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病毒 "埃博拉"(Ebolavirus),丧尸出笼 ※※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195 回复:18

[鬼神幻境] ※※ 神秘病毒 "埃博拉"(Ebolavirus),丧尸出笼 ※※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玖夜爵、

ZxID:8435099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千年公、
---- ` 如果二 请深二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11 0
※※ 神秘病毒 "埃博拉"(Ebolavirus),丧尸出笼 ※※
— 本帖被 wj宝宝 执行合并操作(2016-05-11) —
[color=#660066][size=2][/size][/color]
[color=#660066][/color]
[size=3][color=#660066]丧尸病毒不是僵尸,吸血鬼

      丧尸病毒一词并不是大众所说的游戏,或是吸血鬼,僵尸等传播病毒,而是引起病人有着此类似症状的一种病毒,丧尸之症实际上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在连续高烧数个小时后,一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而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经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这个意识模糊的病人将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将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发内出血现象。但是,在外人误以为或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时候,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或者“诈尸”。

丧尸之症—埃博拉病毒

      英国专家解释了出现“活死人 ”现象的部分原因。这些专家在研究一种自然疾病——埃博拉病毒热时,发现了“活死人”现象的奥秘。他们称,“活死人”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

  埃博拉是一大批神秘而格外危险的非洲出血病毒之一。人们有理由恐惧埃博拉。在躲开可能的攻击后,除了骨头和骨骼的肌肉外,埃博拉病毒对人体任何其他组织后器官都一视同仁地加以侵蚀,像一场公平的游戏。首当其冲的是血细胞。当病毒将自身复制到血细胞中,血细胞便开始死亡并凝结在一起。凝块阻塞血管,切断全身的血液供应;感染的器官开始出现死片。病毒蛋白质以特有的凶残攻击胶原,这是固定器官的连接组织中的主要蛋白质。当胶原变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开始出现孔洞,包括皮肤,血从孔洞倾泻而出。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液化的死皮在表面形成水疱。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孔窍都会渗血,同时皮肤和肌肉的表面隔膜开始炸裂。在身体内部,心脏开始渗血,并将渗入它周围的空腔。肝脏肿大,开裂,然后开始化脓腐烂;肾脏失灵,塞满了四细胞和血块。死的、凝结的血细胞比比皆是,包括大脑,妨碍了供氧,最终导致痴呆和大规模的癫痫发作。崩溃的血管和肠子不再固定在一起,而是像流水一样涌入体腔。虽然在体液中漂浮,但组织自身是脱水的,无法执行其功能,于是病人开始死亡。这稀奇古怪的过程一直持续到病毒成指数地繁殖,毁坏内脏使之完全失去作用直至宿主死亡为止。像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这样液体,每一滴都充满了上百万的病毒。在其成员密集的社区,这些有毒液体的扩散为病毒从一个宿主跳向另一个宿主搭起了桥梁。

