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听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151 回复:10

[鬼神幻境] 镜听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景佳

ZxID:7634048


等级: 热心会员
梦の中を走ってた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4 0
                                                                        【镜听】

 
    “镜听”又称“听镜”、“听响卜”、“耳卜”等,就是在除夕或岁首的夜里抱着镜子偷听路人的无意之言,以此来占卜吉凶祸福。镜听的具体步骤,各地大同小异。据《月令萃编》记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说的是“元旦”(今之春节)晚上,将勺子放入盛满水的锅中,祷拜后拨勺旋转,然后按勺柄所指方向抱镜出门偷听,从听到的别人说的第一句话中,就能找到所祈祷之事的答案。

    唐代诗人王建曾在《镜听词》中写道:“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嚓嚓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反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这首诗细致地描写了一个女子在除夕夜“镜听”的情景。在万家团圆的时刻,这位小女子在渴盼远行的丈夫归来。她暗怀妆镜,灶前祈祷,悄悄地到门外偷听路人的谈话。当她得到丈夫即将归来的“好语”后,便满心欢喜地回到卧房,乐得合不上眼,连夜给丈夫裁制新衣……一首短诗,就把“镜听”这一民俗表现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与“镜听”相类,在广东各地,过去每到春节,人们常用“祝灶”的方法在家中问卜。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永安岁除夕,妇人置盐米灶上,以碗复之,视盐米之聚散,以卜丰歉,名曰祝灶。男子则置水釜旁,粘东西南北字,中浮小木,视木端所向,以适其方。又审何声气,以卜休咎,名曰灶卦。”古人在搞这项活动时也男女有别。妇女用碗将盐、米扣在灶上,然后根据盐米的聚散来判断新的一年年成的好坏;而男人则在锅旁放一碗水,在碗的四方粘东西南北四个字,水面上浮一木条,通过木条一端所指的方向和发出的声响,来占卜吉凶祸福。

    在广东海丰一带,过去还有“拾灯”的习俗。元宵节的晚上,江中照例要“放灯”。当各种颜色的水灯在江上漂流时,人们竞相拾取。拾得白灯者预示着家中要生男孩,拾得红灯者预示着会生女孩,诚如《广东新语·拾灯》所言:“海丰之俗,元夕于江干放水灯,竞拾之,得白者喜为男兆,得红者谓为女兆。”有一首诗这样描写这种习俗:“元夕浮灯海水南,红灯女子白灯男。白灯多甚红灯少,拾取繁星满竹篮……”

    从以上这些南北异中有同的年节民俗中,我们也可看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是同根同源的,只是由于地缘和人群结构的关系,常常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这也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占卜法之一。于除夕或岁首,怀镜胸前,出门听人言,以占吉凶休咎。 唐 王建 《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凴镜听。”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上:“镜听咒曰:‘并光类俪,终逢协吉。’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双手捧镜,勿令人见。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又闭目信足走七步,开眼照镜,随其所照,以合人言,无不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次妇望夫綦切,是岁大比。窃於除夜以镜听卜。”


【镜子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对镜子着了迷。古代埃及人、印度人、中国人、玛雅人、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就用具有魔力的金属或石头镜子来陪葬死者,以守住灵魂,驱逐邪恶,或者让死者在前往黄泉路之前,再检查一下自己的头发。 

  为了解阴间死者的命运,以及他们对于生者的观念、预测和向往,玛雅人发明了一种称为巫术的技术。玛雅国王们认为,当他们在磨光的黑曜石镜子中看自己时,他们可以与祖先交流。 

  而中国人更是相信,镜子是会损伤人类元气的。一种禁忌认为,镜子可以摄人魂魄,另一种禁忌则认为,镜子会吸引宇宙空间里的幽灵,从而伤害到人。而这两种禁忌都表示,对于镜子的观照时间不宜过长。前一种禁忌表明,照镜子越多,人会老得更快,因为照镜子时,魂魄就会被镜子摄去;而后一种禁忌则表示,不能在镜子前静止太久,因为当你呆着不动的时间,镜子里的幽灵就会察觉不到有你的存在,从而对人制造伤害,所以,照镜子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那更是可怕的事情。

