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首饰配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305 回复:10

[人文通史] 中国古代首饰配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执素衣

ZxID:13389413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7-31 0
中国古代首饰配饰
[table=800,#ff0000,#ff0000,1][tr][td] 中国古代首饰配饰[/td][/tr][/table][table=800,#ffffff,#ff0000,1][tr][td]
首饰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分为 头饰、项饰、 臂饰、 腕饰、 腰饰几类 。

[/td][/tr][/table][table=800,#ff0000,#ff0000,1][tr][td] 【 第一讲:头饰 】[/td][/tr][/table][table=800,#ffffff,#ff0000,1][tr][td]

头饰可以分为发饰和耳饰。

①——发饰——:顾名思义,就是装饰头发,发簪的饰品。
古代女子发饰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簪: 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顶端多加以珠宝装饰。
钗: 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
华胜 : 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
步摇 : 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梳篦 :又称“栉zhi”,理发的用具,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插于发上的饰品。
花钿 : 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
珠花 : 用珠子串制的一种花饰。
其他 :抹额 掩鬓等。

②——耳饰——: 耳饰就是耳朵的饰品。
大概分成以下几种:
耳珰:穿耳施珠曰珰 。
耳坠:指带有下垂饰物的耳饰。
耳环:透过一个在耳珠内的穿洞来勾住耳朵。
耳丁:比耳环小,形如钉状。

1.1.1 簪
古代男女最常用的绾髻工具,可用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制成。
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有固冠作用,以免滑坠。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

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
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
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缨绂是丝帽带,笏乃手版)。

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
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也最为精致。

[b][color=#ff0000]嵌宝石云形金簪 明朝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达家族墓出土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caf513751959945ad038eebd49e6c.jpg[/img]

[b][color=#ff0000]花蝶金簪 明朝 北京海淀区董四墓村明墓出土[/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128c13751957117a5aebf810e0c21.jpg[/img]

[color=#ff0000][b]梅纹镂空银簪[/b][/color]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067f137519574849c59e7736602be.jpg[/img]

[color=#ff0000][b]扁银簪[/b][/color]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6ce2137519601264d10ee69cd0de0.jpg[/img]

[b][color=#ff0000]檀木簪[/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028113751960073bd4c8ac7798e14.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9d9313751957702890597c0d6f195.jpg[/img]

[b][color=#ff0000]清代玉簪[/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c4d5137519600537c53d0e0cad001.jpg[/img]

[color=#ff0000][b]玉质耳挖簪[/b][/color]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561a137519576301479063372f17a.jpg[/img]

[b]下面放两张笄的照片,因为造型还是有差别的
几种基本形式:[/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1db01375195734d32b09645165da3.jpg[/img]

[b][color=#ff0000]商周骨笄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3e8e1375196000e12d670374a5cdb.jpg[/img]

[b][color=#ff0000]战国玉筓[/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31df13751957481f1289611086df0.jpg[/img]

1.1.2 钗

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
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

因为钗子和簪子只是股不同,材质啊装饰啊什么的大同小异我就不赘述了
放几张图片:

[b][color=#ff0000]清代点翠发钗[/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97011375195932d38375381aae90a.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010c13751956489a42c575dbb4c97.jpg[/img]

当然也有点翠发簪的,之所以特地放这几张图,是想具体讲讲什么是点翠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据说,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

后来,也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被烧蓝工艺取代。

点翠的簪钗仔细看就可以看见翠羽的纹理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8ead1375195997c9a721b60551051.jpg[/img]

烧蓝 , 是我国传统的首饰工艺之一。

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
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百度)
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行业中。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19c5137519571663bd373c341fdd2.jpg[/img]

1.1.3 华胜

即花胜。
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 插于髻上 或 缀于额前。

《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西游记》一段描写王母形象中提到:戴华胜,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沓映,羽掺荫庭。

(这个实物图片比较少,我自己其实也有疑问:如果说插在发髻上,那和簪钗也没什么区别啊,簪钗也有花草形状的呀~
所以个人认为应该指坠于额前的比较多,直接上美女!ˋ( ° ▽、° ) 口水ing...就是额头前面的那个! )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d3821375195939560590696bb4118.jpg[/img]

