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3个古遗址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593 回复:4

[其他] 中国83个古遗址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12 0
中国83个古遗址
— 本帖被 独爱穿越 从 学习&职场 移动到本区(2012-08-12) —
[table=100%,#ffffff,#dddddd,1][tr][td]
[size=2]
[b]  古遗址是清代以前,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寺庙址,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建筑遗存,如采石场(坑)、窑穴、窑址、贝丘等。我市古遗址分布极广,主要有贝丘遗址、窑址、村落遗址、采石场(坑)等贝丘遗址,俗称蚬壳岗。多位于河流湖泊岸的山岗、平地、土墩中,往往在贝丘堆中发现各种贝壳、兽骨、鱼骨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其中部分贝丘下层出现古人类居住的房基遗存,也有部分出现埋葬在贝丘层的墓葬(常见人骨架)。
  古窑址是我市主要是分布在西江、北江两岸属于五代、唐、宋时代的窑址,近年普查已发现的有小塘镇、罗村镇交界的奇石窑址群、和顺镇逢冲文头岭窑址,罗村镇招大镇岗窑址。附近往往堆积不少变形或残破的陶瓷、瓦片、烧土、炭碎及各种窑具等遗物。
  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遗址,大都湮没已久,有的则沦为沙漠中的废墟。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示许多古代遗迹,进而考察有关的社会状况,因而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中备受重视。中国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在千处以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5处,包括各种有代表性的遗址。

  [u]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u]  人类起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末,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于更新世时期。中国目前所知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共计 200余处,除新疆、海南两个省(区)外,各地都有发现,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分布很广。这些地点的地层堆积,主要有 3种类型:①河湖相堆积。元谋猿人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地点,沉积物以粉砂亚粘土和粘土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积层的下部。丁村遗址和水洞沟遗址,是在黄土底部的砂砾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②土状堆积。北方是在黄土层下的红色土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蓝田猿人遗址的公主岭、陈家窝村两地点都是如此。南方则在耕土层下的红土层中找到石器或化石。③洞穴堆积。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遗址,第 1 地点(即北京猿人产地)为长约 140米、宽约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砾岩堆积厚达30余米。金牛山遗址、和县猿人遗址、穿洞遗址等地点,也是比较典型的洞穴堆积。另外,大窑遗址是广泛分布于山坡冲沟的石器打制场,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则在第三纪褐煤层中发现古猿化石。

  [u]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u]  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住地和葬地。有时仅发现住地,未找到葬地,或者仅发现葬地,未找到住地。广大平原地区的古遗址,常位于河流转弯或两河交汇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古遗址,由于河床冲刷下沉的关系,多在距现今河床和村庄较高的二级台地上。江淮等河网地带的古遗址,常见于地势高亢的土墩 (堌堆)。靠近海滨和河湖岸边的古遗址,因其堆积物中包含大量的贝类介壳,在考古学上被称为“贝丘”遗址。

  中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遗址总计约有1万余处,其中作过发掘的近千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①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地。例如: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为磁山文化发现地,河南渑池的仰韶村遗址为仰韶文化发现地,西安半坡遗址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地,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为马家窑文化及其马家窑类型发现地,青海民和的马厂塬遗址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发现地,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为大Link title汶口文化发现地,山东章丘的城子崖遗址为龙山文化发现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发现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岭遗址为屈家岭文化发现地。②保存较好的住地或葬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范围往往很大,面积几万、几十万以至几百万平方米。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组成,居住区的房屋环绕中心广场排列,周围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的房屋基址多达 240座,前仰韶阶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为半地穴式建筑,仰韶文化晚期则为地面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适应江南水乡的地理条件,发现的主要是木构干栏式建筑。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的中心区域,有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分布范围 200多万平方米。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迹。

  考古学家通过典型遗址的系统发掘,逐步认识各地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发掘较多的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长城地带,业已建立新石器文化的编年体系。事实说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并非中原地区一个中心,而是存在若干个中心,彼此密不可分,呈现多元一统的发展格局。

  [u]夏商周时期的都邑遗址[/u]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Link title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游地区。与探索夏文化关系密切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两处周绕廊庑的大型殿堂基址,对其属夏、属商则有不同看法。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和郑州商代遗址,均属商代前期,都发现长、宽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组的宫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遗迹。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包括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区等,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等商代方国遗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西周时期的周原遗址和丰镐遗址都曾发掘大型建筑基址、较多的墓葬以及青铜器窖藏等。应属周初燕国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遗址,包括规模不大的城址和贵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记载燕国早期史实的有铭铜器。

  东周列国的都城遗址几乎都建在邻近大河的冲积平原上,保存情况一般较好,有的地面上存在着夯土城垣和宫殿基址。作过勘察和发掘的列国城址有: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国遗址、禹王城遗址 (魏国早期)、郑韩故城遗址、赵邯郸故城、燕下都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遗址、薛城遗址等。一般周长达10余公里,有夯筑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宫殿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并筑有宫城。布局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宫殿区被郭城包围,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②多数城址宫殿区在郭城的一角或一侧,城内或周围还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

  [u]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城市遗址[/u]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都城最集中,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历年作过全面勘察的主要有: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邺城遗址(曹魏、十六国、东魏、北齐)、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金中都遗址、元上都遗址、元大都遗址等处。通过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范围城门位置、主干大道以及宫殿区、里坊和其他重要遗址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清楚。两汉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宫城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属于帝王和贵族的专用城市。大约从曹魏邺城开始,都城布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的东西两京,宫城和皇城约占全城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宫城和外郭二重演变为由宫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组成。宫城由包括多处并分布在城区南部演变为集中于城区北部和中部,并以南门为正门,门前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居民区和商业区则由位于城区北部改为位于城区的南部,区划和排列也由不规整趋于规整。历代都城城内及其附近的重要遗址,作过大规模发掘的颇为不少,例如:秦咸阳的宫殿遗址、汉长安的未央宫遗址、武库遗址和王莽九庙遗址、洛阳的东汉灵台遗址、北魏永宁寺遗址、唐长安的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青龙寺遗址和西市遗址等。远离都城的皇帝行宫遗址有些也因考古发掘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秦至西汉前期的姜女石遗址和北戴河衡山遗址以及唐代的九成宫遗址等。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秦汉及以后时期的地方城邑遗址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城邑、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燧,在历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的如崇安汉城遗址、西海郡故城遗址、楼兰故城遗址以及居延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遗址、高昌故城和雅尔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遗址(南诏),东北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还有东北地区汉代以后的高句丽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与路故城遗址等。它们或为边陲重镇,或为方国都城,在建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现有建筑群残迹数量之多,各类遗迹、遗物保存情况之好,都是已知古遗址中甚为罕见的。

  [u]古代手工业遗址[/u]  年代较早的古代城址,几乎都曾发现制陶、制铜、制铁和铸钱等手工业遗址,但远离城市的大型手工业遗址则以烧制瓷器的窑址为多。窑址往往分布在较大的范围内,出土有大量的窑具和残次瓷器,有的还发现加工原料、制坯成型及施釉的作坊遗迹。瓷器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瓷工业出现于东汉的晚期。初期主要集中在今浙江东北部。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南方许多省区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 )都发现有瓷窑遗址。隋唐时期,制瓷业在北方得到迅速发展,发现多处瓷窑址,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特点。宋代制瓷业达到繁荣时期,已发现的瓷窑址分布在十几个省、区,数量达几百处,不但形成有特色的窑系,而且出现了一批名窑。明代以后,民营窑场激增,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各窑系的多数名窑则日趋衰落,只有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作过调查发掘的代表性窑址主要有:东汉时期即已烧制青瓷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宋代几大名窑中的浙江龙泉大窑龙泉窑遗址、河南禹县钧台钧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还有以创烧影青瓷闻名的景德镇湖田窑址;重要的民间窑址有:陕西耀县黄堡镇耀州窑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四川邛崃什邡堂邛窑遗址、福建德化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建阳水吉乡建窑遗址、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遗址、河北邯郸观台镇磁州窑遗址等民间窑址。

  [u]矿冶遗址主要包括[/u]:(1)开采与冶炼铜矿的遗址,发现有采铜的矿井巷道和炼铜竖炉等遗迹,如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各地发现并作过发掘的古铜矿遗址还有:江西瑞昌铜岭、湖北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以及安徽南部的铜陵、南陵等县市的若干地点。它们的年代,大多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的可早至商代。(2)开采与冶炼铁矿的遗址,一般发现有炼炉、锻炉、炒钢炉等遗迹和铸范、铁器等遗物,有的在与遗址相距不远的地方找到矿井遗迹。有代表性的汉代冶铁遗址有河南巩县铁生沟、郑州古荥镇、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等处。汉代以后的冶铁遗址也有一些发现。河南鹤壁还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迹。[/b]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腊玛古猿化石地点[/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39]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位于云南省禄丰县东北9公里石灰坝村的庙山坡。

  遗址面积打20000余平方米,化石层厚约5米,自1975年~1982年,曾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发掘,出土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化石1000余件,有头骨、颌骨、肢骨、牙齿等,其中一件较完整的下颌骨保留有门齿、犬齿、前臼齿共12枚。与古猿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轭齿象、三趾马、犀牛、爪兽、羚羊等十余种动物化石。

  1980年4月9日,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具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它是从猿演化到人的中间代表,具有早期人类的形态特征,属于人科,距今约800多万年。所以,腊玛古猿又被誉为人类的祖先,它的发现填补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古猿演化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之间的一个重大缺环,对于研究古猿在进化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起源的时间地点等有重要的意义。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元谋猿人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0]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城东南约 7公里的上那蚌村附近一座高约4 米的小山丘上。1965年在第四纪间冰期河湖相沉积的棕褐色粘土中发现了两颗人的牙齿化石,经鉴定为直立人的牙齿,并命名为“元谋直立人”。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其化石和遗物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立了元谋猿人陈列馆。

  人牙化石石化程度很深,呈浅灰白色,粗壮硕大,磨损程度不大,是一个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内侧门齿。牙齿的基本形态与北京猿人相似,个别性状显得比后者更为原始。

  1972~197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共同对遗址进行 3次发掘,在地层中发现了 3件刮削器以及用火的遗迹──较多的炭屑,另外在附近地表采到一些石制品,包括尖状器、石核、石片。与元谋猿人化石同层还发现了较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有云南马、剑齿象和云南水鹿等14种。

  根据地层沉积、哺乳动物化石和间冰期上下限研究可以确定元谋人的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用古地磁法测定其时代为距今 170±10万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古地磁分析和对比认为是 164万年,但也有人认为不超过73万年。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attachment=11342241] [/td][td][attachment=11342242] [/td][td][attachment=11342243] [/td][/tr][/tabl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1987年12月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蓝田猿人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4]
  位于蓝田县公王岭,距西安约50公里,中国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属古遗址类。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考古队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一具古人类老年女性下颚骨化石和石器工具;1964年在公王岭发掘中,发现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具有比北京猿人更为原始的特征。蓝田猿人是继北京猿人之后,我国发现的最重要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扩大了我国猿人的分布范围,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纪录,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馆建在蓝田县公王岭的山腰上,这是一座飞檐高翘,精致玲珑,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六角碑亭,亭内竖立着蓝田猿人化石出土纪念碑,碑上雕刻蓝田猿人的复原胸像,碑身下刻“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处”,背面有郭沫若题词。以纪念碑为中心,周围环绕文物陈列室,主要是旧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片、石球等约200多件。经测定,蓝田猿人距今约115--110万年,按照国际学术命名规范,被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5.西侯度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5]
  我国早期猿人阶段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位于芮城县西侯度村。180万年前,西侯度人在此采集、渔猎。他们打制的刮削器、砍斫器等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份,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显露出“万灵之灵”的神韵。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6.陶寺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6]
  位于襄汾县汾河以东、塔儿山西麓,距今4500-4000年左右。这里的窑洞、居址、水井及等级分明的墓葬、龙盘、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预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为尧部落所创造的最初“中国”之所在。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7.金牛山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7]
  金牛山遗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南8公里处一个孤立的山丘上。

  遗址海拔约70米,自西而东的三个地点沉积有第四纪的堆积物。1974年~1978年曾在这里先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烧骨、烧土和炭屑以及少数打制石器。

  1984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实习队在发掘金牛山A点洞穴第6层时,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和用火遗迹,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缺下颌骨)、脊椎骨、肋骨、筋骨、尺骨、腕骨等共50余件,属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金牛山出土的石制品用脉石英制成,石核较少,石片较多,以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前者数量多,石器的打片方法、加工方法或类型都与北京人相似。

  在地层中发现有厚约30厘米的灰烬层,其上还有两处圆形的灰堆,灰烬层与灰堆内有大量的烧骨和烧石,烧骨中有较多的兔类、鼠类和鹿类的肢骨,这些动物都是当时人们狩猎的主要对象。

  与金牛山猿人共存的动物化石十分丰富,较重要包括有变种狼、中国貉、三门马、梅氏犀、肿骨大角鹿、巨河狸、最后斑鬣狗、中华猫、葛氏斑鹿、恰克图转角羚羊、莫氏田鼠和硕猕猴等,其地质年代属于中更新世。

  金牛山猿人化石除材料丰富外,最大特点就是保存较完整。虽然有少数几件残破,但都可以复原,这就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这样完整的化石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在其它国家也是很少见的。

  经过年代测定,确定金牛山人距今约28万年左右。据初步观察,金牛山人化石的形态比北京人进步,与早期智人阶段的大荔人接近。这个发现对研究从猿人过渡到智人阶段的人类体质特征及其直立姿势、手足分工的形成均有重要价值。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8.丁村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8]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

  丁村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发现于1953年。第二年开始进行调查,并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发掘。共发现有旧石器地点11处,动物化石地点3处,人牙3枚,旧石器2005件,哺乳动物化石有梅氏犀、披毛犀、野马、纳玛象、斑鹿、方氏田鼠、原始牛等28种。1976年又发现一块小孩的右顶骨化石,因为遗址首先发现于丁村,按照现代考古学的常用命名方法,给这个小孩定名为“丁村人”,他是形态介于现代人和北京人之间的人类,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相近而与白种人相差较远。

  遗址所出土的石器,其原料主要为角页岩,还有陵石、石灰岩,属石片石器系统类型。石器较为粗壮,以直接打击法打制而成,主要有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三棱大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器物,由于在丁村首次发现,故称其为“丁村尖状器”。丁村人及文化的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

  丁村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主要代表,此遗址是中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9.和县猿人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49]
  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和县县城北15公里的陶店镇汪家山北坡,地理座标在东经118,20,,北纬31。45',海拔23米,龙潭洞发育在寒武系白云岩层中。

   和县龙潭洞在1980年10日和1981年6日两次发掘,获和县猿人化石包括近乎完整的头盖骨1个、下颔骨1段和顶骨1块、额骨眶上郜1块、上下臼齿1枚、上内侧门齿1枚。

   这些化石骨骼至少代表3个个体以上,包括青年、壮年和者年。其中头盖骨属一男性青年个体,除颅底缺失较多外,脑颅的绝大部分都保存下来。它在形态上具有直立人的许多典型特怔,·如颅穹窿坻矮,额骨明显后倾,颅骨骨壁厚,脑量较小(约1025毫升),颅量大宽位置坻,有发达的眉嵴和嵴,枕骨和枕平面与顶平面之间成明显的角伏过渡等。和县人头骨在总的形态上和北京猿人较内相似,但又有一些进步的特征,如眶后缩窄皎不明显,颞鳞相对较高及其顶缘呈弧形上曲等。下颌骨仅保有一段左恻,其上带有两个牙卤,特征粗壮、骸孔较大,齿弓近马蹄形。下颌体高度33·2毫米,厚度22·毫米,与北京人相似。牙齿的形态特征:牙冠和齿根都比现代人要硕大和粗壮。齿冠较低,嚼面纹理复杂等,都接近北京猿人的情形。上内侧门齿特别粗壮,尺寸大于所有直立人,呈铲形,舌面底结节非常发育,舌结节游离缘分出几条指壮突,并终止该面中凹。

  和县猿人生活时期的古气候为亚热带气候,自然环境是:汪家出一带的山脉,山上有茂密的的森林,山下北面有滁河,河两岸为宽阔的旷野,有大片的草原和湖沼。当时,这里生活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发现和县猿人化石的第4层位伴出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约50余种。爬行类有龟、鳖、扬子鳄等;鸟类有马鸡;哺乳类有田鼠、大鼠、硕猕猴、狼、豺、狐、猪獾、水獭、中国鬣狗、剑齿虎、中华猫、豹、大熊猫、棕熊、东方剑卤象、马、中国貘、额鼻角犀、李氏野猪、葛氏斑鹿、肿骨鹿、麋、野牛等。和县动物群是南、北型动物互相混合的过渡类型。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与北京猿人化石产地第3一4层的时代相当。

   用热释光法和铀系法测得年代距今20万年内,氨基酸法和电子共振法测得年代20一30万年。和县猿人的发现,填补了我省旧石器的空白,尤其完整的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1981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0.水洞沟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attachment=11342250] [/td][td][attachment=11342251] [/td][/tr][/table]

  水洞沟遗址西距银川市19公里,位于灵武市临河乡水洞沟一处面南的崖壁上。它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材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一。这座1919年由比利时人肯特发现的遗址,迄今已有5万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发现了野驴、犀牛、鬣狗、羚羊、转角羊、牛、猪等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1.1万多件。一个用鸵鸟蛋皮穿孔制作的装饰品和一具原始牛头化石再次证明,这里的准确时代应该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期 .

[attachment=11342252]
水洞沟发现用火遗迹

  2004年9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水洞沟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古人类用火遗迹,此次对宁夏水洞沟遗址的发掘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另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参与。此次考古发掘大面积揭露了古人类用火的遗迹,在国内比较少见。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水洞沟遗址先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仅中国考古工作者就发掘出土文化标本4万多件。

[attachment=11342253]
正在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的宁夏水洞沟遗址

  人民网银川9月18日电记者周志忠报道:一项开创了宁夏乃至全国旧石器文化研究先河的考古发现——宁夏水洞沟旧石器遗址,至今已经整整80周年。80年后的今天,学者和专家们聚会银川,围绕水洞沟遗址发现进行国际学术研讨。

  80年前,法国传教士德日进和比利时传教士桑志华从北京出发,沿黄河河套地区西行,一边传教,一边进行地质和考古发掘,在宁夏和内蒙古地区相继发现了距今3万年的水洞沟旧石器遗址和距今10万年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旧石器遗址。这是我国境内最先按照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挖掘后发现的旧石器遗址。

[attachment=11342254]
水洞沟遗址

  80年来,宁夏水洞沟遗址历经数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挖掘工作,随着发掘资料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洞沟遗址文化内涵和文化性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水洞沟遗址所包涵的独特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引起了国内外研究旧石器文化学者的高度重视。同时,“水洞沟文化”也成为华北旧石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华北旧石器系统的发生、发展和去向以及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次水洞沟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内数十家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者将以水洞沟遗址发现80年来的发掘、研究为中心,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学、古人类学以及旧石器文化等多个学科对我国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文化进行探讨和交流。研讨会期间还将对我国旧石器文化研究手段、旧石器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两位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的出席,使本次研讨会成为近年来宁夏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一。

[attachment=11342255]
  据悉,研讨会进行期间,专家学者们将亲赴宁夏水洞沟和内蒙古萨拉乌苏,对这两处旧石器遗址进行现场研讨和交流。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1.穿洞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56]
  普定穿洞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安顺市普定县城西5公里处的一座孤山上,山下四周是溶蚀性盆地。穿洞洞口朝南,前后相通。洞口海拔1,286 米,山顶与谷地的相对高度为87米,洞口 于孤峰半腰,洞口距地面26米,为一石灰岩质溶洞,因洞口南北对穿而得名,洞长30米,宽约13米,洞顶作弧形,顶高9米。

[attachment=11342257]
普定穿洞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一九六九年五月试掘,获得大量石器、骨器。一九八一年五月中国科学院和省博物馆联合发掘,出土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两千多件。其中骨器出上四百余件,制作精巧,形式多样,为其他地方所少见。该遗址发掘出土各类旧石器2万余件,骨器千件,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200余件,古人类头盖骨化石2个,还有人类骨、齿多件。骨器之精,均为世界所罕见,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此外,还发现多处用火遗迹。出土文物之多,全国之冠,震惊考古学界。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裴文中教授生前实地考察了穿洞遗址,肯定了“穿洞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上的价值和地位,亲笔题写了“普定穿洞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界确认 了“穿洞文化”的命名,该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和极高的学术地位,为研究我国西南原始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将建为古文化遗址博物馆。1990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穿洞遗址为为数甚少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2.大窑遗址 [/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58]
  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大窑村南的兔儿山、骆驼山和凤凰山3座山上。面积约200万平方米。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文物工作队发现,1976~1983年进行过多次调查和发掘。遗址延续的年代很长,地层剖面清楚,出土石器很有特点,代表一个新的旧石器文化,被命名为“大窑文化”。它的发现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上有重要意义,现建有大窑文物保管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兔儿山东西长约1公里,西坡和北坡有8道冲沟,深5~15米,其中以四道沟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和遗物最为丰富。沟的东区北侧,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有 3个含石制品的迭压地层,层序是:上层马兰黄土,中层淡红色黄土,下层棕红色离石黄土。

