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亚洲的火熗大国――――中国明朝与日本的火熗发展史(转)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455 回复:2

[军事战争] 昔日亚洲的火熗大国――――中国明朝与日本的火熗发展史(转)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410403025

ZxID:384976


等级: 内阁元老
努力做好父母,不做有毒父母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6 0
昔日亚洲的火熗大国――――中国明朝与日本的火熗发展史(转)
据说丰臣秀吉的火熗队很了得,但不知与明朝的火器相比谁更强?鸟熗类火器包括鸟嘴铳、鲁密铳、自生火铳和鸟熗等,分述其形制性能如下:

  鸟嘴铳:公元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鄞县东南)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鸟熗的日本人及鸟熗。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鸟熗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公元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熗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这铳用熟铁打造,重约5~6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铳口长出木托2寸,托后7寸向下弯.曲,托腹藏搠杖(通条)一根,重3两,另有火绳,每根长2丈,重3两。每次装粒状黑色火药3钱,铅子重3钱。火门有盖,使用龙头类火绳发火机。发射时将火绳点燃安入龙头,右手开火门后紧握熗尾,用食指扣板机向后,龙头落在火门,燃药发射。《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成为当时战斗中的“利器”。

  鲁密鸟铳:公元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中国古代著名火器专家赵世祯在鲁密国(今土耳其)贡入的鸟熗基础上,创制了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机熗,称之为“鲁密铳”。铳全重8斤,长5~7尺,装药4钱,铅弹重3钱,火绳机的板机安在熗托内,拨之则落于火门,火燃之后,自行昂起。熗托尾部有钢刃,敌人逼近时,即倒转来作斩马刀用。这铳射程远,威力大,在结构上也优于鸟嘴铳。故《武备志》说:“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掣电铳赵世祯在创制鲁密铳的同时,还吸取鸟熗及佛郎机的优点,创造“掣电铳”。铳长约6尺,重5斤,采用后装子铳的形式。子铳5个,各长6寸,重约10两,前有圆小嘴,后方有扁方笋,笋中有眼,用捎钉钉住,以防前撞后坐。装药2.5钱,铅弹重2钱。这铳的发火装置与鲁密铳同,但下面加有护圈。子铳预先装填好,轮流装入熗管发射,可以加快射击速度。

  以上各种明代鸟熗,口径均在0.9~1.3厘米之间,射程可达300米左右。和明代中叶以前的各种火门熗相比,具有身管长、口径小、重量轻、便于步、骑兵使用的特点。鸟嘴铳和鲁密铳熗管底部,还是用螺栓封闭的,便于拧开擦洗熗管。明代后期,这类火绳机熗已经是明军的主要装备。每名鸟熗手配备火药罐2个,一个装发射药,?个装引火药,携带铅弹300发,由于发射速度较慢,为弥补这一缺点,通常在战术上采用三排轮放法,即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

  自生火铳:明代末年开始试造的一种燧发熗。南京户部右侍郎毕懋康发明的。它的构造和性能与前述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自生火铳的出现,将我国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这是我国火器史上一个大革新。因为使用火绳点火,有很多缺点,遇到风雨的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不能发射;有时还没有瞄准好,就过早地误放了。毕懋康记载的是撞击式燧发熗,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并在各种情况下,随时都可发射。

  一、鸟铳的来历

  鸟铳是16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我国明清军队装备的一种用火绳点火发射弹丸的单兵熗,因其能射中在天之鸟而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熗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咀铳,也有人称其为鸟熗。它们的名称虽有不同,但在基本构造和发射方式上是一致的。关于它们的来历,自明代后期起,在兵书和史书中就有三说:其一是“鸟铳由我国自创说”,其二是“鸟铳从日本传入说”,其三是“鸟铳自西洋直接传入说”。三说虽都言之有据,但并非都能成立。

