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极拳的循经看《龙行大草》与《武当神剑》
《翰墨缘》也提到“传说中张三丰的龙行大草传世……”。
“字体的结构,由起笔开始,内力劲路的轨迹出现某一方向螺旋反复。或左或右的单向旋转,如同人体中的内外缠经现象。类似修真或太极内炼之法中的太乙循经。以右手为例,因为常人的书作是右手作书,但是循经现象则是双手双腿都具备的生态生理现象。经络的阴阳互为组成人体的内载循经。写字时的字迹笔划向左旋转,正是手三阳经向手三阴经由手臂的外侧由上转入内侧的生理现象。字迹笔划向右旋转时,是手臂内侧由手臂上转向外侧的顺时针方向的循经。这种循经气化是体态中经过修真专习而后得到的潜气内行。或说不定,人在书写进佳境的忘我神化过程中,气机内行,内力与书作臻如妙境,在字迹上出现与循经出现同一轨迹。道法自然,人天合一,正是书作使人得以长生的密谛,也是修真丹脉的内持顺应以书演道的作为。”
传说中张三丰的龙形大草传世即是此为。刘熙载在《书概》中也提到‘潜气内转’的‘一笔书’。傅青主也有这样的体会:‘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不得如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乘左之故也。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吾复何言,盖难言之。’这段内容是叙说神与书的统一。神气往来者,可以臻入佳境。”(《翰墨缘》)
“潜气内转”与“太极拳”的循经,同出一辙。即说三丰祖师已经将文武汇宗,书诀与内力参同。留下这内家武学,丹道与书道,字势与脉络,人与书,人与剑,大统合宗。大泛时人也在追求,书法与剑学。自己去探索,莫如与祖为孙,参学正宗痛快!书家的内功乃见之于修脉。缠经循脉见之精微。
在武当太极内脉之中,太极拳较简单,当年龙虎堂《九宗汇元》之金匮玉函中,记载武当的“太乙神锋”为要较多,太极拳这个小节目,记载欠详。这也是古人心中泛学皆有次第,故先将太极拳贡献到社会上,做为健身的一个项目,是有根据的。太极拳能转入内敛,无论健身而言,还是深入修真而语,都是通向码头与船的那块“踏板”。
太极拳又名之为先天拳,先天发内脉,大道有全真,这二句是旧传武学之格言,号省先玄,造就物真,翻作易理玄象,故称之为先天拳。为让太极拳的修为者对武当脉流有个概泛的认识过程,笔者选登了关老先生著作《武当修真密笈》及纪念关老的系列文章的一部分。因为关老在修真与武学上给后人留下了楷范,宗风传言,武当脉传的宗风传人都精通太极拳,可是精习太极拳的人并非都是武当一脉,这句话应该说已经交待清楚了太极拳与传统古老的宗风之间的次第关系。关老及我的师辈都说过,《武当学脉》犹参天大木,太极拳是树上结的一个“桃子”。这句话可能不被常人接受,可是这句话却指引着善于学习的人从散流而踏入宗风,走向脉传。
书法与剑术
清石涛诗:“画法关通书法律,苍苍莽莽率天真,不然试问张颠老,能处何观舞剑人”。
书法与剑术,这已经不是鲜人耳目的内容了。学书与学剑是文武同宗,是古已有之的。“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这段文字记载古书家张旭的书作精绝是在观舞剑的反思、激励下悟道的。究竟书法与剑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谈到书法的姊妹原料,往往限于诗、文、画、印、拓,均属艺术创作之内。如有人提出剑术一语,会激起书学艺海中的反应。尽管古人看舞剑能使书学大进,顿悟笔法。事实上能在书法与剑术两境中下功夫研探者,必定人数见寡。或者应该说看剑悟笔法,和自身学剑通于书道是不能相同的。