  大窑遗址不仅有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遗存,还有属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热发光等方法测定,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为距今 315000±28000年,晚期的年代为距今27000±10000年。

  从早期到晚期的地层均发现有人工开采痕迹的大石块。在四道沟中段出土的早期石制品中,石器所占的比重很大,成品率高,晚期的石器较少,成品率低。石器只是初步加工,很少使用痕迹。石器中大型石器数量多,类型简单,只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其中以刮削器居压倒优势,占石制品总数的70%以上,且复刃多于单刃。而龟背形刮削器最具特色,是大窑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尖状器不发达。广泛使用交互打击方式修理石器。遗址的时间经历了几十万年,但石制品主要特点基本保持不变。在早期地层中除发现一堆灰烬外,还发现过肿骨大角鹿化石, 在中、晚期地层中出土了原始牛、扭角羚羊和披毛犀等化石。

  中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出土于兔儿山北坡二道沟北口地面下 0.5米的全新世地层中,石制品偏小,锥状石核与细石器文化中的同类石核一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兔儿山南坡八道沟北岸土坡上,面积 2.5万平方米,地层深0.5米,出土有石核、石片、磨光石斧、石磨盘、磨棒和陶片等。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3.磁山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59]

  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至1978年底,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3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标本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重视。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国粟出土年代为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7000多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在发掘的灰坑中,还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attachment=11342260] [/td][td] [attachment=11342261][/td][/tr][/table]
图为磁山遗址发掘现场和出土的陶盂支架

   农业的发展,又为人们饲养家禽提供了物质条件,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被人们食用后遗弃的多种动物骨骸,其中家鸡、家猪、家犬的骨骸最引人注目。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

   陶器是中国人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沙质陶器,少数为泥制陶器,均为手工制作,以素面为主,出土的陶器中有圆底钵、三足钵、钵形鼎等,其中陶盂和陶支架组成的陶器群,独具特色,最有代表性。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打磨兼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磨盘、磨棒、斧、铲、凿、锛、镰等,其中磨盘和磨棒是粮食加工工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从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专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山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链环。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4.大地湾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62]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区102公里。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在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后即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秋开始发掘,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截止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延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大地湾遗址的房屋,早期多以半地穴式圆形为主,直径在2—3米之间,室内有一小火塘。中期的房屋除仍保留了半地穴的形式外,出现了平地起建的房屋,面积增大,地面用料礓石水泥修抹。晚期房屋以平地起建为主,出现了规模宏伟,形制复杂的殿堂式房屋。如编号为 F901的大房子遗址,距今6000多年,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由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组成。其中主室131平方米,地面是料礓石泥和人造陶粒轻骨料制成的混凝土,硬度相当于100号水泥。F411号房子地面还绘有一幅非常生动的地画,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大地湾的制陶业也相当发达。如发掘出的一件大型圆底龟纹彩陶盆,口径50.2厘米,卷折唇,曲折腹,圆底,口沿下有鱼纹绕周,形象逼真,花纹流畅,为同类器物之冠。著名的彩陶人头瓶,通高32厘米,口径4.5厘米,人头形口塑有清秀的五官,整齐的刘海,微鼓的鼻翼,尖圆的下颔,面呈鸭蛋形,双耳有穿孔,口目镂空,显得生趣盎然。瓶身以优美的弧线为轮廓,由弧线三角形和柳叶纹组成流畅的图案,造型优美,动人心弦。在宽带纹环底型号陶体内壁已发现有十多种独特的彩色符号,距今7000年,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资料。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还有我国最早的农业标本炭化稷和油菜籽的发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为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大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羊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5.仰韶村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63]

  仰韶村文化遗址,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 1921年经中国政府批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进行了首次发掘。根据出土文物,确认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遗存。按照考古学惯例,把首先发现地作为该文化类型的名称,故名“仰韶文化”。

  仰韶村文化遗址,座落在仰韶村南边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 ,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西北到东南宽300余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土层堆积厚度2—4米。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于农耕的石器有斧、铲、凿、锛等工具;用于狩猎的有石镞、弹丸、石饼等;用于纺织的有线坠、纺轮、骨针、骨锥等。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质,有陶鼎、罐、碗、盆、钵、杯、瓮、缸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装饰图案,其纹饰有宽带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独具的特征。

  仰韶文化以农耕为主,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社会阶段。它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南达湖北,北抵内蒙,是黄河流域非常强大的一种远古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因而仰韶村文化遗址被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

  1961年3月4日,仰韶村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6.半坡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64]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7.平粮台古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65]

  平粮台古城址于1988年0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粮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处。场址高约5米,面积100亩,呈正方形。 平粮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进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陈风宛丘》以及《东门之枌》、《尔雅注疏》、《晋书》中均有记载。根据史书记载和地理方位分析,平粮台即是太昊之墟、神农之都的古宛丘都城。这座古城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国家的起源、早期奴隶制等重大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原始人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 装饰品,古城墟上有许多原始人住过的土房痕迹并残留有原始人烧制陶器 的窑址等。考古工作者对大量的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考证,一致认定,平粮台古城址和太昊故墟宛丘是一个地方,至此,“陈为太昊之墟”、“炎帝神农初都陈”等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到了初步的证实。

[attachment=11342266]
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堡出土文物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面积5万多平方米,城垣形状十分规整,为每边长185米的正方形,城内面积3.4万平方米,墙残高3.5米,外侧有较宽的护城河,并发现南、北两城门,埋设三条呈倒“品”字形摆放的陶排水管道。城内还分布有陶窑和墓葬,西南角内侧发现埋有一大一小完整牛架坑,可能是祭祀的遗迹。这个城规划整齐,防卫设施严密,有公共下水道,还有较高级的房屋建筑,手工业作坊区。 城址规模最大者为1990年湖北天门发现了属于屈家岭文化的石家河城及其遗址,城垣大体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最宽处约1100米,城壕长4800米,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城址始建于屈家岭文化中期(公元前2800年左右),主要使用和繁盛期在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城外围还有人工开挖的沟壕,集排水泄洪、防御护卫、水运交通、日常饮水等多种作用结合于一体,增加了城市的活力。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8.马家窑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67]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城南马家窑村南面的麻峪沟口。

  马家窑遗址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著名遗址。遗址地处洮河西岸的一级阶地上,1924年首次发现并进行了考古发掘。1957年起经甘肃省博物馆等机构的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从而确定了两者的时代早晚关系。此外还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以及寺洼文化等遗存,当中以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马家窑文化以及马家窑类型也均以该遗址命名。

  遗址南北宽约280米,东西长350米,巴廊沟从遗址的中部穿过,沟沿一带被水冲刷开来,文化层暴露在外,厚约0.3~0.5米,内涵丰富。房屋有方形、圆形两种,结构多为半地穴式。居址旁有公共墓地,盛行仰身直肢葬式。

  马家窑类型的陶器,多为橙黄色,彩陶非常发达,许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里面都施以彩绘,花纹全部为黑色,主要包括有垂帐纹、水波纹、同心圆纹、重叠三角纹、漩涡纹、蛙纹和变体鸟纹等。夹砂陶多饰以绳纹,某些器物的下部装饰有绳纹、上部施彩。

  遗址出土的石器包括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等,也有盘状器、铲形器,磨制较为精细。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19.马厂塬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马厂类型 (马厂期)、半山-马厂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1982、1984和198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复查。该遗址是研究青海东部地区古文化的主要遗址之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地处湟水南岸第二台地上,面积近 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1.5米。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灰坑遗迹等,内涵包括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卡约文化上孙类型和辛店文化等时期的遗存。

  马厂类型遗物主要为中晚期遗存, 有彩陶壶、盆、瓮、罐以及粗陶罐等。彩陶表面往往饰有一层红色或紫色陶衣,彩绘为黑色,花纹以圆圈纹、变形蛙纹、菱形纹、平行线纹、连弧纹、方格纹为主。粗陶表面装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陶器有兰纹折肩壶、双大耳罐、折沿盆等,火候较高,陶质细腻,陶色呈红褐色。部分陶器表面打磨光滑。

  卡约文化上孙类型陶器,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可辨器形有双大耳罐、双腹耳罐、鬲、豆、粗陶瓮等。陶质较粗糙,往往羼有细沙,以夹砂红褐陶占多数。器表饰一层红褐色陶衣,有的器表经过打磨。彩绘纹饰有连续三角联纹、竖道纹、涡形纹、勾连纹,线条粗细不一,富于变化。

  辛店文化遗物属于姬家川类型。陶器残片有鬲、壶、罐、瓮等,质地粗糙,陶土中多羼有砂粒。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和彩绘,绳纹线条深而细密,彩绘以黑色为主,花纹主要以连续回纹、宽带纹、双勾羊角形纹、波浪纹、“ S”形纹、三角纹、折线纹为主。造型以凹底器为主,其次为三足器和圈底器。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0.大汶口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68]

  大汶口遗址分布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的汶河边上。

  大汶口遗址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著名遗址。1959年山东省博物馆曾对遗址进行过发掘,1964年定名为“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年代是公元前3500~公元前2500年,遗址的墓地属于父系氏族社会的遗存。

  大汶口遗址的面积达82万平方米,在已经发掘的5400平方米遗址中发现了133座墓葬和1座陶窑。墓葬均为长方形的土坑墓,其中14座有木椁式葬具;很多墓葬内有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几种;代表性的陶器是鼎、豆、壶、背壶、罐、杯、尊、瓶、盔形器等,还有作为礼器的玉铲以及精美的透雕象牙梳、镶嵌绿松石的骨雕筒等典型遗物,从这些随葬品的精美程度,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手工制作已经相当专业化,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attachment=11342269] [/td][td][attachment=11342270] [/td][/tr][/table]
  当时普遍盛行在墓葬中随葬獐牙的风气,在死者的指骨附近,多有獐牙或獐牙钩形器,有的还随葬龟甲。在43座墓中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猪骨,最多的墓中有14个猪头骨,有学者认为猪头是私有财产的象征物,这就表明当时已经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

  近30年来,在山东、江苏北部一带发现200多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年代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前后发展成为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及其与山东龙山文化的传承关系的确定,证明山东、苏北一带是一个以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为主体的,又自成系统的文化区。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1.城子崖遗址 [/size][/color][/backcolor]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attachment=11342271]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外景 [/td][td][attachment=11342272]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展厅
[/td][/tr][/table]
  章丘市龙山镇东,济青公路北侧,有一长方形高地,宛若城垣,名曰“城子崖”。

  1928年,我国第一代考古学者吴金先生,在城子崖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30年、1931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并定名为“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成为龙山文化的命名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城子崖遗址存在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城,其城圈重叠的事实说明,城子崖在古代一直是筑城立国的理想之地。

  在博物馆的城子崖遗址西城墙、南城墙发掘保护现场,您可看到“三城叠压”的壮丽景观。最下层是原始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城;中层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城;最上层是周代文化城址,曾为古谭的国都。《诗经》中的佳作“大东”篇即为谭国一位大夫所作,为济南市现存最早的诗篇。

[table=98%,#ffffff,#dddddd,1][tr][td][attachment=11342273]
龙山文化出土文物 [/td][td][attachment=11342274]
城子崖遗址“三城叠压”发掘现场
[/td][/tr][/table]
  在城子崖遗址东北约2公里处,是东平陵故城遗址。东平陵城,始自春秋,兴于两汉。汉代为济南郡,济南国治所。曹操在184年,曾任济南相,而济南历史上唯一的皇帝王莽,就出生在东平陵城。 1977年,东平陵故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城子崖遗址西约1公里处,位于龙山镇龙山村西北济青公路通过处,是西河遗址。该遗址为西河类型古文化命名遗址,距今约8500年左右,是迄今山东境内最早发现的有陶新石器文化。 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北靠济青高速公路,南邻济王公路,西北距济南国际机场25公里,胶济铁路、济青公路横贯东西,随时都可迎候国内外各界游客的到来。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2.河姆渡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75]

  河姆渡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景区由博物馆、遗址现场展示和原始生态区三部分组成,江泽民主席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1993年在遗址西侧建起了博物馆,占地3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结构采用“干栏式”形式,以体现河姆渡原始时期的建筑特征。人字形坡屋面上设置5-7组交叉构件,象征着七千年前卓越的榫卯木作技术。整座建筑造型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表现了先民爱鸟、崇鸟的习俗。文物陈列馆分三个展厅,以三百余件出土文物精品为依托,辅以模型、木雕、灯箱、照片等,展示了七千年前先民的生产生活内容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观览其中,您将为先民的创举深深地叹服。

[attachment=11342276]

  2002年,利用河姆渡遗址东北地形、地貌高低错落的优势,建起“河姆渡原始生态区”。生态区占地约七百亩,以一片树林植被和一条贯穿森林、沼泽的曲径溪河与小型湖泊沼泽为骨架,营造了古朴幽深的原始生态环境。游客沿着曲径陆行或操纵原始的舟楫通往麋鹿渚、竹洲、部落村、杨梅岛、桂花浔等几个湖沼中的陆地,与悠闲散养于树林灌丛芦苇中的小动物亲近,受到穿上粗纺或仿兽皮原始衣着的人们的接待,身临其境,体味史前文化氛围,追索远古历史意境。

  河姆渡景区东距宁波25公里,西距余姚25公里。百米宽的姚江在博物馆南面自西向东流过。周围有山有水,自然环境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特色,不愧是一处集考古、教育、休闲于一处的旅游度假胜地。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3.屈家岭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table=100%,#ffffff,#dddddd,1][tr][td] [attachment=11342277] [/td][td] [attachment=11342278]  [/td][/tr][/table]
  屈家岭遗址在湖北京山县城西南三十公里的屈家岭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1954年发现,经发掘研究,发现这种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遂命名为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距今约四千余年。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彩陶纺轮、彩绘黑陶河蛋壳彩陶最有特色;陶制的鼎、豆、晚等器皿均为双弧形折壁,也独具特征。这种性质的文化广泛分布于湖北境内的江汉平原、西北山地和豫南邻鄂一带,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色彩。这里遗存的大量生产工具和粳稻谷壳表明“屈家岭人”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饲养、渔猎、纺织等业;农业和手工业已有分工,制陶业亦相当发达,品种多样,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彩陶器、陶质禽鸟模型及玉饰品,反映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采。农业的进步和象征父权崇拜的陶祖出现,说明其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阶段。

  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4.牛河梁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在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为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5000年前,这里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在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这尊头像是典型的蒙古利来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近似。眼珠是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球镶嵌而成。遗址中出土的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令人叹为观止。

  红山文化——东方文明的新曙光

  在101国道旁,辽宁凌源与建平交界处有一处人类文化遗迹,这就是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辽宁省西部广阔地域内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农耕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因1935年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区有一座山叫红山,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赤峰由此而得名,红山文化最早在红山山后发掘,后来就称这种考古文化为红山文化。它的中心区域在朝阳市牛河梁。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attachment=11342279]

  经过多年的调查,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基本明确。其北界越过西拉木伦河,并有继续向内蒙古草原深入趋势;东界越过医巫闾山,到达下辽河西岸;南界东段可达渤海沿岸,西段越燕山山脉到达华北平原;西界目前可确定在河北张家口地区桑干河上游。从现在地域行政划分讲,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两市区域内最为集中。

  1983年,考古专家们在牛河梁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馒头状的红烧陶物。经过挖掘,发现牛河梁南侧竟有一座女神庙,数处积石大冢群,以及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的类似城堡或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还有如下珍贵文物:女神头像、玉佩饰、石饰和大量供祭祀用的具有红山文化特征的陶器。

[attachment=11342280]

  红山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第一,从生产工具看经济城状况。那时,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三者共存。石器以大型石器如石斧、石锛、石耜为主,它们与砍伐、起土、垦荒有关,说明农业耕广而粗放。打制石器、细石器与切割皮肉有关。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牛、羊、猪等家畜骨骼和野生鹿、獐等动物骨骼,说明狩猎、畜牧占很大比重。遗址分布区正处于草原森林向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经济类型属于综合性的。第二,从居住地址看生活状况。居住遗址分布稀疏,位置在较高的山岗上,多在南坡,高出河床10—40米,文化堆积层薄,反映居住不够稳定。有的遗址群已有等级之分,小遗址群(4—5千平方米)围绕大遗址群(3—10万平方米)。大遗址群出土玉器等高级品,附近分布积石冢、陶窑区和玉器作坊,说明已产生中心聚落。房址多为方型半地穴式,并出土成套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说明独立性的社会单元已存在。第三,从陶器特点看文化联系。红山文化的夹沙灰陶,多为圆筒器,形制简单,压印之字纹。我国整个东北地区以至亚洲东北部都有这种陶器,可见它的共性。红山文化的泥质红陶多为钵碗盆类、瓮罐类,彩陶以黑彩为主,与我国黄河仰韶陶器相近,都加饰压印之字纹,表现了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相互融合程度比较深。   过去,一直认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历史的源头,红山文化只是一个分支或者是一种长城南北“混合文化”。可是随着红山玉器的进一步考定,红山文化遗址的大量发现,特别是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考古界对红山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把史前文化研究重点由黄河流域向北转移,认为红山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中华5000年文明发源的性质。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5.昂昂溪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81]

  昂昂溪遗址,1988年0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昂昂溪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镇附近。

  昂昂溪镇附近有很多沙丘,高数米至十余米不等,沙丘之间是洼地,遗址就分布在沙丘上,迄今共在四个沙丘发现有文化遗物。1928年初次调查时,曾在第一座沙丘上发现了一座墓葬。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对这座墓进行试探性发掘时,又在该墓的北边发现了一座墓葬。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了多次调查,发现有大量的细石器和陶片等文化遗物,以及灰坑和墓葬等遗迹。文化遗存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代表着早晚两个不同时期。

[attachment=11342282]

  从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石器可以分为三类,即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以细石器为最多。细石器有镞、尖状器、刮剥器、刀形器和梯形石片等。石镞的原料为隧石和石髓,多数为凹底的三角形,少数为桃核形。梯形石片是镶嵌在刀柄上使用的。磨制的石器有网坠、刀和盘状器等。

  骨器主要是熗头和鱼镖,大型的长16.4厘米,每个有一列倒刺,在柄端穿孔以便捆绑在长柄上使用,这类渔猎工具在昂昂溪遗址发现较多,同时在遗址发现很多动物的骨骼,包括鹿、猪、狗、兔、鸟、鱼、蛙的骨骼,表明渔猎经济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占居有主要地位。

  陶器均为手制的,灰褐色,火候较低。器形简单,基本上只有小口罐和带流钵两种,纹饰也很简单。制陶工艺的落后,可能是与农业的不发达有关。

  昂昂溪地区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昂昂溪文化遗址群外,还发现有大兴屯旧石器地点,故昂昂溪遗址群对于该地区从旧石器时代经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文化过渡的文化源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6.二里头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早期都邑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约9公里的二里头村南,面积约375万平方米。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并发掘,工作持续至今。遗址以二里头文化堆积为主,已发掘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址、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大批遗物。

[attachment=11342283]

  文化分期

  文化可分为4期,其中第三期最繁荣。根据出土物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关于它的文化性质,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全部属于夏文化,另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早期(一、二期)属夏文化,晚期(三、四期)属早商文化。

  最早的宫殿

  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是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attachment=11342284]

  等级差别

  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来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此外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着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精神生活

  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件柄形饰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20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 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7.尸乡沟商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意外发现

  尸乡沟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发掘。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毫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布局严整

  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0米,南部宽740米。城墙夯筑。南城墙已被洛河冲毁。西城墙现长1710米,宽17~24米,高1.5~3米;北城墙总长1240米,宽16~19米,高2~3米;东城墙现长1640米,宽20~25米,高15~2.5米。已发现城门7座,其中北面1座,东西各3座。

  在城内发现有东西向大路5条,南北向大路6条,路面宽6~10米,其中一些道路与城门方位基本对应。城内南半部有3座小城,宫城居中,为正方形,内有成组的大型宫殿基址;另外两座小城位于宫城的东北和西南,均为长方形,内有成排建筑,可能是武库、粮仓或屯兵防卫的城堡。

  防卫严密

  城门北门位于北墙正中,探出路土宽约9米,厚约0.3米。1983年发掘了西墙中间的门。门道长16.5米,宽2.4米。路土厚0.4~0.5米。门道两侧各有一条紧贴城墙的夯土窄墙,墙内各有排列密集的16~18个木柱洞,洞底埋有柱础石。从城门内侧向南4米处,有一条东西向呈缓坡形的夯土“马道”,上宽3米,下宽4米,东端与城内一条东西向的大路相连,西端升高与城墙顶部相接。1984年发掘了东墙中间的门,门道长19.4米,宽2.4~3米,两壁紧贴城墙的木骨泥墙内残留有16个柱洞痕迹。在门道路土下深0.4米处,有一条地下排水沟,宽约1.2米,深约1.3米,上盖木板,两壁以石块砌成石柱,柱间夹立木柱,承托木盖板,沟底用石块叠砌呈鱼鳞伏。该沟西通宫城,全长800多米。