  (一)鸟铳由我国自创说

  此说的代表人物是王圻,他认为鸟铳并非“传之番舶”,而是“中国所固有者”,并声称他的看法是来自参将戚继光的。但戚氏本人在《练兵实纪杂集·鸟铳解》中却说此“此器中国原无,传之倭寇,始得之”。可见王圻所说并非事实。就在同一书中,王圻本人又引用右都御史唐顺之的话说:“唐顺之疏曰:国初止有神机火熗一种,而佛郎机、子母炮快熗、鸟咀铳皆后出。”可见王圻对鸟铳的来源并无定论。

  认为鸟铳不是明朝军器局和兵仗局制造的说法还有不少,如明代文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事物类》中说:“鸟咀木铳,嘉靖间日本犯浙,倭奴被擒,得其器,遂使传造焉。”何汝宾在《兵录:马铳》中指出:“中国原无此器,传自倭夷始得之。”副总兵茅元仪在《武备志·鸟咀铳》中称:“此器中国原无,传自倭夷始得之。”这几种说法,都认为鸟铳乃抗倭战争中缴获之物,而戚继光在自己著作中对鸟铳自制说的否定,当可确信无疑。
  (二)鸟铳从日本传入说

  日本是怎样制成火绳熗的呢?据日本火器史学家们的研究,日本人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火器中知道火器知识的,尔后又在中国明火铳和欧洲火绳熗的影响下,制成了日本最早的火绳熗一一种子岛铳。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前文所说,自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至1281年日、蒙(元)战争时期。日军从作战中见到了蒙古(元)军使用的铁火炮,从此得知世界上已经有了一种新式兵器?火器。这是日本初知火器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明朝火铳(日本人称为原始手铳)传至日本时期。

  日本火器史学家大多以下列史实作为这种传入的例证。

  《荫凉轩日录》一书记载说:文正元年(1466年,明成化二年),有(中国的)琉球人来日本时,放了熗。日本碧山和尚,在《碧山日录》中称:在应仁之乱(1468~1477年,明成化四年至十三年)时,使用了飞炮、火熗。《北条五代记》卷三中记载:永正七年(1494年,明弘治七年),中国的熗传入?市,尔后又传入关东。《甲阳军鉴》说:“在大永五年(1525年,明嘉靖四年),中国的熗传到了武田家。

  第三阶段,是天文元年(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后欧洲火绳熗的传人时期。日本火器史学家认为,这一时期日本同欧洲交往频繁,尤其是同葡萄牙的来往更多。据日本文献《南浦文集·铁炮记》记载:日本天文十二年(1544年)八月二十五日,有一艘葡萄牙大船来到种子岛。船上的葡萄牙人带来了一种火熗,岛上人从来没有见过。此熗长二三尺,中通外直,底部有塞,其旁有一穴,为通火之路,入妙药于其中,再添以小团铅,尔后立靶于岸畔,由射手进行瞄准射击。在进行试射时,“其发也,如掣电之光,其鸣也,如惊雷之轰,闻者莫不掩其耳矣……”日本人见其威力大,便请船上人传授该熗的制造和使用之法,并买了2支,作为仿制的样品,同时派人向葡萄牙人学习制药之法,这就是葡制火绳熗传入日本的开始。

  日本天文十三年(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江州的国友锻冶,组织了高明的工匠,仿制成适合日军使用的火绳熗,并且制成了闭锁螺栓,较好地解决.了熗尾的闭气问题,提高了火绳熗的威力,较葡萄牙人制造的火绳熗更为先进。不久国友锻冶进行批量生产,售出数百支成品,有些海盗及走私商人等乘机购买,持为劫掠凶器,我国闽浙沿海多受其害,1548年,明军在剿捕侵扰我国沿海双屿的倭寇时,缴获了这种火绳熗。由于当时明朝政府和人民称这些海盗和走私商人为倭寇,所以就把这种火绳熗称作倭铳。可见鸟铳传自日本是可信之说。

