀兄杀父,也算没白费力气啊!
  
  说到“收买人心”……看朝中上下一拥而上气势汹汹地指责小李偏心李泰不对劲,就知道李泰这人心收买得怎么样了。他固然拉来了刘洎、岑文本站在自己一边(还是在父亲的明显暗示支持下),但对于影响力最大、父皇最信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简直就看不出来这甥舅俩之间有任何关系,天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才让无忌一头栽到李治身上万死不悔吧……长孙无忌不喜欢李恪,那是因为两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是天意人力不可挽回,但李泰身上的长孙家血液成份可是跟李治一模一样半滴不少……当然,长孙无忌一心扶持李治,也有他希望将来能控制这软弱小子、把持朝政的因素,可是考虑到他一直以来紧跟领导、顺承圣意的行为习惯,如果他不是真的特别不喜欢李泰,那么在小李非常明确地提出来要立李泰的时候,很难想像他有勇气去当面硬抗,毕竟顺水推舟作人情要容易得多……
  
    不过李泰干的最大蠢事,还是对父亲当面撒下的弥天大谎,声称要杀子传弟——你也不想想,你打算骗的是哪一位啊?人家自己是杀兄弟上台的,对这些所谓的“孝悌”本质再清楚不过了,就算一时动情冲昏头脑相信了这没水准的谎话,后来一经大臣点醒,很快就越想越不对味,从此彻底认清这小骗子的真面目。这一个谎言的效果,可比敌人向父亲摆事实、讲道理半天还要好得多。
  
  所以说,李承乾的失败,简直是给那些坚持“父死子继、立嫡以长” 理论的封建礼教家们的一记响亮耳光,因为他具备了当一名优秀太子、守成之君的所有条件,却偏偏没有变成人们期望中的那个样子。当时后世人评这段历史时,也只能含糊说什么“弟愚(指李祐)兄庸(承乾)《旧唐书》”“承乾悖逆”,以结果来代替原因,没办法解释这个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切都只能归于天性、天意。
  
    如果我们现在用心理分析、人格形成规律等方法来追踪这个男孩的成长历程,或许能够解释一些东西。
  
  李承乾生于武德二年,这一年的正月,他祖父李渊命令他父亲李世民出镇长春宫(在现陕西大荔县),而李承乾出生于长安太极宫的承乾殿内,也就是说,他生下来的时候,父亲应该是不在身边的。查史书,这一年小李一直在长春宫呆到十月,然后从长春宫出发,领兵去打刘武周,直打到第二年五月末才大胜回朝,在长安休息了仅仅一个月,七月初,又受父命出发去打王世充了。等承乾的生父再在长安露脸出现,已经是武德四年的七月,这时小承乾应该两岁左右,正是开始渐渐跟父亲加深了解和感情的年龄,但我估计,当这两岁小男孩被抱出承乾宫的时候,他肯定不认识那个浑身上下套着金光闪闪硬壳子的叔叔是谁。
  
  接下来的几年,他父亲要么出去打仗,要么留在长安跟兄弟争权,反正过的都不是太平日子。父子俩相处的时间自然比以前多了,李承乾应该也终于认识了自己的亲爹,可是考虑那个时期的状况,恐怕小李真的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享受当爹的乐趣。现代的学说认为,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幼年时期跟父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他获得安全感、认知自己性别特征、初步架构起心理平衡的时候,而且这种认知和关系只能通过直观感受来获得——也就是说,无论他母亲和奶娘丫鬟什么的跟他说过多少次“你父王是大英雄、真男人、国家栋梁、万众崇敬”之类的话,也远远比不上父亲张开双臂给他一个简单拥抱来得有效TT
  如果在一般臣民家,这种父爱缺位的现象还有可能得到补偿,毕竟史上父亲早死但儿子被单亲母亲抚养大仍旧成才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承乾他爷爷就是啊-_-|||。这里又该考虑一下这个“单亲母亲”的问题,也就是“性素严”的孤独和温婉柔顺的长孙的个性差异,无疑,前者的个性更能填补“严父”这方面的空位。或者,家族里的近支长辈男子,父亲的朋友,甚至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只要参与到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且显露出了父性倾向,都能或多或少地起到一点作用。
 
   但李承乾很不幸,当他父亲缺位时,没有一位男性有能力,或者说,有胆量,以父性的方式对待秦王世子。其实这个任务理所应当地是应该由他祖父李渊来承担的,毕竟是你把人家的亲爹轰出家门给你去干活滴……可是想想武德年间李渊生下的那二三十个儿子女儿,就知道这老伯“沉浸天伦、享受生活”的最主要方式是什么了……然后承乾的大伯和四叔又是那个德性,怎么指望他们发挥爱心照顾小侄子……
  李承乾长到八岁,玄武门之变发,他母亲是被父亲伉俪情深地带到了玄武门去避难,他自己呢?史书上可没记载八岁的秦王世子跟母亲一起去劳军了。其实以古人的观念来说,儿子要比老婆重要得多,还记得赵云、张飞都干过救阿斗弃夫人的事吗?而且李承乾还是拥有这样一个不寻常名字的嫡长子,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牵强附会地说,这个小男孩是李渊打算传位给次子的活见证。据史书记载,八岁的李承乾已经“性聪敏、特惠敏”了,人家阿史那社尔十一岁自己就建牙开帐,八岁的李承乾跟母亲一起去慰问将来都是自己下属的将士们,又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呢?
  现在想想,真是很为在那个清早,被父母丢弃在深宫高墙里,无助地倾听外面厮杀声的小男孩而心酸…… 
   
    当然,对李承乾本人来说,他未必明白这么多前因后果,也未必就由此感受到了“父母不爱我”,但我想,有一件事他应该是知道的: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都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
  
    李渊对三个大儿子的宠爱优待,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以此推论,他对自己这些孙子应该也不差,而且也很可能常常把他们叫到自己膝下来“含饴弄孙”,想象十五个皇孙再加上十六七个小皇子在一处蹦达吵闹的情形……。如果说怕人数太多而“限量进呈”,那么,以李承乾的嫡长子身份,肯定每次都少不了他的份儿,也就是说,他认识建成元吉儿子们的机会要比自己的弟弟们多得多。李世民一次杀十侄,他的其余儿子对此不见得有什么感触,李承乾就难说了,聪明的小孩往往都是敏感滴……
  
  不管怎么说,据史载,在小李刚登位时,对这个嫡长子还是很宠爱的,毫无异议地立了他当皇太子。还有一个事实应该注意,就是李世民当皇帝的头三年间,他们一家都住在东宫,而不是皇帝正宫太极宫,这时候李承乾应该还是经常能够见到父母的,而且那时父母虽然忙于国务,心情尚好,对孩子们也应该比从前受压抑那些年和蔼很多……或许在李承乾的一生中,这三年是享受亲情最浓厚的时候。
  贞观三年李渊迁居大安宫,让出房子来给儿子住。父母走了,那些没成年的小弟弟小妹妹也跟着走了,十一岁的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什么的留在了东宫。从此之后,他要见父母得事先预约,要见兄弟姐妹,或者等到侍宴开party的时候,或者,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罪名掉落的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进来。他当然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简单而泾渭分明:祖父、父亲和母亲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其他人,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东宫的官员和师傅们,都是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正直长者,每天正襟危坐满口仁义道德,相比之下,倒是那些侍从太监,还有李元昌这种人,要有趣好玩得多——十几岁的小男孩,你能责备他贪玩好动吗?更何况他身上还有他父亲的基因……
  