  3000年前四合院

  宫城平面近方形,四周为厚3米的夯土墙,周长约855米。南墙正中开一大门,有一条大道通向城南。宫城中部有一座大型宫殿基址,其左右两侧还有几座宫殿基址。东部偏北的四号宫殿基址,东西长51米,南北宽32光,包括正殿、庭院、东庑、西庑、南庑、南门和西侧门等7部分,是一处“四合院”式的宫殿建筑。正殿在基址北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36.5米,南北宽11.8米,建于高出当时 地面0.4米的夯土台基上。台基南侧有间距相等的4个长方形夯土台阶。台基四周有排列有序的圆形或椭圆形夯土柱础残迹。此外,还发掘出1口水井和3处石块砌 成的排水沟。宫城东西隅的5号宫殿基址在4号宫殿南约10米,包括上、下两层基址。上层建筑基址的正殿在北部,平面长方形,东西长约54米,南北宽约14.6米。此外,还发掘出北庑、东庑和西庑的基址,10个殉狗坑和一处石筑排水沟。下层宫殿建筑基址平面为回字形,中间为方形庭院。北面基址有柱基槽和殉狗坑,庭院内有2口水井。

  重要地位

  偃师商城既有大型宫殿建筑,又有军事防御设施,具有早期都城的规模和特点,有人认为这里就是汤都西亳,也有人认为应是太甲所放处的桐宫。不管属于哪一个,它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为复原中国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8.郑州商代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85]

  郑州商代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前期都城遗址。

  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它是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城市遗址,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长为7公里的商代城墙。在这个城内出土的两件铜方鼎,是商代前期铜器中罕见的王室遗物。在此还出土了大量的房基、地窖、水井、壕沟、墓葬等遗迹,以及铜器、石器、蚌器、玉器、陶器以及原始瓷器等遗物,还有少量的刀刻字骨和陶文符号。

  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奴隶社会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29.殷墟[/size][/color][/backcolor]

  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attachment=11342286]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ttachment=11342287]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0.琉璃河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88]

  中国西周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北的台地上。面积500余万平方米 。

  20世纪40年代发现,70年代起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均用黄土夯筑而成 ,经勘探 ,北城墙全长800多米,东、西城墙各保存300余米 。城内有居住址 ,城外有壕沟,城东南有墓地。已发掘大、中、小型墓及袝葬的车马坑200余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陶器 、玉石器 、漆器和原始瓷器。这里的大墓设墓道,一条、两条或四条不等。在一座四墓道大墓中,出土有铜罍、铜盉,上面铸有周王褒扬太保,册封燕侯,授民授疆土等内容的铭文,可与《史记·燕召公世家》所记武王封召公奭于北燕的内容相印证。其他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上,也多有记燕侯赏赐货贝、臣妾的铭文。根据这些可以推知,这是一处燕国贵族的墓地。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1.临淄齐国故城[/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89]

  位于原临淄县城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河,公元前九世纪中叶,齐国第七个国君齐献公由薄姑迁都于此。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城之一。都城由大小两个城圈组成。大、小城总面积60余平方华里,大城周长14158米,小城周长7275米,城墙厚度为30米左右,故城城门共13座,已探明10座,门道宽多在十米以上。故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已发现炼铜、冶铁和制骨作坊数处,小城为贵族聚居地,城西北有高台,名“桓公台”,传说是齐桓公会见诸候和检阅兵马的地方。台周围有许多建筑遗迹,是当时宫殿建筑区之一。大城内发现墓地两处,大型殉马坑一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2.曲阜鲁国故城[/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0]

  鲁国故城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和东、北 面。周成王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建都于此。到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是 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景帝 三年 (公元前154)封子刘余为鲁王,都此。东汉为东海 王刘疆都城,直至汉末。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作调 查和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 多次进行调查。1958年山东省文物干部训练班对遗址进 行钻探和试掘。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作了详细勘察和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 则的圆角长方形,东西最长处3.7公里,南北最宽处2.7 公里,周长11.5公里。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城壕,现存 城垣自西周晚期延至西汉,经过多次增筑、修补,残存 最高处约10米。共有城门11座,东、西、北三面各有 3 门,南面有两门,门宽7~15米。南面2座门的外侧有夹门 的墩台,当为《左传》记载的雉门及其两观。内城居全 城的中部偏北,平面近方形,东西宽约 550米,南北长 约500 米,东、西、北三面残存地下的城垣宽10米左右。 城内有密集的大型建筑基址,试掘证实为春秋至西汉的 鲁王宫城。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的通路各5条,皆与 城门和重要遗址相通。宫城南有宽约15米的道路通向南 墙东门,直指城南 1.5公里余的夯筑台基。宫城、南东门、“舞云台”成直线排列。道路北段两侧各有 3处大 致对称的建筑基址,形成鲁城内一条由最重要建筑物构 成的中轴线。这和《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记的国都 规划相类,而与其他东周都城不同,可能反映了西周都 城的设计思想。

  西周前期的遗址多分布在大城西北部,西周晚期扩 大到东北部。东周遗存则遍布全城。其中西、北部有西周制陶、冶铜址,西部有东周制陶作坊址,北部和西部 偏东有东周炼铁遗址,西北部有东周制骨遗址。 墓葬大城西部分布 6处西周和东周的墓地。1977 年以来发掘 200余座。墓葬可分甲、乙两组。甲组墓几乎都是小型陶器墓,乙组墓有小型陶器墓,也有大中型铜 器墓。大型东周墓,墓室面积达一、二百平方米。西周、 春秋墓的铜器组合和器形与中原地区一致。有人认为乙组墓是周人墓,甲组墓是土著墓。这两组墓葬和遗址出 土的陶器表明鲁文化是融合了周文化和山东商代文化等 形成的。

  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 器形主要有鬲、 甑、 盆、豆、罐、瓮、钵、盂、盘、鼎、釜、洗、折腹盘等。 春秋时期出现盘、盖豆、鼎、釜;战国时期出现洗和折 腹盘。西周、春秋陶器普遍饰绳纹,流行凹弦纹,春秋 时出现暗纹。战国时期,绳纹逐渐衰退,暗纹、瓦纹流 行。此外发现少量西周的筒瓦、板瓦和大量东周、汉代 瓦。汉代瓦当多为卷云纹图瓦当。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3.侯马晋国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1]

  中国春秋后期晋国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西北部。面积约35平方公里。据《左传》记载:成公六年(公元前585) 晋人由故绛迁都于汾浍之交的新田,仍称绛,直至晋亡(据《史记》为前376年;据《竹书纪年》为前 370或前369)。以后该地归于魏,渐废弃。旧说新田在今曲沃县西,据考古发现证明应即今侯马晋国遗址。1954年由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后经多次勘查发掘,主要有:1956~1957年发掘、勘探,发现古城;1961年发掘平阳机械厂 2号铸铜遗址;1962、1965年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1962~1964年发掘平阳机械厂22号铸铜遗址;1965~1966年发掘盟誓遗址;1959~1986年多次发掘上马墓地;1984~1986年发掘北坞古城府库遗址和呈王古城东建筑群遗址。侯马晋国都城废弃后未经大的兴建和破坏,地下遗存保存较好,是春秋中晚期的代表性城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

  已发现东周古城址7座。城墙为夯土构筑,仅有湮埋地下部分,宽度 3~16米不等。位于西北部的 4 座古城互相毗连。其中白店古城位置偏南,保存甚差,整体情况不详。其他 3座古城整体平面呈品字形。西南的台神古城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1250米;东南的牛村古城东北部呈缺角状,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宽约1100米;北部的平望古城东北角外凸,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 900米。这3座古城面积约4.7平方公里,应是新田的主体部分。平望古城中部有大型夯土台基 1座,南北长约95米,宽约75米,北高南低呈阶梯形,现存高约8.5米。台基南分布大型夯土基址 20余处。牛村古城西北部有方形夯土台基 1座,每边长约52.5米,现存高6.5米。南面亦分布一些残破夯土基址,其东、南两面有长约 400米的夯土围墙与牛村古城城墙相接。这些地方应是当时的宫殿区。此外,台神古城西北汾河岸上有大型夯土台基一处。东北部的马庄古城平面曲尺形,中部有南北向城墙相隔,东城南北长约350米,宽约300米,内有夯土台基 1处;西城南北长约250米,宽约200米。东部的呈王古城平面曲尺形,中部有东西向城墙相隔,北城东西长约400米,宽约168米,内有数处建筑基址;南城东西长约214米,宽约105米。北坞古城在遗址东北部北坞村东南,距中心地带较远,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包括东西并列两座近方形的古城。东城边长约550米,西城边长约380米。东城中部探出成组建筑基址,西南部发掘出 3座东西并列的府库类遗址,每座南北长58米,宽16米。按其时代、形制等分析,可能为卿大夫的封邑。牛村古城南郊一带分布着密集的铸铜、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浍河南岸上马村东为一处西周至东周时期的墓地。呈王古城东南一带为与祭祀有关的排葬墓、埋牲坑、盟誓遗址和建筑基址。

  铸铜遗址

  分布在牛村古城南郊。2号与22号两处铸铜遗址相距约400米,面积各约2万余平方米。发掘出房屋70余座,井、窖穴、灰坑、窑、瓮棺葬等遗迹1500余个和一处长70余米、宽7~8米的工作场所。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少量为窑洞式,平面长方形、方形或圆形,一端有台阶式门道。窖穴、灰坑多长方形、圆形,个别弃埋有人骨骸。水井皆长方形,深13~15米,大部两侧壁上有脚窝。出土与铸铜有关的生产工具有铜和骨制的多种刻刀和多量砺石,还有大量陶范、熔炉、通风管、炼渣和 100余件铅锭。熔炉一般直径约 30 厘米,草泥质,由一、二层炉圈和炉盆相接构成。通风管亦草泥质,多呈牛角状,长40~50厘米。共出土陶范约 5万余块。各遗址生产上可能有分工。2号遗址的产品以鼎、簠、壶、舟、匜、鉴等礼器和编钟为主,另有车軎、当卢、马衔等车马器和阳燧、带钩、镜等用具。陶范中约半数为模,多数范未经浇铸,有的且已合好待铸。22号遗址产品以䦆、斧、凿等工具为主,多达数千件,另有少量剑、戈、镞等兵器和空首布范。绝大部分范经浇铸,另出多量熔炉、通风管。西南的54号遗址出土空首布芯10万个以上。空首布范和空首布皆为耸肩、尖足,个体较大。西北部一个灰坑1964年采集带钩和车马器范 1万余块,带钩形制多样,有的大小成列。陶范中有花纹的约 1万块。最常见的主体纹饰为二方或四方连续纹样的蟠螭纹,形式富于变化。云雷、绹索、鳞片、贝纹多作为镶边、界带或衬地。常见纹饰还有蟠虺、蟠螭啣虺、兽面、龙、凤、虎、牛、鸟、垂叶、涡纹等。其中蟠螭啣虺、兽面啣螭及凤纹为多层浮雕式,雄浑古朴,极富特色。还有作为器物座承的人形,其中女性为立人,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腰系带,打双蝴蝶结;男性为跪坐人形,“断发纹身”,腰系带,背部斜插短剑。纹饰中还有多量错镶纹饰,构图简练,线条粗细相间,末端尖尾,铸造后局部或全部需再错镶其他金属或矿物。铸造较简单的器物用双合范一次浑铸,有的一件多器,陶范可多次使用。铸造较复杂的器物采用复合范,如大型编钟范、芯共96块,分块、榫卯、浇注系统等,设计合理,分型面平整,合范严密,制作技艺纯熟。器物附件多采用分范合铸。纹饰带则普遍采用截取一部分作为模板翻制范块,再按器形需要拼接成为较大的范块,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另外发现少量叠铸小件器物的范。还发现一些器物胚模、装配模和练习范。这些都是研究东周铸铜工艺的珍贵材料。

  盟誓遗址

  面积约3800平方米。发现瘗埋牺牲的土坑 (“坎”)400余个,较大的埋牛、马、羊,较小的埋羊或盟书。多数坑的北壁底部有一个小龛,放置一件(个别数件)祭玉(“币”),有璧、璜、瑗、玦、圭、璋等。埋葬盟书的坑集中在西北部,共出土盟书5000余件,其中字迹比较清楚的 656件(见侯马盟书)。多数学者认为是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它的发现对研究东周盟誓制度、文字及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

  在盟誓遗址北约 500米,呈王古城东已探出夯土建筑基址 78处。其中最大一处东西宽 55米,南北长70米。其东、东南、西南数百米距离内都曾发掘出与祭祀有关的遗址。可能为宗庙类建筑遗址。

  墓葬

  较大面积的墓地仅发现上马墓地 1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余座墓葬和 3座车马坑。时代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墓地分为若干区,墓葬之间少有打破关系,可能属于有亲缘关系的若干家族。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式绝大多数为仰身葬 (直肢或曲肢)。较大型墓40多座,墓圹长4~6米,宽2.5~5米。葬具一椁一棺或一椁重棺。随葬青铜器较多,有列鼎3件和簠、簋、盘、匜、舟以及车軎、马衔、戈、镞等,还有陶鬲、石圭和玉、石、骨质装饰品。墓主身分应属下层贵族。其中M13位于墓区北部,时代属春秋中期,随葬铜鼎7件,可组成3件列鼎2套。其中2件无盖鼎上有铭文,作器者为“ (徐)王之子庚儿”。另有鬲4件,甗、簋( 敦)、簠、方壶各2件,盘、匜、舟各1件,编钟 9件,编磬10件以及兵器、车马器、装饰品等。中型墓 150多座,墓圹长 3~4 米,宽约 2米。多用一棺,少数有椁。随葬铜器有鼎、簋、舟、豆等一至数件和车軎、戈、矛等,另有陶鬲、陶壶和少量石圭、玉、石装饰品。小型墓占80%以上,一般约长2米,宽0.8米,多用一棺,少数无葬具。一般仅随葬一件陶鬲和少量骨、石、玉质饰品。

  遗物

  遗址中发现的遗物种类甚多,有䦆、斧、凿、削、空首布、镞等铜器,刀、锥、簪、梳等骨器以及角镳、角、蚌刀、蚌镰、石圭等。陶器数量最多。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和红褐陶。纹饰主要为绳纹,部分泥质陶器上盛行暗纹,有锯齿形、螺旋形、鱼、鸟、兽等,有的陶器上刻划数字等符号或图案。陶器种类有鬲、鼎、釜、甑、盆、钵、盖、豆、盘豆、罐、瓮、壶、鉴以及筒瓦、板瓦、素面半瓦当等。此外有少量釉陶和原始瓷。遗址早、中、晚 3期的陶器形制、纹饰等方面有变化和区别。早期陶器多呈青灰色,或灰黑色,胎较均匀,外表规整,绳纹较深、紧,排列规整。磨光器物较多,暗纹图案规整。鬲罐类多折沿较宽而平整,颈部较高,折角明显,通体较高。鬲略显分裆,足断面略圆,裆呈拱形。盆甑类沿较宽平,腹壁深直。盘豆盘部较深凹,壁内曲。晚期陶器多呈瓦灰色或灰白色,胎厚薄不匀,表面多留旋棱。绳纹较粗、浅。磨光器物较少,图案多粗放写意的鱼鸟。鬲罐类沿较窄、厚,颈部较短而圆卷,圆肩、鼓腹,通体较矮胖。鬲裆外部瘪平,下部拱形低,足断面略呈三角形。盆甑类沿较窄,不规整,颈部折成一斜面,下腹急收。盘豆盘部浅平,壁近直,柄部粗细不匀。

  保护情况

  1956年10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设立侯马工作站,负责遗址的勘查发掘和日常保护工作。1960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侯马地区古城遗址的勘探发掘工作的通知》。1963年初步划定了侯马晋国遗址的保护范围。1964~1965年树立了保护标志、保护重点和一般保护区的界桩、标桩,并建立了村一级的保护组。1980年侯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晋国遗址的布告,并重新组建了村级保护小组。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4.楚纪南故城[/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2]

  又称纪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荆州市江陵区城北5公里,因在纪山之南,故名,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自楚文王元年(前689年)“始都郢”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有二十代国王在此建都,历时400余年,是楚国的政治、经济、丈化中心,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当年的土筑城墙,至今仍存,有的地段高达6-7米,城址近正方形,东西长 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四周开城门7座,已发掘之西垣北段城门有3个门道,两侧还有类似门房的建筑遗迹;南垣及北垣古河道出口处,为水门两座。城内夯土建筑台基密集,有的高达6米,气势巍峨;古井、窑址遍布;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及东周文化遗物,俯拾皆是,还发现有铸铜作坊。在城内东南部发掘的东周时期的房屋墙基长60米,宽14米,规模较大,应为当时宫殿建筑的组成部分。城外尚有三大墓区,保存着当年王公贵族的大、中型墓冢700余座,城周发掘墓地20余处,清理小型楚墓数以千计。城内凤凰山,在楚都徙陈(今河南淮阳)后,沦为秦汉墓地,著名的西汉古尸、大量的汉简及精美彩绘漆器,即出土于此。登上雄伟的古城顶端,极目环顾:八岭、纪山、雨台诸山由酉迄北至东,岗峦起伏毗连,其上佳木葱茏,古冢垒垒,东望长湖,烟波浩渺,田畴碧翠,犹存昔年雄胜之概。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5.郑韩故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3]

  郑国原封在陕西华县,郑桓公在周王朝为卿,他看到西周形势危急,便将自己的家眷、奴隶和财富、商人迁到比较安全的郐国和虢国之间,并借机灭掉了郐国,在此开始兴建城邑。他的儿子郑武公继位后又灭了虢国。公元前769年,平王东迁,郑国随之,正式定都新郑,并开始了大规模营建。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韩哀侯灭郑,迁都于此。从郑武公建都到秦灭韩,郑韩两国先后在此建都长达500多年。

  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县城关双洎河和黄水河汇合处,环于县城,城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平面略似牛角形,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城垣均用黄土夯筑而成,最高处16米,残高10米左右,墙基宽40~60米。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长约4.5公里,周长约19公里。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隔墙,俗称“分金岭”,把城池分为西城和东城两部分。西城,北墙西起双洎河东岸,东至竹园村北,长约2.4公里,除有几个缺口处,全部保留在地面上。东墙北头与北墙东端相接,南到前端湾村南,长约43公里,大部分墙基埋入地下。南墙和西墙有一部分未找到,在北墙中部和隔墙北段发现有路基和城门遗迹。东城,北墙西起竹园村北,东至边家村西、长约2.4公里,除有几个缺口处,全部保留在地面上。东墙北头与北墙东端相接,南到前端湾村南,长约4.3公里,大部分墙基埋入地下。南墙和西墙有一部分未找到,在北墙中部和隔墙北段发现有路基和城门遗址。东城,北墙西起竹园村北,东至边家村西,长约5.l公里,北段(裴大户寨西侧)发现古路基和城门遗迹。南墙东起双龙寨,西到前端湾村南,长约2.9公里。除南墙部分墙基埋于地面下外,北墙和东墙大都遗留在地面以上,保存较好。

[attachment=11342294]

  在西城内西北部有一小城,为宫城,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发现建筑遗迹,为郑韩两国的宫殿区。宫城西部有一个高约8米的夯士台基,俗称“梳妆台”,南北长135米,东西宽80米,台上有陶井圈构成的水井和陶排水管道。该建筑遗存始筑于春秋,战国时继续利用。宫城西北部(阁老坟村北)发掘出一座长方竖井形地下室,南北长8.9米,东西宽2.9米,口部四周有柱洞,室内东南角有台阶走道可下人室内,室内并列有5眼用预制的陶井圈套叠而成的井,深2米,室内和井中出土有牛、羊、猪、鸡残骨和陶器,有些陶器口还刻有“吏”、“私官”和“啬夫”等字和鱼、货币等纹饰,这是韩国用于宫廷祭祀和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处储藏肉类食品的地下建筑。

  在东城内还发现有一座小城,位于东城西南部的仓城村一带,也是用土夯筑而成。墙基较窄,也不太高,是储藏物资的仓库一石仓城。据《左传》记载,郑的城门有许多,如:闺门、时门、皇门、仓门、纯门等。城门的命名各有所讲,南门外有一条通往周皇邑的大道,叫做“皇门”。面对石仓城的城门,叫做“仓门”等。

  郑韩故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其中较著名的于工作坊3处、窖藏1处,贵族墓地2处。

  铸铜遗址在郑韩故城东城东部(小吴楼村北),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出土有溶铜炉、鼓风管、铜炼渣和铸造镢、铲、镰、锛、凿等生产工具的陶范。当年郑国生产的铜刀与宋国的斤(斧)、鲁国的削(小刀)和吴越的剑并称于世。

[attachment=11342295]

  铸铁遗址在郑韩故城东城内西南部(仓城村南),面积约4万平方米。出土有溶炉、烘范窑和大量的包括铸造铁镢、铲、镰、锛、凿、削、刀、剑、联、镞铤和带钩等10余种,还有陶外范和范芯。可知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铁业相当发达,己大量生产和使用铁制工具和兵器。

