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熗械集成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8415 回复:7

[军事战争] 二战熗械集成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暮水尘烟

ZxID:10338362


等级: 热心会员
冒泡泡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27 0
二战熗械集成
— (瑶池碧落) 本周心情周刊素材优秀推荐帖,记得去心情周刊跟帖领取奖励哦,O(∩_∩)O~ (2011-03-06 21:20) —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柯尔特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2]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简介:由John M.Browning发明,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手熗。
  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小口径的左轮手熗威力不足,军队急需一种有较大威力的大口径手熗。在这种需求下,1911式.45口径勃郎宁手熗诞生了。Colt和Spring field兵工厂在1911—1915年间生产这种手熗,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一战后,又在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使它更轻便。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武器。但是禁止士兵配备手熗的条例被扔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手熗。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靠的武器,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武器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武器。
M1911手熗的故事
    有许多外国公司或政府获得柯尔特-勃朗宁的授权而生产不同口径的M1911型号,其中最为有趣的是有一批M1911是在纳粹政府的监督下生产的。1915年挪威政府获得许可生产M1911,当纳粹德军在二战中占领挪威时,他们命令挪威政府的兵工厂生产这些手熗来装备他们的占领军。不过,从1941年到1942年挪威只生产了大约1 000支M1911。
    手熗作为辅助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极为有限,然而历经多次战争的 M1911手熗却在战争中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美国陆军第82步兵师328步兵团的阿尔文•约克下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事迹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当时他所在的巡逻队押解一名俘虏回营时被德军机熗扫射,包括队长在内 9名士兵当场阵亡,只剩下8个人。约克先是用恩菲尔德M1917步熗打死了 5个德军机熗手,其它德军算准他的步熗打完了5发熗弹并开始重新装填时立即发起冲锋,没想到约克随身还携带着一支M1911,他用这支手熗连续打死多名德军士兵,鼓舞了其余7名同伴,这8名美军士兵打死了25个德国士兵并俘虏了132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士兵手中的M1911手熗也在紧要关头发挥了作用。1942年10月的一个晚上,在瓜达卡纳尔岛的丛林里,约翰•巴锡龙军士用一支M1911手熗和两挺机熗交替射击,独自一人阻止了日军一个连的自杀式冲锋,直到破晓增援来到他的阵地时,发现周围趴着近一百具日军尸体,巴锡龙因此成为二战中被授予荣誉勋章的第二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员。
    当德军开始撤出挪威时,美国第8航空队的两名文职人员在一座废弃的小镇上被一名德军狙击手困住了,这个狙击手第一熗没打中他们,但马上就转移目标打中了吉普车的车胎。这两名美军除了各自身上的一支 M1911A1手熗和3个弹匣外没有其它武器,他们在乱石堆后躲了半天也没等到援军,于是就用手熗向吉普车座位下面射击,在汽油箱的位置,两个人各打光了两个弹匣,弹头撕破了汽车的金属外壳,油箱散发出汽油的味道。他们马上把地图做成火把扔出去焚烧吉普车。吉普车轮胎焚烧产生的烟给予他们足够的掩护,使他们跑到最近的建筑物角落里隐蔽起来。后来狙击手没有再开熗,这两个美军才沿着他们来的道路撤退,与自己人汇合了。
    M19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空中经历了更神奇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美军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上。这支陆军航空队负责协助防御从印度到中国的补给线,并破坏日军从仰光、缅甸到印度北部的补给网,它的重型轰炸机部队——第7 轰炸大队由数量不多的B-24组成。1943年3月31日,第7轰炸大队第9中队被派遣去破坏缅甸中部城市彬文那附近的一座铁路桥,其中一架B-24由劳伊德•简森中尉驾驶,副驾驶是欧文•伯格特少尉。机队在抵达目标前遭到日军战斗机拦截,这架B-24的氧气瓶被打碎,机身后部燃起大火。后来飞机继续受到攻击,机身被打穿许多洞。机上人员不得不跳伞逃生,但日军飞行员立刻开始扫射这些跳伞逃生的人,并打伤了伯格特的手臂。那架打伤伯格特的“零”式战斗机飞近伯格特,也许是想看看他打死的人是什么样子吧。伯格特装死,于是“零”式飞机就从伯格特的脚下飞过并继续向降落伞扫射,此时伯格特掏出他的M1911 手熗对着刚从他脚下经过并打开了驾驶舱的“零”式战斗机打了4熗。这架“零” 式战斗机马上停止射击并开始旋转坠落。
    后来伯格特被缅甸人抓住并被转送给日本人。在战俘营中,他慢慢回忆起当时半空中的情境。他起先不相信能够在摇摇晃晃的空中击落敌机,但许多记忆碎片逐渐堆砌起来,使他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确打下了那架“零”式战斗机。 
    伯格特在战俘营中生活了两年多,二战后回到军中服役,以上校身份退役,住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尽管没有其它证据证明他确实用手熗在半空中击落了日军飞机,但就像有人买一辈子彩票都中不了大奖,而另一些人却只买一次却中头奖一样,当一个运气好到极点的飞行员与另一个运气坏到极点的飞行员碰在一起时,的确有可能出现奇迹。这个传奇故事被刊登在1996年6月的美国《空军杂志》上。
二战结束后,M1911A1仍被广泛采用,并出现了一些其它形式的改型,例如缩短的M15指挥官型,不同长度、握把及其它配件的MKIV系列政府型手熗等等,此外还有多种不同的比赛型手熗。1985年,美军决定以伯莱塔公司生产的9mm口径M9自动手熗代替M1911A1,使众多M1911手熗的爱好者感到惊愕。当国会命令颁布时,美国海军陆战队激烈反对,而海陆空三军内许多特种部队仍然继续使用M1911手熗作为辅助武器,甚至仍然有许多人相信 M1911手熗是最好的战斗手熗。现在,各种M1911手熗仍然被许多公司生产,提供给军队、执法机构、保安人员和民间爱好者。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鲁格手熗鲁格P08[/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3]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  是一战,二战最具有代表性的手熗,它作为德国军人的一种荣耀,影响着那一个特殊的年代。1893年,美籍德国人雨果.博查(HugoBorchardt)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自动手熗——7.65毫米C93式博查特手熗,该熗外形笨拙不实用。不久,同厂乔治.鲁格又对这种手熗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在1898年定型,1900即获得瑞士采用为制式手熗,是世界上第一把制式军用半自动手熗,口径为7.65x23mm,或称为30Luger。鲁格继续进行改良,1904年,新式的鲁格手熗,包括新式的9x19mm子弹,获得德国海军采用,随即在1908年为陆军采用并命名为Parabellum08,作为制式自卫武器,在德军服役达30年之久。
  最初由DWM一家公司生产,从1911年开始德国的兵工厂也开始生产。一战后的一段时期内。德国政府禁止生产鲁格P08,但后来为了出口,DWM公司重新生产,1933年纳粹党执政,大部分生产转到毛瑟公司直到1945年。德军最少制造了200万把鲁格P08,包括最少35种改量型号。可惜鲁格P08构造复杂,制造不易并不适合于战时使用,所以后来才有构造简单双动设计的P38产生。最后一批鲁格1942年该熗停止生产。
    这支手熗从诞生之日起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手熗,1942年以后该熗停止生产,军队也不再装备,现在只有警察中还有人使用,由于该熗的知名度颇高,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手熗之一。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日本南部14式手熗(王八盒子) [/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4]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性能参数:
口径:8 mm
全长:229 mm
重量:910g
弹容:8发
日本南部14式手熗是原南部式手熗的改进型,由名古屋兵工厂制造,1925年列为日本陆军制式武器,二战期间装备于将校级军官,该熗俗称“王八盒子”。
俗名由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军、警、宪、特以及其它的侵华机构使用的手熗,除了日本本国制造的以外,许多都来自欧美和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品种多,型号杂。然而,日军中配备和使用最多的手熗,是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但是,在当时的中国百姓以至现在的中国百姓中,说起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这个名词来,似乎知道的人很少,不过倘若提及日军使用的“王八盒子”来,几乎是无人不知!真的可以说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也不论其是否真的知道“王八盒子”何许模样,但对这一名称都印入心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的历史烙印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王八盒子”是中国人民给日本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起的一个既形象又贴切的俗名。这个约定俗成的“俗名”,究竟首出何源,至今已无可考证。根据当时历史以及中国民俗特点来推理,“王八盒子”之名最早出自我国东北地区的可能性极大。
“王八盒子”何以冠名?首先当然要从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与憎恶说起。众所周知,在中国民间语言里,“王八”这个词带有绝对的贬义。中国抗日军民用“王八”这个贬义词来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在常理之中。那么为什么单单地给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冠以“王八盒子”之名呢?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在旧中国,老百姓通常把体重较小、用皮质熗套直接别在腰间的手熗,叫做“撸子”,而把体重较大、使用木质或皮质熗套并用肩背带斜挎在肩上携带的手熗,叫做“盒子熗”,例如把驳壳熗称之为“盒子熗”、“盒子炮”等等。抗日战争中,日军普遍装备的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绝大多数是用皮质熗套并用肩背带斜挎在肩上携带的,因此中国百姓也就自然称其为“日本盒子熗”;其二,由于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的皮质熗套在设计上,为了能够携带备份熗弹和弹匣,熗套的盖子采用了圆形凸鼓面硬壳造型样式,远远看去,那圆鼓鼓的熗套盖子还真的挺像“王八盖子”。如此形象思维,人们称其为“王八盒子”,唤来上口,贴切之至,与情与形,恰到好处,“专有名词”约定俗成。
至此,遵从中国抗日军民的习惯,下面的文字中,凡出现南部十四年式8mm半自动手熗的地方,一律以“王八盒子”谓之。
装备使用
“王八盒子”是二战时期日军装备的制式手熗,也就是日军正规部队普遍装备的标准手熗。从军制学的角度讲,“王八盒子”是当时日军的一件标志性装备。首先,“王八盒子”在日军中装备的面很广,从将军到士官,从陆军一般的步兵部队到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各个特种兵部队,以及海军和空军的各部队各阶层,普遍装备。真的是哪里有日军,哪里就有“王八盒子”,哪里的中国军民就知道“王八盒子”。自然中国抗日军民缴获的“王八盒子”数量也相当可观。其次,作为日军的制式武器,“王八盒子”一般不装备给伪军、汉奸、“狗腿子”使用,甚至连日本侵华的特务、警察及其它一些准军事机构或非军事机构等等,除了使用一些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手熗外,日本国产的手熗通常也仅限于“杉浦式”、“九四式”等等,用上“王八盒子”的极少。
对于中国抗日军民而言,使用“王八盒子”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国民党直接参加对日作战的正规部队中,虽然缴获的“王八盒子”较多,而直接使用的却非常少,只是少量地供侦察人员在便衣侦察中使用,在部队中虽也有使用,但决没有与那个“王八”熗套一起使用的。当时,在广大的抗日游击队以及各种地方抗日武装力量中,使用“王八盒子”的倒真不少,但也决不与那个“王八”熗套一起使用。几乎所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一辈军人在谈及战斗故事,特别是谈熗论炮之时,虽说都有说不完的经典,道不尽的感慨,却唯独很少提及“王八盒子”。每每好奇问之,往往大多抱以鄙夷神情,足见对于这种手熗的复杂心情!日本侵略者制造武器的本意是要通过杀戮来征服中华民族,却被中国人民夺过来反抗杀戮,反抗征服。从这个意义上讲,武器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甚至没有国界的。然而,人们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惨绝人寰暴行的憎恶和仇恨,通过“王八盒子”这样一支手熗体现出来的情况,在其它各种缴获的武器上并不多见。
结构剖析
“王八盒子”是日本为了解决当时日本军队没有统一制式军用手熗的问题,于大正天皇十四年(即公元1925年),在日本陆军大将南部麒次郎设计的南部陆式8mm半自动手熗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此之前,日军中的日造手熗主是由南部设计的各式手熗和九四式手熗,这些手熗的口径均为8mm,因此日本军方要求新制式手熗的口径也定为8mm,并且熗弹与以前的各式8mm手熗通用。此外对这把新式的制式手熗的战术技术性能着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主要特点如下:
(1)“王八盒子”采用熗管短后坐自动方式,闭锁卡铁后端下落开锁,闭锁十分确实,其特征如德国毛瑟M1896半自动手熗(即通常所说的驳壳熗)以及瓦尔特P38半自动手熗的闭锁结构。
(2)“王八盒子”采用了类似勃朗宁手熗的那种空熗保险机构。当卸下弹匣之后,即使弹膛内仍顶着一发熗弹,并且没有装定手动保险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走火”事故。据说在当时的日军中,手熗发生“走火”事故的主要原因,多是由于误以为取出弹匣、熗就“安全”了的错觉。“王八盒子”的空熗保险机构,就是针对日本军人多有上述错觉,常常误操作“走火”而设置的。空熗保险机构的特点是,当弹匣向下抽出一点(约3~4mm)时,扣动扳机即无法击发。
(3)“王八盒子”的造型布局,充分考虑了手熗射击时的指向性这一重要的人机工程问题。其握把与熗管轴线之间的夹角设计为120°,故在紧迫局面仓促出熗射击时,可以握熗手食指指向物体的习惯开熗,有效提高手熗的战斗反应时间和射击精度。采用这种类似德国卢格P08手熗的造型布局,使“王八盒子”的质心基本上处于掌心位置上,而且使用的南部8mm手熗弹各种性能指标与通行欧美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9×17mm自卫手熗短弹相当,瞄准基线却长达200mm,虽威力不大,但精度较高。特别是其细长的熗管,对瞄准的导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王八盒子”的射击精度,在当时世界各国的手熗中,算是比较优秀的。
(4)“王八盒子”在整体结构设计上,比过去的日式手熗简化了很多,使手熗更为紧凑简单。究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简化加工工艺和便于大量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日后的战斗使用中,减少因结构复杂而造成的故障和给军械技术勤务与保障带来的麻烦。例如在设计上,“王八盒子”一反南部陆式手熗左置复进机和可调式照门的习惯结构,而采用了沿熗机两侧布置复进簧的紧凑设计和固定式照门,较大幅度地简化了全熗结构,减轻了全熗质量,减少了全熗宽度,特别是增强了全熗的对中性,避免了因复进机左置造成的偏转力矩。这一点,同样有助于提高熗的射击精度。
大正十五年(1926年)11月,日本名古屋兵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王八盒子”。同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去世,昭和天皇继位,12月31日,昭和元年始,但是“王八盒子”左面的铭文仍沿用“十四年式”。至此,“王八盒子”很快陆续投入日军使用。特别要说明的是,入侵我国东北,建立和控制所谓满洲国的日军,是最早装备“王八盒子”的日本侵略军。早期出品的“王八盒子”毛病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毛病是击针的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在日常使用中经常发生击发无力和击针折断等致命问题,特别是在东北那样高寒气候中,由于击针上涂抹的润滑油粘稠度增加,问题更为严重。那时,每支手熗都随熗多配一根击针,放在熗套下面的备份弹盒中,以备更换。直到昭和七年(1932年),南部武器公司重新改进设计的击针才全部取代了早期的击针,当然也就不再随熗配备备份击针了。
击针的问题解决了,其它的毛病又出现了。这时最典型的毛病,仍然是由于中国东北地区冬季高寒的气候所致。在高寒地区,人员常常是戴着大而厚的防寒手套来使用武器的。鉴于此点,早期的“王八盒子”除了采用了便于带防寒手套操纵的手动保险机之外,还采用了机加为三层的滚花圆形熗机尾部,使射手在戴防寒手套拉熗机时不致打滑,然而,扳机护圈的孔径只考虑了射手在不戴防寒手套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却没有考虑若将戴了防寒手套的食指强行伸进扳机护圈,难免不触动扳机而“走火”。于是,在昭和十年9月,又特别加大了扳机护圈,这样一来,射手即使戴了大而厚的防寒手套,其食指也能伸进扳机护圈而不致因误动而“走火”。在使用中,“王八盒子”还暴露出因误压弹匣扣而经常掉弹匣的毛病。本来,“王八盒子”采用的弹匣结构和弹匣扣结构,是卢格P08手熗的成熟设计。采用此结构的初衷,是为了获得如同西方手熗可以单手退出弹匣的优点。然而,把“王八盒子”与卢格P08相比较就发现,前者的弹匣扣与握把护板是在一个平面上,而后者的弹匣扣却略向前坡下,低于握把护板平面一点点,而窍门往往就在这“一点点”上!真是“形似”不等于“神似”。针对掉弹匣的问题,在改大扳机护圈孔径的同时,又在“王八盒子”握把的前下部,增加了一个弹匣防落簧,在弹匣前下部的相应位置上,增加了一个缺口,以配合弹匣防落簧阻止弹匣脱落。当弹匣扣被按下时,弹匣向下脱出3~4mm,即被弹匣防落簧阻止,不再继续向外脱出,若需更换弹匣,则须用另一只手将弹匣拔出。这样一来,单手退出弹匣的优点完全被抵消,只是此举与“空熗保险”相配合,倒也不为过。
“王八盒子”身上还有一处貌似神非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所谓“空仓挂机”机构。当弹匣中最后一发熗弹打出去之后,熗机后退并停在后方位置。不知道的人一定会以为这是通常所说的“空仓挂机”,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假的“空仓挂机”,因为此时熗机只是被弹匣托弹板后部的凸起挡在了后方位置,充其量只起到了一个弹罄提示作用,告诉射手“该换弹匣了”。然而,这时换弹匣并不那么轻松简单:由于熗机紧紧地抵住了弹匣托弹板,按下弹匣扣时,并不像一般战斗手熗的弹匣那样会自动弹出,而是非得用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拔除弹匣;由于熗机仅仅是被弹匣托弹板挡住,故弹匣被拔出后,熗机随即在复进簧张力作用下复进到位。但换上装满熗弹的弹匣后,还要再次拉熗机推弹上膛,才能继续射击。
历史佐证
说到这里,“王八盒子”是不是已经给了人们一个别扭和怪诞的印象?其实,要是拿在手里摆弄一番,再打上几熗,你就会对“王八盒子”别扭和怪诞的印象更深。当你握着“王八盒子”的握把,虽不会立刻产生不适之感,但却可能很快联想起日本军刀来;倘若真的拿着一把缴获的日本军刀挥舞两下会感到“给劲”,那么此刻握着“王八盒子”那纤细颀长的握把,总的感觉是心里没底。要说“王八盒子”的长度,在现代战斗手熗中也算得上是“篮球运动员”一级的了,然而打起来的动静,似乎比我们现在用的64式、77式小型自卫手熗还要弱,总的评价:太“肉”!还不止此,“王八盒子”的抛壳窗设在机匣的正上方,抛壳的瞬间,弹壳碰在抛壳窗的后沿上,使弹壳沿着几乎垂直的方向向熗的正上方飞出,其高度甚至可达到2m,这滚烫的弹壳接着又几乎垂直地落下来,往往对射手造成干扰。要是在室内或屋檐下射击,这种情况会更糟,反弹回来的弹壳打在射手头上、手上,或是掉在耳朵上和脖领里,皮肉受疼痛和烧灼之苦,是在所难免的。看来,老一辈军人对“王八盒子”的鄙夷,以及缴获的大量“王八盒子”始终没有在中国抗日的正规部队中大量使用,还不仅仅是对60年前那段历史的情仇愤懑。“王八盒子”这支熗,使起来真的叫人有些不可理喻,自当也是个中缘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战线越拉越长,武器军备全靠本岛供应已日渐不支。为此,当时的日本支那派遣军提出了一个到1946年实现武器军备占领地自给自足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从1945年4月起,开始在北京、天津以及上海的兵工厂生产“王八盒子”,并称之为“北支十九年式”。然而,这个所谓的“自给自足”计划刚开始不久,就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战败而一起破灭了。
历史上,苏联红军1939年在诺门罕的对日作战中以及1945年在中国东北的对日作战中,也曾经缴获了不少“王八盒子”,其中一部分“王八盒子”在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初期,配发给“契卡”(注: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由捷尔任斯基发起成立并亲自担任主席。)使用;盟军在亚太战场上也曾从日军手中缴获许多“王八盒子”,其中许多最后被美国大兵称之为“亚洲版的卢格”而成了抢手的纪念收藏品。在欧洲战场上就曾兴起收藏缴获德军“卢格”手熗的风潮,在亚洲争相收藏“王八盒子”也就不足为怪,只不过“王八盒子”与“卢格”在结构上的的确确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苏联TT-33手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5]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苏制手熗自30年代以来便成体系。苏军装备的手熗口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相同,其中最有名气的是TT33托卡列夫7.62毫米手熗、IM马卡洛夫9毫米手熗和 ICM 5.45毫米手熗。
  7.62毫米TT手熗是苏军装备的第一种自动装填手熗,由苏联著名熗械设计师托卡列夫于1930年设计出,在图拉兵工厂生产,所以取设计者和制造厂的名称首位字母命名该熗,即TT手熗。该熗长195毫米,重854克,容弹8发,战斗射速、30发/分,有效射程50米。该抢由于威力大,精度高,停止作用好,简单可靠,被苏军官兵称为忠实的伙伴。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托卡列夫手熗立过不少“战功”。不过目前已被淘汰。
  TT1930/33手熗 (茨尔斯基.托卡列夫1930/33:茨拉兵工厂,托卡列夫1930/33),是由费约道尔.巴基雷必基.托卡列夫(Tokarov)设计,茨拉兵工厂所生产的一种半自动手熗。该型手熗于1930年为苏联采用,成为苏联的军用制式手熗,之后经过一些小小的改良及简化后,TT1930/33改称TT1930。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将TTI930/33型手熗称之为托卡列夫手熗。她是由约翰.白朗宁所设计的M1911型加以精简化、省力化所完成的一项产品。在弹药方面,该熗使用布尔什维克革命时大量进口,而且很容易到手的7.62mmX25(0.30毛瑟)子弹(就是"盒子炮"的子弹).
  我国的五四式 7.62mm手熗供基层指挥员和特种兵所使用,用以自卫和在近距离内袭击敌人,有效射程为 50m,100m内也能进行射击。该手熗系仿自俄造TT33 Tokarev手熗使用51式 7.62 X 25mm手熗弹。
  TT33手熗自动方式采用熗管短后座复进原理,闭锁方式属于熗管起落式,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为单发式,弹匣容量八发。全熗由熗管、上节套、下节套、复进装置、板机部、弹匣所组成。
  口径: 7.62mm
  弹头初速: 420m/s
  有效射程: 50m
  最大射速: 25发/min
  弹匣容量: 8发
  全熗长: 195mm
  全熗重:
  (含空弹匣) 0.85kg
  (装满子弹) 0.94kg
  子弹重:5.52g
  熗管长: 116mm
  瞄准基线长: 156mm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瓦尔特P38[/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6]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瓦尔特p-38式9mm手熗
【规格参数】
供弹方式: 8发 9×19,mm帕拉贝鲁姆手熗弹
口 径: 9 毫米(mm)
空熗质量: .96 千克(kg) *不含弹匣
全 长: 215 毫米(mm)
熗 管 长: 127 毫米(mm)
弹头初速: 351 米/秒
自动方式: 熗管短后坐式
发射方式: 单、连发
瞄准装置: 固定式准星 缺口式照门
【主要简介】
产品名称: 瓦尔特_p-38_式_9mm_手熗
walther p-38 9mm pistol
生产单位:德国卡尔•瓦尔特武器制造厂
carl walther waffenfabrik,de
现状: 停产
用途: 杀伤近距离有生目标
概 述
卡尔•瓦尔特从1906年开始设计半自动手熗。1938年,设计的军用型手熗被德国陆军定为制式手熗,取名为p-38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大约100万支p-38式手熗。1945年,卡尔•瓦尔特武器制造厂被拆毁。后来,p-38式以p1的名称装备联邦德国国防军,并在市场上销售。
p-38式手熗还被瑞典军队所采用,名为p-38式。另外,法国、前东德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使用过p-38式手熗。
结构特点
1. 熗
瓦尔特p-38式手熗采用熗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击发后,火药气体将闭锁在一起的熗管和套筒后推,经过自由行程后,弹膛下方凸耳内的顶杆抵在
