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娱乐项目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904 回复:12

[宗教民俗] 中国古代娱乐项目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贫僧有尼

ZxID:9860188


等级: 内阁元老
争取半年回完周年礼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9-24 0
中国古代娱乐项目
[color=#f2f2f2][color=#f2f2f2][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align=center]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古代娱乐     [/font][/color][/b][/size][/align][b][size=4][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font][/color][/size][/b][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size][/font][/color][align=left]
  欢娱快乐;使欢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 窃闻 秦王 善为 秦 声,请奏盆缻 秦王 ,以相娱乐。” 宋 叶适 《东塘处士墓志铭》:“既苦志不酬,右书左琴以善娱乐。”《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李元 在前曾应举不第,近日琴书意懒,止游山玩水,以自娱乐。”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三:“又有什么可爱的议论音乐一般娱乐别人的心神么?”
  快乐有趣的活动。《北史·齐纪中·文宣帝》:“或聚棘为马,纽草为索,逼遣乘骑,牵引来去,流血洒地,以为娱乐。” 老舍 《骆驼祥子》四:“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
[/align][/td][/tr][/table]



[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font][/color][/b][/size][align=center]山东曲艺之鼓[/align]      [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
山东曲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曲艺中的鼓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八角鼓、山东渔鼓、东路大鼓、西河大鼓(含阳信木板大鼓)等。

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 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梨花大鼓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山东大鼓抒情交融。

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半岛上的一种鼓曲形式,该曲种产生已有250年左右的历史。开始时为盲人所创,早年的演唱者都是说书兼算卦,到了清嘉庆之后,才结合“靠山调”慢慢发展成早期大鼓的曲调,后吸收东路大鼓、莱阳弹词、茂腔等唱腔曲调,得到新的发展。胶东大鼓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山东八角鼓原名八旗鼓,因伴奏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流行于聊城、济宁、临沂、博山、青州、胶州、莱阳等地,均称八旗鼓或八角鼓,唯莱阳改名弹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挖掘流传聊城一带的八角鼓音乐时,始定名为“聊城八角鼓”,尔后各地陆续挖掘,因各地所唱曲牌、曲目基本相同,小有变异,故统称之日“山东八角鼓”。

山东渔鼓系源于唐代道曲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南宋始用渔鼓简板伴奏,元明以来流传很广,与各流行地区民间俗曲相结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调。演唱内容以历史传统与民间故事为主,宗教色彩日渐淡薄。因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渔鼓”,流行于山东境内的统称“山东渔鼓”。渔鼓演出形式简单,用渔鼓、简板伴奏,唱白自由,语言通俗,曲调适于述说,几近吟诵。

东路大鼓亦名“老东口”,在山东东部农村小唱基础上,受茂腔等地方戏曲影响,逐渐演化而成。清末,因其久已流行的梨花大鼓相对称,而叫做“东路大鼓”。其演唱形式一般采用大鼓和钢板伴奏,演唱者边击鼓、板,边说唱,唱词为韵文,兼以散文念白,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东路大鼓的曲调刚健有力、活泼流畅,语言通俗质朴,深受群众喜爱,故当时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

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山东等地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有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两种演出形式。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演员自击木板和书鼓说唱。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 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size][/font][/color][/td][/tr][/table]



[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  [/font][/color][/b][/size][align=center]复活的大源古傩[/align]    [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
古傩,不再是单纯的村民自娱自乐之物,而是逐渐演变成泰宁县的一个文化元素。

[b]古村古傩 娱神娱人[/b]
[/size][/font][/color][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85][/align]
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落。但让人吃惊的是,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居然有千余年的“村龄”。

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大源村的老祖宗严续在朝廷做官时被人诬告,被囚狱中,幸得当时的禁官赵元德将他密释,他只身逃到新桥大源村,此后严姓就在这个小村落里繁衍生息。避过风头后,严续再度出山,官居宰相衔,皇上还把宫廷里的傩舞,当时叫“和藩舞”赐给他,让他带回家乡。于是,傩舞代代相传,舞了千余年。

大源傩舞原始古朴,既有反映原始社会劳动、生活、战争的场景,也有驱疫赶鬼、招财进宝、祈求丰年等欢快的舞蹈动作。傩舞人脸上戴的傩面具,是傩文化的特征,形象或凶恶或粗犷或温婉,代表不同的神像,用樟木雕刻彩绘而成,不怕虫蛀。大源傩舞有一个情节,4人抬着一个塑像,傩舞人围着塑像起舞,这个塑像就是严续的恩人赵元德。千余年来,严氏子孙为纪念这位恩人,不仅为他造庙供奉,更将其塑成金身,年年舞傩以示祭祀。