1.1.4 步摇

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流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步摇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
《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b][color=#ff0000]金镶玉步摇钗[/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f6241375195732ff38fb0c5a19146.jpg[/img]

[b][color=#ff0000]魏晋步摇冠[/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269a1375195649a7fe0633b635a05.jpg[/img]

1.1.5 梳篦
梳篦(shū bì),理发的用具。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一般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
《说文.木部》:“梳,所以理发也。”又“栉”,梳比之总名也。”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b]插戴方法:
《捣练图》所画插梳方法,有单插于前额、单插于髻后、分插左右顶侧等形式。
《纨扇仕女图》仕女插梳方法有单插于额顶、在额顶上下对插两梳及对插三梳等形式。
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盛唐供养人乐廷瑰夫人花梳插于右前额,旁插凤步摇簪,头顶步摇风冠。
至晚唐、五代,头上插的梳篦越来越多,有多到十来把的。[/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27e8137519590776436a275db2998.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e424137519601315038421af2f7bc.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59c51375196017cb703bd69eec1fc.jpg[/img]

1.1.6 抹额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为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明代是抹额的盛行时期,当时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

这个时期抹额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用布条围勒于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
有的用彩锦缝制成菱形,紧扎于额。
有的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间。
有的则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
还有以丝绳编织成网状,上缀珠翠花饰,使用时绕额一周,系结于脑后。这种抹额被称之为渔婆巾,或者叫渔婆勒巾。
冬季所用的抹额,通常以绒、尉,毛毡等厚实的材料为之;
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施以彩绣;考究者还装缀珠翠宝玉,两端则各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后。

抹额的造型也有多种:
有的中间宽阔,两端狭窄。
有的中间狭窄而两端宽阔,在使用时多将两耳遮盖。因为这种抹额兼具御寒作用,故被称之为暖额。富贵之家的女子则崇尚用兽皮制作暖额,常用的兽皮有水獭、狐狸、貂鼠等,貂狐之皮最被看重。这种毛茸茸的兽皮暖额围勒在额部,宛如兔子蹲伏,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兔。
甚至还有以金银雕花制成抹额的,镶珠点翠,熠熠闪光。除抹额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抹额形制,但比抹额还要窄些。

………………
[b][color=#ff0000]银鎏金点翠镶玉大抹额[/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04bc1375195722b2d9432b45cb5eb.jpg[/img]

[b]露垂珠帘金抹额[/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232f1375195999b71f8afe399d1ff.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2e961375195697df84fd51b67cc5a.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dd72137519599889a3740bc2376d7.jpg[/img]

1.1.7 掩鬓
就是掩在两鬓的发饰,明代头面。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72b813751957569a287e1bebc0771.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54f3137519569439272d20be2d44c.jpg[/img]

[b][color=#ff0000]明 飞天玉掩鬓[/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246b13751957593c904f1fbbedc13.jpg[/img]

[b][color=#ff0000]白玉镂空花鸟掩鬓[/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4b551375195920fe5ed098aded814.jpg[/img]

1.1.8 挑心

挑心是明中叶妇女的一种发式。最常见的是佛像挑心。
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三:“妇人头髻在 隆庆 初年皆尚圆褊,顶用宝花,谓之挑心。”

明代女子的盛装,是用各种首饰把满头装饰得几乎不露发,各式簪钗的命名也因此多着眼于它的插戴位置。
挑心的得名即因[b]它是自下而上用着挑的方式簪戴于发髻之外一顶髻的正面之当心。[/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bb0613751959303d9cfb2f66fd5e9.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5d941375195638b26792af45d87ee.jpg[/img]
[b][color=#ff0000]上图 金镶宝珠玉鱼篮观音挑心
下图 佛像挑心[/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fa0713751959076fc20bf57118d2b.jpg[/img]

1.1.9 分心

挑心之下、 髻前后口沿各簪一支者,名作分心。
若再细分,则前者名前分心,后者名后分心。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说李瓶儿取出一顶金丝 髻教西门庆吩咐银匠改作一件金厢玉观音满池娇分心,并特别说明是要“正面戴”,可知前后分心的造型稍有分别。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d959137519571762c3bc3db71d33b.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64621375195996708f9ae213ba66e.jpg[/img]
[b][color=#ff0000]上图 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分心(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