  制骨遗址在郑韩故城东城内偏北部(张龙庄南),面积为7000余平方米,出土一批带有锯痕的牛、猪骨废料和加工鹿角。还有骨簪、骨锥、骨匕、骨饼、骨珠、骨环、骨镞和骨雕动物等成器和半成品,还有砺石和铜刀等加工工具。

  窖藏兵器在郑韩故城东城内东南部。1971年11月出士一批铜兵器,计有戈、矛和剑等l80多件,其中170余件有铭文。这批兵器是韩襄王二年至韩安王八年(公元前310~前231年)时期遗物。

  贵族墓地在城内发现两处,一处位于西城内东南部(今县城内南街李家楼一带),1923年出土春秋青铜器和玉器700多件,这就是有名的新郑彝器;近年来,在李家楼周围,还发现有一批春秋墓,均有棺椁、随葬青铜器、玉器和蚌器等。另一处位于东城内西南部(今后端湾村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发现春秋墓葬300多座,随葬有相当数量的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以及精致的玉器、玛瑙器、水晶器和骨器,还有车马坑等。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6.秦雍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6]

  中国春秋至战国中期的秦国都城遗址。在陕西省凤翔县南,雍水以北。秦国从秦德公元年 (公元前677)到献公二年 (公元前383) 以此为都达294年。献公迁都栎阳后,秦人的宗庙仍设此,秦王政加冕典礼即在此举行。西汉以后逐渐废弃。20 世纪 30年代,徐旭生、苏秉琦、石璋如等曾在凤翔进行过考古调查。50年代以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进行了多次勘察和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  雍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方向北偏西 14°。东西长3300米(南垣),南北长3200米(西垣),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城墙,现高1~7.9米,宽约3~8.8米。北垣有近方形夯土台基 1座,边长约60米,厚1~2.5米,可能是北垣上具有防御性质的一个高台建筑或门址。西垣中段发现城门一处,宽约10米。东、南城墙濒临纸坊河、雍水,以河为城壕。西垣外有人工开掘的宽12.6~25米、深5.20米的城壕。

  宫寝  城内的姚家岗、马家庄、铁沟 3地发现大型密集的宫殿遗址,与 《史记》 所载的雍高寝、雍太寝、雍受寝相近。

  马家庄宫殿区在城中部偏南,共发现建筑群遗址 4处。1号建筑群占地约7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四周有围墙。北部居中为祖庙,左侧为昭庙,右侧为穆庙。祖庙之北有一座亭台式建筑,南边是大门。中心空地即为“中庭”。发掘各类祭祀坑 181座,有人坑、牛坑、羊坑和车坑,有的车辆上还嵌镶有黄金饰件。1号建筑群的总体部署,与史籍所载诸侯宗庙布局大体相同,当是秦公祭享祖先的宗庙。3 号建筑群在 1号建筑西约500米处,面积为21849平方米。该建筑布局规整,四周有围墙。南北全长 326.5米,北端宽86米,南端宽59.5米。由南至北可分为5座院落、5个门庭。据记载推测,这一遗址当是寝宫所在。这几座建筑,时代均属春秋中晚期,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组成规模较大的宗庙宫殿区,可能是“雍高寝”之所在。

  姚家岗宫殿区在城内中部偏西。发现一座宫殿遗址。东部已被破坏。宫殿的西北发现凌阴遗址。凌阴挖筑于一夯土台基中部,呈仰斗形。顶部东西长10米,南北宽11.4米。四壁呈斜坡状,底部东西长6.4米,南北宽7.35米,铺设砂质片岩一层。四周设回廊。西回廊正中有一通道,与白起河相连。姚家岗宫殿区可能是“雍太寝”所在地。

  铁沟宫殿区在雍城北部,面积约 40000平方米。断崖上暴露高约 1.4米的夯土台基,出土战国早中期鹿纹、“奔兽逐雁”纹瓦当。据遗址年代推测,可能是秦的雍受寝。朝寝的北部,有“市”的遗址。“市”呈长方形,筑墙于四周,每面开一门,南北宽 160米,东西长 180米,中为空地。城西南16公里出土“蕲年宫当”;城南郊出土棫阳宫、年宫瓦当;附近均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推断当为秦汉时期蕲年宫和棫阳宫之所在。

  陵墓  秦公陵在城西南8公里处。陵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 3公里。西、南、北侧均有宽2~7米、深2~6米的隍壕。陵区内已探出44座大墓。平面作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刀把形、目字形和圆坑 6种,组成13座陵园。隍壕可划分为 3种类型:①双隍型。以双马蹄形内隍围绕中字形主墓,再以中隍环围主墓、附葬墓及车马坑。②单隍型。主墓两侧无内隍,仅以中隍环围主墓和车马坑。③组合型。几座陵园共用中隍或陵中套陵。经发掘的秦公 1号大墓平面呈中字形,重棺重椁,墓内填泥积炭,填土中有男女殉奴。平民墓葬区在城南郊。

  遗物  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建筑遗址周围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和砖。姚家岗宫殿区发现 3窖64件铜质建筑构件,构件分为曲尺形、楔形、方筒形、片状、小拐头等10个类型。高王寺发现窖藏 1处,出战国铜鼎、镶嵌射宴壶、铜敦、盖豆等共12件。战国墓葬随葬的铜器多为明器。陶器种类也有新变化,出现了囷、茧形壶、鍪等。

  1978年凤翔县成立雍城文物管理所,树立保护标志,建立资料档案,负责遗址的日常保护工作。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7.薛城遗址 [/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7]

  中国西周、春秋时期薛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南。据《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祖奚仲为夏车正,始居薛。以后仲虺为汤左相,亦居薛。夏、商时期的薛都是否在此尚不能肯定。战国初期,齐灭薛。齐湣王三年 (公元前298)封靖郭君田婴于薛。婴死,子孟尝君田文嗣立。秦、汉置薛县,为薛群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曾作过多次调查。1984~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全面钻探和试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最长3公里,南北最宽2.2公里,城墙曲折,北面尤甚,总长10615米。大部城墙在地面上留有残迹,残高4~7米,基宽20~30米。夯层一般厚19~22厘米,有些地方厚11~17厘米。夯窝直径 6~7厘米。已探出城门5座,南面2座,其他三面各1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

  内城在大城的东南隅,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墙与南墙较直和外城城墙合一,西墙和北墙已湮没地下。周长共 2 750米。其中东墙长640米,南墙长660米,西墙长730米,北墙长720米。墙宽一般10米左右,城壕宽15~20米。在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门,门道宽8 米左右。内城似即西周、春秋的薛城,并一直延续到汉代。

  内城北半部和北墙外,有大面积遗址,文化堆积厚2~3 米,时代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西周、东周和汉,外城中部皇殿岗村东一带,有大规模的战国至汉代的冶铁遗址,地面散布大量的铁矿石、炼渣、残陶范和战国、汉代瓦当。陶范上多有“山阳二”、“巨野”等刻铭。皇殿岗村西南有战国、汉代的建筑遗迹,出土“千秋万岁”卷云瓦当和铜兵器。外城北部杨庄、渠庄一带有冶铁、制陶遗址。内城东部及东墙内外有大面积西周早期至东周墓地。狄庄村北有 2座土冢,传为孟尝君父子墓。墓用自然石堆砌成石椁。这一带曾出土有“薛子仲安”、“走马薛仲寺”铭文的铜器。1978年清理了 1座春秋晚期的 9鼎墓。墓口长 7.8米,一椁两棺,椁室北侧殉葬一中年女性,腰坑殉葬一老年男性,椁盖上殉狗一条,随葬品有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和陶器、海贝等。铜礼器有列鼎、鬲、簋、簠、壶、盘、匜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滕州市多次发布保护薛城布告,建立群众性保护小组,制止利用城墙烧砖。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8.禹王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298]

  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西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墓约3公里。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

  禹王城遗址南面中条山,青龙河、天盐河、白沙河、姚暹渠流经东南,鸣条岗枕其西北,地势北高南低。五十年代末曾作过较详细的调查。九十年代以来,又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对其时代、性质及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禹王城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大城形状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东墙南段已没有一点痕迹。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大城没有经过发掘,文化堆积一般厚2米左右。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调查发现了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据实物和文献考证,大城即战国时魏都安邑。 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5米不等,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

[attachment=11342299]

  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主要在古运粮河两岸和太原三门峡公路南、北两面。发现的遗迹有灰坑、陶窑、水井、道路及半地下式工作面等。出土东西特别丰富,有许多类型的陶罐、盆、筒瓦、板瓦、瓦当、砖、货币、铁渣、鼓风管残片、炉渣及各种陶范、陶模等。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圆瓦当分卷云纹和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文字的两种。砖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毋饥人”方形文字砖。陶范陶模多为西汉时遗物,有礼器陶范、五铢钱陶范及四铢半两陶模等。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应为秦汉时河东郡治。 小城总面积75.4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855米,城墙现存1——4米之间。小城高于周围地面,地势西高东低,堆积层厚3米左右。1990年秋试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小城的使用时间最长,建于东周,沿用至北魏。 禹王庙亦称禹王台、青台,在小城西南角的方形夯土台上,系近代建筑,民国时毁于战争。当地传说青台为夏禹时筑,是涂止氏望夫之处,夏桀玩乐之地。

   目前,禹王城遗址的宫殿、道路还不清楚,城墙城门也需解剖,与城址相配的墓葬区也没有调查和发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考古工作的深入。 禹王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39.赵邯郸故城[/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00]

  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总面积约1888万平方米。全城分廓城与宫城,两部分相距60余米。据考查,廓城兴起于春秋时期,战国加以扩充,是赵都主要组成部分。汉代为赵王如意的都城。汉以后逐步衰废。宫城营建于公元前 386年赵都迁邯郸前后,毁于秦朝末年。1940年日本人曾进行局部调查挖掘。1964~1965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和邯郸市赵王城文物保管所对宫城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钻探。1970年以来对廓城进行调查钻探,同时配合工农业建设工程进行了局部的清理发掘工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宫城  习称赵王城,由西城、东城、北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位于今邯郸市西南 4公里处,城内面积约505 万平方米。

  西城平面近方形,每边长 1390 米。四周城墙均存,宽20~30米,最宽处达52米,残高3~8米,每面各有两门。城内地面保存夯土台 5座,其中以中部偏南的“龙台”最大,台基边长264~296米,残高16米。龙台及以北的 2号、3号夯土台,构成南北中轴线,两侧地下残存夯筑基址多处。

  东城略小,与西城仅隔一墙,平面近长方形,东西最宽处 926米,南北长 1442米。四面城垣宽 20~40米,残高2.8~6米,现存南1门,北2门。城内偏西现存夯土台 3座,以“南将台”、“北将台”规模较大,附近尚有地下夯筑基址多处,组成东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群。

  北城位于北侧,平面不太规整,东西最宽处1410米,南北长1520米。地上城墙仅存西墙南段,城墙宽30米左右,残高 2~7米,现存南面3门,城内和城西各存夯土台 1个。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0.燕下都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位于易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是战国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 燕下都营建年代,史载颇多,据《水经注》《易水篇》记:“盖易自宽中,历武夫关东出是兼武水之称,故燕下都,擅武阳之名,......世又谓易水为故安河,武阳盖燕昭王之所城也......故修建下都,馆之南垂,言昭王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 傅振伦先生认为,在昭王之前下都司巳经创建,时间约在战国初期(公约前475年左右)。历经易王、昭王、惠王、武成王、孝王、喜王,六王的经营时间百余年。

[attachment=11342301]

  燕下都形制特征: 燕下都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八公里,南北宽约四公里,面积三十二平方里。城址分东西两城,东城是当时人们的活动中心,为宫殿区,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贵族墓葬区。 西城的创建晚于东城,遗存较少,是为了东城的安全建的一座附城。 燕王营建下都有其背景。正适燕王哙实行禅让制,一切均出于相邦子之。“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 子文不义,引起国内大乱,招致齐将五都之兵伐燕。这场内乱导致了燕国政治、经济的衰败,连弱小的中山国也趁火打劫。昭王即位,发愤图治,召贤纳士,营建下都。做为抵御南面的齐赵、中山侵扰的门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屏障。 燕下都的黄金台、河道及武阳台基址: 燕昭王修建黄金台,自古传为佳话。燕下都东南有金台陈村,传说以燕昭王筑黄金台而得名。金台陈村旧有重修黄金台石碑,记载着明万历重修黄金台的事迹,村内有昭王庙,供奉燕昭王、乐毅、郭隗等人的塑像。《大清一统志》中说:燕昭王于易水东南筑黄金台宴天下士,后人慕其好贤之名亦筑台于此。李白有诗赞曰:“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区区后世人,尤爱黄金台。”

  燕下都遗址有四条古河道。“运粮河”在城址中部,沟通南北易水;另一支向东折转向南,流出东城,注入城外护城河。城内这两条古河道分别将宫殿区与手工业作坊区,手工业作坊区与墓葬区隔开。还有一条古河道为东城东墙外的护城壕。这些河道当时在城市规划上起到了保护宫殿区和解决城市供水扑排水作用。古河道共四条以运粮河为主全长4700米。 武阳台主体建筑由武阳台、望景台、老姆台等建筑基址组成,由南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其中武阳台最大,高十一米,分上下两层,台东西最长处约一百四十米,南北最宽处约一百二十米,它相当于燕下都全城的制高点。

[attachment=11342302]

  燕下都出土文物及墓葬区: 1964年出土的战国铜俑,身高25.8厘米,重4.9公斤,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一件,前额上发分左右向后梳,头巾垂于脑后,身着右衽尖顶窄袖长袍,方领口,腰带两端有带钩连结,使我对战国时的发式、服装、带钩的配置有了清楚的认识。1965年武阳台出土的铁胄,为我国首次发现淬火钢器的掌握技术,其历史提旱了两个世纪。高陌出土的战国铜俑,为我国独一无二。其它如铭文铜戈,刻铭记重的金饰件,大型宫门铜铺首都是极为珍贵的瑰宝。燕下都出土的历史文物数万计,为研究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为实物资料。 燕下都文物在中国科技史上为作用: 铁,在先秦文献中关于楚国为多。不少考古学者也认为南方铁器较北方先进,楚国在锻钢技术方面更为进步。燕下都44号基地出土的铁制兵器剑、矛戟镦,经过分析证明,燕国不但已掌握了锻钢铸技术及其工艺,而且其淬火铜器在我国出土文物中是最早的,比欧洲的同类技术早一千多年。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1.秦咸阳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03]

  秦咸阳城始建于公元前350年,作为秦国都城长达144年,据说在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焚毁。

  当时的秦都咸阳规模宏大,包括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以咸阳为中心,东迄黄河,西达千、渭河之滨;北起九山和林光宫,南至秦岭北麓,东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范围内,都建有离宫别馆。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咸阳宫、兰池宫及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渭河以南有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渭河穿流于咸阳城的宫殿间。一座宽6丈、长380步的木桥把渭北、渭南联在一起。咸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咸阳秦宫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获得了大理的秦代文物资料。例如刻有葵纹、云纹、涡纹等美丽图案的瓦当,坚实厚重的建筑材料等;也初步弄清了秦宫殿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宫殿内还有完整的排水、取暖和窑藏等设施。

  在渭河两岸不断发现有秦代文物。坚实质朴的陶器表现了秦国不尚虚华,重工业实用的社会风尚。秦代陶器一般都模印冠有“咸里”、“咸亭”戳记,反映了秦时“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开创了后世造器者镌名之风。大量秦国及关东各国的货币,以陈爰金币最为珍贵。造型优美、匠心独运的秦代铜器,如提炼壶、雁足灯、羽觞等,充分说明当时中国的金属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发现的还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版。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2.阿房宫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04]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廓腰缦回,榴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阿房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建筑,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及其附近一带。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以后,国力日益富强。这时,他感到国都咸阳人口增多,原有宫殿建筑规模狭小,不足以表现秦政权的威严,便开始大规模地修建离宫别馆。始皇三十五年(公 元前212年),秦统治者驱使七十万劳动人民,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营造朝宫,所谓“朝宫”,就是一般人所谓的“阿房宫”。由予工程过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宫。这座宫殿的规模,“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象。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虽有夸大的成分,然而单就阿房宫而言,确为当时宏大、惊人的建筑群。这一规模巨大的建筑工程,直到汉刘邦的军队入关还没有完工。楚霸王项羽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农民称为“始皇上天台”。在阿房村西南附近,即从东边的巨家庄、赵家堡直到西边的古城村,夯土逶迤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当地农民称为“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1961年3月,国务院将阿房宫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3.姜女石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中国秦至西汉前期行宫遗址。在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濒临渤海湾。遗址分布在石碑地、黑山头、止锚湾、瓦子地、周家南山和大金丝屯等地。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4年开始勘探发掘。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应与秦始皇东巡碣石有关。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碑地遗址规模最大,经勘探,宫城平面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墙体夯筑,大部湮埋地下,宽2.8米,基深近1米。城内有南北贯穿的大道,宽约 6米,两侧分布多处大型夯土基址及窖、井、排水管道系统。出土的建筑材料以卷云纹间贝纹的圆瓦当和半瓦当、绳纹板瓦为主,还有秦代树叶纹、变形夔纹瓦当、菱形纹砖和西汉前期“千秋万岁”瓦当。其中出土了秦代皇家建筑专用的巨型夔纹瓦当 9件,完整的一件当面直径52厘米,瓦身长82厘米。当面作浮雕夔纹,蜷曲盘绕,两相对称,状如山峦,与秦始皇陵出土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非常相似。位于宫城南面中央的一座方形夯土基址,东、西、南三边各长约40米,高 8米,四面版筑痕迹清楚,每版长 3米,宽 0.3米。台基上下分为 3级,级面较平坦,原建有房屋,南部距海岸仅10米左右,与海中礁石“姜女石”相距约 400米。据传其间铺有白石甬道,退潮时隐约可见。

[attachment=11342305]

  黑山头遗址在石碑地西 2公里的海岬上,海拔19米,南面海中有双礁对峙,俗称龙门礁。夯土建筑基址平面呈曲尺形,南北长 50米,东西宽 45米。主体建筑在东、南临海一侧,从残存的空心砖踏步、自然石柱础、长方形夯土台基等分析,应为高台建筑基址。北侧相连的附属建筑,经发掘,东西分为 5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出若干小间, 4个间内置有瓦圈式的井窑。

  止锚湾遗址在石碑地以东 1公里,南面海中有礁石俗称红石崖。面积约 1万平方米,经试掘,发现有夯土台基、井窖、空心砖踏步等。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4.汉长安城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06]

  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千米。在西汉200多年中,这个城市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城历经三个时期,90多年建成。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将秦兴乐宫重修,改名为长乐宫,由栎阳迁都于此处理朝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建成未央宫。惠帝元年(前194年)开始修筑长安城,惠帝五年(前190年)九月城墙修筑完工。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兴建了城内的北宫、桂宫、明光宫和城西的建章宫,并在城西修建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至此,长安城全部建成,规模齐备。周长25.7千米,面积36平方千米。 长安城的城墙,全是板筑土墙,十分坚固。城高12米,下宽16米左右;城东墙长6000米,南墙长7600米,西墙长4900米,北墙长7200米。东墙较直,其他三墙均曲曲折折。长安城共有12个城门,每门各有3个门洞,以便利交通。城围有护城河,宽2丈,深3丈。为了把先修的宫殿建筑都包括在内,城垣只得顺地势修筑,因此汉城成为不规则的方形。城南像南斗星,城北像北斗星,因此又称“斗城”。

城内街道布局整齐,有8条大街,160个巷里,9个市区。街道宽平,可以并列12个车轨,道旁栽植槐、榆、松、柏,茂密丛荫。最盛时城内人口近30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 城内有许多宫殿、邪宅以及府寺,重要的宫殿有:

长乐宫,在城东南隅,又称东宫。本是秦时的兴乐宫,汉高祖刘邦五年(前202年)重加整修,由前殿、临华殿、长信宫、宣德殿等14个宫殿合成,宫周长10千米。

未央宫,在城西南部,又称西宫。刘邦称帝以后七年(前200年)始建,由承明、清凉、宣室等40多个宫殿台阁合成,周长11千米,是中国历文上最有名的一座宫殿。西汉和以后的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皇帝在此处理朝政。

建章宫,在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内,武帝刘彻太初元年(前104年)建,也是由许多宫殿台间合成,号称千门万户,前殿高于未央宫。北部为太液池,南部有神明楼、井干楼。

西汉以后,由于朝代更迭,兵火不断,汉长安城破坏很大。隋文帝杨坚弃汉城,筑新都大兴城,汉遗故城成为杨坚一姓的私产,人称“杨家城”。现汉长安城东城墙还保存较多,可看到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太液池和承露殿的遗址。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5.金上京会宁府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07]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阿城市区南2公里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朝1115至1234年间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至今,皇城午门及宫殿建筑遗址,均保存完好,外城城墙、瓮城、马面、角楼及护城河遗址尚存。

[attachment=11342308]

