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503 回复:5

[宗教民俗] 中医知识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
中医知识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attachment=11337332] [/size][/color][/b][/color]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简介[/size][/color][/b]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u]中医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
[/u][/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u]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称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中的一支。
[/u][/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color][/u]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color]
[color=#6666cc]  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并不相容,然而,当今之科学期刊已多有论文研究之,并试图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中医中的部分现象和治疗机理。
[/color]
[color=#6666cc]  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定义“完整医药体系”这个概念时提到中医学:“NCCAM(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把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可能反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如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输吠陀医学(英文)。完整医药体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机体有自愈的能力,这种自愈可能涉及到了应用情绪、身体和精神的治疗方法。”
[b][color=#669900][size=4][/size][/color][/b][/color][attachment=11337341]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古代中医史[/size][/color][/b]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color]
[color=#6666cc]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color]
[color=#6666cc]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color]
[color=#6666cc]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现代中医史
[/color]
[color=#6666cc]  1996年,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color]
[color=#6666cc]  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
[/color][attachment=11337331]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古典基础理论[/size][/color][/b]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color]
[color=#6666cc]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color]
[color=#6666cc]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color=#669900][/color][/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3][b]精气学说[/b][/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color]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3]阴阳学说[/size][/color][/b]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3][b]五行学说[/b][/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color]
[color=#6666cc]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color]
[color=#6666cc]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color]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3]藏象学说 [/size][/color]
[/b][/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藏[/color][/u]: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color]
[color=#6666cc]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color]
[color=#6666cc]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u]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u]
[/color][color=#669900][u]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u]
[/color][color=#669900][u]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u]
[/color][color=#669900][size=3][/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3][b]气血津液
[/b][/size][/color][color=#6666cc][/color][color=#6666cc]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color]
[color=#6666cc]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color]
[color=#6666cc]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color]
[color=#6666cc]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color]
[color=#6666cc]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
[/color]
[color=#6666cc]  参见:针灸学及腧穴
[/color]
[color=#6666cc]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color]
[color=#6666cc]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color]
[color=#6666cc]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color][b][color=#669900][size=4][attachment=11337333] [/size][/color][/b]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3][b]病因学说[/b][/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color]
[color=#6666cc]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color]
[color=#6666cc]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color]
[color=#6666cc]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外感病因[/color]: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内伤病因[/color]: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继发病因[/color]: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其他病因[/color]: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发病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color]
[color=#6666cc]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color]
[color=#6666cc]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color]
[/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内生五邪[/color],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病位传变[/color],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病性转化[/color],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4][b]现代中医基础理论
[/b][/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
[/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3][b]中医新哲学观[/b][/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辩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
现代气本质
[/color]
[color=#6666cc]  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广义波。
分形分维经络
[/color]
[color=#6666cc]  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非平滑,非管,粗糙,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分形经络模型。 分形经络的分形维数
[/color]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3]中医分形集[/size][/color]
[/b][/color]
[color=#6666cc]  分形阴阳集分形几何中最简单的二分阴阳分形集的分形维数
[/color]
[color=#6666cc]  五行分形集自相似、多层次的五行分形集的分形维数
[/color]
[color=#6666cc]  数理阴阳阴阳的数理定量
[/color]
[color=#6666cc]  分形藏象五系统五脏六腑的分形维数
[/color]
[color=#6666cc]  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color]
[color=#6666cc][/color][attachment=11337342]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3]中医元气学说[/size][/color][/b]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认为,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来濡养,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并弥散全身。  
基础理论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color][/u]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一、阴阳学说[/color] [/u]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邓氏的现代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color]
