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ffffff][table=200%][tr][td]
[color=#6600cc][size=2][size=4][b]【汉代服饰】[/b][/size]
[/size][size=2][/size]
[/color][color=#666666]
(一)[color=#ff0000]陶俑的服饰[/color]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必需的四大要素,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就服饰而言,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地位的人穿戴着不同质地、不同颜色和不同式样的服饰。秦王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当时人们的服饰怎样,历史文献给我们留下的资料很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大批武士俑群,使我们对秦人的服饰获得了直观的形象资料。
[color=#6600cc]1.袍衣[/color]
秦俑袍衣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长度及膝,质料厚实。而且腰束有革带。足见秦俑袍衣是有表有里,且表里之间有衬套之物的服饰。《汉书·爰盎晁错传》中有“坚甲絮衣,劲弓利矢”之说。张朱元解释汉代将军服装,也说“穿赤色絮衣”。其中“絮”,可能指丝绵,也可能指粗麻丝类物质,因为这些东西在衣内可起到防御箭镞穿射的作用。文献中把絮衣同甲衣和兵器相提并论,是有一定道理的。秦俑袍衣紧袖,也利于作战。
袍衣的大襟叫“衽”。根据民族习俗,汉人衣襟都向右掩,胡人衣襟向左掩,如孔子赞叹齐桓公的霸业时曾说: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着头发,穿左衽衣,受异族的统治了。顾刚先生也指出:“羌胡披发左 衽,不同于其它族系的椎结”。可见,胡人(北方和西方各族)是穿左衽衣。然而,秦俑战袍全为右衽,无一左衽服制。从这一标准分析,秦俑战袍衣著式样为汉服。这一事实说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到秦代时,汉族已基本形成为一个相当稳定的共同体:秦俑2号坑骑兵俑的服饰,与秦俑袍不大相同,其特点是袖口较窄,双襟较小,长度较短。研究者认为它是“褶之服”,即胡服。这种服饰,抬腿跨马比较方便,宜于骑兵。但此胡服仍为右 衽,说明秦时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
秦俑的袍衣,和古代的深衣、褐衣、襦衣又有什么区别呢?从特点上看,秦俑的战袍,长到膝,使用革带,右衽交领,内夹絮,紧袖等。关于深衣,据《礼记·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篇》说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可见深衣的特点是:长到足面,不使用革带,交衽但不夹絮,衣袖宽博。此种深衣古时属社会上层诸如诸侯、大夫、士所服。
《礼记·深衣》注:“衣有表者谓之中衣”。秦俑战袍为表 ,内是否衬有中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秦俑脖颈部所显露出的中衣圆领得到确切的回答。中衣为单衣,云梦睡虎地四号墓出土的两方木犊有黑夫给其母的信,信中说:“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为 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云云。“禅”,《说文》:“衣不重也。”《礼记·玉藻》注:“有衣裳而无里”。《释名》:“单襦,如襦而无絮也。”可知禅与单同。
史有“汉承秦制”之说,衣冠之制相沿关系大概也不例外。从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两千件武士俑看,在西汉时代,军服仍然保持着交领右 衽袍衣制。居延汉简记载戍卒的军装也是袍衣。
[/color]
[color=#666666]
[color=#6600cc]2.铠甲[/color]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铠甲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形象的秦代铠甲资料。秦俑铠甲采用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形象逼真。甲片大小、叠层顺序以及联缀方法,都十分明显。因兵种及身份的不同而甲衣的形制也有别。
根据秦俑铠甲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可分为二类六种式样:
[color=#6600cc]第一类:有三种式样。[/color]
第一种:仅有护胸甲,两肩设带后系,在背后交叉,与腰部的系带相连,在身后打结系牢。护甲的四周留出较宽的边沿,居中嵌缀甲片,甲片稍大。甲片的组合和联缀方法是:纵联,上旅的甲片是上片压下片,下旅的甲片是下片压上片。横联是以中间的一行甲片为中轴线 ,前片压后片,依次向两侧的甲片叠压。此型铠甲领缘及背带上一般都有用朱红、粉绿、黑等绘出的几何图案花纹。