大源村北倚江西黎川、东邻邵武市、西毗建宁县,曾经是泰宁周边地区通往江西黎川的必经之路。清代以前,这个村有数百户村民,设有圩场、饭店和客栈,方便过往客商投宿和吃喝,连当时邮路也是经此地到江西黎川德胜关,成为一个跨省的中转站。因此,新中国成立前,每逢舞傩,大源村可谓人山人海,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跑来看热闹。

村里75岁的老人严仰春,至今仍对新中国成立前村民舞傩的场景印象深刻。他说,那时舞傩,一是为了好玩,更是为了敬神,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二十五,尤其是庆丰收的十月十五,村里的4支傩舞队就要出动,“金童玉女”手捧“玉如意”“蟠桃”“金元宝”在最前面引路,傩舞队走家串户“送福”。有时傩舞队还会从村里远途舞傩到乡里,沿途全是前来看傩舞的乡亲。那时候,物资贫乏,舞傩人没有演出服装,队员们就去借妇人绣了花边的对襟长袍,以假充真,后来连这种长袍也不容易借到了,大家就干脆打赤膊跳,即便是在严寒的正月里也是如此。


[b]断代边缘 古傩复活[/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86][/align]

从1954年起,大源村的4支傩舞队全部停止了活动,尤其是“文革”期间,许多珍贵的傩面具及傩道具也被烧毁,流传了千余年的傩舞,悄悄地退出了社会舞台,面临失传。

1995年,是大源古傩新生的历史时刻。这一年,泰宁县进行民俗文化调查,获知大源村有古傩舞后,决定抢救这朵古民俗奇葩。可此时,傩舞已停跳了41年,健在的老艺人所剩无几且都年过古稀,很多动作都回忆不起来,古傩处在断代边缘。

严建华,今年44岁,读过高中,是村文化协管员,他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说起傩舞,但没见过。第一次在县城尚书第,严建华看到了傩舞的面具及蜡像,非常激动:原来这就是老祖宗传下的东西!得知县里要重新组建傩舞队后,严建华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将村里老艺人传授下来的动作、队形用图稿的形式画下来,再到县档案局、图书馆查找资料,还到邵武和江西黎川等地走访搬迁出去的大源村老人,一点一滴地将古傩舞拼凑完整。

有了完整的图稿后,严建华与筹备组的几位成员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到村民家里请人来跳舞。但村民们不是担心会耽误田里的农活不愿学,就是学了几天又打退堂鼓。好在严建华与筹备组的成员都主动参加,几位年过古稀的老艺人也每晚赶来,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加上县文化部门来人帮着指导,曾经失传的古傩终于慢慢地复活了。

1个月后,大源村农民业余傩舞队准备在村里亮相,可是没有道具、服装怎么办?严建华与筹备组成员在村口贴了倡议书,村民们5元、10元地捐款,筹到了500多元钱,配齐了鼓、锣、如意等道具,县文化馆出钱做了傩面具。没有服装,大家依然打着赤膊简单地亮相了。那一天,村里比过年还热闹,家家户户备好鞭炮“迎傩”,一些老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年9月,傩舞队前往三明参加国庆民间民俗表演,获得优秀演出奖,这是大源古傩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谁也没想到,10年后,这支农民傩舞队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b]古傩新生 古村扬名 [/b]

把傩舞跳进北京,大源村民没人敢想。

那几年,县里和乡里投入2万元,重新设计购置了一批服装、道具。作为队长的严建华,尽量组织傩舞队参加各种演出,以扩大傩舞的知名度。村里也在演出期间,发给傩舞队员适当的误工补贴。

从参加宁化首届客家祭祖、大金湖中秋焰火晚会、香港回归踩街等活动,到参与泰宁国家地质公园揭牌、泰宁“申世”“申魅”……渐渐地,在泰宁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里,都有了古傩粗犷的身影。流传了千年的古傩,不再是单纯的“娱神娱人”,渐渐演变成泰宁旅游的一个文化元素,为泰宁旅游发展增添亮丽一笔。

2005年,是大源傩舞的丰收年。这一年,大源傩舞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6月,作为省民间艺术团成员单位之一,大源村农民业余傩舞队代表福建参加江西南昌国际傩艺术周,从来自全世界的36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及优秀演出奖;随后,他们进京为泰宁“申魅”助阵,古朴的演出博得现场专家与观众的满堂喝彩;在泰宁摘得“中国十佳魅力名镇”桂冠后,他们应邀再次进京参加庆典表演,成为入选央视的5个播出节目之一。