[color=#6666cc]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color]
[color=#6666cc]  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color]
[color=#6666cc]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邓宇等的现代阴阳概念与定义)。
[/color]
[color=#6666cc]  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color][attachment=11337334]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二、五行学说[/u][/color]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三、气血津液[/color][/u]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color]
[color=#6666cc]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生理上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
[/color]
[color=#6666cc]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内至腑脏,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对全身各腑脏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color]
[color=#6666cc]  津液是指各腑脏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是指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并能渗注于血脉,起着滋润的作用。液是指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流注于骨节、腑脏、脑髓等组织,起着濡养作用。
[/color]
[color=#6666cc]  气血津液都是机体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气血津液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气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四、脏腑学说[/color][/u] 主要是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五、经络学说 [/u][/color]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关系密切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六、运气学说[/color][/u] 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用来推算、预测来年的天象、气候、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并提供预防、养生的方法。
[attachment=11337340] 
[/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4][b]关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b][/size][/color]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size=3]一、整体观念[/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color]
[color=#6666cc]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color]
[color=#6666cc]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机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
[/color][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3][/size][/color][/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size=3][b]  [/b]二、辩证论治[/size][/color]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1.概念: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所谓“[u][color=#669900]辩证[/color][/u]”,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所谓“[u][color=#669900]论治[/color][/u]”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辩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2.辩病与辩证的关系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而证则是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辩病又辩证,并通过辩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color]
[color=#6666cc]  例如感昌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辩别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方法,给予恰当有效的治疗,而不是单纯的“见热退热”“头痛医头”的局部对症方法。
[/color][color=#6666cc][color=#669900][/color][/color]
[color=#6666cc][color=#669900] [/color][color=#669900][size=3][b] [/b]三、相似观念=现代分形观----中医的三个哲学观
[/size][/color][/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是取象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
[/color]
[color=#6666cc]  分形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创立的,但分形即--相似的观念中国几千年前就有,如著名的阴阳,五行就是最古老的分形观,上个世纪邓宇等的新发现。是取象比类、象数学、取数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即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
[/color][color=#6666cc][size=3][color=#669900][/color][/size][/color][b][color=#669900][size=4][attachment=11337335] [/size][/color][/b]
[color=#6666cc][b][size=3][color=#669900]三元医学理论[/color]
[/size][/b][/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三元理论认为:“疾病万千,不离三元。何谓三元?毒郁虚”。[/u][/color]
[/color]
[color=#6666cc]  三元医学理论认识疾病,认为世界的万千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治疗,不离三个字:“毒郁虚”。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毒就是有热了,上火了,血热了,湿热,伤风、伤寒了。有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造成身体的肿胀、渗出、疼痛和器官损害坏死变性的改变。
[/color][/u][/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郁就是身体的各种不流行、不通畅、即郁滞不通。包括气、血、痰、湿、食、水在体内造成的不畅或堵塞。气滞则胀,血滞则青或疼痛,痰阻则难咯或出现神志病变,湿盛则沉重,食积则不消,或大便艰。水停则胀如腹水[/color][/u]。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虚就是不足,即气血阴阳的不足。气虚无力,血虚则无华色,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color][/u]。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世界的万千疾病 ,有毒了,不通了,虚弱不足了,除此三者,没有别的病。无毒无虚腑脏经络通畅,则无病。这就是武学文中医主任医师的“三元医学理论”。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医学的整体观念,治病时辨证论治,要分清毒郁虚,提纲挈领地认识疾病。整个自然界是一元,一元产生阴阳二气(即自然界相互对立又依存着的两种属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从阴阳的二元论到毒郁虚的三元论,才更适合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三元论能统领疾病的各种辨证方法(阴阳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任何以一种辨证方法和其它辨证方法割裂开来,或者以一种经典理论(如六经辨证)来限制和阻止其它医学理论的发展,都是非常错误和不得人心的。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三元医学理论的毒郁虚之间,也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也不能把毒郁虚完全割裂开来。即毒中有郁有虚,郁中也有毒有虚,虚中也可以有毒有郁。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三中有一,或者三中有二,才能完整系统的认识疾病。
[/color][b][color=#669900][size=4][/size][/color][/b]
[b][color=#669900][size=4]中医的望闻问切
[/size][/color][/b][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size=3]一、望诊[/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 .形体观其形体,可知五脏盛衰,轩岐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按俯,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脑为元神之府,肾精生化之髓充实其中,才能神光焕发,思维敏捷。苦头往前倾,目睛内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将惫现象。背为胸廓,心肺居于胸中,背曲肩随,是心肺已虚象征。腰为肾脏所在部位,不能转摇,是肾脏功能衰惫的表现。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size=3]二、闻诊[/size][/color]
[/color]
[color=#6666cc]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color=#669900][u]:1、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u][/color] ① 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 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u][color=#669900]。2、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味[/color][/u]。① 病人说话有囗臭,多属消化不良、腐臭多属体内有溃疡。② 病室内有尸臭气味,多属腑脏败坏。有烂苹果气味,多属消渴病(糖尿病)危重患者。
[/color][color=#6666cc][size=3][/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3] [color=#669900] 三、问诊
[/color][/size][/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现在仅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余未备述。[color=#669900][u]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团,病机全从证象验。[/u][/color]妇人尤必问经期,先后闭崩宜问遍,再添片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size=3] 四、切诊
