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__历史上最神奇海盗和中国明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074 回复:3

[其他] 【中国明清】__历史上最神奇海盗和中国明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如梦思荼

ZxID:1384989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01 0
【中国明清】__历史上最神奇海盗和中国明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
— (瑶池碧落) 【||。写 作 素 材。||】———— 素材工资统计,发帖即拿。(2月发帖请及时登记)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txt.com/r5358684_u11335430/ (2011-02-27 15:10) —
【危险的海盗】__历史上最神奇海盗

明至嘉靖中期,倭患猖獗,波及从辽东到广东的全部沿海地区,并弥漫到东南内陆,海盗们往往动辄纠集数千甚至上万人马,深入内地数百至数千里,围攻州府,攻占县城,大肆烧杀抢掠,掠虏人口,抢劫财物而去,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当时倭寇的主要军事力量来自当时海上走私集团。嘉靖二年,按大学士夏言建议,朝廷取消市舶司,中止了对外的官方和半官方的贸易,继而嘉靖二十五年,浙江巡抚朱执为防倭,推行了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不但禁止民间出海贸易,甚至连出海捕鱼也在禁止之列,沿海之间的交通也都被阻断。断了财路的海上走私集团遂由以前亦商亦盗变成纯粹的强盗。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很多平民均“资衣食于海”,或依附于海上贸易为生,严厉的海禁使他们衣食无着,相当—部分人投入海盗行列或与山贼合流,倭遂患达颠峰。

    嘉靖三十四年,战事扩展到了江浙,倭寇不仅横行江南,出入于长江下游。甚至围攻苏州、杭州、扬州、温州、泰州等城市。这一年七月,一支仅有一百多人的小规模海盗登陆,深入内地转战千里,制造了一个奇迹。

    这一路倭寇从上虞的爵溪登陆,当时大约六千倭寇围攻苏州,被抗倭名将任环歼灭。本来这批倭寇登陆大约是闻风而来,想分一杯羹的。但到了绍兴,方知情形有异,只得转向,占领了会稽的高埠,盘据民宅观望。当地知府刘锡、干户徐子鳃闻报,率兵围攻。海盗趁夜扎木筏渡江冲出包围,转道杭州向北而去,一路劫掠于潜、昌化,一直到严州的淳安。官府下令追剿,浙江各路军马逼得甚紧,双方一路皆有小遭遇战,但始终无法将其成功围剿。

    这股海盗在官军追剿之下,一路皆有伤亡。至严州淳安县时,只剩下大约六十多人。因迫于追杀,乃昼赴夜行翻山越岭,进歙县杀奔江苏。官府急调江苏兵扼守。在旌德,典史蔡尧率当地民兵千余迎敌,但海盗们再次突破封锁线,在南门外大肆劫掠之后扬长而去。随后在泾县,又击败率兵前来围剿的知县邱时庸。七月十三日,这几十名海盗抵达南陵县城,守城军民望风而逃,海盗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县城,在城中再度烧杀劫掠,这时,建阳指挥廖印、当涂县丞郭耿郊、芜湖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章,分别领兵起来增援,与海盗们在县城东门外遭遇。双方正面交战。廖印等拉弓射击,海盗们缺少箭矢,顺手接过官军箭矢反射,就这么区区几十个海盗,竟然杀的各路兵马溃败。陈一道带兵独进,奋力拼战而不克,终被杀死。

    出南陵之后,海盗们又流窜于芜湖,但遭当地平民百姓抗击,只得后撤向东,转道太平府,杀入江宁镇。指挥朱襄率几百名勇士奉命守卫。海盗们趁其不备,忽施偷袭。朱襄等人不知敌情,正在纵酒狂欢之际被劫营。朱襄奋力拼杀,身中数熗倒马而死,官兵死亡三百多人,全部被几十个海盗歼灭。

    海盗们一路杀到了南京城下,耀武扬威地从大安德门经过,城上戒备森严,但竟无人出城迎击。海盗们大摇大摆又奔秣陵关去了。

    从南京城下示威而过的海盗,一路劫掠溧阳、宣兴,因听闻官兵在太湖出现,又跨过武进,越过无锡,一昼夜奔走了一百八十余里,到达济墅关。这时,有一路围攻杭州的倭寇残部正据此不远,会师在即。

    到这个时候,南京方面才作出了反应。南直巡抚曹邦辅亲自督促副使王崇古,集各部军队,扼守要路,四面围剿。俭事董邦政、把总娄宇率兵在陶宅镇终于捕捉到了敌踪。两军合剿,斩获敌首十九级。海盗们这时方才穷途末路,想逃向太湖时,被官兵一路拦截,在杨林桥被追上并全部歼灭。