  无疑,人们对于镜子之所以有如此繁多的禁忌,来自于巫术的认识观点。在著名的人类学著作《金枝》里,弗雷泽提出了巫术的两个基本原理:接触律和相似律。前者建立在“接触”或“触染”的基础上,即“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后者则是建立在“相似性”即“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的基础上。弗雷泽把“接触律”和“相似律”这两类巫术都归于“交感巫术”这个总的名称之下,“因为两者都认为物体通过某种神秘的交感可以远距离地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以太’把一物体的推动力传输给另一物体”。

  由阳光和烛光等投射的影子联想到镜子中的影像,就觉得镜子中的影像也是自己的魂魄。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以及许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都有“魔镜摄魂”的情节描写。民间认为照镜子不宜过多,照镜子越多,老得越快。这样反复地照来照去,魂魄是要劳神受损的,人体也会因之而受到损害。 

  镜子显然同时符合符合“接触律”和“相似律”,“照镜子”是一次接触的过程,而镜子里产生人的影象则符合相似原理。在科学不发呆的古代,人们生活在一个泛巫术的世界观中,当镜子的这些功能和现象得不到解释的时候,便会加之于巫术的认识。
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5000年前,黄帝战蚩尤,降神农,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结束了野蛮时代,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才刚刚开始。制衣冠,造舟车,梳妆打扮也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时,先民们为了整理自己的蓬头垢面,经常面对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静的河边、水边,整理一番。所以,古籍书上记载,把这种“照镜”子,叫“鉴于水”。那么,这与嫫母有什么关系呢?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来一照,比刚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镜子)。”从此以后,嫫母再也不去河边、水边去梳妆打扮了。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嗵一声跪在黄帝面前。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大功!”黄帝说罢 ,立刻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把嫫母这块能照见人面孔的石片拿出来,叫她三位妻室见识一番。嫘祖笑着说:“黄帝,怪不得很长时间不见嫫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有这个照人宝物。”彤鱼氏紧接着说:“黄帝,这个发现,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一功!”黄帝兴奋地说:“当然要记一功!”

    人类使用镜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此就开始了。

    难怪,有一本《物原》古书上说:“轩辕作镜”。《轩辕内传》这本书上也说:“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用而用。”《述异》这本书上也说:“饶州旧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铁镜和铜镜。4000年前,埃及出了古铜镜。随后我国也出土了青铜镜。秦汉以后,我国铜镜制造水平已闻名中外。铜镜不仅是梳妆、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
实际上,欧洲中世纪,镜子也经常作为巫师的道具出现在人们面前:占卜术士用镜子来占卜未来;镜子被当做通向极乐世界或者地狱的门户;魔术师用镜子创造幻影来取悦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镜子这样一个日常生活的工具,其魔力从没有丢失:因为圆形的镜子既能映射太阳又能成为太阳的小型模仿品,因此,早期的金属映像器具与太阳神有着联系。当尘世间的镜子被用做化妆的时候,预示着数千年人们为了美而照镜子的时代的到来。

  然而相对与东方的中国而言,西方人很早就开始对镜子进行“祛魅”。据传说,当罗马人围攻叙拉古城时,阿基米得制造了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反射烧毁了罗马的战船。对这项伟绩能否成功的争论最终导致了现代太阳能烤炉和发电机的发明。凹透镜被用在了早期的灯塔上,望远镜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今天,巨大的镜片能使我们看到更遥远的太空,轻而薄的光学仪器将使我们探索更加遥远的空间。有人展望发射巨大的镜片绕地球轨道运转来控制地球的气候。



穆拉诺岛上的玻璃依然名声鼎盛



  玻璃镜子的发明要比金属镜子晚许多年。虽然人类文明中很早就出现过玻璃,但玻璃的工业化则要更晚很多。13世纪初,威尼斯的玻璃制造业者组成了一个行会。1291年,城市当局强迫将危险的锅炉搬迁到附近的穆拉诺岛上。在岛上,如发生火灾将不会殃及城市建筑,而且更重要的是,玻璃制造业者可免受间谍的侵害,也不可随意离开小岛。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之下,玻璃制造业出现了世世代代的名家:巴比尼、贝罗维埃罗、布里亚蒂、博托里尼、拉蒙塔、戴尔加洛。

