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隋唐确立考试取仕,即科举制度起,考试与录取舞弊现象便出现了,且从未有断绝过。
纵观种种舞弊,除考生单方行为外,不外乎通过行贿手段,达到被录取的目的。这种行贿手段,千百年来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说法,叫“请托”——通过关系贿赂考官。
[attachment=11337587]
如何买通考官?这里很有学问。
遇到见钱眼开的考官,不用多说,悄悄送上门去即可,就愁考生不送。如果是比较正直,或是胆小的考官,就不太好办了。比较可靠的办法是走“女人路线”,给其爱妻宠妾送钱送物,这个办法一般都比较灵验,枕边风作用大。
[color=#6699cc]清末民初人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清代掌故遗闻多达13500余条。其中,“考试类”的趣事不少,有一条《俞长城背贴院试文》,说的便是通过行贿女人,从而实现舞弊的事情。雍正十年,一位名叫俞长城的河南督学主持一次童生考试,想走捷径的考生大有人在。但俞为官严谨,要想走他的后门比较困难,但有人从俞宠妾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试日,辄禁其仆从出入以杜传递。乃其妾与仆勾通,作奸犯科,将传递之文,贴其背后补服之上,仆揭之以授试士,俞不觉也。”俞小老婆这主意也真绝,把答案贴到俞长城衣服后背上,带进考试,把俞本人都给忽悠过去了。 [/color]
走女人路线的方法并不是清时学子的发明,应该是自古即有的中国人交际中间的“潜规则”。
[color=#ff6600]赵恒当皇帝的北宋真宗年间,临津县尉任懿行贿成功,最终及第,便与考官妻子的帮助分不开。这名考官叫王钦若,很腐败。任懿通过老乡、和尚仁雅,找到与王关系不错的另一名和尚惠秦,约定350两银子行贿及第,并将贿银数写在纸上。但当时王钦若已提前进了考场,惠秦和尚亦贪,将约定的贿银数少写100两,减成250两,通过门客告诉王钦若的妻子李氏。李氏便将任懿的名字和行贿银子的多少写在随从祁睿的膀臂上,进场通风报信。
[attachment=11337588]
照理说,贿赂之事外人一般很难知晓。但因为任懿行贿是空头支票,贿银未及时兑现,这才把事情暴露了。考到第五场时,借祁睿送汤到考场内时,王钦若悄悄嘱祁睿赶紧找任懿要银子。谁想,这任懿被录取后,也许是一时激动,竟然没有把贿银给王钦若就跑回家去了。最初的介绍人仁雅和尚只好写信到老家找任懿要这笔银子。不知怎么搞的,这封索贿信竟然落到一个叫常德方的人手里。常德方一告发,这桩丑闻就为天下人知道了。
此事见《宋史·王钦若》(卷283),“河阴民常德方讼临津县尉任懿赂钦若得中第,事下御史台劾治。初,钦若咸平中尝知贡举,懿举诸科,寓僧仁雅舍。仁雅识僧惠秦者与钦若厚,懿与惠秦约,以银三百五十两赂钦若,书其数于纸,令惠秦持去。会钦若已入院,属钦若客纳所书于钦若妻李氏,惠秦减所书银百两,欲自取之。李氏令奴祁睿书懿名于臂,并以所约银告钦若。懿再入试第五场,睿复持汤饮至贡院,钦若密令奴索取银,懿未即与而登科去。” [/color]
一般来讲,走女人路线得有中间人才行得通,如果没有中间人,便不太方便。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啊,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不愁办不成事。
[color=#ff9900]科举考试正式成为制度,始自武则天当政。武当政时发生的一次录取舞弊,大概是[color=#FF00CC]历史上最为荒唐的舞弊事件[/color],事件的责任人是武则天男宠张昌宗、张易之的弟弟张昌仪。明末清初文人丁耀亢撰辑的《天史·张昌宗兄弟伏诛》(卷2)中有这样的文字,“弟昌仪为洛阳令,请属公行。有选人薛姓,以金五千两贿昌仪。昌仪以属天官侍郎,后失其名,遂举在铨,姓薛者六十余人,悉留注官。”
