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典故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541 回复:4

[其他]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典故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千城c

ZxID:13961731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27 0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典故
— (瑶池碧落) 几张图片看不到哦,使用本地附件上传才行哦,尽快修改哈,O(∩_∩)O~ (2011-02-27 12:51) —
[backcolor=#cccccc][table=80%][tr][td][size=2]
[backcolor=#ffffff][table=80%][tr][td][size=2]
[b]六尺巷[/b]
[color=#6600cc]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 关于它有一个典故,其中的诗写的很好,广为流传!是我最喜欢的! 在“桐城派”的故乡——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
[img]http://www.qyrb.com/epaper/IMAGE/20110101/A30038.jpg[/img][/color]
[b]典故[/b]
[color=#6600cc]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 六尺巷牌坊
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c9d4cf436d6cc62f73f05dc0.jpg[/img]
  今天,我们已很难从这段文字中看出当年这场纠纷引起的波澜。桐城自古“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在这样一个翰墨飘香的小城,这场纠纷又会引起怎样一场轩然大波呢?故事的主人公张文端公即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清代名臣,文学家,今安徽桐城人。清廷入关后,沿袭明朝官制,废除宰相之职,分设六部——刑、工、户、兵、礼、吏部,以加强皇权。而张英历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正是由于张英的显赫地位,这桩纠纷才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也难怪当年双方将此事诉诸官府时县令迟迟不能断案。在县令看来,若判张家败诉,有可能会断了自己的升迁之路;若判吴家败诉,又会落得个仗势欺人的名声,势必会引起民怨。没想到,老相爷(桐城人习惯将张英称之为“老宰相”,其子张廷玉称之为“小宰相”,父子二人合称为“父子双宰相”)轻启朱毫,四两拨千斤,简简单单的几句诗,就化解了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为时人亦为后人作出了谦逊礼让,与人为善的绝好榜样。

  3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老相爷早已高卧于桐城的龙眠山中,但六尺巷依然横亘于这城市的一角,静观着岁月的流逝与人间的沧桑。六尺巷的故事历久弥新,成为桐城文化积淀中最醇厚的部分。1956年11月,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微妙的中苏关系,在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吟咏了这首诗的后两句,旨在告诉前苏联当局,国与国之间要化干戈为玉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当前,在我国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六尺巷的故事仍然在文都桐城交相传颂,人们用它来教育子女、治家、处世。正因为如此,桐城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桐城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兰花怒放的季节,再次走进六尺巷,感觉阵阵馨香扑面而来,原来是附近的山民担着兰花来城中叫卖。想当年,因了老相爷,宰相府旁多了一条六尺巷,城外的樵父农夫进城,可以径走六尺巷,免去了绕城之烦,省去了脚力之苦,而眼前的情景不正是几百年前的缩影吗?原来,现实与历史是可以如此的接近。站在巷中,用手触摸墙体的青砖,仿佛也就感觉到了历史的脉动。一阵微风吹来,巷旁的香樟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说: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六尺巷,条条六尺巷纵横交错,那我们的社会必定会奏出和谐的乐章。[/color]
[b]意义与保护[/b]
[color=#6600cc]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   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来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   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所以,到安微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color]
[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8cf0d5133d7f1e1fdd5401cc.jpg[/img]
[b]六尺巷疑议:传说的出入[/b]
[color=#6600cc]在安徽桐城市的西南一隅,有一条长100米,宽2米的巷道,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六尺巷”。六尺巷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已成为了当地3A级旅游风景区,到桐城的游客必会慕名前往游览六尺巷。

说起六尺巷的来历,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其精髓恰与当前大力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人们争相传颂的佳话。

关于“六尺巷”的故事,坊间有若干个不同版本。无论是哪种版本,似乎都是对当朝宰相张文端(张英)为人豁达,宽容大度、不仗势欺人的品德赞誉有加,却很少有人对故事本身提出过疑义。笔者不才,反复阅读了故事传闻后,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议。随手百度了几个版本的传闻,抄录于后,供大家鉴赏:

其一: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桐城县志略》载:老宰相张文端公(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其二: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与邻居吴氏因宅居地界发生纠纷,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出面为家里撑腰。张英阅后立即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即明其意,便拆墙退让三尺。吴氏深为感动,也退让三尺,于是南北巷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六尺巷”也因此而得名。