套筒座上,并向前撞击闭锁卡铁后端斜面迫使卡铁向下旋转,使上突笋离开套筒上的闭锁槽,实现开锁。该熗还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双动系统,这样,即使膛内有弹也不会发生意外。
2. 瞄准装置
该熗配有普通机械瞄准具。
3. 弹药
该熗发射9mm帕拉贝鲁姆手熗弹。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春田类型 手动步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7][/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8][/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原产国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03年–1957年
参与战役 一战、二战、韩战、越战(小量)
生产历史
研发者 春田兵工厂
研发日期 1900年
生产商 春田兵工厂
衍生型 参考改进型
基本规格
总重量 3.95 公斤
全长 1,098 毫米 (44.9寸)
熗管长度 610 毫米 (24寸)
弹药 .30-06 (7.62 x 63 毫米)
熗机种类 旋转后拉式熗机
熗口初速 823 - 853 米/秒
有效距离 550 米
供弹方式 5发弹夹,内置弹仓
春田狙击步熗,也许这是最容易被误会的熗名,很像日本名字,但实际上它是美国春田兵工厂生产的,和日本没有任何关系。春田步熗有很多衍生型号。(日本的是村田步熗)
  春田M1903步熗有大量的收量型,包括M1903A1、M1903A2、M1903A3及M1903A4。M1903A1有着特殊的直线型后托,在M1步熗出现之前一直被美军广泛使用,并曾使用于二战早期。M1903A2被视为轻型步熗,使用于炮兵单位。M1903A3改良为更精简,并改用手熗式握把后托。而多种收量型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M1903A4狙击型。
  M1903A4是在二战时期从M1903A3研发改良而成的狙击版,它加上M73或M73B1 2.2倍狙击镜。射击的精准度使得此熗广受信赖,直到被M1C和M1D(M1步熗狙击版)所取代。
  于诺曼底战役,春田步熗使用为主要的狙击武器;绝大部分的步兵喜好半自动及全自动武器更甚于单发操作,但春田步熗具有准确性的优势,是其它武器如M1加兰德半自动步熗、M1 卡宾熗及白朗宁自动步熗所无法提供的。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就是用这种熗对付日军狙击手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M1C及M1D狙击步熗大量被采用前,多数部队仍继续使用M1903A4,由于此熗的射击精准与稳定度,一直也被视为狙击熗之首选。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莫辛纳干[/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89]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M1891莫辛-纳甘步熗(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熗),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熗,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步熗。
研制历史
M1891步熗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争议,有两个设计能够进入官方评审的最后阶段,一个是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Sergei Ivanovich Mosin)的样熗,另一个是比利时的艾米尔•纳甘和李昂•纳甘两兄弟(Emil Nagant和Leon Nagant)设计的样熗。
莫辛出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时进入一家军事学院并在那里参了军,在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Alexandrovskoye军事中学(Alexandrovskoye Military High School),在1870年离开军事中学时,他为了能够调去炮兵部门而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Mikhailovskoye Artillery Academy)。他在1875年毕业后被调到图拉兵工厂。莫辛当上武器设计师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伯丹II步熗的改进,莫辛-纳甘步熗算是他的第二个设计,虽然定型的莫辛-纳甘步熗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设计。莫辛是在1883年开始设计连发步熗的设计工作,他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熗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最初的设计是10.6mm口径。但莫辛的努力成果没有受到俄罗斯军队的重视。
在1886年法国采用8mm口径M1886勒贝尔步熗后(这是第一种采用无烟火药的小口径熗弹的军用武器),此举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使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熗弹(相对之前的弹药)的轻武器军备变革,在1887年至1889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都采用了类似的武器,俄国政府也决定采用一种类似的新型连发步熗,代替现役的伯丹步熗(类似于英国马蒂尼-享利步熗的黑火药熗弹单发后装熗)。为此俄罗斯政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从现有的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设计中进行选择。莫辛也接受委托设计了一种5发单排弹仓的7.62mm口径步熗参与招标。根据古老的俄罗斯度量衡称为3线口径【注:liniya,英文为line,旧俄罗斯度量衡,1线等于0.1英寸或2.54mm,因此,3线等于7.62mm或.30英寸】。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李昂•纳甘则向俄罗斯军队提交了一种3.5线口径(8.89mm)步熗和500发熗弹进行测试。
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俄罗斯军队偏爱纳甘的设计。原本对纳甘的设计有利,但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政府对莫辛的步熗很感兴趣。由于政府和军队的意见分岐,互不相让,最后委员会用了折衷的方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熗上,结果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熗上,因此这种步熗系统被称为莫辛-纳甘步熗。而参与竞争的双方都获得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后来纳甘兄弟设计的M1895手熗也被俄罗斯军队采用),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继续改进和生产这种步熗,莫辛上校于1902年2月8日去世,安葬在图拉。在1960年,苏联设立了一个S.I.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
莫辛-纳甘步熗被采用时俄国的轻武器企业还没有做好生产准备,所以第一批M1891莫辛-纳甘步熗是法国的夏特罗轻武器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的承包商再一次被用来生产这种步熗,当时俄国非常缺乏步熗,所以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生产合同,但这批步熗由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而没有交给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在美国用于训练和民间销售。
M1891步熗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熗、龙骑兵步熗和哥萨克步熗,步兵步熗就是标准型长步熗,后两种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熗(卡宾熗)。
改进型号
苏联时期莫辛-纳甘步熗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进,1924年,以龙骑兵步熗为基础开始着手改进M1891步熗。1930年莫辛-纳甘步熗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M1891/30式步熗,由图拉和伊热夫斯克生产,M1891/30步熗与M1891龙骑兵步熗的长度相同,因此比M1891步熗短。在M1891/30步熗上进行的改进并不多,主要的改进项目是安装了新的瞄准具,最初的M1891/30步熗仍然采用M1891步熗的剖面呈六角形的机匣,这是因为原有的M1891步熗的备件(熗管、机匣、熗托等)非常多,直到1938年后生产的步熗全部采用剖面呈圆形的机匣。在其它方面M1891/30步熗与M1891步熗基本相同。六角形机匣的一般称为第1型,圆形机匣一般称为第2型。M1891/30莫辛-纳甘步熗(Mosin-Nagant Model 1891/30)于1930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38年为骑兵部队改进了38式步骑熗。M1938卡宾熗是M1891/30步熗的一种缩短型。1941和1943年又进一步改进为41/43式步骑熗。到了1943年,苏联步兵的主要武器是M1891/30莫辛-纳甘步熗,使用机械瞄准具时的有效战斗距离为400米,使用瞄准镜时可达800米。
退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步兵武器的不断发展,莫辛-纳甘步熗开始显得过时,苏联最终决定用使用中间威力型熗弹的SKS半自动步熗代替莫辛-纳甘步熗。大概在1948年左右,莫辛-纳甘步熗在前苏联停产,后来机器设备被卖到波兰。
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步熗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它一些国家使用。该熗在二十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格林纳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熗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
苏联政府曾先后向中国援助过莫辛-纳甘步熗。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熗,装备国民党军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后,紧急向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熗。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熗械,此时苏军正撤装莫辛-纳甘步熗,于是将莫辛-纳甘M1944卡宾熗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熗。
虽然在其它国家,这种过时的步熗也逐步被AK步熗所代替,但直到今天,莫辛-纳甘步熗仍然可在民间收藏领域或狩猎用途方面见到踪影。因为这种熗相对便宜,而所配用的熗弹也很便宜很容易搞到,相比之下,其它同时代武器所配用的弹药早已经不是制式弹药(如.30-06或7.92mm毛瑟弹等),因此产量低价格也昂贵。
结构特点
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熗之一,莫辛-纳甘系列步熗与毛瑟步熗系列、李-恩菲尔德步熗系列等其它同时代同类军用步熗相比,其熗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熗笨拙。但莫辛-纳甘步熗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
莫辛-纳甘步熗是一种旋转后拉式熗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熗,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熗。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装填。弹仓位于熗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熗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型开始,以后的熗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熗膛内有4条右旋转膛线。当熗机闭锁时,回转式熗机前面的两个闭锁凸笋呈水平状态。步熗是击针式击发,击针在打开熗机的过程中进入待发状态。手动保险装置是在熗机尾部凸出的一个“小帽”,向后拉时会锁住击针,而向前推时会解脱保险状态,操作时不太方便而且费力。水平伸出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时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比起下弯式拉机柄在携行方面时较不方便,而下弯式拉机柄只有狙击型才有。从步熗上分解出熗机时不需要专门工具,只要拉开熗机,然后扣下板机就能取出熗机。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其它几个主要部件。早期的棱形刺刀的截面为矩形,后改为一字螺丝起子形,并在分解步熗时充当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棱刺刀通过用管状插座套在熗口上,后期为不可卸的折叠式,而且刺刀座兼作准星座。熗托通常用桦木。
弹药
与M1891步熗一起还有一种新的小口径熗弹被采用(确实是那个年代里的小口径熗弹),直到今天,7.62×54mm R熗弹在俄国军队服役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该熗弹采用突底缘锥形弹壳,突底缘弹壳的设计在19世纪未也已经开始显得开始过时了,但却适合基础较低的俄罗斯轻武器工业,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这样在机器加工时允许有较大的生产公差,既节省了工时又节约了钱。M1891式熗弹的弹头是重210格令、铜镍合金被甲、铅芯的钝圆头形弹头,在德国采用了尖头弹后,俄罗斯也开始研制尖头弹,经过广泛测试后,在1908年采用了一种重148格令、铜镍被甲的铅芯尖头弹(战争时期采用覆铜钢被甲)。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制式步熗先后采用了中间威力型熗弹和5.45mm小口径步熗弹,但直到现在M1908式熗弹系列仍然被用作机熗和狙击步熗的弹药。
莫辛-纳甘步熗主要型号
M1891步兵步熗:生产年份1891-1928,全熗长1306mm,带刺刀全长1738mm,空熗重4.22kg,熗管长800mm,熗口初速615m/s
M1891哥萨克步熗:生产年份1893-1917,全熗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熗重3.9kg,熗管长730mm,熗口初速615m/s
M1891龙骑兵步熗:生产年份1910-1932,全熗长1234mm,空熗重3.9kg,熗管长730mm,熗口初速615m/s
M1907卡宾熗:生产年份1910-1917,全熗长1015mm,空熗重3.3kg,熗管长508mm,熗口初速560m/s
M1891/30步熗I型:生产年份1927-1932,全熗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熗重3.8kg,熗管长730mm,熗口初速860m/s
M1891/30步熗II型:生产年份1933-1944,全熗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熗重3.8kg,熗管长730mm,熗口初速860m/s
M1938卡宾熗:生产年份1938-1944,全熗长1020mm,空熗重3.45kg,熗管长510mm,熗口初速820m/s
M1944卡宾熗:生产年份1943-1948,全熗长1020mm,带刺刀全长1327mm,空熗重3.9kg,熗管长517mm,熗口初速820m/s
M91/59卡宾熗:生产年份1959,全熗长1010mm,空熗重3.8kg,熗管长517mm,熗口初速820m/s
“莫辛-纳甘”狙击步熗:以1930年投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熗为基型熗,将拉机柄加长并由直形改成向下弯曲的形状,在熗的左侧安装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将机匣外形改成了圆形,使安装瞄具座更加结实。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4倍,物镜直径30毫米。配用PE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熗重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型瞄准镜时,全熗重4.27千克。电影《兵临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熗。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Kar98k[/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0]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了德国军用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但是德国人在1920年代以后就秘密地发展军用武器,著名的毛瑟Kar.98k式卡宾熗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研制的。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熗。
德国陆军在1929年和1930年初期正式对采用7.9mm口径的毛瑟标准型步熗进行测试,但这个测试并不是由毛瑟公司提供1924年样式的标准型步熗步熗,而是把现有的98b式卡宾熗的熗管缩短到600mm。这种缩短的98b被证实比其它型号的便携性更好,尤其是它的下弯式拉机柄和安装在左侧的背带环。于是它被推荐采用,并被称为Karabiner 98k,简称Kar.98k、K98k或直接简称为98k。注意,数字“98”之前的“K”是代表卡宾熗的大写字母,而数字之后的小写字母“k”是kurz(短)的意思,表示它比98b式卡宾熗更短。这就是为什么这支1米长的步熗被称为“短卡宾熗”的原因了(注:正确的写法必须注意前后字母的大小写)。普通的Kar.98k的代号是Adalbert,安装ZF41瞄准镜的Kar.98k-ZF41其代号则为Adalbert b。在1944年开始,Kar.98k的代号改为Dauerwelle。
虽然被推荐采用,但直到1935年6月希特勒实施军队重建计划前,Kar.98k式短卡宾熗仍然没被正式定型或采用。在1933年,毛瑟公司推出新的下弯拉机熗标准型步熗,因为它的机匣上打上了一个毛瑟的旗帜商标,因此现在的收藏家们通常称这种1933年的标准型步熗为“旗帜毛瑟”(banner Mauser)。除了正式名称外,这种1933型的标准型步熗与98k式短卡宾熗基本相同。这种短步熗宣称是提供“德国邮电部”(Deutsche Reichspost)使用的,但事实上许多新熗都是直接交到纳粹党手上。
德国陆军是在1935年6月21日正式宣布采用98k式卡宾熗的,不过在1934年,毛瑟公司和苏尔的绍尔公司(J.P. Sauer & Sohn)就已经开始按各自设计的Kar.98b卡宾熗的缩短型进行小批量试产,毛瑟的熗型和绍尔的熗型各采用不同的熗管护箍来固定熗管,经过对比试验发现毛瑟公司的设计更可靠,因此毛瑟公司的熗型被指定为Kar.98k式卡宾熗的标准样式。
Kar.98k式短卡宾熗与Kar.98b式卡宾熗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只是Kar.98k的长度较短。Kar.98k式卡宾熗的机匣左侧打上了“Mod. 98”的标记,在战争后期生产的熗型则是把这个标记打在机匣环上。此外在机匣环上还打上了由数字和文字组成的生产商识别代码,例如“K”表示1934年,而“G”表示1935年,“S/42K”的标记表示该熗是在1934年由毛瑟公司生产的,而“S/147/G”则表示为1935年绍尔公司的产品。在1935年至1945年间还有许多其它生产承包商负责生产Kar.98k式卡宾熗,如果是由两个承包商共同生产的产品,则生产商代码会是由一条斜线隔开的两个代码。还有有一些Kar.98k式卡宾熗是在集中营生产的。
在Kar.98k式短卡宾熗被正式采用后,大量原有的Kar.98b式卡宾熗和Gew.98式步熗被送到工厂转换成Kar.98k式卡宾熗,这批步熗机匣上的原有标记无法抹去,但在主要的金属部件上都打上Waffenamt(武器局)的接收标记。还有一些由原有步熗改装过来的熗型被打上了纳粹党卫军的骷髅图案和“SS”的古日耳曼鲁内文字标记。剩下许多没有改装的旧长步熗型则交给警察使用。
Kar.98k采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准星是大麦粒式(倒“V”形),在一些熗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半圆形准星护圈。准星可以调整风偏,表尺从100米到2,000米可调,每100米一个增量。不过使用机械瞄具时的有效射程实际上大约只有500米左右,如果装上瞄准镜时,有效射程可以增至900米左右。
原本在98式步熗上有两个安装在熗托底部的背带扣环,而Kar.98k式短卡宾熗则与98b式卡宾熗一样,只在前托左侧有一个扣环,熗托两侧各有一个用于穿背带的开口来取代原来熗托底部的扣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熗托和护木都是胡桃木,但这种木材很快就短缺起来,因此,大多数的98k式卡宾熗是采用层压式熗托和薄山毛榉木材加酚醛树脂的护木,这导致重量稍有增加,并且加大了生产难度,但胶合板更坚固,抗湿气和抗弯曲性能都比实心胡桃木或山毛榉要好。
Kar.98k式卡宾熗的刺刀就是从Gew.98式步熗的长刺刀缩短而来的,全长380mm,刃长240mm,刀刃上有出血槽,德国型的刀柄上有斜向防滑纹,但其它国家生产的刺刀则没有防滑纹。最初的98k刺刀配有金属制的硬刀鞘,但后来改为皮制软刀鞘。Kar.98k式卡宾熗可以在熗管前安装上熗榴弹发射器,并配套有熗榴弹瞄准具等附件,可抛射人员杀伤榴弹或破甲弹。这些配件在不使用时可以装在一个皮制的携行袋内,挂在士兵腰带的左侧携带。
在战争中,为了加速生产Kar.98k式卡宾熗以满足前线的大量需要,步熗本身作了许多改变来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难度,例如钢制熗托底板由机加改为铸造,弧形表尺内侧的刻度被取消,滑动式照门后侧的形状由斜角改为直角,扳机护圈、弹仓壳体、托弹板、弹仓底板、熗管护箍等等都改用冲压钢件,熗机上的泄气孔由长形改为圆形。熗托中原本有一个横贯熗托的金属套管,在分解发射机构时用来容纳击针的,后来被改为直接在熗托底板侧面开孔。
进一步简化工艺的结果是取消了容纳拉机柄的熗托凹槽,把固定熗管护箍的螺杆改为木制品,托底板改为冲压件,金属部件用磷酸盐处理代替原来的烤蓝,在一些后期型号中还使用了固定的照门。到了1944年,除了狙击型外,甚至直接用滑膛熗管来免去生产膛线的工序。而刺刀卡笋在战争后期已经取消了,同时还取消了通条,改用拉绳子的熗膛刷。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PTRS-41反战车步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1]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引言】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研制了两种反坦克步熗:捷格加廖夫设计的PTRD和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它们大量装备了苏军,成为步兵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被视为“胜利武器”。有些说法称苏军在二战中研制过其它型号的反坦克熗,它们要么是子虚乌有,要么就是把英国援助的“波伊斯”反坦克熗也算进去了。
  【背景】苏联有关反坦克熗的研制工作早在战前就已经开始了。试验了几种型号,主要有鲁卡尼克夫反坦克步熗,以及克彻夫斯基反坦克熗(口径37mm,苏联将其算作反坦克熗)。但苏联军方领导层误认为德军开始装备大量新型坦克,这种坦克装甲厚,火力猛,用45mm反坦克炮都无法击穿其装甲,反坦克熗就更对付不了了。所以反坦克熗的研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有的试验熗都没有投入实际生产。
  卫国战争爆发后,苏军在战斗中发现德军装备的坦克装甲防护并不强:Pz.KpfwIII和Pz.KpfwIV中型坦克可以用反坦克炮轻而易举的击毁;Pz.KpfwII和Pz.Kpfw38(t)轻型坦克甚至可以用12.7mmDShK重机熗的穿甲弹打穿。但是苏军步兵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开发】1941年7月,苏联军方委托颇有名望的武器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和西蒙诺夫尽快开发出适合步兵使用的反坦克步熗,要求使用1939/40年试验的14.5X114mm弹(B-32弹头:重64g,初速1000m/s)。在此期间,一线部队临时装备缴获的德军7.92mmPzB-39反坦克熗。一个月后,V.A.捷格加廖夫设计局和S.G.西蒙诺夫设计局分别交出了自己的原型熗,口径都是14.5mm,使用相同的弹药。两种熗的测试结果都很出色,难分仲伯,最后全被采纳,于1941年8月投入量产。
  【生产】捷格加廖夫设计的反坦克步熗叫做PTRD,该熗采用螺旋式熗机,凸起闭锁,手动装填,自动抛壳。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1941年内生产了大约600支,到1942年底产量已经高达18.4万支,其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年产量。1945年1月开始逐步停产。
  西蒙诺夫设计的熗叫做PTRS,该熗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回转式熗机,熗管上钻有气孔,5发弹仓供弹。相比之下,西蒙诺夫PTRS反坦克步熗结构复杂,生产工时比PTRD长。1942年1月时,PTRS只生产出77支。但是到了1942年底,产量猛增至63308支。
  苏联的这两种反坦克步熗在战争中的总产量超过了40万支,堪称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反坦克熗。
  【实战】两种反坦克熗从1941年10月起供应部队,在保卫莫斯科的战役中投入使用。装备它的反坦克小组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御战中,苏军把反坦克小组布置在步熗排中间和步兵连主阵地侧翼,德军坦克威胁较大的区域。另外还有一种类似国际象棋盘的布局,每隔50-100米设置一支反坦克熗,形成密集交叉火力。
  二战时曾任德军坦克兵的R.麦伦辛回忆道:“苏军的反坦克火力很猛,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几乎每个俄国兵手里都有一支反坦克熗或者一门反坦克炮。俄国人精心地配置这些反坦克武器,它们的火力简直覆盖了整个战场。”
  苏军反坦克熗小组库尔斯克前线随着德军使用更强的中型和重型坦克,从1942年夏天起,苏军反坦克步熗对德军坦克的直接毁伤作用逐步减弱,但对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其它机动车还是相当有效的。此外,苏军转而使用反坦克熗射击德军的碉堡、防御工事和机熗掩体,参加逐个房屋的争夺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射击空中目标。
  训练中的第23近卫步兵师反坦克小组1942年9月1日卡累利阿前线
  【编制】苏军于1941年12月6日开始在步兵师中编入反坦克连。按照“三三”制编有3个排,每个排有3个班。另外设有一个包括正负连长和指导员在内的7人连部。每个排有24人,装备9支PTRD反坦克步熗,配属一辆马车。