  约1450年,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制造专家安杰洛?贝罗维埃罗(Angelo Beroviero)使用含有丰富的氧化钾和磁铁的海草灰制作了一种极其清亮的玻璃,并将其取名为“水晶玻璃”,因为它很像最洁净的水晶石。1507年,安德里亚和多米尼克?丹索罗?戴尔加洛(Domenico dnzolo del Gallo)向威尼斯十人议会申请获得某种银箔专利。方法是将锡敲打成平均薄厚的薄片,在上面糅进汞,形成发光的汞合金,然后用纸盖住。一位工人用一只手在上面盖上一张纸,然后用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将纸抽出。在玻璃上镇有一定的重量可保证玻璃表面光滑闪亮、没有气泡,上面再涂上一层起保护作用的清漆。威尼斯当局给戴尔加洛兄弟颁发了20年的专利许可。这便是价格昂贵的穆拉诺镜子,对之疯狂的采购风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16世纪初,一面镶有精美银框的威尼斯镜子价格为8000英镑,几乎是当时拉斐尔绘画作品的三倍。热爱奢侈品和意大利艺术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对镜子的抢购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532年,他订购了一面镶嵌有黄金和宝石的穆拉诺镜子,第二年订购了13面镜子,1538年又订购了11面镜子。

林德霍夫堡中的镜室

  玻璃镜子的制造在中世纪以秘密行会的形式进行管理,使得意大利的玻璃镜子取得了垄断的地位。这样的格局,直到17世纪法国工业间谍活动才被打破了,之后,玻璃镜子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随着成本低廉的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反射材料的使用,使最贫穷的家庭也拥有了镜子。玻璃镜子不再是稀罕珍贵的东西,建筑师和家庭装修师创造性地使用镜子。有人说,在20世纪时,光怪陆离的镜子把美国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虚荣自负、追逐名流的社会。心理学家、广告人、警察和窥淫癖者用单向的镜子看我们。

  1547年,当酷爱玻璃镜子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驾崩时,他的儿子亨利二世对镜子的热衷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为他的妻子,意大利籍的凯瑟琳?德?梅第奇不断地购买威尼斯镜子。当1559年亨利国王死后,孀居的梅第奇为纪念他专门建造了一间镜室,在壁炉上方挂着这位已故君主的肖像,而镜室里镶嵌的119面威尼斯镜子反射着他的华丽形象。


    格林兄弟收集的《白雪公主》故事中,故事的主线就是围绕着邪恶王后的占卜天才而发展的。“镜子,镜子,墙上的镜子,天下的女人谁最美丽?”她开始念咒语,绝对诚实的魔镜就告诉她,正和七个小矮人在一起的令她讨厌的继女“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尽管王后认为她已经吃掉了白雪公主的肝和肺。这个故事可能起源于中世纪,但是这时,欧洲的民间传说已经掺进了许多印度的、阿拉伯的和希伯来的题材,因此,很难说清这个关于魔镜的故事到底起源于何处。 

    同样,从12世纪就开始以各种版本和语言流传的列那狐狸的故事也有一面魔镜,“在镜子中人可以看到发生在一里地以内的所有的事情。” 在中世纪受人喜爱的民间故事集《罗马人传奇》(Gesta Romanorum)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罗马的一位骑士正走在前往圣地的路上,这时一位善良的巫师走过来对他说,“今天除非有我的帮助,否则你就会成为死神的儿子,因为你的妻子已经布好了陷阱要杀掉你!”最后,通过用魔镜的占卜才使他幸免于难,同时也杀死了那个与他妻子私通的邪恶巫师。 

    在俄国,镜子帮助农家少女决定能嫁给谁。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带着火把和镜子前往一个浴室或者无人居住的草屋。女孩将镜子挂在开放着的门的对面,半夜时就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她未来夫婿的出现。有时候,一伙乡村少女围着镜子站一圈并挑选一个女孩让她吟唱,“四十个魔鬼和你们的小魔鬼,快从树桩下、树根下出来。” 有时候未来的丈夫就会在镜子里出现,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魔鬼出现。 

