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666600][table=30%][tr][td][backcolor=#666600][backcolor=#6699cc][table=60%][tr][td][backcolor=#666600][img]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2006/02/04/1139054274.gif[/img][table=45%][tr][td][size=4] [color=#cccccc][b]名校风云之中山大学[/b][/color]
[attachment=11341767]
[b][color=#cccccc]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color][/b]
[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szs.jpg[/img]
[/size][size=4][color=#cccccc]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1835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并于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育机构;1888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开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钟敬文、朱谦之、丁颖、蒲蛰龙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李绍珍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共有56位一级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color]
[b][color=#cccccc]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color][/b]
[/size][align=justify][color=#cccccc][size=4] 学校共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汉语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亚太研究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国家保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b][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szs2.jpg[/img][/b]、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35个学院和4个直属系。另设有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等5所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附属专科医院。
学校现有112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7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基础医学、临床技能、法学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截至2010年11月,在校各类学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573人、硕士研究生11138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104人,本科生32111人,来自港澳台的在校学生1177人,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在校留学生1575人、进修生1820人。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现有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232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288个学科专业,还有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11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
学校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拥有“光电材料与技术”、“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华南肿瘤学”、“眼科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家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基因工程”、“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数字家庭”、“眼科学”、“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热带病防治研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水产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6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拥有眼科学实验室、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辅助循环实验室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全校共有教职工1327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75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206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374人。教师队伍中杰出人才辈出,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含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5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6人,19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2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20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5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8人。
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藏书564.82万册(件),新书刊资料年增长量达17万余件。学校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接入计算机近5万余台,规模居中国高校校园网前列。
[/size][/color][/align][size=4][b][color=#cccccc]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color][/b]
[color=#cccccc][/color]
[color=#cccccc] 学校提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强调“教授就是大学”,把“善待学生”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这三点已经成为中山大学的办学核心理念。[/color]
[/size][size=4][color=#cccccc][b][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szs3.jpg[/img][/b]
学校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大学里的学者应该以学术为生存方式,大学应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学校强调大学行政机构最重要的责任,在于维护学术共同体的利益,“管理就是服务”已经成为中山大学行政工作基本理念。
学校强调“教授就是大学”,其水平代表大学的水平,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传统的主要塑造者和弘扬者,是大学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尺度,是对大学生的人品学品最具影响的群体。
学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着眼于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文明的现代人”,强调学生应该知礼、诚信,勤奋、阳光,敢于超越,勇于担当,并具有职业准备。这样的大学培养目标,让我们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他们的一生负责,这是学校“善待学生”办学理念的深层内涵。
学校形成了“通识教育、大类教学、复合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观念,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积极推进分类培养,以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并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博士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大力推进和支持各种层次的学生赴海外学习与交流活动,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国际化教学平台,迄今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所院校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近年来,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派出的学生累计逾5000名。