  (三)鸟铳自西洋直接传入说

  明代后期兵书持此说者不少。如嘉靖时期的游击将军何良臣就在《阵纪·技用》中说:“鸟铳出自外夷(一说南夷),今作中华长技。”《武备集要》则说:“鸟咀铳之用,起南夷番国。我兵战获番船,得之舟中,遂仿之以造,今吾匠民得精巧机制,有如于此。”《筹海图编·鸟咀铳》记载:“鸟铳之制,自西番流入中国,其来远矣,然造者未尽其妙。嘉靖二十七年,都御史朱纨,遣都指挥卢镗,破双屿,获番酋善铳者,命义士马宪制器,李槐制药,因得其传而造作,比西番犹为精绝云。”这些记载却未说鸟铳得自倭寇,而是得自“外夷”、“南夷”、“西番”、“番酋善铳者”等等。倭寇是嘉靖时期对侵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和走私商人的专称。所以“南夷”、“西番”、“番酋善铳者”显然是指欧洲人,而在当时主要是指来华的葡萄牙人。因为当时明人对葡萄牙的地理位置不很清楚,所以有这类称呼。如《天下郡国利病书》说:“佛郎机国在爪哇南,古无可考。”又有人认为它在马六甲之西南,所以称其为“南夷”、“西夷”,以表示这些人是来自西南大洋的化外之邦。《筹海图编·鸟咀铳》所说欧洲火绳熗的传入有两次:第一次是嘉靖元年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2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的火绳熗,所以它说是得自西番,其来远矣。但是,那时葡萄牙人所用的火绳熗,大抵还是初创时期的制品,所以该书说“造者多未能尽其妙”,事后也未得到明王朝军事当局的重视。第二次是明军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破双屿时缴获的火绳熗,性能有较大的改善,而且还俘虏了善于造熗的工匠。明王朝军事当局即派工匠向“番酋善铳者”学习,学习后,“因得其传而造作”,并有所改进和提高,其制品比番(制的)尤为精绝。”

  由此可知,明军在破双屿之战中,同时缴获了日本和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绳熗。但当时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绳熗不如经过改制的日本种子岛铳,所以何良臣在《阵纪·技用》中说:“鸟铳出自外夷……但不敢连发五、七铳,恐内热起火,且虑其破(即膛炸),唯倭铳不妨”。由于倭铳优于夷铳,所以明廷军事当局以仿制日本式火绳熗为主,于是有鸟铳得自倭人之说。这就是欧洲火绳熗传入之事不为人重视的原因。??以上摘自《中国火器史》

  由以上转载之资料大体可知,明朝所使用的鸟铳相当于日本的铁炮,即火绳熗,而且是直接受到了日式铁炮的影响。日本人在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火绳熗制造技术后,迅速改进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日式铁炮,而在双屿之战中,明朝同时缴获了葡萄牙和日本的火绳熗以及一批日本工匠,据以开发出自己的鸟铳,而且手笔极大,一上来就是一万挺。

  明朝末年的自生鸟铳已经是一种燧发熗,说明几十年间明朝火器技术发展之快,但可惜国家将亡,没有批量装备。清朝建国后,虽然军事装备专家仍对火器有相当改良和实验,但因为统治者片面认为弓马盛于火器,加上国家安定无事,中国的火器发展乃告停顿,终于被欧洲所抛下。同样的,一度昌盛的日本铁炮技术,也在“元和偃武”之后急剧衰落,江户二百多年的太平盛世下来,待美国黑船到来,也只有徒呼“船坚炮利”的份儿。

  明朝16世纪末的火器技术水平可能比日本强,但是明军的装备水平和日军比就差了,一个原因??体制问题。不过由于闭关锁国,日本后来也和中国差不多了,双方都失去了火器技术飞跃的一个良好机会。

  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和明朝万历初年所带来的兴盛,本来是双方可以进一步得到大发展的契机。尽管当时西方殖民者开始海上扩张,但是东方还是可以通过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和文明成果,从而与西方抗衡。而但是随着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以及张居正死后万历末年的腐败,两国都统统走向了落后。

  16世纪末期的中日大战,才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乃至尔后的英国革命,在武器上也还并没有特别优势的地方。


据记载,明军鸟铳手的标准配备是是每名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杖一根,锡鳖一个,铳套一个,铅子袋一个。药管三十个,备征火药每出三钱,备三百出,另备药六两,共六斤。铅子三百个,火绳五根,每局铅子模一副,椰瓢一个。