      埃博拉病毒与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的“杀人”速度却比艾滋病毒快得多。一开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一般的感冒患者没什么两样。病人只感到发热、头痛、喉咙痛、胸闷。但是仅仅几小时后,病人就会开始全身出汗,胸痛、皮疹、出血、腹泻、呕吐、肌肉和关节酸痛等,半数病人于发病后第5天出皮疹,大多数则在第5至7天七窍流血不止。出血者占71%。最严重的是皮肤粘膜、鼻、齿龈、内脏均出血,粪便呈黑色,出血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再过一天,病人将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就连睁开眼都会感到疼痛,脑袋像是要爆炸。即使在这个时候,医生仍无法确定患者得了什么病。直到几天后,病人开始体内外大出血,连眼睛和耳朵也流血不止,医生才敢确定病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不过,到这个时候一切都太迟了。一位传染病专家曾这样描述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病死的恐怖景象:“ 病人体内外大出血,由于体内器官坏死、分解,他还不断地把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我觉得就像看着一个大活人慢慢地在我面前不断溶化,直到崩溃而死。”正在乌干达执行埃博拉病控制使命的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作出这样的描述:“埃博拉患者住的病房里到处都是鲜血,被褥上、地板上、墙壁上;他们吐血、便血……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
丧尸病毒之埃博拉病毒的解析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通常看起来像一根精心制作的构杖。病毒由一串rna成辫状编结的七个蛋白质组成。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为什么这些蛋白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它们的一部分功能似乎是一直宿主的免疫系统,但它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至今没有弄清楚。埃博拉热病爆发的相对短暂和相对自足的另一个原因是病毒绝对致命的力量。它很容易快速毁灭它的宿主——大约在五天以内,所以它很少有机会跳到另一个新宿主身上。除了极罕见的情况,它的传播是依靠直接的体液交换来进行的,最终缺乏机会找到传播的桥梁。同时,埃博拉病毒是低能的,因为它过于稳定,极少变异。有些病毒——如流感病毒以及hiv,以某种方式进化,可以帮助它们克服障碍存活下来。它们变异非常快,这便增加它们适应新宿主的机会。埃博拉没有走这条路。1996年cdc发表的一份对埃博拉基因的分析,揭示在扎伊尔1976年和1995年两次的热病爆发的病毒事实上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基因改变只有1.6%。这给治疗和预防它的传播带来了希望。

  研究证实,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 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毒,临床上无症状。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 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丧尸病毒-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性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虽然埃博拉病毒目前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传染病的历史上,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开始时往往是个别散发,以后演变成局部地区流行,进而变成广泛流行。副霍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1905年在埃及发生第一例,1937至196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局部流行,而1960年后迅速波及五大洲。埃博拉病毒会不会像副霍乱那样在不久的将来波及五大洲?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1994年12月在加蓬又发现此病。1995年1月起在扎伊尔及1996年2月起在加蓬暴发流行:在扎伊尔基奎特(kikwit)市发病316例,死245例,病死率78%;在加蓬奥果韦伊温多(ogooue ivindo)发病46例,死31例,病死率67.4%。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这一病毒,其中793人丧生。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1994年,美国作家普里斯顿以此为背景写了小说《热区》,这本小说畅销一时,并引起全球对这种神秘病毒的普遍关注。1995年,好莱坞推出了由达斯廷-霍夫曼主演的影片《蔓延》,在银幕上再现了埃博拉病毒夺取人命的恐怖景象,令全球观众对埃博拉病毒闻名色变。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 ,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惟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2000年10月12日,乌干达卫生总局局长弗兰西斯.奥玛斯瓦博士披露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令医学界闻之色变的神秘病毒“埃博拉”(ebolavirus)再度在位于乌干达北部的古卢地区现身,已有30人死于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中一家八口无一幸免!到10月13日,疫情还仅限于乌干达北部的古卢地区;14日,相邻的基特古姆和里拉地区也发现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到引起国际卫生组织警惕时,这种令感染者七窍流血、心肝肺俱烂的可怕病毒,已经呈大规模传染之势。到10月17日为止,因感染“埃博拉”而痛苦死去的病人已达43人。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专家却没有这么乐观,因为此次“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古卢北部地区地处偏僻,许多居住在小村里的人们在医生赶到之前就已经死了。这部分死亡人数很难估算,并且其数字远远大于已经证实的死亡数字。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乌干达北部的“埃博拉”病毒已夺去了191条命,其中包括护理病人的护士,他们是在照料“埃博拉”病患者时受传染而死的。