书道中的多者当然精于笔法,而未必通于剑法;而善剑术者,多不以书法见精。事实上,能以书法与剑术两者等同并修者,是为少数。当然,在强调剑术入书道的基点上,没有否认不会剑术的书者在书法中的成就。而在内功修真的气书范畴中,则应注重剑术的学习。所说的剑术,也并非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把势花剑,而是有传统风格的内家剑法。从所周知,武当剑驰名武林,天下皆晓,是因为武当的功夫是以修真为本源,以内功参悟剑法。当年武当神剑祖师,将八法神剑留于后系,嫡传正宗,是武林之隐,学名为“太乙神剑”。演为劈、刺、抹、撩、抽、揭、横、倒八法神功,以神会意,以气运身,以气贯剑,身剑合一,神剑合一,乃渐入臻境。剑学本源系武林中之练功之杀法,克敌强身,为武当正宗嫡传,流落民间。
剑学本身是一种艺术,即练神练气,强身祛疾。武当剑驰名天下,是其“击舞双并”之剑的独绝造诣。击以应敌,舞以自习,内调神意气血,而入丹道修真,外注阵法布局,应敌在千人之中,以柔克刚,出势惊绝,不落俗套,非从人所知。因此,武当剑术鲜知世人。
书法本身的用笔,笔垂中宫,八方回荡。笔锋的转、折、顺、逆、留、纵、提、按等变化,示之为点、挑、横、竖、撇、捺、厥、钩等形迹。古人的造诣是经过若干岁月,屡经历代的探索,师徒相承,辗转相习,流有余波至今,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尽管在人们的思绪里,知道其影响,有的人也想超然物外,创什么“太极神笔”,运什么气功,以探索气书的隐奥,事实上已经不是前人所授,而是鲜知于世的创新,精神可贵,但毕竟不是旧之宗传。
武当太乙神剑门正宗,京华隐者关亨九先生年越耄耋,著书《武当修真密笈》中,介绍武当内功,太乙字拳门的功夫。练字即是练功,写字也是练武,笔剑合人。练功时以笔代剑,应敌时用剑写字,横竖撇捺,如入无人之境,克敌乃入写字之臻境。
书法的姊妹艺术——除诗、文、画、印、拓而外,当然要首推内功剑术。当年张旭观舞剑的启示,很难说没有书剑双修的人存在。每见于文武并进的书家,精于武学,擅长书法,融文武刚柔为一统,参为太极,把握阴阳。“一团和气率天真”。历代书家以迹传后世,为人注重,因为一些阳阳之差,这些学者没有把武学剑法剖示于人,这也是合理的。
书中之妙,要万毫齐发,合之于神,敛运于力,起于丹田,运在手笔,施于毫端,而渐入臻境。剑法之要,以内功行持,以气运身,以力以气注入剑体,灵动三锋四仞二弦脊中,吞吐自然方为剑法要学。所以书、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补互助的血肉关系,溶于内功可以使剑法、书法皆尽于完臻之境界。
古往今来的书法理论技法的丛书,博大精广,深浅均成,已足够今天学习使用的。而在剑法内功之次第的著作,濒见稀有。社会上流传的武术丛书,多以套路出现。仅于剑学说要,太乙神锋之会仞图,戳杀诀技类的内容,参于书法的学习,启于后学之门径,以九宫演化,务要以精良详推。
书法一道所施之的功夫,是在平面上见方园力量,或迟或速,或顿或提……,或为遒劲,为艳丽,皆取决于书者的笔下功夫。笔之运行并非单纯注重的纸上留下的痕迹。笔在运行的过程中,包括纸上的行止运动,更包括没有接触纸的笔的运动。因此,只注重在纸上的运动形成的墨迹,而忽视笔在空间,离开纸的运动,是不足的。只有将笔在纸上的接触力量,和没有接触纸的空间转换运行力量,综合而统一调节,才有希望达到“潜气内敛”。这样,笔的起伏、连贯、气机、血脉都可以得到机会。
书道之技法,会有更多的机会再现笔下。