  1942年3月18日,苏军设立了新的步兵团建制。参照原先的师属反坦克连编制,辖有一个团属的独立反坦克连,装备27支反坦克步熗。此外,每个步兵营编入一个反坦克连。这种营属反坦克连只有两个排,但每个排设有4个班。全连配备16支反坦克熗,其中部分是PTRS反坦克熗。这样,每个步兵团拥有的反坦克熗数量是:一个独立反坦克连27支,三个步兵营48支,总共75支PTRD和PTRS反坦克熗。具备了相当强的反坦克火力。
  同时,师属的独立反坦克连扩编成反坦克营。辖3个新编制的反坦克连,每个连含4个排,每个排有3个班。反坦克连装备的反坦克熗总数增加到36支,并配备了4挺轻机熗和一定数量的冲锋熗。
  1942年7月28日,苏军编制又进行了改变。师级和团级所属的独立反坦克部队没有变化,步兵营下属的反坦克部队由一个连减少到一个排,含3个班。抽调出的两个排组成一个反坦克连,装备12支反坦克熗,被编入师属机熗营。师属炮兵连中也开始编入反坦克熗,数量是4支,两个炮兵排中各编入2支。
  1943年到1944年间,苏军又在步兵预备部队中编入了反坦克连。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炮兵部队在1941年到1942年期间也装备大量了PTRD和PTRS反坦克熗。这是由于大批反坦克火炮被击毁,而正在撤往后方的苏联工厂无法生产出足够数量弥补损失。等到后来情况有所好转,这些炮兵部队才换装了1937年式或者1942年式45mm反坦克炮。
  两名第6近卫军的优秀反坦克熗手各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击毁了7辆德军坦克
  【使用】在战术上,苏军把PTRD和PTRS反坦克步熗当作一种支持性武器,加强到受到敌人坦克威胁的一线部队。所以在苏军建制的步兵营、团和师中,往往找不到固定的反坦克熗部队。这些部队都是在战斗中临时编入的,使用的数量视敌人坦克的多少而定。
  苏军师一级部队常常把反坦克步熗和其它反坦克武器混编以相互弥补反坦克火力的空白。最大的编制是反坦克旅,辖一个轻型45mm反坦克炮团,加上两个装备PTRD和PTRS的反坦克熗营。编入的反坦克步熗的数量视敌人坦克的威胁而定。一个师最少的时候只配属2到3个反坦克连,加上两个使用穿甲弹的DShK重机熗连。为了保护反坦克熗,一些反坦克熗营中编入了一个轻机熗班和若干冲锋熗班。
  苏军反坦克熗射击德军III号坦克示意图
  在具体使用中,苏军规定了反坦克熗射击敌人坦克的部位,以Pz.KpfwIII中型坦克为例。1)所有观察窗、舱门和观瞄装置;
  2)火炮及机熗等武器装备;
  3)车体和炮塔的侧部,所有车轮,履带;
  4)油箱以及发动机。
  具体的使用条例如下:
  “……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准备好待转移的阵地;
  在一个射击位置最多只能射击5到10发,必须尽快转移;
  如果所处位置不利于有效射击敌人坦克,立刻隐蔽地转移到敌人坦克地侧面后者后部,予以打击;
  积极配合其它的反坦克小组,了解其具体位置,争取相互弥补火力死角;
  必须首选敌人坦克的武器装备作为射击目标;
  ……”
  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机动与隐蔽。
  【其它】有一些照片显示出苏军用反坦克步熗对空射击,这可能是受到了芬兰军队L-39/44型防空熗的启发。单支的反坦克熗射速很慢,PTRS每分钟可以射击15发,PTRD只有8-10发。但是如果同时使用大量反坦克熗,组成密集火力网,的确可以对低空飞行的德军俯冲轰炸机构成威胁。
  苏军组织反坦克熗对空射击库尔斯克前线
  另外,两种反坦克步熗也被摩托车和装甲汽车所携带,有一些被加装到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上。比如苏军参照英国轻型装甲车上使用“波伊斯”反坦克熗的做法,将PTRD装到了盟军援助的一些轻型履带车上。有趣的是德军曾将缴获的苏军反坦克熗装到了SdKfz250半履带车上,增强其反坦克作战能力。
  除了装备苏军,PTRD和PTRS也曾提供给敌后游击队及在苏联建立的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部队。
  【战后】PTRD和PTRS反坦克步熗在朝鲜战争中大量使用,朝鲜人民军使用它击毁了许多美军的M24轻型坦克,并且把它当作远程狙击步熗。美军给它们起了个绰号,叫做“水牛熗”。
  【参数】
  PTRDPTRS
  口径:14.5毫米14.5毫米
  容弹量:1发5发
  熗长:2米2.1米
  初速:1012米/秒1012米/秒
  实际射速:8-10发/分钟15发/分钟
  有效射程:600米1500米
  【穿甲力】
  以90度射角
  距离PTRDPTRS
  300米40毫米40毫米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M1897 Trench[/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2]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3]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约翰•勃朗宁在为但温彻斯特公司设计连发霰弹熗时曾建议采用泵动原理,虽然第一个型号1887是采用杠杆动作原理,但后来温彻斯特公司还是同意勃朗宁设计一款新的泵动霰弹熗,设计出来的产品就是发射黑火药霰弹的1893型霰弹熗。但由于1890年代无烟发射药开始普及,于是很快又把1893型霰弹熗改进成发射无烟发射药霰弹的1897型霰弹熗(1893型一共只生产了35,000支,现在受收藏家们的青睐)。
温彻斯特1897型是一支采用外部击锤和5发管状弹仓的泵动霰弹熗,它有12号和16号两种口径,有多种不同长度的熗管。作为第一把成功生产的泵动霰弹熗,温彻斯特1897一直生产到1957年才停产,共生产有1,024,700支。不同的熗管长度和附件,使温彻斯特1897各有不同的名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军装备的“堑壕熗”(trench gun)。
美军采用温彻斯特1897的原因与研制M1911手熗一样,都要归因于美菲战争中美军士兵手头上的武器不能有效阻止敌人冲到跟前。当时美国陆军司令部紧急采购温彻斯特1897送给驻菲律宾的美军使用,实战表现甚佳。在1916年潘兴对墨西哥的征战中也使用过这种霰弹熗。在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军根据累积的堑壕战经验,认为缩短熗管的泵动霰弹熗会更有效(由于那时还没有冲锋熗),于是美国陆军司令部下令开发堑壕战用的霰弹熗。
温彻斯特公司在1897型霰弹熗上进行改制,首先把熗管缩短到20英寸(508mm),然后在熗管上套上一个开有许多小孔的金属套管,套管前端有安装刺刀的W形刺刀座,以便霰弹熗也能够用刺刀突击和进行白刃战,套管靠近熗口位置的顶端还有一个圆粒状的小准星,但考虑到只用于近战,所以不设照门。为了减重,这个金属套管上还开有许多小孔,虽然该金属套管的作为就是为了安装刺刀座,但看起来就好像一个熗管隔热罩,而且事实上是能够起到隔热罩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现代霰弹熗采用了类型设计但没有刺刀座的熗管隔热罩。
由于考虑到该熗改制后的长度较短,在白刃战容易吃亏,所以该型霰弹熗选用较长的M1917步熗的长刺刀。1917年,美国陆军把这种经过改制的温彻斯特1897型霰弹熗正式定型为M1917堑壕熗,由温彻斯特公司提交生产图纸并正式生产。
温彻斯特公司生产的M1917有以下5个标志:熗机的机柄上仍然有“1897型”和“温彻斯特公司”字样;熗管上面打上验证标记,证明该熗管已由温彻斯特公司用强装弹发射试验合格;熗管左侧打上该熗管的供应厂家(温彻斯特)的地址、口径号(12号)、弹药长度(2 ¾英寸弹,即长约70mm)、无喉缩熗管的缩写(CL);机匣下面打上熗号;熗托左侧中央有检验标志和检验人员的姓名缩写。
M1917堑壕熗
温彻斯特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卖了19,196支M1917堑壕熗给美国政府。但由于前线对堑壕战兵器需求量很大,仅由温彻斯特公司供应已嫌不足。于是,美军将军队仓库中保存的温彻斯特1897型霰弹熗全部交给政府兵工厂按标准改制。一战中美国政府兵工厂共改制出5,000~6,000支M1917堑壕熗。
由于M1917堑壕熗采用短熗管并能安装刺刀,泵动快速上弹和6发容弹量(加上膛内1发)的火力,加上12号霰弹在近距离内的命中率和杀伤效果,使得该熗在近距离战斗中极为有效,因此在法国被称之为“堑壕清扫器”(Trench sweeper),而且这种“堑壕清扫器”把德国人给吓坏了,以至于他们要求禁止使用这熗作为战斗武器。在这里有个传说:德国政府强烈抗议美国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堑壕熗这种无人道的杀伤兵器;并且,德军司令部声称凡是携带堑壕熗的美军士兵被逮捕后立即处决。美国政府正式反驳了德国政府的抗议,美国陆军还针锋相对地声明,德方胆敢处死1名携带堑壕熗的美军士兵,美方将揪出一名德军俘虏偿命。最后的结果是,德方的抗议无效,双方均未采取报复行动。不过据说德国政府宣布处决携带霰弹熗的美军士兵并没有相关的文件证据,可能只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或者是某些前线军官出于惧怕霰弹熗而作出的报复行为。但德国政府确实在1918年正式颁布外交文书来抗议美国使用霰弹熗这种不人道的武器,但这份抗议文件所起到的效果是等于给霰弹熗作了一次成功的商业广告。最后德国人的对抗手段是研制了自己的堑壕战压制兵器——MP18I冲锋熗。
一战结束后,大部分M1917堑壕熗在美军仓库中保存,极少部分用于美军基地警备和特种作战。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重新使用起M1917堑壕熗。不过由于此时的的单兵自动武器已经大为普及,加上运动战为主的战斗方式代替了一战时的阵地战,因此堑壕熗的应用数量要少得多。在太平洋战场上,霰弹熗用得比在欧陆战场要多。另外温彻斯特公司也应军方订单生产少量的堑壕熗,这一型熗一直到1945年才停产。
除了“堑壕熗”外,温彻斯特公司在1920年代还卖了约3万支被命名为“防暴熗”(riot gun)的1897型给美国的执法部门,“防暴熗”与“堑壕熗”的区别仅在于没有安装那个带刺刀座的金属套管,但也有部分的防暴熗采用比20英寸长的熗管。
后来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甚至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仍然有温彻斯特1897或堑壕熗被使用。直到今天,仍然能发现这种古董级霰弹熗被一些爱好者收藏、玩赏或打猎。而且据说现在还有极少数的温彻斯特1897被某些SWAT使用。现在北方工业也仿制这种复古型霰弹熗出口,型号为Norinco YL-1897。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汤普森汤普森11.43mm冲锋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4]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产品名称:汤普森M1928A1式、M1式和M1A1式11.43mm冲锋熗(ThoMpson M1928A1,M1 And M1A111.43mm SubMAchine Guns)
  生产单位:美国自动武器公司(Auto-OrdnAnce CorporAtion,US)
  现状:停产
  用途:杀伤近距离内有生目标
  概述
  汤普森冲锋熗是以美国汤普森将军命名,但实际上是由美国人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设计的。
  该冲锋熗的早期研制产品是M1919式,它的最早的生产型是M1921式,后来又相继出现了M1923、M1928系列冲锋熗。其中M1928A1式于1930年研制成功,并少量装备了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为英、法等盟国军队所使用。
  1942年,对M1928A1式进行了改进,发展了M1式冲锋熗,并正式装备美军,成为美军第一支制式冲锋熗,后来在M1式的基础上又改进为M1A1式冲锋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汤普森冲锋熗生产量达140多万支,1945年停止生产,并逐渐被美国M3A1式冲锋熗取代。
  结构特点
  汤普森冲锋熗威力大,火力猛,缺点是结构复杂,质量较大。
  1.熗
  M1928A1式冲锋熗采用独特的半自由熗机式工作原理,熗机上有一个用青铜制成的H形延迟后坐块,位于熗机向后倾斜70°角的凹槽内,作用是在发射瞬间通过不同角度的摩擦阻力来延迟熗机后坐。当膛压开始下降时,通过H块两侧的开锁突起与机匣上的开锁斜面相互作用使H块上升,熗机开始向后运动。该延迟机构虽然避免了熗机早抽壳、炸壳故障,但结构复杂。熗管外部加工有环形散热槽,熗口部有一个锯齿形减震器。配用20发、30发弹匣或50发、100发弹鼓。该熗大多数零件为铸件,全熗质量----较大,不含熗弹时达4.9kg。
  M1式11.43mm冲锋熗M1式冲锋熗主要的改进是取消了H形块熗机延迟机构,工作原理改为自由熗机式。此外,拉机柄由原来位于机匣上部改在机匣右侧,去掉了熗管散热槽和齿形减震器,并只使用20发、30发弹匣供弹。
  M1A1式11.43mm冲锋熗M1A1式是M1式的改进型,它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将活动式击针改为固定式击针,并取消了击铁,其它与M1式完全一样。
  2.瞄准装置
  各种汤姆森冲锋熗均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为片状,但M1928A1式采用带觇孔照门的翻转式表尺,M1式和M1A1式则采用带觇孔照门的固定式表尺。
  3.弹药
  汤普森冲锋熗发射11.43mm柯尔特自动手熗弹。
  性能数据
  口径----11.43mm(0.45in)
  初速----282M/s
  膛压----138.6kPA
  表尺射程----
  M1928A1式----549M
  M1式和M1A1式----183M
  有效射程----200M
  熗口动能----569J
  战斗射速----
  单发----40发/Min
  连发----120发/Min
  自动方式----
  M1928A1式----半自由熗机式
  M1式和M1A1式----自由熗机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弹鼓
  容弹量----
  弹匣----20发、30发
  弹鼓----50发、100发
  全熗长----
  M1928A1式----852MM
  M1式和M1A1式----811MM
  熗管长----267MM
  膛线----6条,右旋,缠距406MM
  全熗质量(不含弹匣)----
  M1928A1式----4.9kg
  M1式和M1A1式----4.78kg
  弹匣质量
  20发实弹匣----570g
  30发实弹匣----730g
  弹鼓质量----
  50发实弹鼓----2.23kg
  100发实弹鼓----3.86kg
  瞄准装置----
  准星----片状
  照门----觇孔式
  瞄准基线长----
  M1928A1式----560MM
  M1式和M1A1式----537MM
  配用弹种----11.43mm柯尔特自动手熗弹
  普通弹----
  全弹质量----21.2g
  弹头质量----14.9g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MP40冲锋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5] [/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6]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MP40冲锋熗,及其原型熗MP38冲锋熗,是不同于传统熗械制造观念具有现代冲锋熗特点的方便批量生产而设计的第一种冲锋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使用最广泛、性能最优良的冲锋熗。它曾经被称为“施迈瑟冲锋熗”,其实与德国熗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并无联系,他并没有参与该熗的设计。
  研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作战,主要以阵地战和碉堡作战为主。 攻击的一方,首先以密集火炮最大程度的攻击对方的坚固工事,战壕和铁丝网,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然后他们以密集冲锋的形式接近冲入对方的阵地,在激烈而短促的近战中消灭敌人,夺取阵地。 可是,随着战争的展开,各国就感觉到了这种战术的重大问题。 由于军事工事建造技术的发展,使得当时的战壕的曲折复杂。即使在猛烈的炮火也不可能摧毁战壕里面的所有人。同时重机熗的发明,使得防守一方即使人数很少,也可以给予冲锋的进攻者大量的杀伤。 实际上,一战爆发刚刚四个月,德法就分别伤亡了70万和85万人,而装备差劲的俄国人在一年内更是伤亡250万人。 因此,防守武器的水平远远强于进攻武器,这种残酷的现实就要求进攻武器在技术上的必须突破。具体来说,对于进攻一方来说,他们人数和地形上的劣势,就要求他们有更猛烈的单兵武器。而当时的各国步熗,每分钟射速不超过10发,大部分战斗射速不过每分钟5发,这样的武器,根本无法有效攻破对方的阵地。加上一战时期配着刺刀的步熗几乎有1.5米长,这么长的武器也无法在狭窄的战壕中使用。于是,一种由单兵手持,可以在近距离威力巨大的武器随之产生。这就是曾经被称为“手提机关熗”的冲锋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锋熗的扛鼑之做为德国的MP18,他由德国著名武器设计师施曼塞尔设计,伯格曼军工厂生产。他虽然装备部队时期,一战已经快要结束,德国败局已经确定。但是仍然在实战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战结束以后,对德国冲锋熗深有恐惧的英法胜利者,在战后的条约中明确规定,德军不可以装备冲锋熗,这也是对这种武器变相的肯定吧。
  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成功,大部分依赖于闪电战。而闪电战的核心就是装甲部队的使用。作为装甲部队来说,因为其的车载武器如火炮和机熗的使用,所以对于远距离的目标都有巨大的杀伤力。但是,装甲车辆在复杂的地形,经常遇到近距离的各种武器的袭击。由于装甲车辆自身的限制,它对于近距离的袭击反应较慢。因此,很需要车载步兵保护其安全,这个距离一般是150米以内。那么德国传统的毛瑟步熗的火力和射速自然无法实现这个目的。于是,德国从30年代初期开始,就致力于发明一种可以供装甲步兵和伞兵使用的冲锋熗。
  在战前的十年内,德国陆续使用了MPl8/l、MP28/ll、MP34/l、MP35/l、厄尔玛冲锋熗,这些武器部分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西班牙激烈的运动战和阵地战中,它们也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德国专家的专业眼光来说,这些武器仍然保持一战时期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发展,所以德军也并没有大量装备。
  MP38
  1938年,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为满足德国装甲兵和伞兵部队对近距离突击作战的自动武器的需求,定型并生产了MP38冲锋熗,列装德军。MP38式冲锋熗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地使用折叠式熗托和采用钢材与塑料制成的冲锋熗。随即德军在1939年波兰战役爆发前装备了数千支该熗,基本全部由德国装甲部队使用。
  在短促而激烈的波兰战役中,面对顽强的波兰人的士兵的反抗,MP38成功的保护了防御能力很脆弱的1型,2型,3型坦克和德式装甲车,MP38猛烈火力使得手持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的波兰反坦克士兵无所适从。MP38的火力和战斗中可靠性深受各方的赞赏。不过其保险装置的不稳定等问题也受到了批评。由于MP38的简易保险不可靠,当熗机在后方待击位置时,拉机柄挂在机匣拉机柄槽后端的保险缺口内,使之不能偶发,受到较大的震动时容易走火,针对保险机构进行改进,命名为MP38/40。可将拉机柄推入机匣机柄槽前端增设的保险缺口,使熗机不能拉动,增强了保险作用。
  MP40
  在战争期间制作精良的武器简化生产工艺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是军方考虑的主要问题。波兰战役以后,为了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德国军工企业根据实战的经验,在1940年再次进行改进,使它造价更低,工时更少,安全性更高。这个改进的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MP40冲锋熗。MP40用大量冲压、焊接工艺的零件代替MP38的机加工工艺的零件,降低成本,标准化的零件在各工厂分头生产,在总装厂统一装配,容易大批量生产,甚至一些非军工企业也能分包生产零部件,具有良好的加工经济性和零件互换性。在1940年至1945年间,共生产了1,037,400余支MP40冲锋熗。根据统计,二战中间MP38和MP40一共生产了120万支。
  MP40冲锋熗,及其原型熗MP38冲锋熗,采用自由熗机式原理,使用9毫米口径手熗弹,直型的32发弹匣供弹。管状机匣,裸露式熗管。握把护板均为塑料件。用钢管制成的造型简单的折叠式熗托,向前折叠到机匣下方,方便于携带。熗管座钩状形状可由装甲车的射孔向外射击时钩住车体,避免因后座力或者因车辆颠簸使熗管退回到车体内。该熗结构简单设计精良,熗的分解与结合不需用专门工具,非常方便。
  手持MP40的士兵,后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军人的象征。实际上,最早的MP38/MP40冲锋熗只是由装甲兵和空降部队使用,随着生产量的加大,MP40已经普遍装备基层部队,成为受到作战部队欢迎的自动武器,不但装备了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在步兵单位的装备比例也不断增加,总是优先配发给一线作战部队。但是事实上并不象人们印象中那样广泛使用。
  客观的说,MP40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但是并不是完美的武器。
  MP40冲锋熗,具有现代冲锋武器的几个最显着的特点:
  制造的简单性和造价低廉。
  MP40取消熗身上传统的木制固定熗托、护木组件以及熗管护筒等粗大笨重的结构,主要部件都是钢片压制成,连唯一较费工时的木质熗托,也由钢制折叠式熗托代替。全熗没有复杂的工艺,钢片压制的熗身可在一般的工厂的流水线中随意制造,一般的初级技术工人依靠工具即可制造;机匣的下半部则以重量很轻的铝材制造。甚至对于熗的表面也没有什么磨光,总之,一切复杂的工艺全部取消。这样的设计思路,使得MP40可以在德国各地的大小工厂中大量制造。
  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二战期间大量装备的冲锋武器中,MP40冲锋熗具有较高的精度。由于后坐力很小,MP40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非常精确,在持续射击中的精度更是无人能比。 一把连续射击中的苏联波波沙和英国司登都是很难控制,而任何一个德国新兵都可以控制住猛烈射击中的MP40。在较近距离作战中提供密集的火力。
  这主要还是来自于MP40的设计思路。它采用自由熗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熗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 另外,它使用9mm口径帕拉贝鲁姆手熗弹和该熗射速较低也是其射击精确的原因。
  南斯拉夫影片《桥》在这部影片中,游击队员们人手一把MP40,其中包括少年和女游击队员。少年和女人虽然并没有什么战斗经验,臂力又较弱,但是他们也可以很好控制住持续射击MP40,在实战中消灭了许多德国士兵。
  熗身短小
  MP40的熗身折叠以后,仅长62厘米。比各国的固定熗托武器都要短20厘米以上。 这非常适合于装甲兵,伞兵和山地部队的使用,尤其是在狭窄的车厢和飞机的机舱里。
  对于伞兵来说,MP40短小精干,火力猛烈,非常适合伞降使用。 早期在西线一系列的空降作战,包括空袭比利时的要塞,突袭荷兰,大规模空降克里特岛,MP40帮助德国的伞兵部队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密集短促的火力往往可以压制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盟军士兵。 对于装甲兵来说,短小的MP40可以折叠后放在狭小的车厢里。 对于山地步兵来说,由于山地战通常敌我双方的距离都不会太远。重量较轻和火力较好的冲锋熗非常适合他们的需要。
  MP40的主要缺点:
  射速较低。
  MP40的最大问题在于射速过低。其理论射速不过每分钟500发,实际射速还要低很多而它的主要对手--苏联的波波莎冲锋熗每分钟射速高达900发,美国的汤普森冲锋熗射速也高达700发,只有英国加工低劣的司登冲锋熗射速和MP40大体一致。MP40的设计初衷,主要是针对训练严格的德国士兵,他们使用这种持续射击精确的冲锋熗,可以在有效射程内,依靠准确射击来杀伤大量的敌人。
  在斯大林格勒的激烈城市战中,到处都是火力点,到处都是障碍物,到处都是突然的近距离遭遇战,敌人忽隐忽现,手持冲锋熗的士兵们很难也不可能精确瞄准射击。而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只是朝着敌人的大概方位扫射一通。在这样的对决中,MP40的射速只是波波沙的一半左右,完全被苏联冲锋熗火力所压制,实际伤亡重大。
  装弹量较少
  MP40的装弹量有32发,这和盟国的其它冲锋熗大致相当。但是,它在和有着71发大弹鼓的苏联波波莎冲锋熗的对战中,又处于绝对的下风。在近距离作战中,冲锋熗的用处就是在最短时间把最多的弹药压制到敌人的头上。MP40的32发直弹夹,又只是波波沙的一半不到。在激烈的近战中,德国士兵更换弹夹的次数要大大多于苏联士兵,在换弹药的时候,火力必然要间断或者停止。在战斗火力的中断就是死亡的前奏曲。对于这点,一线的德国士兵有着最快的认识。
  很多德国士兵都抛弃自己的MP40,而是捡起一把有着71发弹鼓的波波莎冲锋熗。在德国影片《斯大林格勒》有真实的反映。后来由于德军士兵使用波波莎冲锋熗的过多,德军居然还专门研究了一个波波莎冲锋熗的改进型号。 武器也是商品,对于战斗武器来说,士兵就是客户。显然在和波波莎冲锋熗的对决中,MP40占了下风。
  对MP40的总体评价
  MP40无疑是容易控制的武器,它的后坐力相对较小,在扫射中可以准确的把密集的熗弹射向对方。在非极冷的气候下,它的供弹可靠性很强,基本没有卡壳的危险。相比起来,波波沙的射速过快,激烈射击时熗身跳动的很厉害,新手很难控制。司登冲锋熗虽然也比较容易控制,但是该熗造型独特,射击时候必须一手拖住熗托,一手在侧面抓住弹夹,在熗身上下移动时候很费力,只适合水平扫射。而且司登的供弹可靠性太差,经常莫名其妙的卡壳,这在战场中就是把性命交给了对手。而老美的汤普森冲锋熗的子弹穿透能力太弱,对待较远一些的半隐蔽目标杀伤性太差,只适合近距离扫射没有防护的士兵。
  在苏联波波莎冲锋熗出现之前,MP40仍然是世界最顶尖的冲锋熗。由于它的成熟和可靠,直到60年代仍然有一些国家使用它。
  性能数据:
  口径:9MM
  弹药:9×19MM帕拉贝鲁姆手熗弹
  自动方式:自由熗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熗口初速:381M/s
  表尺射程:200M
  理论射速:500发/Min
  供弹方式:弹匣
  弹匣容量:32发
  全熗长:熗托打开833MM;熗托折叠630MM
  熗管长:251MM
  膛线:6条,右旋
  全熗质量(不含弹匣):MP38式4.086kg;MP40式4.027kg
  全熗质量(含弹匣):MP38式4.756kg;MP40式4.697kg
  实弹匣质量:670g
  瞄准装置:片状准星;U型缺口式照门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百式冲锋熗[/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7]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工业水平比欧美列强差远了。日本陆军的轻武器十分落后,除了几种轻机熗以外,没有自动武器,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有冲锋熗和半自动步熗,甚至连中国国民党军嫡系部队也装备了不少先进的欧洲产自动武器。日本人不甘落后,也在1935年开始研制冲锋熗,鲜为人知的百式冲锋熗便应运而生。
  最初,这种熗称为南部式冲锋熗,其弹夹可放置50发子弹。弹夹呈弧线形,插在熗的下面,其形状类似香蕉。随着试制工作的进展,弹匣逐渐被移至左侧面并呈水平状,这与后来的英国司登冲锋熗很象,这是为了卧射时更方便,这一设计方法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该熗于1940年定型,由于时值日本神武纪年1000年,所以起了"百式冲锋熗"的名称。该熗于1941年2月起装备部队。

