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910 回复:4

[宗教民俗] 解说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辞。

ZxID:4720239


等级: 文坛鼻祖
配偶: 巫婆smile~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6 0
解说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size=5][/size][attachment=11338235]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size=5]第一个节气:打春[/size]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size=5]一月一日:元旦 [/size]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size=5]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size]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size=5]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size]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size=5]四月五日:清明节 [/size]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size=5]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size]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size=5]
六月一日:儿童节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七月七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size]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size=5]
农历七月十三:敬老节

八月一日:中国建军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size]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size=5]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size]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size=5]九月十日:教师节

十月一日:国庆节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size]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size=5]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size]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size=5]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size]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size=5]农历正月初一:春节[/size]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size=5]年[/size]

人人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



[size=5][b]传统节日表[/b][/size]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 
3, 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4,二月初二 “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5,二月十五,花朝节 
6,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现在一般定在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 五月初五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习称七夕、七月七, 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17,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8,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20,冬至 
21,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 
22,祭灶节: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年除日,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 :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 六月十四的 六月六的 六月五日的 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 二月十九 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 十一月十九 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 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
璎珞joan

ZxID:12015249


等级: 热心会员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6 0
额 小誓  原来你混这里来啦
传统节日,现在就意味着放假和回家 好像当初那个纪念意义都没有以前的浓了,就像是,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很开心,现在过年,我只能想着就是能见到爸妈和老弟,和家人在一起
传统啊,还是不能丢
挺好的,我有好几个不知道由来呢

楼主留言:

呵呵
恩那~
我在弄原创  图区和 音乐
跟着我的脚步吧~
嗷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6 0
相关帖。

感觉是节日的简单介绍,建议补充生动些

★ 我国十一个传统节日来源(组图)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8107_u789464/
北清欢°

ZxID:10178158


等级: 文学之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8-26 0
o(╯□╰)o

你好勤奋啊。
加油
总有时代结束总有故事未完

黄梅大侠

ZxID:17076306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23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