剑术的功夫,是在空间立体中见方园力量,或斩撩、或击刺……总需始终一气连贯,体现刚柔、流利、洒脱、紧落,或惊或安,都在行功中体现。以神气相参差。既要知道自我在行功,又要知道对方与自己的对阵交锋。剑到处自我要心中有数,包括剑的三锋、四仞、二弦脊的运用。自我手脚身法的配合,更要上下连贯,“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神宜内敛”。无须有缺陷处,无须有凸出处,要以气圆形,以剑行法度,才是学剑之基础。“剑如飞凤”,“剑走一偏”,以剑带身,处处有机可乘,时刻法中见精,如此,剑学初悟门楹。
易学认为远取诸物、近取自身的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学术成长。书法、剑学亦是如此。空中见剑立于方园法度之中,纸上行笔施法于平衡水准之上。剑以全身俱动,以神相会,以气运身,笔以神思相感,周身灵通,一脉相承,同出一理。剑学与书法可谓同工,出之刚柔显化,示之文武两途,实先贤合为一身之诣。这样看来,剑锋即毫端,摇笔则是挥剑。剑学和书法,并不是先以理法相参者,都应先有实际的感受,而后再作商榷。否则只能是空谈而已。
太极总诀与走笔
书作和绘画的艺术都离不开笔的运动,离开了笔就失去了痕迹,更谈不上造诣了。这样,笔的使用,或是运笔的操作,则成为大家探索的重点。因此产生了笔阵、笔势、运笔、执笔等等系列内容正式提出来为人们所重视。这里提出来的太极总诀,即是内功书作运笔本身的运动轨迹。简单地说,是凡传统用笔的造作操行,都不可能离开笔的运动过程。无论书作与绘画,都强调重视用笔,书中的笔法,绘画中的画法技法,均离不开笔的运动。
从内功的运用来进行创造的话,无论书画都注重笔的使用。以气运身,以心行气,气力相并……,演示了笔的功能态的造诣。书作和画法的完成,均依赖笔的运动,成熟的运动,来反映心声的思潮崩起的痕迹。是否能尽善地使气力相合,完成创作,使之进入“潜气内转”的层次,是直接关系到笔的运动的轨迹。
笔的轨迹如同战场上的用兵演阵,取决于时速形成的结局,当然这一切均为心机所使。笔的轨迹的形成,一方面是自然顺利的用笔,熟练功夫的构成。但重要的一方面则是运笔的轨迹所出现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主宰、影响着书作绘画艺术的质量。太极总诀则是抽象概括地阐述“道”的内涵。
笔的轨迹是由人操作所致的。入手之际,笔未动则神先动,或是笔未动,自我的心意神思未动,笔已动,自我的神思心意亦动。无论笔的动静往来,均由心意神思的牵动而动。这样看,以神思心意相感的动,则形成了用笔的技法,构成了创作神思的创造,笔是工具而已。如何利用笔所形成的运动,如何掌握笔在运动中的轨迹,是造诣中重点,决不可忽视的内容。也可以说,一切创造的优劣成败,笔的使用是有一定作用的,是起决定作用的。
“百家腾跃,终入环内”(《文心雕龙》)指出众妙纷纭的用笔,是以太极而喻言。“易演天下故”,还是当然用《周易》来喻拟,“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古人曾以易理昭然天下万物之势,究万物之变化。笔势之轨迹,笔的运动,动静运化,也是如此。太极总诀是说轨迹的超然变化,离不开太极之态。太极是什么?太极包含了阴阳两极互体的统一概念,太极图是一个圆,中间用S线分成阴阳,即今天太极图的形象。专家们考证,这已经不是远古时代的太极图象,相传是宋代陈传创立太极内丹派时造就的太极图。—S线的勾画,体现了一个整体的阴阳笔势,“万物出于太极”,所以在实际的绘画书作中的用笔、笔势,均是由太极S线的轨迹生成。一些用笔的轨迹,是笔势在空间和平面之间运动生成的轨迹所留在平面上的痕迹。人们在通常的情况下,只注意平面留下来的痕迹,忽视了空间的行笔过程。笔在空间运行时,没有接触平面,没有留下痕迹。而在空间运行时,一旦接触了平面,便形成了“墨迹”,形成了有轨迹留下来的“创作”。如果能充分地领悟在空间和平面的运动中的S线的笔势,则可得出理想的虚实呈迹的轨迹。虚处是在空间的笔,实处是有痕迹、平面的笔。“太极总诀”是交待S线在笔势中形成的规矩。直言而说,无论是什么书作,画品的用笔,都是由S线轨迹演化而来,所以说S线的太极笔势的轨迹,是用笔之归根法诀。