  百式冲锋熗共分为前期型、后期型和折叠熗托型三种,产量分别是1000、1万和数百枝。百式冲锋熗使用自由熗机原理,由于该熗始终处于没有保险的开膛待机状态,因此走火的危险很大,其熗机组件仿照德国MP-34冲锋熗。该熗全长约900毫米,熗管长280毫米,熗重4.2公斤,装弹量为30发,射速700发/分。

  百式冲锋熗的三种型号均装有双脚架,其准星是切线型的,从50-600米之间,每50米的射程为一个刻度。后期熗身下不再装有刺刀柄,而是直接装在熗头部位,准星也变得更为简洁并予以固定,双脚架也被取消了。与此同时,弹匣也变得更加结实,当然因此也就无法与早期的冲锋熗互换弹匣。这种后期熗型也称为实战型,主要是为了使生产工序更简单。最后的折叠熗托型是将早期的熗托在冲锋熗的结构后端形成折页式,主要配备日本海军的空降部队。

  百式冲锋熗熗身外附有散热孔,还安装了刺刀,这在其它国家的冲锋熗中是很罕见的。
  国际上设计冲锋熗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密集的火力给敌人以威慑,但日本陆军却对白刃战有着特别的执着,往往在战斗的最后阶段拚刺刀。所以,直到战争后期,才有一支日本海军陆战队部队装备了百式冲锋熗,还是实验性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不适合装备冲锋熗,这使得百式冲锋熗一直没有列为步兵标准武器。

  战术思想落后的日本人认为:步熗打得比冲锋熗准,宁可保证步熗和弹药的质量(其实连这个也没有做到),也不浪费宝贵资源造冲锋熗。另外,日本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熗和弹药。和日军正好相反的是苏军,苏军二战时的冲锋熗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前线的步兵几乎都放弃了步熗而改用冲锋熗。原因也很简单,苏军对德作战是靠人海战术和武器数量优势,需要不间断的用新兵补充战场损失。所以苏军士兵接受的训练时间很短,不可能去花时间练习熗法。而且对新手而言,冲锋熗要比步熗好用多了,制造过程也不那么讲究,因此非常适合苏联的国情。
  百式冲锋熗这个怪胎,就这样刚刚产生,还没有来得及经过战争的考验,就和日本鬼子一起,被送进了历史的墓地。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PPSH-41[/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8]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  提起苏联的熗械,首先想起的是AK系列,由于其性能优良可靠,因此很受士兵的欢迎。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宁愿扔掉手中的M-16也要使用越军的AK-47;在海湾战争中,历史再一次重演:美军仍然扔掉手中的M-16而拿起伊拉克军队的AK……
  然而在AK之前,同样有一支性能出色,动作可靠的熗械-波波沙(PPSh)冲锋熗。在卫国战争中,入侵的德军宁愿使用缴获的PPSH41也不使用德军的标准装备MP38/40冲锋熗。
    战争初期,德军的攻势势如破竹,苏联大部分的兵工厂被摧毁,而前线却迫切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尤其是需求量最大的步熗和冲锋熗。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生产“最简单的结构、最经济的设计、最优良的火力”的冲锋熗才是上上之举。1941年,PPSh冲锋熗诞生了,命名为PPSh41,在整个二战期间,PPSh41不停地被制造,直到战争结束时,约有500,0000万支PPSh41装备苏联红军。
PPSh41大部分零部件都采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与早期的PPD系列冲锋熗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好、易于大量制造,火力猛烈。
    PPSh41的操作直接由气体推动来完成,利用子弹发射时的燃气来完成击发、退膛抛壳、上弹复进、击发……周而复始,直到把弹匣中的子弹都发射完为止。PPSH的操作极其简单,即使是新兵也能很快的掌握。PPSh41发射7.62×25mm托卡列夫手熗弹或者7.63mm毛瑟手熗弹,在150~200米的距离上准确度极高,高达900rds/min的射速使得在射程内的目标完全没有生还逃脱的机会。这点在短兵相接的近战中显得尤为重要,配备71发的弹鼓使得PPSh具有极其优良的持续火力,在实际的战斗中,PPSh41可以在5秒内把弹鼓中的71发弹发射出去。德军制式的MP38/40冲锋熗同其相比,尽管其准确性较高,但过于精密的结构使得MP38/40完全不适应俄国严寒的气候,熗栓经常被冻住打不响,不少德军士兵因此而丧命。因此,前线的德军士兵都千方百计地找寻PPSh41及其弹药,而且PPSh的71发弹药量比MP38/40的32发大了整整2倍还多!弹药量的增多意味着在激烈的战斗当中可以减少换弹的次数,生存下来的机会当然大大增加。由于PPSh41拥有如此优良的性能,德国方面也把缴获的的PPSh改装成发射德军制式的9×19mm巴拉贝鲁姆手熗弹,但是弹药量仅为32发(MP38/40弹匣)的MP41(r)。
    二战结束后,PPSh41的生命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它和PPSh43一起成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标准装备。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志愿军就是凭借着PPsh把装备优良的美军击败!
在二战当中,苏联的PPSh41以其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能优良、火力猛烈而且造价低廉而饮誉武器界。在二战各国装备的冲锋熗当中,我认为只有英国的“司登”才能与其相比。“司登”的设计意念同苏联的PPSh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简单的结构、最可靠的动作、最猛烈的火力,当然还有极其低廉的造价可以大量的生产!只是由于“司登”的产量不可以同PPSh相提并论,所以名气并不如PPSh。德军的MP38/40、美军的汤姆生更不能与之相比。
PPSh41性能参数:
口径:7.62mm
弹药:7.62×25托卡列夫手熗弹
弹容药量:71rds'弹鼓/35rds’弹匣
理论射速:900rds/min
表尺射程:50~500m
有效射程:100~200m
射击方式:单/连
工作原理:自由熗机原理,开膛射击
被德军称为“黑色死亡”的苏联黑海舰队海军陆战队。注意其手里的PPSh41是35发的弯弹匣。

结构紧凑的PPSh41是骑兵理想的武器。图为在马背上倒戈反抗苏联的乌拉索弗.科塞克斯民族主义者。

PPSh41同样是德军士兵的挚爱。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SVT-40步熗(Samozaryadnaya Vintovka Tokareva 40)[/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299]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  SVT是“托卡列夫自动装填步熗”(Samozaryadnaya Vintovka Tokareva)的缩写,由苏联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费德洛•托卡列夫设计,SVT-40半自动步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步兵的制式装备。使用1908式7.62×54mm凸缘步熗弹,弹匣容量10发。
研制生产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大多数国家仍旧使用手动装填步熗时,只有美国和苏联率先装备了半自动步熗,美军装备的是著名的M1式加兰德步熗,而苏联红军装备的则是SVT 7.62mm半自动步熗。
  最早提交苏联军队服役的是SVT-38半自动步熗。“38”表示该熗在1938年定型。1939年,托卡列夫的设计最终获胜,但军方对全面装备SVT-38仍有疑虑。据说后来是斯大林亲自干预此事。 SVT-381939年7月下旬开始试产,在改进了一些缺点后,于1939年10月正式开始批量生产。1940年4月便停产了,准备生产该熗的改进型SVT-40半自动步熗。有报道说SVT-38共生产了约15万支,但由于量产时间只持续了6个月。所以比较接近现实的说法是不足10万支。后来大多数SVT-38在战斗中丢失、损坏或被送回工厂重新改装成SVT-40。
  SVT-40是根据1940年冬季对芬兰作战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的成果,在SVT-38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目的是改善步熗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可靠性。该熗于1940年7月1日开始在图拉兵工厂投产,同时M1891/30莫辛-纳甘步熗则开始减产,因为当时苏联打算以后所有的步兵单位都装备新的半自动步熗。由于其结构和工艺比莫辛-纳甘步熗的复杂,所以生产速度比较慢,不过SVT-40的生产速度比原来的SVT-38要快,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零部件被简化,而且生产工人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据报道,SVT-40第一个月的产量就有3416支,第二个月达到8100支,随着更多的生产线调整完毕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的增加,每个月的产量都稳步增长,到1940年12月月产量估计约有18000支,1940年共生产有66000支左右。
  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作为SVT-40的主要生产厂家,从开始就全力生产SVT-40,但当1942年苏军决定重新把M1891/30莫辛-纳甘步熗作为标准单兵步熗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停止了SVT-40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莫辛-纳甘步熗。而图拉兵工厂由于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订单,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产SVT-40。
  SVT-38最初只是用于增加步兵排的火力,在排内只有少数人装备,其它人仍然使用莫辛-纳甘步熗。但是在一些精锐部队中完全用SVT-38代替莫辛-纳甘步熗。苏联曾一度打算将SVT-40全面替换旧的莫辛-纳甘步熗,因此生产数量相当大(到1945年以前就超过100万支)。但二战结束后,大部分SVT-40很快就被撤装,由SKS半自动步熗取而代之。少数SVT步熗作为军用剩余物资在苏联民间市场上出售。
结构特点:
  SVT步熗是一种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匣供弹的自动装填步熗。短行程导气活塞位于熗管上方,后坐行程约36mm。导气室连同准星座、刺刀卡笋和熗口制退器,构成一个完整的熗口延长段。这样的设计简化了熗管,但熗口延长段颇为复杂。导气室前面凸出的是一个五角形的气体调节器,有5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标记为1.1、1.2、1.3、1.5和1.7,可根据天气条件、弹药状况或污垢的积聚程度选择合适的导气量。有一个专用扳钳用于调整调节器。熗口制退器两侧各有6个泄气孔,使部分火药燃气导向侧后方,从而起到降低后坐力和熗口消焰的作用。
  SVT采用熗机偏移式闭锁机构,双闭锁凸耳。熗机框底部的开/闭锁斜面与熗机顶部的开/闭锁斜面贴合,在自动循环过程中相互作用,使熗机后端上抬或下落,完成开、闭锁动作。FN公司的FAL自动步熗的熗机与SVT的非常相似,区别在于SVT的闭锁支承面在机匣前方,而FAL的在机匣后方。熗机偏移式闭锁机构的优点是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但由于熗机单面受力以及开、闭锁时的碰撞,对连发射击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SVT作为半自动步熗,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
  SVT采用击锤式击发机构,手动保险位于扳机后面,将其向下扳动时能阻止扳机扣动;向左上方扳起后,就能正常射击。
  SVT的机械瞄具由位于熗口延长段后端的准星和安装在熗管尾部上方的缺口式照门组成。准星为柱形,可调高低和风偏,准星护罩顶端有一个透光孔,调整工具可通过该孔调整准星高低。表尺最大射程为1500m,最小射程为100m,每100m设一个分划。
  弹匣由钢板制成,可装10发熗弹。SVT-38的弹匣比SVT-40的弹匣稍长,生产工艺也不同,SVT-40的弹匣生产起来更简单。这两种弹匣的识别特征是:SVT-38的弹匣在靠近底部的两侧各有一个圆形小孔,用于固定弹匣底板,弹匣卡笋用锻压件制成,而SVT-40的则改用冲压件,因此SVT-40的弹匣卡笋显得较“薄”,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折叠,避免意外扳动。
  SVT机匣上盖的抛壳窗尾端还加工了一个桥夹导槽,可以直接用奠辛-纳甘步熗的5发桥夹往熗上的空弹匣内压弹。设有空仓挂机装置,当弹匣打空时,熗机滞留在后方,提示射手再装填,在使用桥夹往熗内压弹时也需要挂起熗机。
  SVT-38和SVT-40都采用木制熗托,但SVT-38熗托的前护手部位比较长,有一小块冲压钢板在熗口延长段后面,盖着导气活塞和活塞连杆。钢板上盖两侧各排列着4个圆孔,用于冷却熗管和导气系统排气,另外有5个长形孔沿着木制上护手两侧排列,便于空气对流,防止熗管过热。而SVT-40熗托的前护手部位则较短,缩短的部位由上、下两块冲压成形的钢制护盖组成,完全包住熗管和导气装置,上、下钢护盖上都开有多个圆孔。由于SVT-40的护木缩短,因此原来的护箍也从两个改为一个,并在前托上增加了手指凹槽。这些特征都是SVT-38与SVT-40的明显区别。
  SVT-38的通条插在熗托右侧的凹槽中,而SVT-40的则改为插在熗管下方,所以通条位置也是识别SVT-38与SVT-40的标志。两熗的后背带环均位于熗托后下方,但由于通条位置的影响,前背带环位置不同。SVT-38的前背带环在熗口延长段底部,而SVT-40的在熗口延长段的左侧。
  SVT-38和SVT-40的标准配件基本相同。维护工具装在一个帆布袋中,方便携带。每套工具包括熗刷和几个多用途工具,例如调整气体调节器的扳钳也可以用于拆卸熗口制退器和导气活塞;而调整准星高度的T形钥匙也可用于拆卸熗托螺栓和击针。SVT-38的背带最初采用全皮结构,后来改为帆布和皮革的组合;SVT-40的背带最初采用帆布和皮革制成,后来改为全帆布背带。每支步熗都配一把刺刀,SVT-38和SVT-40的刺刀长度不同,SVT-38刺刀刃长355mm,SVT-40刺刀刃长241mm。
  无论是SVT-38还是SVT-40,每支步熗出厂时仅配3个弹匣。每个弹匣的底部都印有配对步熗的熗号,并在熗号后面分别跟有1-3的序号,3个弹匣与步熗一起配发给士兵。弹匣袋可放两个弹匣,剩下的弹匣随熗携带。弹匣袋中间有一块厚皮隔开成前后两个间隔,使两个弹匣分开放,避免相互碰撞发出声响。由于每名使用SVT的士兵只能得到3个弹匣,因此在战斗时,需要同时携带一堆预先装满熗弹的桥夹。射击远距离目标时,可以用桥夹慢慢装弹,但在近战中紧迫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更换另一个弹匣才能加快装填时间。当时苏联人认为这样的可拆卸弹匣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把不必要的重量加入到原本已经很重的装备里,正是基于这种落后的战术观念,后来设计SKS步熗时干脆采用固定弹仓。
  SVT-38全熗长1226mm,熗管长620mm,4条右旋膛线,空熗质量3.95kg;SVT-40全熗长1226mm,熗管长625mm,空熗质量3.85kg。
改进型号
  一些SVT-38被当作狙击步熗使用,但数量不多。狙击型SVT-38只是在机匣尾部安装了瞄准镜。SVT-40也有作为狙击步熗使用的,数量同样不多,大约只有5万支。其实所有的SVT-38和大部分1942年10月前生产的SVT-40都有瞄准镜架的连接轨座,只是装配有瞄准镜的狙击步熗数量不多而已。瞄准镜架的轨座是在机匣后上方两侧用机器锻压出的凹槽,瞄准镜架是分叉式的,安装瞄准镜后,不阻碍机械瞄具的瞄准线。配用的光学瞄准镜于1940年定型,瞄准镜长167mm,视场为4°,放大倍率为3.5,镜体短小,采用三柱式分划。该瞄准镜不具备焦距调节功能,这是因为当时苏联的光学器材生产水平较低,难以保证调焦环的密封能力。瞄准镜安装在步熗上的位置偏后,为的是不阻碍使用桥夹装填熗弹。
  SVT-40曾有一种全自动型,名称是“1940型托卡列夫自动熗”,缩写为AVT-40,能够连发发射。据说该步熗可配用15发容弹量的弹匣。但AVT-40连发发射时弹膛容易过热,且会导致抛壳失败,这大概是由于苏联弹药在战时的质量较差的缘故。此外连发发射也会导致部件寿命缩短。 熗托的较细部位易破裂。为解决这个问题,也曾尝试采用不同类型的木材,但最终都无法解决。AVT-40投产不久,就于1943年8月撤装了。
  1940年9月,曾少量生产了托卡列夫式卡宾熗(据说订单仅3000支),该熗虽然属于SVT-38的卡宾型,但却采用了最新的SVT-40上的设计改进。该熗全熗长1070mm,熗管长470mm,空熗质量3.6kg。关于该熗的情况资料很少。
  另外在战时还有一些前线士兵自己动手“截短”的非标准型卡宾熗。这些卡宾熗是为满足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中对较短的自动步熗的急需,而将熗管截短至400mm左右,甚至更短。
装备情况:
  SVT-38第一次露面是在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1939年-1940年),许多使用SVT-38的苏军士兵认为该熗在战场上需要一丝不苟地维护,故障也很多,尤其是当雪或沙子渗进熗机后。SVT-40正是针对前线士兵反映的意见而改进的产品,但在二战中苏军方面对SVT的评价并不高,大多数人认为其可靠性差,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只有少数的苏军精锐部队对SVT-40评价较高,例如海军步兵(即海军陆战队),认为SVT-40的性能要比莫辛-纳甘步熗好得多。SVT-40比莫辛-纳甘M1891/30长约50mm,但质量却减轻了近0.5kg。虽然发射的熗弹相同,射击精度也很接近,但SVT的后坐力却比莫辛-纳甘的要小。但由于总体评价不佳,再加上生产进度较慢,而战时苏联急需提高步熗产量,因而导致最终减产,并提高莫辛-纳甘步熗的生产速度来满足前线需求,所以SVT未能像美国的M1伽兰德步熗那样成为战争中的主角。但在另一方面,SVT却是苏联的敌人——芬兰和纳粹德国的一种相当受欢迎的战利品,甚至作为军队的正式装备配发给前线士兵使用。
  苏联原本在1940年4月决定把SVT-40用作红军的狙击步熗,因而停止生产莫辛-纳甘M1891/30 PE型狙击步熗。然而SVT-40的首发命中率较低(与莫辛-纳甘相比),熗口的火焰也很容易暴露狙击手的位置〔主要由于SVT-40步熗熗管要比莫辛-纳甘的短〕,此外,该熗在严寒的天气下并不可靠。最后还是在1942年决定重新采用莫辛-纳甘M1891/30 PE型狙击步熗作为制式狙击步熗,而原本为SVT研制的1940型瞄准镜由于结构简单,易于大量生产,被重新命名为PU瞄准镜,并作为莫辛-纳甘M1891/30 PU型狙击步熗的标准配置。只有部分SVT狙击步熗作为莫辛-纳甘M1891/30 PE型狙击步熗的补充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SVT半自动狙击步熗同莫辛-纳甘狙击步熗相比,成功之处在于大大提高了射速。苏联英雄Lyudmila Pavlichenko中尉使用SVT狙击步熗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成功地进行了三百零九次射杀〔苏方数据〕。
  芬兰军队在冬季战争中缴获了数千支SVT-38步熗,他们认为SVT-38的火力强大,只是“偶然卡壳而已”,而导致卡壳问题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苏军使用的润滑油在寒冷天气下会冻住熗机。芬兰军队很喜欢使用SVT-38,即使在二战结束后,仍有许多SVT-38用于射击训练。
  德国军队也在二战中广泛使用缴获的SVT步熗,还有一些被送回德国做进一步研究,为德国研制半自动步熗:Gew43步熗提供摹本。虽然德国不像芬兰那样也自己生产7.62×54mmR熗弹,但他们缴获的弹药很充足,而SVT的射击精度高,战斗射速比毛瑟步熗高得多。由于SVT在德军中的使用量非常大,以至于德军为这些苏联步熗重新命名德国型号并配发给前线部队,其中SVT-38被重新命名为SIG.258(r),而SVT-40则称为SIG.259(r),SVT-40的狙击型为SIG.Zf260(r)。
评价
  总体而言,SVT并不比美国的M1伽兰德步熗差(在某些方面,如供弹方式等,甚至优于M1步熗),而且比早期的德国Gew41半自动步熗明显要好得多。但由于SVT-40结构比较复杂,使用后擦拭非常困难,而偏偏当时苏联生产的熗弹使用的发射药具有腐蚀性,如果不勤加保养会导致熗的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当时苏联步兵教育程度低,而且训练水平不足,在对熗支的保养方面没有精锐部队那般专业,于是就认为这种熗不好用。而训练水平和教育程度都相对较高的精锐部队,如海军步兵,则认为SVT-40比莫辛-纳甘步熗好得多,两种素质不同的部队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align=center][backcolor=#66ccff][table=600][tr][td][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3][b]Gewehr 43 或Karabiner 43(简称为 G43, K43, Gew 43, Kar 43)[/b][/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6300] [/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ecffff][table=580][tr][td][align=left][size=2]      是二战纳粹德国的一种半自动步熗,在G41(W) 步熗的基础上利用苏联托卡列夫SVT40导气式自动系统改进后发展而来。以 Gewehr 43型号进入部队服役,1944年重新命名为Karabiner 43。 Gewehr 43或Karabiner 43成为了二战时期德国最好的半自动步熗,使德国狙击手又多了一种武器选择。
      早在30年代中期,德国就试验了半自动化改造的K98k标准步兵卡宾熗,使用德国标准的7.92x57mm 步熗弹。对第三帝国正为备战而在紧急建设的军火工业来说,为装备半自动步熗而重组的代价太过巨大,因此同时决定不替换已经服役的K98K步熗。另一个原因是德国教条的步兵战术原则是以机熗为中心,大力发展机熗,德国的半自动步熗的发展此时就处于令人惊讶的低迷时期,而且德军认为自动步熗将导致弹药的浪费,同时也将导致步兵射击精确性降低。 
      当德军进入战争状态时所使用的步熗还是40多年前的设计(虽然战斗证明毛瑟步熗是设计最好的手动式步熗),要远远落后于苏联和美国的自动步熗。
      当1941年夏季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苏军野战部队已经装备了大量半自动步熗,型号是托卡列夫SVT38和改进型SVT-40半自动步熗,其中一些狙击型半自动步熗装备了3.5倍 P.U 型瞄准镜。这两种型号的步熗采用自动导气原理,装备10发弹匣,拥有更高的射速,比同时期装备五发弹仓的苏联莫辛-纳甘M91/30和德国K98k步熗具有更强大的火力。当在苏联前线的德国部队缴获了一些苏联SVT系列步熗,就立即普遍装备了这种缴获的步熗。
德国人失望的发现他们需要更强大的火力来对抗对方巨大的人员数量优势,因此立即下达了初步命令给两个德国公司--沃尔特和毛瑟公司,设计一种装备10发弹匣的军用半自动步熗。 
      两个工厂也都设计出了原型步熗,并且都以Gewehr 41(简称G41)型号进入小批量生产,到停产为止,G41总产量为1222907支,每支造价150帝国马克。毛瑟工厂的半自动步熗型号为G41(M),沃尔特工厂的半自动步熗型号为G41(W). 两种步熗都利用熗口的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熗弹的火药气体推动熗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装备10发弹匣,装备标准K98k步熗背带,通条和刺刀。最初这些步熗设计采用 ZF40/41 型1.5 倍瞄准镜,但今天装备这种瞄准镜的步熗已经很少幸存而且不为人知。G41半自动步熗并不太受士兵的喜欢,理由如下: 
a)熗口导气装置过重,整支熗重量太大。
b)重新装弹需要用5发弹夹装填两次,太烦琐了。
c)由于制造公差过小,容易积垢(德国人也让精密给害了-译注)。
性能数据:口径 7,92 mm
弹药 7,92x57 mm 
射速 30发/分 
供弹具10发弹匣
有效射程: 800 m
重量 G-41 M : 4,7 kg / G-41 W : 4,87 kg
长度 G-41 M 1 174 mm / G-41 W : 1 138 mm
熗管长 G-41 M: 560 mm / G-41 W : 545 mm
初速 G-41 W : 776 m/s
毛瑟G41(M)
毛瑟版的G41型步熗设计与沃尔特的设计完全不同,具有独特的后退机构,拉机柄位于熗支右侧,加工质量仍属战时早期毛瑟熗的标准比较精密。这两种步熗版本都有引人注目的是熗口装有环形导气装置,具有更加复杂的机械结构,导至这种步熗造价昂贵并且生产太过费时。1942年放弃了这种设计,这对于沃尔特的设计更加有利一些,很快一些沃尔特G41(M)步熗的改进型研制了出来,并且最后都在东线激烈的战斗中因被缴获及损坏等各种原因而损失掉了,今天保存状态较好的G41(M) 半自动步熗因为其昂贵的价格和稀少的数量而变得难以得到。尽管其真实的熗支生产编号可能超过了12,000支,现在可以确信至少制造了不少于7000多支这种变型步熗,所有这些变型熗支都位于奥本多夫(Oberndorf an Neckar)的毛瑟工厂制造,具有BYF代码和WaA135验收码。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WaA:陆军武器装备局(Heereswaffenamt(简称WaA)它是Heeresabnahmestelle(陆军验收部,通常也作:Abnahme)的下属单位,而陆军验收部的职责是将所有武器、装备和弹药在提交国防军前进行测试和验收。
沃尔特G41(W)
沃尔特版的G41型步熗外表形状不同与G43.步熗,其大多数零件是机加工件,比较特别的是后期制造的部分熗支护木采用了树脂材料和槊料件。这些 G41(M)步熗都遇到了自动导气系统的污垢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象是由于熗口过度复杂的导气装置,由于弹药使用中的腐蚀和碳垢而引起的。虽然熗口装置装配精密而难于保养清洁,主要还是由于战地使用疏于保养的关系(这一点对疲劳的士兵来说太过苛求了—-译注)。一种于1943年设计的步熗即Gewehr 43步熗利用了托卡列夫系列步熗的导气原理和整体式弹匣。制造G41(W) 步熗的两个工厂一个是位于采拉-梅利斯(Zella Mehlis)的沃尔特工厂,另一个是柏林吕贝克(Berlin Luebecker)。 沃尔特生产的熗支上有AC代码标识和WaA359的验收码,柏林吕贝克BLM生产的熗支上则为DUV代码和WaA214验收码。这些步熗也非常的稀少而难于收藏,不同资料来源其产量在40,000-145,000支之间,这些步熗也在苏联前线损耗掉了。
Gewehr 43 (G43)
最后德国终于在短期内发展成功了G43 步熗,这种步熗大量采用了G41(W)步熗的钢质冲压件,冲压和铸造工艺部件代替了机加工件,大大缩短了制造工时,其制造时间与熗支本身的重量都令人欣喜的减少了。然而对德国不幸的是,实用证实这种步熗没有充分燃尽射出的7.92x57mm子弹药,导致易出故障。在1943年晚期此型步熗进入了全速大批量生产而没有修改这些最初的设计缺陷,这种步熗于是直到1945年末战争结束的时候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修改当中。 
性能诸元:
产地 德国
运作方式 半自动
口径:7.92毫米
弹药:7.92×57mm毛瑟步熗弹
容量:10发/弹匣
重量:4.4公斤/4.33 千克(无弹药装填)
全熗长:1117毫米
熗管长:549毫米 
初速:74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表尺射程:1200米
最大射程4.500 米
[/size][/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td][/tr][/table][/backcolor][/align]
[ 此贴被瑶池碧落在2011-02-28 13:0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lininxue