下图 银鎏金双凤牡丹分心(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明墓出土)[/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e75b13751960146da9f5fa75e672e.jpg[/img]

1.1.10 顶簪

明代头面。簪子的一种,用于发髻顶部。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93eb1375195647562e3d071066ccd.jpg[/img]

[b][color=#ff0000]金镶宝莲花顶簪[/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3cdc137519575805f6469f2dc700c.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1a56137519592222f78665560c4bd.jpg[/img]

1.1.11 莲花冠

古代冠名,因其形似莲花,故名。
[b]1.唐时已在士遮女子间流行,宋沿其制。冠上大多用金、翠羽等作装饰,颜色鲜艳,为官宦、士遮女子喜尚,一直很流行。

2.道冠的一种。[/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d7cb137519601330917e86370f8f6.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133e137519574099c77aba0e3cb2e.jpg[/img]

1.1.12 凤冠

凤冠是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下面的是[b][color=#ff0000]宋朝时的凤冠[/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a959137519594093c79c49b4e38ac.jpg[/img]

[b][color=#ff0000]戴龙凤珠翠冠、穿袆衣的皇后(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宋[/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14821375195930ad779fa2c159f69.jpg[/img]

[b][color=#ff0000]明神宗之孝靖皇后凤冠圆领袍画像[/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3dc7137519599163fd50702e1553a.jpg[/img]

1.1.13 巾帼

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首饰,宽大似冠,高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紧裹一层彩色长巾而成。
这种冠饰,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两侧垂带,结在项中,勒于后脑。既不是于发式,也不同于裹巾,而且可以随时取下(如脱帽),也可随时戴上(只需系紧侧带)。

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

“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179b13751957597b2e343400204d9.jpg[/img]

1.2.1 耳珰

汉人刘熙《释名》卷四“释首饰”说:“穿耳施珠曰珰。”
战国秦汉时期妇女戴耳珰的风气甚为流行。古代的耳珰,有金、玉、银、玻璃、骨、象牙、玛瑙、琥珀、水晶、大理石等不同质料。
考古发现的战国秦汉玻璃耳珰,主要有无孔珰和有孔珰两种。

无孔珰。两端大,中腰细。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圆珠状。戴的时候,以圆锥状细端,插入人耳垂的穿孔中。此种玻璃耳珰戴上以后,从正面看去,只能见到露出在耳垂前面的圆珠,所以当时人们称它为“圆珰”,
有孔珰。中有纵贯的穿孔,用以穿线系坠饰,坠饰多为玻璃珠、玑、小铃之类。

“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明月珰,便是玻璃耳珰。
…………
下图,[b][color=#ff0000]东汉玻璃耳珰[/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d822137519593997dff941dac8277.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b2cc137519591122be38d8fb8f5cf.jpg[/img]

汉代皇后、嫔妃和公主戴耳饰时,也可以不穿耳,而是将有穿孔的珥珰,用绳系饰悬于耳旁,叫做“悬珥”。
将悬珥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发髻,悬于耳际,叫“簪珥”,或叫“王真(一个字)”。

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耳饰,其用意和古代帝王冕冠上的“充耳”一样,是提醒不要妄听闲言。汉代文献记载皇妃、公主的耳饰时,常常是“簪珥”连称。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a4c31375195722fcd19f1f41d99d4.jpg[/img]

1.2.2 耳坠

耳饰的一种,指带有下垂饰物的耳饰。又称耳坠子,是耳朵饰品的代称。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bcf313751959401fd7a11fc734c48.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b3df1375195735695fe4213462d94.jpg[/img]

1.2.3 耳环

 耳环透过一个在耳珠内的穿洞来勾住耳朵(除了夹式耳环之外),其他选择包括耳骨、耳门、耳内侧等等。
耳环还包括了一些单纯的不戴坠子的圆环,而耳坠则一定是带坠的。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铜质耳环,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它的形制非常简单,仅仅用一根较粗的铜丝弯曲而成。这个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历史上的夏朝,距今约有4千多年。