第二种:由身甲和披膊组成,身甲只在腹部和腰部以下嵌缀甲片,甲片较小,四周留有宽边,下摆边沿平齐。披膊较大,中间嵌缀甲片,四缘留有宽边。前身甲所缀甲片11排。上旅4排,下旅7排,后身甲缀有甲片13排,上旅5排,下旅8排,披膊呈覆瓦形。身甲下旅和披膊均为活动甲片。身甲的开合口在胸的右上角,并有纽扣扣结。在甲衣宽边部,也多残留有彩绘花纹。
第三种:前身甲较长,下摆呈尖角形,后身甲较短,下缘平直。在前胸和后面肩背处,身甲没有嵌缀甲片,只见各有三处花结状带头,带头以下才缀以甲片,甲片更小而精细。甲衣肩部有的有整片披膊,但披膊不嵌缀甲片。有的则无披膊,甲衣开口在右肩前,并有纽扣扣结,左右肩部也各有花结带头。另外,此型甲衣的周围宽边上也常绘制彩色几何形图案。
上述一类铠甲,出土数量很少,是中、高级军吏俑所使用的防护装备,制作精细,装饰华丽,甲片小,札叶密度大。尤其是第三种铠甲已与汉代铁甲相类,所以很可能甲衣是整片皮革,而嵌缀在上面的甲片极有可能是金属制造的。
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铠甲甲片大。式样亦有三种。
第一种:身甲较短,铠甲前后下摆仅到腰部。全甲由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无披膊,前身甲8排,上旅5排,下旅3排,下摆弧形。后身甲所缀甲片与前身甲同。只是下摆平齐,铠甲开口在胸甲右前部,并有扣带系结。
第二种:身甲较第一种稍长,两肩有披膊,披膊呈覆瓦形,也是由甲片编缀而成。前身甲8排,上下旅各4排。背甲7排,上旅4排,下旅3排。下边沿多呈圆弧形,前甲和后甲的上旅均为固定甲片,下旅及披膊均为活动甲片。甲衣开口一般均在胸甲右上侧,以纽扣相系结。
第三种:身甲较长,主要由前甲、后甲、盆领、臂甲、护手甲组成。护臂长甲,一直护到腕部,下接缀舌形护手甲。前甲14排,上旅9排,下旅5排,下摆左右两角圆弧形。背甲11排,上旅7排,下旅4排,下摆平直。甲衣下旅和护臂甲均为活动甲片。甲衣开口处在胸前右上方。
上述第一种铠甲主要为骑兵使用,铠甲较短,便于乘马。第二种铠甲所占数量最多,为 一般武卒所使用,应是当时秦**队中的主要防护装备。有些下级军吏诵的销甲也与第二种铠甲形制基本相似;其前后身甲一般各为11排,上旅各8排,下旅各3排,比武卒铠甲多3至4排。第三种铠甲是专为车御手装备的。不过也有车御手的甲衣与第二种下级军吏俑的铠甲形制相似,只是不见披膊。
综观上述二类六型铠甲,可以看到秦代铠甲形式多样,兵种身份不同所配备的铠甲形制也就不同。在编缀方法上,上旅与下旅分别采用固定甲片与活动甲片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人身的腰部、手臂等部位不受束缚,活动自如。而第一类的三型铠甲,皮甲的主要部位又嵌缀金属甲片,则是更进一步加强了铠甲的防护效果,对担任指挥之责的将佐,重点保护也在情理。西汉以后,军队中连普通的战士也是身着铁铠了。从此,皮甲下降到了从属地位。
[attachment=11331155] [attachment=11331156] [attachment=11331157]
[color=#ff0000]二。服饰演化与发展的历史考证[/color]
研究中国服饰演变发展的历史,无非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是借助文字记载,如历代的《舆服志》以及各种典籍、野史、笔记、诗词曲赋、戏剧、小说等;二是通过文物考古,如历代绘画、石窟艺术、人物雕塑、俑像、古墓壁画、画像石(砖)以及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服饰实物等。然而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的古代服饰知识除了听书看戏以外,不少却是从大量成语中获得的,由此也足见中国服饰文化历史的悠久和深入普及的程度。只是这种兼有历史和文物双重价值的服饰成语浩如烟海,从何说起?这里只能试举数例,略作诠释,藉此领略一番古代中国人衣着服饰的风貌,并探寻其变化发展的轨迹。
(一)[color=#ff0000]历史描述[/color]
[color=#6600cc]被发文身、雕题交趾[/color]
美国著名服装心理学家弗龙格博士认为,人的装饰形式可以划分为二大类,即肉体装饰和外表装饰。远古时代,人们虽然还未发明可以用来蔽体御寒的衣物,但爱美之心古已有之,他们除将美丽的羽毛、闪光的贝壳之类作为外表装饰外,还常用涂色、纹身(刺青)、疤痕、切除、变形等方法来作各种肉体装饰。《礼记·王制》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这"文身""雕题"(在额上刺字或纹图案)之类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装束之一。
[color=#6600cc]冠冕堂皇[/color]
据史籍记载,周代已形成了完整的冠服制度,凡有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礼服。当时的礼服系由冕冠、玄衣及熏裳等组成。其中冠是贵族男子的首服,与现代帽子不同的是,冠只是加盖在发髻上的一个小罩子,并不覆盖整个头顶。戴冠的目的并非为了保暖,而是出于礼仪的需要。《礼记·冠义》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就是说,戴上礼冠之后,才能做到容貌体态端正,颜容和悦,言辞顺达。所以,后来人们常用"冠冕堂皇"来形容人的仪容。
[color=#666666][/color][attachment=11331158]
[attachment=11331159]
[attachment=11331160] [attachment=11331161] [attachment=11331162] [attachment=11331163]