    在英国,对超自然的信仰十分普遍。1311年,一位主教鲍多克抱怨说,“有些占卜者装着能从手指甲和镜子里,从石头和戒指处召唤魔鬼的到来,并且假装这些魔鬼能给以暗示和反应。” 在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里,堂区长抱怨“那些巫师和吟唱骗子们对着盛水的盆和闪亮的刀剑念出可怕的咒语口诀。”

    1300年至1600年的文艺复兴时期孕育并发生着知识、宗教、科学和神秘主义的变化。罗马天主教教会苦苦挣扎以控制这个永远变化着的世界(先是经历了巨大的教会分裂风波,然后是新教的改革),历代教皇都命令宗教法庭根除异端邪说和各种巫术。作为探索宇宙神秘之处的一种方法,占卜术越来越流行,同时也变得比以往都更加危险。 

    然而,尽管宗教法庭的火刑在惩罚着异教邪说者,可是巫术却仍兴盛不衰。大约在1350年,一本献给法国国王的儿子菲利普一世的名为《大山的石头》的书描述了一位处女站在伊甸园般的山顶上,周围站满了洗耳恭听的哲学家。处女手里拿着“人类生命之镜”,很可能就是该书题目的石头。基督教牧师国王“祭司王约翰”也是一位传奇式人物。据称,他爬上了125级台阶去请教一面有12,000名士兵守卫着的魔镜,在魔镜中他看到了所有反对他的阴谋。 

    占卜术的长久不衰引来了几位怀疑者。法国神学家、数学家、亚历士多德作品的翻译家、后来成为利雪主教的尼古拉斯·奥雷姆(Nicolas Oresme,1323-1382)对占卜术作了更细致入微的心理方面的批评。他认为人的灵魂有“惊人的力量,” 当人们进入一种昏睡状态时,灵魂的作用最为强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少年占卜者的幻觉受到了影响、“精神没有条理”、甚至到了视而不见的地步的原因。奥雷姆也注意到巫师在念咒语时脸上所发生的惊人的变化:“他几乎变了一个人,他的思维似乎也离他而去。” 奥雷姆写道,再加上斋戒、节食和孤独的生活方式,占卜术产生了结果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幻觉并不是来自于召唤而至的魔鬼,而是来自“错觉、想象力(及)非正常的身心状态、恐惧和幻觉。”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占卜者能看见幻觉,而站在旁边的其他人则什么也看不见的缘故。奥雷姆还说,一些巫师通过使用隐藏着的镜子来获得“数学上的幻觉。” 尽管奥雷姆作了这些理性的分析,但是他还是认为,每当罪犯往镜子里看时,镜子就会被一片乌云遮住。 

    与此同时,犹太教神秘主义体系喀巴拉的占卜术传统势头不减。尽管《圣经》中的《申命记》明令禁止巫术和占卜术,但是犹太人的律法学校却并不反对,而且就连最虔诚的犹太教教徒也完全可以在安息日进行占卜。

    到十五世纪末,占卜行巫、火刑惩罚和科学理性的雏形因为两个事件而进一步加剧:谷登堡发明了印刷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两大事件为冒险精神开辟了新的世界。人们纷纷都去占有殖民地并且开辟新的贸易路线,这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眼界而且鼓励了科学的进步,包括许多镜子的使用法。但是印刷术却有着更直接的影响。 

    1438年,约翰尼斯·根斯弗雷希·谷登堡(Johannes Gensfleisch Gutenberg)在施特拉斯堡开办了一家镜子制作企业,向那些认为可以捕捉到圣人遗物的影子(这是穷人想把圣洁带到家里的做法)的宗教朝圣者们出售小金属镜子。1444年,古登堡回到了美因茨,用他的金属制作专业技术和镜子形象的概念创建了第一家印刷所。到1455年,他已经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圣经》的印刷工作。 