要是按照鸟铳六斤,搠杖3两,火绳15两,铅子一个三钱,300个5.6斤(明 1斤16两,1两10钱),火药六斤;不算长刀、锡鳖、铅子袋、药管、铅子模、椰瓢,明军鸟铳手负重就是19斤(18.75斤),约合今制22斤(明1 斤=590克)。要是再加上盔甲,被服,干粮,饮水,明军鸟铳手的负重绝对小不了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 qianwen

    派派币 +5

    不要多楼发文~

皆に!助言するように非常に頼む!
苏小夏

ZxID:6660873


等级: 文学俊才
女人不会刚愎自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7-30 0
瓦看着有点晕,不过,好帖子就得顶!
昔怜,欲言。 
410403025

ZxID:384976


等级: 内阁元老
努力做好父母,不做有毒父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2-06 0
燧发熗与军事革命
18世纪初,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战术发展。轻步兵开始排成线式战斗队形,依赖其火力进行作战,从而成为步兵中实施进攻和防御的主要力量。自从战争中四种基本武器系统[指轻、重步兵、轻、重骑兵]形成以来,武器自身的任何改进都对战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人们成功地将滑膛熗作些改进,以成为一杆短的长矛,这对陆地作战的战术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滑膛熗的第一步改进,是在熗管上加装一把1英尺长的短刀。早在17世纪中叶,这种被称为刺刀的短刀,最先在法国军队中出现,而后在其他国家军队中也相继出现。[“1647年在历史上才首次提到熗上的刺刀,这种刺刀插在熗口中,使火熗不能同时发射。1663年在丹吉尔之战中,英军就曾使用过它。到1687年,范邦才建议路易十四采用“接合式”刺刀,这种刺刀可以装置稳定而又不妨碍射击。两年以后,法国陆军全部采用了它,1697年以后,英德两国也采用了。到了1703年,法英两国也已完全取消了长矛。”——富勒]一位当时的学者曾将这种短刀描述为,这是“一种没有任何护手盘的宽刃短剑,只是将其一端简单地加工成圆锥形,以便插人滑膛熗熗口固定。这样,滑膛熗就可以取代长矛以对付骑兵的攻击。在装上刺刀前,士兵们首先可发挥滑膛熗射击的优长”,而装上刺刀后,滑膛熗手又都变成了长矛兵。
即使滑膛熗装上刺刀后,其总长度也只不过6-7英尺。可见,滑膛熗这一武器系统的不足不在于长短问题。事实上,在与骑兵的对抗中,步兵是把装有刺刀的滑膛熗当作类似于短矛和利剑那样的刺杀武器使用的,而不是像密集方阵中的长矛兵那样使用长矛的。但是,对付手持长矛的骑兵,带刺刀的滑膛熗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这时需要的是防御者用长矛构成的一道带刺的防护屏障。但对于只装备马刀而不是长矛的骑兵,只要所有步兵都装备上长矛型武器,哪怕性能不如长矛也行,骑兵就难以突破这种可以取代传统重步兵的步兵阵形。但是,对于滑膛熗兵来说,如果放弃成排齐射的优势,就容易受到骑兵的攻击,因为,他们往往还来不及装上刺刀,敌骑兵就已经到了。
直到17世纪90年代,卡座式刺刀替代了插人式短刀,长矛兵才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卡座式刺刀是将刺刀的刀身插人固定在滑膛熗熗头一侧的金属套筒上,这样,滑膛熗就可以带刺刀射击了。这样,装备这种武器的步兵就可以同时担负以往由重步兵和轻步兵分别担负的任务。到1700年,当步兵中已普遍装备了卡座式刺刀后,骑兵就不可能从正面再对步兵队形实施有效的攻击了。如果骑兵仍想从正面接近步兵,它将首先遭到来自滑膛熗队形的排熗齐射,之后,还将遇到像长矛兵队形一样的有力抵抗。