汉魏时期的妇女,一般不戴耳环,而佩以珥珰 。
一直到了宋代,由于穿耳戴环之风在妇女中特别盛行,所以才有大量的耳环实物出土传世。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d1891375196012a89a5b79ac80509.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6c5713751960153ffdecbd466eeeb.jpg[/img]

1.2.4 耳钉

耳钉是耳朵上的一种饰物,比耳环小,形如钉状。一般需穿过耳洞才能戴上,耳钉造型千变万化,但它改变不了这样的特点,耳垂前边是耳钉造型,耳垂后边是耳背(也有称之为耳堵).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82d71375195928805b90b0318df39.jpg[/img]
[/td][/tr][/table][table=800,#ff0000,#ff0000,1][tr][td] 【第二讲:项饰 】[/td][/tr][/table][table=800,#ffffff,#ff0000,1][tr][td]

《荀子·富国》篇中云:“是犹使处女婴宝珠。”“婴”在古汉语中又作“围绕、缠绕”之意。
可知佩戴项饰是古代女子独有的装饰,但是让人疑惑的是,在传统汉民族居住区的考古发现里,常常可以看到战国时代以前的精美项饰。
而战国以后的项饰只有零星的发现,在传世的绘画、雕塑里也鲜有戴项饰的女性艺术形象,历代多情的文人们咏物寄情的诗文里,似乎也找不出与项饰有关的句子。
这也许证明项饰虽然在我国古代早期女性的生活里很重要,在后世也偶尔兴起过配戴的潮流,但并未形成的传统。
一直到清代,才开始为女性普遍使用。

项饰分为[b]项链、项圈、璎珞[/b]。

2.1.0 项链

由一根长链索穿以各色珍珠玉石后,缠绕于项,也有配以搭扣、以方便摘取的短链。

一般在项链下方还悬有精美的坠饰,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下图,[b][color=#ff0000]古代玉项链[/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305a1375195741c9ca1e80dcc5f21.jpg[/img]

[b][color=#ff0000]古代绿松石管式项链[/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56bc1375195645f6b71ec134264a6.jpg[/img]

[b][color=#ff0000]一组高古贝币项饰[/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3ba1137519591310124a1addb80e0.jpg[/img]

[b][color=#ff0000]古代天眼玛瑙项链[/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6cbe137519574611c4c5ec9bb7713.jpg[/img]

[b][color=#ff0000]古代虎骨项链[/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88441375195907ce016eb16d59847.jpg[/img]

2.2.0 项圈

项圈一般是用金、银、铜等金属煅制的素圈,也有用整块美玉雕制的,富贵之家还喜欢在上镶嵌珍珠宝石。
项圈一般都缀有“长命锁”、“如意”之类坠饰,上面再錾以“长命富贵”、“福寿安康”等祝福文字和仙桃、蝙蝠、金鱼、莲藕等吉祥图案,用来保佑佩戴者平安富贵长寿。

[b][color=#ff0000]清代 银项圈[/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8f1d1375196016ddec44735198c06.jpg[/img]

[b][color=#ff0000]狮子头项圈[/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97271375195736b13638d4c44851a.jpg[/img]

[b][color=#ff0000]项圈坠饰[/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e7951375195734049d7137c45c5d2.jpg[/img]

2.3.0 璎珞

璎珞,ying luo。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又称缨络、华鬘man。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

戴在头上或挂在颈上的叫“璎”,佩在身上的叫“珞”。
璎珞的款式非常复杂,以颈饰为主,悬挂上各种珍宝串饰,从颈部一直垂至胸前,有的甚至和臂饰相连,乃及足踝,成为挂满全身的饰物。
从现存的佛教造像艺术可见,璎珞有许多不同的造型,饰珠大小各异,有圆珠形、方形、管形、花卉形、谷形和几何形等。

璎珞分为[b]项圈式和披挂式[/b]两种:

[b]项圈式璎珞以项圈为主体[/b],坠饰较为简单,项圈上雕以花卉纹饰,普遍较短,又称“短璎珞”。它流传直到明清,其坠饰多搭配长命锁、如意、护身符等吉祥物,又叫璎珞圈。