    他的印刷所后来开始大量地印刷书籍,使得知识和谬论都同时得到了极大的传播。1486年,海因里希·克雷默(Heinrich Kramer)和詹姆斯·斯普伦杰(James Sprenger)写的《巫师的锤子》一书得以发表。该书影响力极大。它解释了如何识别和审问巫师。结果,宗教法庭又燃起了烈火。不过,男巫却很幸运,因为克雷默和斯普伦杰将焦点主要集中在了女巫身上。这两位牧师强烈反对女人所喜欢的“各种肮脏的乐趣。” 他们指责女人杀了牲畜,使得男人阳萎,引发流产。尽管这两位作者对占卜术也表示了些许反对,但是他们承认,当他们感觉被迷惑时,他们自己也曾请过巫师做法。 

    科林·威尔逊(Colin Wilson)在《神秘学的历史》中说,“从1500年到1600年的时代毫无疑问是个巫术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里,知识界非常活跃、自由、没有约束。比如在1501年,一位意大利巫师称自己是来到里昂的信使神墨丘利,声称自己超越了古代希伯来、希腊和拉丁的所有神秘科学。他将一面经过占星术而制作的魔镜献给了很赏识他的法国国王。 

    于1486年生于科隆、能讲八种语言并且博览群书的亨利·科尼利厄斯·阿格里帕(Henry Cornelius Agrippa)似乎命中注定要干大事。但是,不论他走在欧洲的什么地方,他都与牧师发生冲突,因为他认为那些牧师既知识贫乏又心胸狭隘。一位证人声称,阿格里帕请教了一面魔镜,镜中显示“死者似乎复活了。” 围绕着这位巫师流传着各式各样的离奇的故事。据称,阿格里帕曾用镜子向萨里伯爵展示他的情妇。还有一次,他用镜子变出了西塞罗并让他做了一次演讲。 

    1510年,阿格里帕完成了三卷本的专著《论神秘主义哲学》。这是一部用神秘和激烈言辞写作的民俗汇编。阿格里帕在为镜子的魔力用途辩护时,重点分析了想象的力量。他否认他的占卜术与巫术或者魔鬼有任何联系。他写道,“当灵魂的激情与感觉上的焦虑连在一起时,幻觉或者说想象力即对灵魂的激情有着统治力量。” 在生命的晚期,失去了幻觉的阿格里帕写了《论科学和艺术的虚幻》,在书中他抨击了人类所有想获得知识的微弱努力。不管是通过巫术还是科学,人类的努力都是微不足道的。尽管这样,在他于1535年49岁死去时,他的关于神秘学的作品和他的传奇般的魔法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阿格里帕去世十二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位行走江湖的巫师医生。这位巫师医生成为古今最著名的占卜家之一。诺斯特拉达穆斯(圣母的米哈伊尔)生于1503年,父母为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1547年,诺斯特拉达穆斯开始占卜。他身穿礼袍、收执魔杖,双眼紧盯一支铜架上的盛满水的水碗。他不仅看到了幻觉,而且来了赋预言诗的灵感。这些诗他于1555年出版。 

    法国的宫廷贵族喜爱神秘的信息。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之妻凯瑟琳将他召到宫廷,因为他的一首诗可以解释为是预言了她丈夫亨利二世国王的死期。在宫廷里,这位占卜家展示了天宫图,并将许多贵族身上的痣作了解释。1559年,当亨利二世国王因征战受伤而死时,诺斯特拉达穆斯的洞察力更为人信服。凯瑟琳继续请他占卜,直到1566年他去世时为止。尽管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所进行的残酷的内战中凯瑟琳一般都努力作出忍让和妥协,但是她却得到了“王后巫师” 的绰号,因为在诺斯特拉达穆斯死后,她也开始看魔镜占卜了。

    在英格兰,伊丽莎白女王也在种种内忧外患之中苦苦地掌握着权力。和法国的凯瑟琳一样,伊丽莎白女王也有神秘的宠臣顾问,而且魔镜等用具一样不少。但是与在生涯早期被人们普遍谣传为的形象不同的是,约翰·迪(John Dee)绝不仅仅是个“魔术师。” 他还是天文学、数学、乐律、光学、地图绘制、航海、地理、密码学、医学、神学、法律、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专家。迪幼时被称为神童,1542年15岁时进了剑桥大学。他后来回忆说,在这四年大学生活中,“我如痴如醉地读书,这些年中从没有打破这个规矩;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觉。” 