学校设立了“中山大学学生创意基金”和“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早期介入科研。2004年至2008年,在校学生在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包括“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ACM国际决赛的银牌和铜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中山大学队晋身全球十强,共11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2008年,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罗鑫同学获选赴德参加第58届诺贝尔奖得主大会;2009年,我校中山医学院郑智浩等同学的参赛作品《C—Jun调控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的最高奖项。2010年,我校“瀚潮创业团队”凭借“瀚潮生态净水项目”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昆山市委市政府承办的“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color]
[b][color=#cccccc]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color][/b]
[color=#cccccc] “十五”以来,学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包括国际重大科学计划)12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共10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4项;在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重点项目及招标课题99项,2005年至今,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72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重点及一般项目152项。2009年,我校共有9项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居全国第一。“十五”以来,全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3项,其中,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研究分别获中华医学科学奖一、二、三等奖;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7项(包括2项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4项,2009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8项。[/color][/size][size=4][b]
[color=#cccccc][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szs5.jpg[/img][/color][/b][color=#cccccc] [/color]
[/size][size=4][color=#cccccc] 学校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坚持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进步,不断加强从“关键技术”到“产品”的转化,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良性运作”的产学研合作新格局。“十五”以来,学校与深圳、广州、珠海、佛山、肇庆、东莞、惠州、湛江和潮州等9个市建立了校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9个,与1000多家企业展开技术研发合作,与10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研发机构;主持或参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10个,参与了5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8+1个产学研结合研发基地和5个产学研结合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承担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157项。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2006-2010年,我校文科横向课题合计立项1446项。其中:中央部门委托39项;政府部门委托927项;企事业委托384项; 国际合作46项;港澳台合作42项;外资项目8项。2009年9月中山大学与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建的中山大学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以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为目标,整合中山大学和全省政研力量,合作开展决策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综合性、高质量的服务。2010年3月广东省文化厅与中山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文物与博物馆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图书馆及信息平台建设和专业艺术合作等五个专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为建设文化强省、提升广东省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我校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汉办重点基地、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覆盖了部、省、市三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博彩研究中心于2009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2009年,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申报的“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课题获得了香港大学教育拨款委员会 “AoE” 计划资助。这是香港第一个获得“AoE”资助的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也是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合作的最高层次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
学校拥有8家附属医院,下设7个院区,4个校区门诊部,3个社区服务中心,33家教学医院(含7家非直属附属医院),构成一个庞大、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学校创立“大学医院团队”新模式,大力开展医疗资源共享,探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法和途径。专门启动了旨在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的“5010计划”,提高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各附属医院把做好医疗卫生服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国家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学校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color]
[color=#cccccc][/color]
[b][color=#cccccc]开放办学与国际合作[/color][/b]
[color=#cccccc][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szs6.jpg[/img][/color]
[color=#cccccc][/color]
[/size][size=4][color=#cccccc] 中山大学地处我国对外开放门户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学校开放和务实的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地缘文化背景。
自创校之初,学校即秉承开放的办学宗旨,广纳人才。筹办国立广东大学的35名筹备委员中有31位是留学归来、通晓国际先进教育的专家。中山先生要求大学以“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实行开放性办学,办学伊始便在法国里昂市建立大学海外部。中山大学医科教育的源头博济医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创造了许多中国医学教育的第一。