与此同时,大源村民舞傩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严建华笑着说,原先是没人愿意学,现在是觉得学舞傩好,可以经常出去演出“看世界增见识”。如今,在大源村,90%以上的年轻人都学过傩舞,连几岁的稚童都喜欢拿着面具、木刷跟在后面跳。每逢傩舞队出动,村里都要放鞭炮迎送;队员演出误了农活,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比赛拿了名次,村里人比队员们还高兴。而严建华,也于2008年被授予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大源古傩走出了深山,也以独特的方式“挽救”了古村落。原先,许多村民都想将自家的老屋拆掉建新房,但古傩出名后,吸引了各路媒体及摄影家到这里拍摄古村落、古民俗。看到自己眼里的破旧老屋、老村,成为众多记者与摄影家眼里的“宠儿”“无价之宝”,村民们渐渐意识到“拆了就不可能再有了!”“祖宗留下的东西要保护好!”如今,村里另外选址给村民建新村,大家齐心协力,保护这个流传千年的古村落。
[/td][/tr][/table]



[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 [/font][/color][/b][/size][align=center] 古代斗茶乐 有钱有闲人的“雅玩”[/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87][align=left] [/align][/align][align=center]

[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古代斗茶图(资料图片)  
[/size][/font][/color][/align][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size][/font][/color][align=left]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古之斗茶者,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围观者众多,就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质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的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茶百戏能使茶汤的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宋代,茶大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喝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难度较大的茶百戏,流行的范围比较窄,一般只流传于宫廷和士大夫阶层,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掌握这种技艺的少之又少。

    说到斗茶,不能不说茶盏。宋代盛行斗茶,其所用茶具为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福建的建窑盏,即著名的“建盏”。因其色黑紫,故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建盏中又以兔毫盏最为人称道。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异常美观。以此盏点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上的白色泡沫汤花,故名重一时。蔡襄《茶录》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也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而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即为咏此茶盏的名句。制作建盏,配方独特,窑变后会现出不同的斑纹和色彩。除釉面呈现兔毫条纹的兔毫盏外,还有鹧鸪斑点、珍珠斑点和日曜斑点的茶盏,这些茶盏分别称为鹧鸪盏、油滴盏和日曜盏,它们最适宜斗茶。黑釉油滴盏我不陌生,我家原来就藏有一件这样的古董,乃殷实的祖上所传。束口,深腹,卷足,盏面有诸多均匀的珍珠斑点。这种茶盏,一旦茶汤入盏,即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芒,为斗茶平添了一份情趣。可惜当年父亲被打成右派,红卫兵抄家时毁坏了,想来令人痛惜。在茶文化的追忆中,每每念及我家的油滴盏,就似乎看到了古人斗茶的影子在晃动。

    其实,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间向宫廷贡茶之前,即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的品级等次,胜者作为上品进贡。斗茶,分割出来作为一项游戏,当时也只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元代以后,渐渐推向民间,至晚清复归消歇。

    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如今已难觅踪影,可我国大部分的产茶区,仍能看到古代斗茶的遗风。有的“斗茶”大会上,还会奏起古乐。心随弦动,古乐空灵,茶香袅袅。这种“斗茶”与古代已经有根本的不同,但却反映出了中国茶文化的精深与历史的源远流长。
[/align][/td][/tr][/table]



[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 [/font][/color][/b][/size][align=center]历史上名人的娱乐圈  [/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88][/align][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
    活在历史边上的人们。

    中国古代有没有娱乐圈儿?如果按照今天的眼光去看的话,恐怕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娱乐圈儿。然而,演艺者的精湛技艺一直填补着我们先辈们的精神生活———尽管他们的遭际甚至不如一盘经典的老式唱片,可以被人常常从尘封的记忆中想起。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他们比起那些王公贵族来,只是配角而已。然而,他们足以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做到名噪一地和名噪一时。而这一地与一时恰恰被有心人记录了下来,便成了残缺不全却别有风味的古代娱乐圈儿。关于他们的故事,总是零散地存在着———

[/size][/font][/color][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0][/align]

[b]一篇发了三千年的新闻通稿[/b]

    中国古代最早的娱乐记者是屈原。他的《九歌》则是一篇发了三千年的新闻通稿。

    “九歌”是祀神的巫舞,表演者自然是巫人。共十一篇,前面十篇是每篇祭一个神,最后一篇是结束时的送神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所表现的这些神的形象,并不是抽象的、虚幻的精灵,而是充满着人的感情,这些神灵和我们一样,有痛苦、欢乐、愿望和追求。这种神灵的平凡化,已经显示出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萌芽。

    根据“九歌”的描写,就可以大体上勾勒出这一场歌舞的轮廓:

    喜气洋洋的节日里,祭神的坛场已经布置就绪。所祭的神中第一位是“东皇太乙”,是群神之首;另外九位,大部分是山川自然之神,如“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太阳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一部分是掌握人们命运的神,如“大司命(管理人类寿命的神)、“少司命”(管理子嗣的神);比较特殊的是“国殇”,祭的是为保卫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战士英灵。祭品摆满了祭台;乐队排列在两旁(乐器中有钟、竽、鼓、瑟及箫等),合唱队也做好了准备。主祭的巫师神情严肃,穿着挂满了玉饰,一路走来就会叮叮作响的法衣,手持特制的法剑,首先出来迎神——东皇太乙。这时,满堂的巫女开始轻盈地跳起舞蹈,她们身穿艳丽的服装,个个花枝招展,舞起来的时候,就像百花开满了神殿,在热烈的歌舞声中,主祭的巫师祝祷着神的康乐。

    这是一场作为序幕的群舞。接着,“小场子”开始了。

    群舞结束,“云中君”上场,做空中翱翔状。巫人唱出盼望神灵降临的心愿。

    云中君在云层中渐渐隐去。“湘夫人”上场了,她漫步在湘水岸上,等待着心爱的湘君,可是湘君没有来。她便唱出低沉的哀歌,忧伤浸透了她的心灵。最后,她开始自宽自慰,何必如此悲伤,逍遥自在的生活岂不更好?她终于踏着缓慢的脚步,伤心地离开。湘夫人刚刚离开,“湘君”便来了。他和湘夫人一样,同样地深爱着对方。看不到湘夫人的时候,他也唱出了内心的痛苦,因为是男性的自白,愈显缠绵悱恻。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幕决不是爱情的悲剧,只是偶然的误会罢了。通过这一幕,我们看到他们相互间感人至深的真挚爱情,并且相信他们的结局一定幸福圆满。

    接着是“大司命”出场。风神为他开道,而神洗净云路的尘埃。他独自舞着、唱着,倾诉着对爱情求之不得的感伤。如此威风八面,仍有难以如愿的怅恨,令人同情和费解。

    “少司命”上场,他默默无语地舞着,在满堂美丽的巫女中,注视着其中那个自己钟情的女子;可是当这个女子用歌声来表现对他的爱慕之情时,他却又默无一言地飞逝而去,好像有难言之隐,空留一片惆怅。

    “东君”驾着龙辇,发出隆隆响声。他是太阳神,出场时自然满天霞光,令人炫目。他看到这场欢乐的歌舞,立刻迷醉了,筒直是流连忘返。但他深知自己的职守,理智终于战胜感情,太阳神还是驾着龙车启程前进了。这是一场有领舞的集体舞。

    风流潇洒的“河伯”上场了。他和女孩子们已经玩乐了一天,此时日落西山,他和她们仍然难舍难分,万分不乐意地送别了女孩子们。

    紧接着这些令人快乐的场面,凄厉的“山鬼”出现了。她是那样美丽苗条,但本来含睇宜笑的脸上却冷若冰霜。她正等待着失去的爱人,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顾狂风暴雨,她总是伫立在高高的山巅之上;秋风扫叶,山猿夜啼,景色的凄凉更加重了这位痴情女子的千重愁、万种恨。她唱出凄厉的歌声,倾泻着自己炽烈的爱情。

    “小场子”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国殇”,这是一场男巫的群舞。他们都扮作战士的模样,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宁死不屈。歌队唱出了对他们的深深怀念和歌颂之情。

    最后,又是一场巫女的群舞,她们手拿春花,祝愿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像春兰秋菊一样茂盛,天长地久。

    演出就在这欢乐的送神曲中结束。

    何其精彩的演出现场记录!屈原被后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一点总是让人费解,《离骚》《天问》这些篇章中明明是一脑门子官司的,谈何浪漫?正因为有了《九歌》,屈原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千秋美誉了。

    不禁联想起如今的娱乐圈儿,有哪一个记者会在不拿红包的情况下把一台晚会记录得如此精彩又详尽?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1][/align]

    [b]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b]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肆、妓院,四处打听不着此人,后来听说他居然是当今皇帝宠妃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已经进宫做官去了。