    迪于1548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来到了布鲁塞尔附近的卢万大学,在那里学习民法和数学,并且很快获得了初露头角的天才的美名。迪回忆说,随着他的名声的传播,“在布鲁塞尔宫廷为查理五世皇帝侍奉的贵族们(西班牙籍、意大利籍等贵族)都来卢万大学访问我。” 这些贵族中有英国大使威廉·皮克林勋爵。迪给他辅导逻辑学、修辞学、数学和天文学。作为回敬,皮克林送给迪一面巨大的凹镜,此镜可以产生极特异的光学幻影。 

    1550年,查理五世皇帝给23岁的迪提供了一个高薪的“数学解答者”的职位,但是他却婉言谢绝,回到了英格兰去与新教政权碰碰运气。迪在诺森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的家里作了一名家庭教师。在12岁的爱德华六世的王位后面,真正掌权的就是诺森伯兰公爵。 

    当多病的爱德华六世于1553年驾崩后,他的信奉天主教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都铎成为了女王。两年之后,约翰·迪因被指控犯有“预谋”和“做巫法”等罪行而逮捕。他的真正罪行是在政治方面:因为他与玛丽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结交甚深,而伊丽莎白也在一星期之后被捕。伊丽莎白和迪熬过了监狱之苦,毕生一直保持着友谊(尽管地位十分不平等)。 

    1558年,迪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主要作品,《初级警句教义》,旨在对占星学和天文学做个科学的介绍。他认为,天上的星辰通过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光线影响着地球上的事件。这些星辰“尤其在我们想象的精神中聚到一起,就像在镜子中一样,向我们展示自己并给我们带来奇迹。” 
玛丽女王在这本书出版四个月之后死去。伊丽莎白·斯图尔特请迪占星来为她的加冕选定最吉祥的日子。他选定了1559年1月15日。 

    迪渴望得到女王的认可并且至少得到一些薪水保障,但是生活俭朴的伊丽莎白女王却让她的这位哲学家欲罢不能,同时又对他大加赞赏,给他一定的好处,并偶尔给他些钱。1566年,迪搬进了他母亲在伦敦西南八英里处泰晤士河上的莫特莱特的占地广大的住宅。他在那里建的住所连中世纪预言家默林也会眼红的。那里附属的房间装有4万册书籍、各种科学和占星仪器,还有好几个实验室在进行着炼金试验。他的住宅成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贵族和探险家聚集的地方。 

    1570年,为了让人们重新认识古代希腊的科学,迪给欧几里得(Euclid)著作的英译本写了《数学之序言》(Mathematical Preface)。他的长篇序言对数学及数学在建筑学、商业、音乐、天文学、力学和巫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里的用途进行了颂扬。迪赞扬了“知识的无限渴求性和人类研究的伟大力量”,他鼓励人们去进行勇敢的数学方面的探险。比如,他探讨了潜水艇问题,并且断言(早于伽利略)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会以相同的速度落到地面。 

    对于迪来说,数学是除了神学之外“最神圣、最纯洁、最丰富、最普遍、最深刻和最微妙的科学。” 它的用途尤其最大,“能将人的心境升华到天堂,通过看不见的线普和不朽的光束,使得人能和神秘光线的映影相会,从而获得难以言喻的欣快和完美。” 和毕达格拉斯(Pythagoras)和柏拉图(Plato)一样,约翰·迪也认为纯数学公式提供了一种完美的镜子,人类能从中看到存在于世间凡物之上的最真实的境界。 