  人们难忘2000年10月14日这一天:乌干达古卢地区“拉科尔医院”特护病房内,三名因为9月17日以来一直照顾“致命发烧”病人而受感染病毒的三名实习女护士,正在病床上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随着她们一阵阵痛苦的呻吟,一团团污血顺着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肛门往外涌。主治医生用尽了一切的办法,也没能堵住涌出的污血。主治医生急得团团乱转,卫生部的疫情专家早在半个月前就应该到位了,但却迟迟没有音讯。院长卢克维亚多次打电话给卫生部,但官老爷们却推三阻四地说:“不就是流感发烧么?值得催我们那么紧吗?”碰上这班官老爷们,卢克维亚院长可真是心急如焚。他再次向卫生部报告说:“古卢地区9月17日流行的绝非普普通通的感冒发烧,而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甚至听说过的致命神秘瘟疫。病人就像在你眼前融化了一样!”卫生部的疫情专家终于派出,姗姗来迟的专家小组正好看到了三名实习女护士最后死亡的恐怖情景,其中一名专家震惊得连手中的器械都掉在地上,发出“当”地一声巨响。这位曾经在刚果看过“埃博拉”病人的专家,一路上都在担心古卢区的怪病,现在看来这就是“埃博拉”。很快,猜测得到了证实:所谓的“致命发烧”病,正是令人恐怖的“埃博拉”!

      乌干达卫生部长克里普斯随后向乌干达和驻该国的世界媒体证实说,实验室检验的结果证明了这种可怕的病毒,流行在古卢地区的可怕病症正是“埃博拉”病毒稍稍变种导致的结果!然而,这一发现显然太晚了点,“埃博拉”实际上已经在古卢地区全面爆发。在古卢意大利援建的“任务”医院里,尽管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有10名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病人痛苦死去。“任务”医院的医疗能力也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尽管专家们建议医院要给证实染上“埃博拉”病毒的病人设立专门的隔离病房,但这根本不可能做到,一方面是由于病人实在是太多了,其中8名垂死的病人只能被草草安置在病房外一间简易屋的地下,听任其死亡。然而,这间病房的窗户却没有玻璃,房间里的废弃物跟其它病房的废弃物也没有隔离开。在主病房内,18名正处于不同发病阶段的埃博拉病人,正在接受医护人员的照料。一位名叫彼图亚·基博克的护士满心恐惧地对记者说:“我们真的非常非常害怕,我们也非常绝望,我们的精神快崩溃了!在疫情最严重的拉科尔地区,‘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已呈失控的趋势。”“拉科尔医院”院长马休·卢克维亚带着一脸疲惫恐惧的表情向外国记者透露:“古卢地区的疫情远远比乌干达官方公布的情况严重。前来医院求救的病人告诉我们说,他们的亲朋好友中得病的人越来越多。80%前来医院求救的病人都说他们家里已经有人因‘埃博拉’而死!最惊人的是,每收治一位感染“埃博拉”的病人,他们都声称至少已有五到六个亲人已经死去!现在,就连我们医院也难逃恶运,我们的三名女护士就因为在接触病人时不慎感染“埃博拉”而暴病身亡,剩下的护士们吓得不是辞职不干,就是得穿全副保护服才敢进行抢救!说实在的,我们已经觉得无能为力了。”

  12月8日,噩耗传来:乌干达古卢地区拉科尔医院院长鲁克韦亚因在工作中感染上埃博拉病不幸以身殉职。他被认为是制止埃博拉病蔓延的国家英雄。乌卫生部12月5日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说,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给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发了唁电,并表示乌政府将尽最大努力遏止埃博拉病的蔓延。到12月8日为止,已有1位医生、12位护士和2位医院其他工作人员染病致死。

  恐怖、疲倦和绝望笼罩着整个地区,占据了这里每一个人的内心!因对此次“埃博拉”病毒爆发反应迟缓的乌干达卫生部官员备受全国上下的指责。不过,此时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为自己辩护了,而是强烈呼吁乌干达全国民众千万不要恐慌,要相信乌干达卫生部会有办法控制“埃博拉”在全国的蔓延。卫生总局局长弗兰西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已经成立一支“埃博拉”病情控制特遣队,想尽一切办法控制疫情的发展与蔓延。卫生部还向古卢地区派出了多批医疗小组,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教育当地人如何识别“埃博拉”病症,以及发现后应该如何处理。与此同时,乌干达政府还向古卢地区派出一个专门的防疫侦察小组,专门负责设立隔离区以及宣传活动。