    这消息让安禄山差点死过去——这么一个无赖,居然也当上了官?!而且据说是身兼数要职。

   安禄山托人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血本上了一份大礼。向杨国忠表达了自己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用的遭遇,杨国忠看见大礼,自然是深表同情。他又觉得安禄山骁勇善战,是个值得培养的对象,便把安禄山引荐给了杨玉环。杨玉环见安禄山生得勇武,顿时喜爱不已,当即认作干儿子。并向他传授了一个升迁秘笈——当今圣上喜爱胡旋舞,你如果会跳这种舞,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展示,比在疆场上立战功重要得多。安禄山忙问哪里去学?杨玉环当即为他跳了一曲。安禄山哪受过这待遇,跪在地上大呼“娘娘千岁千千岁”,那舞蹈极其轻盈,跳起来疾如飞鸟。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体态如此丰满的娘娘千岁居然会跳这样的舞蹈,心中佩服不已。杨玉环为他引荐了一个民间胡旋舞师,专职教他。安禄山跳这样的舞蹈实在是勉为其难,他的体重足有200斤以上,如果达到疾如飞鸟的境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为了达到目的,安禄山不惜力气,五年寒暑终成一代胡旋舞大师。此后,杨玉环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在皇帝面前显露的机会。安禄山的表演引起了玄宗极大的好感,他对这个胖大的家伙如此精于舞蹈而感到诧异。安禄山五载苦修,一朝成为宠臣,因为胡旋舞。而后来的马嵬兵变,杨贵妃、杨国忠被逼自尽,也是因为胡旋舞。

    安禄山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唐玄宗所创造的当时最豪华的宫廷娱乐圈儿,他感动了宫廷娱乐圈儿的总策划,而恰恰这个总策划的另一个职业是皇帝,于是,剩下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可见,古希腊战争中的笑言:“美丽女人的鼻子改变历史”并非子虚乌有。谁能想到,一个异族的舞蹈能够有如此大的作用?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2][/align]

[align=center]陈子昂[/align]
   [b]不惜千金买琴摔[/b]

    利用娱乐圈儿出名的方法有很多种。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年轻时从家乡四川来到长安,准备一展鸿鹄之志,然而朝中无人,故四处碰壁,怀才不遇,令他忧愤交加。

    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见一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观者中达官贵人不少,然不辨优劣,无人敢买。陈子昂灵机一动,二话没说,买下琴,众人大惊,问他为何肯出如此高价。他说:“吾擅弹此琴,请明天到敝处来,我将为尔等演奏。”

    次日,陈子昂住所围满了人,陈子昂手捧胡琴,忽地站起,激愤而言:“我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说罢,用力一摔,千金之琴顿时粉碎。还未等众人回过神,他已拿出诗文,分赠众人。众人为其举动所惊,再见其诗作工巧,争相传看,一日之内,便名满京城。不久,陈子昂就中了进士,官至麟台正字,右拾遗。

    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也成为利用娱乐圈儿成名的一种“终南捷径”。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3][/align][align=center]祢衡[/align][align=left]

    [b]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行为艺术家[/b]

    《三国演义》中记载了东汉末年青年祢衡击鼓骂曹操的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

    青年祢衡非常有才气,而且善于击鼓,颇受曹操宠臣孔融的赏识,曾几次向曹操推荐。可是,祢衡却不满曹操的为人,称病不肯前往,曹操非常生气,但碍于祢衡的才名,不便杀他,就令他在宴会上为宾客击鼓助兴,存心出出他的洋相。到了那天,祢衡在曹操的大殿上击鼓,那是著名的《渔阳三挝》,青年祢衡精通音律,在座莫不感怀。按规矩,击鼓要更衣,他慢慢脱下旧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众人都把脸遮了起来,而祢衡毫不在乎,徐徐着裤,颜色不变。

    曹操大骂祢衡不知礼法,无礼取闹。

    “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慨然应对。

    真正有价值的表达都会被当时的一些污浊气息掩盖着,比如祢衡的行为艺术。当然,我们把行为艺术家看作娱乐圈中人,本身就有某种不受欢迎的程度。至于是娱乐圈不欢迎行为艺术,还是行为艺术不欢迎娱乐圈,就不得而知了。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4][/align]

    性情皇帝唐玄宗进入娱乐圈儿对于众多戏子而言,实在是个不小的鼓励。

    唐玄宗在“梨园”戏班,非常喜欢扮演“丑角”,剧中凡有“丑角”可演,无论角色大小,唐玄宗总是很认真地登台上场。因他是一国之君,登台演出且扮演丑角,有失其帝一君威,于是在演出时,特意在脸部挂上一小块白玉片儿以遮面。后来的丑角艺人在演戏时,就效法唐玄宗,在脸上勾画一个类似白玉片的白粉块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戏曲舞台上的丑角脸谱。