[color=#6600cc]充耳不闻以规为真[/color]
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冕旒的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音jí,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以便与发髻栓结。又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从颌下绕过,再系于笄的另一端,以固定冕冠。在冠圈的两侧还用丝绦各悬挂一颗珠玉,直达耳孔处,名谓"(黄+主)纩",又叫做"(王+真)",俗称"充耳"。充耳并不塞入耳内,而是悬挂在耳际,以时刻提醒戴冠者切勿轻信馋言。《释名·释首饰》、"(王+真),镇也。县(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或曰充耳,充,塞也。塞耳变所以止听也。""充耳不闻"、"以规为(王+真)"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color=#6600cc]广袖高髻、峨冠博带[/color]
古代袍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却收缩紧小,俗称"琵琶袖"。腰间用宽阔的丝绸织带系束。古时称袖身为"袂",称袖口为"去",成语"张袂成阴"、"接袂成帷"等即是对这种宽衣大袖的形容。 在古代,无论男女都束发梳髻。男人为了固发,不得不戴较高的冠帽,因此"广袖高髻"和"峨冠博带"正是当时男子装束的真实写照。
[color=#6600cc]履舄交错[/color]
古代鞋履,名目繁多,有履、舄、屦、鞋、靴等形制。履是一种平底的鞋子,也常用作鞋子的总称,凡是用作礼服的鞋子都称其为"履"。诸履之中,又以舄最为高级名贵。舄是在单平底的履下面再加一层木底,类似现在鞋底上加一层鞋掌,走在泥地里可以不被泥湿。春秋时诸侯行会盟之礼,都要穿米黄色的舄。据《周礼·天官》记载:"舄止于朝觐、祭祀时服之,而屦则无时不用也。"按古代习俗,须脱鞋入室,席地而坐(日本人至今仍保持着这种来自中国的生活习俗)。"履舄交错"即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宾客满座而室外石界上鞋履凌乱地放在一起的情景。
[color=#6600cc]紫绶金章[/color]
汉代官员腰间常佩有一装官印的(般+革)囊,而用以系印的绦带叫"绶"(或称"印绶")。绶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以其纺织的稀密、长短和色彩的不同标志着官职的高低。绶以紫色最贵。《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就有"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之句。后用"紫绶金章"泛喻高官显爵。
[color=#6600cc]羽扇纶巾[/color]
与帝王将相不同,古代的普通百姓是无权享用礼冠的,只能用丝或麻织成的幅巾包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即为一例。幅巾既可束发,劳动时又可以用来擦汗,远比冠帽实用得多。后来因汉元帝额上头发很长,不愿被人看见,便也用幅巾来束发,于是,一时间群臣相效,蔚然成风。从此以后,幅巾的花样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一直沿用至明代。苏轼在《念奴桥·赤壁怀古》词中就有"羽扇纶巾,笑谈间,樯(木+虏)灰飞烟灭"之句,这"纶巾"便是幅巾中的一种,系用丝带织成,因相传诸葛亮常服此巾,故又名"诸葛巾"。 [color=#666666][/color]
[color=#6600cc]紫袍玉带[/color]
朱、紫在中国古代曾长期被视为显贵的服色。据考证,中国的品官服色制度始于北周而形成于隋,此后唐、宋、元、明各代虽有变易,但大体与隋制一脉相承。因此,紫袍玉带"便常被用来形容官阶身分的显赫。
[color=#6600cc]黄袍加身[/color]
古代统治者信奉"五行"、"五方"、"五色"等理论,认为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而黄色正代表构成万物的基础元素土;青、赤、黄、白、黑又分别象征东、南、中、西、北五方,而黄色正好象征中 央,因此也就天经地义地成了代表华夏的正色。宋人王懋在《野客丛书》中写道:"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所以从唐朝开始,"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龙座。这一服色制度一直延续到满清灭亡为止,黄袍始终是皇权的象征。
[color=#6600cc]衣冠禽兽[/color]
唐代袍服的纹样,一般以暗花为多,至武则天当朝,又颁赐了一种新的官服,名叫"绣袍"。所谓绣袍,即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曾。这种以禽曾纹样区分文武官员品级的做法,后又被明清发展成"补子",即以金丝、彩线绣成徽织,缀于文武百官常服的前胸和后背,使人一望而知其品级。"衣冠禽兽"的成语其源盖出于此,原无詈人之贬义,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意思,完全是后人引申发挥所致。 接着,清代以后是"顶戴花翎";而民 国以后便是"西装革履"的时代。
