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词曲牌 。 ▏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170 回复:3

[宗教民俗] ▏。弹词曲牌 。 ▏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沅牧生。

ZxID:9204483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逸清远
你看。我们终究还是免不了别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15 0


▏。弹 词 曲 牌 。 ▏

  评弹除了各种流派唱腔之外,还有很多曲牌。有的来自昆曲,有的来自苏滩,有的来自民间小调,都带有江南地方色彩。 有令令调,山歌,海曲,耍孩儿,银绞丝,金绞丝,点绛唇,乱鸡啼,赏宫花,剪剪花,南无调,文书调,海沦调,费家调,离魂调,滚绣球,湘江浪,锁南枝,大九连环,九转三回调等等。有的在沪剧,锡剧里也有,所以江南戏曲是相互影响,成为横向交流的,不过都有本剧种自己的特色或者演员个人的特色。

  曲牌是一个评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评弹音乐的唱腔,使得各种人物唱法上都有变化,不是呆板的全部都用书调来唱。结合了人物的性格,地位,特点,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这次曲牌专集的制作中的所有声音资料来自网友“兰人”提供的由唐耿良和石文磊主持的星期书会第101期,对他的贡献我们非常感激。所有的介绍文字资料来自《苏州评弹文化词典》。
 
    
亦称“尖尖花”。原名“剪靛花”。弹词曲牌。清隆乾年间,俗曲集《霓裳续谱》杂曲部分,收有《剪靛花》等曲牌若干首。此曲在民间各地都有传唱,曲调和体裁也有多种演变。弹词传唱的词格为五、五、七、七,四句24字。曲调简练而明快。在前两句和末一句后面,都分别加有“哎唷”、“哎哎唷”的语助词拖腔,使曲调更为轻快。传统弹词《描金凤》等书都有运用。现代中篇评弹《海上英雄》运用《剪剪花》曲牌,唱出了海军战士的欢乐情怀。
 
 
亦称“银纽丝”。弹词曲牌。较常用的明清俗曲之一。由于流传时间长、地区广,句式、唱腔均有多种变化。唱词口语化,全曲八到十句,七言多于五言,约五、六十字,末句常重复。曲调流畅,一气呵成。昆、京传统剧目《探亲相骂》也用此调,弹词传统书目中卖婆、童儿、婢女等脚色的常用曲牌。现代中篇评弹《罗汉钱》中卖婆五婶妈亦演唱此调。
 
 
民间小曲曲调。清代流行于江南。“宝卷”曲调之一。弹词吸收为曲牌演唱。商调式唱腔,柔美、静逸,抒情性强。词格为七、七、五、七、五(五句),可加衬字,曲调可随着唱词的增减而变化。现代中篇评弹《罗汉钱》中,艾艾抚玩罗汉钱时唱篇,便用此曲。
海曲-蒋月泉

    从昆曲中吸收衍比。三、三、四,十字句定格,六句为一首,也可任意增删,最后两句可改为七字。全曲散唱,曲调遒劲。适用于武生脚色感慨、优愤等情绪。如中篇评弹《林冲》,在林冲踏雪回山神庙时及长篇弹词《武松》,武松打虎前均唱此曲。
 
 
点绛唇-刘天韵

    弹词曲牌。南、北曲皆较常用。曲调威武、壮严。昆剧武生脚色常用此调,如《醉打山门》鲁智深上场时作引子演唱。弹词从昆曲吸收,都用于武生或关公、包公等脚色,如《秦香莲•铡美》中包公上场时用此曲牌。
 
 
锁南枝-刘云若

    属南曲双调,早在明代中叶已流行。《九宫大成谱》中字数定格为9 句35字。昆曲、苏滩均传唱。弹词演唱时曲调稍有演变,但基本相同,字数定格为10句40字。曲调缓慢、委婉,典雅优美。中篇评弹《晴雯》中晴雯补裘时演唱。
 
 
滚绣球-朱介生

    与昆曲曲牌属北曲正宫的“滚绣球”,同名不同调。以前后两句七言为一首,羽调式唱腔。前一句后三字叠(重复),后一句末一字的韵母声为语助词拖腔,并以三句下行模进,最后二音用八度大跳落在主音上结束。曲调简短、稳健而爽利。长篇弹词《落金扇》等书目,都有此曲牌。
 
 
朝元歌-周云瑞


    源于昆曲,带有催眠曲的味道。
   
 
乱鸡啼-徐林达

    由民间曲调衍化而成。曲调简练明快。全曲只有三句七言,第二句前四叠(重复),唱完后三字接同节奏韵白(不拘长短),末句七言前四字叠,后三字为曲尾终结。整段曲调节奏感很强。前奏过门短促而有规律,唱念交替灵活自由,仿佛乱鸡鸣啼。传统书目《三笑•祝枝山看灯》是运用该曲牌的代表性唱段。
 
 
费家调-吴介安

    原为苏滩曲调,由弹词艺人自苏滩中吸收,曲调有所演变。词格为七言上下句,也有“凤点头”,句中可加衬词,在每句唱腔后面,随着句尾末一字韵母声的变化,都加有“X哩X,X哩X哩X”的语助词拖腔,曲调突出切分音。语助词拖腔也可不唱,改用乐器弹奏。此调,适用于卖姿或丫头等脚色。中篇评弹《罗汉钱》中,卖婆五婶妈做媒,就用费家调演唱。
 