    变化都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事所能完成的,贞观前期的李承乾,史书上提到他名字的几件事如下
  贞观四年七月,李承乾十三岁左右,这年前太子少保李纲升为太子少师,于是顺笔提到李世民父子对李纲是如此敬重,说李纲每到东宫,李承乾都亲自叩拜,李承乾每次升堂处理事务,李世民都命房玄龄和李纲陪坐;
  (插一句:李纲这人绝对是个“太子克星”,他明明是朝野皆知无人不敬的大忠臣,也因此受三代皇帝信任,前后辅佐过二朝三代太子,结果杨勇、李建成、李承乾无一例外地全都被废被杀。假如到高宗朝他还活着,假如我是李治,我是说什么都不敢让他再去教育太子了,有时候命运这个东西还真是不服不行……)
  贞观五年,李承乾十四岁,礼部官员上书,认为应该在二月份为皇太子行冠礼。皇帝李世民因为二月份是农忙时节,怕扰了农时,命令改为十月;
  贞观六年,李承乾十五岁,十月份李世民外出巡视回京后,到大安宫当孝子,服侍太上皇一天,最后又要亲自给父亲扶辇,李渊不准,命令孙儿承乾代替;
  从字面上看,这时候的李承乾应该还是聪明又听话的好少年。然而到了贞观七年,就传出了李世民听说承乾“好嬉戏,颇亏礼法”的消息,于是赏赐东宫官员于志宁、孔颖达,要他们对皇太子加强规划和劝谏,并说出了“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失,不犯错才怪”这样一针见血的话——这比那些将太子变坏归于他的“天性”“天意”的说法可要高明多了!
  嬉戏归嬉戏,到了贞观九年李渊驾崩的时候,守丧的李世民还是很信任地让十八岁的承乾代他处理政务。发现这孩子干得不错后,以后又多次让他监国。猜想,这段时间就是史书上说的“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枢机辨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为明而莫之察也。”那个时期吧?可是如果他真的只凭这点小聪明小伎俩,在皇帝大臣中骗来个好印象倒不难,要借此处理繁难政务,而且处理得相当不错,似乎就办不到了……
  其实看到上面那些话时,我是差一点笑出来——这孩子真不是一般的聪明伶俐呢!想象那些白胡子老头卯足了力气要进谏,结果刚打个照面,人家李承乾自己就痛心疾首地自责自艾,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听到最后那些老头子们一句想好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嗑头拜答还要劝谏太子殿下想开点,过去的就过去算了,别背上太重的心理包袱……真不愧是小李和长孙的儿子啊!
  
    李承乾一生事迹,他那些“过恶”,真的大多都只是私人品德问题,前期尤其如此,比如奢侈、贪玩、搞同性恋等,其实都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大毛病。据说,孩子故意捣蛋淘气的一种原因就是,他们希望借此来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爱,然而李世民对待儿子身上这些缺点的办法,似乎有点……太转弯抹角了些。他当然是当面训斥过儿子这些事的,但他的主要办法,是重赏规劝太子的官员,希望借“外人”去纠正自己儿子的行为,甚至,希望那些人来向自己打小报告。李承乾听到这种事后的反应是很激烈的,新唐书上说“宫臣若孔颖达、令狐德棻、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等皆天下选,每规争承乾,帝必厚赐金帛,欲以厉其心。承乾慠不悛,往往遣人阴图害之。”——这是非常非常典型的“我就要跟父亲对着干”的表现,那时候李承乾已经十八九岁了,似乎不好只用“青春叛逆期”这个理由来解释这种行为,要我看,更象是潜意识里没达到目的而爆出来的失望情绪大发泄……
  
    所有人的青少年时代都曾经历过这种与父母对立的情绪,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安然度过无后患,因为一般人能力有限,束缚多多,就算有什么过激的念头,也无力去实现。可拜那个血统至上的专制制度所赐,“皇子”或者“贵族子弟”这种怪物,却偏偏在冲动的少年时代就能不劳而获地掌握很大权力,也就是伤害别人的能力,所以要制止他们去干蠢事,可比一般人教育孩子困难得多。特别是,如果天底下唯一能够真正克制住他们手中权力的人——他们的父亲,不亲身出面,用自己的权威打压他们的冲动,反而希望假手于地位低下的别人,那么在二世祖们看来,用手中权力打击这些直接迫害自己的“别人”,就是风险小、途径容易、后果不严重、又能借以泄愤的好买卖了。
  
  [说到这里可以提一提开篇说到的那位,杀了自己全家的尼泊尔王储了。他出生的时候,尼泊尔还是地球上仅剩的君主专制国家之一,所以这小孩三岁的时候,自己在危险的地方玩,就会朝着劝戒他的侍卫官大喊“你没权力管我!”不料世事变幻,他十几岁在英国留学时,尼泊尔爆发革命,他父王同意改制君主立宪,交出大部分权力,据说那个王储得知消息后怒发冲冠,但束手无策只能接受。回国之后,他基本上无事可做,收集了一堆熗械,出席一些礼仪场合,消磨时间中脾性越来越暴躁,又因为婚事不谐(他母亲出于政治原因拒绝接受他喜欢的女人),到最后暴力倾向非常严重了,以至于公开殴打劝说他服从母命的妹妹(当时怀孕五个月)。 ]
  
  回来说小李父子,你来我往的拉锯中,双方的火药味渐浓,而嗅觉灵敏的李泰及时凑上来,弥补了小李对于长子的失望情绪——小李:反正我儿子多,你承乾不听话不争气,我还有别的儿子,你倒是试着再找个爹给我看看?
  
    史书上记载承乾失宠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他的脚残疾了,而且似乎是一辈子都好不了的那种残疾。记得一本书上说他这脚是外出偷牛煮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摔残的,但想不起来是史料还是小说家言了……李世民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残障人士,这想法也是能理解的(能理解,不接受),再加上之前就了解到的承乾的个人品德问题(天知道有多少是李泰吹的风吧),换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动……
  小李自己不是以嫡长子身份上台的,而是凭借才华能力一步步登上帝位,很难说他对“立嫡以长”这个教条有多信服。看他对待自己的孩子们,也是最喜欢有才有貌、比较外向的那几个,品德礼法倒在其次。相比之下,长孙比他守规矩得多,就算她也一样对长子失望,但绝不会轻易起换储君的心思,甚至我想还会规劝丈夫老实一点,别轻举妄动。
  
    所以,当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前后,很难说李承乾那坚持请父亲大赦天下的举动,到底有多少是对母亲的感情,有多少是希望母亲痊愈后还能继续罩着自己?
  承乾跟母亲之间的关系如何,史书上记载得太过简略。除了上面引的她逝世时那条,还有一次是太子乳母请加器具结果被严辞驳回。这个我倒不觉得是长孙冷酷无情不爱儿子的表现,因为在史书里,长孙基本上全是以一个政治人物的身份出现的,她所作所为当然也要符合政治家的标准,而不是一个母亲的标准,否则,史官大概会认为“这件事没有记录价值”而略过去。
  如果没有其他理由的话,按常情,我们可以推测,对于这么一个出生后稳固了自己的正妻地位、又蒙皇祖赐佳名光耀门庭、长大后还很聪明能干的儿子,长孙是不可能不爱的。然而这种爱一直受着制度束缚,她的生活重心又不是儿子而是丈夫,她能给予儿子的,只怕十分有限。尽管如此,在她生前,家里还是维持了表面的和睦有序。如果说小李是这个家的顶梁柱,那么长孙毫无疑问就是定海针……
  定海针坍塌,李承乾最强有力的保护者消失,跟父亲的关系又始终不见好转。寻求亲密感是人本能的社会心理需求,巨大的感情空洞需要填补,于是美少年称心出场。
  
  [虽然我是同人女,但我无意美化历史上那些狎玩男性的男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其实玩娈童跟玩姬妾一样,都只是动物行为而已。可是李承乾这次似乎有些特别的地方,在父亲怒杀称心之后,他“痛悼称心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像,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宫人朝暮奠祭。承乾数至其处,徘徊流涕。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承乾自此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特别是最后一句,几个月不肯见父亲的面,这一点要多要命有多要命,想想这几个月间李泰会在父亲耳边下多少药吧……
  如果李承乾是真正的同性恋者,跟称心在一起只有性没有情,那么这个娈童死后,他大可以再找几个漂亮小男孩来,只听新人耳畔笑,不理旧人坟下哭。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更为邪异的发泄方式,偷盗民间牛羊煮食、模仿突厥人习俗假死发丧、让属下演习打仗致伤、扬言要杀光进谏者……看看这些行为,这里面表达的意愿是多么明显:他渴望自由、渴望脱离自己身周这让人窒息的环境、想要象草原游牧民族一样策马扬鞭任意驰骋、想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建功立业……]  这种情绪发展到极端,他只能走上最后的不归路:谋反。
  

    失败也是必然的,他没有父亲当年的资本,而父亲对于朝局的控制力又比祖父强得太多。  
    我所关注的,是他失败被捕后,面问父亲责问时的表现
  “会召承乾谴勒,承乾曰:‘臣贵为太子,尚何求?但为泰所图,与朝臣谋自安尔。无状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事。若泰为太子,正使其得计耳。’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则副君可诡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无它。’即幽泰将作监,解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降王东莱。”  我败就败了,但也绝不饶过敌人,拼将最后一口咬去……
  