(二)[color=#ff0000]表示衣服的一些字[/color]
[color=#ff0000]汉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声字,而且和古代的礼制有关。[/color]
举例如下:
冠。贵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头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冠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来把冠固定在头发上的细长签子。由于簪和缨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来指戴冠的人。如:“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杜甫《八哀诗》)
冕。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戴的礼帽。从字形上看,“冕”字从“曰”,可知是一种帽子。
弁。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
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如:“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史记·绛侯世家》)
帽。据考证,“帽”字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曰”和“冒”是帽的古字。古代特指用布帛缝合的圆形软帽,一般不在正式场合佩戴。到了唐代,帽子已经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
巾。可以裹头,也可以擦汗。“巾”是象形字。戴头巾之风,汉末时盛行。以后有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衣服的总称。古人特指上衣。《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说,治理天下从衣裳开始。可见,衣服是礼仪制度的象征。
裳。古人特指下衣。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时说天还没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禅。指单衣,是夏天的衣服。
亵。指贴身穿的上衣。
裘。指皮衣。如:“五花马,千斤裘。”(李白《将近酒》)
袍。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袍”是形声字,声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衰(蓑)。用草编成的雨衣。
襟。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也叫“衽”。
裾。指衣服的下摆。
袖。很长的袖子。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和“广袖”。也叫“袂”。
绅。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古代士大大入朝时,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叫“缙绅”。所以后来“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裙。指下衣,也就是“裳”。
裤。古代写作“绔”。只有两个裤筒,两腿分别套入裤腿,没有裆。和现在的裤子不同。
[/color]
[color=#666666][/color]
[align=left][color=#666666][color=#ff0000]汉服男装的式样基本有两种(此处的汉服为汉族服装):[/color]
1、自古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元朝、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常见的宋太祖、明太祖画像中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注意这种圆领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圆形小扣系紧。
[color=#ff0000]女装在早期和男装类似,也穿深衣,后来则以襦裙为主[/color]。
汉族各朝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饰标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样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基本沿袭战国时期。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魏晋南朝时期,男子的服装有时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
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
配饰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来的履与其它民族的有很大不同,有的有很厚的鞋底、鞋头往往有翘起的的装饰。鞋头向上翘起也是为了避免人踩到衣服上,跌倒。