    就这样,这支历史上最神奇百人海盗队伍在横行干里,杀戮战伤官民四千人,经历了八十余日之后,终于结束了其传奇般的旅途。

    这股海盗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史料并无说明。但从转战历程看,其熟悉民情和地理,善于隐匿,能捕捉到官军的弱点和心理,长于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当非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的外国人。且按《明通鉴》记载,“其酋皆黄衣红盖”,这也不是日本装束,故应为中国人无疑。

    故事还有个尾声。事后,嘉靖派往江浙的钦差大臣,工部尚书赵文华闻讯后,火速赶往当地,意欲抢一份功劳。但殊不知他上奏时,曹邦辅奏章已提前呈上。赵文华为此生气,正巧从杭州退下来的另一路倭寇正在附近活动。赵文华从浙江兵中选出精锐四干,亲自率领围剿,但一照面却吃了个败仗。赵文华是严嵩的亲信,朝中有人,顺势将这个责任转嫁到曹邦辅头上,指责其延误军机。结果是曹邦辅被问罪,不久便贬职戍边了。


【潮州的动荡】

        明代嘉靖至清代康熙前期的100多年间,潮州地方社会经历了一个急剧动荡、由"乱"入"治"的历史过程,原有的社会秩序和地方权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围绕着"海盗"问题所开展的种种活动,对后来的潮州社会和人们关于"潮州文化"的理解,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一般说来,明代后期东南沿海所谓"倭寇"和"海盗"问题的产生,直接与明王朝厉行"海禁"的政策有关。明朝立国之初,一反宋元时期政府容许、鼓励海上贸易的做法,除有限度的由王朝直接控制的朝贡贸易外,规定"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以严刑峻法禁止私人的海上贸易活动。然而,东南沿海的粤、闽、浙诸声百姓至迟从汉唐以来就一直进行着海上贸易,从中获利颇丰。这种地方文化传统与明王朝法令之间的矛盾,蕴含了由此而引发地方动乱的可能。

  实际上,有明一代,东南沿海民间非法的海上贸易活动始终未曾停止。就潮州而言,正统年间已有滨海之民"私下海通爪哇的记载;成化二十年(1484)又报告说,"有通番巨舟三十七艘泊广东潮州府界。至于到海外以后,利用朝贡机会,"冒滥名色,假为通事,再回来"专贸中国之货,以擅外番自利者,也是举不胜举。当时的广东地方官员和市舶太监出于稳定地方社会、增加军需供应和贪图贿赂等各种考虑,对这种状况实际上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到正德年间还好似"听其私舶往来交易。

  嘉靖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521年嘉靖皇帝即位之初,重申了明初有关海禁的规定,嘉靖二年至嘉靖八年(1523-1529)一度停止广州市舶;嘉靖二十六年至嘉靖二十八年间(1547-1549),提督浙闽海防军务的朱纨进剿宁波附近"下海通番"者聚集的双屿港,上蔬揭发浙闽势家通倭谋利,又追击海上私商和葡萄牙人于福建诏安之走马溪,大获全胜。这一系列时间,正好发生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货币关系空前发展,商人和地方势家力量增强,社会组织和社会权利结构正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而引发了长达百年的东南"海盗"之患。正如嘉靖四十二年(1563)福建巡抚谭纶所奏:"今岂惟外夷,即本处鱼虾之利,与广东贩米之商,漳州白糖诸货,皆一切禁罢,则有无和何所于通,衣食何所从出,如之何不相率而勾引为盗也?"嘉靖后期开始,能够自由来往于海上,并操有实际海上利益的,绝大多数是违法犯禁的武装吉他--海盗,其中又以漳潮海盗牵连最广,影响最深。

  在双屿港被明朝军队剿毁以后,位于闽粤交界海面的南澳岛,逐渐成为新的非法武装贸易据点。南澳岛"旧番舶为患,洪武间奏徙,遂虚其地,粮因空悬"。这个"幅员三百余里",距大陆仅10余海里的岛屿,从明初开始就没有任何官方机构管理,也没有编入里甲、交纳赋税的"编户齐民",从而成为海上走私贸易的理想场所。惟深澳内宽外险,有腊屿、青屿环抱于外,仅一门可入,而中可容千艘。番舶、海蔻之舟,多泊于此,以肆抢掠。······长沙尾,西跨南洋,近于莱芜澳,为船艘往来门户,海蔻亦常泊焉。"日本商人亦来此贸易,"定期于四月终至。五月终去,不论货之尽与不尽也。其交易乃搭棚于地,铺板而陈所置货物,甚为清雅。刀熗之类,悉在舟中