    实在是很相似的情景啊:
  “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且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
  聪明、口才、权欲、决断能力、贪玩淘气、情感依赖、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我们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足以证明李承乾不但是小李的亲生儿子,而且可能事实上是最象他的儿子……只不过,小李的这些个性,几乎全都是通过正大光明利国利民的方法展示出来的,而承乾的,出发点跟父亲一模一样,方向却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几乎没做对过一件事——这也实在不容易啊!
  原因,主要还是外部环境太不相同了吧。小李是个幸运儿,小时候一直跟在父母身边受尽宠爱,娶妻长孙又是超级聪明贤慧,到了该干事业的时候遇上出英雄的乱世,有良好的开局,之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而李承乾,他父母有太多需要去忙的事,他的妻子甚至没在史书上留下一鳞半爪,平庸可知,他其实也努力地抓住了自己的机会,监好国并赢得上下称赞也不是容易事啊!但显然坐着批奏章这种事,用不完他身上过剩的精力,于是还要找别的出口发泄……
  两柄锋芒毕露的剑局促在一起,少了中间那层温柔的、母性的、包容的缓冲地带,只能叮叮当当碰撞不停,直至较脆弱的那一方碎裂为止。
  

[——北京时间2001年6月2日凌晨一点左右,尼泊尔王储迪彭德拉手持冲锋熗闯入家庭聚会,射杀父亲、兄弟、姐妹及其他王室成员10人,随后回到自己房间举熗自杀。
  英明君主领导下的专制,是效率最高的政治制度,然而这种制度有一个致命的先天痼疾,那就是如何保证君主的“英明”?
  从政权每变更一次,就要经历一次火并厮杀,到世界各地都不约而同地确立了“父死子继”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为这种方法要付出的代价比乱打一气小得多。于是保证君主英明的问题被转换成:如何才能保证这个生下来就注定要当皇帝的小男孩身心健康成长?
  在无忌篇中我就说过,当个好皇帝很难,难就难在诱惑太多约束太少,这话也同样适于“副皇帝”储君。]


  此外,所谓的皇太子,跟开国皇帝不同的一点,就是小李的原话:“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务,不犯错才怪。”——只是你既然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不把儿子多派到外地去调查研究、亲身体验民情呢?是当时还没发明这种方式?
  再有,就是人类的成长规律问题,也就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想想好笑,当初制定“父死子继”制度时,充分考虑到了领袖的亲情因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间最真挚最强烈的感情,好东西当然要传给最爱的人——但真正实行起来,这种制度恰恰成为扼杀亲情最有力的手段。一个从根本心理上都不健全的人,指望他成为圣君明主,太勉强了吧。
  接班人问题,是“开明专制”制度无法解决的死结,并最终导致了整个制度的消萎覆亡。

----------------------------------------------------

我的看法

对于李承乾,不得不承认,对他最开始有兴趣完全是因为下面我介绍的那本书,而那本书也间接影响了我对他的一些看法,和上面的这位写的评价有些地方也是相似的

成为太子之后被废,还是在自己残疾之后,这样的伤痛会是怎样的?
就像是完全没有被父亲所爱的孩子一样,只是当作棋子,你现在不可以做一个完美的君王,那么你下去
残疾,而且是古代,完全治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在这后面又被废了,这个打击实在是没有办法想象

小说里面也说到,他的父亲和母亲没有在他小的时候给他很多陪同的照顾
我觉得缺乏爱的孩子总是敏感的,特别是他这样,一直被称聪明的孩子

我在想,一个太子,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摔断了腿呢?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

但是我觉得,他还是因为太幸福了,幸福到奢侈的要求更多
有许多的人也是缺乏爱,可是却愈发坚强的走下去
而他,我觉得估计他自己觉得他有资本可以让他那么嚣张吧,毕竟他是太子
但是太不成熟了,古代的人不都是很早就很成熟的么?
那么怎么在都那么大了还要做出品行不好的事情呢?

不过,如果李承乾没有摔断腿,太子之位稳坐然后称帝
那么没有武则天和她的后代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个朝代会有什么变化呢?
是好还是坏呢?
武则天,所有的历史上,对她的政绩是没话说得,可是我真不喜欢她的私生活,虽然她也是女性
还有她的后代的那些混乱的事情
李隆基虽然在后一代之后又振兴了一会,可也差不多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唐朝走下坡路了

历史已经注定了,多说无益

===================================

小说

《大唐御医》 小说作者:半堕落的恶魔

这个文是双穿,都是医生
起初很不喜欢两个人都穿得情节,可是你看下去就会很喜欢
因为特别温馨
而且这个文,也让我对某些历史任务的印象好了很多
比如上面的这个李承乾
有提到他腿的问题以及男主有改变他的命运,没有和李泰再那么亲,也振作起来当个好太子
他在里面还是有些可爱的,让人有好感
还有高阳公主,会让人疼惜而不是讨厌
特别是里面的小公主小兜子,真是特别特别的可爱呀
还有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们和文人谋士们,都感觉比历史书多了温度
男主也很好玩,总是喜欢收集他们的字画,觉得可以留到以后就会成为古董宝贝,所以见着人就想要字画
而且他也很会做菜这方面的事情,真是很馋人,而且这个文礼的宫廷阴暗气息非常少
我都觉得这文很治愈系了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1 16:3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37
伊星邪

ZxID:828104


等级: 家喻户晓
回望,岁月悠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12-11 0
上官婉儿
===========================================================================

上官婉儿(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名臣上官仪之孙女,祖父和父亲被害时始出生。因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母女才得免死,被配入皇宫内庭。

上官婉儿自幼才思敏捷,诗词出众,其诗词风格多与祖父上官仪相似,并将祖父绮丽浮艳的“上官体”发扬光大,一时名流多集其门。上官婉儿14岁就为武则天掌诏命,参与政事,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本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因看武则天政绩显著,深得当时中下层官吏的拥护,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唐中宗李显在位时被封为昭容,她代朝庭评品天下诗文。

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命与韦皇后一并处斩,年仅46岁。开元初(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叫大手笔燕国公张说(悦)为其题篇作序。序中称上官婉儿“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对其文其人评价很高。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


她的诗不少,我却只喜欢这首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上官昭容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生平百度的就很全了


放一个有才人的文章


唐昭容上官婉儿考

一,婉儿进入政治核心的时间, 

《景龙文馆记》记载:[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这里的"多其决"指的是裁决和决策)],按《景龙》的逸文可知,建立文馆的时间是唐中宗景龙二年,所以婉儿在景龙二年前就已经执掌翰林,也就是掌内文书,《旧唐书》记载:[自圣历已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武则天时期的圣历年,婉儿就已经参与政事,这是无可非议的,中宗继位后起复上官婉儿的诏书,撰有她之前的官位“前昭容上官氏”,可见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就被封为昭容,她绝对不是在中宗登基后才正式封官,对于她在武则天朝的政治才能唐朝门下省评价她:[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事实上最晚在圣历年后,婉儿已经开始为武则天拟旨。 


《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 

“门下:《易》著鸣谦,《礼》称辞贵。以崇让而退满,推心自得,其道弥光。前昭容上官氏,相门积善,儒宗雅训,文学冠时,柔嘉顺则。内守恬淡,外防奢侈,发於少长,持以周旋。乐无靡嫚,衣必汗濯,珠玑不珍,坟籍为宝。故能诚切一室,功宣两朝。谠议日闻,屡授楚笔,忠规岁纳,方轻汉辇。惟此邦媛,郁为宫师。遂能德综十伦,孝高百行。顷罹创巨,爰命权夺。秩茂左嫔,思被光宠;志齐班女,恳陈捴挹。而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不成厥美,将蔽斯言,今依表奏,以宪图史。可起复婕妤,主者施行。”[全唐文.中宗文集] 