    和这种纯净的科学最接近的东西就是对光学的研究,迪称之为透视法。这是对“所有直射的、间断的和反射的光线”的研究,通过光束的流溢对“所有生灵、所有行为和情感” 都有影响。迪提示我们,通过认识镜子如何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通过镜子戏法及其它的光学幻觉手段“我们的眼睛受到了各种方式的欺骗。” 迪描述了威廉·皮克林勋爵送给他的镜子。 如果你手持一把剑或者匕首向镜子冲去,“你就会突然间放弃进攻,因为你在空中看到了一种形象在向你进攻。这乍听起来很怪,但是你若是看见了就会觉得更加神奇了。” (伊丽莎白女王曾率领一群贵族来到莫特莱克,“让我取出我著名的镜子给他们演示特异功能,我照着做了,” 迪回忆说,“这使女王陛下龙颜大悦。”  )

    迪用一段关于“大师”的神秘话语结束了他的论文。(这位大师通过他的“教义性的实验”可以完成“闻所未闻、奇妙已极和至关重要的” 事情。他能是谁呢?)这段神秘的话语是这样的,“据知,大师(在这个世界上的)主要科学,(似乎)是另一门光学科学:关于此科学的名字,等我有更多的机会讲述,我会告知世界的(如系天意)。” 

    迪所暗指的就是占卜术。到1570年时,他已经开始使用这个“光学科学”来为他对其它科学的追求作为补充。迪相信,有些有天赋的占卜家能看见上帝的天使并与之对话。他请一系列的占卜家来做试验,如饥似渴地记录每次试验的过程,可结果却对他们所有人都感到失望从而不抱任何幻想。正如迪在他的《数学之序言》里所写的那样,他渴望获得“知识的、精神的、永恒的东西,因为这对我们永久的幸福有关:而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上天的特殊启迪和揭示)任何凡人的智慧都不能够触及到。” 因此迪继续寻找着理想的占卜者,因为那是他通向“特殊启迪”的关键。 


【镜子的禁忌】
1、不照床

健康状况好的好无所谓,如果精神不好铁定会被吓到。

2、不对门

因为如果镜子对着门会阻挡财神的,让财神进不来,卧室也是一样。

3、不在财位

客厅中都有一个财位,放了镜子也是阻挡财神之意。

4、不可斜镜

镜子不可以是斜的,一定要跟墙壁成为平面才行,住家最好不要。

5、不可嵌在天花板

镜子在天花板,通常在下面的人会耗气、耗财、耗你的健康,所以镜子多的旅馆要少去。

6、不可太大或太多

会让人觉得寒冷。

李时珍认为古镜可治病

  不仅如此,镜子还有医用价值。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古镜(指铜镜)又名鉴、照子。主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因古镜背面多铸有图案或文字,李时珍认为镜上“文字弥古者佳”。

  古人认为镜子能“辟邪”,主要是因为镜子有反射光线的作用。可将所谓不利的“煞气”反射回去。在现代住宅中,室内镜子不宜对着有尖形建筑物、屋角的方向,这样至少在视觉上不舒服。当然,如室外有山水佳景,则不妨用镜子将其“吸入”室内。

  堪舆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室内之镜“宜暗不宜明”,宜暗藏照向室内,不宜被阳光或灯光直照,以避免光线辐射太强,不利人的健康。


【镜仙】

  两块一样大的可以照出全身的镜子,将它们面对面的放置,就会形成一种无限镜像的状况。在午夜零点时,召唤者站在两块镜子的中间,用左手触摸面前的镜子,开始呼唤镜仙。召唤的房间要安静且只可有召唤者一人,在镜子的两边要点上两只蜡烛,一边一只。(这个是日本的方法)

    深夜0点也就是12点准时开始,面前放一面镜子,镜子旁一边点一支白蜡烛开始削苹果——苹果皮一定不能断,传言如果苹果皮断了你的生命也会终止。削完苹果之后你就可以看到你的未来了!传言请一次镜仙会折十年的阳寿!