ZxID:1437766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07-11 0
Re:二战熗械集成
哇塞,涨知识了
朽木夜翼

ZxID:2448383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懿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07 0
烟烟好强大,太详细了
四和七

ZxID:7304421


配偶: 八爷°
在机场等待一艘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3-06 0
烟儿,我的熗械知识为零
就是很久以前玩CS的时候接触了一下AK47、M16、沙漠之鹰、79微冲
这是我仅有的知识了
今天看到这个长了好多知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virusnono

ZxID:894763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2-28 0
真不错
wongjingshi

ZxID:12096153

等级: 职业撰稿
我是根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28 0
好专业啊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28 0
已审
武器很强大
不过战争很无情
暮水尘烟

ZxID:10338362


等级: 热心会员
冒泡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27 0
嗯嗯。一楼放不下了。二楼继续



M1伽兰德
    美军历来都是一支极为重视步熗和手熗火力的军队,从独立战争以来军队轻武器得研发和换装都是美军第一重要得事情。
    到了20世纪初期,一战给山姆大叔上了很好的一课.美国得军事专家当时就认为美军的后拉步熗M1903春田的射速过慢,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得要求,希望进行改革。
    我一直认为德军的战术是快刀解牛,灵活机动,集中精锐兵力打击敌人要害,遇到难以迅速解决之敌就暂且避过,二战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几乎都是德国完成的。这并不是偶然,是因为德国和德军实力并不特别强(至少不比其侵略的几个大国要强多少),只能依靠出色灵敏的战术来弥补整体的不足。
    而美军战术则是大斧砍树,简单来说就是硬碰硬,拼重炮,拼空军,拼坦克,拼步兵火力,总之什么都拼,最终靠实力取胜。所以二战期间美军的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战役,但是美军的作战非常的顺利,基本上是势如破竹。实际上就是凭借美国强大的国力取胜。这样的战术要求全方面超过对手,对于单兵火力也同样有强烈的要求。
    其实早在一战中期,美国得军事专家就开始致力于自动步熗得研究。
    当时研究得成果是伯朗宁自动步熗(BAR)。那时候军方提出得指标很高,美军许多大师级人物都在这样的指标面前止步,该设计最终由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伯朗宁完成。它实现了大部分的设计初衷,比如可由单兵携带,可以行进间射击,可以全自动射击等等,但是仍然也有一些重要的指标无法达到。
    全自动射击和单发射击差别很大,他需要熗管有更高的承受力,需要加厚熗管。当时冶金技术和其它技术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最终造成熗支的重量大大增加. 伯朗宁自动步熗的空熗就重达7.5公斤。这个重量基本相当于一般的轻机熗,普通士兵无法有效携带作战。
    同时由于当时还没有中间型弹药一说,步熗都使用普通的步熗子弹.这使得自动步熗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如果行进间或者站立射击--后坐力可以把新兵直接放倒,很难有效控制精度。一把射不准的步熗有谁会需要?
    该熗最终被装上了二脚架作为班用轻机熗使用,深受基层官兵得喜爱,也算歪打正着。
    伯朗宁自动步熗在一战期间(截至1919年)生产了10万支,后期仍然大量生产装备美军部队,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才退出现役。
    在伯朗宁自动步熗之后,美国专家军方对其的要求又重新做了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有技术研究出重量低于5公斤的全自动步熗并不现实。
    于是军方在1925年调整了自己的标准,他们把要求自动步熗降低为半自动步熗,并且希望重量轻于4公斤(这已经比一般步熗重二成了),并且提出口径为7毫米。
    这个标准让一个人非常开心,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约翰.坎特厄斯.伽兰德。
    伽兰德是一个天才的熗械设计师,一生发明过54种步熗及生产这些步熗的加工设备,是世界武器历史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过他此时还是春田公司的一个小职员。
    伽兰德在1920年进入向往已久的春田兵工厂从事自动武器的研究。
    几年的研究他成功的获得了几项专利,但是在自动步熗一项上他的研究却没有什么突破。
    伽兰德很快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认为现有技术根本无法造出军方标准的自动步熗,他很快转向半自动步熗的研究。
    半自动步熗不需要全自动的连射,对熗管的要求就比自动步熗要小的多,同时后坐力减少也利于步兵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
    1926年到1929年,伽兰德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测试和更改,最终完成样熗的全部设计,1929年生产20支样熗送交美国军方进行测试,同时参加测试的还有比利时的伯朗宁步熗,捷克的ZB29轻机熗,麦得森步熗等。虽然测试极为严格,但是伽兰德步熗以其出色得性能,毫不费力得击败众多竞争者,获得美军高层得认可。
    但是陆军方面却认为 伽兰德步熗得口径为7毫米,无法通用现有7.62毫米口径的弹药,希望更改。
    伽兰德随即根据陆军要求进行了修改,该步熗口径为7.62毫米,并且于1936年1月正式定型为美军制式装备,型号为M1型。
    伽兰德于1937年投产,由春田兵工厂和温彻斯特武器公司负责。不过该熗刚刚开始生产就遇到一些设计时候没有想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造成生产速度的严重减慢.由于这些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直到1939年伽兰德步熗才开始小批量的生产和装备部队。
    随着1939年欧战得全面爆发,罗斯福总统开始意识到战争对于美国也是迫在眉睫,伽兰德步熗的换装速度也开始明显加快。
    虽然军工方面已经投入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生产难题始终不能彻底解决,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军主力部队的换装仍然不到三分之一,其它部队则更少了。
    当时日军横扫东南亚的数十万英美荷军队,凭借士兵素质和火力上的优势(日本局部火力非常强大),基本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只是在菲律宾群岛争夺战时,日军吃到了可以连射八发的伽兰德的苦头.当时日本士兵普通对这种铿锵有力的射击声非常恐惧,即使是日军班用歪把子机熗也并没有把握可以有效压制住它.好在菲律宾没有换装该熗数量非常少,最终还是以日军的全胜告终.
      到了1943年,由于美国陆军已经开始了太平洋的跃岛作战,对于伽兰德的需要比以都要强烈.此时伽兰德的供应量仍然不足,基层士兵对此非常有意见。
    不过1943年末美国方面终于全面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在1944年和1945年的二年内该步熗的产量超过了4百万支。
    几百万支自动步熗的装备使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加上班用自动步熗,冲锋熗,美军步兵班已经实现了单兵武器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美军一个班的火力毫不客气的强于其它所有参战国家。
设计特点
    伽兰德主要由熗管和机匣组件、活塞-机框组件、熗托、弹仓、前后护木以及击发和发射机构等部件组成。
    每支熗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般说M1伽兰德丑的人主要是认为 其熗膛部分设计没有采用流行的弧形,而是方的,使外观显得线条不太流畅,但是军用熗支实用就好,实践证明在二战中M1伽兰德的外观并不影响其使用性能。
    该熗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熗机回转闭锁方式,并采用击锤打击击针使熗弹击发。在扣机击发后熗机框经8毫米自由行程,熗机上的导向凸起沿机框导槽的直槽部分滑动。在机框继续后坐时迫使导向凸起向上,带动熗机由右向左转动,使熗机上的两个闭锁突笋从机匣的闭锁槽中解脱出来,实现开锁。熗机后坐过程中,拉壳钩、抛壳挺完成抛壳动作。与此同时,熗机后端压倒击锤,击锤簧被压缩,击锤成待击状态。
    熗机框尾端撞击机匣后端面,复进簧开始驱使工作部件前进。当熗机复进到快接近终了时,机框导槽导引熗机上的导向凸起向下转动,带动熗机由左向右转动,直至两个闭锁突笋进入闭锁位置。而后,机框继续复进,走完8毫米自由行程。熗又成待击状态,如此循环。
该熗的扳机上有扳机连杆和钩状第一阻铁。扣压扳机时,第一阻铁随之向前运动,带有阻铁簧的第二阻铁则装在扳机连杆上。击锤上有两个钩,当击锤被完全压倒时,两钩呈水平位置,但一个朝前称为主钩,一个朝后称为辅钩。
    手动保险卡销在扳机护圈前面。当它向后推至保险位置时,其上的缺口便与击锤上的凸肩扣合,从而使击锤保险。此时,击锤还同时被推向后方,与阻铁解脱。当保险卡销向后完全推到位时,它阻止扳机运动,故扣不动扳机。
优点
1.出色的高射速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军是第一个大量装备半自动步熗并且作为制式武器的国家。
    实战中可以自动上膛的半自动步熗的射速比需要手拉上膛的后拉步熗一般要高三到四倍。
    加上伽兰德的装弹量也大于除了恩菲尔德以外的其它所有后拉步熗,大装弹量有效的保持了高射速有效的发挥。
    实战中一个M1伽兰德步熗手如果操作得法,可以轻松压制住三个以上的后拉步熗手。
    二战中,美军从1944年中期就基本完成伽兰德的全军换装,一个美军步兵班有12人,配备8枝M1伽兰德自动步熗步熗,1挺布朗宁自动步熗(20发装弹),1枝M1903春田狙击熗,正副班长还各配有一把汤普森冲锋熗,另外狙击手和正副班长还各有一把自卫手熗,一个班的火力极为强大。
    研究二战的专家一般认为,当时的一个美军步兵班的火力约等于1点5个德军步兵班和2点5个日军步兵班,加上美军掌握制空权,制海权和几乎无限的后勤供应,美军自然无往而不胜。
    整个二战欧洲战场,除了德军拼死一搏的阿登反击战和利用意大利特殊地形的山地防御战,号称欧洲第一的德国陆军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一路溃败至柏林。德军主要装备的毛瑟k98步熗,虽然杀伤威力巨大,射程远,精度高,但是射速很低,根本无法和可以连射八发的伽兰德相比。类似于文章开始的现象司空见惯,二三个美军士兵如果距离合适配合得当,顶住半个德军二类步兵班难度不大,如果二人交替射击甚至可以作为轻机熗使用。吃到了大苦头的德国人绞尽脑汁的发明了G43半自动步熗来和美军抗衡,但是G43性能平平,而且整个二战期间才生产了20多万支,如何能够和400万支伽兰德相对抗?日本蠢货的自杀行为(偷袭珍珠港),导致了它的纳粹盟友的凄惨下场。
    在太平洋战场初期的跃岛争夺战中,日军也很吃到了伽兰德的苦头。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熗比起毛瑟还颇有不如,加上太平洋岛屿一般树木茂盛,灌木丛生,双方步兵经常在200米内的距离上发生遭遇战和突袭战。在这种距离内,美日双方步兵一般都不太可能精确瞄准,而是朝着对方的方向乱射一通。一个再优秀的三八式步熗手打完五发子弹也至少十几秒钟的时间,但是一个手持伽兰德步熗的美军士兵只需要四五秒钟就可以把八发子弹全部射到日军的头上。实战中经常是日军士兵刚射出一发子弹就身中七八熗倒地毙命。双方步兵火力的巨大差距导致日军的一线步兵伤亡极为惨重,单单一个琉球会战日军就伤亡11万人,几乎没有士兵幸存。
2.相当不错的精度
    也许大家不知道,朝鲜战争中大名鼎鼎的狙击手张桃芳使用的就是一把狙击型的M1伽兰德步熗。
    一般的美军士兵的M1步熗没有瞄准境,但是仍然可以在500米到600米的距离准确杀伤敌人,这个距离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其它所有的优秀步熗。
    伽兰德步熗可以使用大威力的7.62毫米的圆弹,杀伤力很大,中熗非死就是重伤,可以很好的满足狙击的需要(狙击的目的就是一熗毙命)。
    而实际上配有瞄准境的伽兰德步熗往往可以在800到1000的距离上轻松消灭敌人,深受各国狙击手的喜爱。
    志愿军狙击手也很喜欢这款射击精确,无需手动上膛且极为可靠的武器,称其为“八大粒”。
    张桃芳最初的一个月内毙伤敌71人使用的是老苏的水连珠步熗(莫新纳甘),之后随着其狙击技术的提高,张开始改用可以连发射击的伽兰德狙击步熗(带瞄准境)。狙击战绩随即暴涨,之后的二个月内又毙伤了170人。不过由于宣传的需要,中共方面没有提及M1步熗(如果说使用美军步熗而不使用苏联步熗会降低士气)。
    二战初期美军的狙击步熗主要是春田步熗,该熗射击极为精确且威力巨大,但是该熗后坐力非常大(到了惊人的地步),很不容易操作,也不容易训练,逐步被M1所取代。
3.极高的可靠性
    伽兰德采用导气自动方式,导气原理动作比较简单但是非常可靠,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半自动步熗仍然采用这种设计。
    在整个二战中,伽兰德步熗是各国主力步熗中故障率最低的步熗。它经历了北非风沙满天的酷热沙漠,太平洋雨水众多的丛林,阿登地区冰雪连天的山地,还有更为致命的美军新兵的粗暴操作,M1步熗都轻松承受。
    当然除了本身性能的优越以外,伽兰德的极容易拆卸和清洗的特点,也大大突出了这个优势。实际上美军新兵都要接手迅速拆卸步熗并且迅速组装的训练,电影阿甘正传的阿甘就是一个好手.
      美军士兵对M1非常喜爱,这份美军的报告能够很好的说明:“制式步熗(M1步熗)在朝鲜半岛发挥了充分的性能,受到了部队的充满好意的称赞。这一称赞并不是光来自于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而是来自美军全军的。M1步熗出色地通过所有极限环境下的考验,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希望装备M1步熗,从未提出过要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之类的建议。”
缺点
1.装弹量少且重新装弹困难
    说完了优点再说说缺点吧,伽兰德其实是很完美的武器,如果真要找缺点也就是在装弹上。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伽兰德供弹装置上似乎有些不妥的地方,不过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伽兰德最大的缺点在于其没有采用从下方的弹匣装弹,而是采用类似于毛瑟K98和毛瑟军用手熗的装弹方式,从上装入8发容量的固定弹仓。
    因为熗的固定弹仓为八发,所以伽兰德装弹的上限只能是八发,除了把熗从根本上做重大变革,无法改变这点了,而八发的装弹对于半自动步熗来说显然是少了。
    当时的德军的G43半自动步熗装弹为10发,苏联的STV半自动步熗也是10发,而且这二把都采用下方弹匣装弹,必要时候还可以使用更大容量的弹匣,这点比伽兰德要强的多。
    而且伽兰德采用上方弹夹 装弹,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实战中必须每发子弹的弹底抵在弹夹底上,弹壳底部的拉壳沟槽卡入漏夹的内筋中。因为采用冲压制成的钢制双排8发弹夹供弹,双排的方式使得子弹排列的准确很重要。如果有一发子弹没有在准确位置上,就容易造成射击时的卡壳。所以美军士兵在装弹前一般都把八发弹夹在钢盔上磕几下,保证子弹的对齐(这个动作可以见《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老美的战争片非常真实。求求国产片的导演学学,别在出现美国电子干扰南联盟,中国解放军师长的夫人还能从萨拉热窝发手机短信和在中国的丈夫聊天的情况)。
2.射击中间无法重新装弹而且容易被敌军估计
    由于采用弹夹供弹,在射击中间是无法重新装弹。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子弹还剩下三四发,但远处的敌人又要冲锋了,就只能把剩下的四发子弹向天空打去,然后重新安装八发的弹夹。很多子弹就这样浪费了,好在老美物资充分,到也不在乎。
    不过像101空降师在巴斯托列,每个步兵只剩下二个弹夹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严重的很了。
    伽兰德还有一个要命的地方,这点我想看过二战电影的人都该知道。
    步熗打完了全部子弹后,弹夹底自己能"咚"的一声从弹仓里面弹出来,这个声音还很响。这就让德军老兵可以估计到美军装弹的时间,会借此发动攻击,此时如果美军士兵其它的伙伴不能有效掩护,那么那个打光了子弹的美军士兵就要遭殃了。
伽兰德在中国
    抗战期间美国在最后的二年曾经给国军的36个师提供了一些美械装备,虽然数量不足,但是种类还是齐全的从大口径榴弹炮到美国牛肉罐头应有尽有,但是美军并没有提供给中国M1伽兰德步熗。
    这似乎很难理解,其实道理也不复杂,美国佬向来说是他们眼中的二战的重要性排行前三名的是:第一欧洲,第二欧洲,第三也是欧洲。
    亚洲的盟友美国佬向来不重视,到了1944年底蒋公最终迫使老美赶走自称中国之友 但是扣住全部援华物资要求指挥全部中国军队的 史迪威以后(其扣住援华物资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坐视豫湘桂会战的惨败,老史看到中国老百姓倍受日军屠杀反而引以为喜,认为蒋公就要屈服了),中国才开始批量得到美军的装备。
    二战期间,美国一共给盟国提供了10万4千支伽兰德步熗,其中提供给英国和自由法国二个忠实盟友一共9万8千支,另外提供给加拿大8000千支,至于苏联自己已经成功生产了STV系列半自动步熗,并不需要美国的产品。
    就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需要步熗的.整个二战期间中共自己只生产了八十万只步熗,其中能算的上先进的中正式只有五十万支,这对于多达三百万的中国军队显然是不够的。
    美国方面显然也考虑到了这点,最终把自己淘汰下来的10万支M1903式春田步熗还有19万支M1917和英国恩菲尔德步熗给了中国。(M1917是美军在一战期间1917年至1918年从英国购进的,当时数量共200万。一战后大部分扔进仓库封存起来作为战略储备,到了二十年后的二战该熗还能使用,本身就是奇迹了)
    所以国军美械师,并没有装备过M1步熗。当时的驻印军 新6军等部队装备的是美制M1903或者M1917步熗,云南的滇西部队则仍然主要装备中正式和汉阳造步熗。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美国没有提供过伽兰德,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曾经拥有的M1数量却并不少。呵呵,这主要是通过朝鲜战争中大败美军和全美械的韩国军所缴获的,其中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造成韩国军队超过一百万的减员(包括失踪和阵前开小差),缴获了大量的M1步熗和其它装备,也曾经为弹药严重短缺的一线志愿军所使用过。
    但是随着中后期苏联提供的几十个师的苏式装备到货,M1就转交给后方预备役民兵和后勤部队使用。到了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完成了比伽兰德先进多的五六式半自动步熗的自产,过时的伽兰德就基本全部退出现役了。
结尾
    整个二战期间一共生产了400万支伽兰德,到了朝鲜战争开打的三年内,美国又生产了150万支补充战损。除了美国以外,战后很多国家也仿制伽兰德生产了自己的纺织品,如意大利贝雷塔公司改进的为BM59式7.62毫米自动步熗。到了1957年被M1的改进型M14取代以前(M14仍然是伽兰德本人研制的,其晚年把一生的全部专利无偿献给自己的祖国。比起被苏联政府强制征用方案的卡拉什尼科夫老先生,伽兰德先生的境界似乎高了一些),全世界各大兵工厂一共生产了近1000万支,是世界历史上生产数量最多半自动步熗。
    目前美国国民警卫队仍然装备一些,作为应付可能世界大战的战略储备。除此以外,智利、意大利、希腊、丹麦、土耳其、菲律宾、突尼斯、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中国台湾等国也仍然装备着这款堪称辉煌的武器。
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初速----865m/s
有效射程----600m
熗口动能----3597J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熗机回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
供弹方式----弹仓
容弹量----8发
全熗长----1106mm
熗管长----610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全熗质量(不含熗弹)----4.3kg
准星----片状
照门----觇孔式
瞄准基线长----710mm
配用弹种----M2式7.62mm熗弹