佩剑也是古汉服的一部分,士人着正式服装往往有佩剑。[/color][/align][color=#666666][/color]
(三)[color=#ff0000]社会背景分析[/color]
[color=#666666]古朴端庄、等级严明的秦汉服饰春秋时期各国衣冠服饰面目不一的状况,在秦汉时期有了改观。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后推行一系列巩固中 央集权的措施,将
诸如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各国遗留下的"异"转化为"同",其中就包括衣冠服饰制。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尚不及详尽完备,只在服装旗帜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应该是水德,色尚黑,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完整的服饰制度在汉朝得以确立。
在汉代初年,由于受连年战争影响,经济遭受破坏,民众生活极苦,汉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废除了一些苛政,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农业进一步发展,手工业生产技术相应提高。其中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的发展,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公元前二百年汉高祖灭秦建立西汉,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旧有服制,即用"袀玄,长冠"。汉书《王莽传》中记载"时莽绀袀服,紫玺绶"。意思是说,王莽时着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装印的装饰物。当时的长冠是指汉高祖采用楚制之冠,名为刘氏冠或长冠,后汉书《舆服志》中说"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定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一般官员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其特点是蝉冠、朱衣、方心、田领、玉珮、朱履。所服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汉书《汇充传》中说"充衣纱縠禅衣"。朝服用黑色,做为祭服,限用红色镶边。从形式上官民服用无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襜褕”。这种服式由于既长且宽男子服用较为普遍。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穿"弋绨(黑色丝织衣)革履"。百官在朝 会时均着黑色禅衣。
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朱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后的祭祀服,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的形式,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区别在于内穿和外用。在古书集成的《经济汇编礼仪典》衣服部中记载了深衣的尺寸。汉时一尺相等于今日的0.233公尺,一汉尺相当于今日市尺的七寸左右。下面将汉尺计算的禅衣和中衣的成衣尺寸,做一简要介绍:
衣 尺寸
上衣长 二尺二寸
衣袖 约四尺二寸,袖长过手
袖口宽 二尺二寸或三尺三寸
腰宽 三尺六寸(腰的周围为七尺二寸)
下裳长 一般是三尺二寸(按人体高度计算)
裳下摆宽 七尺二寸,共六幅。
上衣下裳相连缝合在一起。
中衣 尺寸
上衣长 二尺二寸
衣袖 约四尺二寸,袖长过手。
袖口宽 一尺二寸
下裳 约三尺
裳下摆 七尺二寸,共十二幅,下摆围长共一丈四尺四寸。
上衣下裳相连缝在一起,做为祭服的中衣,需缘赤色边,做为朝服的中衣,需缘黑色边。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一)着外衣时,由于领大且弯曲,有人称这种交垂的领型为"古者文领"。着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二)着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三)袖宽为一尺二寸。
(四)衫无袖。
(五)着裘毛朝外。
(六)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越来越多。
