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2][color=#ff0000]陋室[/color]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olor=#ff0000]老学庵[/color]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color=#ff0000]七录斋[/color]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color=#ff0000]聊斋[/color] 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color=#ff0000]瓶水斋[/color]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color=#ff0000]北望斋[/color]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color=#ff0000]梦草斋[/color]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color=#ff0000]四步斋[/color] 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color=#ff0000]积微居[/color] 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color=#ff0000]马虎居[/color] 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color=#ff0000]泥土巢[/color] 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color=#ff0000]静虚村[/color] 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color=#ff0000]抱残守缺斋[/color] 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color=#ff0000]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color] 清代文人李盛铎爱收集古墨,他的书斋里珍藏文物历朝尽有,各种各样齐全,因此他自署室名曰“周敦商彝秦镜汉剑唐琴宋元明书画墨迹长物之楼”,其室名之长,堪称历代之最。
[color=#ff0000]百梅书屋[/color] 书法家陈叔通得到父亲所藏唐伯虎一幅墨梅,引为奇迹。为纪念他父亲的嗜梅之癖,以这幅唐画为基础,千方百计搜求,共购得历代名家画梅一百幅,最后又得到高澹游的《百梅书屋图》,珍爱非常,故取斋名“百梅书屋”。
[color=#ff0000]平复堂[/color] 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平复堂”。
[color=#ff0000]梅花诗屋[/color]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30年代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一帧,随后又得金农所书“梅花诗屋”斋额,均视为珍宝,并将此一书一画悬挂斋壁,朝夕临摹。后干脆将自己的书屋命名“梅花诗屋”。
[color=#ff0000]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color] 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名画《富春山居图卷》(又称《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color=#ff0000]鸳鸯七志斋[/color] 书法巨匠于右任喜欢收藏墓志,他先后收藏北魏墓志300余方。在这些墓志中,有七种鸳鸯志,据此于老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鸳鸯七志斋”。
[color=#ff0000]万卷书斋[/color] 以“万卷”命书斋,在古人书斋中并不少见,但不少是虚张声势,装潢门面的。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万卷书斋”却是名符其实,他积50多年的藏书,计有中外图书约两万卷。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读书,知识得不到;不读书,知识面不会广。行万里路,可以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感性知识。”因之,他称自己的书斋为“万卷书斋”。
[color=#ff0000]无倦苦斋[/color] 当代著名书画家钱君淘因为收藏着清代书画名家赵之谦“无闷”、包世臣“倦翁”、吴昌硕“苦铁”等3人的数百方佳印,遂从3人中各取一字,组成“无倦苦斋”命其画室。“无倦苦”蕴含哲理,以此名室,既可表达敬慕前贤之意,又有勉励自己钻研学问之志。
[color=#ff0000]与石居[/color]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与石交友,他在诗中写到:“掇恰满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见他生活在一个石头的世界,即使朋友来往,亦以石为礼。现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块色泽深黑,一尺有余的石头,是沈老于1900年在老河口石滩捡拾的。他的室名为“与石居”,其内涵引人深悟。
[color=#ff0000]百盂斋[/color] 上海著名收藏家陈玉堂室名为“百盂斋”,这是因为他以毕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国之后的水盂300多个之故。陈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说: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号“三百石富翁”,我历经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个百数,故戏谓友人曰:余则可称“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斋”而命之。