[b]披挂式璎珞不仅形制更长,款式也更为多样[/b],但它因为气候等原因终未在中原流行开来,而多被当成舞蹈饰品。

[b][color=#ff0000]脖子上佩戴璎珞的 敦煌女供养人[/color][/b] (下图是我把三张图拼在一起的)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6b58137519577108e3248dff2b5ea.jpg[/img]

《红楼梦》里一开头写宝玉出场时,就都戴着只“金螭璎珞圈”,璎珞上自然是挂着他的记名锁和“通灵宝玉”。

“璎珞”的制作材料:
《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有“整百宝之头冠,动八珍之璎珞”;
《妙法莲华经》记载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可见璎珞应由世间众宝所成,有“无量光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d1d4137519591491e1579a4d4afd6.jpg[/img]

[b][color=#ff0000]辽代 水晶金珠璎珞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53ec13751957191e98db3a4bfa7e4.jpg[/img]

[/td][/tr][/table][table=800,#ff0000,#ff0000,1][tr][td]【 第三讲:腰饰 】 [/td][/tr][/table][table=800,#ffffff,#ff0000,1][tr][td]

[b]腰饰主要包括玉佩、带钩、香囊及其它腰间携挂物。[/b]
中国古代腰饰种类繁多,远远超过今人。从质地上分,大致有玉制、丝制、金属制、皮革制等几种。
其中,玉是古代最主要的佩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比德于玉 ”。
许慎《说文解字》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絮之方也。”

3.1.0 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
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
带钩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皮带卡,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
它们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多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工艺,斑驳陆离,多姿多彩。

[b](下图)战国佩钩铜人像(洛阳金村)[/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c4fe13751957215f9ac9c28a0ca0d.jpg[/img]

发展:

战国时期,玉带钩的器形已经基本确立,即由钩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并且普遍使用。这时玉带钩已进入了发展期。其器型多为长条形、琵琶形。钩首一般高昂,常见雕有龙首、兽首、鸟首等。
西汉时期是古玉带钩发展的鼎盛期,玉带钩选料讲究、琢磨细致、刀法简练、质量上乘。同时数量也比较多。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古玉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数量锐减,类型单调。这说明此时玉带钩的实用意义在减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到了元明清三代,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的数量很多,并且都造型优美、技艺高超、玲珑奇巧、颇有神韵。这表明玉带钩这时可能已由实用性逐步转向了玩赏性。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84f11375195754fd36b429581f819.jpg[/img]

【结构】

带钩的结构为钩头、钩柄、钩体,基本形制侧视为“S”形。
钩体中部或下端有钩柄,固定于皮带的一头,上端的钩头,钩挂皮带的另一头。

[b][color=#ff0000](下图)战国艺术品中见到的带钩束带造像[/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3_9152137519605933f03bb4eedb1f4.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战国双体带钩(洛阳出土)[/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9b46137519601819b3d12b1ef39e3.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战国曾侯乙玉钩(湖北随州)[/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9d4913751959142d070e55301769f.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汉代钩环配玉钩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f4ad1375195929cfaf4c10f6fee1d.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传世钩环配玉带钩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a64713751959996792af2add31973.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鄂尔多斯钩环配铜钩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732b13751957557011a38713e9b14.jpg[/img]

[b][color=#ff0000]宋代扣式玉钩(四川绵阳)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ccc113751957219907fcbf680a326.jpg[/img]

元代扣式玉钩(江苏)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3_b3441375196060699829f491670eb.jpg[/img]

明代扣式玉钩(贵州、江西)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1d8013751957247b89e70d6dff654.jpg[/img]

清代扣式玉钩(黑龙江)[/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d14513751959920504b1b032d1bd3.jpg[/img]

3.2.0 玉佩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佩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有吉祥如意、长寿多福类、家和兴旺类、安宁平和类、事业腾达类和辟邪消灾类等。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5a6a1375195719cfbdb54cbdd5487.jpg[/img]