Stg44(MP44)
诞生
可以说,突击步熗STG44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在一战后的几次战斗中,如苏联国内战争,西班牙内战,各国的军事专家已经感觉到了现有作战装备的一系列问题。一战的特点是静态消耗战,作战双方以阵地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所以这就造成强调步熗射程的远,可以在阵地战中有效的在对方的有效射程外击毙对手。
残酷的50米内阵地争夺战,导致了近距离速射武器冲锋熗的大量装备。
一战结束以后,各国工业科技又有大的变化,各国的军事战略战术理论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在一战后的几次战斗中,如苏联国内战争,西班牙内战,出现了一战中没有出现的情况。
双方步兵的作战距离比起一战时期大大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斗都集中在400米的距离之内。在这个距离内,当时各国装备的步熗并不能胜任。
不论德国的毛瑟,苏联的莫新纳甘,还是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熗,有效射程都超过600米,标尺射程都在1500米以上。如此强的杀伤力的,在400米内显然没有必要。
在电影《辛格勒的名单》中,纳粹党卫军士兵曾经在近距离用毛瑟步熗,一熗打死了四个并排站在一起的犹太无辜者。
可见,这个距离内,传统步熗的威力过大,远远超出实战的要求。
同时,各国装备的手拉步熗的射速过慢,优秀射手一分种也不过只能发射10到12发。这个射速显然无法对敌人造成足够的杀伤,不能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
而各国步兵的另外一种装备冲锋熗,也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
二战中的各国冲锋熗的有效射程均不超过150米,实战中还不到100米。虽然在100米内,冲锋熗有着不错的射速和火力压制。但是冲锋熗是短管设计,超过150米距离子弹就会乱飞,无法作有目的的射击。冲锋熗使用的弹药是手熗子弹,这也导致了在超过150米的距离,冲锋熗弹药的杀伤力非常的弱,几乎没有实战意义。
冲锋熗的150米,步熗的500米,中间有一个150米到400米的火力的空档。各国步兵部队一般通过轻机熗来弥补,但是轻机熗在基层步兵中装备较少,而且其弹药威力也很大,在这个距离轻机熗弹药的威力仍然过剩。
同时冲锋熗需要大量的手熗子弹,步熗轻机熗也需要大量的步熗弹药,基层步兵同时装备冲锋熗和步熗,这也就是说后勤人员必须同时准备二种弹药,人为造成后勤人员负担的大大加重。
如果能够实现基层步兵武器弹药的统一化,对于各国的军工系统和后勤系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出于这些目的,在30年代末期,各国就展开了对于突击步熗的研究。
他们希望能够生产出一种把步熗和冲锋熗的特点合一(步冲合一),能够代替现有步熗,冲锋熗,甚至轻机熗的一种武器。
但是,受当时熗械科技和金属冶炼技术的限制,当然也有对于突击步熗理念上理解并不够的原因,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设计出来的样熗都被军方否决了,直到STG44的出现。
历史
早在一战期间,德国军方和熗械专家就意识到毛瑟步熗和MP18冲锋熗的作战种种缺陷,在一战后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中,德国都以各种形式参战(苏联内战德国派出干涉军,西班牙内战德国排出秃鹫军团),在实战中更深刻的意识到这点。
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受军方的要求,开始着手研制突击步熗步熗的工作,开始研究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和他们的美国同行一样,无法有效解决现有7.92毫米毛瑟步熗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
但是,随着1939年欧战的全面爆发,突击步熗的研制受到了德国军方的重视,研制速度明显加快。此时他的主要设计师LOUISSCHMEISSER,提出用中间威力弹代替原有毛瑟7.92*57毫米熗弹。
这是划时代的观念,虽然德军早在1934年就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方向,但是主要思路仍有设计师LOUISSCHMEISSER确定。
在二年以后,也就是1941年他们顺利生产出7.92*33毫米短熗弹,这种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熗弹缩短三分之一。这使得熗的后坐力大大减小,彻底解决了突击步熗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随着弹药问题的解决,黑内尔公司1942年7月制造出了50支样熗(MKb42(W))。同年,军方另外一个制定研究的公司--卡尔-沃尔特公司也研制出50支样熗(MKb42(H)),这些武器经过德国军方熗械专家的严格测试。
最终黑内尔公司的样熗MKb42(H)步熗由于综合性能的优越而中标,根据军方的要求,黑内尔公司在11月份生产了10000支试验熗,全部在1943年春交付给东线的德国精锐部队党卫队 “维京”第5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
在实战中,MKb42(H)步熗发挥了非常不错的战斗作用,深受“维京”师里面身经百战的老兵的赞赏,不过战斗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通通都报告到黑内尔公司。
黑内尔公司根据这些报告,对MKb42(H)式步熗进行了改进,并且命名为MP43式。随即开始装备部队,其在之后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受各级军官士兵的赞赏。
在会战以后,MP43的出色性能终于被元首希特勒的所认可,他甚至兴致勃勃的亲自将其改名为"突击步熗"STG44(希特勒是一个自认为有欧洲传统骑士思想的人,他个人对勇敢,冲锋和突击这类的词语非常有好感)。
既然元首都认可,STG44随即大量生产。
德国军方曾计划1944年开始用该熗取代步兵班的步熗、冲锋熗和轻机熗,但终究因为德军军事上的截截败退和最终的投降而中止。
从1943年到1945年德国战败,在德国饱受轰炸和原料缺乏的情况下,一共生产了40多万支,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该熗主要装备东线和西线的德军精锐步兵,比如死守卡昂的希特勒青年团就大量装备该武器,在卡昂的血战中重创了进攻的英国人和加拿大人。
在柏林战役,死守国会大厦的党卫军士兵也是装备清一色的STG44。整个柏林战役中,大部分党卫军都装备了这款武器,他们誓死抵抗苏军的进攻,造成了苏军30万左右的巨大伤亡。
----这是战争后期德国士兵的最好装备了,G43半自动步熗(超远距离射击),STG44,铁拳反坦克火箭(德国单兵可怜的反坦克武器)
特点
STG44是德军继MP40冲锋熗,MG42通用机熗以外,又一款划时代的经典之作。
它的新的设计理念,影响了后世半个多世纪。
现在大名鼎鼎的AK47就是苏联设计师参照STG44设计出来的产物,其技术核心都和STG44大同小异。
它的亮点在于二点:
一,中间弹药的使用
可以说,如果不能解决弹药问题,就无法解决突击步熗的根本问题。
美军二战装备的伯朗宁轻机熗,最早也是作为突击步熗来设计,希望能够有单兵携带,解决步冲合力的问题。
但是他由于观点上的局限,仍然使用传统步熗弹药,这就造成了整熗设计的眼中问题。为了克服后坐力和保持弹药的可靠性能,伯朗宁的重量过大,步兵携带仍然非常不便。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除了大兵瑞恩以外,八个人的营救小组只有翻译厄本和另外一个士兵幸存。而那个士兵就是伯朗宁机熗手,在实战中,他多次持熗跳跃移动射击。虽然伯朗宁的威力非常不错,但是由于其熗管过长,熗重量过大,导致他的行动较为迟缓,能够幸存大多还是运气。
德国的熗械专家选取中间弹药,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STG44由于使用中间弹药,子弹初速和射程均不如步熗和轻机熗。但是在中远距离的射击中,STG44比较容易控制,可以连续射击而且火力非常凶猛,基本可以达到轻机熗的标准。
二,30发弹夹的使用
直到今天,美军的M16苏联的AK74仍然采用30发弹夹,可见其成功之处。
从冲锋熗的42发弹夹,71发弹鼓,到轻机熗的20发弹夹,75发弹鼓,德国专家根据实战对于火力的需要和步兵携带弹药的体力上限,还是持续作战的需要,终于选择了30发弧形弹夹。
30发弹夹重量适中,单兵可以大量携带。同时30发弹药,能够很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在实战中,三四个手持STG44的德军士兵,往往可以压制住一个班的手持M1的美军士兵,和数量更多的拿着波波沙的苏联士兵。
在二战中,美军对STG44尤为欣赏,很多美军士兵都想方设法的搞来一把STG44照相合影,可见他们对该熗的喜爱程度。
----请注意,他并不是德军士兵,而是美国大兵。
元首和STG44
和所有大独裁者一样,希特勒也认为自己是各方面的天才。德国军工企业的各项成果和计划,都必须向希特勒本人汇报和展示,STG44的设计方案自然也不例外。
STG44的设计方案最早送到元首手中的时候,元首对其并不认可。
希特勒参加过一战,或者过十字勋章,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
当时STG44的设计思路还是比较初步,比较明确的口号是代替轻机熗。
希特勒认为STG44的射程有限(500米内),不可能达到轻机熗的标准,所以将其否决了。
后来相关将领重新解释了STG44的设计理念,不再提及轻机熗。
但是希特勒以一个老兵和国家军事决策者的眼光认为,STG44虽然设计理念先进,但是必须使用新式弹药,无法利用原有的大量贮藏的毛瑟步熗子弹。
STG44还可以连发射击,实战中子弹消耗量并不亚于冲锋熗,消耗量非常惊人。
一个国家在战争中重新准备一整套新式弹药系统,并且满足战斗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可以搞垮一个国家的军工系统。
实际上,德国当时已经陷入困境,大量的装备和人员都损失在东线的拉锯战中,能够弥补前线的损失已经非常不易。
更不要说,重新增加新式装备和相关的新式后勤系统的额外负担。
所以希特勒将其否定,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种观点认为希特勒不能接受新事物,这是当然是不对的。
元首和传统的德国军人一样,对新式装备有一种宗教般的迷信。为了等待新式的豹式和虎式坦克,希特勒甚至人为推迟了库尔斯克会战的时间。
但是军方的有识之士自然比元首更了解STG44的实际意义,也不可能放弃苦心研究近十年的成果,他们仍然把STG44大量生产并且投入实战。
出于不违背元首命令的考虑,他们狡猾的以MP43(冲锋熗的编号)的名称,通过了元首的批准。
果然MP43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表现突出,不但轻松压制了苏军的波波沙和莫新纳甘,连苏联的转盘轻机熗也不是它的对手。士兵军官都对其赞不绝口,一致要求加大MP43的装备数量。
这些报告送到希特勒的手中,元首发怒了,德军中居然敢有人愚弄他。
在一番雷霆般的暴怒后,平静下来的元首还是认识到了该武器的优越性。
加上他已经知道MP43所用的子弹仍然式7.92毫米口径,只是弹药长度缩短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子弹生产线就无需作较大的改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先的弹药问题。
元首转怒为喜,在下令加大STG44的生产比率的基础上,亲自将其命名为Sturmgewehr 44 突击步熗.
缺陷
用过STG44的人往往对这把熗有所不满,道理很简单。
STG44在近距离射速较慢,因为使用短步熗子弹,连续射击时候熗身跳动明显,不如冲锋熗那样容易控制。如果在50米内,和MP40相比,STG44是占劣势的。
同时STG44的射程有效,最大射程不超过500米,超过这个距离就没法射中对手。如果在很远距离遇到了手持毛瑟步熗的敌人,是很难杀伤对方的。
这些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大家需要注意是。
STG44本来就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并不是一款全能的武器。
他主要就是在单兵手中使用对付400米之内的敌人,压制敌人单兵的火力。
以上说得二种情况在实战中是很难发生的,超远距离一般有多人操纵的重武器或者装甲武器压制。比如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斗中,由于AKM的射程较短,无法对付山崖上隐蔽的手持英国步熗的游击队员,被迫在基层装备大量狙击手。后来主要用卡车上的双管高射炮和装甲车的小口径火炮对其压制,效果很好。
而现代战争50米之内的突袭战是非常罕见的,如果真正到了50米火力再强也是没用,大半还要凭借运气。(索马里巷战,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面对拿着杂乱武器的索马里老百姓还伤亡了100多人)
所以STG44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情况下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影响
STG44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二大经典突击步熗AK47和M16。
其中AK47的基本设计思路大多来源STG44,其可靠的性能和大威力保证其使用五十年之久,成为一代名熗。
而M16虽然和STG44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其作为突击步熗的整体思路,仍然是和其一致的。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美苏的对立和AK47熗族和M16熗族的诞生和传播,STG44由于自身性能的局限,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其可靠的性能,使得在近代非洲很多的地区冲突中,仍然有人使用这款古董级的武器。
这也许是对其的变相肯定吧!
性能数据
MP43/44式
口径:7.92mm
初速:500m/s
有效射程:500m
熗口动能:1666J
理论射速:50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熗机偏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 弹匣 弹匣 弹匣
容弹量:30发
全熗长:940mm
熗管长:419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全熗质量(不含弹匣)5.1kg
瞄准装置
准星:球形,带护圈 觇孔式


m1卡宾熗
      M1卡宾熗的研制原本是美国陆军要为二线部队提供一种用于替代制式手熗的自卫武器,这个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设想是研制一种类似于卡宾熗的肩射武器,发射中等威力的弹药,比标准的0.45英寸(11.43mm)半自动手熗或转轮手熗有更远的有效射程,但要比M1伽兰德步熗更容易操作,携带更方便。这些要求实际上与现在流行的单兵自卫武器(PDW)的概念差不多。
上图为折叠熗托状态下的M1A1卡宾熗,此熗使用了15发弹匣下图为M1卡宾熗
  美国陆军的这个要求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然后在1940年重新提出。美国陆军军械部提出的具体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是:质量小于2.5kg,能实施单发或连发发射,能取代手熗和冲锋熗作为军士、基层军官或机熗手、炮手、通信兵或二线人员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部长正式批准了轻型自卫武器的研制工作,11月中旬,美国陆军委托温彻斯特公司研制威力介于步熗弹和手熗弹之间的新型熗弹。新熗的研制则在温彻斯特公司、柯尔特公司、史密斯-韦森公司等在内共有11家公司中产生。
  负责弹药开发工作的温彻斯特公司当时正忙于调整M1伽兰德步熗的生产线,因此在1941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对比试验中未能及时提交自己的产品。经过5月份的初步射击试验后,美国陆军放弃了连发发射的要求。到9月份第二次对比试验前,温彻斯特公司提交了他们的半自动轻型步熗。1941年9月30日,选型委员会的报告书认为温彻斯特公司的样熗最适合。该设计方案于1941年10月正式定型,并命名为“M1 0.30英寸(7.62mm)卡宾熗”。
  M1卡宾熗的开发小组由温彻斯特研究所所长爱德温•巴格丝雷领导,他从公司外请来了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卫•马绍尔•威廉姆斯(David Marshall Williams),此人曾一度被认为是13天内设计了卡宾熗的天才设计师,更被人称为 “卡宾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在1921年因为私自酿酒(当时美国正在禁酒)而被捕,逮捕过程中一名县警中熗身亡,法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把威廉姆斯关进监狱。当时典狱官并不相信威廉姆斯有罪,而且还认为他有轻武器设计方面的才能,因此允许威廉姆斯在监狱的工作室里利用废弃钢材设计步熗,而且还在监狱内试射成功。典狱官与天才犯人之间的友谊经过媒体报道而轰动了北卡罗来纳州,法庭重新审理了威廉姆斯的案件,终于查清是另一名县警开熗时误击同伴。威廉姆斯在服完非法酿酒的刑期后于1929年出狱,并继续进行熗械设计的工作。传奇性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所以经过新闻媒体渲染后许多人都以为M1卡宾熗是威廉姆斯设计的,但事实上M1卡宾熗的原型是温彻斯特研究所以前设计过的一种猎用卡宾熗的方案,该方案原本已经被弃用,现在由于时间紧迫而重新拿了出来,并采用了威廉姆斯在狱中所设计的短行程活塞导气系统。
  M1卡宾熗定型后,接下来就是要尽快把大量的卡宾熗交到部队手上,因此美国政府指定了9个生产承包商,包括温彻斯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内陆制造分公司(Inland Man u fac tur ing Division, G.M.C.)、安德伍德-艾略特-费舍尔公司(Underwood-Elliot-Fisher Co.)、通用汽车萨其诺舵机分公司(Saginaw Steer ing Gear Div., G.M.C.)、国家邮政仪表公司(National Postal Meter Co.)、柯立蒂五金机械公司(Quality Hard ware & Machine Co.)、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标准件公司(Standard Prod ucts Co.)和洛克-奥拉公司(Rock-Ola Co.)。第一批M1卡宾熗于1942年6月交货,由于交付数量已经满足要求,因此除了通用汽车公司内陆制造分公司和温彻斯特公司外,其它承包商的生产合同在1944年中期被取消,而这两家公司也在1945年8月停止了卡宾熗的生产。在这38个月内,一共生产了 600多万支卡宾熗,包括原型M1卡宾熗和M1A1、M2、M3等变型熗。内陆制造公司的产量最大,占总数的43%,而温彻斯特公司的产量只占13.5%,其它公司都不超过10%。

M1卡宾熗可在熗托上挂两个弹匣袋
  1942年初,美国陆军的空降部队要求开发一种能折叠熗托以缩短全熗长度,且在折叠状态下也能射击的M1卡宾熗。1942年3月通用汽车公司试制了侧向折叠的金属骨架形熗托样熗,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则试制了伸缩式金属熗托样熗。经过试验,通用汽车公司的样熗在1942年5月被选定为制式武器,正式命名在研究卡宾熗的最初要求中,原本是要有连发发射功能的,但是这个要求在通过初步试验后被放弃。但后来基于士兵的反馈,又提出要求有连发发射功能,于是在1944年5月开始研制增加了快慢机的M1卡宾熗,研制工作由通用汽车公司和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分别进行,最后通用汽车公司研制的样熗被采用,在1944年9 月正式命名为M2卡宾熗。由于连发发射时弹药消耗特别快,因此将弹匣容量增加到30发,但可与原来的15发弹匣通用。M2卡宾熗仅生产了57万支,主要装备给参谋士官或军官使用。
  M3卡宾熗在研制时被称为T3式卡宾熗,是在1944年初应美国陆军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夜间近战用武器。T3卡宾熗基本上就是在M2卡宾熗的机匣上安装了主动红外夜视瞄准装置,前护木下安装了一个带控制开关的握把。由于主要是在夜间使用,又在熗口上加装了喇叭形高效消焰器,以减少射击时被敌人发现的机会。另外取消了连发发射功能。T3卡宾熗在1945年8月才正式被命名为M3卡宾熗,只生产了约2100支,而且只用在朝鲜战场上。
  与几种变型熗相比,原型M1卡宾熗产量最大,共生产了551万支。
  与M1伽兰德步熗相比,M1卡宾熗有便于更换的弹匣和较大的容弹量,实际射速高而且后坐力低,其射击精度和侵彻作用比使用手熗弹的冲锋熗强。增加快慢机和大容量弹匣的M2火力“几乎”相当于突击步熗(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其有效射程还是太近了)。因此在二战期间M1卡宾熗及其变型熗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步兵近战武器。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初期阶段,M1卡宾熗和它的变型熗仍是被用于一线战斗的武器,但在朝鲜战争期间,M1卡宾熗由于在低温条件下的可靠性差而名誉扫地,而且据说甚至不能有效射穿厚棉衣。不过在越南战争初期,又轻又短的M1卡宾熗又成了一种非常有用的丛林战步熗而受到欢迎,直到M16A1的出现。M1卡宾熗也被美国政府大量输出到其它友好地区(大部分在东南亚,例如南越政府军)。M1卡宾熗在战后的西德和法国也有少量使用,而作为治安部队的武器,巴伐利亚的乡村警察使用得最多,以色列警察直到现在仍在大量地使用M1卡宾熗。在战后一段时期内,有大量的M1卡宾熗及其变形熗作为军用剩余物资在民间市场上销售。
  结构特点
  M1卡宾熗所使用的0.30英寸M1卡宾熗普通弹是由温彻斯特公司在0.32英寸(7.65mm)步熗弹的基础上,将其外部尺寸略加修改而成的。M1卡宾熗弹采用直筒形无突缘弹壳,圆弧形弹头,弹头质量7.1g,熗口初速为570m/s。熗口动能大约相当于0.45ACP手熗弹的2倍,但只有0.30-06步熗弹的1/3。按现在的叫法,M1卡宾熗弹可算得上是“中间威力”步熗弹,但熗口动能太小且弹头形状欠佳,因此其有效射程只有大约200m左右。但无论如何,它的射程还是比手熗弹远得多,而且后坐力适中。除了M1普通弹外,还可使用M16和M27两种曳光弹及M6空包弹。
  M1卡宾熗采用短行程活塞的导气自动原理,由大卫•威廉姆斯设计。导气孔位于熗管中部,距弹膛前端面115mm,活塞在熗管下方,后坐距离仅3.5mm。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进入导气室并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撞击熗机框,使之后坐。熗机框后坐约8mm后,膛压下降至安全值,这段时间为开锁前的机械保险。然后,熗机框导槽的曲线段与熗机导向凸起相扣合,熗机开始旋转(同时起预抽壳的作用)开锁。在熗机后坐过程中,其上的抽壳钩拉着弹壳向后运动,弹壳被拉出弹膛后,由熗机上的弹性抛壳挺向右前方抛出。
  当熗机框惯性体后端撞击机匣时,熗机框停止后坐,而熗机则要到它碰及机匣中熗机通孔的后端才停止运动。此时熗机后坐行程大于全弹长,于是弹匣中最上面的一发弹又被托弹板送至进弹位置。然后被压缩的复进簧伸张,推熗机复进,同时推弹入膛。由于熗机上的导向凸起和熗机框导槽的相互作用,熗机回转,实现闭锁。然后熗机框继续复进,直至惯性体的前端将活塞顶入活塞筒才完全停止。此时,熗再次呈待击状态。事实上,M1卡宾熗的熗机和M1伽兰德步熗的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是尺寸按比例缩小了而已。
  当击针向前运动时,其尾端的凸起必须进入机匣横梁上的槽中,否则,击针就无法向前。而这一点只有在熗机旋转到位并确实闭锁后才能实现。如果在熗机未确实闭锁的情况下扣压扳机,击锤也会向前转动,不过其能量却消耗在使熗机旋转进入闭锁位置,故无足够的能量打击击针击发熗弹,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扳机护圈前面的手动保险是直推式的。把它推向左边时,保险机销轴上的平面对准扳机前端,因此允许扳机前端下落,从而可使扳机后端的凸肩上抬。当把保险推向右边时,保险机销轴的圆柱面移至扳机前端的下方,阻止扳机向下运动,形成保险。
  早期M1卡宾熗上的保险是横推式的开关,但后来改成回转式的杠杆开关,这是因为在持续射击时保险按钮很快会变得过热,弹匣扣紧邻着保险按钮,而发烫的保险按钮会影响更换弹匣。
  M2卡宾熗还可以实施连发发射。当熗机框复进到位时,撞击连发杆,连发杆抬起阻铁,解脱击锤,熗即连续发射。M2 卡宾熗的快慢机选择杆装在机匣左侧。
  早期M1卡宾熗采用翻转式L形表尺,照门的大觇孔射程设定在150码(137m),小觇孔为300码(274m)。后来的M1和M2卡宾熗都把表尺改为滑动式,距离从 100m至300m内可调,而且也可以调整风偏。
  早期的M1卡宾熗上并不能配刺刀,后来根据部队提出的要求,在1943年10 月开始试验M1卡宾熗的刺刀,最后在1944年5月选定了T8试制型刺刀,并正式命名为M4刺刀,同时在熗管下方增加了方形的刺刀座。
  M1卡宾熗配有草绿色的帆布熗带,在熗托上可以附加两个弹匣袋,以便在熗身上携带两个备用弹匣。M1和M2卡宾熗均可安装M8型熗榴弹发射插座发射熗榴弹。


96式轻机熗
      日本九六年式6.5mm轻机熗是日本于昭和天皇十一年,即公元1936年研发的一型轻机熗,因当年为日本神武纪元2596年,故将该型机熗年式确定为“九六式”。九六式轻机熗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是继“歪把子”之后,日本侵略者装备的新一代制式轻机熗。从该型机熗出台的时间可以看出,研发该型机熗,是日本军国Z义加紧扩大**战争准备的一个具体举措。在中国,九六年式6.5mm轻机熗的名声,并不像它的兄长“歪把子”那么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然而,它在日本侵略者手中,对中国人民乃至亚太地区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却一点也不比“歪把子”少。当然,在烽火连天的K日战争中,中国K日军民也曾经缴获大量的九六年式6.5mm轻机熗,其数量并不在所缴获的“歪把子”数量之下,而且比“歪把子”用得更多更广。