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传承弘扬“开放务实”的大学文化传统,开放与改革并举,提出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谋划学校事业新的发展。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努力促使国际和港澳台合作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推进器”、增长点和创新点。
学校实施国际合作战略伙伴计划,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占领学科制高点,积极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研究和科研攻关。实施国际合作区域项目拓展中心项目,根据我校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建立亚洲区、欧洲区、美大(美洲-大洋洲)区和港澳台地区等四个项目拓展中心。实施学术骨干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管理干部国际化短期培训项目,努力建设一支在学术前沿有影响的“大师+创新团队”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意识、能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国际眼光的管理干部。
中山大学,这所由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国学术和文化在南方的重镇,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正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姿态,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学校将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文理医工全面发展,推动大学科交叉;继续鼓励各种形式的自由探索,增强具有国际影响成果的创新能力;更加关注与地方经济社会现实需求的结合度,增强成果转化能力;更加关注高质量国际资源的引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实现学校“追求以世界一流水准,建设世界一流学术共同体”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color]
[/size][color=#cccccc]
[/color]
[size=4][b][color=#cccccc]历任掌校人一览表 [/color]
[/b]
[/size][size=4][color=#cccccc]中山大学历任掌校人包括中山大学自1924年中山先生创校以来的历任校长和书记、原中山医科大学的历任校长和书记以及新中山大学成立后的校长、书记。
[/color]
[color=#cccccc][/color][/size][size=4][b][color=#cccccc]新中山大学
[/color][/b]
[/size][table=570][tr][td][font=宋体][b][color=#cccccc][size=4]姓名[/size][/color][/b][/font][/td][td][font=宋体][b][color=#cccccc][size=4]职务[/size][/color][/b][/font][/td][td][font=宋体][b][color=#cccccc][size=4]任职时间[/size][/color][/b][/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郑德涛[/size][/color][/font][/font][/td][td][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党委书记[/size][/color][/font][/td][td][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2006.1至今[/size][/color][/font][/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许宁生[/size][/color][/font][/font][/td][td][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校长[/size][/color][/font][/td][td][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2010.12至今[/size][/color][/font][/font][/td][/tr][tr][td][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黄达人[/size][/color][/font][/td][td][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校长[/size][/color][/font][/td][td][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2001.10——2010.12[/size][/color][/font][/td][/tr][tr][td][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李延保[/size][/color][/font][/font][/td][td][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党委书记[/size][/color][/font][/td][td][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cccccc][size=4]2001.10——2006.1[/size][/color][/font][/font][/td][/tr][/table][color=#cccccc][/color]
[table=95%][tr][td][b][color=#0066cc][size=5]中大校区[/size][/color][/b][/td][/tr][tr][td][table=95%][tr][td=1,1,160][url=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n.jpg][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pic-xiaoqu01.jpg[/img][/url] [/td][td][table=100%][tr][td]广州南校区[/td][/tr][tr][td]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占地1.17平方公里。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td][/tr][tr][td][url=http://www.sysu.edu.cn/2010/2010/xxgk/zdjj/][color=#ffcc00]查看详细介绍 >[/color][/url][/td][/tr][/table][/td][/tr][/table][/td][/tr][tr][td][hr][/td][/tr][tr][td][table=95%][tr][td=1,1,160][url=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b.jpg][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pic-xiaoqu02.jpg[/img][/url][/td][td][table=100%][tr][td]广州北校区[/td][/tr][tr][td] 位于广州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的医科教学单位主要集中在北校区。现有5个学院,包括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5所综合性医院,包括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3个附属专科医院,包括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td][/tr][tr][td][url=http://north.sysu.edu.cn/][color=#ffff66]广州北校区网站 >>[/color][/url][/td][/tr][/table][/td][/tr][/table][/td][/tr][tr][td][hr][/td][/tr][tr][td][table=95%][tr][td=1,1,160][url=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z.jpg][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pic-xiaoqu03.jpg[/img][/url][/td][td][table=100%][tr][td]珠海校区[/td][/tr][tr][td] 位于珠海市美丽的唐家湾畔,占地3.48平方千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治学的好地方。目前在校学生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一万余人,来自中山大学的文、理、医、工等门类16个院系约50多个专业。旅游学院、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海洋学院等实体学院整建制地落户在珠海校区。[/td][/tr][tr][td][url=http://zhuhai.sysu.edu.cn/][color=#ffcc00]珠海校区网站 >[/color][/url][/td][/tr][/table][/td][/tr][/table][/td][/tr][tr][td][hr][/td][/tr][tr][td][table=95%][tr][td=1,1,160][url=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d.jpg][img]http://www.sysu.edu.cn/2010/images/pic-xiaoqu04.jpg[/img][/url][/td][td][table=100%][tr][td]广州东校区[/td][/tr][tr][td] 位于广州小谷围大学城,总占地面积113.1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2.88万平方米。东校区的专业设置新办的工科和传播设计学科为主,突出软件与信息技术、材料与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及其他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目前进驻学院系17个。在校本科生1.6万,大部分院系本科四年都安排在东校区就读。[/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