  2000年10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两名“埃博拉”病毒专家已经飞抵乌干达,而救护人员也于当天乘另一架飞机到达;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也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请求,立即派出一个由四名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赴古卢地区进行调查。就跟好莱坞恐怖影片《瘟疫爆发》一样,所有的专家和救护人员全都穿着如同宇航员太空服一样的防护服装,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因为“埃博拉”病毒实在是太可怕了。“埃博拉”病毒专家的首要任务是设法弄清乌干达卢古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埃博拉”,到底是如何传染到该地区的,因为乌干达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怪病。与此同时,谣言四起,有消息说,4000多名乌干达士兵于今年8月从民主刚果的战争中撤下来,途经古卢地区,他们可能把病毒带到其他地方。但乌干达军方领导人否认有士兵和其家人死于埃博拉。10月17日,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大,乌干达政府下令将古卢北部三个“埃博拉”病毒肆虐最严重的地区宣布为完全隔离区,将动用军队严禁任何居住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擅自离开。身着简易防护服的乌干达武装军人立即全面封锁了三个地区,拉起了一道道的铁丝网,暂时封死了所有进出该地区的大路小道。执行这一特殊任务的乌干达特遣队司令沃尔特·澳克罗中校发布禁令时解释说:“古卢疫区内所有的学校都已经关闭,除非有特别医疗通行证,否则当地居民不得擅自离开古卢疫区。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将动用武力。不过,我们并不希望动武,而且相信我们会控制住‘埃博拉’的!”


        1616年,一位名为Ludovico Fatinelli(菲迪拿利?卢杜维科)的意大利科学家写了一篇关于吸血鬼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Fatinelli题出是一些病源体令人被吸血鬼化。因为当年社会的封建,Fatinelli被视为异端而被烧死。虽然Fatinelli被烧死,但科学却没有被烧毁。科学家终于找出导至吸血鬼化的病毒和人被吸血鬼化的过程。

一种被命名为HumanVampiricVirus   (HVV)的病毒就是令人吸血鬼化的原凶。这病毒寄居在一种名为Xenopsylla   cheopsis的蚤身上。不说不知,Xenopsylla   cheopsis是一种可以在吸血蝙蝠身上找到的蚤。被那些蚤咬过的吸血蝙蝠会被病毒感染。当这些‘带菌蝠’出外咬人或动物时便会将病毒传开。   理论上,HVV是可以透过人体分秘传染。但是,在所有个案中,患者都是被带菌者咬过而受感染。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吸血鬼化的过程 [/color][color=#660066][/color]
[/size][size=3][color=#660066]阶段一:感染。

当被咬后,患者会在几个小时内开始有因免疫系统尝试消灭感染而产生头痛,发烧,发寒及其他流感般的症状。尽管明显的叮咬伤口通常可以很容易的进行确诊,但是这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更常见的过滤性病毒感染。这个阶段持续大约六至十二小时,在这阶段,疫苗有效率是百分之百。

阶段二:吸血鬼昏迷

被咬后二十四小时,患者会进入昏睡状态。在这阶段,患者的脉博会变慢,呼吸变浅,而瞳孔更会扩大。在古时,很多进入这状态的人都被误以为已死而被埋葬。亦因为这样而制造出‘吸血鬼睡在棺木里’的遥言。很多人都以为进入昏睡的人全都会变成吸血鬼,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事实上,只有少部分人是可以在昏睡后醒来。通常只有18至35岁的人可以活下来,而年纪太大或太少的人都不会醒来。这个阶段历时大约一天。在这阶段,服用解药的全愈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昏睡得越久,全愈率越低。


