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生地位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417 回复:2

[其他] 古代医生地位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魂断紫禁

ZxID:9282090


等级: 明星作家
随风去,自在闲然,花开花散不期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
古代医生地位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崇尚的是学优而仕、中第显达 ,从而佐君行道,利泽生民,所谓“治国、平天下”。而[backcolor=#ffff66]医学方技,属于技艺类的东西,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也属于次一等的[/backcolor],没什么大出息,被视为 “儒之小道”。 [/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quote]《礼记》所言: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三字经》中 “ 医卜星,小道泥”[/quote]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将医学和占卜视为一类。[/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可见在封建社会里,明儒学大道,有治国大略的士人,远比晓岐黄之理、博草石之性的医生地位高。[/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这样,古代士人少有从小就立志学医的,[u][backcolor=#ffffcc]多由于科场失利或由于自己及家人体弱多病而涉猎此道的[/backcolor][/u]。[/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quote]象皇甫谧由于自己“病风加苦聋 ,百日方治,要皆浅近”;
李东垣由于母亲“ 寝疾……不知为何证而毙”;
朱丹溪 “ 因母之患脾疼 ,众工束手”;
李时珍“幼苦赢疾” “三试于乡,不售”;
程钟龄“少多病,每遘疾,则缠绵难愈” ;
张仲景更是由于二百余人的大家族,不到十年,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quote]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从而求古训、采众方,转而为医的。 [/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u]在作出学医决定时 ,往往也是痛下决心[/u]。[/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朱丹溪在接受其理学老师许文懿先生弃儒习医的建议时 ,感慨地说:[quote]“ 士苟精一艺,能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quote]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大有忍痛割爱之势;[/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李时珍决定以医为业时,也向父亲表示终不悔。而此道中有成就的人也并非踌躇满志。[/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华佗这样的名医还由于 “本作士人 ,以医见业 ,意常自悔”。[/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吴门名医薛雪医多神奇,可他去世以后 ,其孙薛寿鱼在给他写墓志时,竞“无一字及医”,而大谈他在理学方面并不突出的成绩。[/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薛寿鱼这样做就是想使其祖父的形象能高大些。 [/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另外,古人在给医家立传时,往往不惜笔墨谈其在 “儒”、在“德”方面的成就,以示其能下学上达,能身居素位而行仁学。如戴良在《丹溪翁传》中讲他医术高明,而且孝友忠信,为人介特。而且在给病人看病的同时,能“保精育神开其心”,“凡有关伦理者,尤谆谆教诲” 。写这些内容,目的就是使读者不要“以医师少之” 。不要把他只看作一个只是靠看病养家糊口的医生,而轻视他。袁枚给徐灵胎写的传记更是讲他深明经济之学 ,他两面次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被政府采纳。意思是说,虽然折节为医,但同样懂治世大道。
  医生地位不高,医书同样不被人重视。从对医书的评价就能看出来:象张景岳说 《内经》 “ 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 ”王世贞在评价 《本草纲目》时说:“兹岂仅以医书觏哉? ”可见如果单纯是一本医书,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但是医学毕竟性命是关,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同有疾病之忧。圣人孔子慎待的三件事就有疾病,所以对于这门技艺又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医术,圣人贤者虽然不愿意以此为业,然舍而不学,则于仁义忠孝有所缺。皇甫谧曾说:如果不知精通于医道.人们“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 ,无以济之” 。王焘言:齐梁之间 ,不明医事者 ,不得为孝子。张从正把阐述自己观点的医学的书名为 《儒门事亲》,意思是说读书人想事亲进孝,必当习此书、学医学。可见[backcolor=#ffffcc]医学是封建士人将忠孝之志、仁爱之心付诸行动的一门技艺。[/backcolor]如果能成为一名良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同样能“善天下”、行仁学。范仲淹 “不为 良相,则为良医”也是这个意思。
  [u][backcolor=#ffff66]医生地位虽然不高,但这门技艺博大精深,玄奥难窥,是为人共识的。[/backcolor][/u]
[quote]袁枚讲 “ 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quote][/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孙思邈称之为 “ 至精至微之事”,认为医学和卜筮是最难学的两门技艺。所以[backcolor=#ffff66][color=#ff0000]自古以来对学医的人素质要求很高[/color][/backcolor]。《内经》中反复讲 “ 非其人勿传.非其人勿授” 。“其人”就是指悟性较高 ,既智且仁的人。而且,在《灵枢·禁服》中还讲在拜师受道时,要斋宿三日,割臂歃血为盟,立下献身医学的大志。[/b][/size][/color][/font]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3][b]    关于对学医的人的要求[quote] 宋濂曾说“必志虑渊微,机颖明发,然后可与于斯”;
徐大椿讲:“必须有过人之资,通人之识 ,然后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才能学好;还将其归纳为 “渊博通达、虚怀灵变、勤学善记、精鉴确识”四个方面。
孙思邈则认为必须具有 “心小、胆大、行方、智圆”全才的人,才可以担当此任;
王士雄曾言:“ 非才、学、识三长兼具之豪杰,断不可以为医也。”
叶天士临终时,告诫他的孩子们:“子孙慎勿轻言医者”。原因是学医 “必须天资敏悟,又读书万卷 ,而后可藉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quote]
  可见在我国古代,医生虽说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但绝非人人可为。
[/b][/size][/color][/font]

[/b][/size][/color][/font][/b][/size][/color][/font][/b][/size][/color][/font]
[ 此贴被魂断紫禁在2009-11-22 00:07重新编辑 ]
请多支持魂の书评:此生多少爱
{拈花一笑}集锦
最近搁浅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2 0
MS有乱码。。恩。。明天起床再审。。
ouou0101

ZxID:465330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16 0
谢谢提供知识的楼主 谢谢帮忙编辑的版主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