[color=#cccccc][b]周恩来与中山大学[/b][/color]
[color=#cccccc][img]http://gjs.sysu.edu.cn/zsdxxs/images/mrzj/zel.jpg[/img][/color]
[color=#cccccc]1924年9月,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10月即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又称两广区委)委员长。11月又担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 2月,由于率领黄埔军校学生军东征之故,改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周恩来在广东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与孙中山亲手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color]
[color=#cccccc]周恩来与国立广东大学的革命情谊始建立于1924年年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斗争。1924年卫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实现了国共首次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高潮。而学生的革命斗争则以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开其端。广州几间教会学校学生接二连三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收回教育权的斗争,深感联合斗争以壮大力量的必要,从而在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和新学生社的倡导下,经充分筹备于1924年12月23日成立了专门从事反对帝国主义思想文化侵略斗争的组织机构——广东反对基督教大同盟,并出版《反基督教特号》。[/color]
[color=#cccccc]广东反对基督教大同盟的成立,引起国共两党要人的重视。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廖仲悄、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等,于1924年12月25日、26日亲临国立广东大学发表演说,“抨击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罪行,支持青年学生反基督教的正义行动。”①12月29日,周恩来出席广东反基督教大同盟在广东大学召开的大会。会上,他演讲《基督教与帝国主义尾 揭露基督教已成为“资本家的走狗”,“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②[/color]
[color=#cccccc]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广州,在声援上海“五卅’反帝斗争过程中,于1925年6月19日爆发了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激起广州各界人民的反帝斗争热潮。6月23日,在陈延年、周恩来的领导下,广州工农商学兵各界群众5万多人在东较场集会,声讨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途经沙面对岸的沙基时,遭到英法军队的血腥镇压,造成骇人听闻的“沙基惨案”,更激起广东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怒。国立广东大学学生和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学生,在周恩来等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广东公立医科大学收回教育权的爱国斗争。[/color]
[color=#cccccc]当时,广东公立医科大学校长李树芬,“在香港挂牌行医刮了钱,又以‘办学’为名,到菲律宾、加拿大和美国去向华侨募捐。在美国时曾与美垄断资本家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勾结,回国后极力实施为美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教育”广但该校经费无着落,校方长期拖欠教职员薪金,负债甚巨,只好暗中私订卖校密约,请求美国煤油大王津贴。沙基惨案中,该校参加示威游行时有几位学生受伤,学生对帝国主义暴行十分愤怒!而校长李树芬“不感觉帝国主义之手段惨酷,并大责学生参加民族运动”,“于是该校学生全体群起反抗,誓欲救国必先救校”。6月27日晚,该校学生执委会召开会议决定:“(一)将公医归并广大。(二)组织公医归并广大运动委员会问席举出何仿等14人为委员入(三)自议决日起全体一致不承认李树芬为校长陆镜辉为学监,于风潮未解决以前,学校一切报告及文件概无效力”④。6月28日上午11时,学生会执委会在全体学生大会上提出上项决议案,结果全场通过。学生遂整队向国民党中央和国立广东大学校长请愿,受到中央党部陈公博、帅府代表李文范和国立广东大学校长邹鲁的接见,均“表示实行由广大接收该校”。至“该日下午四时胡(汉民)代帅即批令国立广大校长即日派员接收,并声明不准将学校卖与外人”。7月二日下午,校长邹鲁派徐甘树医生前往接收公医。⑤[/color]
[color=#cccccc]笔者20世纪50年代当学生时曾访问中山医学院柯麟院长,他在回忆这场斗争时谈到,这场斗争是由公医共青团支部通过学生会出面进行的,他当时是共青团支部书记,名字是柯辉萼。他们预先同国立广东大学和广东革命政府取得了联系。这个行动得到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周恩来的大力支持,柯辉萼事先向周恩来汇报了情况,周恩来十分赞赏同学们的爱国行动,亲自到会向同学们讲话,给同学们以很大的鼓舞,增强了斗争的勇气。[/color]
[color=#cccccc]这场斗争告一段落后,周恩来应该校学生的邀请到校演讲,指出“赶走一校之内反动派是小胜利;与工农兵合作,打倒国内的封建势力,打倒国际的帝国主义就是大胜利。我们的时代是战斗的时代,革命青年一定要与工农兵合作,才能取得大胜利和最后胜利”③。从而为革命学生指明了与工农兵合作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方向。[/color]
[color=#cccccc]1926年十月12日,国立广东大学代理校长塔民谊“特请伍朝枢、周恩来,穆南三先生演讲”。他们分别向广大师生员工讲演,周恩来讲演的题目是:《国民革命中之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周恩来这次到国立广东大学演讲,时任国立广东大学史学系教授兼文科学长的“郭沫若与周恩来第一次见了面,双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此建立了终生不渝的深厚情谊。”①[/color]
[color=#cccccc]大革命期间的国立广东大学,成为当时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培养、训练革命于部的重要阵地。周恩来不仅应邀为以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为负责人、由国立广东大学中共总支委员会出面举办的中共广东区干部训练班讲授军运专题,而且于1926年春夏之交,以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委书记的身份,主持了由国共合作期间的国立广东大学中国国民党特别区党部(直接受国民党中央领导)的名义举办军队政工干部训练班。这期军队于部训练班的学员,来自国民革命军的现役政工人员,约100多人,训练时间两三个月。负责该班具体工作的是国立广东大学国民党特别区党部的干部、该校中共学生党员郭信坚。上课地点在国立广东大学西讲堂二楼,白天是广东大学学生上课,晚上是该干部训练班学员上课。该班聘请多名广东大学教授讲课。周恩来亲自为学员讲课,主要讲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他第一次来校上课,是由国立广东大学学生。该校中共党总支书记徐文雅陪到教室的。当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浑代英,在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内任青年部长兼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编在广东大学中共党内过组织生活,被聘为该班讲授社会进化简史。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期间,在该部任干事兼阅览室主任的肖楚女,被聘为该班讲授帝国主义侵华史。时任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沈雁冰,也应邀到该训练班讲课。该训练班课程,主要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国共两党合作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工农运动问题和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等”③。[/color]
[color=#cccccc]训练班结束后,多数学员回到国民革命军各军去,其中派往第二第三军的较多,派往四、五、六各军的少些,有少数学员被派到地方工作。
[/color]
[/td][/tr][/table][/backcolor][/td][/tr][/table][/backcolor][/backcolor][/backcolor]
[ 此贴被我是不知名马甲在2011-07-10 21: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