丁耀亢所记的意思是,张昌仪任洛阳令时,公事私办,行贿必办。有一次,一名姓薛的待选考生行贿张昌仪黄金5000两(一说50两),希望能够被录取,张便叮嘱下属官员去办这件事。哪知道这位下属竟然把姓薛考生的贴子给弄不见了,忘记他叫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录取。便去请示张昌仪,这事该怎么办。张昌仪听罢责骂下属不会办事,吩咐——“只要见到有姓薛的,你全部录取,不就行了吗?”那次参加考试的有60多个姓薛的,结果,全被录取了。据史料,这名下属名叫张锡,当时,姓薛的考生是利用张昌仪上朝时,在路上拦住他的马,当众递上贿金的。
此荒唐之事,大概非与皇帝关系特别者不敢为。张昌仪为什么敢这么做?原来他与其兄张昌宗、张易之一样,都是武则天的男宠,之间有一腿呢。
[attachment=11337590]
张昌仪干的这件事虽然荒唐,但最后毕竟办成了,虽然60多个姓薛的考生,至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录用做官的。而更多的时候,想在取录时舞弊并非易事,有时还会弄巧成拙,惹出麻烦。
[/color]
[color=#6699cc][color=#FF00CC]古代办得最不利索、最糟糕的一起录取舞弊,应该是北宋著名大文人苏东坡干的。[/color]因为大意,这位有意将试题泄露出去的主考官,最后不仅自己看好的学生没有考中,还让对手、章子厚的两个孩子捡了个大便宜。
宝庆二年(1226)进土罗大经撰编的《鹤林玉露·甲编》(卷5)中,记录下了这事件:“元祜(字‘左’应为‘右’)中,东坡知贡举,李方叔就试。将锁院,坡缄封一简,令叔党持与方叔,值方叔出,其仆受简置几上。有顷,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来,取简窃观,乃‘扬雄优于刘向论’一篇。二章惊喜,携之以去。”
李方叔是苏东坡的得意门生,家贫好学,苏东坡甚为赏识,有意帮他及第,谁想却出了这么大的意外。李方叔回来后找不到老师给的那封信,意识到已让章持章援兄弟俩偷走了。但此事又不能声张,只好忍气吞声。试卷发下时,论题果然是“扬雄优于刘向论”。二章知道这里面的“故事”,有意模仿苏东坡的笔调和文风,做好了试题。
[attachment=11337591]
苏东坡阅卷时,看到一份卷就像是李方叔做的,便判为第一名,实际却是章援做的。还有一份卷子与第一名的卷子也差不多,苏东坡判为第十名,是章持做的。名单公布后,李方叔落榜,苏东坡大惊失色,问李方叔是怎么一回事情。知道内情的苏东坡大为悔恨,赠诗李方叔相别。李母认为儿子命该如此,“苏学士知贡举,而汝不成名,复何望哉!”李方叔从此放弃了科举考试。 [/color]
从中国古代科举史上看,行贿舞弊事件确是层次出不穷,行行色色。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考试弄虚作假现象深恶痛绝涉案,只要案发,重者可杀头、抄斩。如在明初的“南北榜事件”中,仅仅因为录取的都是南方地区的考生,朱元璋便据社会传闻,对相关人员施以酷刑,将会试考官白信蹈、张信等人诛杀,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虽然免于一死,也遭发配边疆充军。反科举舞弊,在明朝成为一种制度,但是,虽然明朝的法律很严厉,实际上并没有杜绝舞弊,一样有腐败。
[color=#ff6600][color=#FF00CC]中国科举史上最搞笑的一次舞弊事件,就发生在明朝。一位名叫倪进贤的考生,竟然以“房中术”贿赂考官,此举可以算是另类“性贿赂”。 [/color]
此事发生在朱见深当皇帝的成化年间。清文人李调元撰著的《制义科琐记·房术》(卷2)记载,“倪进贤,婺源人,素不读书,以房术进万安。安大喜,适成化戊戍科,安嘱考官刘吉、彭华取之,遂登进士,选庶吉士。”
[attachment=11337589]
这万安腹中并无多少墨水,但因与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万贞儿(万贵妃)同姓,善献殷勤,得到万贞儿的青睐,自称为万贞儿的侄子,成了皇帝的外戚。先后升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权倾朝野。每到科举考试时,万安都要安排他的亲信、门生当考官,据记载,万安的子孙甥婿,只要参加考试,没有不中举的。