那么为什么只有S线的物象是太极之形呢?这恐怕会引起好多人的追思和疑意。是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的物象是有联系的,是会被人们寻索到答案的。人的生态中运动着的力量是什么呢?是人体中的元气在循径中产生的气机振动。气机的循环是由阴阳相互转化的。气机的左进右出,右进左出,形成了太乙循经。而人在挥毫创造之时,只有无意识地进入创作神化的“通会之境”,是和气机同出一轨,这样的痕迹是“出于天然”的。否则,书作中,画境中,都会有“得机而不得势”的境地。唯一可以弥补“得机而不得势”处,只有顺人体气机的循径运化,才会有动作灵态的出现,与“天然妙合”成为一体。内功境地高深的人,会审知气机在体内的“通会”,阴阳平合的“不激不励”,进入天成的臻境。S线则是真气循经的轨迹。“太极总诀”所指的S线,是先天生成的体态。诀云:
法成太极贵园通,
合和四相出玄功。
阴阳道妙称太乙,
虚实有象造化成。
会将太极结有形。
乱环妙处悟至理,
反侧应机妙更生。
“太极总诀”是内功书作行笔的一种密传心法,通过无数个无形的S线构成完整的书画的笔势。而在S线的运行施笔中,仍然有无数个S线的运动隐现其中,当然,这里包括了起笔的转乘、顺逆、平动、折叠、转锋、绞提、方园、内压外拓、中锋、侧锋……等。执笔如执剑,“横扫千军”,“多少神兵来助阵”,“下笔犹是云雨飞”等诸语,均是太极S的行踪描绘。学者可心悟手随,唯深功者可知,非浅学可悟。
先天拳以物类全象,以医理应真,乃全其道妙。以物类全象是拳乃翻化拳脚,构成拳艺来操真养形,以此操修与道合真,是为拳合于道。以医理应真,是拳脚出入合于内脉,阴阳反侧,表里循缠,举手投足皆以气脉阴阳周之,是谓之武通于医。如此而论,武通于医,拳合于道都有其内在的原因。
从太极拳的循经到当年三丰祖师得天台神韵而创之“龙形大草”,都是以内力循缠发微启象之操修。由龙形大草之字势法脉而宣化翻成武学内家剑法,都是以潜气而行之始终的。武当剑之内脉精习,从外形有法的劈、剌、抹、撩、抽、揭、横、倒八法剑真到第一路数的“化气凝神”,是武通于医为基础,武合于道为至极,从中领略“医易”。这里也是宣发动功之微,而感人身气脉阴阳之顺逆往来,从外形之动来宣合气血,操之有形,内脉宣合以尺度,外合天象,同天星地脉,同轨同流。内合神思应在操拳之艺业,感合内脉。法法通明,均不离其环中轨律,是同宣之诸为,不离内脉。
太极拳从无极初启发动作,即从无极而生动。拳经“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此概言太极操拳起势之由,是从静化之阶段作为行拳之初的理会基础,(而初学者多忽视这个阶段的操修)然后产生动作。这简单的动作从理会静化之极静脱化出来,是为“静极生动”,或“动静相感,阴阳互为其根”演化出来的行功,是《易》理中无极生太极之过程。
龙行大草作为书法专修来讨论,“龙形”是指书学之中的书写内力形成的旋转,内外缠行之“遒劲”。“大草”乃是书法艺术领域中,由隶书演化出之“章草”,由篆演化出之草诀转化来的书体,是简于行草而优于行草的表现形式。
如此而言之,“龙行大草”之含意则丰富了其书作的神彩,也可以说这独立生成之生命,即贯穿了传统的书诀,又体现了“笔走龙蛇”之“潜气内行”,构成了一个升华而后的崭新生命。
然太极拳内操之法,由静定而生,从气血当中来,发生动作,招招式式莫不是因气血动而生动,莫不是每动每式都顺乎人身血脉筋骨而为,是故而言,顺乎自然,理合先天。气由力所推,精因血化成,力乃真元之气。血乃营养人身,夫元气得以养,真元以充固,此是太极拳营卫养身之说,太极之内练,由团敛元气始,顺乎自然,气血如日月经天昼夜无歇,人在朝暮之间操拳,顺自然而经天然,气血经循,乃构成络脉,久之内力通达于血脉,顺天而呈象外操于拳脚,内经于络脉,复有缠经发生,是气血贵乎充盈,筋骨复合顺,得养自天真,内养脏腑,通太脉络,外营拳脚,参同易数,假借武为而称之为艺业,如此焕养人生,可谓之修真得道也矣。