【发展】

《周礼·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子佩白玉而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授,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组授,士佩瓀玫玉而缊组授。”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礼法。
战国、秦汉时期的玉佩繁缛华丽,甚至数十个小玉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丝线串联结成一组杂佩,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
魏晋以后,男子佩戴杂佩的渐少,以后各朝都只是佩戴简单的玉佩,而女子很长时间里依然佩戴杂佩,通常系在衣带上,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悦耳动听,因此“环佩”也渐渐成了女性的代称之一。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1a1c1375195910fb052acc9e4cb3f.jpg[/img]

3.2.1 组佩

又名“杂佩”。专指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
从一般意义讲,凡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件)组合成的玉佩,都可称之为“组佩”。
大型结构匹配繁复的组佩,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地位及权势的服饰。身份地位越高者,其所佩组佩的结构越复杂,长度越长。

[b][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a3c51375195743940e92da0faa3ea.jpg[/img][/b]

[b][color=#ff0000]下图 曲沃晋侯玉组佩 [/color][/b]

长达两米哦。
由204件各色玉饰组成,工艺精湛,组合豪华,其中玉的形制多种多样,全面地展示了西周贵族用玉的规制和水平。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f0da13751960070dd98162a1993d6.jpg[/img]

璜 huang
一般都认为“半璧曰璜”,其实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

[b][color=#ff0000]下图 周 龙形玉璜[/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2d7e13751957096bdf0f66484fdf1.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4d3d1375195697246812c29685d9d.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汉 白玉璜[/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0604137519570102b51832dfe2cfd.jpg[/img]

珩 héng

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a45e1375195715fd5e324ac92c32f.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4efd13751959126da9fa440d32864.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be2d13751957603c0af99f3ef46cf.jpg[/img]

3.2.2 禁步

禁步就属于环佩中构件繁琐,极为复杂的款式,是古代女子挂在裙边的一种金玉饰物。

腰际佩挂禁步,可约束女子的举止,起着规范仪态的作用。
只有莲步轻移,坠饰轻轻碰撞,发出叮当悦耳的声音,方显得体态轻盈;行走稍快或跨步稍大,则叮当乱响,声音激烈,佩戴者便可体察到自己步态的失仪,自觉地作出调整。古代女子笑不得露齿,行不得露足,禁步也可压住裙角,以免举步时裙幅散开,有碍观瞻。

[b][color=#ff0000]下图 定陵1958年出土的玉禁步[/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1e31137519591194ce73590cdecda.jpg[/img]

玉禁步渊源于先秦时代的组玉佩,身份高贵者佩之,须行步舒缓而见其尊,故有节步之意。后世组玉佩的形制与佩系方式都有了变化,但其中蕴含的礼制含义仍然保留下来。
作为玉禁步组成部分的瑀、琚、冲牙等一如旧称,只是除了瑝之外,各个玉件的造型与古制已大不相同。
在明代,玉禁步的佩戴规格很高,作为礼仪用玉,多用于后妃们受册、谒庙、朝会等隆重场合所着之礼服。

[b][color=#ff0000]下图 2001年湖北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的玉禁步,正式定名为玉叶组佩。[/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506f1375195639cc6eca4a6cf1480.jpg[/img]

3.3.0 香囊

香囊,也称“锦囊”或“锦香袋”。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
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
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囊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
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

[b][color=#ff0000]下图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color][/b]
球形体,内外三层。外层栓有链钩。最内层为半圆形香盂;
中层为两个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连接球壁,内层机环则连接香盂。
球壁由两个半圆体构成,子母口扣合,饰以镂空葡萄花鸟纹。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55671375195931cebea471543e23e.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双龙金香囊[/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92401375195647987967501812ab9.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金镶珠石累丝香囊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9a3a1375195998321f8a170a71ef0.jpg[/img]

[b][color=#ff0000]下图 清 和阗玉镂雕花鸟圆盒式香囊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ba29137519574346770e12a4094e0.jpg[/img]

3.4.0 荷包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必备的装零星物品的小包,挂在腰上或者同腰带结合成为束腰的一部分。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
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放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毛巾、印章及钱币等)。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be4d1375195649bc941476491a62f.jpg[/img]