二,婉儿的政治影响力 

《唐会要》记载:[(翰林院)开元初置,已前掌内文书。武德已后,有温大雅,魏徵,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等.....则天朝,以苏味道,韦承庆等为之。后上官昭容在中宗朝,独任其事]。根据这段纪录可知不论是太宗,高宗,亦或则天时期都是由超过5位以上宰相共同掌内文书,而到了景龙二年前"后上官昭容在中宗朝,独任其事",也就是单独由婉儿负责上承下达文书,即拟旨。《旧唐书》载武则天时期:[自圣历已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显然武则天时期就有很多决策都婉儿拟旨并参与的。《旧唐书》: [中宗即位,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此时是由婉儿专掌制命,也就是拟旨。专制政治下,可以影响重大决策的人就是拟旨的人,帮皇帝传达指示的官员往往是最有政治影响力的文官,因为下面的意见和情况,需要经此人才能转达给皇帝,皇帝的意见,也需要此人才能下达颁行。这个人不但对各种机密和重大决策都有知情权,而且在向皇帝报告和接受皇帝指示的同时就有发言权。不仅如此,下面的情况能不能及时和准确地反映给皇帝,皇帝的指示能不能精确地下达和执行,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此人的公正性和政治敏锐。此人即可以提醒皇帝注意什么,也可以故意造成皇帝遗漏什么。 



三,唐朝人对婉儿的评价, 

唐朝门下省评价她在武则天时期的政绩:[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在婉儿死后,仍是不乏同样的赞叹,婉儿生前门下省对她的评价和她死后时人对她的评价并不矛盾。 


上官婉儿的碑铭也是张说题的,这篇碑铭并非奉敕题的,如果是奉旨的话一定会有注明,可见是张说私自为婉儿题铭的,因此不带官方色彩,不管是碑铭对她政治上的纪录:[三光错行,昭容纲纪。百揆繁会,昭容条理],或者序文对她政治上的评价:[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呜呼何仰],都能说明婉儿的政治才能之杰出。 

《昭容上官氏碑铭》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乃生灵媛,祚我圣君。精微其道,焕炳其文。三光错行,昭容纲纪。百揆繁会,昭容条理。外图邦政,内谂天子,忧在进贤,思求多士。忠孝心感,天焉报之。吉凶有数,邱焉祷之。如彼九日,羿焉暴之。如彼三良,秦焉悼之。汉宫选才,班氏其特。楚史书霸,樊妹之力。或穆齐公,叙其明德。嗟尔彤管,是鉴是则。”[全唐文.张说文集] 


《景龙文馆记》同样纪录了婉儿的政治影响力:[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景龙》说上官被杀的原因是结党,并非如新唐书说的以淫乱为借口杀之。 

《上官昭容》 

唐上官昭容之方娠,母郑氏梦神人畀之大秤,以此可秤量天下。生弥月,郑弄之曰:“尔非秤量天下乎?”孩哑应之曰:“是”。襁中遇家祸,入掖庭。年十四,聪达敏识,才华无比。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至若幽求英隽,郁兴词藻。国有好文之士,朝希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玄宗平难,被诛。[景龙文馆记] 

 
 
四,历史上章怀太子李贤和婉儿有没有感情, 

1,婉儿677年追随武则天前和李贤可能见面的时间 

婉儿在674年---677年一直都在长安,这个时候武则天在洛阳时间多,章怀太子675年已经住进东宫,677年前上官婉儿在长安掖庭宫,东宫和掖庭宫同属太极宫,掖庭宫是宫女和才人居住的地方,罪臣的家属除了没有技能的宫婢在掖庭种地养蚕外其他按照技能指派工作,如做针线,或去太极宫做杂役,婉儿最有可能被指派到太极宫工作,传说婉儿的母亲当年就是打扫太极宫的弘文馆,李贤监国和注后汉书肯定要去太极宫的中书省和弘文馆,675年--677年两年时间贤和婉儿都同在太极宫,他们肯定有见面的机会。 


2,婉儿677年追随武则天后和李贤可能见面的时间 


从上元元年(674年)十一月起,武则天,高宗往返长安洛阳, 

675年四月,太子弘死,武则天就在长安,当时人以为是被天后武则天用鸩酒毒死的。 
675年五月,武则天重返洛阳.....,何时回长安不详 
676年四月初六去洛阳,二十二日又回长安....,何时回洛阳不详 
676年十月,回到长安....,有没有回洛阳不详 
677年没有记载,上官婉儿是在677年十四岁被武则天发现的,这年武则天肯定有段时间在长安,何时回洛阳不详 
678年九月回到长安,四个月后,679年正月,返洛阳。 

从678年九月直到679年正月,武则天在长安停留了四个月,那章怀和婉儿一定见过,武则天在长安的四个月,这段时间有一些重要的节日,包括除夕和新年,宫廷一定会有很隆重的宴会,宴会上婉儿的才华,章怀的风采都会让彼此留下印象,婉儿后来的情人武三思和崔湜都是文采出众的,婉儿对有才或有能的男子向来青眼,婉儿第一个接触的才能绝代的男子很可能就是章怀。 



近年在木门发现章怀太子晒经石,文物学家证实是唐朝真迹,晒经石上的婉儿的诗写于李贤死的那年,可能是由宫内流传出去,唐人为了怀念章怀太子,刻在晒经石上,这证实历史上他们的确有一段情。 

太子李贤被流放巴州途经米仓古道木门寺时,于寺侧一石面上题诗: 

明允受谪庶巴中,身携大云梁潮洪, 
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 


上官昭容《由巴南赵静州》: 

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 
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 

一是说上官婉儿辅佐之功:[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宫闱,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二是说上官婉儿经常替武则天和中宗皇帝为治国理政之事出谋划策,而经上官婉儿所作的决策,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决策:[迹秘九天之上,身没重泉之下,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呜呼何仰!] 

三是说上官婉儿能够不惧怕武则天,在武则天面前力陈朝政得失,敢言人之所不敢言:[惟窈窕柔曼,诱掖善心....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宝,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 


李隆基杀婉儿上官婉儿 

武则天把李氏皇族杀光殆尽,这些诛杀李唐皇氏的诏书可能都是上官婉儿拟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婉儿显然因为武则天对李氏皇族的赶尽杀绝受到牵连。 上官婉儿的势力庞大是因为她有武三思这个盟友,据新唐书载,武三思在神龙革命时躲到婉儿居所才保住一命,此时武三思已经失势,是张柬之诛杀的对象,婉儿没有落井下石,依然冒生命危险保全武三思,这是对历史学家断言婉儿和武三思上床是为了利益的当头一棒,神龙革命后婉儿看出韦后对武三思有意,才想到向韦后推荐武三思,帮他重新掌握兵权。婉儿专掌诏命,武三思有兵权,韦后的外戚也握有兵权,他们联合在一起才有权势,武三思死后他们的联盟就散了,婉儿控制不了韦后,以至她孤掌难鸣,轻易被李隆基杀了。 

公元711年7月,再度继皇位的唐睿宗李旦为上官婉儿恢复名誉,赐谥“惠文”。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经纬天地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李隆基为了安抚人心,在上官昭容死后三年下令大文豪张说收集她的诗编成书。她死后80余年,唐代诗人吕温曾赋《上官昭容书楼歌》对她怀念不已,从《昭客文集序》和《景龙文馆记》对上官婉儿的记载和唐人对她的怀念,可见上官昭容在唐朝的口碑极好,绝不像现在传言的那些。
=========================================================
重回盛唐
有很多明星闪耀,在那个恣意的年代,留下名字的人,真的应该让我们由衷的敬佩
唐朝有很多才子佳人,唐朝有很多奇闻趣事
是怎样的环境能培养出武则天这样敢做敢为,能力魄力毫不下于男儿的女皇?
又是怎样的环境能培养出鱼玄机,高阳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样为人或敬仰或惋惜或热爱或痴迷的女儿?
我喜欢婉儿
其实……心虚的说,是喜欢茹萍扮演的这个上官婉儿
她代表了我对唐朝女人所有的幻想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我所向往的盛唐,那个美人如云,佳话遍地的盛唐
大气,自信,宽广,不羁
比之闭关锁国的清,大兴文字狱的明,安于一隅的宋,横征暴敛的汉
盛唐盛着我的梦,一个注定美好的梦
看到这样的美人,你还敢说女人越瘦越美么?