 
离魂调-朱慧珍

    亦称“迷魂调”。弹词曲调。由前辈艺人从苏滩中吸收后演变而成。七言上下句唱腔,真假嗓结合演唱。曲调柔软而低沉,转腔不繁,起伏较大,很少即兴变化。节奏缓慢、平稳,由于一腔一顿挫和每一过门的重复,使曲调显示出静穆、悠荡或阴森的气氛。适用于书中人物昏厥后苏醒,或幽魂出现时演唱。如《白蛇传•端阳》中白娘娘显了原形复苏时即唱此调。《王魁负桂英•情探》中的“离魂”选曲,唱词改原来的四三为三四句式。周云瑞以离魂调为基础,在曲调上发展和创新,谱成“新离魂调”,刻画了敫桂英冤魂满腔哀怨,飘荡进京的景象。他又在《英台哭灵》中,以短腔和短过门的重复为特点,试创了“反离魂调”唱腔。严雪亭也在离魂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曲艺的曲调因素和大三弦的弹奏方法,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淑英告状》中演唱了另一种柔中带刚的离魂调唱腔,表达了杨淑英滚钉板告状的坚毅心情。

 
新离魂调-周云瑞


    由周云瑞创作,采用“3434”的词的格式,保留了凄凉的感觉。
令令调-周云瑞

由书调衍变而成。唱词口语化,上句都加有“令啊又令啊”语助词,和下句一气呵成。无句间顿挫和六字拖腔。节奏明快、流畅,宜表达诙谐情绪。如《白蛇传•捉白》唱段,用此调演唱。
 

海沦调-周云瑞

衍化自民间小调。弹词吸收后融于书调中演唱。七言上下句式,曲多于词。转腔频繁,感情凄怆。传统书中常用。如《描金凤》中汪宣沦落街头求乞时即唱此调。中长篇弹词《双按院》中杨传、李乙临危设计时,用急促的板速演唱,效果颇好。


 
新海沦调-周云瑞  

海沦调和令令调合起来,并加上有调的数板。

 
耍孩儿-陈希安

亦称“道情”。弹词曲牌。清代广泛流传的民间小曲。渊源于南宋后的“渔鼓”,以渔筒简板作击节伴唱。唱词定格与南北曲曲牌不同。弹词演唱的是江苏一带民间艺人所唱的四句三言、六句七言,54字的多段唱腔。长篇弹词《珍珠塔》,方卿得中后乔装道士戏弄姑娘“唱道情”即用此调。演唱中用三弦琵琶以“摘弹”手法和低音“6”交叉,摹拟渔筒简板击节声。经弹词演员周云瑞对过门作了丰富发展,加强了音乐性。  
 
 
南无调-周云瑞

弹词曲牌。演变于民间小调。弹词书目中一般用于僧尼空门自叹,用常言俗语演唱。七言二句。曲调简捷、顺口,除可加衬词外,句前句后分别加有“南(哪)无(嘛)、嘛哩嘛呵萨”以及“阿弥陀佛”等语助词。长篇书目《荆钗记》中女尼用此调。


 
山歌调-刘天韵

民间小曲曲调名。流行于江南吴语地区,又名“吴歌”。为山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歌唱。七言四句,28字为一首。曲调舒展、流畅,自由放歌时可大量增加衬词。内容多为耕耘、采伐、时令和情歌等。传统弹词书目中较常用,如《双珠凤》来富唱山歌,《三笑·唐伯虎追舟》船家唱山歌,唱时在歌尾加三声“吠呜唆”语助词拖腔,增加了曲调的歌唱性和趣味性,成为其特色。

 
汶水歌-周云瑞

山西汶水地区的民歌特色。
 
刀切戏-华佩亭 朱慧珍

源于安徽刀切戏。
 
文书调-冯筱庆

苏州文书曲调名。渊源于宝卷等曲调。1937 年前后,王宝庆始创以七言白话韵文,用小三弦自弹自唱(二胡伴奏),称“苏州文书”。书目有《白蛇传》、《玉蜻蜓》等。并有《十叹空》唱篇,较流行。曲调无高腔,且变化不大,但朴实、平稳,旋律动听。1959 年,上海人民评弹团演出中篇评弹《三约牡丹亭》时,吸收为曲牌。作为大踱唱篇曲调,颇为传神。
 
 
快文书调-孙钰亭  

由于内容角色的需要,节奏要比文书调来的快。

 
九转三回调-杨振言

亦称“扭转三环调”。弹词曲调。由“俞调”吸收民间小调衍化而成。上下句唱腔,旋律固定,转腔特多故名。速度中庸,调式主音为“3”(mi),此在弹词中较少见。宜表达悲怆情绪。长篇弹词《双珠凤·坟吊》即用此调演唱。

















[ 此帖被沅牧生。在2012-05-19 20:5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燕雁无心

ZxID:14718963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总是告诉自己,保有一颗年轻的心,如同宝藏青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5-15 0
年年,哪里搞来的…
流星无愿

ZxID:15342418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5-16 0
评弹的流派,我基本都能哼上几句。。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5-19 0
已审,感谢支持素材区!发了很多好贴!
相关内容:
元曲曲牌名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7357_u264835/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