  阿城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唯一的金史博物馆,位于阿城南郊两公里处。该馆集中体现了我国金代从开国建都到迁都燕京38年之久的历史史实。陈列的资料物品翔实、精美,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研究、开发、展示金源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哈尔滨市把建立金源文化旅游城作为面向21世纪的7个王牌旅游产品之一,并确定由阿城向依兰、木兰等地延伸的金代访古探源游旅游线路。

  博物馆进口通道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上端的交叉造型如同排排刀熗剑戟。这所金史馆,1997年11月建成,占地面积5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内设9个展厅;馆藏品近万件,展出品1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0多件。

[attachment=11342309]

  2001年,阿城市从民间收集到的文物为历年之最,仅铜镜就占相当大的比重。直至2000年底,铜镜中最大的一枚仍是阿城市新华镇建设村农民王德荣在取土时发现并上交给博物馆的。这枚直径43厘米、重12.4 公斤大双鲤纹铜镜是当之无愧的“铜镜之王”,它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6.元上都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10]

  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政府所在地——敦达浩特东北约 20 公里。城廓、街道建筑的轮廓大体可辨。遗址北部有连绵起伏的山岗,南边有滦河流过,东西两边及滦河之南是广阔的草原。每逢夏季,草原上盛开美丽的金莲花,远远看去 ,犹如金色海洋 。1264年,忽必烈就任蒙古大汗后不久 ,将开平府(建于1256年)升为上都 ,实行两都制 。 上都城是由忽必烈的汉族谋士刘秉忠设计建造的,主要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当时也兼顾蒙古游牧生活的习俗。它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草原城市。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全城呈方形,外城周长约9公里,城墙全部用石块和土砌成 。皇城在东南角,是当时随皇帝前来避暑的官员们的临时驻地。宫城在皇城中部偏北,是皇帝及其嫔妃驻地。《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终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师建也。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屋皆涂金 ,绘种种鸟兽花木 ,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由此可想象当年上都之繁华。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7.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11]

  明中都遗址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角的凤凰山南麓。

  明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今凤阳)为中都。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至洪武八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

  中都城有外、中、内三道城。外城周围25公里,早已毁坏不存。第二道砖墙为皇城,周围6.5公里,现在仅存有遗址可寻。内城周围3公里,城墙高约9.5米,现仅有午门和西华门到西北拐角的一段城墙保存完好。午门是内城的正门,有三券门,门宽5.1米,门洞高8米,上面的崇楼已经倒塌毁坏。

  在午门东西两侧的城墙下部、三个券门内以及门外的东西两座翼楼的四周有长达480多米,高160厘米的白石须弥座,座的上面满布各种动物、花纹图案的浮雕,如龙、凤、麒麟、牡丹、芍药、荷花、方胜、卐字等,这些白石须弥座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活泼生动、栩栩如生,在中国是十分罕见的。

  中都城的许多地方还有砖雕,如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的券门以及各处的街道都雕有云龙、凤、海水等图案。宫殿的石栏、望柱上也都刻有浮雕或透雕的飞龙、舞凤、龙云盘绕等图案。清康熙时,诗人张宣登中都鼓楼赋诗云:“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灯光散落千门里。” 明中都皇城是中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代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代的新风格,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backcolor=#0070c0][color=#ffffff][size=4]48.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size][/color][/backcolor]

[attachment=11342312]

  中国唐代渤海国(689~926)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 3公里处。因西邻忽汗河(牡丹江),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上京城是渤海国的五京之一,因位置偏北故称上京。建于何时无记载,学者考说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大约始建于 8世纪30年代前后。据《新唐书·渤海传》等记载,天宝末年文王大钦茂迁都于此。此后曾短期迁都东京龙原府(珲春八连城),渤海以上京为都约160年。十一世王大彝震“拟建宫阙”,增筑宫室,其发展达到最盛时期。926年契丹攻陷上京城,渤海亡,在故地建东丹国。上京龙泉府改名天福城,为东丹首府。928年东丹南迁辽阳,天福城亦遭毁弃。清末曹廷杰考证“东京城”即渤海上京故城。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人作过调查。1933~1934 年日本原田淑人等对宫殿殿址、门址、寺址等进行大规模发掘,1939年出版了发掘报告《东京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进行多次调查。1964年中朝联合考古队对部分遗址进行钻探和发掘。70年代末发现宫城午门的东侧门址(编为第一号门址)。1981~198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过去发掘的宫城午门楼台基、第一号殿址、廊庑址和部分宫墙等进行了全面清理。

  形制和布局  上京龙泉府基本上照唐都长安城模式营建,面积约为长安的五分之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4.68公里,南北约3.47公里,周长近16.3公里。由外城、内城(包括内苑)和宫城组成。

  外城墙垣以土筑为主,有的墙段“甃石为基”,厚约2.4米,残高2~3米。东、西、南3墙近直,北墙中间向北凸出一部分,城墙外侧有城壕。四面已知设 10 门,南北墙各3门,东西墙各2门,门道以石块铺筑。外城内有东西主要大街2条、南北大街3条,直接与外城各门相通,居中一条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由内城南门直通外城正南城门,为全城中轴线,宽110米,长2000多米,把外城分为东西两区,分设永宁县和富利县。此外还有其他重要大街。各条大街纵横交汇,构成规整的长方形“里坊”,各坊有墙,墙外侧与街相连,全城约有 80 多坊。宫城在外城北部居中,南北 720 米,东西 620 米,墙垣石筑,残高 3~4米,基宽6~8米,上宽1米左右。经试掘证实,宫墙用玄武岩砌筑,地下有 2米深的石筑基础,地上墙宽约3.5米,现存最高处高5米多。宫城四面设门,城外有宽约2.5米、深约2米的护城河。城内分中东西北4区。中区在城中间偏南,有5座殿基,自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俗称五重殿。前二殿规模最大,两侧设廊庑,当系朝会和典礼之处。后三殿规模略小,当为寝殿。其他各区内又以纵横墙垣分成若干院落,内有建筑遗址,当为嫔妾、内侍住所及厨房、仓库之类。宫城两侧与北侧是内苑。东内苑东西约 210米,南北约 500米,北部为院落、殿阁,南部为池沼、亭台、假山等建筑。西内苑、北内苑地势平坦。宫城及东西内苑前部相当于皇城,内分两区两街。东西 2区面积相等,区内分若干院落,有房屋遗迹,为官署所在。

  重要遗址  寺庙遗址分布在外城的东西城区,约有10处以上,大体东西相对。佛寺面积大小不等,殿堂规模不尽相同。“朱雀大街”北端第二坊内佛寺有佛殿阁楼、侧殿僧舍等建筑。佛殿由主殿、穿廊和东西二室组成,平面略呈凸字形。台基土筑,周围用石块叠砌。“朱雀大街”南部东西两侧,有相对的 2座面积较大的佛寺殿堂基址。东侧寺院遗留石灯 1座。

  官署建筑遗址分布在“皇城”东西 2区内,西区东北部,有一座土石筑成的近方形台基,高 3米左右,附近散布有大型板瓦,从位置看可能与安全保卫有关。东区内东北有房址 1处,长方形夯土台基,东西31米,南北 11.5米,高 0.24米,地面留有础石,墙基用石砌筑,壁面涂白灰且加朱绘。内城东区西南有“水牢”址,为椭圆形凹坑。

  宫城南墙正中门址,俗称五凤楼,今存台基高约5.2米,东西 42米,南北 27米,略有收分。上有础石 7排。门楼两侧各设 1门,两门道长宽基本相同,南北长12米,东西宽 5米。门壁石砌,每壁立排叉柱15根,东侧门以东约70米处有一不开门道的“假门”。西侧门以西约60米处有一门址,规模较小,门道铺石有车辙痕。宫城中区的第一殿址,台基高 3.1米,东西 56米,南北 27米,外砌毛石和砖。上有础石 5排,每排12块,中间一排减去 6柱。基台南侧东西各有一阶道,大体与午门址第一、二号门相对。北侧阶道在正中。殿址东西两侧筑“慢道”,长宽各12米,为漫坡形,其下接东西向回廊,廊南北约10米,东西约50米,有础石 3排。回廊终端与南北向的东、西廊庑相接。东西两廊庑之间为 3万多平方米的殿前广场。第一殿址北侧也有回廊,尚存门址,其北约 130米处是第2殿址,台基残高近2米,东西约80米,南北约30米。两殿之间有回廊相连。第3殿址台高近2米,础石尚存。第4殿址台基略低,曾发现土床、火坑等遗迹。两殿址相距20多米,有 3条廊道相连,可视为一座殿宇的两部分。第5殿址在第4殿以北近百米处,独成一院,台基高约1米,东西37米,南北20米。础石6排,每排12块。

  重要遗物  以建筑材料最多。瓦有大型板瓦、筒瓦、釉瓦(小型居多)等。瓦当以莲花纹为主,有6~7种样式。砖的纹饰有宝相、忍冬、山丹等。釉瓦以绿色为主,间或有黄色;鸱尾等饰件尚有红、紫、兰等釉色。佛教遗物以泥塑和铜铸佛像最多。1975年发现的舍利函,内盛铁、铜、漆、银器等。同时出土有丝织品、珍珠、料珠等。其中银盒方形桶状,高约 8.5厘米,线刻四大天王、祥云、火焰等。银平脱漆匣 (残) 饰缠枝忍冬纹、花朵、蓓蕾、立鸟和翔凫。出土石雕石刻数量较多,以石灯幢最为精致,高约 6米,其形似塔似亭。此外还发现“天门军之印” 1方,“开元通宝”铜钱、铜镜、铜钵、陶器、铁器等。

  保护管理  为了保护城址,1963年宁安县文物管理所迁到城址所在地,60年代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标志和资料档案。70年代拨正石灯,修筑上京外城西北角护坡,保护城墙免遭流水冲蚀。198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设立工作站。同年夏建立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








[/size]
[/td][/tr][/table]
[color=#ffffff][/color]
[ 此帖被独爱穿越在2012-08-12 22:2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5
  • 樱桃爱飞飞

    派派币 +10 2015-03-29

    我是有爱萌萌滴小红包(*/ω\*)



ohmyladyyan

ZxID:12216559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8-17 0
看完整个帖子,我觉得楼主说的挺有道理的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8-19 0
已审。这里说的都是陆地上的遗址,好像近些年在海里和湖里发现的遗船遗址也挺多的。。

我就喜欢这些古老而又带点神秘色彩的东西。。非常喜欢~~
暮夏°

ZxID:2905679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貓夫人°
深深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8-13 0
太给力了,内容精致多的打开网页都有点卡
不过这样的帖子应该能有很多加分咩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12 0


49.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不幸的是,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圆明园犹如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史册,具有撼人心魄的价值。站在西洋楼残石断柱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呐喊。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积极抢救、妥善保护、科学整修和有效利用圆明园遗址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重大的政治、历史及园林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一直是我们党、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回收了原属圆明三园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使用权,搬迁了园内全部住户和绝大部分驻园单位。2000年,《圆明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正在审批当中。

  1988年1月5日,圆明园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遗址公园试开放。经过各级政府多年不懈的努力,遗址的保护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福海、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大景区,既有浩瀚的福海,又有亲切可人的湖泊,更有山水环绕的河溪,保持了水体的天然风韵;按原有的植物配置,形成了以松、竹、荷、柳为主题的植物景观。目前是市园林局评定的一级二类公园,并被首都综合整治委员会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春季的“踏青节”、夏季的“荷花节”、秋季的“菊花节”、冬季的游园会四季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形成特色。尤其是长春园水面近千亩荷花初步形成了北京地区面积最大的以荷花为主的植物景观。近两年,含经堂遗址的全面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工程的上马、圆明园唯一残存古建筑的——正觉寺修缮一期工程的启动等重大举措推出,使圆明园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昔日的皇家园林,今朝成了人民的游憩之地,同时又是一处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北京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及北京市领导曾先后来圆明园遗址参加植树活动,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圆明园为什么叫遗址公园,就是让大家看到这颗灿烂的东方文化明珠,当年被外国强盗毁灭的惨痛历史,给人民以爱国主义教育。现在我们把她绿化起来,进行整建,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和外国友人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2006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

50.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朝遗址西距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被众土林远远近近地环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

  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建筑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

  古格的住宿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住,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王宫总是高高在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望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一个兴起于十世纪,演出了七百年灿烂历史政剧,经历过十六位世袭国王,拥有过十万人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巴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千古之谜。 在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庙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分别为渡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这些寺庙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这种雕饰大概与从冈底斯山脉分流的四条神水: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的传说有一定关系吧。

  古格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品,虽然他们已经沉睡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光彩照人。这些壁画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等,内容十分丰富。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人们不难窥视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从中去追寻古格兴盛与消亡的历史。 近十数年间于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画等揭开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纱。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占格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 古格盛产黄金白银,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以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排用银汁书写,奢华程度无以复加。

  最早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的是英国人麦克活斯·扬。1912年,他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这里进行考察。此后便有探险家、旅行者、摄影家和艺术家们源源不断地来探奇访幽。但真正的科学考察是从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开始的。以他们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l处:发现武器库l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

  古格王国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现在的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窟,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 都有大量文物遗存。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人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数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峡底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卜路弘法”。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交通】

  古格遗址位于扎达以西18公里处,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假如不是包车而来,可在县城内搭乘拖拉机或摩托车前往扎布让村。或者在县城南路口搭便车,如果运气好的话。如果车是去扎布让村的,小村往西l公里就是古格遗址了。

  【参观路线】

  从山脚的入口沿着小径走,首先要经过4间古殿,即红庙、白庙、度母殿和轮回庙。山顶有一座坛城殿,要参观古寺需由工作人员打开门锁。寺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一些壁画上的金漆依然闪亮发光,光彩夺目。几间寺里以白庙规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窟内放着盘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练时做的。据说除泥土之外,还混合了很多圣物。白庙和红庙的面积差不多大,约为300平方米,庙内墙上绘满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壁画。白庙内有一幅吐蕃历代赞普和古格国王世系的壁画,非常珍贵。红庙内最引入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请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的壁画,画中一队舞女翩翩起舞,旁边有人击鼓吹号,形象生动,栩棚如生。这些壁画虽时隔数百年,色泽仍很鲜艳。

  山腰中有两条隧道连接,直通山顶。北面悬崖边上的通道,仍堆放着不少鹅卵石,残留着当年抗敌的痕迹。走过崖边通道,一个长宽各40米的大院子出现眼前,这便是古王国歌舞娱乐之所。再往北行,一个地面垫高,仅余四壁的院子,便是当年国王议事的宫殿。

  山顶的护法神殿壁画主体部分大多为密宗男女双修佛.画风泼辣,用彩强烈。壁画下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狱之苦,各式刑法惨不忍睹。边饰则是一长排数十位裸空行母,妩媚优雅,仪态万方,无一雷同。

  在遗址的顶端,有一个不显眼的小门,门口有小牌——“冬宫”。沿台阶可深入山内。山内的通道很陡,只容一人上下。下行几十米后山洞扩展开来,有大小几十间房屋,多数只有1.8米左右高。最外层透气、透光,类似阳台,比较开阔。这里就是当年古格王冬天避寒之地,不过如今里面已经空无一物了。折回山腰,三间寺庙的周围,有十多个洞窟,其中还藏着古代武器诸如盾牌,盔甲和大刀长剑之类。干燥的天气,令这些文物得以完整保存。

  从县城到古格路上的山上,出现一座一座土墙,这也属于古格的遗迹。古格遗址旁边就是看门人(可让看门人带路)的住所往山脚下步行约10分钟就到了干尸洞。干尸洞坐落在一岩壁之上,洞口离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内十分宽敞,深几十米,堆满无头干尸。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由于气候干燥,尸体没有完全腐败,散发着一种怪味。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土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

  【门票和开放时间】

  100-350元/人不等,随季节而定。但通常找管理员所需时间要比参观还长。

  【友情提醒】

  古格遗址位于扎达以西18公里处,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假如不是包车而来,可在县城内搭乘拖拉机或摩托车前往扎布让村。或者在县城南路口搭便车,如果运气好的话。如果车是去扎布让村的,小村往西l公里就是古格遗址了。

51.大窑龙泉窑遗址



  中国宋代至明代龙泉窑的代表性窑址。在浙江省龙泉县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村一带。西起高际头村,北迄坳头村,在沿溪 10里的山坡上,共发现窑址 53处。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龙泉窑逐渐衰落。清代中叶以后停烧,历时七、八百年。属南方青瓷系统,是宋元时期著名窑场之一。早期受越窑、瓯窑和婺窑的影响,烧制与三窑特征相似的瓷器。南宋中期以后,烧制了有自身特点与风格的梅子青、粉青釉,青瓷釉色的质地达到完美的程度,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从此窑场数量成倍增长,生产得到很大发展,终于形成一个新的青瓷窑系,影响遍及江西、福建等地, 产品远销东亚、东非、阿拉伯诸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窑窑址生产的产品工艺精湛,质量高,为龙泉窑其他窑址所不及,是龙泉窑的中心。20世纪20年代,龙泉窑窑址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陈万里于1928~1940年间曾多次对龙泉窑窑址进行调查。1958和1981年两次文物普查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窑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1959~1960年对大窑龙泉窑窑址进行了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炉和窑具  窑炉有龙窑和阶级窑两种,上部已残。宋元时期的窑炉均为龙窑,依山坡建造,窑身狭长,前后倾斜。前端为火膛,中间为窑室,后部为排烟室。火膛平面呈半圆形。窑室前墙正中开狭长的火门,火门下有进风口。窑室似斜长的甬道,宽 2米左右,窑底呈斜坡状。两侧窑墙用砖或匣钵砌筑,墙中开设窑门。窑门和投柴孔的数量,视窑的长短而定。排烟室由烟火柱墙和后墙组成,烟火柱墙有出烟孔,排泄窑内的烟与废气。在大窑遗址发现一座南宋时期的龙窑,共有 9个窑门,其中8个开在东壁,1个开在西壁,且与烟囱接近。可以看出当时装窑和出窑都集中在一边。这和场房、出入道路有关。至明代,窑炉结构有了变化,出现了半倒焰式的阶级窑。已发现的一座早遭破坏,仅见尾部两室和一个烟囱。窑体前宽后窄,室与室之间有二堵挡火墙,前一堵下部砌有烟火弄 7个,后一堵挡火墙用匣钵砌成。有了挡火墙,使火焰的流向由平焰改为倒焰,使窑内温度均匀,延长保温时间,宜于烧制大件器物。

52.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位于铜川市黄堡镇漆水河两岸,遗址区域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宋代有“十里窑场”之誉。耀州窑以黄堡镇为代表,包括地坡、上店村、玉华宫及陈炉镇等窑。黄堡镇在宋代隶属耀州,所以我国文献记载中,把这里的瓷窑统称“耀州窑”。   


  耀州窑以青瓷称著于世,在我国南北两大青瓷窑系中,耀州窑代表着北方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耀州瓷釉色苍翠、深沉、透亮,如冰似玉,造型古朴庄重,纹饰富丽多姿,构图严谨生动。其釉色、造型及纹饰格调一致,和协完美,使人感到风清骨俊,遍体光华。那粗犷、流畅的线条则恰似一曲刚烈、豪迈的秦腔旋律。与南方青瓷青翠明丽、滋润丰盈的风格迥然有别,各具特色。   耀州瓷的烧制起于东晋,勃兴于宋。今存宋德应侯碑详细地记载了耀窑的制造盛况。黄堡镇是当地最早烧制瓷器的地方。其初创之际,以烧造黑色瓷为主,兼造少量青瓷。唐代已能造精美的三彩器皿、艺术陈设品和建筑琉璃构件。1984年到1986年,考古专家在此地发现了国内目前仅有的第二处唐三彩烧造地(中一处是河南禹县)。五代时期,青瓷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的“贡瓷”,宋代制造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各地窑场竞相仿制,从而最终形成了以黄堡镇为中心西到甘肃、东括河南、南达秦岭南的庞大耀州窑系,成为北方青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唐宋时期,耀州瓷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远销东亚、西亚、东南亚、东非等,在许多国家的考古发掘中已获得了印证。   


  耀州瓷系列极为丰富,很多发现的瓷器堪称稀世珍宝,尤其是黑瓷塔式罐、唐三彩龙头构件、青釉雕花倒流壶等,可谓无价之宝。北宋末期,金兵南犯,宋室南迁,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黄堡镇亦难逃劫祸。至明弘治年间,十里窑场为荒丘瓦砾,遂之销声匿迹。1974年陕西省有关部门把恢复耀州瓷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经科技人员上百次试验,终于烧制成功,再现了古时耀州青瓷的釉色,在我国瓷器工艺中独具一格。现耀州瓷的餐具、茶具、酒具和家庭装饰用品等,其纹饰保持了宋代州青瓷富于变化的特点。图案以动植物传统工艺制品又增添了一朵新的奇葩。

53.黑城遗址



  位于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荒漠中。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城址,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