其三:张英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张英知道此事后,修书一封: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家人接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看到张家这样处理此事,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仿效张家又让出了三尺,于是就形成了六尺的巷道。

其四:清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两人老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分析以上四个版本的传闻,我们发现有三个类型:一是吴府先占用空地,张府与之相争;二是语焉不详,只说是发生用地争执;三是张府先占用空地,吴府与之相争。从证据的角度来看,似乎第一种的可能性大点,这与目前事实上存在的“六尺巷”也相符,后面我们会分析到;但从常理来看,似乎第三种可能性(即张府先占用空地,吴府与之相争)要大一点,毕竟张英父子是当朝高官,权倾一时。第四种情形比较有意思,与张府相争的对象改成了叶姓侍郎,这无形中增加了争执的可能性。至于谁是始作甬者,也是语焉不详。再一个就是连张宰相回信的内容也略有差异。有时我就想,怎么才二三百年的事情就搞的说不清爽了呢?

讨论之前,我们先厘清二个问题:

1、 张、吴府之间原本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宽当在三至六尺之间;

2、 这块空隙的产权不明确,即存在产权纠纷。

先来看看第一种情形:吴府先占空地。如果占用一半的空地,张府与之相争的只是另一半的空地,张府接张英的来信后,只是退回到原来未发生争执时的位置,吴府亦然。这样双方回到原始位置,形成“六尺巷”。也就是说,这“六尺巷”原本就有,只是由于张府与吴府相争三尺空地而成就了一段佳话;如果吴府是“越用之”,即占用一半以上甚至全部空地,那么,张府接张英的来信后,就是在原来位置上再后退三尺,而吴府也在争执线上后退三尺。这样一来,“六尺巷”倒是形成了,但从常理分析恐怕不太可能。一来张府那是无原则退让,显得太窝囊,二来吴府仍旧占用了一半的空地,何来“感到惭愧,亦照退三尺”一说?何况,以吴家的势力,我真怀疑他们有胆量挑起事端,占用空地,除非吴家有足够证据证明空地原本就是他们家的。

再来看第二种情形:张府先占用空地。同样先假设张府占用一半空地,接信后在中间线上后退三尺,吴府亦从中间线上后退三尺,形成“六尺巷”,这样,双方各自回到起始线上,六尺巷还是原来的六尺巷,凭什么让老张家得个谦让的美名?如果是张府占用全部空地,情况更糟,只退回来三尺,还是占用了三尺;吴家在原址上退让三尺,明白无误的奉献了三尺,照理,这谦让的美誉应由吴家获得呀,怎么倒成了张英的功劳了?

有一点提请大家注意,张英的回信中提出的是“让他三尺”。既然是“让”,那就应该是在张府在原址上退后三尺,相应的,吴府也应该在原址上退出三尺才公平合理。从以上所列故事以及人们对张宰相的赞许来看,似乎也表明张府是在原址的基础上再后退了三尺的。果真如此,则吴府就只是在张府的墙根上后退三尺,并非在原址上退让三尺,甚至还可能占用了三尺,因为,事实上巷道仅仅六尺。这不合常理吧 ?由此推断,张家并没有“让他三尺”,至多是退出了相争的三尺。

事实上,我更愿意相信是张府家人意图依仗官家权势,占有这块空地。整个六尺巷故事最大的亮点在于张英没有依仗手中掌握权力强行霸占空地,如此而已。所谓的“六尺巷”实在是一笔糊涂帐。

正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718e25c70a10efe0d10060ce.jpg[/img]
[/color]

[/size][/td][/tr][/table][/backcolor][/size]
[/td][/tr][/table][/backcolor]
碧腰

ZxID:14018277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27 0
我是沙发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3-14 0
已审,管理提醒还未修改。。但是看在内容还不错,暂时留下来吧。楼主要尽快修改啊。。
年年l

ZxID:233732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吸血羊
与梦境为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3-15 0
等着你修改啊,我觉得这个吧图文结合什么的最好了
我们的故事。。。。五个人。

lininxue

ZxID:1437766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7-11 0
学到了,学到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