梅花妆
(这个梅花妆有些来历,是婉儿原创,在她之前是没有人往脸上贴花画东西的
至于是在何种情况下创立的,我看到的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和武则天的情人不清不楚,被武则天撞到,惹得醋意大发,拿剑刺了上官婉儿,婉儿为了掩盖伤疤,所以在伤疤处贴了花。谁知贴上花的她比之前更是千娇百媚,所以宫人们纷纷效仿,如此流行开来。百度上也是这个说法
另一种是我花50元买的上下五千年盗版==+说是婉儿为了引诱武三思,在众多宫娥中脱颖而出,所以在额间帖了朵梅花。
那种说法都不怎么样啊,不过想想,在媚娘手下干活的人,能是圣母么?
图片本来是大图的,不知怎么的,变小了。去百度查会有这张著名的图,让我一见倾心的图啊



相关文只看过这个,Gl的,还不怎么喜欢
《上官婉儿》
是讲武则天和婉儿的,一头黑线,接受无能
我对于任何人娶了婉儿,或者婉儿嫁给任何人都接受无能
只是想把她放在莲花上,安静的看着她
看着她如何把大气与婉约诠释的如此完美
也许是觉得没有人配得上她,也许是还没有找到配得上她的人
这是一个足以称为颜如玉的人

我能不能推荐大家去看电视剧《武则天》
那里真的是美人云集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1 16:3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3
天机,打算下辈子才出万里长城么~~o(>_<)o ~~
灵魂6毫克

ZxID:8242431


等级: 家喻户晓
配偶: 落璃夜
DH  佐鸣 静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12-11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5)之隋唐天下 时间:12月1-15日,活动开始啦。。。
                                                                                                                             魏征(580-643)  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

魏征名言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征故事

魏征以直谏著称,但并非不讲究进语艺术,他有时也能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的开导太宗,使其醒悟改过。

贞观十一年,太宗到洛阳巡视,魏征随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阳宫西苑宴请群臣,又带群臣泛舟积翠池。太宗指着两岸的景色和宫殿,对大臣们说:“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宫殿园苑遍布京都,结果官逼民反,身死异乡。而今这些宫殿、园苑尽归于我。炀帝亡国,与佞臣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魏征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为戒,理固当然;望陛下以炀帝为鉴,则国家太平,万民幸甚!”唐太宗一听魏征之言,觉得很有道理,主张君臣共勉。他又要求群臣赋诗助兴,群臣恭请太宗先赋,太宗略一沉思,立即朗声吟道:


日昃玩百篇,临灯披《五典》。
夏康既逸豫,商辛亦流湎。
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天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这首诗,太宗命名为《尚书》,他以《尚书》中的骄奢淫逸的昏君为例,指出他们身败名裂、国破家亡是由于作恶多端,咎由自取。那些克己俭朴、勤政爱民的明君,尽管在历史上不多,但却名垂千古、青史流芳,这就在于他们注意修养,不断做好事,为民谋利所致。太宗此诗,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立志做一个“克己明君”的襟怀。群臣一听,齐声赞颂。太宗要求群臣逐一赋诗,魏征当仁不让,立赋《西汉》一诗,他朗诵道: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籍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这首诗,魏征以西汉初年几个有作为的皇帝高祖、文帝、景帝、武帝为例,说明帝王贤明,勤劳国事,既建武功,又修文治,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魏征希望太宗向刘邦等帝王学习,既“受降”于秦王子婴,建灭秦之武功;又礼遇儒生叔孙通,开文治之基业。太宗聪颖过人,一听此诗,便知魏征暗含讽意,他激动的说:“魏征忠心耿耿,不仅以奏疏谏我,而且赋诗时,又以礼仪开导于我,真可谓知古德的忠直之臣。”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很高。有一次,他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个更为贤良?”岑文本说:“诸葛亮才兼将相,魏征不如他。”太宗却说:“魏征以仁义之道辅佐我治国,希望我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就此而言,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并论。”可见,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征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个人感想:话说唐朝这么多人为啥就选了魏征了,就是因为学了上面提到的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印象很深。

其一我认为魏征也不是像以前听说过的“不怕死”,从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就有点恭维李世明了,不过一点都不会反感,这是说服人的聪明人的办法,无意义的直谏往往让人觉得尖锐,何不委婉一些。

其二就是唐太宗的镜子说给我影响很深,魏征无疑是幸运的,他在漫漫的人生轨迹里行走,不早不晚,邂逅了太宗,他为自己找到了舞台,而太宗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知音人, 为他倾情赞助,让他的理想得以歌唱,被后人传诵成一个为“直谏”注释的最佳名词。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1 16:3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多比归来

ZxID:783777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12-12 0
人物类

唐太宗女长乐公主李丽质

生平简介

长乐公主(公元621年 - 643年)李丽质,字丽质。唐太宗嫡长女,母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李丽质性格聪慧开朗,为人仁爱,以美闻名又擅长书画,深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宠爱,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宗正少卿长孙冲前,给长乐公主办嫁妆的时候,李世民下令:照妹妹永嘉长公主出嫁时的嫁妆规格翻倍。因魏征以汉明帝分封皇子,只半数于先帝子的先例进谏而作罢。长孙皇后因此特地赐四十匹帛、四十万钱给魏徵以示嘉奖。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长孙冲。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宗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诸臣进谏无效后,长孙无忌上表固让,并让儿媳长乐公主固请于太宗,太宗诏停世封刺史。

  长乐公主遗传了父母的气疾,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因气疾而病死,享年二十三岁,陪葬昭陵。太宗痛惜女儿青年病亡,多次痛哭后仍然感到哀思难以抑制,悲伤不能自已。



长乐公主墓

长乐公主墓与昭陵仅一沟之隔。没有遵照妃、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成了类似号墓为陵规格的坟墓。

  古人视死如视生,女儿在世时李世民恨不能把天下最好的东西全都给她,死后亦然。昭陵玄宫内设置五道石门,贵戚功臣和妃主墓一般只设一道石门。惟独长乐公主承恩特葬,墓室甬道内设三道石门。这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属于这种情况。显然,太宗给女儿安排了最高规格的葬仪。


  在修筑墓冢之初,工匠们特意留出了一个天井以便将来驸马能与公主合葬。然而世事茫茫不可测,16年后大祸降临到长孙家族,时任秘书监的长孙冲被流放岭南,葬地至今不明,与妻子合葬的愿望也就化为了泡影。

  1991年11月1日,唐长乐公主墓对外开放,墓道全长48.18米,可见天井、过洞、壁龛、甬道、墓室。墓道两侧分别绘有精美的壁画,壁龛内放置着陶俑等陪葬品。壁画绘有腾飞的苍龙,长啸的白虎,奔驰的骏马以及甲胄、仪卫、仕女、男侍等大量图案,尤其以墓道中的《云中车马图》最为出色:在瑞气流云中,由两匹骏马所驾的红色木车正在奔驰,车辕饰龙头,轭顶饰红缨,车后两侧各插一面5旒红旗,车厢中坐3人,其中一老者长髯飘拂,端坐中央,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张嘴伸舌,鳍尾俱全,是唐墓壁画中难得的上乘之作。第二过洞口上的三间重楼建筑,则不仅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提供了新的佐证。

  1300多年后,两幅名为《车马送行图》(又名《云中车马图》)的壁画出土,引起轰动。画面所示,但见车行水中,车后两侧各斜插一面红色七旒幡旗,旗上绘有黻号;二马架车,车上坐二人,一少一长;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梵语,指大鱼),张嘴伸舌,吹得水珠四溅。车马周围绘满瑞气流云。壁画仿自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这种题材在全国众多唐墓壁画中绝无仅有。整个画面显得流丽飞动,意境高远,气象万千,不禁让人感叹这才是唐朝该有的色彩!