【发展】

至南北朝时,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称。
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与装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唐代妇女尤其喜欢佩带荷包。荷包大多为圆形,敦煌壁画上有不同的纹样。佩挂囊的妇女形象,大多身穿胡服,腰束革带,打扮成西域妇女的形象,但腰部一般都有佩挂的荷囊。

[b][color=#ff0000]如下图 西安南里王村韦墓线雕石刻[/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475f13751959091fda061b5b705ff.jpg[/img]

荷包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代以后 ,实际上就是以前的荷囊、旁囊及囊 。
荷包在明清时,也叫“茄袋”、“顺袋”。
清代荷包有大量实物传世。通常以丝织物做成,上施彩绣。

[b][color=#ff0000]下图 清. 盘金绣福寿双全纹鎏金扣绣花荷包 [/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2a8513751959928ecc3e3403e69c1.jpg[/img]

3.5.0 褡裢 扇套
(这两个和香囊荷包都是古代随身必备啊)

褡裢dā lian 是一种长方形的布袋,中间开口,两端可盛钱物,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 。
大的搭在肩上的,一半在胸膛前,一半在背脊后。是民间使用的布口袋,类似于现代的大背包啊篮子之类的。

当然我们主要讲的是挂在腰带上小褡裢。
如下图: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d3e413751960117533a0e4ea3014f.jpg[/img]

扇套,套折扇的口袋,随身系着,也有装饰作用 。
因为古代的扇子是竹编,木头,羽毛,丝绸做成的,扇套起到保护扇子作用。而且历来文人墨客喜欢在扇子上面题诗作画,雕刻,刺绣,扇套不会让扇子上面的字迹模糊。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94df13751959245d871ace0b8b382.jpg[/img]

3.6.0 罗缨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里有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宋史·舆服志四》:“进贤冠以漆布为之,上缕纸为额花,金涂银铜饰……以罗为缨结之。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7e0113751960076f6707be5ac8afd.jpg[/img]

[/td][/tr][/table][table=800,#ff0000,#ff0000,1][tr][td]【 第四讲:腕饰 】 [/td][/tr][/table][table=800,#ffffff,#ff0000,1][tr][td]

由于都是属于手臂上的饰品,种类也不多,我就把臂饰,腕饰,手饰放在一起讲了。

[b]臂饰,臂钏。
腕饰,手镯。
手饰,戒指。[/b]

4.1.0 臂钏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戴在手腕处的叫手镯,佩戴在臂上的叫钏。
臂钏,一种套在手腕的环形首饰,特别适合于上臂滚圆修长的女性,能够表现女性上臂丰满浑圆的魅力。西汉以后,佩戴臂环之风盛行。
臂环的样式很多,有自由伸缩型的,这种臂环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d1f11375195722adf8ed0d6f4aa64.jpg[/img]

[b][color=#ff0000]羯摩三钴杵纹银臂钏[/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8a0613751957064907889f2accb12.jpg[/img]

其中一种臂钏,又称缠臂金,跳脱。

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

下图 [b][color=#ff0000]跳脱[/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32f8137519576847e2e9f46296e96.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f5971375196017923a46b8a1a783c.jpg[/img]

4.2.0 镯子

镯子,是戴在手腕或脚腕上的环形装饰品。

手镯是一种套在手腕上的环形饰品。按结构,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封闭形圆环,以玉石材料为多;二是有端口或数个链片,以金属材料居多。按制作材料,可分为金手镯、银手镯、玉手镯、镶宝石手镯等。
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遗址,在山东曲阜西夏候新石器时代遗址等,考古学家均发现了陶环、石镯等古代先民用于装饰手腕的镯环。

下图 [b][color=#ff0000]嵌宝石双龙纹金镯[/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05071375195730ee83076c95dc06b.jpg[/img]

下图 [b][color=#ff0000]清代蓝水飘花翠镯[/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4bd01375195721bd1cf4856068add.jpg[/img]

4.2.1 手串

手串起源于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串珠的材料多达几十种,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玛瑙、琉璃、玻璃、树种、东珠、象牙等等。

[b][color=#ff0000]水沉莲花佛珠手串[/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ff961375195997abd8c78f9129229.jpg[/img]