【八卦镜】

  八卦镜也叫太极八卦镜:在我国一直被称为风水吉祥物。

  据传,在距今七千年前的上古时代,伏羲氏观物取象,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一,就是道,是元气浑然之象,是造分天地的根源。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阴一阳就是两仪。而两仪又生一阴一阳既是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是天地阴阳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也代表春夏秋冬四时。而四象再各生阴阳,就生成了八卦。八卦用以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并表示健、顺、动、人、陷、丽、止、说等。而镜自古以来就是震慑邪魅的吉祥之物。传说“帝会王母于王屋,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古镜用铜铸成,在战国时期就开始盛行。

  至唐代,无论是形状,还是背纹花样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古代铜镜还拥有驱凶、辟邪的神奇作用。葛洪在《抱朴子》中言到:“万物之老者,其精系,能记人之形惑人,唯不能易镜中之真形。”道士入山,常背铜镜“邪魅不敢近,自见其形,必反却走转。”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就有“我闻照妖镜,及于神剑锋”的诗句。太极八卦青铜镜----根据 一九九二年瑞安出土的唐代八卦青铜镜而研制,采用古青铜镜的独特工艺配方,结合太极八卦镜的阴阳五 行易理以及宇宙全息理论,精制而成。用以协调 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创造安静和谐的社会环境及生活空间。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神明,故能辟邪魅忤……”阐述了八卦青铜镜的吉祥、防病、调节时空环境的作用太极八卦青铜镜——青铜镜镜面光彩照人,配以精雕细刻的华夏腾龙,凸出的球面“暗含阴阳鱼,负阴而抱阳,彼此相拥抱,永远运转。背面为河图,洛书,具有浓郁的古文化韵味,桃木雕龙,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内有道教胜地装藏开光,实为鉴赏、收藏、实用之瑰宝。

  1998年,在各地华人宗教人士、古文化爱好者的支持下,太极八卦青铜镜问世,填补了我国风水文化的空白。

  八卦镜是一种化煞工具,一般有八卦平光镜和八卦凸镜之分。 它的性质为遮挡户外不良建筑形状,比如墙角或者尖形的大厦等,用法就是放在屋外,忌放在室内照人!因此此物只能对外,不论任何形煞皆可化解。但不宜挂的太多,一个防卫只能挂一个,全屋别超过三个,否则必会自伤,不吉反凶。 八卦凸镜, 这个法器与平光镜就不同了。如果窗外发现对面有化煞工具对着本宅,则可拜访此法器,作用是将对方法器反射。送会他人家中,不致受到对方影响。这个镜子也是摆放在室外的,不能放在室内,不可照人及放在门前,否则反吉带凶。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4 15:2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茕茕百度

ZxID:6062420

等级: 文学俊才
我曾经跨过高山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8-24 0
(请允许我ideas跑题的感慨)真是喜欢古代的装饰,华丽,华丽,华丽!这是唯一的感慨,很羡慕能享受到这些的人,每天都能欣赏到豪华的工艺品,真是幸福!
执美男之手,将美男拖走。
玖夜爵、

ZxID:8435099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千年公、
---- ` 如果二 请深二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8-25 0
我觉得镜子很邪门的,总觉得那可以通往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世相平行的世界。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索索的猪

ZxID:8212267


等级: 内阁元老
到处走,不着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8-26 0
喜欢古老的繁复的东西,神秘有宁静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26 0
很多玄幻的妖魔鬼怪都是从镜子里出来的。。
好像在哪看过。。在古代镜子有时候还代表邪恶。。
crescentsj

ZxID:419921

等级: 小有名气
这个难题,是我们可以克服的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8-26 0
原来普通的镜子还有这么多的内容呢……
arcobaleno

ZxID:8567554

等级: 热心会员
让腐女统治世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8-29 0
怕怕~
xiaoxiaoyuxie

ZxID:8477906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9-04 0
— (灬千ヽ) 请勿复制别人的回复内容…… (2009-09-04 16:10) —
普通的镜子还有这么多的内容呢
君天行

ZxID:4109523

等级: 牛刀小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15 0
本来没想那么多
看了之后,觉得……邪门
前庭雪

ZxID:9537993


等级: 热心会员
病啊病的就习惯了~~~潜啊潜的会潜没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09 0
素材收集了很多,但是和“镜听”有关的貌似只有最最前面一段

而且中西混杂,有点乱七八糟。。。

当初知道“镜听”这词,说起来还是在沧月里的《花镜》里看到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旻霜

ZxID:14247128

等级: 热心会员
lalala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8-10 0
没听过~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