部分史料记载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1 16:3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3
小羅童鞋

ZxID:9926033


等级: 明星作家
等三年又三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12-12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5)之隋唐天下 时间:12月1-15日,活动开始啦。。。
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


[p][/p]杨贵妃(公元719—756),名玉环,杨玄琰之女,祖籍灵宝,少随叔父玄圭迁徒蒲州(在今山西省),跟叔父长大。杨玉环被召入宫时,身着道士服饰,号太真。

  太真天生丽质,能歌善舞,通晓音律,智算过人,善于奉迎,深得玄宗宠悦。天宝初(公元742年)册立为贵妃。杨玉环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一并封为国夫人。大姐封韩国,三姐封虢国,八姐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廷,势倾天下。其父杨玄琰累赠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父杨玄圭赠光禄卿。

  天宝中,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大立边功,玄宗十分赏识。禄山来朝,玄宗令贵妃姊妹与禄山结为兄弟。禄山叛乱,出檄历数杨国忠及杨氏姊妹之罪。此时,河北一带盗贼峰起,玄宗为天下计,让皇太子为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情,玄宗才放弃内禅的想法。潼关失守,玄宗逃至马嵬坡,禁军大将陈玄礼、皇太子诛杀杨国忠父子。虽然这样,大军仍不前进,玄宗派高力士询问原因,将士们答:“贼本尚在。”意指杨贵妃。玄宗与贵妃决别,遂引去,将贵妃勒死在道旁佛室之中,时年三十八岁。

生平简介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用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4人。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

  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小字玉环,道号太真,出生地为都江堰聚源导江村,后随家迁至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独头村)。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有待查证)。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

  她本来是玄宗第18子寿王的王妃,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倾城倾国之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南逃。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贵妃死时,年38岁。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庆)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永乐(山西永济)。所以问杨贵妃是哪里人,有说广西容县的,有说四川的,有说山西永乐的,莫衷一是。就我看到的《唐国史补》有言: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杨玉环的名字及其他

  她真叫玉环吗?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

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 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第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在梨园都曾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入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今陕西兴平市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这些名胜古迹因为与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有密切关系,而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杨贵妃故乡

  杨贵妃故乡有三个说法,一说广西容县,一说陕西华阴,还有一说山西蒲州。据元、清版本《容县志》记载:“世传唐太真故里,有井曰杨妃井,久已湮塞,乡人为立杨妃庙焉。”这就是杨妃庙的由来,它曾被摧毁,只余下一个遗址,后来又多次得到修复,而来访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杨贵妃是不是容县人,历来就是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录了杨玉环传奇的一生。碑文是与杨贵妃同生长在唐朝天宝年间(约公元734年-755年)的四门助教(四门指四门大学,是唐朝最高学府太学的组成部分,四门助教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教授)许子真撰写的,曾经立于容城东一百二十步,并收录于皇家编写的《永乐大典》、《全唐文》等史书。《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记载有“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这是当前史学家能够找到的最贴近杨玉环时代的人所写的官方文章了。因为唐朝的容州是岭南的大州,管辖包括今天原越南、海南、广东一部分在内的十四个州六十多个县。而今天的容县在当时称为“普宁县”,所以这个碑名叫“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尽管关于杨贵妃的生地全国有多种版本,但最能让人信服的目前还是这个《全唐文》里的杨妃碑记。此外,杨贵妃的一个食性爱好——好食荔枝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人去家乡千里万里仍想着“八百里加急”送来荔枝,这自然是小时候就养成的嗜好了。而在当时的气候环境,四川和西安显然是不可能长有荔枝的。

相关故事诗辞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花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明皇杂录》)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花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元朝诗人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云:“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铁崖集》)就是咏及玄宗与杨贵妃的宠物白鹦鹉的。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邠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唐国史补》卷上)杜牧《过华清宫》诗云: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六)

  就是咏岭南贡荔之事,后世岭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据说得名于此。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儿子。禄山以入宫谒见干娘为名,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杨贵妃来。

  杨贵妃在长安庆祝最后一次生日,是755年六月一日于华清宫,玄宗令梨园置乐,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曲名,适广东南海进荔枝到,遂以《荔枝香》为曲名。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能诗,《全唐诗》收有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这是以女人写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烟芙容,若隐若现;复比之岭上风云,飘忽无定,更比之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在诗词中反映杨贵妃的故事是很多的,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云: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六)

  就是咏贵妃放事。至于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唱。贵妃死后,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在戏剧中演杨贵妃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朴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记》传奇、吴世美《惊鸿记》传奇、无名氏《磨尘鉴》传奇,清朝有洪升《长生殿》传奇,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其它地方剧种也有许多演杨贵妃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尤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以其独创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饮誉海内外。小说则有《杨太真外传》、陈鸿《长恨歌传》、《隋唐演义》等。

  杨贵妃与含羞草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谈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传说杨玉环初人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唐明皇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

含羞草的叶栖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波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贵妃下落之谜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传说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被一老妇人拾去,过客要借玩,须付百钱,老妇人借此发了财。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果尔,则殊可笑矣。”乐史的说法来自《唐国史补》,而李肇的说法恐怕是受《长恨歌》的影响。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熗”;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杨贵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职是之由,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决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有一种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远走美洲。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逃亡日本,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的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由上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有一种论点是,这些传说离开史实也愈来愈远。这种论点认定,杨贵妃在马嵬驿必死无疑。《高力士外传》认为,杨贵妃的死,是由于“一时连坐”的缘故。换言之,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这是高力土的观点。因为《外传》是根据他的口述而编写的,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
  民间传说杨贵妃死而复生,这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六军”将士们以“祸本尚在”的理由,要求处死杨贵妃。如果人们继续坚持这种观点,那么,杨贵妃就会被当作褒姒或者妲己一类的坏女人,除了世人痛骂之外,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赞扬。即使她是人间什么绝色或者盛唐女性美的代表者,也不会在人们的潜在意识中产生怜悯与宽恕。全部的问题在于:杨贵妃事实上不是安史之乱的本源。高力士曾言“贵妃诚无罪”,这话虽不无片面,但贵妃不是罪魁祸首,那是毫无疑问的。安史之乱风雨过后,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天宝之乱的历史经验,终于认识到历史的真相。民间传说自有公正的评判,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往往比较客观。杨贵妃之死,既有其自取其咎的一面,更有作为牺牲品的一面。于是,人们幻想确实已死了的杨贵妃能重新复活,寄以无限的追念。

  编录者坚信随着考古新发现,从科技发展观点看问题,杨贵妃下落谜底,离开史实一定会愈来愈近。根据具有正史参考价值的唐朝时许子真编著的《全唐文》卷四、三,“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一文所记载,杨玉环最少应有三个籍贯是不足为奇的。第一籍贯是生父杨 维祖籍的容县十里乡杨外村;第二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后军都督署任职的义父杨 康的祖籍;第三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任长吏的义父杨 琰,杨 琰祖籍陕西弘农华阴,后迁居山西蒲州永乐。

  2004年,随着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墓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完成,考证了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是当年容州府所辖14个州中的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幼年被送入宫中,赐姓高。专家在研读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与杨玉环家乡的名为“白玉罂”的优质早熟荔枝。高力士与杨玉环同为容州都督府人氏,高力士的潘州家乡与杨玉环的容州普宁县家乡相距仅100公里,这一考古新发现,考证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来自何处的长期争议。这一考古新发现,还从另一侧面,支持了日本山口县油谷町的二尊院内藏有两本古文书记载着当地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军中主帅陈玄礼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到四川,沿长江乘船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漂流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由于高力士与杨玉环是老乡,加之在宫中接触较密切,深知杨玉环身世,因此高力士曾断言“贵妃诚无罪”,陈玄礼与高力士协助杨玉环出逃的唯一安全可靠的线路就是,南逃四川,沿长江乘船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漂流至海外。
[编辑本段]马嵬坡的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的陵园小巧玲珑,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家冢以青砖包砌。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
  杨贵妃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扩建的白居易《长恨歌》画廊和“安史之乱”展馆正在加紧建设。杨贵妃汉白玉雕像已竖立于前期扩建的陵园之中。
  说来也奇,日本也有两座杨贵妃墓,京都等古城还有她的塑像。历史上的杨贵妃自缢死于马嵬坡,日本何来贵妃墓一直是个迷。但国内学者俞平伯、周作人先生早年著文说:“杨贵妃辗转到日本定居。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文中考证说,杨贵妃逃脱马嵬坡后得到唐代舞女和乐师的帮助,辗转到扬州,在那里不仅见到乐其兄杨国忠、长子杨暄之妾及其幼子,还见到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协助下,杨贵妃搭乘日本使团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陆,时间为公元757年。到日本后杨贵妃受到天皇孝谦的热诚接待。后来,杨贵妃以她的智谋帮助孝谦挫败了一次宫廷政变,从此在日本名声大震,获得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妇女的好感。至今还有日本妇女说她是杨贵妃的后代。一些日本妇女到马嵬坡访问时,总喜欢装一袋白色的“贵妃土”带回去。而当地人传说贵妃洁白的皮肤把周围的土染白了,妇女取“贵妃土”搽脸美容,坟土因此变少,后来不得不砌砖盖顶和围边。