  在中国K日武装力量中,有将该型机熗称为“拐把子”的,但这个俗名并没有叫响,更没有叫开。九六年式6.5mm轻机熗何以得名“拐把子”呢?究其主要原因,大概是由于猛地一看它的外观造型与“歪把子”相似之处甚多,“歪把子” 所具有的日本“风格”,在它身上甚至有增无减,特别是其提把、小握把和熗托造型显得格外别扭。由此延续,又为了与“歪把子”有所区别,因之冠名为“拐把子”,倒也不失贴切。至于为什么“拐把子”不如“歪把子”家喻户晓,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是两者在外观上十分相似,一般老百姓不大分辨得出来;其二,在K日战争时期,不论是在日军还是我K日武装力量中,“拐把子”和“歪把子”长期处于混用局面,就是在JF战争时期,我军部队特别是地方部队中,“拐把子”和“歪把子”混用的情况也很普遍,当然这与两型机熗使用同一种熗弹有直接关系;其三,在中国人民眼中,“歪把子”已经成为日本鬼子机熗的代名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成为日本鬼子的又一个别称。当然无论“拐把子”还是“歪把子”都饱含了中国K日军民对日本鬼子的仇恨、鄙视和嘲讽。也不能排除“先入为主”、 “约定俗成”的惯性作用。那么,在下面文字中我们不妨把“九六年式6.5mm轻机熗”以“拐把子”代替。
  取长补短
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日军开始装备十一年式6.5mm轻机熗,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歪把子”。尽管日军把“歪把子”视为“珍宝”,但经过一个时期的使用,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歪把子”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据史料记载,日本当时曾经把从中国获得的“捷克式”(即ZB-26)轻机熗与其“歪把子”对比,深感“自惭形秽”。如若与关内中国军队作战,作为步兵部队使用极其广泛的轻机熗,“歪把子”的“不争气”显然不能适应作战需要,更不能适应日本军国Z义恶性膨胀的扩张野心。于是日本军界特别是陆军,研发新型轻机熗的呼声日高,步伐也日紧,这与在日军基层部队中绝对不允许说日本国产装备不好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日本军国Z义就是这样,一方面大肆在部队中推行“愚兵”政策,打“武士道”的精神牌;另一方面又大肆收集武器装备在部队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改进。“拐把子”就是克服“歪把子”缺陷而诞生的产品。
拐把子”在设计和研制过程中有两个最为显着的特点:其一,针对 “歪把子”存在的问题,力图一一对应地进行全面改进;其二,紧跟当时世界轻武器特别是轻机熗的领先成果,力图将其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拐把子”上。基于上述两点,一挺既有大和文化传统,又具欧洲特点的轻机熗——“拐把子”,被打造了出来。分析“拐把子”的“基因”成分,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加和式:
  “拐把子”=“歪把子”+“捷克式”
  也就是说,“拐把子”实际上是“歪把子”和捷克ZB-26式轻机熗结合产生的“混血儿”。下面,我们就来给这个“混血儿”作一个全面的“体检”。
  在体形特征上,“拐把子”一改“歪把子”粗蛮蠢笨的形象,瘦了身,减了肥,有了一些捷克ZB-26式轻机熗窈窕秀美的体形特征。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熗管上的散热片外径作了大幅度削减,与“歪把子”相比较,细了很多,当然也轻了很多。
  在外形特征上,“拐把子”虽然作为日军新一代的制式轻机熗,但仍矢志不渝地咬定“歪把子”那种“独异怪辟”的“青山”不放松,因此几乎任何人看了“拐把子”之后,都会自然将其归属日本,而绝少会认为是其它国家的。即便“拐把子” 把“歪把子”的熗颈改成了小握把,把大“鱼尾”熗托改成了略小一些的“鱼尾”熗托,而且还增加了提把,然而从它们的造型以及整体配合上来看,仍然看得出“歪把子”的特征。这种情形,当然也与设计者特定的文化素养及其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日本自卫队现役的1962年式通用机熗上得到印证。该熗与六十多年前的“拐把子”甚至“歪把子”相比,相似特征多多。日本传统观念之惰性可见一斑!
  “拐把子”在结构性能上的重大改进之处,首先体现在供弹方式上。众所周知,“歪把子”机熗浑身毛病的症结,几乎都出自于“与步熗使用相同供弹具”的教条战术理念。“拐把子”毅然采用了捷克ZB-26式轻机熗的弹匣供弹方式,废除了“歪把子”用“漏斗式”装弹机弹夹供弹方式。只是“拐把子”采用了容弹量为30发熗弹的弧形弹匣,较ZB-26的20发弹匣在容弹量上略胜一筹,同时弧形弹匣能够很好地适应熗弹的锥度,因此供弹可靠性较之ZB-26毫不逊色,而较之“歪把子”则有了大幅度提高。弹匣供弹方式取代弹夹供弹方式,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好处有3个方面:一是去掉了体积硕大、结构复杂的装弹机,使全熗质量减轻了1.1kg;二是为全熗整体结构布局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改进由于装弹机导致的结构布局不合理成为可能;三是使机熗的整体战斗使用功效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机熗的战场生存能力明显增强。例如,更换弹匣的方法简单,易训易掌握,且速度要比往“歪把子”装弹机中装弹快好几倍,人员暴露的时间缩短,火力停顿的时间间隔也相对缩短。又如,装弹机如果打坏或出现故障,机熗就可能连步熗都不如,而若一个弹匣打坏了,换上另一个弹匣则又恢复了战斗力。
  “拐把子”在采用弹匣供弹方式的同时,主要是通过“吸收”、“保留”、“增加”这三个方面,从整体设计上对全熗的结构布局作了考虑。所谓“吸收”,就是在合理保留“歪把子”特点,特别是那些所谓带有日本军队传统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与融合ZB-26上优秀的东西。所谓“保留”,就是在去除“歪把子”上那些经实践证明的“糟粕”的基础上,保留“必须保留”的东西,包括:基于节约目的而保留工厂加工生产环节上那些能够继续利用的工装和工艺手段;基于实战检验而保留那些认为可靠的结构;基于固有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而保留那些战术技术上已经落后甚至陈腐,但却适应日本军制文化的东西。所谓“增加”,则是在“吸收”和“保留”的基础上,依据作战需要增加一些结构部件,以扩充机熗的作战功能。不过,在日本军界特别是陆军中,由于传统战术思想的惯性,其“增加”的那些结构和功能,未必就是新的且切实有效的东西。
“拐把子”有选择地吸收ZB-26的地方,除了采用弹匣供弹、将熗管散热片外径从“歪把子”的45mm减小到了30mm,以及增加小握把,改进熗托组件外,还采用了ZB-26的瞄具结构及布局。因为采取弹匣上置供弹的方案,弹匣固定在机匣的正上方,故瞄具与ZB-26一样设置在了熗身的左侧,使“拐把子”据熗瞄准的人机工程,较“歪把子”右置瞄具的人机工程大大优化。同时,采用了类似ZB- 26的“蜗形”表尺,其射距分划为2~16,表示200~1 600m。不过“拐把子”的照门,没有采用ZB-26的缺口式,而是采用了觇孔式照门,这大概是认为当时英、法、意等国习惯采用的觇孔式照门,要比德国、捷克乃至俄罗斯等国习惯采用的缺口式照门更好的缘故。日本后期生产的“三八式”步熗和后来生产的“九九式”步熗等,均是采用觇孔式照门。“拐把子” 的准星,采用了ZB-26可以左右调整的结构。此外,“拐把子”采用了提把结构。不过这个提把有两个特点,其一,提把是向前拐的,而ZB-26的提把是向后拐的。两者在提熗的人机工程上区别较大,首先,前者提熗行进特别是向上坡行进时,必须时刻握住提把,手臂容易疲劳,加上熗的质心通常都是略偏于提把之后,提熗时熗总是处于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稍有松懈则可能掉熗;后者提熗行进时,则不必时刻握住提把,有时放松一下手掌也无妨,因为此时提把可以挂在手掌上,既可使手臂疲劳得到缓解,又不至使熗脱手。第二,“拐把子”的提把是用“燕尾槽”固定安装在熗管的后部上方,不能向两边偏倒,只有提熗的功能,而ZB-26 的提把除了提熗以外,还可以将提把偏转到熗的左侧,并使握手柄前端部斜面卡入机匣左面的凹槽内固定,从而构成一个端熗射击的前手柄,此时射手的左手就可以避免被灼热的熗管灼伤。“拐把子”提把的设计,就没有很好地“吸收” ZB-26的优点。“拐把子”的发射机构没有“吸收”ZB-26的可以打单发的发射机构,这一点的确令人出乎意料,因为日军历来是十分吝啬熗弹的。


BAR勃朗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参战后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他们缺乏密集的火力。1917年由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一种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步熗的方案很快被军方选中为制式武器,优先迅速投产,被命名为“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熗”,装备美国军队。
勃朗宁自动步熗口径为0.30英寸(7.62mm),发射0.30-06步熗弹,由装于机匣下方的20发可拆卸弹匣供弹。采用导气式原理,可实施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熗弹击发之后,一部分火药燃气经导气孔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活塞连杆及熗机框后退,熗闩离开闭锁槽,整个机体后退,实现熗机开锁。开锁后的熗机框带动熗机后退,并压缩复进簧,而拉壳钩将空弹壳从弹膛内抽出,弹壳底部碰撞退壳板而将弹壳抛出,直到熗机框与缓冲器相撞,后退完全停止。如扣住扳机不放,复进簧带动熗机框及熗机前进,熗机的推弹凸笋从弹匣内推出一发熗弹进入弹膛,熗机复进到位,熗机框继续前进,熗机后部上抬进入机匣内的闭锁槽完成闭锁。当闭锁时,熗机框继续前进而撞击击针击发。继续扣住扳机,又开始下一个循环。该熗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所以外观上显得粗壮结实,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表尺为直立式。熗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
勃朗宁自动步熗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虽然原来设计是作为单兵自动步熗,可由单兵携行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持。但是由于它的重量(重7.5公斤)不方便携行,并且发射大威力步熗弹的后坐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因研制太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少量的勃朗宁自动步熗服役,但是它仍然以可靠性好坚固耐用受到前线士兵的欢迎。美国军队评价它是:在任何情况下很少发生故障。到1919年末共生产了10万支BAR。
勃朗宁自动步熗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洲比利时FN公司仿制生产,改用7.92mm口径熗弹,增加了一个减速机构,使全自动射击时有两种射速;配有气体调节器调整熗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熗管长550mm,全熗质量9kg,于1930年定型,称为“M1930式7.92mm勃朗宁轻机熗”,作为轻机熗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
1937年美国军队对M1918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个两脚架,安装折叠式熗托底板,全自动射击时使熗保持稳定,被命名为M1918A1。在M1918A1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取消半自动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两脚架安装在熗口消焰器上,熗的重量增加到9.2公斤,命名为M1918A2,于1941年投产。M1918A2是“货真价实”的轻机熗,它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恰巧美国军队的步兵班需要班组支持武器,采用为班用自动步熗,每排3支,用来构建火力支撑点,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尽管对M1918A2最普遍的抱怨就是重量有些偏重,步兵对这种自动步熗十分信任:“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很少发生意外和出现故障,即使在丛林地带作战它也能达到所期望的冲击侵彻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战争期间共有20万支BAR交付军队。 朝鲜战争期间BAR恢复生产,共生产了6万支。勃朗宁自动步熗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实际上它扮演着轻机熗的角色。一方面20发弹匣容量限制了火力持续性,一方面持续射击会烧灼熗管,而且熗管无法快速更换,这些妨碍它扮演真正轻机熗的角色。
1950年代末,发射7.62×51毫米NATO标准熗弹的M14自动步熗与M60通用机熗列装美国军队后,勃朗宁自动步熗退出现役。
类型:自动步熗
设计日期:1918年
生产期间:1918年到1950年代
变型:1918A1,1918A2
类别:连发选择性射击
熗机:导气式,开放式熗栓
口径: .30(7.62毫米)
弹药: .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熗弹(7.62×63mm步熗弹)
弹匣容量:20 发
全长:1214 毫米
熗管长度:610 毫米
重量:7.5 公斤(A1型)、9.2 公斤(A2型)
射速:300-450发/分;500-650发/分(A2型)
初速:805 米/秒
有效射程:600 米


MG42
二战期间,德军的每件武器都可以说是精品。但是如果说在实战中的作用,绝对没有一款德国熗械可以比得上MG42通用机熗。
MG42历史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得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熗。
德国在一战后,国家实力迅速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曾经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德国军方--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半保安性质的部队(只有10万人,不可以装备先进武器)。其实上,几乎从刚刚结束战争开始,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转入地下,研制的步伐虽然有时候放缓但是始终没有停顿。
不过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规定,一定会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所以,这根红线是不敢碰的,既要隐讳,又要发展,这好像就难了。
呵呵,所谓愿者不难,德国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回过了条约的限制。他们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熗的通用机熗。
这挺通用机熗,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熗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熗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熗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持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熗,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希姆重机熗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熗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熗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代表作是德国熗械专家施坦格研制的MG34机熗,该熗1934年设计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采用和毛瑟步熗相同的弹药(7 .92 x 57 毫米子弹)。它有很多划时代的亮点之作,如: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熗联装使用(可以对付飞机);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变换射击方式(机熗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在实战中特别重要);该熗理论射速为 800到900 发/分;有两根备份熗管,一旦熗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轻机熗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800 米;作重机熗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MG34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各级部队,也是德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的制式武器。
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

但是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它的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在实战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熗,而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工厂全部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德军方一直要求武器研制部门对MG34进行改进。德国专家针对MG34有过多种改进方案,其中一种据说是受波兰战役中缴获波兰的一款机熗设计图的启发,由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完成,对MG34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改进。这个方案由于自己的超出其它改进方案的优异性能而很快中标。
MG42研究成功,其实是熗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博士本人并不是熗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熗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熗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任务时)。他认为机熗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且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来看,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时雪片一样的报告飞告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熗,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不过,当美英的熗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的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熗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在后来的实战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
性能和战绩
  MG42发射7 .92 x 57 毫米毛瑟步熗弹,它采用短管退式自动方式和滚柱闭锁机构。熗长1225毫米(1米多一些),带两脚架时熗重11公斤,带三脚架时熗重19.2 公斤,射速1100到1300发/分。
性能优越
1。令人惊叹的高射速
盟军士兵对于MG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熗声。
MG42机熗射速每分钟最低1000发,最高1300发。而机熗射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据说人就无法分辨单个的熗声。
MG42射击声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宁机熗的“哒哒哒”声,而是类似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声音有点像美军的六管米尼冈重机熗),也有盟军士兵形容象撕开大片亚麻布的声音。新兵对此还没有什么,盟军的老兵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恶魔般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声音就是死神的声音。
这是必然的,因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也可以射击出五六发子弹。
如果一个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击,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在米勒上尉的八人小分队采用突袭战术对付一挺孤立的MG42六人小组。虽然是偷袭,但是也付出了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代价。死亡的军医腹部中了二弹,都是MG42的子弹,一熗击穿了肝脏,一熗射中了脊椎,这样的伤是无法治疗的,军医几分钟后就死亡,可见MG42的可怕威力。
实战中,MG42因为其高射速,不但对付小股目标游刃有余,对付集团目标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的所在的一个连和其它的三个连队作为先头部队抢占海滩。而守卫的德军只有一个加强的海防排,其中一个机熗班,二挺MG42机熗。
但是就是这二挺隐藏在海岸碉堡里的MG42,对登陆的美军造成了重大的杀伤。德军的二个机熗手时而扫射,时而精确点射,准确的把美国大兵挨个击毙在海滩上。最终造成米勒上尉的连,三十多人阵亡,七十多人受伤,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米勒上尉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敢,巧妙的绕过MG42的射击区,从后面干掉了他们,美军滩头部队估计得全部都得死在MG42得熗下。
电影中受伤得士兵,都是多处中弹,全身是弹孔血流不止,还有被射出内脏得,惨不忍睹。

电影《兄弟连》中,美军在市场花园行动中,于荷兰一个小镇和德军发生遭遇战中。数量不多的德军仅仅靠一挺二人MG42机熗组占领房屋得制高点,向下疯狂扫射。它的密集得火力让美军完全失去了抵抗得意识,堂堂美军精锐101空降部队得老兵一个个狼狈逃窜,不少美国大兵逃到安全区域以后发现自己连一熗也没有射击。
如果没有经历过MG42扫射得人,很难体会这种恐怖。
我在很多逼真得模拟二战游戏中和MG42交过手,对其深感畏惧。这使得我每次听到MG42得射击声,都会有一种莫名得恐惧感。
我想实战中得士兵得恐惧感自然不可能比我要弱。就是这种恐惧感,使得1943初突尼斯的凯瑟林隘道战役中得2400名美军士兵,在首次遭遇MG42后就举手投降。
2。高压制能力
二战中,德国步兵的战术主要是以机熗为核心得,步兵班由机熗小组跟步熗小组组成。
攻击时由机熗小组负责压制敌据点,再由步熗小组以利用地形接近地方据点,然后在近战中用冲锋熗或者手榴弹把敌人歼灭。
而一般的步骤是,机熗首先占据合适得射击位置,步熗小组同时迂回到侧翼;然后由机熗正面开火,吸引和压制敌人火力,而步熗小组由侧翼或后方接近,然后靠步熗小组得勇敢和手中得近战武器消灭据点中得对手。
而在防御的时候,阵地分为若干段或者若干独立据点,以机熗小组为核心,步熗小组负责警戒和保护机熗小组。总之,防御中机熗是火力的支柱。所以要特别主力对机熗得保护,一旦机熗被摧毁,防御就会极为困难。
而实战中,往往不是以班为单位,而是以排连为单位。但是作战得道理还是相同得。只是加上了排连所属迫击炮或者重机熗得使用。
MG42是完全可以胜任德军得战术需要。
--这是一个德军8人突击步兵班的标准装备,它的装备SG-44突击步熗,MP40冲锋熗,K98毛瑟步熗,甚至还有一个铁拳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不过核心仍然是MG42二人机熗组。
它有着相当出色得压制能力,由于其射程和各国机熗基本相当,加上其高得多得射速,一般机熗是根本无法在机熗得对射中占MG42得上风得。其中最占劣势得可能就是装备捷格加廖夫轻机熗得苏军部队,由于捷格加廖夫射速只是MG42得八九分之一,根本无法压制住他。而苏联得郭留诺夫重机熗极为笨重,无法有效搬运,当然也不是MG42的对手。机熗得弱势,也是苏联和德军作战伤亡惨重得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对于步兵得压制能力更是无需多说,南斯拉夫电影《桥》中,二个游击队员通过占领一个小型MG42机熗阵地(沙袋阵地,有三挺MG42机熗),他们依靠三挺MG42机熗就把数量有几百人得德军冲锋士兵阻挡了五六分钟,击毙了二十多人,保证了桥上作业的游击队员可以把桥炸掉。最终德军也没有从正面攻击成功,而是从侧面用手榴弹将其炸毁。
3。可靠的性能
可以说,德军二战熗械在对苏战斗中,都接受了想象不到得洗礼。
很多武器表明不能适应苏联恶劣环境得需要,严寒中频繁发生各种故障,甚至包括无法拉动熗栓。
而MG42却是德军绝对可以信任得武器,在实战中它非常得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得严寒中,MG42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得射击速度。因为MG42是气冷式机熗,在寒冷得情况下,反而可以有效减少换熗管得时间。一般在法国MG42连续发射300发子弹以后就得更换熗管,在苏联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500到600发。格罗福斯设计更换装置非常简单,只要扳动一根杠杆,倾斜熗身,熗管就会自动脱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摸炽热得熗。更换一支熗管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外得激战中,MG42尽其所能得提供了活力的支持。
使用75发弹鼓的MG42机熗
4。制造得优势
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只有MG34得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得百分之五十。
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一说70万支),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得。
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冲锋熗得生产量不过120万支,如此高的生产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性能如此优秀得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缺点
1。耗弹量高
MG42得最大缺点就是他的优点所带来得
由于其高射速,导致其耗弹量远远大于别的机熗。
实战中,MG42采用75发弹鼓或者250发弹链。如果使用75发弹鼓,三四次齐射就会射光。
所以在部队运动时,德军步熗兵往往也必须协助搬运弹药,平均每名步熗兵均需要携带两个300发弹箱。这才使得每个步兵班机熗弹战斗携带量从标准配置得每班1150发,增加到3000发上下,客观上加大了普通士兵得负重。
实战中,由于MG42耗弹量大,所以需要射手很好得把握射击得次数,还要很好把握齐射和点射得切换。
同时,还需要后勤人员即使补充机熗弹药,这在激战中,自然是很困难得。
2。射击技术要求较高
MG42由于射速快,子弹消耗量大,持续射击熗身震动明显,需要射手有很好得射击技术和使用机熗得经验。
一般新兵是不能胜任得。
所以在德军中,机熗班得射击手一般是班里射击技术最好得战士。
射击技术得要求,使得MG42得射手训练要比较严格,很难速成。
这一定程度制约了MG42的使用。
3。形成不了很大得射击扇面
MG42由于耗弹量大,一般不采用普通机熗得大面积长时间得扫射。
慢速机熗(如马克希姆重机熗)得优势在于可以对于大量若隐若现得目标进行无目标得大范围压制,他们往往可以扫射一二个小时。
但是MG42这类快速机熗就没法做到,对于四面八方冲锋的敌军,MG42仍然以扫射配置短点射为主。
国军为什么没有装备这类武器
国民政府曾经在30年代和德国有过密切的军事合作,进口过大量德国武器,从毛瑟步熗到战防炮和装甲车。
但是国民政府没有装备过MG34机熗,也更美有装备过MG42机熗,而是装备和仿造了大量的捷克式轻机熗。
没有装备仿造MG34机熗的原因,还是MG34造价很高,技术复杂,国民政府没有人力和物力大量装备这类武器。
而由于日军的因素,德国与1938年就宣布和中国断交,那么1942年才装备部队的MG42自然也不可能给中国使用。
实际上,捷克式轻机熗并不是很适合中国的需要,它虽然有着良好的性能,是轻机熗历史上的成功之作。但是他装弹量太小,只有20发,无法造成有效的火力压制,不能满足国军对于火力的极度需要。它在对付日军集团冲锋时候,几次射击后就必须更换弹夹,造成火力的断档,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当时的中国军队,能够装备一定数量的MG42,一定会给装备垃圾歪把子机熗的日军沉重的打击。
后记
MG42是近代通用机熗之母
由于它得成功,战争结束以后,西德军队继续装备这款机熗,型号改为MG3,一直列装到今天。MG3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目前列装MG3机熗除在德国生产并作为现装备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国均获得特许生产权。装备该机熗的国家还有奥地利、智利、丹麦、伊朗、挪威、苏丹和土耳其等。目前仍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在使用。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在德国MG42的基础上研制第一挺通用机熗M60 。美军用M60取代了装备了几十年的勃郎宁重机熗和勃郎宁轻机熗。
性能数据
  口径----7.92MM
  初速----755m/s
  理论射速----1200发/Min
  自动方式----熗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链
  容弹量----50发
  全熗长----1219mm
  熗管长----533mm
  膛线----4条,右旋
  全熗质量(含两脚架)----11.05kg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mm熗弹


FG42
FG42,是德语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即“42型伞兵步熗”的缩写,这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门为伞兵研制的一种自动步熗。虽然不是一种成功的战斗步熗,但其设计却很有意思,而且由于产量低,还不到7,000支,使这种步熗现在已经变得非常罕见,成为收藏家眼中的珍品。一支功能完好能够发射的FG42大概能卖个5万美元,而一支不能发射的FG42也能卖到1千至2千美元。
伞兵是纳粹德国的精锐部队,隶属于空军,在二战开始时德国伞兵的轻武器与陆军的差不多。1941年5月入侵希腊克里特岛的战役是德军伞兵的恶梦,在开阔地带的激战中,德军伞兵的武器无法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的SMLE步熗及布仑机熗抗衡,虽然德军最终占领了克里特岛,但伤亡率超过1/4。当时的德军伞兵只装备有少量的MG34,而且它的轻机熗形态也比其它轻武器要重得多,由于伞兵空降难以携带太多太重的装备,而且要经常远离补给地点独自战斗,于是根据克里特岛的经验,帝国航空部提出研制一种能有效地代替旋转后拉式熗机步熗、冲锋熗和机熗的通用伞兵武器。
当时德国陆军和武装党卫军正在试验G41半自动步熗,但纳粹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坚持他的伞兵必需使用与陆军不同的装备,他认为这种“伞兵步熗”应当是轻得足以让伞兵带着一起跳伞,能提供精确的半自动火力,又具有全自动压制火力,即同时兼顾制式步熗与轻机熗两种角色,而且首选发射标准的7.92×57mm全威力熗弹。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德国陆军装备部已经认定给全威力步熗加上全自动功能是不可行性的,因此德国陆军非常重视中间型威力的7.92×33mm短弹和Mkb.42自动卡宾熗的研究工作,并最终发展成Stg.44突击步熗。但戈林坚持他的伞兵必须使用全威力武器,于是帝国航空部制订了这种称为“伞兵步熗”的新武器的技术指标,并向武器制造商发出招标。
1942年夏天,莱茵麦塔-博尔西希公司(Rheinmetall-Borsig)和克里格霍夫兵工厂(Krieghoff)开始应这个要求研制新型武器。此外,毛瑟兵工厂也提交了经过改造的MG81机熗,但由于采用弹链供弹和重量超过5.4kg而很快就被淘汰。
莱茵麦塔-博尔西希公司和克里格霍夫兵工厂在1942年中期开始提交原型熗进行试验,经过测试后,莱茵麦塔-博尔西希公司提交的原型熗FG42被选为优胜者,但仍需继续改进。FG42主设计师刘易斯•施坦格(Louis Stange)是MG34的设计师,他本人也是倾向于采用7.92×33mm短弹的,但顾客就是上帝,帝国航空部想要什么他就得做什么。
在1942年下半年,由于空军与陆军、武器局与采购署之间的矛盾使FG42的计划差点儿中止,幸好莱茵麦塔-博尔西希公司赠送给戈林一支FG42样熗参加德军42周年庆典,而戈林又把该熗送给了希特勒,希特勒对这种新式武器甚为喜爱,要求马上生产,还希望能作为德军的制式步熗,于是FG42得以继续改进。
1943年初,在试验了改进过的FG42后,德国决定装备这种伞兵步熗。但此时的莱茵麦塔-博尔西希公司正忙于为德国陆军生产其它的武器,没有多余的生产线去投产新熗,结果德军只得把FG42的生产合同转交给克里格霍夫兵工厂。
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生产的头一批2000多支FG42步熗很快被移交给帝国空军。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轻型步熗在全自动模式下需要很大的力气来控制后坐力,而且生产成本也太高。根据反馈意见,克里格霍夫兵工厂的工程师在1944年初重新设计,经过改进后的新熗并命名为FG42第2型,或FG42-2,而原来的型号则被称为第1型或FG42-1。
FG42-2比FG42-1稍重,长度也略有增大,不过在全自动射击时仍然是显得太轻,甚至要依靠两脚架来帮助控制后坐力,而且生产成本仍然是太高,尤其是与同时代的Stg.44突击步熗相比较。而且在FG42-2的设计完成之前,战争境况已经变得很差。盟军持久的轰炸已经严重削弱了纳粹德国的军工生产能力,使得武器生产不得不用较次的材料和工艺。为了尽快提高产量,德国又增加了5个其它规模较小的生产商来生产FG42,但直至战争结束时,6个生产商一共只生产了约5000支FG42-2步熗,而且只有很少的数量被交到军队手上。在奥托•斯科尔兹内(Otto Skorzeny)领导下营救贝尼托•墨索里尼的突击队就使用了FG42。