(七)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东汉自公元25年一公元200年光武帝时期,对当时的车和服装的用色作了规定。以赤色为最尊,标明汉朝应有的“火德”。到永平二年继续倡导,着祭服时,内用白色布帛的中衣,必以红色缘边,与赤袜、赤舄相配。并制定百官以"五时服色"随季节更换服装。按"四时"迎气,立春之日于东郊,此时的车和服装用青色;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车和服饰色皆赤;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车和服饰色皆黄;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车和服饰色皆黑。 根据《宋志》记载,"汉承秦制,冠有十三种,魏晋以来不尽采用,比如法冠、长冠、巧士冠、高山冠、方山冠、建华冠、却敌冠、武冠、却非冠、进贤冠等"。汉代男子规定以冠式不同来区别等级和地位。
汉代祭服延用"大珮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珮,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采用深衣制。
对汉时女子着服,不少诗作留下了难得的记载。东汉乐府诗人辛延年作《羽林郎》,有一段形象的描述,"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合窕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其意是说,西北外族有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春天独自卖酒,她身穿宽袖合欢领式的襦,长裙腰上垂挂着装饰腰带,头上戴着陕西蓝田县蓝田山上出产的玉,耳后戴着大秦国出产的像夜光璧般认闪亮的耳珰,头上屈绕发鬟挽成髻,世上女子无法与她比美,鬟上贵重的首饰,似黄金万两价很高。这最后的两句,显然是夸张的笔法,说明诗人对汉装的由衷喜爱。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着短襦,下着长裙,蔽膝之上装饰腰带长垂。古诗《陌上桑》中记载了采桑姑娘罗敷的装扮,"湘(浅黄色)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十个字的诗句,将少女着装的色彩,原料和款式,一目了然地勾画出来。近代从河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发现砖上有身着长衫对月舞蹈的女子形象,从内容看,似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汉时宫廷舞女以跳长袖舞最著名。因此证实这块画像砖是汉代的佳作。汉砖为后人留下了当时女子着装的记录,实属难得之物。当时古诗中还有"妇病行"、"孤儿行"等写真的作品,记录的都是民众的服式着装。比如"抱肘无襦,复无履","冬无複襦,夏无单衣"等,其意是说,穷苦人们没有合体的衣物,也没有配对的鞋履;冬天没有御寒的厚衣服,夏天也没有风凉的单衣遮体。汉代劳作男子常服是上身着襦,下身着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皆同。
古代的衣妆出新更替,均出自宫廷之中,往往以皇帝的偏爱和主张为导向。例如汉代,由于与西域的交往不断增加,开通了丝绸之路,从而引起汉灵帝的极大兴趣,对西域艺术和外族的生活起居产生偏好。于是提倡京都从服饰到使用器皿全部模仿西域的式样,这样就掀起了一场"胡风"热。皇帝提倡人们学穿胡人服装;寝睡用胡床;学挂胡帐;学跳胡人舞蹈;学吹胡笛;学拉胡琴;学弹胡箜篌……。
从一些出土文物中,常见到汉代陶俑,有女奴仆,也有男扫地夫和牧羊人。以长衣覆地不露足为多,服装宽大,袖子端立或双手摊开或作握物姿势,也有的微露双足。女人一般在头后挽髻,形象端庄持重,敦厚朴实。
[/color]
[color=#666666]
[b][color=#6600cc][size=4]【汉代发饰】[/size][/color][/b]
[color=#ff0000]古代女子的发式(饰)[/color]
女子发髻的梳法中国妇女的发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谁也难以说清它究竟有多少种类。远古的披发;汉代妇女的“倭堕髻”;北朝妇女的“十字髻”;唐代妇女的“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式。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式更是式样万千,例如有傣族妇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妇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妇女的“风凰妆”;有苗族妇女的“独角髻”;有满族妇女的“两把头”。土族妇女的妇式竟有七、八种之多,如“三叉头”、“干粮头”、“蜂儿头”、“簸簸头”等等。但其中流行最为久远,也最为普遍的要算“披发”、“辫发”和“盘发”了。直至现代,这三种发式,仍颇为流行。许多民族的女子还有剃发的习俗,这在繁多的发式中,可以说是最具独物风格的发式。
[color=#6600cc]1.披发[/color]
披发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发式,在人之初时,人们无不披发。而当时的披发并不为美,人们才知道利用梳理顺散发的头发,让它带给人以利索的感觉。
披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所有的头发自然下垂,以发箍在前额、脑后部位箍束一圈;另一种是将前顶头发剪割成齐额短发。戴发箍和割短发,都为使头发不于障眼。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女子玉人像,长发披肩,以发箍箍束,脑后还饰有双鸡对食发簪,反应出商代妇女的发式。周代妇女尚散发不束,任其随风飘扬。《诗经。小雅。都人士》有:“发则有旗”之句。古代少 数民族妇女长发披肩的现象,更为普遍,《记.王制篇》曰:“东方日夷,被发文身……。西南日戎,被发毛皮……。”《周书。突厥传》:“乌蛮……男子髻,女子披发……”余庆元《维西闻见录》:“怒子……男女披发……”。如今,佤族姑娘精帛的银发箍,把一头飘散的青丝装粉得列加秀美。