此外,如藏书家傅惜华先生的“[color=#ff0000]碧蕖馆[/color]”,收藏有四方乾隆御题古砚的阎家宪先生的“[color=#ff0000]四御砚斋[/color]”,以收藏筷子闻名的藏家蓝翔先生的“[color=#ff0000]筷乐斋[/color]”,专门收藏古玉件的梨园名宿玉瑶卿先生的“[color=#ff0000]古瑁轩[/color]”,百龄画师朱屺瞻先生的“[color=#ff0000]三墨室[/color]”,收藏杂项的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color=#ff0000]纸帐铜瓶室[/color]”,专集紫砂壶的许四海先生的“[color=#ff0000]壶天阁[/color]”等,都有美妙的故事隐于其中。
[color=#ff0000][color=#000000]易安与[/color]归来堂[/color]
毫不犹豫地,把易安放在了第一位。除了美女高于一切的原则,也因为这是最鲜活的一个故事了。
我们可以在近千年后掩卷遐想,易安究竟有多么喜爱陶渊明。她的书斋“归来堂”,居室“易安室”,自号“易安居士”,均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但是我们这里要说的,和陶子无关,而是归来堂里的故事。
赵明诚的父亲官至尚书右仆射(相当于丞相),和易安也算是门当户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成就的婚姻中,易安能够找到意趣相投的人,机率大概是万分之一了。18岁那年,易安嫁给了大她三岁的赵明诚,结束了她的少女生活,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他的著作《金石录》至今仍是金石研究的权威著作。易安渐渐也对金石着迷,且两人都博览群书,婚后琴瑟和谐。
摘录一段易安在《金石录后序》的文字:“……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 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这即是归来堂里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夫妻二人常举古书中的典故,猜是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先饮茶。易安记忆力好,猜中后大笑,将茶打翻在怀中。
遥想归来堂里烛影摇红,语笑嫣然,羡煞多少怨偶。
[color=#ff0000][color=#000000]丰子恺与[/color]缘缘堂[/color]
所有的斋名里,最喜缘缘堂。名字好听,来得也有趣。丰子恺给书斋命名时,择了许多喜爱的字,做成阄,两次拈到“缘”字,也算是与这个字极有缘分了。
丰子恺一生创作的黄金阶段,即是在缘缘堂中度过。他在这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绘画作品。他最著名的文集,是《缘缘堂随笔》。抗日战争期间,缘缘堂被毁。丰子恺在逃亡过程中得知噩耗,悲愤不已,奋笔疾书《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辞缘缘堂》等文章。
[color=#ff0000][color=#000000]蒲松龄与[/color]聊斋[/color]
“聊”即交谈聊天之意。蒲松龄一生不得志,只得在家乡的富户家中做教书先生。他最大的乐趣是写故事,据说他常在村外的路口设茶水摊,路人可免费解渴,要求讲一个故事。正是这些路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修饰,才成就了不朽的《聊斋志异》。
[color=#ff0000][color=#000000]柳如是与[/color]我闻室[/color]
明末秦淮河岸的秦淮八艳中,最出名的无疑是陈圆圆,而最有须眉气概的,应该就是柳如是了。
柳如是择婿要求很高,后来嫁给了东林领袖、久负文名的钱谦益。其时钱谦益已年近花甲。钱谦益为柳如是修建的别院,取《金刚经》中“如是我闻”,名为“我闻室”,暗合了柳如是的名字。我闻室中的日子,大约是柳如是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了。后来钱谦益投降清廷,柳如是投水自尽,这个故事也以悲剧首场。天妒红颜。。。
[color=#ff0000][color=#000000]梁启超与[/color]饮冰室[/color]
梁启超,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之一。书斋饮冰室取名“饮冰室”,语出《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舆。”形容内心为国家前途忧虑焦灼,欲饮冰以镇之意。
临流可奈清癯 第四桥边 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 海棠影下 吹笛到天明
这是梁启超赠徐志摩的集句联,分别出自吴文英《高阳台》、姜夔《点绛唇》、陈允平《秋霁》;李祁《清平乐》、 洪咨夔《眼儿媚》、陈与义《临江仙》。
[color=#ff0000][color=#000000]归有光与[/color]项脊轩[/color]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书斋项脊轩,有两重意思:其一:颈之背为项,不大,与脊同在不为人所注意的身体的背面;轩小而北向,居于屋的背面,故以“项脊”为喻。其二:作者的远祖(归道隆)宋朝时住在太仓县的项脊泾,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题名为“项脊轩”,表示不忘所宗。
归有光最著名的作品即是《项脊轩志》,已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此文以家庭琐事入文,怀念亡故的亲人,言语质朴而感情真挚。我想我说再多都是废话,大家还是看原文的好。没学过这篇课文的,强烈推荐你们看。。。