  城原建在额济纳河下游的绿洲上,由于河水改道北流,城郭废弃后被风沙所吞噬,濒临巴丹吉林大沙漠,气候极度干燥,地下埋藏物经历数百年后出土仍保存如新。传说元朝灭亡后,有一位黑将军仍驻守此危城,曾将无数珍宝埋藏城内井中。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分子据此传说,数次在城中肆意盗掘,虽未获得埋藏珍宝,但盗走不少文书、唐卡(卷轴佛画)和其他文书,如著名的西夏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即其中一种重要典籍。1982—1983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了黑城,弄清了地层关系和城市布局情况,发现了大量文书和其他文物,文书中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种民族文字,总计编号有3000余号,现已将汉文文书中主要部分整理编成《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已公开出版发行,为研究此城以及元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4.湖田窑址



  中国景德镇窑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窑址。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东南 4公里的湖田村。创烧于五代,至宋代成为影青瓷的主要产地,产品居于景德镇诸窑之冠。入元持续发展,工艺尤为高超,是著名的枢府器、青花瓷和釉里红的烧造中心。终烧于明代隆庆、万历时期,延续 600余年。在景德镇的众多古窑址中,湖田窑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且年代延续不断,堆积丰富,遗址保存较好,是反映景德镇烧瓷历史发展的典型窑址。湖田窑生产的宋代影青瓷和元代青花瓷,烧制技术相当成熟,代表着当时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中亚的许多国家。1953年陈万里等对湖田窑址进行了调查。随后,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以及故宫博物院又进行了多次调查。1972~1979年,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配合建设工程进行多次小规模试掘和发掘。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布  窑址坐落在南山与南河之间的一片台地上。东西长约 700米,南北长约 800米。湖田村南的三宝莲,是著名的瓷石矿区,村西的马鞍山,盛产耐高温的粘土。五代、宋、元时期,窑址多分布在天门沟以南的豪猪岭、刘家坞、望石坞、龙头山和南河北岸。天门沟以北的窑岭上、乌泥岭、琵琶山、木鱼岭、何家墩等地,则以元、明时代的窑址为多。

  窑炉结构、炉具及烧造工艺发掘发现的窑炉遗迹 4座,同时还发现与制瓷有关的元代水井 2口和作坊遗迹。这 4座窑炉分属于宋末元初、元代后期、明代早中期和明代中期 4个时期,上部已残。有长方形龙窑和马蹄窑2种。元代后期,龙窑底部分前后二室,前室圆形, 后室椭圆形,前端有火瞠。这种窑与古代流行的龙窑不同,形制比较奇特,与现代景德镇还在使用的清代遗留的柴窑相似。明代早中期的龙窑与元代后期窑炉形状相似,但形体较短小,平面近似葫芦形,与《天工开物》一书的瓷窑插图相同。马蹄形窑发现 1座,年代属明代中期。该窑为半倒焰式窑,有烟道6个,后烟室1个。形制与王宗沐《江西大志·陶书》所记的“青窑”相似。窑底基上尚有安放匣柱的“脚马”和少数匣钵,推算该窑可烧瓷碗2000个左右。

  五代时期的碗盘均采用“重合迭烧”法烧成,窑具仅有垫柱,未见匣钵。北宋早期采用仰烧法,窑具有匣钵、垫饼,不见垫柱。北宋中期出现复烧法,窑具有多级复烧垫盘。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虽然还流行仰烧法,但复烧法已占优势,流行复烧支圈组合式窑具,使芒口瓷产量增多。元代后期除一般粗瓷采用涩圈迭烧外,均以仰烧法烧造,窑具有匣钵,带沙渣的粗垫饼,未见复烧器物。明代除一些青花碗、盘粗器采用迭烧外,90%的产品均为单件仰烧。

  产品特征  五代遗物有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种。青瓷与唐、五代越窑瓷在胎釉上极相似,属仿越器。白瓷则胎细致密,透光度极好,器形简单,主要有碗、盘、壶 3类,碗、盘均唇口或花口,足径大;壶则长颈喇叭口、腹瘦长作瓜棱状。

  北宋产品全为影青瓷,胎质洁白。初期器釉色多泛黄,品种少,造型简朴。中后期釉色多纯正,晶莹碧透,色质如玉,品种增多,有碗、碟、罐、盘、壶、瓶、炉、茶托、香薰、注碗、盒子、瓷雕及芒口器等。装饰题材丰富,刻花器盛行,常见图案有牡丹、篦纹菊、飞凤、莲荷、水波纹。

  南宋产品仍以影青瓷为主,还有部分黑釉器。早期在品种、造型上与北宋后期相似,仍多刻花器,以牡丹、莲荷、孩儿攀花、水波纹为主要题材,唯釉色的光泽透明度逊于北宋后期。中晚期主要盛行印花器,构图趋向繁缛,层次较多,并出现人物故事题材。

  元代产品有青釉、影青、黑釉、卵白釉和青花瓷。前期产品与南宋后期相似,但有大量的青釉、黑釉粗瓷,影青瓷较少。刻花痕深纹简,印花多为莲荷、菊花、梅花、狮子滚绣球等纹样。后期产品以卵白釉瓷产量最大。南河南岸的刘家坞所产的折腰碗与小足盘,内壁纹样间多印有“枢府”铭,并有五爪龙纹高足杯,应是当年的官用瓷。南河两岸还盛产青花器,器形主要有罐、瓶、盘、高足杯等,尤以底厚胎重的大盘为多。釉为苏麻离青料;装饰繁缛华丽。釉里红残片虽有发现,数量极少。

  明代产品主要有青花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高足杯等日用瓷为多。青花装饰题材以云气、楼阁、荷花、兰竹、湖石为主,风格粗率、奔放。除一些青花碗、盘粗器采用迭烧外,90%的产品均为单件仰烧。早期青花在使用苏麻离青釉料、器物造型以及器底多不施釉等特点上,与元代作风相似。出土物中有“正德”、“隆庆”纪年款铭的浅淡土青料青花器,当是湖田窑终烧期的遗物。

  保护  湖田窑址从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江西省人民政府竖立了保护标志说明,划定了保护范围,建立了资料档案和群众性的保护组织。1985年夏,航空部、文化部、江西省国防科工办、江西省文化厅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进行了实地调查,对保护工作提出了可行办法。1985年对窑址主要堆积区分别新建了固定性石构保护围墙。湖田窑址已设有文物保管所。

55.涧磁村定窑遗址



  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白瓷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分布在东西狭长10余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约 10平方公里。文化堆积最厚达 10多米。曲阳宋属定州,故称定窑。定窑创烧于唐,宋代极盛,元代逐渐衰落。烧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之久。1951年和1957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两次调查。60年代初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在北镇村东试掘。1985~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北镇村、涧磁岭、野北村、燕川村等地发掘,揭露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大量窑炉和作坊遗迹,出土遗物标本万余件,残片约37万片。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到了宋代逐步成为白瓷窑之首,是当时最著名的瓷窑之一。其器形、纹饰及覆烧技法对各地瓷窑影响较大,形成了一个以定窑为主的定窑瓷系。其产品远销海外,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炉与作坊  已发掘的窑炉20座,均为“馒头窑”。窑基平面呈马蹄形,由炉门、火膛、窑床、烟室等部分组成,长度 4~8米,宽度 1.5~3米。窑体建筑材料用砖,火膛、窑床、烟室各部用耐火砖,内壁抹一层耐火土,窑床底面上铺垫一层厚约10~30厘米的粗砂。各时期窑炉常以匣钵代替一部分砖作建造材料,北宋中期以前用漏斗形匣钵,北宋中晚期以后用筒形匣钵。北宋早期以前窑炉以木柴作燃料,火膛中均发现有柴灰。窑炉后部有两间烟室,窑床与烟室间都无隔墙。烟室之间隔墙下砌有两个进火孔。北宋中期以后窑炉燃料用煤,火膛中均发现大量烧过的煤渣,窑床与烟室间有固定的隔墙,隔墙基部设进烟孔。北宋晚期和金代窑炉的烟室一般分为三间,设 3个烟囱,窑床与烟室间隔墙基部进烟孔多达9~13个。

  作坊遗迹已发现4座,五代至北宋早期1座,北宋晚期至金代 3座。作坊都在窑炉附近,结为一体。北宋早期作坊遗址占地面积约 200平方米,残存的设施有盛瓷料用的大陶缸底部19个;晚期作坊遗迹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保存的设施有砖和匣钵垒砌的围墙,石砌的水井,砖砌的水沟,土灶,加工瓷料的圆形碾槽,堆放瓷料的土坑,澄盛瓷泥、釉料的砖池和大缸等。

  产品与制造工艺  唐五代产品粗细掺半,青白兼有。较粗的瓷器胎质粗而色灰,比较厚重,胎上一般施一层白色化妆土,表面施白釉或青黄、褐绿、黑色釉,有的瓷碗外表施青黄、褐绿、黑色釉,而碗里面施白釉,施釉较厚,多不到底,常有流釉、积釉现象。细白瓷器胎质细而色白,比较轻薄,釉色洁白而略泛青色。器形有碗、钵、盘、盏托、罐、壶、高足杯、三足炉、盖盒、枕、铃、瓷塑等。碗一般底心平缓,多为斜直敞口、唇形口或莲瓣形口,底足有平底、实足平底、玉璧形底、宽圈足和圈足底等各式。执壶一般丰肩、平底、短流,有白釉和青黄釉两种。瓷枕一般比较短小,枕面多呈长方或椭圆形,有的白瓷枕面带褐色斑纹。瓷塑多为小型白釉加黑褐色点彩的动物玩具。器物装饰比较简单,绝大多数为素面,少数用模印、贴花、划花纹饰。装烧器物的窑具主要有碗形盒式匣钵、漏斗形匣钵、三角形支垫等。细白瓷碗都用匣钵单件装烧,粗胎瓷碗用三角形支垫叠烧,烧成后碗底露 3个支丁痕。

  北宋时期一般白瓷器都用优良瓷泥制胎,基本上不再生产需用化妆土的粗胎白瓷器皿,青黄、褐绿、黑釉瓷器明显减少,细白瓷器成为主流。北宋早期白瓷胎釉均洁白细腻,器形新增有净瓶等。碗口一般为敞口或葵花式口,底足大体只存圈足一式。装饰仍较简朴,多素面,部分器物沿用模印、贴花、划花纹饰,刻浮雕式莲瓣纹比较流行。产品装烧方法仍是匣钵仰烧,基本上都用漏斗形匣钵。五代至北宋早期定窑白瓷烧制日臻成熟,“官”、“新官”款器为这一阶段优质白瓷的名作。北宋中期以后定窑优良瓷料得到大量开发,白瓷产量迅速增长。中期的碗盘等口沿一般有釉,釉色微泛黄,说明当时覆烧技法尚未普及,器物造型比较精巧,执壶常用瓜棱腹、弯曲流,碗盘多呈葵瓣口形。早期流行的花纹,包括刻浮雕式莲瓣纹明显减少,有深浅刀锋效果的刻花纹饰最为流行。纹样有萱草、莲荷、龙纹等。晚期的碗盘之类圆形器物基本上都用支圈叠装覆烧,器物口沿无釉有芒,釉色一般白中闪黄,有的略显灰黄。此期产品品类较多, 仍以白瓷为主。器形复杂,还是碗盘最多。各种常用器形往往批量很大,即使像瓷祖之类特殊物件,也有成批出土,定窑瓷业之兴旺由此可见一斑。装饰花纹特别讲究,刻花、印花、划花都很盛行,刻划花常结合使用,刻工技巧娴熟,刀法流畅自如。印花纹饰工整细致,显得特别明快清晰。纹饰主要有龙、凤和各种花卉图案、动植物形象等。北宋中晚期定窑创烧成功的新品种有“紫定”(酱釉)、“黑定”和“绿定”,不过产量很少。新器形有孩儿枕、美女枕、龙凤盘等等,造型和装饰都很精美。此期优质白瓷以“尚药局”、“尚食局”、“龙”、“花”款器为代表。1986年在涧磁岭发掘获“尚药局”器和残片 9件,1985~1987年在涧磁岭、燕川发掘获“尚食局”器残片27件。所有“尚食局”器均出自晚期地层,其年代最早不会超过北宋晚期,大多数可能为金代产品。

  北宋末定窑一度停顿,金代恢复生产后产品仍较精良,窑址中曾出土有大定、泰和纪年的印纹陶模,为鉴别金代定瓷树立了标尺。元代定窑逐渐衰落,产品单调,胎粗釉暗。金元时期许多碗盘类器物均采用器物内底刮釉一圈叠烧方法,这是粗糙化的表现。装饰也走向草率,有的器物仅施黑色点画或以墨书为饰。

  1985年建立曲阳县定窑遗址保护管理所,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发现的重要遗迹采取了保护措施。

56.长沙铜官窑遗址



  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自铜官镇至石渚湖两岸约5公里的范围内。

  长沙铜官窑遗址是中国唐代的一处重要的窑址,主要的窑区分布在兰岸嘴、瓦渣坪、兰家坡一带,现尚存窑包13处。1965年和1978年两次对遗址进行了试掘。

  出土的大量釉下彩器物证明了中国瓷器釉下彩工艺最迟始于唐代,而不是创始于宋。出土瓷器的品种繁多,造型优美,美观实用。瓷塑的动物玩具极为生动,褐绿色彩绘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等器物,图案新颖多变,反映了唐代高度发展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器物上还有很多的题诗、款识等文字材料,也是长沙铜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

  铜官窑的瓷器曾广泛地流传于江淮一带,在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发现,英、美、瑞典等国的博物馆也藏有此窑的精品。长沙铜官窑在文献中没有相关的记载,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的陶瓷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57.什邡堂邛窑遗址



  什邡堂工邛窑遗址位于四川省邛崃县。

  邛崃窑址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因为邛崃在唐代属于邛州,故而也称为“邛窑”。邛窑创烧于南朝,宋时终止,是四川烧瓷品种最为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窑之一。

  二十世纪初,邛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在什邡堂、尖子山、瓦窑山、西河乡及固驿镇五地都发现了古窑的遗址,其中以什邡堂的窑址最为著名。

  在什邡堂渡口处发现了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特征的四系壶、河系罐、高足盘及小平底敛口深碗等。这里的唐代窑址最为典型,品种极为丰富,有各式碗、盘、瓶、罐、钵等,还有带提梁的水罐,是其它唐代瓷窑中所未见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器物。器物的装饰有的带褐绿斑点,有的为褐绿彩绘花草纹,也有花鸟纹。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烧制的小件动物和人物雕塑等。

58.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原属余姚县),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始,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多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湾、鳌裙山、茭白湾、黄鳝山、燕子坤、荷花心、狗头颈山、大埠头、陈子山、吴家溪、周家岙等,窑场密布。烧制始于东汉,盛于唐、五代,延至宋。

  东汉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简朴。东汉常见器物罍、罐、壶、洗、钵、碗等,釉呈青灰、青绿或褐色。后一段主产碗、罐、碟、鸡首壶、水盂等。因装烧采用叠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业繁荣。徐寅《贡余秘色茶盏》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赞颂贡窑青瓷。   

  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开辟了从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两条路线,一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达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现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古港口、古越堡遗址,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1942年考古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叹称:"古名窑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见,只空存此一名词,令后人羡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2月28日,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黄石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大冶湖畔,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被誉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在铜绿山矿露天开采中发现的。矿区已探明的12个矿体,古代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根据遗留的炼渣推算,约产铜8~10万吨。1974年春至1985年夏,考古部门配合矿山生产有重点地进行了科学发掘,清理出西周至西汉延绵1000多年间的数百个(条)不同结构的木支架维护的采矿井巷和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同时还出土了手工开采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工具。国家已将该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决定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古矿遗存长期保留,所压矿藏不予开采。古铜矿博物馆就建在保护区内一处春秋时期采矿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上。

  我们的祖先是勤劳聪明的,早在三千多年前,他们便在铜绿山开始了开采、冶炼青铜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更深刻地认识到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是堪称世界一流的古矿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悠久历史的见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堪称世界一流的古矿冶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古文化带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展示了我们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我们为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60.钧台钧窑遗址



  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城关钧台。遗址东西长 1100 多米,南北宽约 350米,文化堆积层厚达1~2米以上。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钧窑初创于唐,盛于北宋末年,衰落于元,明代停烧,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技艺成就对各地瓷窑产生了影响,成为中国一大瓷窑系统,即河南省博物馆钧窑系。钧台窑址是北宋后期的官办瓷窑之一,所烧制瓷器均集贮宫中,被历代皇室所珍藏。该遗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迹  已发现11座由陶窑发展而来的半倒焰式窑炉,皆为就地挖筑,全系土壁,有的在窑门或烟囱口部砌筑少量小砖。窑门多数向北,个别向西,可能是为利用自然风加强火力。窑多为圆形或马蹄形,是单火膛窑,长方形的双火膛窑只发现 1座,窑室后壁中间和两角设计3 个扇面形烟囱。窑室内燃烧温度达1200℃以上,可利用氧化焰转还原焰,使复杂的钧釉产生特殊的窑变。这些窑炉分布比较集中,有的排成一线,有的三窑鼎立,中间设有作坊。

  遗物  窑区内出土很多窑具,其中有筒状匣钵、漏斗形匣钵和锯齿状圆形支烧具等;另有修理瓷坯用的铜刀、鹿角抿子等工具和瓷土、釉药、彩料等原料。出土的钧瓷釉色多变,有天蓝、紫红、月白、豆青、米黄等色。器形有各式花盆、奁、尊、碗、盘、炉、钵、洗等,胎质坚硬致密,造型端庄大方。盆、奁的底部,按照器形大小排列刻有从一到十的汉字编号。还发现有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

  遗址内还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汝瓷、影青瓷、白地黑花器和天目瓷,器形有碗、盘、钵 、罐、盆、盒、瓶、枕、灯台、炉、高足碗、壶、器盖和各种人物、动物等小玩具。

  宋代钧瓷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对后世的陶瓷工艺有深刻的影响。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的宝石红、霁红、郎窑红和桃花片等,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发展成的。

  遗址保护  钧台钧窑遗址发掘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同时拨款为 1号和 7号窑炉修建了民族形式的保护房和围墙。


61.嘎仙洞遗址



  中国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1980年在洞内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祝文刻辞。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洞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长92米,宽27~28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约20°,斜洞长22米,宽 9米,高6~7米。主洞中部放置一块约 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撑。洞壁平整,青苔滋生,地下堆积较厚。



  主洞西侧距洞口约 15米处的石壁上刊刻 “祝文”,共 19行,201字,字体大小不一,书体介于楷隶之间,书法古拙,笔势苍劲。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发祥之地致祭时所刻祝辞,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见图)。石室的刻辞是有确切纪年并见于文献记载的重要古代少数民族遗迹。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粘沙土层中,出土很多手制夹砂灰褐陶片,还有石镞、骨镞等,与完工、扎赉诺尔等地鲜卑遗存中出土物特征相似。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为保护石室,文物部门在刻有祝辞的石壁前安装了栅栏和铁门,洞口处修建了排水沟和防护栏杆。


62.淹城遗址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淹城行政村。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淹城遗址全景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是中国目前同时期古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从里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建筑形制在中国的城池遗存中独一无二。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


春秋竹木井

  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65万平方米。淹城面积的大小,适与《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记载相吻合。淹城的城墙,系用开挖城河所出之土堆筑而成。现高3-5米,墙基宽30-40米。三护城河平均深4米左右,宽30-50米,最宽处达60余米。
淹城遗址先后出土1000余件珍贵文物,有些堪称“国宝”。主要有独木舟4条,青铜器20余件,以及大量的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尤其是独木舟,经C14测定,距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独木舟,有“天下第舟”的美称。


独木舟

  淹城的三道城墙依地势逶迤起伏,如巨龙蟠踞;三护城河清波荡漾,游鱼如织;城内绿树成荫,茂林修竹环围。古人有云:“相望斯城之风景,莫不啧啧而叹”、“淹溪古迹,曲水环围,苍松郁秀,颇类空山无尘绝俗之境”淹城水护城,城依水,宛如一座深奥莫测的水城迷宫,有人称其为“中国江南第一城,淹城奇观甲天下”,甚至发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的概叹。

63.蒲与路故城遗址


蒲与路故城遗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屯。

  蒲与路是金代上京路所辖的蒲与、胡里改、恤品三路之一,管辖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故城就是蒲与路的治所。

  遗址北临乌裕尔河,城因河而得名。蒲与,又作“蒲峪”,与“乌裕尔”一样,均为女真语,意思是指“低洼地”、“涝地”。根据《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四的记载:“蒲与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

  城址为椭圆形,实测周长2892米,城墙是夯土筑成,有瓮城、马面、南北二门。1975年试掘该城的南城门门址,出土有砖瓦、鸱吻、车錾、铁镜、凿头铁链及北宋的铜钱等文化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蒲与路印”的出土。这方锡印为蒲与路故城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金史·地理志》有记载说:“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为边……。”这说明蒲与路的辖境包括路治以北三千多里以外的外兴安岭上的火鲁火疃谋克。“火鲁火疃”是女真语,意思是“山谷之城”。谋克是金代军政合一的基层单位组织。从考古学上认定蒲与路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确定火鲁火疃谋克和金代北边疆界的坐标基点,从而证明早在七、八百年前的金代,中国的版图就远达外兴安岭以北了。