  以南澳为根据地或在这里有较多活动的,包括了嘉靖年间漳潮地区所有的重要海盗集团,其主要人物有许栋、许朝光、、曾一本、谢策、洪迪珍、林国显、徐碧溪、林道乾、杨老、魏朝义等。作为有时拥有数万之众的海上武装集团,他们活动的范围已经源源不限于海上走私贸易,而具有明显的政治和军事性质。例如,许超光除在南澳修宫室、建敌楼、筑城寨外,也"分遣其党,据牛田、鮀浦诸海口,商贾往来,给票抽份,分曰买水。朝光居大舶中,击断自姿,或严兵设卫,出入城市,忘其为盗也。又如,林道乾先在南澳活动,后被明朝招抚,仍继续招兵买马。他设营寨于广澳,泊战船百余艘于靖海港,其党众则分别安置于澄海县各处地方,魏朝义据鮀浦,诸良宝据南洋寨,莫应敷据东湖寨,遥相呼应,一度成为地方官府的心腹大患。这些海上武装集团的活动范围遍及闽粤两声沿海,也到达日本、吕宋、交趾、苏门答腊、柬埔寨、暹罗等地。林道乾、林等先后在加里曼丹、吕宋等地建立过殖民据点。也有记载说张链和吴平兵败以后到了三佛齐和安南。

  在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礼法制度受大了严重的挑战,"民"与"盗"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正如王世贞在其《岭南弭盗案》中素讲的:"其始也,海蔻焉而已,山蔻焉而已,今而郊之民蔻也,郭之民蔻也,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蔻也。"嘉靖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545-1547)任潮州知府的郭春震,在编修《潮州府志》时特别指出了当时潮州海患的原因:"一曰窝藏。谓滨海势要之家,为其渊薮,事觉则多方蔽护,以计脱免。一曰接济。谓黠民窥其乡道,载鱼米互相贸易,以瞻彼日用。一曰通番。谓闽粤滨海诸郡人驾双桅,挟私货,百十为群,往来东西洋,携诸番奇货,一不靖,肆抢掠。"

  隆庆至万历初年,潮州沿海的治安情况稍有好转。隆庆二年(1568),明王朝接受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万历三年(1575)起,明朝在南澳设副总兵,以水兵3000人专守此地,从而限制了海盗集团的活动,然而,隆庆二年开海禁,实行的是"引票制",文引之数有限,又限定贩洋的货物与范围,对海上贸易仍然是很大的妨碍。而万历中期以后,南澳也出现了海防废弛的情况,战船裁减,士兵参与走私。结果,万历末年亦寇亦商的海上武装走私活动再度活跃。当时在潮州沿海活动的海盗集团首领包括袁进、李忠、杨六、周三、钟斌、六香、李芝奇等人,其活动一直延续至明代末年。当然,与嘉靖年间相比,这一时期海盗集团的规模、社会影响和活动范围,都显得小一些。

  崇祯十三年(1640),原为海盗、后受抚于明朝的郑芝龙就任南澳总兵,4年后升任福建都督,总兵一职由其部将陈豹接任。陈豹任此职几达20年之久。明清鼎革之际,尽管郑芝龙于顺治三年(1646)降清,但陈豹管治下的南澳仍然奉晚明正朔,南澳成为郑成功反清复明活动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郑成功多次从这里出发进攻大陆各地。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郑氏武装集团一直是东南海上最实力的控制者,在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基本上独揽了通洋之利,南澳也成为其海上贸易的重要基地。

  康熙元年(1662),由于明郑集团内部矛盾,陈豹降清。同年,清政府在潮州沿海实行大规模的"迁海"政策,南澳岛和大陆沿海数10里居民全部内迁,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当时潮州沿海唯一驻守"界外",继续进行海上贸易的海海盗,是在达濠建寨固守的邱辉。乾隆《潮州府志》称:"邱辉受郑经伪札,开府于达濠埠,置渔盐之利。"他还一直与明郑政权统治下的台湾进行贸易,对潮州沿海乡镇也时有骚扰。康熙八年(1669),潮州各地"复界"时,特别规定达濠仍为"界外"。不过,邱辉的所作所为已是百余年来潮州沿海海盗活动的余绪。康熙十九年(1680),清军平达濠,邱辉下海遁走。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统一台湾,同年开海禁。潮州沿海为时100多年的以海盗活动为中心的大规模海上走私贸易活动,终于告一段落。


【结束语】
  明清之际潮州的海盗活动的社会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与海上贸易有关的内容。与海盗和反海盗的一系列活动相联系,这一时期潮州府的地方政区被重新划分,聚落形态出现了某些军事化的趋势,以宗族组织和民间神祭祀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也重新整合,户籍和赋税制度亦有重大的变化,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解释有了新的内容。这些都为有关"海盗"问题研究的深入,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11-02-02 18:36重新编辑 ]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02 0
Re:【中国明清】__中国明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
已审,明清时期的海盗需合并在一个帖子里,已帮忙修改。

谢谢支持写作素材区。
北清欢°

ZxID:10178158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13 0
我刚看到一篇海盗的。咳咳。╮(╯▽╰)╭海盗多 枭雄
总有时代结束总有故事未完

雁影行洲

ZxID:12379684

等级: 才华横溢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5-29 0
海盗帅的,有情有义的,适合小虐加温情。。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