阶段三:转变。

别咬到的受害者将会苏醒,彻底的变成吸血鬼。随后而来的是生理适应期,表现特性维为迷茫,失望和偏执。大部分吸血鬼会在转变后二十四小时内开始寻找猎物。这时候,使用疫苗不产生任何效果。


有关吸血鬼的一些科学解说 [/color]

[/size][size=3][color=#660066]1)吸血鬼睡在棺木中

  来源:很多挖墓者看到棺木中的吸血鬼。[/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即使有吸血鬼睡在棺木中也不代表吸血鬼喜欢棺木。在古时,很多在吸血鬼昏睡状的人都被误以为已死而被埋葬。吸血鬼只要觉得一个地方安全便会在那地方睡。[/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2)蒜头能阻挡吸血鬼[/color]

[color=#660066]  来源:从观察中得来[/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吸血鬼的确是拥有异于常人的嗅觉,而蒜头的强烈气味是有可能能够阻挡吸血鬼一会。可是,这并不是一个可靠的方法。当对著一些有经验的吸血鬼,恐怕只会无功而还。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3)十字架能阻挡吸血鬼[/color]

[color=#660066]  来源:基督教[/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十字架不能阻挡吸血鬼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4)将木柱得进吸血鬼的心脏便能杀死吸血鬼[/color]

[color=#660066]  来源:基督教[/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吸血鬼并不是靠心脏传送血液。心脏受损对吸血鬼并不会有大影响。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5)太阳光会令吸血鬼著火 [/color]

[color=#660066]  来源:从观察中得来[/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吸血鬼的确是怕阳光。阳光会令吸血鬼变得迟钝,更可以破坏吸血鬼的神经系统。虽然阳光是吸血鬼的克星,但吸血鬼不会因而著火。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6)圣水能弄伤吸血鬼[/color]
[color=#660066]  来源:基督教[/color]
[color=#660066]  真相:任何水都不会有很大的效果(但吸血鬼是有可能溺死的)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7)吸血鬼喜欢捕猎处女[/color]
[color=#660066]  来源:维多利亚时代的封建。人们害怕女性的性欲被唤起(译者按:这句译得太差。原著是areflectionof   Victorian-erafearsoverthesexualawakeningofyoung   women.)[/color]
[color=#660066]  真相:虽然吸血鬼是喜欢年轻人的血,但性别却无甚应响。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8)吸血鬼会飞[/color]
[color=#660066]  来源:吸血鬼与蝙蝠的关系[/color]
[color=#660066]  真相:虽然吸血鬼可以跳得很高(有些吸血鬼能跳到二十尺高),但吸血鬼不能飞。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9)吸血鬼可以变成蝙蝠[/color]
[color=#660066]  来源:吸血鬼与蝙蝠的关系[/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吸血鬼不能变成蝙蝠   [/color]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10)吸血鬼不会出现在镜子上[/color]
[color=#660066]  来源:基督教。教徒相信,任何没有灵魂的东西都不会出现在镜子上。[/color]
[color=#660066]  真相:吸血鬼会出现在镜子上,但很奇怪,他们见到镜子上的自己会觉得很不自在。[/color]
[/size]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10-02-11 19:49重新编辑 ]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11 0
已审,字太小已帮忙修改。

相关帖丧尸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7005_u789464/

楼主留言:

那个……小舞2号字体很小么?????新年快乐哦~

787301677tt

ZxID:1967704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2-12 0
呃,楼主博学啊
小猫鱼-、-

ZxID:13357355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7 0
夏九九

ZxID:13446315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0-17 0
突然想起《嗜血破晓》——电影
深海畸鱼

ZxID:12750574

等级: 热心会员
喜欢 hp 猎人 等一切同人 大爱冷cp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07 0
啊啊 是这样吗
该干些什么事好了?
jxg7087681

ZxID:15139287

等级: 略有小成
莫道前途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6-21 0
是不是真的哟,真的会变成丧尸??
莫道前途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
葱翔与