64.北庭故城遗址

  新疆昌吉北庭故城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城正北12公里北庭乡境内。该城汉代时称金满城,为车师后国王庭所在地,著名汉将耿恭曾屯垦于此城。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在该城设庭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在此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以西直到里海东部、北部广大地域。宋代,庭州城为高昌回鹘后王庭。元代,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仍是西域重镇。公元十五世纪,明代初年,北庭毁于战火。北庭故城现仅存断壁残垣,但不失当年的规模和气派。古城规模宏大,略成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像个巨大的回字。城分内外两重,内外城均有护城河,城池坚固险要。外城周长约4600米,为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内城周长约3000米,位于外城之内略偏东北部。内外二城均有护城河。河道还历历在目。残存城墙高达2米以上。城内昔日的街市塔庙、衙署,外城的角楼、敌台及城墙上的马面,仍依稀可辨。北庭故城中,曾发掘出许多珍贵历史文物,清代考古学家徐松曾对该城出土的唐代金满城残碑作过考证,证实古城为唐代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解放后,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古城中出土了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印;、铜狮陶兽、开元通宝以及各种砖瓦当等,这些珍贵文物现在主要收藏在县文管所。此外在北城墙处环发现了十间当年溯海军士兵居住过的洞屋。1988年1月13日,北庭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雅尔湖故城



  中国高昌国时期高昌郡治所遗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约 10 公里亚尔乡亚尔乃孜沟村。因位于两条河床交叉环抱的地带,古代又名交河故城。故城建于西汉,是车师前国的都城。高昌国时为交河郡治所。唐时为交河县治,一度是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高昌回鹘时为交河州治所。元末毁于战火,沦为废墟。20世纪初,德国人 A.von勒库克、日本人桔瑞超与吉川小一郎、英国人A.斯坦因等都先后到此城进行调查盗掘。1928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对城址进行了调查。1956年新疆文物干部训练班又对城址进行考古调查、测绘。故城对研究新疆古代的城市建设和布局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城址建在岛形台地,台地四周均为断崖,高出河床约30米,城址利用天然地形作为屏障,无高大城墙,在地势较低的岸边有断续土墙。建筑遗址集中在台地的中部和南部,东西最宽处约 3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台地南端有一条与地面相通的坡道,其上端依崖壁处有城门建筑遗迹。东面临河床断崖处,有一个 3米宽的阙口,是故城的东城门,在门道两旁崖壁上有门额的方孔。

  城中从南向北有一条中央大道,长约 350米,宽约10米,大道两旁是高约 3米的坊墙,坊墙在路两端开有坊口。进入坊口,穿过曲折的巷道,可通向城东或城西密集的居民区。大道东部是密集的民宅,路沟街巷交错纵横。民宅院落一般都为单室,泥筑。东南面有一座大型宅院,分地下和地面 2层,有阶梯通往地下。地下建筑全部为挖地而成,地面建筑只残存土坯堆砌的墙垣。大道西南部除有几处窟洞式遗迹外,其他无迹可寻。大道西北部为作坊和寺院区,有冶炼、制陶作坊,有的宅院主室有佛坛或中心塔柱。大道北端直抵一座大型佛寺,佛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88米,东西宽约 59米,院门南向,有庭院和中心塔柱的大殿,塔柱须弥座四面有多层佛龛,龛内尚残存有彩塑佛像遗迹。大殿两侧有僧房,前面有廊庑建筑。在大佛寺东北,有一处密集的塔林,其建筑形式与早期印度佛教的“窣堵坡”相似。塔林中心是一座主塔,主塔四周有100个小塔,以每边25个均匀分布。所建筑土墙,有的在生土层上挖去两侧形成,有的用土坯垒砌和夯筑而成,不用木柱,两墙之间横架木椽,用泥土铺墁屋顶,极少用瓦盖顶。城北部戈壁沙丘地和城西隔河有世族墓地。城内散布陶片甚多,大多为灰色印纹和附加堆纹,也有少量彩绘夹砂粗红陶。

  故城设有保护标志和说明碑,并有专职文物保护管理人员。文物部门对佛寺遗址和大道两旁的房屋遗址进行了维修和加固。


66.西海郡故城遗址



  西海郡故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县城约1公里, 青海湖东北侧、湟水南岸的金银滩上, 俗称“三角城”。 为西汉新莽时代所设“西海郡”郡城遗址。古城略呈方形, 城墙南北长645米,东西宽610米,残高4~12米,基宽8米,顶宽2米,四门稳约可见。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 王莽派人诱使游牧于青海湖地区卑禾羌献地臣服,以其地筑此城,定名“西海郡”,与已有的东海、南海、北海三郡齐名,取“四海归一”之意。

  本世纪四十年代,城内发现“石虎”一尊,其座上刻有“西海郡,始建国,工河南”九字篆刻铭文。1987年,城内又发现带铭文石刻一块,其长宽尺寸、所用石料、铭文字体均与“石虎”基座相同。其铭文通读三行分别为:“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则此石刻应为“虎符石匮”,并确证该古城为西海郡故城无疑。

  城内多次采集到卡约文化夹砂粗陶片、西汉和王莽时间的钱范及五铢、货布、货泉、大泉五十等货币,“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陶文瓦当等。同时还采集到唐代莲花瓦当和宋代圣宋元宝、崇宁通宝等钱币, 证明此城使用的下限晚至唐宋时期。城内南部较高, 有几处隆起的地带,应为当时的主要建筑区,其区域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主要包括金塔县的大湾城故址、地湾城故址、金关故址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遗址。

  大湾城位于金塔东北120公里处,居黑河东岸,遗址长350米,宽250米。城高8米左右、底宽6米,夯土板筑, 经后代重修,保存完好。1930年在该城堡发掘汉简1500余枚。1972年又挖出部分汉简。1988年1 月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此地就是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

  地湾城位于大湾城北5 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总面积为22.15米见方。堡墙基部厚5米,高8.4米,系夯土板筑,方向正南北,门在西墙,堡外有房屋和两道围墙遗址。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到此掘得汉简2000余枚及古铜、铁、陶器残片若干。1988年1 月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此地即肩水候官所在地。

  肩水金关位于地湾城约2公里处居黑河东岸, 为汉代边塞关城,含有固若金汤之意,故名金关。关门为6.5 米×5米的两座长方形楼橹残壁,最高1.12米,厚1.2米,楼橹中间门道宽5米。 两侧壁脚各残存四根半嵌于墙内的排叉柱。楼橹外筑土坯关墙。坞在关门西南侧,坞墙系夯土筑成,厚70一80厘米,残存处最高为70厘米。 坞西南角残存烽台和方堡,堡门内有迂回夹道,两侧有住室、灶房、仓库、中有院落。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出土汉简 850枚。1973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汉简11577枚,其它文物1311件。1988年1月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中国宋至清代的民间瓷窑址。在福建省德化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已发现窑址 200多处。创烧于宋代,北宋以生产白瓷为主,南宋以生产青釉瓷器为主,元代以生产白釉瓷为主,至明代则以生产低铝高硅的“象牙白”、白瓷闻名于世。其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亚、东非等地,是中国外销瓷中数量最多、销地最广的瓷窑之一。自1954年以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德化县以及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先后调查了屈斗宫、十排格等处窑址。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联合发掘了屈斗宫和碗坪仑二处窑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迹  共发现窑基 3座,均为龙窑,有分室和斜坡两种。其中斜坡龙窑 2座发现于碗坪仑,均已残,窑的坡度为10度左右。分室龙窑 1座,发现于屈斗宫,保存较完整。窑顺山坡砌建,坡度为12~20度,长57.1米,宽1.4~2.95米。有窑室17间。每室之间有砖砌隔墙,每堵隔墙有通火孔5~8个,窑底两边设有火路沟,窑门为单边开门,残存14个,火膛略呈半圆形。

  遗物  1976年发掘出土的瓷器和烧制工具8000余件。年代包括北宋、南宋和元代 3个时期。

  北宋遗物  出土于碗坪仑下层,以白釉瓷器为主,兼烧黑釉瓷器。器形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盒等生活用具。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以莲荷、牡丹、云水、蕉叶和缠枝花卉最多。烧制碗、盘类器物主要用支具叠烧方法,烧制盒型器则用塔轮式垫柱,很少用匣钵。

  南宋遗物  出土于碗坪仑上层。以青釉瓷器为主。有碗、盘、碟、罐、壶、瓶等,其中以形式多样的荷口瓶和军持壶最有代表性。窑具主要用匣钵和支圈。

  元代遗物  出土于屈斗宫窑址。以白釉瓷器为主,坯体较厚。器形有碗、盘、洗、盒、壶、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构图简单,有梅花、莲花、菊花、牡丹图纹和福、寿、卐等文字。烧制工具有器模、匣钵、三足垫饼、支圈和铁窑刀等。有的盒盖上印有“金玉满堂”,三足垫饼上刻划八思巴文。其中有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 3字。结合器物特征推测,屈斗宫窑大约废弃于元初大德十一年(1307),也有人认为它废弃于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德化窑在明至清代除烧造少量青花瓷器外,主要以生产纯白瓷而著称。这种瓷器胎质薄,透明度高,造型雅致,纹饰丰富,十分精美。

  屈斗宫龙窑发掘后已建棚原地保护。

69.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龙首原上。

  大明宫遗址是唐代长安城禁苑的组成部分之一,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是皇帝朝会的地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把大明宫更名为“蓬莱宫”,并在此听政。后来大明宫屡遭兵火的破坏,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被大火焚毁。1957年~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年~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周长7.6公里,共有11座城门。城内的主要街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已经发现的40多处宫殿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 含元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殿基高15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长41.3米;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门宽5.3米,此殿是大明宫的正殿。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部,是皇帝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根据勘测,原有前后毗连的三座大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中殿左右各建有一个亭子,后殿左右各建一楼,周围环绕有回廊,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

  三清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角,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

  在东城发现了唐敬宗时所建的清思殿遗址,殿的台基呈长方形,南北长228米,东西广33米。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和紫宸殿遗址,与含元殿同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宣政殿是皇帝临朝听政之处,紫宸殿是内朝的正衙,群臣入紫宸殿朝见,称为“入阁”。

  由紫宸殿向北200米,可达龙首原的北沿,其下为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近椭圆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池中偏东有一个土丘,高5米多,即蓬莱山遗址。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建筑布局比较疏朗,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堪称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

70.北宋东京城遗址



  中国北宋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区及其周围。东京城又称汴京。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 (956),北宋定都于此后,多次修筑。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战乱破坏。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率起义军第3次围攻开封时,周王朱恭枵串通官军掘开黄河堤,全城尽为泽国,自此故城大部被泥沙深埋地下,仅余外城残基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决口,外城残基复被淤没。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开封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开封宋城考古队,进行了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揭示出东京城遗址的面貌。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京城平面呈东西略短的长方形,由内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内城、外城,并筑有护城壕沟。

  外城又名新城、郭城、罗城。周长近30公里,其中西墙长约 7.5公里,东墙长 近8公里,南墙和北墙长约7公里。城墙一般埋在今地面下约4米深,底宽30米左右,高6~9米,顶部残宽近4米。城墙夯筑,夯层厚8~14厘米,夯面上有较密的圆形夯印,位于高屯村和三间房村之间的西南城角保存最好,尚高出地面 1米左右。据文献记载,外城有12座城门和9座水门,现已探明10处,包括著名的南熏门(南墙正门)、新郑门(西墙正门)、新曹门(东门)、汴河下水门等。其中5处有瓮门,有的瓮圈面积达 1.3万平方米,为历代都城所少见。外城四周有护城河,宽约40米,距今地面深11米左右。

  内城又称阙城,是衙署、寺观和商业集中的地方。周长9公里,城墙宽8~15米,南墙位于现存明清城南墙北约300米处,北墙位于今龙亭大殿北约500米处,已探出朱雀门(内城正门)。内城朱雀门直通外城南熏门的大道是御街,为南北中轴线,向北与皇城相连,与今中山路基本重合。御街与汴水交汇处有著名的州桥,明初曾重修,1984年已发掘,为砖石结构的拱桥,桥面宽约30米,残长约 16.05米。

  皇城即大内,又称宫城,位于内城北部稍偏西处,即今龙亭大殿北侧到午朝门一带,周长近 2.5公里,南门和北门已发现。宫城东半部(即今潘家湖底)已发掘出在宋宫城基础上所建的明代周王府的宫墙、殿基和庭院。在宫城南半部中轴线上,发现一处平面呈凸字形的夯土建筑台基,应是北宋皇宫内的正殿──大庆殿。基址东西面阔约80米,南北进深60多米,残高 6米左右。台基四壁均用青砖包砌,四周环有宽约10米、长近千米的包砖夯土廊庑基址,各面有门。

  北宋东京城遗址发现之后,当地政府对重要遗迹附近的建设工程严加控制。1989年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并建立石质保护标志碑。

71.辽上京遗址



  中国辽代都城遗址。上京为辽代五京之一。始建于神册三年(918)。号临潢府 。是辽圣宗以前的统治中心 。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勘测、试掘遗址。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夯土版筑。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 ,城墙上筑马面 ,城门外有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氈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氈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在城内西部发现的窑址,既生产典型辽风格的瓷器,也生产精致的仿定窑白瓷。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现存4门 ,城墙低矮 ,城内遗迹大部被白音戈洛河冲毁。辽上京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习,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极注重防御,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分为南北城,反映了契丹统治者对被统治民族的防范。

72.辽中京遗址



  中国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明城老哈河北岸。辽圣宗在“澶渊之盟” 后,为了便于与北宋王朝交往,于统和二十一年(1003)至统和二十五年(1007),在奚王牙帐地兴建了中京城,设立大定府,太后和皇帝常在这里接待北宋使臣,为辽代五京之一。金代改称北京路大定府,元代改称大宁路,明代初年设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撤销卫所后逐渐沦为废墟。1959~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联合组成辽中京发掘委员会,进行了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布局  辽中京的城市布局仿照宋汴京城的制度,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城墙黄土夯筑,残迹最高约4 米。外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200米,南北长3500米。南墙正中为朱夏门遗址,筑有瓮城,四角有角楼遗址。外城南部按文献记载为汉族聚居区域,街道布置整齐,自朱夏门至内城南门间,有一条宽64米的中央大道,两旁挖有排水沟,沟用木板覆盖,穿通南城墙基泄水入河。朱夏门北约500米处有一市楼基址,呈马鞍形,残高4 米。大道两侧各有对称的坊区 4个,各坊都围有坊墙,在临中央大道的坊墙正中开设坊门。坊区北面至内城南门间的大道两侧,各有长约 250米的廊舍遗址,应为市易交换的场所。此外尚有官署、驿馆、寺院等遗迹。外城西南隅有一处高约25米的山岗,自东麓至山顶分布许多寺庙遗址。



  内城位于外城中央偏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000米,南北长1500米,城墙设有马面。南墙正中为阳德门遗址,自阳德门至宫城南门阊阖门间,有一条宽约40米的大道,两侧筑矮墙,墙外大都是空地,少有固定建筑物,按照文献记载应当是守卫宫城士卒搭设毡帐的地区。在宫城南墙南约85米处,有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与上述大道相交,各向东西两方伸延约 180米,向北折转通入宫城的东、西两掖门内。


73.平城遗址



  拓跋硅戏于天兴元年(398)七月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平城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七世,一直成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拥有百万人口。当时平城分皇城、外城、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河北蔚县暖泉镇西),西及善无(右玉县南古城村),南及阴馆(朔县东南夏官村),北尽参合(阳高县东北)。其京甸“东至上谷军都关(昌平县北),西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灵丘县东南),北至五原(包头市西)”。

  其外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北魏在平城建都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了一系列的首都建设,先后建天文、天华、中天军殿24座;建西宫、北宫、南宫、东宫、宁宫等宫15处;建东苑、西苑、北苑、鹿苑四处;建华林、永林、永兴等国3处;建鸿雁、天渊等池6处;建云母、金华等堂6处;建蓬台、白台等台7处;建玄武、无武等楼3处;建凉风、临望、东明等观3处;还建有郊坛、方坛、五精帝坛三处;建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虎圈、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等。其建筑规模、数目之繁多、布局之道严、规划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 北魏佛教鼎盛,神图妙塔,对峙相望,京都内寺庙上百所,僧尼三千余,除“冠于一世”的云冈外,尚有“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等。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魏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利用水和树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致,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确实是“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平城遗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火车站以西到陈庄一带,北依方山,外靠长城。今大同城北上皇庄之东和白马城村北的板筑城基,当即郭城的北墙遗迹。大同车站附近曾发现有排列整齐的大型石础、砖瓦残片、“富贵万岁”隶书瓦当等。在南门外工农路北侧,曾出土大型石柱础、筒瓦和臼等。可推测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筑遗址。其东部曾出土石雕方砚一方,砚首雕有耳环形水池及骑兽、角抵、舞蹈、沐猴图案四组。

  砚侧云龙、朱雀、水禽、衔鱼的纹饰和下部壶门保存方形样等,为北魏石雕艺术的孤品。遗址还出土八曲银流、刻花银碗和鎏金高足钢杯等文物,具有伊朗萨桑王朝金银器特征。是北魏时与西域交往的实物见证。近年在城南又有新的遗址发现。平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4.邺城遗址



  中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处。遗址由南北相毗连的两座城址组成。《管子·小匡》记载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邺北城在今漳河之北,北临漳河故道。东汉建安九年 (204)魏王曹操大规模营建该城,后作为王城。魏文帝曹丕称帝移都洛阳,仍以邺为曹魏的五都之一。此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均建都邺北城。邺南城大部在今漳河南岸,始营建于东魏天平二年 (535)。南城建成后,北城仍继续修缮使用。至北齐亡 (577),邺城始衰落。由于漳河频繁泛滥和改道,遗址遭严重破坏,地面遗迹仅存邺北城金虎台基址和铜爵台的部分基址,余皆湮没于地下。1935、1957年考古工作者曾对邺城进行调查,1976~1977年河北省和临漳县的文物机构曾进行部分勘查工作。1983年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勘探发掘工作。邺城以宫殿区为中心的平面规制,采用中轴线对称形式,功能分区明确,改变了两汉以来都城宫殿区分散的布局,对以后隋唐的都城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邺北城  据《水经注》记载: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城门 7座,南面 3座,东西面各 1座,北面 2座。经实地勘探的东、南、北三面城墙和城西北的金虎台、铜爵台基址,城南北1700米,东西2400米。城墙宽15~18米。现已确定门址位置的为:南面自西而东的凤阳门、中阳门、广阳门;东面的建春门;西面的金明门;北面的广德门。城内发现大道 6条,分别通向各面城门,并将城内划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城。建春门、金明门之间的东西大道,将城分为南北二区。北区中央为宫殿区,西边是苑囿,东边是“戚里”。宫殿区已探明 10 座夯土建筑基址;宫殿区以西,即文献记载的铜爵圜的位置( 后赵时为九华宫),也探明4座夯土建筑基址。金明门以北,是著名的“三台”,自南往北为金虎台、铜爵台、冰井台。金虎台基址保存较好,现存南北 120米,东西71米,高 12米;铜爵台基址仅存东南部分,南北 50米,东西43米,高4~6米,两台相距83米;冰井台基址尚未探明。南区是一般衙署和居民区,有 3条平行南北向干道通往南面三门,中间中阳门大道向北正对宫殿区中央部位,形成中轴线,路面宽17米,是邺北城最宽的道路。



  邺南城  据《邺中记》记载:邺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文献记载邺南城有14座城门,南北面各3座,东西面各4座。经实地勘探,已探出东、南、西三面城墙,其北城墙利用了邺北城的南城墙。城址东西2800米,南北3460米;城的西南角和东南角,均为圆角;在东西南三面城墙外部发现有加强防御的“马面”设施,并有环绕城墙的城壕。北面的 3座城门系利用邺北城南面的城门。其他三面已确定门址位置的有南面的启夏、朱明、原载3门,西面的纳义、乾门、上秋3门,东面的仁寿、中阳 2门等门址。城址北部中央为宫城,已探出宫城的西、北、南三面有宫墙,南北约 970米。在宫城内有建筑基址10多座。经发掘的有朱明门、乾门、朱明门通向宫城的大道(即全城的中轴线)和城壕等。朱明门为南城正门。经对门址全面发掘,发现三个门道,中门道宽 5.4米,东西两门道宽 4.8米,门道之间的隔梁宽皆 6 米,门道进深 20.3米,门墩宽(东西) 84米。门墩两侧分别有向南伸出两段南北城墙,长约33米,两墙尽端各有一座方形台基与之相连,这两座方形台基应是双阙基址。这种在城门(罗城)两侧突出有巨大的双阙,文献虽有记载,但经考古发掘的遗址,在中国尚属首次。这种形制与后来的明清宫城午门是相似的。