    因为唐玄宗爱演丑角,丑角便成了旧戏班中的“特权阶层”。梨园名宿和老艺人们说:“过去戏班里的演员,无论你唱得再好,演技再高,在班子里的地位也是老二,唯有唱丑角的演员才算老一,因为尊‘丑’就是尊皇帝。”旧戏班里装有黄蟒、官衣、道袍、王帽、凤冠、九龙冠、圣旨、笏板、尚方宝剑等道具的箱子,是不能随便坐的,唯有丑行演员敢坐。丑角演员在后台可以随意坐立,但其他演职人员就要按章行事。在演戏前,只有丑角演员勾画脸谱后,其他演员才能化妆及勾脸。在赶庙会唱戏时,戏班子先要敬“神”,大家都要磕头跪拜,但是唱“丑”的演员,无论年龄大小,男女老少,资历高低,都可以不鞠躬、不作艺、不磕头。这些规矩,皆因唐玄宗的缘故。

    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主流人物,因为爱好的边缘化,使得他变得丰满可爱起来。小丑唐玄宗比起那些把所有艺人视为小丑的达官贵人们来,自然是多了不少人性的色彩。


[/td][/tr][/table]



[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font][/color][/b][/size][align=center]通用的格斗语言 摔跤:古老的运动[/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5][/align]
[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size][/font][/color][align=center]古代女子摔跤场景[/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89][/align]

    摔跤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竞技运动之一,据史料记载和传说,早在原始社会就有摔跤活动。摔跤在远古时期是作为与同物种争斗、夺取生存权利的手段而出现的,因此具有野性特征,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格斗语言。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诞生时,摔跤即成为比赛项目,尔后在历届古代和现代奥运会上从未“缺席”。

    当前盛行的跤种主要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者又统称为国际式摔跤。古典式摔跤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末的古希腊,时称希腊罗马式摔跤。18世纪90年代,法国古典跤爱好者自发组成职业团体,到世界各地游历巡演,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竞技比赛。与此同时,自由式摔跤在欧洲出现,并于19世纪在英国定型。与古典跤相比,自由跤允许选手用手臂抱对手下肢,还可用腿绊,技术更为丰富。

    本届武搏运动会摔跤比赛设四个项目,分别为带摔、格斗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和女子摔跤,共产生12枚金牌。每个级别8名选手将被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单循环赛,小组头名进入决赛,第2名争夺铜牌。女子摔跤和带摔每场比赛为3回合,每回合2分钟,回合间休息30秒;格斗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为1回合,时长5分钟,如需要另有1分钟加时赛。比赛中,选手将对方摔成不同状态所获技术分值也不同,分为1分、2分、3分(单回合内得两个3分者获该回合胜利)和5分(单回合内得5分者获该回合胜利),每回合中比分累积多的选手获得回合胜利。

    摔跤比赛在摔跤垫上进行,垫子放在四周宽阔无障碍的跤台上,垫中间有直径9米的圆圈,沿9米圈内有1米宽的红色区带。选手在比赛时须穿连体摔跤服和紧固踝关节的摔跤鞋,可使用无金属部件的薄形护膝,可戴不含金属器件或硬质外壳的护耳。

[/td][/tr][/table]



[table=600,#00b050,#00b050,1][tr][td]
[size=4][b][color=#ffffff][font=微软雅黑][/font][/color][/b][/size][align=center]北宋的足球先生 摇身一变成太尉 [/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296][align=left] [/align][/align]
[color=#f2f2f2][font=微软雅黑][size=3]   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足球叫“蹴鞠”,西汉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记载:“蹴鞠,传言黄帝所作。”

    “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劭瘛!
[ 此帖被三世琥珀色在2013-09-24 14:4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慧依恋

ZxID:65633350

等级: 牛刀小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5-08-23 0
谢谢楼主分享~
qeadzcwsx4c2d

ZxID:21003969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5-08-23 0
谢谢楼主分享谢谢楼主分享
随乐e7dc

ZxID:22898484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8-23 0
马住
lala90

ZxID:11238582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8-18 0
签到~~
best8life

ZxID:15734425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8-18 0
所以其实总的来看就是听歌看戏做运动……
nanwang77ban

ZxID:11732020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8-17 0
回 2楼(贫僧有尼) 的帖子
值得收藏
爱无能417e

ZxID:28216353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8-17 0
有用 马住
贝卡乔

ZxID:58466133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1-25 0
收藏了,谢谢
寒水青琳

ZxID:42473575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2-03 0
又找到了好东西,真是开心呀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10-08 0
已审

[ 此帖被wj宝宝在2015-07-28 21:04重新编辑 ]