[/size][/color][/color][color=#6666cc] [/color]
[color=#6666cc]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本节仅论切脉,余未备述。 [u][color=#669900]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color][/u] 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缓;紧张则呈弦紧; 痉挛则呈结代等等。只有将固定的心脏、脉络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连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
[/color][attachment=11337336]
[color=#6666cc][color=#669900][color=#669900][size=4][b]中医科分类[/b][/size][/color]
[/color][/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分类有利于提高中医生对疾病专一的研究和治疗,也为患者问医就诊提供了方便,主要有:
[/color][color=#6666cc]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一、 中医内科
[/color][/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color][color=#6666cc][/color][color=#6666cc]  [color=#669900]二、 中医外科
[/color][/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color][color=#6666cc][/color][color=#6666cc] [color=#669900] 三、 中医儿科[/color]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小儿疾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与成人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小儿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一旦发病,证候的传变迅速,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患儿对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确表达,加上小儿腑脏娇嫩,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也与成人不同,因而开设小儿专科很有必要。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color=#669900]四、 中医妇科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妇科主要治疗妇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 中医治疗妇人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五、 中医针灸科[/color]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中医针灸是针刺法和炙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六、 中医五官科[/color]
[/color]
[color=#6666cc]  主要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 七、中医骨伤科学[/color]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历史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olor][b][color=#669900][size=4][/size][/color][/b]
[b][color=#669900][size=4]中医四大经典
[/size][/color][/b][color=#6666cc][/color][color=#6666cc] [/color][color=#000000][attachment=11337339]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size=3][b]《黄帝内经》简介
[/b][/size][/color][/color]
[color=#6666cc]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传统医学巨著。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b][color=#669900][size=3] 《难经》简介
[/size][/color][/b][/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size=3][b]《伤寒杂病论》简介
[/b][/size][/color][/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人。
[size=3][b]  [/b][/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3][/size][/color][color=#6666cc][size=3][b]      [color=#669900]《神农本草经》简介
[/color][/b][/size][/color]
[color=#6666cc]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color][color=#669900][size=4][/size][/color][color=#669900][size=4][/size][/color][attachment=11337337]
[color=#669900][size=4][b]十大名医之祖
[/b][/size][/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一、针灸之祖——黄帝,[/u][/color]姓:姬,公孙 .氏:有熊、轩辕.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二、脉学介导者——扁鹊[/color][/u]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三、外科之祖——华佗[/u][/color] 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四、医圣——张仲景[/color][/u] 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五、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u][/color]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六、药王——孙思邈[/u][/color]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七、儿科之祖——钱乙[/u][/color]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 [u]八、法医之祖——宋慈[/u][/color]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九、药圣——李时珍[/u][/color]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color][color=#6666cc][/color]
[color=#6666cc]  十[u][color=#669900]、《医宗金鉴》[/color][/u]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color][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size][/color][/b][/color]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治疗方法简介[/size][/color][/b]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治[/color][u][color=#669900]疗方法主要分为:“中药”和“针灸”以及“拔火罐”三种方法。[/color]
[/u][/color]
[color=#6666cc]  △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color]
[color=#6666cc]  △针灸按人体十四体表经脉循行常用穴位针灸,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针手法和深度及角度。十四经脉为: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color]
[color=#6666cc]  △拔火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color]
[color=#6666cc]  方法割裂开来,或者以一种经典理论(如六经辨证)来限制和阻止其它医学理论的发展,都是非常错误和不得人心的。
[/color][attachment=11337338]
[color=#6666cc][b][color=#669900][size=4]中医别名知多少[/size][/color][/b]
[/color]
[color=#6666cc]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岐黄[/u][/color]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医中圣手[/u][/color]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 扁鹊卢医 [/color][/u]《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悬壶[/u][/color]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杏林[/color][/u] 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color]
[color=#6666cc]  [color=#669900][u]虎守杏林[/u][/color] 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color]
[color=#6666cc][u][color=#669900]  再世华佗[/color][/u] 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青囊[/color][/u] 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日:‘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color]
[color=#6666cc]  [u][color=#669900]苍生大医[/color][/u] 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color]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09-10-29 18:1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 灬千ヽ

    派派币 +20

    原创内容+基础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0-29 0
Re:中医知识
咳咳。。不错的内容。。可惜咱不大懂这个。。
1264の不二

ZxID:6614926


等级: 派派版主
坠入960331の星河     09520周年&19529上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0-30 0
Re:中医知识
中医也很博大精深``
虽然西医治病更快``
但是觉着中医更治本``





yinyun7

ZxID:5701978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0-30 0
Re:中医知识
中医拨打高深啊。。。。。。
sanly123654

ZxID:5857771

等级: 自由撰稿
思我之行~与子成亲~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14 0
Re:中医知识
穿越一定要学中医呀~~~~呀~~~~呀~~~~~~
想要温柔体贴多金心里眼里只有我一个人的腹黑级美男~
漪儿

ZxID:9710392

等级: 牛刀小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13 0
Re:中医知识
中医....最近才去看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