[b][color=#ff0000]清·玛瑙手串[/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9a58137519592944fbe472ed2baf9.jpg[/img]

[b][color=#ff0000]清·蓝碧玺手串[/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d3ac13751957447bf28a8116b6f3a.jpg[/img]

4.3.0 戒指

戒指古已有之,据现存文献记载,它有“手记”、“约指”、“驱环”、“代指”、“指环”等诸多异名。而这些异名中数“指环”使用的频率最高,使用的时间最长。直到明代以后,戒指的称呼才渐渐多起来。

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就已很普遍。
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
到了唐代,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

[b][color=#ff0000]秋胡戏妻图双转轴金戒指[/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16311375196011981625253e3336e.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49_7afb1375195748f4455af56f1fd5d.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c4501375195693a9a26c167041c42.jpg[/img]

据悉,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
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da641375195933d08fe4a44738099.jpg[/img]

上图 [b][color=#ff0000]明代玉戒[/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89271375195756735ae72a427023e.jpg[/img]

4.3.1 指甲套

指甲套,护甲套、护指套。早就已出现。这一点被很多人忽视。只是到了清朝。后宫嫔妃用的就非常普遍了,样式也繁密了许多。

中国古代妇女蓄指及饰戴护指套的传统由来已久,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护指套是吉林省老河深地区出土的汉代金护指。它是由薄薄的金片卷曲而成,呈螺旋状向上延伸,粗细长短可任意调节,简练而实用。

从左至右依此为[color=#ff0000][b]清代的 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护甲、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玳瑁嵌米珠团寿指甲套[/b][/color]。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0_f64b1375195757eaf4adb77c58f8e.jpg[/img]

清宫的皇后、嫔妃,极喜欢蓄指甲。一般来说,蓄一根一寸长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劈裂折断,为了保护这种细长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个套筒,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就是人们俗称为护指的器物。
除大拇指需要灵活不受限制外,其余各指均可饰戴,既可以对称成套地戴,也可以单手或单指戴饰。清宫皇后、嫔妃们的指甲套质地有金、银、玉、玳瑁、铜、珐琅等多种材料,利用镂空、錾花、镶嵌等装饰手法,纹样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顺势而收,自然流畅,背面多为镂雕,极少封塞,这样可使空气流通,夏季饰戴不致憋闷。

[b][color=#ff0000]清·玳瑁嵌珠宝花卉指甲套[/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1_1ddb1375195926bf419404c666451.jpg[/img]

[b][color=#ff0000]花丝镶宝指甲套[/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9d4713751960102d8a70852a67c2c.jpg[/img]

[b][color=#ff0000]铜镀金累丝古钱纹指甲套[/color][/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_1307/35752_9b651375195991f46adda4bd2c2b2.jpg[/img]

[/td][/tr][/table][table=800,#ff0000,#ff0000,1][tr][td] [/td][/tr][/tabl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lixin_0229

ZxID:11295539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0-08-29 0
谢谢,学习到了
timemyself

ZxID:1214839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4-08-23 0
古代人还不能随便剪头发……头发是怎么打理的啊(′Д`)
yaolidan123

ZxID:6577462


等级: 热心会员
悲摧的书荒....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08-15 0
学到了,古时候人的头发要怎么打理才会好呢?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08-09 0
      
伊苏花开@阿布

ZxID:2600872


等级: 热心会员
改一下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9-23 0
古代的姑娘真心了不起,为了美丽,这是得多累啊?楼主更加了不起~大才~~
我想变一变
[img][/img]
maura796f

ZxID:28406671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8-08 0
还有玳瑁呢?
清浅轩5b3c

ZxID:2272867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8-07 0
戴着这些首饰肯定很累。。。。
万俟十三

ZxID:13561926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8-06 0
喜欢楼主的帖,很有用啊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8-02 0
已审

相关链接
古代妇女头饰---笄,簪,钗,华胜,步摇,花钗,篦,钿花(50张图——后面楼层有补图)
http://www.paipai.fm/r5889559/
是谁穿过千年的爱。隔世红妆——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
http://www.paipai.fm/r5889780_u4260391/

破尘47e2

ZxID:2078474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7-31 0
真乃神人也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