ZxID:12603061

等级: 才华横溢
我是一棵小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6-21 0
丧失咦,可怕
人生若只如初见——————夕!
琴舞66

ZxID:15486534

等级: 牛刀小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8-07 0
真的会变成丧尸??
小莓哚

ZxID:13309021

等级: 热心会员
.青春, 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 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演绎着不同的经历,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8-07 0
哦        原来是这样啊
长见识了
狐小璃。

ZxID:13950111


等级: 明星作家
我是乖孩子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8-08 0
楼主好厉害啊~~
無常

ZxID:12640205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8-29 0
明白~
浣月。

ZxID:16044338


等级: 职业撰稿
人生若只如初见,回眸一视,浮华尘世,过眼云烟,只是那当初的一种残念,垂泪于心间,当时只道是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8-30 0
好可怕的病毒。。。。。
碧玉琉璃

ZxID:16000946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8-30 0
所以说,真的是有丧尸的 啊
淑女兄

ZxID:14170042


等级: 文学俊才
那个,你可以叫我烟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8-30 0
真的有丧尸 好可怕
abaabb1987

ZxID:14924913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8-30 0
这些有科学依据么 还是小说想象出来的素材呀
小雨饼干

ZxID:1920715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1-08-30 0
    
鸳鸳蔓蔓

ZxID:15110475

等级: 小有名气
派派加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1-08-30 0
真吓人啊。。。。
打败无邪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
溪桥平澜

ZxID:10416222


等级: 网盘组
配偶: 风霁。
1.21周年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6-05-11 0
【素材搜集】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病毒发现

“埃博拉”是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EBOV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min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EBOV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4℃条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变,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条件可长期保存。
EBOV的自然宿主虽尚未最后确定,但已有多方证据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有EBOV感染现象。证据1:1976年、1996年、2002年的流行,源于人类接触野外死亡的猩猩;证据2:菲律宾出口的猴子多次查出EBOV,但没有发现发病;证据3:2003年8月刚果(布)卫生健康部的调查表明,野外黑猩猩、野猪体内可查到EBOV。

致病原理

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毒,临床上无症状。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 ,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病毒分型

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 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 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2009年7月9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在菲律宾一些农场的猪身上鉴别出一种名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EBO-R)此但与其他类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对人造成威胁。

地区分布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埃博拉病毒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流行区感染,异地发病: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均为流行区旅行,参与诊治病人或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没有流行。



检查方法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治疗方法

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切勿吃含有蛋白质成分的食物,而在科特迪瓦流传了一种方法,把牛尿煮沸饮用。
现今唯一对抗方法为注射NPC1阻碍剂,埃博拉病毒需透过NPC1进入细胞核进行自身复制,NPC1蛋白于细胞间进行运输胆固醇,即使阻碍剂会阻挡胆固醇的运输路线造成尼曼匹克症但那是可以容忍的。绝大多数的爆发都是短暂的时间。NPC1阻碍剂也能对抗马堡病毒。
摄入大量盐水可防埃博拉是谣言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15日发布一份声明指出,某些产品与实践可预防或治愈埃博拉病毒是谣言,经过完全检测及批准的埃博拉疫苗可能不会在2015年前出现。
世卫组织强调,尽管一些有前景的产品正处于研发中,但数十年来的科研工作并未发现任何有疗效或具防护性作用的药剂对人体安全有效。
声明称,当前为尽可能挽救埃博拉病患的生命,世卫组织已认可使用试验性药物治疗。各方正在加速试验性药物生产,但该类药物供应仍然十分有限,而公众也须认识到试验性药物未经人体试验,也未经监管机构批准。
对某些声称可预防或治愈埃博拉病毒的产品或方法,世卫组织予以完全否定,并称其为“盲目疗法”。例如,“摄入大量盐水可预防埃博拉病毒”的谣言已至少导致2名尼日利亚人死亡。
评分请关闭消息通知, 完结请主楼+1谢谢!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