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事制度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270 回复:1

[其他]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小爆司令、

ZxID:6488552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琅环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0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
[align=center][b][color=#000000][size=4]中国古代官吏的铨选和管理制度。[/size][/color][/b][/align][b][size=4][/size][/b]
[color=#0000ff]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职官的管理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color]

[color=#ff00cc][size=3]铨选制度[/size][/color]
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
主要有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color=#0000ff]世袭制[/color]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color=#0000ff]荐举制[/color]
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

西汉的[color=#0000ff]察举、征辟制[/color]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
 》》》 [color=#ff6600]察举[/color]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color=#ff00cc]它也是荐举制精髓所在。[/color]
[align=center][color=#ff6666]察举分诏举与岁举[/color]。[/align][align=center]诏举是皇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align][align=center]岁举是地方长官定期定员向朝廷推荐人才。[/align][align=center]察举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太学博士弟子及特举特科等。[/align][align=center]有时皇帝对于贤良方正等用“对策”、“射策”的方式进行考核。[/align]
 》》》 [color=#ff6600]征辟[/color]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
[align=center]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align][align=center]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 [/align]

曹魏时,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即“[color=#0000ff]九品中正制”。[/color]
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并博采舆论,从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
[color=#ff00cc]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color],它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学分类上是一种创新,选才标准趋于周密。
魏、晋时期门阀统治的加强,至东晋后此制弊端丛生,中正权重,品评随意,世族门阀把持中正,控制选举,至后期造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族无过进之路”。九品中正制已成为门阀统治的工具。

[color=#0000ff]科举制[/color]
  隋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废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
隋炀帝时又建进士科,以“试第”取士,并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创于隋代,形成于唐代,发展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color=#ff00cc]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主要铨选制度[/color]。

其[color=#ff6666]主要特点[/color]是;
[backcolor=#ffffcc][quote][/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①公开考试,一定程度上的平等竞争。除工商隶皂倡优等人士外,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只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均可怀牒于州县公开报考。[/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它冲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为中小地主阶级的士人入仕开辟了途径。[/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②考试制度日趋完备。科举即分科举士,按科目性质又可分文举、武举。文举又有制科和常科之分。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置考取名士的科目。[/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常科是定期分科取士的制度。常科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考生来源也趋正规,属京师或州县学馆的士子叫“生徒”;经地方考试及格的称“乡贡”。[/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考试程序,唐代有州试和省试,宋代增加殿试,明代以后又有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一、二、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③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录取标准。科举考试科目不同,内容各异,但考诗赋、经义、策问、算学、法律等,都以文化知识为主。[/quote][/backcolor]


科举制在前期有一定积极意义。
明清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以后,科举制从考试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①考试内容重经义,不切实用。考试命题必须依朱熹所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并“代圣贤立言”,儒家思想成了入仕的必修课目。②以八股取士,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束缚人们的思想。③考题割裂,偏、难、奇、奥,加之科场舞弊,请托监临,官场腐败现象日益滋生。科举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至清末终于被废止。

[color=#ff00cc]  科举制虽为隋、唐以后官员铨选的主要途径,但世袭制,荐举制以及军功、吏进、纳赀捐官、荫封等其他选官制度作为科举制的补充形式仍继续存在。[/color]

[color=#0000ff]职官管理制度[/color]
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color=#ff3366]任用
[/color]为保证各级官员的政治标准,历代都重视官员选拔后的任用。
秦代为保证被荐举官员的素质,对举者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史记·范睢列传》)。
汉代以后对官员的任用有多种限制,朝廷对候选官员的家世、职业、财产、资历、民族、体格及外貌都有一定要求。
如秦汉以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限制商人为官。魏晋时期,限制寒族为高官,十六国、北魏、元及清代又对任用官员有一定的民族限制。
[color=#ff99cc]在等级森严的官僚队伍中,出身和资历是任官时优先考虑的条件,官僚制度越完善,出身和资历的限制越严格。[/color]


为了避免官场中的徇私,自东汉后任官有回避的规定。东汉实行“[color=#0000ff]三互法”,[/color]
基本精神是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
汉代还规定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人要申明回避。
唐代不仅规定官员不能在本籍任职,而且不许在本籍所在的近邻州县任官。
唐还规定,凡职责相连或监临检察的官职,亲族间要回避,如宰相之子不能任谏官,兄弟不可在同省任职等。


清代对任官的回避规定更为严格,如明确规定不能在原籍周围500里内为官;中央各部中分管各省事务的各司主官,不得用同省籍人士;凡京官三品以上、地方官中总督、巡抚等大员的子弟,不能在京中担任御史等。


  有些朝代对任官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唐代任官标准增加了身、言、书、判等条件,要求入仕的人应体貌丰伟,言辞辩理大方,书法工整优美,判词文理优良。
  官吏任用后,朝廷要发给他们身份等级的凭信。自战国起就有印绶制,金、银、铜不同的金属质地和紫、青、黑、黄等不同颜色的绶带,标志着官员的身份等级。
  任用的官吏,自汉代起有一年的试用期,不称职者或他调、左迁,或罢黜。明代对官员实授前也有“历事”和“观政”的实习阶段。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1-17 13:12重新编辑 ]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7 0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