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女真人氏族众多,《金史》中的女真姓氏与后世的满族姓氏相合,说明这些氏族名称历金、元、明而传留下来。上溯靺鞨至于肃慎,源远流长。
海西女真为扈伧四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四部皆姓纳喇。哈达和乌拉二部为一个氏族,姓氏是纳喇,同一血缘。叶赫本姓土默特,辉发本姓益革得里,后来改姓纳喇,以便壮大自己的势力;这说明当时血缘关系至关重要。《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说:“纳喇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虽系一姓,各自为族。”这里所说的“姓”就是哈拉,“族”就是穆昆。纳喇这一哈拉分出四个穆昆。
[b]人们对于爱新觉罗这一氏族名称有不正确的解释。[/b]例如《辞海》解释说“爱新”是金的意思,“觉罗”是姓的意思。这个释义是错误的。满族称金为爱新(aisin),但觉罗(gioro)不是姓的意思,哈拉才是姓的意思。实际上,爱新觉罗是穆昆和哈拉的连称。“爱新”是穆昆,“觉罗”是哈拉。
满族人崇信萨满教,每一哈拉有自己的萨玛,读祭词。爱新觉罗氏萨玛祭天时读的祭词中有这样的话:“abkadonji……hala gioro……”(上天听着!……姓觉罗的人家……)。意思是说现在姓觉罗的人家上供祭天,希上天赐福……。这是爱新觉罗氏自己家世代相传的祭词,明确说自己的哈拉是觉罗。这岂容丝毫置疑![b] “爱新”是“觉罗”这一哈拉分出的穆昆的名称。[/b]
[b][color=#ff0000]清代将皇族分为“宗室”和“觉罗”;宗室系黄带,觉罗系红带,以示区别。清代规定,以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其伯叔兄弟旁支子孙称为觉罗。[/color][/b]这是明确划定觉罗哈拉血缘集团内的亲疏远近关系。自努尔哈赤之父的直系子孙传下来的人,归入觉罗哈拉、爱新穆昆之内;其余的人因血缘关系较远,所以只归入觉罗哈拉之内,但不归入爱新穆昆之内。这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哈拉是大范围的血缘集团,穆昆是在这大范围内由血缘关系更近的人构成的小集团。
历代王朝对功臣有赐姓之举。例如唐朝李氏称帝,对功臣赐以李姓。爱新觉罗氏也曾援此例而行,吴拜本姓瓜尔佳,纳木泰本姓舒穆噜,扈尔汉本姓佟佳,皆得赐姓觉罗。赐姓觉罗,但不赐姓爱新觉罗,说明两点;第一,说明觉罗是哈拉,爱新是穆昆。第二,说明赐姓表示承认该人为族人,是将他收入于自己的哈拉之内,但不收入于穆昆之内。可见哈拉是大范围,穆昆是其内的小范围。清代分为宗室和觉罗,是基于血缘远近而定的。
满族除爱新觉罗氏外,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等诸氏。觉罗是哈拉,伊尔根、舒舒、西林等是穆昆。所有觉罗这个哈拉的人皆为同族。
其他哈拉也是如此。例如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瓜尔佳是哈拉,苏完(尼字是满语“的”之意)和安图是穆昆。打个比喻说明此理。例如汉族刘姓聚族居于北村。后来族人日增,于是血缘较近的一些户迁至南村。过些年人户又增,又有些户迁至西山坡。这样一来,人们就称他们为北村老刘家,南村老刘家,西山坡老刘家。这个现象完全可以说明女真人一个哈拉分出数个穆昆的道理,在哈拉名称前面冠以穆昆名称是很自然的。穆昆名称常为地名,也是这个道理。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列出满族的众多姓氏,有许多汉族姓氏,下加一“佳”字,如王佳、刘佳、姜佳、唐佳等等很多。这些是否即为汉族人之进入女真者,目前尚无定论;这个问题似乎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里对此略引旁证试加推演。清代汉军改入满洲者,均改入满洲某佳氏。如刘尚彩为八旗汉军,改入满洲刘佳氏;陈国柱、屈子明、蒋山等汉军改入满洲陈佳氏、屈佳氏、蒋佳氏。八旗满洲中原无此姓氏,即在该人姓下加一“佳”字,构成一新姓。再者,清代汉族女子嫁入满族人家,即在其娘家姓下加一“佳”字。
有三件实事。第一,关于金代大量迁入女真地区的汉族人在史籍中并无详述,但在满族中却流传着与此有关的传说。例如《通谱》中说相传董鄂氏是宋宗室之后。又如觉罗氏,满族传说“觉罗姓赵”,流传甚广。《兴京志》中有“兴京肇氏即爱新觉罗氏”的话。辛亥革命后,伊尔根觉罗氏大多冠汉姓为赵。这皆与汉族人迁入女真地区之事有关,并直接涉及姓氏。第二即上述汉军改入满洲某佳氏。第三即汉族女子嫁入满族家即成为某佳氏。单音的汉语不符女真语言的规律。满语引入汉语词大多在下面添加一个或数个音节。汉姓后加-giya”(佳),也可以说是汉语“家”一词的音译。加上一个音,就符合满语习惯了。况且女真姓氏本有以-giya结尾的,如guwalgiya(瓜尔佳)。这个汉字“佳”字,是清代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时选用的。
[u][b][color=#0000ff]以上文字摘自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老北京与满族》,题目为本文编者所加。[/color][/b][/u]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