剪割短发,古称“断发”,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人首形器口彩陶瓶,瓶口人头,前顶头发齐额;后面头发齐颈,显然为断发式,而这件器物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青海柳湾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彩绘人像陶罐,其发式为脑后长发披肩;前顶亦作齐额短发。断发,在古代南方发族中较为流行。《汉忆。地理志》有越人“文身断发”的记载;《淮南子。哀谖俗训》亦有:“越人发”的记载;《云南通志稿。南蛮志》插图中乌蛮妇女的发式,前顶作齐额短发,脑后头发披散过肩。目前,独龙族妇女、珞巴族妇女仍有“断发“习俗。
[color=#6600cc]2.辫发[/color]
妇女尚梳辫子的民族很多,有的为远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的是后受民族影响梳起来的。我国妇女梳辫发的历史久远,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梳理散乱的头发,他们有的割断长发;有的以发箍束发;也有人则编发成辫。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士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绘有众人携手踏歌的场面,在每一个人的头顶,都下垂有一根辫发。虽说只是简单的编发成辫,但内中确有一些学问,辫发的不同梳法和辫发的多少,不仅用来比美,还常常作为区分少女、成年姑娘及媳妇的标记。辫发的发式主要有:
单辫式: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于头顶梳一根辫子的发式十分流行。上孙家寨彩陶盆上的踏歌人物皆为此种发式;河南殷墟出土一件跪坐姿式的玉人,其发式与踏歌人物的发式相同,都是将所有头发梳拢于头顶,编结成一根辫发;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铜壶上人物纹饰及广西左江崖画中都有顶垂单辫的人物形象。单辫还有一种梳法,是将头发梳拢于脑后靠近脖颈处,编发成辫。这种发式,主要流行于汉族、满 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棕斡尔族、西藏夏尔巴人等。
双辫式:双辫式有梳于头顶两侧及梳于两耳根部两种。广西崖画人物,多于头顶梳双辫。洛阳金村土举雀女子铜像及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青铜储贝器盖上梳双辫女子像,都将双辫梳于两耳根部。梳于耳根部的双辫发式在今天的汉族、新疆地区的一些民族、怒族、族、土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妇女头上十分流行。藏族、鄂温克族女子还有将多条辫子汇总成两条大辫的嗜好。鄂温克族姑娘梳八条辫子,结婚时,要由一位年长的妇女为她将八条小辫合并成两条。梳理办法是,先将头发梳成八条小辫,再把八条小辫分作两半,左右各四条,用彩色线绳在靠近辫根的位置上,把四条小辫捆绕在一起,一直绕到辫子的中下段,然后将四条小辫全部散开,改梳一条大辫。结婚以后,两条辫子要用两个黑布套套上。
三辫式:在广西崖画中,可以看到梳三条辫子的人物形象。今天,三辫式主流行于土族、云南地区的藏族、裕固族。裕固族姑娘结婚时,将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子,再把小辫子,再把小辫子平均分成三等份,编成三个大辫,两条垂于胸前;一条垂于后背,然后用红色缀球发套辫子上。平时,妇女们不套发套,而是将前边两条辫子用彩线连在胸前。
多辫式:梳多条小辫的民族比较多,有新疆地区各民族、藏族、鄂温克族、裕固族等。纳西族和普粘族妇女也曾有梳多辫的习俗。古书上说,纳西族妇女发“辫发百股”;普米族妇女“辫发为细缕,披于后……”。甘肃南部的拉卜楞藏族妇女,多辫式的梳法较有特色。它是先把头发从头顶分成上下两部分,头顶部分梳一条辫子,下面的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子,以越多为越美,有的多近百条,这种发式一般需要三个人帮助梳理,耗时近一、两个小时,因此梳一次便数月不动。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发,不仅以多为美,还以辫长为美,有些姑娘辫长可至脚跟处。
辫环:辫环是将一条或两条大辫绕头成环。尚梳辫环的民族有彝族、傈族、布依族、藏族、居住在云南的蒙古族、门巴族、白族、普米族等。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妇女将头发平分两束,在贴近耳根处,分别梳成两个大辫,辫中杂以多彩绒线,再将两条大辫相互交叉,向头顶盘绕成环。发式梳成后,给人感觉好似头戴一个鲜艳的花环,非常美丽。普米族姑娘以辫发粗壮为美,所以她们常以牦牛尾或丝线作假发,和辫子掺在一起,绕成辫环。