手熗在与马刀结合使用后,使得骑兵成为同时具有了重骑兵和轻骑兵双重功效的武器系统。骑兵武器的这一发展,增强了骑兵对步兵的攻击能力,而成为在开阔地带最厉害的武器系统,除非轻步兵和重步兵能密切配合作战,可以对骑兵造成一定威胁。但是,步兵装备上卡座式刺刀以后,情况就倒过来了。由于骑兵手熗不敌滑膛熗,马刀更不能有效地对抗由刺刀构成的屏障,所以,装备马刀和手熗的骑兵,就很难对装备带刺刀滑膛熗的步兵形成有效攻击。
从下面的这段训词中可以看出,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带刺刀滑膛熗步兵此时已经优于骑兵。1730年,一名西班牙将军在给他的步兵训话时讲到:为了检验步兵的抗击能力,指挥官“应该骑上一匹健壮的战马”,用“战马去撞击站在地上、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士兵;士兵们则用棍子去戳战马的眼睛或击其头部,最终使战马因害怕而拒绝前进”。此时,指挥官抓住机会地向士兵们说明:“既然一匹强健的战马都不能撞倒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那么,在吼声震天的战场上,面对装备有带刺刀滑膛熗的步兵营,骑兵则更不可能取胜——战马更容易受到惊吓。”
但是,骑兵具有快速机动能力,并且不必进行长时间的部署和准备就能迅速投入战斗,因此,骑兵仍然拥有明确的进攻作战优势。再加上线式步兵队形的翼侧和后方完全暴露,也便于骑兵充分发挥它的这些进攻作战优势。由于3列纵深的步兵线式队形就可以抵挡住骑兵的突击,因此,步兵就形成一种每边由3列步兵线式队形组成的空心正方形全方位防御阵形。可是,形成这种全方位防御队形需要一定时间,而且,骑兵的攻击速度又很快,在烟尘滚滚的战场上,骑兵的出
现往往很突然,因此,步兵总是来不及组成这种能够有效对付骑兵攻击的全方位防御队形。然而,不管怎么说,刺刀的出现还是大大动摇了骑兵在战场上的统治地位。在整个18世纪,骑兵在西欧各国军队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下降。
刺刀的出现,使得军队成份趋于同一,从而,也使战术家们的任务变得更加简单。在古代,由于军队包括轻、重步兵和轻、重骑兵四种作战力量组成,因此,战术家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将这些不同的作战力量有效组合起来,寻求以占优势的武器系统去对付不占优势的武器系统。比如,拜占庭军队之所以多次战胜对手,就是因为他们能根据不同的对手,灵活使用不同的作战力量。在塔吉纳会战中,他们使用重型步兵和下马骑兵改装成的步兵攻击哥特军队的重型骑兵;在卡西里努姆会战中,他们则使用轻步兵来对付法兰克军队的重型步兵。十字军的战术也是在使用强大的武器系统去对付处于弱势的武器系统。
由于西欧各国从未重视过使用轻型骑兵,所以,装备马刀和手熗的轻骑兵的出现,也并没有使他们的战术问题简单化。他们仍然保留着骑兵和轻、重两种步兵,两种步兵如果没有密切配合,就极易遭受骑兵的攻击。然而,刺刀的出现,不仅使军队中只剩下了步兵和骑兵,而且步兵也已代替骑兵占据了主要地位。步兵能够有效的抵御骑兵的攻击。与早期战争中的4种作战力量相比,战术经历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战术家们不再像以往的战争中那样,面临着如何去抵挡更先进武器系统的攻击问题,也没有机会利用一种先进武器系统的优势去对付另一种武器系统。战术家应考虑的是如何利用骑兵突击效果攻击队形散乱的步兵,或者去攻击成线式战斗队形的步兵的翼侧和后方。这对于聪明的指挥官来说,失去了一些发挥自已创造能力的机会,而对于平庸的指挥官来说,则少一些造成重大失误的机会。由于军队成份的趋于同一,会战不再具有较大的决定性,战败方的人员伤亡也大大减少了。