字乃天垂之象,圣贤演易,乃造文字,得阴阳之气,人爻为文。上古结绳画卦,近古文字立意,尽天理顺情理,乃造乐章焕文,留六艺演化至今。然字之造意立形,本乎天成,顺阴阳而育化,体万类以呈形。字之点划是以提按动静而结体,是以顺序笔通达络脉。筋骨出之,血肉充之,神气会之,此字之生命也。夫书成道,亦因字之结体与精神通化于天然,人以精神会而通玄,慧经园融,自然领略气合于字,字通之于气,字含万类之情,书藏环宇之经,精气所至之处即有妙悟参同,此书道之妙,书法之界,书学之意,故字可通玄。书者循其序,法者遵其律,道合自然,书者文宗之道也哉,夫为书者,先须近天然,后欲循天象,法与象通,自然明悟书之玄机,得之妙策也。
剑器为用,乃始于黄帝,制器磨利,取峒山之精,施离龙烈火,造物征工,号令天地,惊天动地,神鬼皆然,此远古之用。近古人贤以金气合于剑器,人剑神会,剑虽为器,亦如人之手足,操而为之,此武学之利。自从丹工慧于桑海,人天同界,宣法诸由,经合三昧,人与剑俱营精神,精诚所至,人将神思注慕剑器,使自然之金气与身剑如一,合之于丹道,剑法于人身之脉络相合,此是修真之剑,得自自然,顺应天然之作为。
经史而论,纯阳祖留有金丹飞剑,三丰师将剑气书诀合,久蕴其精,使剑学与书诀合,通达人身脉络,法聚精神,使利气参玄于道,利器藏锐锋,真元注神意,久之则合真,通达于道,呼之则应,守之则止,如同书诀,挥之则起,舞之有起伏,内与神气合,外以墨迹出,同轨于天地,合玄于书契,参同于道,内会于神而结丹凝之剑气,外旋则舞于河汉书机于道,留下万古云烟,剑气与神意通,操之脉络与书合其气血。书者为文宗之剑,武者为操伐之剑,两者合之复是参玄之剑,内会于神,合在气血,通在字迹,结体于自然,此乃可称上器神姿之剑。
武当一脉与武参玄,与文会意,与丹道通真,诸品结成内家丹脉。此三者乃旧传三昧,泛传为太极,散于盛世,与人为善。泛武为剑学,横于武林,与武参玄,复有神剑之誉。与文会意,养神逸心,宣发道妙,畅玄自然,诗文书画印拓,结翰毫操素卷,享尽天年。为书者,笔法也者,为诗文者性情宣发也者,诸般作为以艺为道,以艺通玄,宣理畅情,势为人事。丹法为道是古贤超远世俗,以艺焕真,以理通玄之作为,是人身与自然宇宙相因,自然与道相感,是道之由。人与自然相感振,与法其因,造物非常,自然有长生久视之态,是丹道之情。恭而言之,乃人与天地通玄,达慧之实象,先天后天之作为。
太极拳之循经以内外分缠形成阴阳,内外者阴阳也。书写文字无论大草还是行草,都有循缠的迹象出现,只是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而已,剑器亦然,剑之回锋、劈击、抽截、横带、斜抹、提挑、切崩、点刺等法都贵乎变化,一剑有一剑之法,一剑有一剑之则。譬如写字,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剑有一剑之则。譬如写字,一笔有一笔之天地,一笔有一笔之玄通,笔笔连绵不断,谓之气连,但在回锋、横挑、提按、主笔、点垛、分沉、疾徐、藏锐、裹连等处均有中锋、偏侧之转换。转换处乃有虚实生,乃见阴阳变幻。变换即见虚实,故左而右之,右而左之,如此内外滚笔,力气浑真,气脉流行也矣。无论剑学或是书学,均由人为,即如拳家,手足同而出之,即成自家面貌。
过去前人曾把太极拳、剑学、书学三者合参而言,以太极拳为中守之界,操拳养身,超迈俗习。文之以剑通玄书道,使书卷气中有剑侠之豪气。武之以文畅达剑络,致神剑韵彩多有雅致仙姿。此两者在宗风中均为互修,此文武两脉能得以真传而双修者,应别为上尊。以历史而论之,文武两宗均有自修,又有双修,但要经师传,别有蹊径通真。当然,倘若经过文武双修之人复而操拳,其风韵岂不超常?继而论之,拳家多借文风而臻自我。也可以说文采与剑气之交融,是哺育拳家气质的唯一之路。