[color=#ff0000][color=#000000]张恨水与[/color]待漏斋[/color]
抗战期间,张恨水为避日机空袭,迁居市郊。因无钱建房,故租住农民的几间草屋,每逢阴雨天满屋皆漏。乌云密布时,张与妻子赶紧将盆罐等器皿放于漏处待雨,故命之“待漏斋”。很喜欢这个名字,喜欢这名字背后的自嘲、洒脱、安之若素。
[color=#ff0000][color=#000000]刘鹗与[/color]抱残守缺斋[/color]
清代著名小说家、《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嗜爱古董。而流传千年的物品,自不免会有些许破损。而刘鹗视为珍宝,并取书斋名“抱残守缺斋”以示一生与文物为伴的志向。
唐代[color=#000000]刘禹锡[/color]把自居的“[color=#ff0000]陋室[/color]”与诸葛亮的“茅庐”和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借以表达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保持节操的愿望。
唐代书法家[color=#000000]怀素[/color]勤奋学书,苦于家贫,缺钱买纸,便在宅前屋后遍植芭蕉,连年取叶代纸习书练字,遂名书斋为“[color=#ff0000]绿天斋[/color]”。
[color=#ff0000]七录斋[/color]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color=#ff0000]瓶水斋[/color] 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宋代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题名为“[color=#ff0000]老学庵[/color]”,是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北京故宫养心殿有一间别致的书屋,系乾隆御用书斋,其名为“[color=#ff0000]三希堂[/color]”(因这里藏有晋代书法家“三王”的稀世墨宝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 《伯远帖》而得名)。
[color=#ff0000]梦草斋[/color] 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近代著名学者章钰的书斋称“[color=#ff0000]四当斋[/color]”,其典出于宋代诗人尤袤之语:“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以读之以当友朋,幽忧以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著名史学家陈垣的书斋名曰“[color=#ff0000]励耘书屋[/color]”,藉以表达自誓努力耕耘、勤做学问的志向。
周作人先生追求个性解放,其书斋名先后以“苦雨斋”、“苦茶斋”、“知堂”等更换,以表达他在历史剧变中的双重性格。
著名红学家俞伯平以“[color=#ff0000]古槐书屋[/color]”作名。书屋主人在《古槐梦遇》自序中云:“古槐者不必其地也……”显然有随地生存的意思。不过,在该书扉页又自称“三槐之一”,似别有一层意义。“三槐”本周代“外朝”(周有内、外朝)所植之三棵槐树,俞先生自谓“三槐之一”,似有谦称“外朝”人物之意,其中多少透露了书屋主人对自我的某种认识。
著名小说戏曲研究专家马隅卿的书斋取名为“[color=#ff0000]不登大雅之堂[/color]”,寓意主人原系旧小说收藏家,因研究之需要,各类品种的旧小说统统“拿来”藏于书屋,于是以“不登大雅之堂”戏称,颇为风趣。
画家谢稚柳、陈佩秋将其书斋画室命名为“[color=#ff0000]壮暮堂[/color]”,以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诗句,抒发自己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平复堂 书法家张伯驹购得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手书的《平复堂》,当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法真迹,高兴万分,遂自题斋名曰“[color=#ff0000]平复堂[/color]”。
[color=#ff0000]梅花诗屋[/color] 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30年代得到“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所绘《扫饭僧》真迹一帧,随后又得金农所书“梅花诗屋”斋额,均视为珍宝,并将此一书一画悬挂斋壁,朝夕临摹。后干脆将自己的书屋命名“梅花诗屋”。
[color=#ff0000]鸳鸯七志斋[/color] 书法巨匠于右任喜欢收藏墓志,他先后收藏北魏墓志300余方。在这些墓志中,有七种鸳鸯志,据此于老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鸳鸯七志斋”。
[color=#ff0000]与石居[/color]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出生在一个七代藏石的世家,一生与石交友,他在诗中写到:“掇恰满吾居,安然伴石眼。”可见他生活在一个石头的世界,即使朋友来往,亦以石为礼。现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块色泽深黑,一尺有余的石头,是沈老于1900年在老河口石滩捡拾的。他的室名为“与石居”,其内涵引人深悟。
[color=#ff0000]百盂斋[/color] 上海著名收藏家陈玉堂室名为“百盂斋”,这是因为他以毕生精力藏有上至始皇之前,下迄民国之后的水盂300多个之故。陈玉堂曾在《藏盂小志》中说:昔日白石老人,以蓄石自号“三百石富翁”,我历经若干寒暑,藏盂竟逾三个百数,故戏谓友人曰:余则可称“三百盂小康”,因此以“百盂斋”而命之。[/size]
[ 此帖被夏夏。寻在2011-08-15 17: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