改变辫发的式样,可作为人生各阶段的标志。改变发式,意在约束行为,一个女子一旦改变发式,她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彝族有女子改变发式以示成年的习俗。发式中原来的单辫改为双辫,并相互从后颈部位交叉向头顶盘绕成辫环。蒙古族布里亚特的姑娘、鄂温克族姑娘及新疆地区各族姑娘,婚前都非常精心的梳理辫发,以辫多为美,有的姑娘辫子可多达百条。梳理时,需要旁人的帮助,而且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方可完成。婚后妇女的辫发则简单得多,一般只梳两条辫发。她们这种改变发式的目的在于时刻告诫自己已是有夫之妇,不可再花枝招展的吸引其他异性。此外,婚后妇女要担负起操持家务、养儿育女的重担,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装扮自己。满 族姑娘和朝鲜族姑娘的发式虽然简单,但扎有一根红头绳的粗壮大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姑娘结婚以后,大辫改为盘髻,以显示稳重和成熟。
[color=#6600cc]3.盘髻[/color]
盘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从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发簪的现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们,就已盘发成髻。我国历代汉族妇女皆喜盘发成髻。河南安阳即出土有盘发于头顶的商代妇女俑。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脑后梳椎髻。湖南长沙马王椎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发式皆为盘髻。隋朝妇女的盘髻,当是称“盘桓髻”。唐代妇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众多的妇女、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号唐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都于头顶梳螺髻;清代妇女盘髻于脑后。以前汉族少女多于头顶两侧梳髻。少数民族妇女梳盘髻的现象,历来都很普遍。古籍中即有“三苗首”、“乌蛮……男妇髻……”。四川凉山居民“椎髻、跣足……从夷蛮习俗”的记载。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西汉时期,滇人青铜贮贝器盖上的妇女形象,有不少梳盘髻者,此出土的青铜舞俑,也盘发于顶。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崖画中,都有梳盘髻的人物形象;清代《云南通志稿》插图中很多梳盘髻的妇女形象。过去,满 族贵族妇女婚后,梳一种称之为“两把头”、“叉子头”、“如意头”的盘髻。梳法是将头发分成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下垂于脑后,梳成燕尾式发髻,俗称“燕人头”,另一部分挽于头顶,拧成绳股,盘绕成一个覆盖在头顶的扁长形发髻,再于发髻间插饰一个叫“大扁方”的发簪,即作装饰又为固发。满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基诺族、侗族、黎族、仡佬族、新疆地区的一些民族等至今仍尚盘髻。且各具风格。侗族妇女喜欢将发髻梳到左耳部位,几乎盖住整个耳朵;黎族本地女子一般都在脑后盘髻,并任发梢自然下垂于肩部;傣族妇女将长发松松的拢于头顶或偏向一侧,然后梳成盘发,不少人还在盘发中抽出一段发梢作装饰;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交界地区的苗族妇女,有一种盘发,被称作大盘头,是用假发在头顶盘绕成硕大的发髻,再横一支发簪以固定假发,发簪与假发之间用布带相绑,假发在头顶松散下垂,齐肩盖耳,十分奇特。
[color=#6600cc]4.剃发[/color]
古往今来,人们多以女性有一头如云的秀发为美,殊不知,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以女性光头为美的民族。我国不少民族也有女子剃发的习俗。剃发又称髡发,旧时满 族女孩子未成年之前,除头顶后部留一撮头发,编结成辫盘于脑后外,其余头发全部剃光,直到成年方可蓄发。按朝鲜族习俗,女孩子未成年之前要梳齐耳短发,并剃光后颈头发。居住在我国云南省双江县境内的拉祜族,以妇女剃光头作为已婚的标志,因此凡是结了婚的妇女都剃光头。据说,当地妇女剃光头的最初原因是为了便于狩猎。拉祜族曾经是个狩猎民族,尤其擅长猎获凶猛的野兽。在那里,狩猎不仅仅是男人的事情,妇女们也要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过云,妇女们辫发很长,狩猎时,常常遇到被野兽抓住头发的事情。为了安全起见,男子把头发全部剃光,女子除头顶一小撮头发外,其余头发也全部剃光,久而成俗。云南勐海县巴卡囡和贺开两个村寨的拉祜族妇女认为剃光头既美观又利落,在那里从少女到老年妇女,人??过去亦有剃光头的嗜好,尤其是未婚姑娘,皆以光头为美;芒市地区的德昂族妇女,是将靠近前额的头发剃掉,脑后的头发梳成辫发,缠绕于头顶包头之上。瑶族金秀盘瑶的妇女和苗族大盘头苗的女子都曾流行过剃发习俗。 [size=2][/size]
[/color]
[/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瑶池碧落在2011-06-25 20:0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