太极拳之缠经现象是人身中气血循经出现的客观现实,这种内力入书,完臻书道之学,是一种神韵之升华,是推动气血行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主观因素。升敛而后,回归自我。剑学亦然,剑学以字势为气势,以字之基本笔划为劈、刺、抹、撩、抽、揭、横、倒,以字之血脉为剑之血脉,如此上合天垂之象,下合人身气脉,可谓远取诸物以应天,近取诸位以应自身,合之中庸,参言大易,是为太极者。仁贤曾以太极名之拳,其意义深哲,隐藏高远,正是“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倘若学人能同时参契书学之道及剑学之道,同宗同流探索,几经岁月寒暑无间,复而再操拳行气,可谓方识庐山真貌,可尝其中之味。
太极操拳,文书作字,武学执器,为拳为剑,终不离以人身而为其用,宣发气血,补充精神,是其基也。再畅其玄,可谓参玄留迹,文武同征,文留尺素丈宣,武通自然天然,是其玄妙之得,理会沧桑,千古不变,万载不移,此道之经也。
太极为拳以艺充之,文宗书作以道宣之,武夫论器以技为之,此三者终以易贯其境,神化性情。太极以内敛始于泛化为初,书作本精工,逸之为神情,武林畅剑情,以神意凝之。均以气血操玄而为用,均以人之性情精神参契同真。此三者之内在精神相同,简而叙之。诗云:先师传真会天工,太极拳法妙更生。文字经参龙形迹,金剑契合玄锋成。神意元通三千地,气血循缠十二经。桑海漫波移星斗,瑞昭河汉自通明。
太极拳之所以对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做出大的贡献,其主要的因素是太极拳在动作中产生有“循经”的现象。这个先决条件正是科学的依据,是太极拳本身所具备的生命力,这一切古人在传统血脉风格中,列为宗风之传习,将其喻之为丹家内炼。丹家内炼或是不被大多数人理解,但太极拳的操演目的“益气延年不老春”,确是符合所有人的心理。
丹家内炼的修为则是超越武学而形成的一脉体系,是专以“益气延年不老春”为目的的。太极拳的内操是武学达到鼎盛时期,自然转入“益气延年不老春”之必然要求的。随着武术之发展,人们将其与健身延年的学识结合起来,这是必然的趋势。这样从客观上来看,太极拳与丹家的结合就顺理成章,没有非议了。若是以主观的学统来看,太极拳作为内家武学,是丹家泛传于世的内操功夫,是当年历代仁真延宗血脉而臻学风的精神,所化为普济社会之慈,慧育人的心理产生的行动。在整编于古,发微于先贤,所遗留下这宗风太极之同时,而看到今人之太极拳,每以古之导引与古典体育为主,又创编诸多动作架子,其只具有养生之心理,而无内操循经之实。
按学识分析,大凡武林中人物,都是由武学而转入修身这一过渡阶段的,而太极拳则不同于其它的武学,它更接近于丹家之道,由内操才有转入修身基础之机会,继之而臻于内操。这样的修为是为内家功夫。八卦与形意就内家而言,其为是简于太极,是太极拳内操与武术功夫的夹缝中生化出来的生命。与八卦、形意诸多武学种类比较,太极拳是超越了武学而最早进入了丹道修真的境界。乃至后来诸多武学都以太极而效范,(因时代不同,武学施于伤残的年代渐而久远,武学在岁月的风尘中渐渐担负起健身强体,意欲长生的荷担。)
太极而外的其它武学,因时代条件的迅速变迁,没有进入内炼的完臻领域。也就是说,就循经而言,其他武学还是停留在单纯朴实的武学泛境中来窥望修为的起跑线。
[ 此贴被qianwen在2009-01-24 16: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