 【唐玄宗后宫之争:杨贵妃VS梅妃】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
  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秀,能诗能文,9岁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名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所写的八篇赋文,更在地方上传诵一时,是当时有名的才女,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
  多才多艺的江采苹,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适逢玄宗开元盛世,唐朝国家兴盛,四海升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这时,深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不幸离开了人世。唐玄宗极重夫妻之情,虽有后宫佳丽数千人,却对武惠妃情有独钟。武惠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日见憔悴。唐玄宗在万分思念下,很想找到另一份寄托。
  有个叫高力士的近侍宦官,看到唐玄宗悲伤的样子,自然忧心忡忡,担心玄宗从此一蹶不振。于是,他力劝玄宗征选天下绝色多情美女,来改变悲伤心境,重新振作起来,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高力士奉旨挑选秀女,亲自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江采苹,他疑其为天人,如获至宝。随即把她带进了宫中,侍候玄宗皇帝。
  当时江采苹虽是淡妆轻扫,仍难掩如花容颜,她温柔文雅的言语,优美大方的举止,是一杯清香醇郁的茶,霎时就掳获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对她疼爱有加,将当时众多的后宫佳丽视为尘土,专宠江采苹一人。
  梅妃比杨贵妃进宫早19年之多,她纤丽秀雅的风格令玄宗由衷敬佩,为之倾倒。恬静娴雅、端庄明秀的江采苹,从小就喜爱和她一样淡雅的梅花,玄宗皇帝因此封她为“梅妃”,并在她居住的宫中,种植了各式各样的梅树,每当梅花盛开,便与梅妃流连花下,赏花赋诗,其乐融融。
  然而,当丰满、冶艳,浑身散发娇情媚态的杨贵妃出现之后,玄宗开始目眩神迷。
  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十几年他面对孤芳自赏、清雅高洁的梅妃,现在已经审美疲劳了,不免有些意兴大减。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了性感,楚楚动人,还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泼的性格,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撩拨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这样,杨贵妃与梅妃自然展开了明争暗斗。一个要死守“阵地”,一个要占领“阵地”,战斗异常激烈。
  而她们的战斗,开始表现出来的是一篇篇有感而发的诗文。
  我们先看梅妃写的一首诗: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这首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原来是唐玄宗的儿媳,不顾人伦,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竟然钻进了公公的被窝,还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其实,当时梅妃说的都是事实。
  杨贵妃读罢,立即反击: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诗中的含义是说梅妃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哪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艳呢!
  唐玄宗没有为梅妃的诗鼓掌,却为杨贵妃的诗叫好。杨贵妃的美,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情,媚惑了唐玄宗,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转移到了杨贵妃身上,渐渐冷落了梅妃。梅妃的爱情也从此陷入了困境。在受到了冷落的同时,还要承受杨贵妃时时在玄宗面前的数落和诬告。后来,梅妃终于被迫迁入上阳东宫,过着和冷宫一样的凄清生活。
  这时的杨贵妃,把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全都招来了。她们四个就像四株香花,团团环绕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绿,奇幻万千,使得垂垂老矣的玄宗青春焕发;她们又像四只蜜蜂,在唐玄宗的身上,像采花粉一样,吸取唐玄宗的“精华”。唐玄宗终日与她们周旋嬉闹,无暇顾及朝政,更把上阳东宫的梅妃忘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毕竟梅妃和杨贵妃风格不同,味道也不一样,一个“荤”,一个“素”。唐玄宗过度香艳之后,不由思念淡雅。一段时间后,唐玄宗不曾与梅妃见面,心里就时不时想起梅妃,想起梅妃的样子。一个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泛起一股似水柔情与刻骨相思,心中暗生一丝悲凉,一种愧疚,一种和梅妃相见的欲望。一天晚上,唐玄宗怕杨贵妃知道,借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马把梅妃驮来叙旧.
  “既然是陛下宠召,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堂堂一国之君,为何如此怕那个肥婆?”梅妃虽然心中觉得窝囊,却不忍让玄宗久等,还是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一双旧日鸳鸯又相拥在一处,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悱恻。
  这事还是被杨贵妃知道了。杨贵妃不待宣召,到翠华西阁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你把梅精藏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见唐玄宗赖账,话题一转,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说得玄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杨贵妃装出一副正经的样子说:“这里乱七八糟,床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余香,这夜是何人为陛下侍寝。为何欢睡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她竟然说,妾要留在这里,等唐玄宗上朝回来。
  唐玄宗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脸色已经铁青,但他却不大嚷大叫,就以蒙头大睡的方式反抗。杨贵妃毕竟聪明,也怕事情闹僵,无法收拾。她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而去,回娘家去了。
  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念,派侍使把她接回宫中,据说接了三次才接回来。
  当然,唐玄宗有时旧情难忘,常怀着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理对待梅妃。有次唐玄宗尝荔枝时,又忆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见珍珠,触景生情,无限伤感,即写了一首诗,夹在珍珠里退还给玄宗。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此诗人称《一斛珠》。
  流光易逝,青春不再,梅妃在上阳东宫已经度过了10年寂寞岁月。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还有她梅妃的一丝影迹。她想,如果皇帝旧情不忘,梅妃就有一线希望。于是,她写成一篇《楼东赋》,来陈述心中的许多感慨。
  据说,这首诗写了她在上阳东宫的凄惨心情,抒发了她对玄宗,对贵妃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然而,不但于事无补,还差点被杀。如果不是触动了玄宗的爱怜之心,恐怕她当时就在杨贵妃的挑唆下,命归黄泉。
  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中,杨贵妃那一方是人多势众,风头正盛;而梅妃这边则人单势薄,已经彻底败下阵来。
  之后,“安史之乱”爆发了,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西南,后来,杨贵妃被逼死在马嵬坡。被留在宫内的梅妃为了不让叛贼污辱,也为负心于她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用白布将自己层层包裹,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殒。
  1000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人们仍然怀念她,称为“祖姑皇妃”,并修宫造像以供祭,宫名就叫“浦口宫”。该宫雄伟壮观,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栏镂空木雕,极为精美,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瞻仰。旧时兴化府衙门口的对联写道:“荔枝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我眼中的杨玉环和李隆基
自古以来,都说红颜薄命,杨玉环也是如此。终究躲不开命运的纠缠,马嵬之变,玄宗不得不含泪忍痛赐死杨贵妃。但自此以后玄宗也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安史之乱让杨玉环香消玉殒,也因此造就了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传奇。对于贵妃的死,玄宗耿耿难忘,忧虑难眠,风蚀残年的最后时光,都是在对贵妃的深深思念、痛苦和哀悼中度过的。

杨玉环一个单纯、纯粹的女子,与李隆基爱的轰轰烈烈,可歌可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一个绝色女子怎不让怜,不让人爱呢?皇帝都是多情、不专一的,但李隆基在遇到杨玉环后却将全部的爱与情都寄托在杨玉环身上,仅仅是因为杨玉环的美貌吗?我想不会,在美丽的女子,终有色衰时,他们年龄悬殊又怎样,她曾是他的儿媳又怎样,他们仍然相爱不是吗? 他们的爱多数时候是平等的,卸下那些礼节后,她娇呼他为三郎,我的三郎。这样温馨平等的爱是他在别的妃嫔身上怎么也感受不到的。没有人敢毫无顾忌的取悦他,又毫无困难的让他高兴。对人如对花,日日相见日日新,他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重新活过。他的爱宠,她受之如饴。并不惊讶,仿佛只是应当,这份坦然是人所不及的。而她待他也真,这真就不再是帝王与妃嫔之间的恩宠,而是寻常人家夫妻恩爱。这真,连帝王都要爱惜不已。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平常夫妻之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寻常夫妻的誓言。
所谓的红颜祸水,往往是无辜的,像幽王裂帛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都不是褒姒要求的,她不笑时,这男人已经发了痴,她轻启朱唇,似有若无的那么一笑,这男人早已疯过数百回了。玉环也一样,她不为家里人讨官,自然有那皇帝忙不迭的封赏个遍,一个男人爱着一个女人时,不用她要求,什么也为她想的周全。因她的关系,却不是她的错啊。

三郎,我误你,所以宛转蛾眉马前死,也无所怨。只求三军齐发,护你早日回长安。

玉环,我并不觉得被误,从未觉得后悔,只是救不得你,我抱恨终天!