贫僧有尼

ZxID:9860188


等级: 内阁元老
争取半年回完周年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9-24 0





古代娱乐—骰子    


  骰子是许多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比如麻将等。这里说的骰子是指纯粹以骰子定输赢的赌博。相传,骰子的发明人是三国时代的文学家植,最初用做占卜工具。后来才演变成后宫嫔妃的游戏,掷骰子点数赌酒或赌丝绸香袋等物。当时骰子的点穴上涂的是黑色,在唐代才增加描红。
  传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后宫掷骰游乐,眼看要输了,只有出现4点方能解救败局,此时尚有一个仍在旋转之中,唐玄宗心中焦急,便连喊“4!4!”,尘埃落定后果然是4。唐玄宗一高兴,就让高力士宣告天下,骰子上可以描红,红色通常是不能乱用的。
  自清代开始,骰子的娱乐方式被基本决定下来,一般采用3枚骰子和下骰盅。最简单的骰盅可用木碗或瓦钵替代,下面垫上一块底板,扔骰时用骰盅盖上,庄家和玩家均不知道骰子的点数。这种方法带有神秘感,便于庄家营造气氛,以使玩家聚台下注。在赌场,则有制作精美、与盅相配的骰盅赌具,名称叫做骰宝。为防荷官疏乎摇骰或作弊,一代赌神叶汉发明了电动骰宝,迄今仍在澳门赌场使用。  
  骰子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社会上流行有各种定位骰子、黄金骰子、打破无物骰子、感应骰子、遥控骰子等。
  一种游戏用具或赌具,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 二 三 四 五 六点,有的地方叫色子。
  现在的骰子有两种颜色的点数,即一点和四点为红色,而其余的都是黑色,其颜色的变化与唐明皇有关。
  tóu zǐ
  骰子
  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 三国 魏 曹植 创制。 唐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五代史·梁广王朱全昱传》:“ 太祖 宴居宫中,与王饮博, 全昱 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羣蛮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为之,长寸馀而匾,状若牌子,折竹为筹,以记胜负。” 巴金 《家》十六:“在明亮的灯光下也有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吆喝地掷骰子。”参阅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  

     中国古代最为重要,最有影响的博戏形式是掷骰子。骰子最早产生时形状各异,上有各种刻纹,后来则统一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上刻一、二、三、四等点数,并以红、黑颜色相区别。

  由于骰子的点数可有许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而掷骰时人们又无法预测所定的点数,因此骰子从产生之日起,便与赌博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博戏活动,都要通过掷骰来进行,有些博戏是直接用掷骰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也有一些博戏则是要通过掷骰与行棋、打牌的结合才能决出胜负。前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文化层次较低、赌博意图较强的人玩乐,而后一种方式则比较适合于文化层次较高,比较注重精神享受的人玩乐。但是尽管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这些游戏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悬于投"。汉代班固在《弈旨》一文中云:"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要通过掷骰子这种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方式来进行游戏。 这种"悬于投"的特点,也成为中国古代的"博"与"弈"之间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博虽然也有很多是要行棋的,但由于都要用到骰子,因此它们的实质与完全凭智力来战胜对手的围棋、象棋有着很大的不同。

  六博   中国古代的六博、樗蒲、双陆等游戏形式,都是属于行棋类的骰子博戏。六博本有大博和小博之分,大博用骰六枚,称为"箸",小博用骰二枚,称为"茕"。《颜氏家训》云:"古者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在比赛的时候,双方互掷骰子,行棋步数则主要根据博彩而定。由此可见,六博之戏与骰子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博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六博在古代时主要就是一种博戏的形式。

  樗蒲和双陆   樗蒲、双陆等戏,也要经过掷骰子来决定行棋程序。樗蒲所用的骰子共有五枚,有黑有白,称为"五木"。它们可以组成六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就是六种彩。其中全黑的称为"卢",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称为"雉",次于卢,其余四种称为"枭"或"犊",为杂彩。掷到贵彩的,可以连掷,或打马,或过关,杂彩则不能。双陆中的骰子为二枚,棋子称为"马"。行马时,可以根据两枚骰子的不同点数分别行两马,也可按两枚骰子点数之和独行一马。如掷得三和五,合为八点,可一马走三步,一马走五步,也可一马走八步。有的双陆还规定"归梁"后要将马出尽。两枚骰子之和在六点以上者出二马,不足六点者不得出马。

  五木、投琼和彩战等   也有一些是不通过行棋而直接依靠掷骰子来分出胜负的博戏方式,这类博戏由于全凭骰子之彩的偶然性来决定胜负,不需要认真思考,因此其赌博性更强,也更受喜欢物质刺激之人的欢迎。如流行于东晋时的"五木",流行于唐代时期的"投琼"、"彩战"等形式就是如此。 "五木"本是樗蒲行棋时的一种掷骰活动,但后来"五木"逐渐从樗蒲中游离出来,变成为一种独立的游戏。玩五木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行棋,只要掷出骰子便可决定胜负。因此此法一出,便立即盛行于世。当时的许多士族、庶族和普通百姓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博戏。