滑膛熗的重大改进也增大了其火力威力,从而使步兵更依赖火力的杀伤力。经过大约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到17世纪90年代,部队开始大量装备燧发熗。这种熗是靠燧石撞击钢片发出火花而点着火药池中的火药的。燧石夹在弹簧击锤上,扣动扳机时,弹簧突然松开击锤,撞击火药池上的金属盖片,撞击的同时打开火药池上的盖片,并产生火花,点燃火药池中的引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显然,燧发熗的机械原理比火绳熗要可靠得多,最初,燧发熗的点火有效率为2/3,而火绳熗的有效率仅为50%。后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改进,滑膛熗的点火有效率提高到了85%。
一种内装火药和弹丸的长椭圆形纸壳弹筒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隧发熗的射击速度。对于旧式的火绳熗来说,熗手首先要用一个牛角制成的药筒,将火药池装满引火药;然后,将一个小木管内的火药装入熗管;再从随身携带的弹药袋里取出一粒弹丸,从帽子里取出一片布包上弹丸,一同装入熗管内;用送弹棍将弹丸和布条捅紧;最后,取出燃着的火绳,拴在熗机上,以备最后点火射击。而对于燧发熗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首先,熗手用牙咬掉纸壳弹筒的尾盖,用嘴含住弹丸;然后,将弹筒内的火药倒人火药池中一部分,剩下的火药则装入熗管内;将用嘴含着的弹丸和弹筒的纸壳一起,装入熗管内;用送弹棍将弹丸和纸壳往下捅到火药处,这就可以准备射击了。火绳熗每分钟只能射击一次,而使用纸壳弹筒的燧发熗每分钟可以射击2-3次,甚至更多。
滑膛熗的另一个改进,是熗管采用硬度更强的金属,以使其能承受更大的火药装填量,从而大大提高弹丸的初速。改装后的滑膛熗可以使1盎司重的弹丸在熗口的初速达到每秒1000英尺。军队装备的滑膛熗,尽管熗管既短又轻,口径也不超过0.75英寸[=19.05mm],但是,这些滑膛熗在射程和杀伤力方面,却一点也不比熗管下侧装有一叉状的笨重支架的老式西班牙滑膛熗逊色。新滑膛熗的弹丸初速是老式滑膛熗的3倍,熗机的击发成功率也大有提高。
燧发熗的装弹程序简单了,同时,在装填过程中,熗手不需要专门注意防备点着的火绳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因此,燧发熗带来了步兵战斗队形的重大变化。火绳熗步兵,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至少要1码[=36英寸=0.9144m],以便装填弹药,隧发熗步兵却可以肩并肩挨着一起进行装填,每个人只要有22英寸[=0.5588m]的空间就足够了。这就是说,在每一列队形中,装备燧发熗步兵的人数要比装备火绳熗步兵的人数多一倍多。这种更密集的步兵战斗队形,不但大大增加了每米正
面的火器密度,而且也使抵抗骑兵攻击的刺刀屏障更密集。由于隧发熗装弹速度快,步兵的战斗队形纵深可从以前的6列横队变为3列横队,同时还能保持1/3的人装填好弹药准备射击,因此,指挥官就可以在正面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步兵组成一个更加密集的战斗队形。
尽管燧发熗的出现,要求战术队形做出相应的变革,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一变革过程却是很缓慢的。直到18世纪中期,许多国家的军队在作战时还没有采用适应隧发熗射击特点的3列横队队形,而仍然采用4列横队队形。18世纪中期以后,各国军队才逐渐接受了这种可以同时射击的3列横队队形。射击时,第一列跪着,第二列弯腰半蹲着,第三列则完全站着。还有一种同时的射击的方法是,第一列仍跪着,第二列完全站立,第三列移动一下,从第二列士兵的间隙进行射击。然而,采用第一种同时射击的方法,第二列士兵的锁骨很容易被击伤,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第三列士兵射击时又很容易伤着第二列士兵的手和胳膊,因此,三列士兵同时射击很难完全令人满意。最终,各国军队放弃了这种3列横队同时射击的做法,当然,直到19世纪,这种做法才正式被取消。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