  出土遗物种类较多,其中以瓦的数量最多,可分为3 个时期。东汉至曹魏时期的板瓦、筒瓦多深灰色,表面饰绳纹,里面为布纹,瓦当皆圆形云纹;十六国时期的板瓦、筒瓦多青灰色,质粗糙,表面多素面,筒瓦或饰篮纹,里饰布纹,瓦当面有“大赵万岁”、“富贵万岁”等铭;东魏北齐时期的板瓦、筒瓦多为黑色或黑灰色,质细密坚硬厚重,表面光滑,里饰布纹,常有文字戳记,瓦当均为莲花纹。此外还发现绳纹砖、陶人面纹饰件、石雕螭首、柱础等。



  邺城遗址
  中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 。位于河北临漳。1957年后调查发掘。由南北二城构成。北邺城是建安九年(204)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 ,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后赵、东魏、北齐相继都邺,承光元年( 577 )北齐亡 ,此城衰落 。南邺城为东魏元象元年(538)依北邺城南墙而建,毁于隋代。
  据记载,北邺城东西7里,南北5里 ,周设6门。实际勘测结果为东西2400米,南北1700米,规模略小于文献记载 。城内由贯穿东西城门的大道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中央为宫殿区。西为禁苑铜爵园,内设马厩、武库,西城垣上筑有壮观的铜雀、金虎 、冰井3台 。宫殿东面为贵族聚居区戚里及衙署。城南部为居民区,被南北向道路分割成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北邺城规划整齐,交通便利,对北朝、隋唐都城的建设产生过深刻影响 。根据记载 ,南邺城东西6里,南北8里60步。实测东西2800米,南北3460米,城垣迂曲 ,墙外有护壕。宫城设在城北部中央,宫北有后苑。居民区分设里坊。正南门朱明门已经发掘,为三门道,门南侧有方形阙楼夯基。
  因漳水泛滥与改道,邺城遗址遭到严重破坏,今地面所存,仅金虎台及铜雀台等部分残基以及瓦当、石螭首等遗物。邺城西北,为东魏、北齐陵墓区。

75.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15公里洛阳市郊区、偃师市、孟津县毗连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更始三年(25),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历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今存遗址内城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长3700米,南垣已为洛河所淹,残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墙皆夯土板筑而成,周长约14公里。城内主要建筑为宫城、宫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宫城为长方形,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660米。太极殿为宫中正殿。东汉太学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太学村附近。始建于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万余人。

  熹平四年(175)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块,史称熹平石经。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东汉灵台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灵台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遗址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8米余。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78~139),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

  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唐初,洛阳县治设金墉城,贞观六年(632)移于东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废。经勘察发现三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环流,各城门阙皆有遗迹。城内发现夯筑台基多处,以及砖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时,增修外廓城,长、宽各约10公里。城内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寺在宫城外西南面,初创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击焚毁。

  据勘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中心为木塔,木塔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平等寺北齐造像碑俗称寺里碑,在汉魏故城内城东垣外,今偃师市寺里碑村南。计四通,下部皆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萨、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六佛图,姿态优美的飞天,慢步行进的大象,造型生动的猛兽,以及帐幔、火焰、莲花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62年开始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76. 三星堆遗址



  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的三星堆遗址,属于古蜀国文明。遗址分布范围达12平方公里,距今4800年至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从而使四川历史向前推进1000余年。遗址出土文物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使得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需要重新评价。同时证实在商周时期,三星堆的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1988年,被中国国务院宣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资料记载,1929年春,当地乡绅燕道诚长子燕青宝,在家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一窖精美的玉石器,总量有400余件,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如今仍在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内保存的,不足当时的四分之一。而且大都是石器,精美的玉器早已不知所终。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再度引起考古界人士的关注。但真正使三星堆遗址名扬四海,则缘于1986年当地砖厂取土时的偶尔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上千件国宝重器,一时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成为中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三星堆遗址的价值是无人可以质疑的。三星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出土的文物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而前人治古蜀历,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连年代较为久远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只能发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喟叹。而这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却因三星堆而成为信史。另外,三星堆除了没有发现可识读的文字,已建立了城市、生产出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器,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

77.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东到武功,西至宝鸡,横跨扶风、歧山二县的大部。

  这一地区北倚歧山,南临渭水,形如高阜,海拔900米。根据史书的记载,这里是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前的都城遗址。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

  从1976年开始,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系、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轰动史学界的丰硕成果。现已初步查明,宫殿建筑(或宗庙)的遗址分布在歧山凤雏和扶风召陈两处。 凤雏的建筑基址坐落在东西宽32.5米、南北长43.5米、高1.3米的夯土台基上,以门道、前堂、后堂为中轴,东西厢房各有八间,并以回廊相连接,形成了一座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性院落。前堂是主体建筑,东西长17.2米、南北宽6.1米,台基上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可推测知道前堂面阔6间,进深3间。房基的四周有陶水管道,构成完备的排水设施,是颇具规模的大型建筑。

  在召陈发现了15处大小不等的建筑基址,可能是贵族的住宅。最大者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均用各式的板瓦、筒瓦、半瓦当等覆盖屋顶,瓦上饰有重环纹、绳纹等纹饰,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 在遗址里还发现了多处手工作坊遗址,如云塘村南的制骨作坊、齐家村东的制陶作坊、齐镇东的制铜作坊等,都是大型的手工业作坊,其中云塘村制骨作坊规模最大,以专制骨器为主。遗址中发现有丰富的石、骨料和半成品遗物,还出土铜锯、刀等各种工具,反映出了当时系统庞大的生产规模。

  1977年,在凤雏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了17万片卜骨和卜甲,其中多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最多者30字。1979年在扶风齐家也发现了5片有字的甲骨,内容主要是记述了周人和商王朝及其它方国的关系。周代甲骨卜辞字体较小,笔划纤细,雕刻技术娴熟,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珍贵史料。 周原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大量的窖藏青铜器,这些窖藏和青铜器的历史之长,数量之多,世所罕见。远在西汉、唐、宋的时候,就在此处屡有重大的发现;清代道光帝年间,先后出土了盂鼎、大丰簋、毛公鼎等海内外著名的铜器。二十世纪以来的80年间,共发现了铜器窖藏30多个,出土了铜器1000余件,如1975年董家村一个窖藏出土了铜器37件,其中的卫鼎、卫盉等器物的铭文中,记载了西周中期有关征伐、租田、诉讼等有关的内容,说明了在西周社会已经出现了封建制度的萌芽。 1974年在白村一个窖藏中出土了铜器103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一个窖藏,这也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铭文的占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是研究周朝微氏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周原是一座埋藏极其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必将有更为重大的新发现,也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文物重见天日。

78.丰镐遗址



  中国西周都城遗址。即文王所建丰邑和武王所建镐京的故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郊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面积超过 10平方千米。年代约当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933年调查发现 ,1951年起开始发掘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马王村、洛水村、客省庄等地有夯土建筑基址,客省庄附近的10余座基址,多数在100平方米上下,其中4号基址的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虽然基址破坏严重,但从宏大的规模,附近出有排水设施和西周板瓦等来看,当初应是大贵族的住宅。此外,丰镐遗址中还发现陶窑、铸铜用的陶范及制作骨器的遗存 ,其中有些应是手工业作坊遗址 。在张家坡、客省庄及普渡村等地发现了墓葬,以及祔葬的车马坑、马坑、牛坑等,总数有1000余座。1984年在张家坡发掘 3座大、中型墓,其中的157 号墓是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墓中所出铜器有井叔铭文,发掘者认为是井叔的墓葬,位于其两侧的是井叔妻室的墓。中型墓往往儿发生先天性风疹而致畸形。诊断根据接触风疹病人史和典型临床表现。有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和漆器。少数墓中有殉人。遗址内还多次出土铜器窖藏,如1961年在张家坡村东发现铜器53 件,有铭文的32件;1973年 在马王村发现铜器25件 ,有铭文的10件 。在新旺村附近,1967、1973、1982年也3次发现铜器窖藏 。所出铜器是研究西周历史的宝贵资料。

79.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办事处叶店村盘龙湖南,由盘龙城城址、李家咀遗址、杨家湾遗址、楼子湾遗址、王家咀遗址、杨家咀遗址组成。为商代在南方建立的重要方国城址。盘龙城的发现,让武汉市的城市历史追溯到3500年前,因此被称为武汉的“城市之根”。

  盘龙城城址在遗址群的东南部,为商代文化中心区。坐落在府河北岸的台地上,其东面和东北面为盘龙湖,西面和西北面为丘陵岗地,南面为府河。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城垣夯筑,外坡陡峻,内坡较缓,四垣中部各设有一门。城垣外有护城河遗迹,护城河中有桥桩柱穴。城内东北部发现三座前后并列,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保存有较完整的墙基、柱础、柱洞和阶前散水,平面布局与文献记载的“前朝后寝”相符。其中一号宫殿基址面阔40米,进深12米,是一座外设回廊、内分四室、木骨泥墙的“茅茨土阶”式高台寝殿建筑。

  城外有平民居址、手工作坊遗址及墓地等。主要分布在:城外西面的楼子湾,北面的杨家湾、杨家咀,东面的李家咀,南面的王家咀。其中李家咀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是贵族墓的主要集中地。

  遗址出土铜器有鼎、盂、鬲、簋、爵、觚和钺、镞、戈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其中高85厘米的铜大圆鼎、长41厘米的铜夔龙纹钺、长94厘米的玉戈等,都是中国文物中极为罕见的珍品。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0.高昌故城



  是西域最大的古城遗址,这里曾经是西域最大的国际商会、宗教中心、以及亚州巨大的印刷中心之一。1961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处火焰山以南,艾丁湖北岸,海拔-50米。又叫“亦都护城”。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历时近千年的都城,在当时确是水源充足,城墙坚固,四通八达的一个西域三国首府。今天仍可以从其高耸的城墙看出它旧日的雄风。由于古城地处盆地平原中央,城高壕深,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西域的军事重镇。



  高昌故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办当时西汉王朝在此进行屯田的部队所建。《魏书》中记载因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故名“高昌”。此后,它在内外形势的影响下,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繁荣。两汉王朝经营建设西域,一直把这里作为重要的根据地。屯田部队的最高指挥机关一戊已校尉府先是在交河,以后就迁在高昌。此后历经魏晋均派有戊已校尉驻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已校尉城”。327年,前原张骏在此置高昌郡,继之又先后为前泰、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442年,北凉沮渠无讳在此建立了政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邀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沮渠安周,立阔伯周为高昌王;高昌至此开始称王。此后,在高昌称王的姓氏有张氏、马氏和狗氏,其中以掬民统治高昌时间最长,大约 140年之久。这些 “高昌王”均受中原正朝的册封。翰伯雅还曾到隋朝长安觐见并娶隋华容公主为妻。

  640年唐统一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五县,人口 37000人。九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骼汗国衰亡,西迁的一支在此建立了回骼高昌国,疆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日吐鲁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鹃臣服蒙古。十三世纪中叶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多次侵犯回鹘高昌国,1275年一次出兵12万国攻火州(高昌)达半年之久。战争持续达40年之
久,高昌终于在战乱中被毁。自此便逐渐被废弃,现在只能见到残垣断壁,任后人凭吊。

  建筑布局

  现存的故城遗址,是高昌回鹃时期在唐代高昌城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全城呈不规则正方形,总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城市布局大致与唐长安城相仿,在历经多年建设后形成今天的规模,它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外城:外城城墙轮廓基本完整,部分地段保存极好,周长约5.4公里,城墙基厚12米,高达11.5米。每面有2-3座城门,其中西面靠北的城门保存最为完好,有曲折的瓮城和大量的马面,均为夯土筑成,夯层厚8到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极清晰的夹棍眼,外城的东南和西南部分,还可以看出有寺院的遗址。故城外城是掬氏高昌时期所建。出土文书中有“论块中城”、“东南坊”、“西南访”等记载,说明当时此城已有外、中之分,东、南、西、北之别,并有各城门的名称,如:青阳门、会德门等,同时在唐代西州时期还有子城。

  内城:内城居外城正中,即外城的中间,宫城的南面。城墙全为夯土筑成。西、南两面的城垣大部分还保存下来,间有破坏的地方,东面只能看到东北角的高地与东南角的一个土台基,北面正中和西北角还有一部分残垣基地,至于城门的遗址从地面上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据测算,内城周长约3600米,和《隋书》中的记录基本一致。其建筑年代较外城早,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内城主要是宫城和寺院建筑等。
 宫城居全城最北部,外城的北墙是宫城的北墙,内城的北墙是宫在的南墙。整个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700米,西墙还有几处残基,连接起来,可以看出遗迹。东墙完全被破坏,什么也看不到了。宫城内留存下的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3.5米至4米左右,夯层厚度约35-48厘米,可以看出是一座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遗址。早期的宫城在今“可汗堡”内。鞠氏高昌时期随着外城的修建,宫城送迁至北部,南面而王,与隋唐时长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骼高昌时期宫城曾大动土木。

81.楼兰故城遗址



  中国汉、魏、西晋时期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孔雀河下游,罗布泊西北,东经89°55′22″,北纬40°29′55″。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亚洲内陆生态变化的重要遗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廓,临盐泽。”西汉王朝与匈奴激烈抗争,通达西、南亚只能取道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或天山南麓。地当西行孔道的楼兰很快发展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新兴都市。楼兰城墙大约修筑于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4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丝路交通的转移,楼兰逐渐衰落,后沉没在沙碛之中。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中,向导艾尔得克偶然发现这处遗址。1901年,斯文赫定在遗址中掘取了大量汉文木简、文书,少量佉卢文书、古钱、精美木器等文物。所获佉卢文书中有“ Krorain” 字样,与楼兰音通,推定该遗址就是汉文古籍中的“楼兰”城。此后,美国的E.亨廷顿、英国的A.斯坦因、日人大谷光瑞、桔瑞超等先后多次进入楼兰,进行盗掘,取走汉书木简、文书 570多件,佉卢文书50多件。所出汉文资料,最早的纪年文字为曹魏嘉平四年 (252),最晚为前凉建兴十八年 (330)。1979~198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 7次组队进入罗布荒漠调查楼兰故城,1980年对故城及城郊汉墓进行了发掘。

  故城略近方形,方向 342°,城墙长期受东北向季风吹蚀,多已无存。据四面城墙残段的延伸线推算,原东墙长约 333.5米,南墙长约 329米,西墙、北墙长约327 米,面积约10万多平方米。四面城墙正中部有缺口,似为城门,其中西城墙缺口处有两个残土墩,相距 4米,似为瓮城遗迹。城墙用红柳枝与粘土相间筑成,红柳枝一层厚10~20厘米,粘土层厚40~80厘米,未经夯打。

  城内有一条古河道,自西北流向东南,与孔雀河支流相通,将城址划分为西南区和东北区。西南区保存着成片建筑遗迹,木质柱梁及红柳墙清楚可见。红柳墙是用红柳编成墙体,内外再敷一层薄泥。建筑遗迹呈四合式院落。最主要的一处建筑是位于古河道南的“三间房”,为城内最显目的标志之一。院落坐北朝南,东西宽60米,南北进深30多米。北房 3间保存较好,土坯砌墙,东西两厢房可见遗迹,墙用大木材作框架,红柳枝夹条,外涂草泥。构筑的特点是取平整枋木置于地面 (其中最长一根长640厘米,宽35厘米,厚20厘米),枋木两端凿榫立柱架梁,四周木梁,柱架纵横,总数不下百根。此处曾发现西域长史府大批文书、残简和木尺、笔、漆器、陶器等。“三间房”是城中唯一用土坯砌墙的房屋,布局严谨,推测当为官署遗址。城东北区现存佛塔 1座,塔基方形,夯筑,边长19.5米,塔身圆柱形,土坯砌成,残高10.4米。

  故城东北有两处两汉时期的墓地,发掘 9座,墓葬为竖穴土坑,有单人、双人和多人葬 3种。出土遗物除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弓箭、木器、手制陶器外,还有来自中原地区的铜镜、锦、绢、漆器。城内外曾采集到大量细石器、玉石斧、汉式弩机、各种铜镞、五铢钱、半两钱、货泉、陶器、玻璃器和金器、铜器、木器、纺织品、饰件及玛瑙珠,还有一枚贵霜王国钱币。

  关于楼兰古城的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它是西域鄯善国都城;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西汉时期楼兰还没有建城,它是在东汉屯田后发展起来的,因此故城应是魏晋时期的西域长史治所。

82.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古城南7.5公里、苍山佛顶峰麓、太和村一带。太和城西靠险峻的苍山,东临浪涛滚滚的洱海,仅筑南、北两道城墙,南城墙向东延伸至洱滨村,长3 350米;北城墙向东北蜿蜒至洱海岸边,长3 225米,如今尚存几截颓垣断壁。夯筑残墙基宽4米-5米,高2米-4米,全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太和城内还建过小城一金刚城及南诏避暑宫。 1997年3月—4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太和城遗址进行勘探调查,以便掌握太和城的范围及金刚城的部署。

  太和城原为“河蛮”城邑,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蒙舍诏皮罗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 739年建都太和至779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为南诏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0年之久。今《南诏德化碑》尚存。元郭松年《大理行记》记太和城:“周回十有余里”。城废于明初。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3.丸都山城



  位于集安城北的高山上 , 与国内城相距 2.5 公里 ( 千米 ) 。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 , 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 , 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 , 互为都城 ,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 , 为世界古代都城史书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丸山城始名 "尉那岩城"。文献记载 , 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 , 筑 “尉那岩城”建安二年 ( 公元 197 年 ), 高句丽与同臣属于曹魏的公孙氏政权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战争 , 高句丽溃败 ,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 公元 198年) 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 , 修筑大型宫殿 , 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公元 209 年 ,山上王移都于丸都 , 至此 , 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 , 成为高句丽时期唯一一处以大型宫殿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的山城王都。
  
   丸都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 , 城墙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脊平缓处 , 高筑城垣 ,使城外高培绝壁 , 防御能力增强。山城北高南低 ,形若向南倾斜的 " 簸箕 "。城垣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 周长 6395米。

  目前,山城东墙,北墙西段,西墙北段保存较好 , 高处可达 4-5 米 , 由 20 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 , 结构严谨。石材一般长 40-90 厘米 , 宽 20-50 厘米 , 厚 10-30 厘米。自下而上 , 逐层内收 , 上部筑有 1 米左右的女墙 , 女墙内壁下部有一排筑洞 , 相距 2 米左右。全城有门址 6 处 , 南侧谷口处有一处瓮门 , 东北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 , 南墙西部见有一处城门址 , 西城墙上未发现门址。
 

 
   丸都城内有泉水两处 , 一在城西北角 , 一在城东山脚下。在南城门汇于一处 , 注入通沟河。
城内有地面遗迹 3 处 , 蓄水池一处 , 墓葬 37 座。宫殿遗址在东侧山坡下 , 南北长 96.5 米,东西宽 80 米 , 进深作三层阶地 , 到处是瓦砾和成排的础石 。了望台亦称点将台,在南门以北 200 米的高岗上 , 用石块垒筑 , 高 11.75 米,登台可望见通沟平原及国内城。了望台北 15 米 , 发现一处戍卒居住址。东南有一蓄水池亦称“ 饮马湾”、“莲花池”北部尚有石砌池壁。城内的墓葬 , 石坟居多 , 大约是山城废弃后埋葬的。

   高句丽政权建立后,屡受中原政权的册封,臣属于不同时期的中原王朝。但随着中原王朝和高句丽自身力量对比的消长 , 高句丽也多次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地方势力发生冲突。作为高句丽早、中期都城 , 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公元 28 年 , 高句丽第三代王大武神王十一年秋七月 , 汉辽东军队攻伐高句丽 , 直逼都城 , 高句丽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粮草殆尽 , 形势危急。左辅乙豆智献计 , 以池中鲤鱼及美酒慰劳辽东军。使者代大武神王向辽东军将领谢罪 :“ 寡人愚昧 , 获罪于上国。致令将军帅百万之军暴露敝境。无以将厚意 ,辄用薄物 , 致供于左右”。汉军以为丸都城中水草粮食丰足 ,久围不利 , 于是退军。

   公元 244 年 , 曹魏正始五年,因高句丽东川王侵扰辽东西安平 , 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率兵征讨高句丽, 初战于梁口, 高句丽王败走,幽州军队直追至赤见岘(今麻线乡板岔岭一带 ),“束马悬车 , 以登丸都 ”, 并刻石纪功。母丘俭纪功碑 1904 年(光绪 30 年)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坡上。 碑文所记正是母丘俭征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史实。

  公元 342 年 , 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故国原王重修丸都城 , 并移都于此。不久,燕王慕容皇光率军攻陷高句丽 , 焚毁丸都城宫殿而去。故国原王以为难能修复 , 再迁回平原城。从此 , 丸都城使逐步衰落下去。

  丸都山城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山城防御坚固 , 城内却又宽敞自如 ,环境优美 , 使建筑、军事、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 首创了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口簸箕形山城的建筑模式。这种因地制宜的创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是高句丽民族建筑才华、筑城理念的充分展示 , 高句丽在丸都山城营造方面的 奇思妙想 , 使其成为中世纪都城建筑的杰出范例。















[ 此帖被独爱穿越在2012-08-12 23:29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