  唐代"投琼"、"彩战"之戏的形式与五木十分相仿。随着双陆的盛行,双陆中的骰子在唐朝时也开始从双陆中游离出来,由于它的排列组合比五木复杂,有趣得多,因此它很快就取代了五木,成为唐后一千余年中最为流行的博戏方式。
  双陆中的骰子原为两颗,唐中期以后,发展为六颗,六颗骰子可以组成难以计数的排列组合方式,于是便形成了后世名目繁多的"骰子格"。它们的总体原则是,以同色(又称"浑花",全部为一种点数)为贵,驳杂为贱。在同色中,又以红色为贵。各彩都有特殊的名称,如四枚"四"称为"满园春",为最高彩,四枚"幺"称为"满盘星",四枚"六"称为"混江龙",四枚"三"称为"雁行儿"等等。  到了清代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掷骰博戏在中国的各个城镇中大量普及起来,其名目和形式也极其繁多,如"赶老羊"、"掷挖窖"、"摇摊"、"压宝"等等。这些博戏都是利用骰子来开展活动,它们大都具有十分深厚的赌博性质,其输赢结果会使人或大发横财,或倾家荡产。









古代娱乐—玩香包    

  香包不是一只单纯的绣品,让我们站在历史和现代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香包的制作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带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这与前不久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岁香包”比较吻合。
  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一次“闹别扭”便是由送荷包引发的。
  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
  再看香包的图案,以庆阳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为例,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
  800多年前的佛教信徒们向佛塔敬献这种香包,完全是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诚意。
  从我国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方,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
  翻开这一层层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这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尽都是古朴而又拙巧、原始而又鲜活的艺术瑰宝。其实,这才是揭示人性欲望的艺术;表达思想信仰的艺术;展示生命活力的艺术。可以说是真正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人性文化。
  香包的起源还有几种说法,其一是以前人们在野外住宿,为防止毒蛇叮咬,把中草药用树叶包起来放在身旁,起驱虫的作用。后来改用布和丝绸,慢慢成为一种装饰物、吉祥物。其二是:香包作为行军打仗时传递军事机密和书信的工具,史称“锦囊”,三国时诸葛亮给赵云的“锦囊妙计”的装信之物就是香包。其三是:有未嫁女儿的人家要临街修阁楼,四面开窗,选婿时女子上阁楼,抛香包给相中之人以作定情之物。香包中配以香草,香草以细辛、白芷、丁香、甘松、苍术等中草药研细配制而成,有香味,直到了除秽避邪之功。









古代娱乐—马吊牌  


  博具。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合四十叶纸牌而成。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四人同玩,每人八叶,余置中央,出牌以大打小。见明潘之恒《叶子谱》、冯梦龙《马吊牌经》。
  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因而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  

  马吊牌和麻将
  麻将据说是中国人的国技。相比较而言,围棋适合于高人逸士,太清冷了一些;象棋容易让人和光膀子摇蒲扇高声吆喝的大老爷们儿联系在一起,难免粗鲁;麻将则没有了性别年龄的限制,男女老少咸宜,充分体现着世俗生活的庸常琐碎和热闹,满是人间烟火气。
  麻将始于清代,是从“马吊牌”演变而来。“马吊牌”亦称“叶子戏”,由四十张纸牌组合而成,牌分十字、万字、索字、文钱四门,十字、万字两门的纸牌上画的是《水浒》梁山群雄的肖像,索字、文钱两门则画钱索图形。玩时需四人,每人八张纸牌。剩余的牌放置中间,出牌时以大打小。通常认为“马吊牌”产生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吴梅村《绥寇纪略》云:“万历末年,民间好叶子戏,图赵宋时山东群盗姓名于牌而斗之,至崇祯时大盛。”明代的文人不但热中此道,许多人还著述加以研究。如潘之恒的《叶子谱》,冯梦龙的《马吊牌经》。事实上,“叶子戏”在唐代的博戏场所已然盛行,至于北宋出现的宣和牌、碰和牌则隐约显出麻将的雏形。杜亚泉《博史》云:“天启马吊牌,虽在清乾隆时尚行,但在明末已受宣和牌及碰和牌之影响,加之东南西北四将,即成为麻将牌。”
  至于“马吊牌”之名,潘之恒谓之“马掉”,“谓马四足失一,则不可行”。因为“马吊牌”也是四人同玩,三缺一即无法进行,故名。




    

岂乐

ZxID:9616214


等级: 内阁元老
默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9-24 0
你怎么还穿越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