悲剧往往是毫无征兆的开始,命运伸出手来,把种子埋下,幽秘地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温泉水滑洗凝脂,夜半无人私语时,大明宫景韶华极盛时,谁会料到结局竟是马隗坡前一杯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


只想起一首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1 16:3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0
什么叫残忍?
是男人,我就打断他三条腿;
是公狗,我就打断它五条腿!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文学大师
倦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12-15 0
Re:【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5)之隋唐天下 时间:12月1-15日,活动开始啦。。。
隋唐时期的玉器  

【隋朝】

    隋朝历史很短,不足40年,但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她为大唐帝国的创建铺平了根基。在玉器史上,隋代陶玉器工艺也不曾有什么独特的建树,可她却为一个新的玉器时代拉开了序幕。

    著名的镶金边白玉杯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
此杯为直口平唇,深腹,下有假圈足,平底实足。口部内外镶金一周,金沿宽0.6厘米。杯用白玉制成,保存完整,造型、制作均很精美。从这件镶金边白玉杯看,隋代已有了很精湛的玉器制作技术。

--------------------------------------------------------------------------------------------------------------------------------------


【唐代】

    唐代玉器有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玉料的精美化,工用的文玩上,装饰鉴赏化。

    唐代玉料以和阗青白玉为主,其它玉料少见。除此之外,大量的杂玛瑙、透明水晶等,多数不见於国内矿藏,可能从西域输入。 功用文玩化,是说唐代玉器比起周汉玉器更亲切可爱,更具玩赏性。周代玉器以礼仪玉器为主,不能随便玩瓮。汉代丧葬、辟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 唐代以前玉器装饰有的也相当精美,但神味太浓礼性太足。然而,唐代则摆脱此,在装饰上鉴赏化。






    导致唐代玉器从上古风格向中古时期转变,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原因为何?

(1) 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玉器发展。

(2)朝廷对玉器需求日益增长的依赖程度,促进了唐代朝庭玉器的发展。

(3) 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是唐代玉器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a.唐代玉器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虽是一个小小的艺术门类,但同样得到了发展,并且受其它艺术门类的影响。

      b.唐代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再度凿通和繁荣不仅确保隋唐五代玉料的输入而且使唐代玉器染上了异域文化的情调。

      c.长安当时是一国际商业大都会。





隋唐酒器双身龙耳白瓷瓶






  唐代朝廷玉器有祭祀及礼仪两大系列,前者主要是封禅用玉册,帝王盖棺论定的玉哀册;後者有玉带板,玉步摇等。


封禅用玉册




玉哀册



玉带板
 


  唐代玉器造型与用途的新特点:

(1)其玉器造型与用途趋於统一,功能明显,这与早期玉器造型与用途有时相脱
离,一器多用明显不同。

(2)唐代玉器旧的礼仪玉退出舞台,出现新的礼仪玉,丧葬玉几乎绝迹,佛教玉器实用玉器皿摆饰玉大行其道。

    唐五代的礼仪玉,已不用周代的琮、璧等“元器” ,目前所知只有禅地玉册哀册两种。禅地玉册,呈简牍状,多五简为一排,以银丝连贯,册文作隶书。玉哀册是帝王下葬时的最後一篇悼文,是称颂帝王功绩的文辞。玉哀册呈扁平片状,但均较宽长,表面磨平,正面刻楷书文字,字内填金,背後顺序编号。唐代佛教玉器主要有玉佛和玉飞天两种。玉飞天在传世玉中较多,多作女性形象,其形体可与敦煌壁画飞天相媲美。

    唐代宫廷用玉实际都是装饰玉,不过这种高贵的装饰玉不流行於民间,而在宫廷使用,所以我们归入宫廷玉器类,主要有玉带板玉首饰两大类。器皿玉器始见於商代,由於社会及技术方面的原因,直到唐代才有长足发展。唐代的摆饰玉器,实际多半是肖生玉器,形象多为动物形象,其用途则为摆饰用。唐代摆饰玉以人物、动物居多,既有中原人、中原物,更有西域人、西域物。






    唐代玉器常见的装饰手法有:

(1)隋唐玉器在装饰材料上,金玉并用,色泽互补,金相玉质,形成隋唐玉器绚丽
多彩的面貌。在玉器上出现黄金饰件,始见於战国至汉代,当时的黄金饰件主
要起垂勾之用,如金链串玉佩金玉带钩等。隋唐用黄金饰玉,虽亦起特殊的功
能作用,但主要起装饰之用。


金链串玉佩金玉带钩



(2)唐代玉器在装饰图案纹样上,广泛采用花卉纹,这要比绘画先行一步,因为绘
画史上花鸟科的形成要在元代以後。花卉图案非常完整,花蕾、花叶、花茎一
应俱全。唐代玉器装饰样的花卉形,有造型与装饰两种形式。与花卉纹同时流
行的还有如意云纹,常饰於人体、花、鸟旁

(3)唐代玉器在装饰手法上,主要采用细密阴线网状细阴线,表现图案的方法。   

    唐以前的玉器装饰,主要通过线条来展示纹样,表达艺术主题。
特点:

(1)衣纹、发丝、花叶、羽翎均用平行细阴线。花蕾、动物鳞衣,均用网状细阴线绘就。

(2)所有线纹均用铊琢出,落脚深,中间粗直,收笔细尖,线纹走向非常明显。常见的人纹、花纹图像外缘,都有一条粗弦纹边框,框内地子内凹,在内凹的地子上用浮突及阴线描绘的手法,琢出人纹、花纹、禽鸟纹等图案。







 
















  1. 推荐理由:
  2.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东方人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3.     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的玉的发展由为显著,它是一个时期的代表,也为新的玉器时代拉开了序幕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1 16:3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3
麒麟の乖漠然

ZxID:12145993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8-23 0
【唐朝资料专辑】关于唐朝大事记




唐朝大事记



唐朝大事记
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镇压了各股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

626年,唐高祖把帝位传给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起来,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死后,由唐高宗继位。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政事,逐渐掌握大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皇帝,改国号周。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武则天死后,过了几年,由他的孙子唐玄(xuán)宗即位。

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公元713—741年)。这段时期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他任用了有才干的姚崇(chóng)、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开元期间,政治安定 ,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朝时,农业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是:
1、唐朝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yuán)犁,并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2、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yàn)。

3、开劈大量荒田。劳动人民创造大量财富,唐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bó)。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

唐朝的手工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líng)锦闻名。品种多样,有一种花鸟纹锦,以五彩大团花为中心,周围绕以飞鸟.散花,绚丽动人,反映了唐朝高超织锦技术。

2、陶瓷业:邢州白瓷象银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还创造了著名的“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上无色釉(yòu),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色彩鲜丽,造型美观。

3、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唐朝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那里,有来自各国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唐朝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唐朝时,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纥(hé)民族,8世纪晚期,回纥上书唐朝,请示改称“回鹘(gǔ)”,意思是像“鹰鹘”那样轻捷勇猛,这反映了回纥民族尚武的精神。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纷争激烈,国力削弱,汗国瓦解。此后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其中迁到今天新疆的一支(西州回鹘),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东北有靺(mò)褐(hé)民族,靺褐族是女真族的祖先。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建立了都护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诏(zhaò)和吐蕃(bō);南诏为彝(yí)族和白族的祖先,曾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号;吐蕃为藏族的祖先,与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 的亲密关系。那时,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朝时候,中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和日本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对日本影响甚大,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俗,日本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唐朝和印度半岛有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朝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中国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该地,西亚的物品也输入到中国。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政治腐败,奸臣当道,终于酿成了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衰落下去。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接着又有藩(fān)镇割据、宦(huàn)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唐朝政局更为混乱。经济上均田制的破坏,使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农民四处逃亡。两税法的实行,亦未能根本解决严重的阶级矛盾。876年,导致了王仙芝、黄巢(cháo)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起义在884年失败,但唐王朝亦由此瓦解。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8-23 0
感觉内容和名字不对应,没什么实质的内容。

写作素材关于唐朝的帖子挺多,有兴趣可以搜索看看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5)之隋唐天下  时间:12月1-15日,活动开始啦。。。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9306_u789464/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