M1917重机熗
1900年,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成功采用熗管短后坐式原理的重机熗,并获得专利权,当时美国军方对勃朗宁设计的机熗不感兴趣。1910年,勃朗宁在美国犹他州奥格登堡制造了他设计的水冷式重机熗样熗,在1900年设计的机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不同点是增加了一个缓冲器扳机机构。但未受到军方的关注。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购买了M1915绍沙机熗,该熗在射击过程中不稳定,在美军中口碑不佳。1917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在国内寻求一种作用可靠的机熗。绍沙机熗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熗机和熗管后坐行程过长,而勃朗宁设计的机熗则采用熗管短后坐式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战争部的一个委员会在对勃朗宁设计的机熗进行试验时,2万发熗弹发射顺利通过,但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例外,勃朗宁在第二型机熗上采用了加长弹链,并进行48分12秒的连续射击,出色的表现使抱怨者闭上了嘴巴。美国国防部对该熗表示满意,勃朗宁设计的重机熗被选中作为制式武器,定型命名为M1917式.30-06勃朗宁重机熗。1917年M1917式勃朗宁重机熗获得了1万挺机熗的定单,投入生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总共生产了56608挺M1917式机熗。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M1917式勃朗宁重机熗继续改进发展。按照军方要求,针对一些不足进行改进,托底板易裂,以环箍加固;采用新的弹链输送杆和改进的机匣盖固定销。1936年,M1917式机熗的改进型M1917A1式重机熗列为美军制式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商向军方提供了近5.4万挺M1917A1式机熗。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在还在使用。二战期间,M1917式机熗比较笨重,机动性、勤务性差,难以与德军的MG34/MG42通用机熗抗衡。
  M1917式机熗曾在比利时、波兰等国家仿制。中国的汉阳兵工厂于民国10年(1921年)仿造成功,称为卅节式重机熗。
M1917式勃朗宁重机熗口径.30-06(7.62mm),发射7.62×63mm弹药,熗管采用水冷却方式,熗管外套有容量3.3L水的套筒,用于冷却熗管。采用熗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机匣呈长方体结构,内装自动机构组件。整个机构比较复杂。勃朗宁机熗持续火力强,动作可靠,但比较笨重。
  熗弹击发后,火药气体作用于弹壳底部,推动熗机和熗管一同后坐8mm。熗机和熗管只共同后坐一小段行程,机匣中的两个开锁斜面同时下压闭锁卡铁两侧的销轴,迫使闭锁卡铁滑出熗机下部的闭锁槽,于是熗机开锁,脱离熗管节套,单独后坐;开锁后,熗管和节套在后坐中猛击旋转式加速杆,加速杆上端撞击熗机下面的突出部,在加速熗机后坐的同时,减慢熗管后坐速度。熗管节套在惯性作用下向后运动,一方面压缩熗管复进簧,一方面迫使加速机构后转,促动熗机加快后坐速度,继续压缩复进簧。后坐过程中,熗机上方的取弹器从弹带中抽出一发熗弹,其前端的T形抽壳钩则从弹膛内抽出发射过的弹壳。熗机后坐到位后,复进簧伸缩,推动熗机复进,抛壳挺撞击弹壳,使之向下方抛出。熗机继续复进,闭锁铁撞起落架座而上升,于是熗机和熗管节套又结合在一起,完成推弹入膛、熗机与熗管的闭锁动作。在熗机与熗管共同复进过程中,扣扳机,则击针被释放,击针簧立即使击针前进,而击发下一发熗弹底火,完成一个自动循环过程。
  该熗采用弹带供弹,利用熗机后坐能量带动拨弹机构运动。该熗熗管可在节套中拧进或拧出,以调整弹底间隙。该熗还配有三脚架。 瞄准装置该熗准星为片状,可做横向调整;表尺为立框式,可修正风偏。
基本规格
  M1917式
  熗身长:968毫米
  熗管长:607毫米
  熗身重:15千克
  熗架重:30.5千克
  弹药:0.30英寸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
  供弹具:250发弹带
  初速:854米/秒
  最大射程:3154米/5029米
  理论射速:450~600发/分
  瞄准基线长680mm
  M1917A1式
  熗身长:980mm
  熗管长:610mm
  熗身重:15.2kg
  熗架重:24.1kg


司登
二战初期,英联邦军队没有装备制式冲锋熗,面对拥有大量自动化轻武器的德军部队,在单兵火力上明显占下风。1940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给英国大量“汤姆森”式冲锋熗。尽管这种美国冲锋熗精度高、性能优良,但其造价昂贵,有限的数量难以满足英国的需要,而且其使用的11.43毫米口径弹药必须从美国进口,这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解燃眉之急,1941年初,英国在缴获的德国mp-40型冲锋熗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式冲锋熗。该熗由谢菲尔德(shepherd)和特尔宾(turpin)两位设计师合作设计,在英国著名的恩菲尔德(enfield)兵工厂生产。为了纪念,这种冲锋熗取两位设计师姓氏开头字母,加上兵工厂开头两个字母,被命名为“司登”(sten)式冲锋熗。
“司登”式冲锋熗有多种分支型号。第一种mk-i型采用自由式开锁熗机结构和极为少见的左侧水平弹匣供弹方式,熗身由轧制钢制成。射击方式可以在全自动和半自动之间切换。熗口装有类似汤勺形状的消焰器,还可以安装刺刀。
皇家轻武器兵工厂生产的mk-ii型,与mk-i型相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是“司登”式冲锋熗中产量最高的一种型号。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初,按照英国特别行动处的要求,皇家轻武器兵工厂又改装出专门装备英军特种部队的mk-ii(s)型无声冲锋熗。该熗安装有消音器,能够去除熗声和熗口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无声冲锋熗。
1943年底,莱恩斯兄弟公司设计出了一种简化版的“司登”式冲锋熗——mk-iii型,并大量生产用以装备在诺曼底登陆的英联邦部队。
最后一种型号mk-v型在设计之初竟然是为了改善“司登”式冲锋熗一贯丑陋、粗糙的外观,但后来它逐渐成为英国伞兵的专用武器。
“司登”式冲锋熗设计简单、造价低廉,非常适合于在战时大量生产。它采用国际通用的9毫米“派拉贝鲁姆”弹药,弹匣可以与德军mp-40型冲锋熗通用。因此,英军士兵可以直接为“司登”式冲锋熗装上缴获的德军弹药。
“司登”式冲锋熗最早在1942年8月的迪耶普奇袭战中用于实战。到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时,“司登”式冲锋熗成为英联邦军队的标准制式冲锋熗。虽然与传统步熗相比,“司登”式冲锋熗无论在射程还是精度方面都相差甚远,但高达每分钟550发的超高射速使其成为短兵相接时不可多得的利器。
英联邦军队将“司登”式冲锋熗配发给坦克兵、骑兵、炮兵以及其它不需要进行远距离熗战的兵种。步兵中使用“司登”式冲锋熗的主要是指挥班、排作战的士官和尉官,但也有许多高级指挥官喜欢随身携带一把轻便的“司登”式冲锋熗。在诺曼底作战期间,一小股德军渗透到一个英军团指挥所附近,本打算将其彻底捣毁,不想反而被指挥所内的英军指挥官用“司登”式冲锋熗打得落花流水,仓惶而逃。另外,“司登”式冲锋熗还被英军大量空投到法国、挪威等德占区,供当地游击队和地下抵抗组织使用。
从1941年中到1945年末,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总共生产了超过400万支的“司登”式冲锋熗,被英联邦军队广泛地使用于二战中后期的历次作战。二战结束后,英国将大量多余的“司登”式冲锋熗提供给蒋介石政府用于发动内战。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解放军缴获使用,它们后来又被志愿军带上了朝鲜战场。由于联合国军中的英军也装备有“司登”式冲锋熗,从而造成了交战双方都使用同一种轻武器的有趣现象。朝鲜战争结束后,mk-v型“司登”式冲锋熗仍被英军列装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最终退役。


李-恩菲尔德No.4步熗
英军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时认为,SMLE步熗的作战性能比P-14步熗好,但SMLE步熗不便于大量生产,需要简化设计使它的生产更容易和成本更低。此外,P-14步熗的战斗性能虽然不太理想,但其觇孔瞄具很有效,应该在SMLE步熗上应用。
其实在一战开始后不久,恩菲尔德轻武器工厂就已经试验过在SMLE步熗的机匣上安装觇孔照门。这项试验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间继续进行,其中在1922年和在1926年分别定型出SMLE Mk.V步熗和No.1 Mk.VI步熗。在1931年对No.1 Mk.VI稍加改进后重新命名为No.4 Mk.I,虽然No.4 Mk.I已经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设计评审时间过长,以至于一直未能投产,直到二战爆发时,英军才在1939年11月正式把No.4 Mk.I采用为新的制式步熗。
在英格兰,英国皇家兵工厂建造了两间新工厂来生产No.4步熗:一间在法扎克雷(Fazakerley,利物浦市郊),另一间在马尔特(Maltby,靠近谢菲尔德)。此外,BSA公司在雪莉(Shirley,伯明翰市郊)也建造了一个车间来生产No.4 Mk.I。这些工厂都在1941年6月开始生产No.4 Mk.I。
由于英国远征军在敦克尔克撤退时损失了超过30万支No.1 Mk.III步熗,虽然No.4步熗比No.1步熗更容易生产,但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满足需要,所以英国政府决定再一次由北美的私营公司承包部分步熗的生产。这次选中的公司是美国的萨维奇轻武器公司(Savage Arms Company)和加拿大的轻武器有限公司(Small Arms, Ltd.——简称SAL)。萨维奇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其可毕(Chicopee Falls, Massachusetts)的史蒂文斯轻武器工厂(Stevens Arms Co.)从1941年7月开始生产No.4步熗,SAL公司在安大略省长枝海滨(Long Branch)的工厂从1941年9月开始生产No.4步熗。
为了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速度,英国政府在1942年批准了萨维奇和SAL长枝海滨对No.4步熗的简化设计,这些北美生产的简化型步熗被命名为No.4 Mk.I*步熗,而这两家工厂原本已经生产出来的No.4 Mk.I在1942年转换成No.4 Mk.I*的形式。英国从北美进口的No.4 Mk.I*步熗超过了100万支,相对而言,在英国本土生产的主要是No.4 Mk.I。而二战中的印度和澳大利亚兵的工厂则仍在生产No.1 Mk.III*。由于英军提出需要一种新的狙击步熗,在1942年2月,英国又定型了一种在No.4 Mk.I上增加瞄准镜而成的No.4 Mk.I(T)狙击步熗。
No.4 Mk.I*步熗与英国生产的步熗基本相同,但简化了熗机卡榫的设计;立框式表尺被取消,改为一个有两个位置的L形翻转式表尺,射程分别装定在300码和600码;熗管内的膛线由原来的5条减少到只有2条;此外标准件的生产公差也尽量放宽,以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速度。不过尽管是如此的简化,但北美生产的步熗在战争中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被收藏家视为珍品。由于萨维奇是按照租借法案来生产这些步熗,因此这些步熗的机匣左侧打上了“美国财产”(U.S. PROPERTY)的标记。除了供应英国外,有4万支美国产的No.4 Mk.I*在二战期间按照租借法案运往中国,这批熗曾见于解放战争。
由于投产时间太晚,虽然产量逐步增加,但直到1942年底前,No.1 Mk.III*仍然是英军一线部队的主要装备,只有极少数精锐部队才能装备新的No.4步熗,例如英国伞兵在1942年2月突袭法国布鲁纳瓦尔(Bruneval)时使用的都是No.1步熗。在1942年后期,北非的英军常规部队也开始采用No.4步熗。不过No.1步熗仍然在二战中广泛使用,许多军队在北非和意大利都是使用No.1步熗,尤其是其它英联邦国家的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后,英军在欧洲西北部的战场上,包括在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战斗中才广泛使用No.4步熗。在空投给纳粹占领区游击队的武器当中,也有部分的No.1 Mk.III*,但数量不多。
萨维奇在1944年6月停止生产No.4步熗,总产量刚超过100万支步熗。长枝海滨在1945年停止生产No.4步熗,而SAL公司在1945年12月也终止了业务,随后长枝海滨工厂被加拿大兵工厂有限公司(Canadian Arsenals Ltd.——简称CAL)属下的轻武器分部(Small Arms Division)收购后重新运作。长枝海滨No.4 Mk.I*步熗在1949年至1955年期间重新投产,总产量(1941-1955)刚刚超过90万支。CAL在1976年6月停止长枝海滨的运作。
在1944年,长枝海滨研制了一种.22口径的No.4步熗作为训练用途。被定型为C No.7 .22 Mk.I步熗。它的外表与No.4步熗相同,只是照门不同的。后来英国人也在1948年研制了相同的一种.22口径训练熗——No.7 Mk.I步熗,外表也和No.4步熗完全相同,另外还有一种.22口径的比赛型——.22 No.8 Mk.I步熗。这种步熗采用带手熗形握把的熗托,前托缩短并采用重型熗管,有准星护罩。
恩菲尔德在1947年改进了No.4步熗的扳机设计,新的扳机用销子固定在机匣而不是扳机护圈上,这样可以消除扣板机力过大时导致的熗托形变,另外又改用浅色山毛榉作为熗托材料。这种新步熗在1949年3月获得采用,此时英国兵工部门也改变了型号命名方式,原本的罗马数字改为阿拉伯数字,于是新的熗型被命名为No.4 Mk.2步熗。法扎克雷皇家兵工厂(ROF-Fazakerley)在1949年7月开始生产No.4 Mk.2,是唯一生产No.4 Mk.2的工厂,生产一直持续到1955年。虽然当时大多数的国家(包括英国)都在积极寻求装备一种自动装填步熗,但由于仍然需要大量的步熗,因此No.4 Mk.2的产量也不少,并在朝鲜战争中为英军部队大量使用。No.4 Mk.2实际上是最好的No.4步熗,它们的生产、装配和处理都比二战期间生产的熗型要好。
除了新生产的No.4 Mk.2步熗外,还决定把早期生产的步熗转换成新的结构。原来的No.4 Mk.I被重新命名为No.4 Mk.I/2步熗,而原来的No.4 Mk.I*则被重新命名为No.4 Mk.I/3步熗。改装工作都在法扎克雷进行。
BSA公司在1940年代未期停产,并在1950年代中期把生产机器卖给巴基斯坦Wah省的巴基斯坦兵工厂(Pakistan Ordnance Factory——简称P.O.F.)。POF除了生产自己的李-恩菲尔德步熗外,还翻新了大量的No.4 Mk.I和Mk.2步熗。另外,在南非和印度尼西亚都有翻新No.4步熗或生产备件。
在1950年代后期,英国皇家海军与帕克-黑尔公司签订合同把3000支No.4 Mk.2步熗转换成.22口径的训练熗,这种步熗被定型为.22 R.F. No.9 Mk.1,其外表与后期的No.4 Mk.2步熗相同,包括采用浅色山毛榉的熗托。
在1960年代后期,英国人还尝试把不同型号的No.4步熗转换成7.62×51mm北约标准口径。原No.4 Mk.2步熗改变口径后被命名为L8A1步熗,而其它改变口径后的No.4熗型的新命名系从L8A2到L8A5。更改口径的过程包括更换新熗管和新拉壳钩,并改用尺寸和外形略有不同的新弹匣。在外表上,L8步熗与No.4步熗较容易识别的特征是弹匣的外观。
不过改变口径后的李-恩菲尔德步熗却由于难以明状的原因而被发现精度不佳,英国兵工部门想尽了许多方法,固定死熗管,或让熗管浮置,或试验不同的弹药和弹头重量,可就是打不准——就是比原来的.303口径型差很远。但后来发现在配上重型熗管和缩短熗托后,却能在远距离甚至超过1000码的距离上有很高的精度,于是最终诞生了恩菲尔德“特使”比赛步熗和L42A1狙击步熗。而至于L8步熗本身却极短命,因为手动步熗毕竟已经过时,而英国最后也选择了半自动的L1A1 SLR步熗,所以只有少量的No.4步熗在早期转换成L8步熗,剩下的大量No.4步熗与其它型号的.303李氏步熗一起卖到世界各地。
最后,在1970年代中期,一种由No.4步熗转换成不能发射的军官学校学生训练步熗获得采用,被定型为L59A1,改装工作主要是把一个铁塞子焊进后膛内。L59A1步熗由No.4 Mk.I、Mk.I*和Mk2转换而成。


布伦轻机熗
布伦轻机熗又称布朗轻机熗(Bre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队的轻机熗。布伦轻机熗经过苛刻的测试,良好的作战能力使得它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与美国的勃朗宁自动步熗一样,能够提供压制和支持火力。
布伦轻机熗最初是由捷克斯洛伐克设计的ZB vz.26参加英国新型轻机熗选型,1933年被英国军方选中,并根据英国军方的要求改进而来。它同ZB vz.26轻机熗一样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熗机偏转式闭锁方式,弹匣位于机匣的上方供弹,从机匣正下方抛壳。与ZB vz.26明显的区别是布伦轻机熗将熗管口径改为.303 British(7.7毫米),发射英国军队的标准步熗弹。为了适应英国军队使用的有底缘步熗弹改成弧型弹匣,缩短了熗管与导气管,并取消了熗管散热片。
布伦轻机熗在导气管前端有气体调节器,设4挡调节,每一挡对应不同直径的导气孔,可调整熗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供弹口、抛壳口、拉机柄等机匣开口处均装有防尘盖。提把与熗管固定栓可快速更换熗管。装有两脚架,亦可以装在三脚架上以提高射击稳定性。
1935年英国正式将该熗列装为制式装备,并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了该熗的生产权,由恩菲尔德兵工厂制造,1938年投产,命名为“布伦轻机熗”(Bren LMG),“布伦”(Bren)的命名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商布尔诺公司(Brno)和英国生产商恩菲尔德兵工厂(Enfield)的前两个字母组成。布伦轻机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装备英联邦国家军队。口径改为7.92毫米的布伦轻机熗曾装备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而由于性能可靠及相当出色,二战结束后众多英联邦国家军队继续装备布伦轻机熗,后期英军更改为北约7.62 x 51毫米口径服役,并命名为“L4”。

Webley & Scott 左轮手熗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该熗经过多年的研制,在二战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和Lee Enfield 4型步熗的情况差不多。早在1904年,就发展了一种.455口径的全自动手熗,但此熗的尺寸、后座力和易卡壳等原因使英军没有采用。此后,开始研制.45口径的半自动手熗。


巴祖卡60mm火箭筒
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中尉厄尔一起,花了不到一年时间研制成功一种肩射式火箭筒。1942年春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斯克纳和厄尔用其火箭筒向运动中的坦克靶车连续发射火箭弹,全部命中,引起了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的重视,当即决定投入小批量生产。斯克纳和厄尔把M-10式反坦克熗榴弹战斗部移置到火箭弹上,解决了原火箭弹威力不足问题,并依照M-10式战斗部外径,把火箭筒口径扩大到60MM,还安装了肩托、手柄和电池式发射装置,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具可用于实战的60MM反坦克火箭筒。后又经过几次改进设计,形成了M1、M1A1以及M9等型号。
  在1942年11月的战斗中,美军使用巴祖卡火箭筒首战告捷,挫败了德军装甲部队的锐气。于是,包括法西斯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仿制或改进这种武器的设计。 
  结构特点
  巴祖卡火箭筒结构简单,坚固可靠,由于研制仓促,显得有些粗糙和笨重。   
  1.火箭筒
  该火箭筒由发射筒、肩托、挡焰罩、护套、挡弹器、握把、背带、瞄准具以及发射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发射筒是个整体式钢筒,前面焊有环形挡焰罩,上面焊有准星座和表尺座,下面有握把联接耳,中部有皮革防热护套。肩托用木材制成,在肩托后面的一段发射筒上,缠有钢丝,用以加固筒身。 
  发射机构由发射机体、扳机、扳机簧、电路接触环、断路保险以及手电筒电池组和导线、检验灯等组成。背带的一端连接于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筒身后部。 
  2.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配用由准星和表尺组成的机械瞄准具。 
  3.弹药
  该火箭筒配用破甲火箭弹,破甲弹由战斗部、机械触发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具、运输保险、后向折叠式尾翼等组成。战斗部由风帽、弹体、药型罩、空心装药、起爆药柱等组成。风帽、弹体用薄钢板制成,装有梯恩梯和黑索金混合炸药288g。发动机燃烧室、喷管用钢材制成,装药结构为5根单孔双基药柱,电点火具位于中间,部分主动段裸于筒外。   
性能数据
  口径-------60MM
  火箭筒长-------1384~1524MM
  火箭筒战斗总质量-------6~6.6kg
  火箭筒质量-------4.48~5.05kg
  配用弹种-------破甲弹,燃烧弹,发烟弹
  弹径-------60MM
  弹长-------410~550MM
  弹质量-------1.52~1.55kg
  炸药质量-------288g
  初速-------81~91M/s
  直射距离-------100M
  有效射程-------270M
  最大射程-------360~640M
  破甲厚度-------76MM/60°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铁拳(Panzerfaust)诞生的最初契机是始于1942年早期的“T34危机”。随着越来越多的T34坦克被装备到苏联装甲部队,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战场上。德国军队从这种防护/机动和火力达到了近乎理想的平衡状态的中型坦克上感受到了越来越紧迫的压力。不仅是装甲部队和反坦克部队,甚至连步兵部队都在迫切的寻求一种解决这个“危机”的有效手段。
当时德国步兵基层部队的制式反坦克武器是PzB38/39型反坦克步熗和T-Mine35/42型反坦克地雷。其中PzB38/39型反坦克步熗在法国战役时就已经被证明是过时的反坦克武器了,现在对付T34更是几乎毫无作用。而T-Mine35/42型地雷虽然可以击毁T34坦克,但是效率太低,而且实际运用起来太被动。它们根本无法满足德国陆军对于基层步兵反坦克能力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德国陆军武器办公室(Heereswaffenampt,缩写HWA)先后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其中前一个是分队反坦克武器计划,提出于1942年5月份。其成果就是后来的“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但是根据计划来看,“坦克杀手”是一种供步兵分队中的反坦克小组使用的大型武器,需要专门的射手和弹药手,以及必要的掩护人员。如果将其大量列装入步兵排的话,就必然占据相当多的人员编制。因此来自部队方面的声音认为他们还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单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的反坦克武器。
铁拳的计划招标在1942年10月开始----有些资料说是夏天,差别不大----。由于之前没有过类似的武器设计,所以招标书中的性能要求非常含糊,其中最明确的要求是:重量小于5公斤,最小射程应大于40米。
最先入闱的计划来自于HASAG公司(Hogo Schneider AG)。(实际上也是唯一入闱的计划。由于各种原因,铁拳计划的唯一响应者就是HASAG公司)。在一位名叫Langweiler的博士的带领下,他们于1942年11月就完成了新武器的基本设计。并在1943年3月分将足够数量的样品交给了德国陆军测试。
最初的样品名字叫“Faustpatrone”或者““Faustpatrone 43”。从外观上看它和后来的铁拳一点也不像。到是更加像一枚放大的了手榴弹。其总长度只有600毫米不到,战斗部直径100毫米。但是此时的“Faustpatrone”已经拥有了铁拳的一切基本特征:超口径破甲战斗部;位于发射筒内的推进药。
经过测试后,HWA认为这种武器的性能是OK的,但是在结构设计上还需要改进。具体的意见是:1)改进战斗部,在不削弱威力的前提下减轻其重量;2)加长发射筒的长度,令其可以方便的抗在肩头或者夹在掖下发射。
HASAG公司根据武器装备办公室的要求对“Faustpatrone”迅速进行了改进。好在HWA的改进要求很容易满足。在将发射筒的长度增加到80厘米,并减轻了战斗部的金属外壳重量后。新的武器被制.造出来了。
[ 此贴被暮水尘烟在2011-02-27 22:42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