更搞笑的事情在下面,万安深知,皇帝没有不好色的,又把倪进贤行贿的秘术进献给朱见深,以讨皇帝欢心。偏偏朱见深不领此情,万安拍皇帝马屁拍错了地方。虽然朱见深治国无方,后宫等着他宠幸的佳丽如云,房中术对他有“实用价值”。但朱见深在这这件事关国家用人的科举大事上深明事理,对万安的所为感到讨厌,把万安训得十分难堪:“此岂大臣所为耶?!” [/color]
说到底,这些行贿丑闻的背后,一是要有人,再者有钱,不然再怎么投机也难被录取。如果没有关系,又少银两,再腹中无墨,考题不会做,那只有认命了。但是,如果遇到一名脑子进水的考官情况就不一样了,可能会时来运转。这是我最后要说的[color=#FF00CC]科举史上最离奇录取事件——文不对题却能中榜。 [/color]
[color=#ff9966]事发清顺治、康熙年间。一次山东举行乡试,有一生员应试。拿到试题一看,是天文方面的内容,此生员傻眼了,根本不会做啊。但进来总不能交白卷吧,心想,反正没有希望考上,于是胡乱地写一篇有关地理的文字搪塞。谁想,录取名单公布那天,竟然榜上有名。
原来考官在卷上有批语:“题问天文而兼言地理,可称博雅之士。”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记录在《清稗类钞·考试类》中。[/color]
这些我们现在这里说起来是笑谈,但当时确实对一些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size=2]作弊工具小一览:[/size]
[color=#6600CC]32万字的作弊小抄[/color]
这卷夹带其实是一块块宽23厘米、长41厘米的白绫。
[attachment=11337592]
夹带为一页对折四面收装,竟然双面四栏、从右到左用米粒般大小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竖抄着《五经》《二十四史》《论语》《大学》《中庸》里的文章。字体轻盈飘逸、秀丽端正。每折面3200字,一页四面共12800字,32页约32万字,差不多是一部长篇小说的篇幅了。
令人称奇的是,夹带在没有打格的情况下,每行抄写的文字仍成一条直线。所书内容以每页标题为序,有《五经逸篇》《经学》《通鉴纲目》《制艺源流》《大学衍义补》《三礼诸儒》《圣学》《道经》《理学》等。就题目而言,每页不少于20篇文章的内容辑要。作者还在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用红点明示,以便考试时一眼就能看到。
[attachment=11337593]
由于绫面光滑,毛笔尖也是软的,所以用毛笔在绫面上书写有一定难度。李有骨说,制作夹带要将绫面绷直后垫上硬物才能书写,通过这份整齐、详尽的夹带可以窥见考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多么“充分”。
[color=#6600CC]一套完整的清朝道光年间考试作弊工具[/color]
这套作弊工具共9卷本,均长4.5厘米,宽3.8厘米,厚0.5厘米。每卷本内约有10余篇文章,共10多万字,并配有一双可藏匿卷本于鞋内底层的加厚底男布鞋。让人称奇的是卷本内文字约有1毫米见方,通过牛角刻版印刷而成,可见当时作弊手段高超,并形成规模。
[attachment=11337594]
[attachment=11337595]
~~~~~~~~~~~~~~~~~~~~~~~~~~~~~~~~~~~~~~~~~~~~~~~~~~~~~~~~~~~~~~~~~~~
上面看了这么多不是鼓励作弊哈~~,只是列在这里引以为戒
毕竟还是靠自己来的好,作弊的代价往往很高哈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1-18 21: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