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肥燕瘦”,美总是个主观且带有明显时代性概念,就像现代的女士服装一样,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款式出现。就梳妆穿着来说中国历朝历代的也总会有风格迥异的潮流趋势。
《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记载:梁朝全胜之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从容出入,望若神仙。这是对当时流行的男人审美潮流的一番简述,概括来讲,那个历史时期的男人总的审美倾向是:面白,瘦削,摇摇欲坠,很明显这三个指标综合到一个人身上就活脱脱是一个标准病人,由此我们也可以管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在这样一种潮流的涌动下,男色盛行自然不足为奇,本文不妨试举几个例子看看那个色彩缤纷的时代男风盛行的什么程度。
[attachment=11331021]
“断袖之癖”一词的创始人
《南史·长沙宣武王传》记载,王韶在年幼的时候便是庾信的性奴,也就是蓄养的雏妓(此风在唐朝也甚盛,尤其在文人中更是如此,不过与李白和白居易们不同的是,这里的王韶是男的),庾信对他喜爱尤佳,甚至在有客人来的时候也不让自己的女婢招待酒食而让王韶来侍奉(半分宠爱,半分炫耀)。在后来王韶长大后在庾信的提携下做了官,二人不在一处,庾信路经王韶任职的埕州的时候,在一次宴会上王韶对庾信表现的甚为冷淡,结果庾信恼羞成怒,竟然当着众宾客的面将桌子愤然掀翻,用脚踏在王韶坐的床上指着他鼻子说:“你今天的样子跟以前大不相同了”(潜台词是说:你衣食无忧了就把老子当初对你的宠爱全给忘了),其他不明白二人“故事”的人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就大发神经起来,错愕不已。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哀江南赋》是他的上乘之作),做出此等事来也算得上是性情中人(性中人和情中人)的敢爱敢恨呐!
还有更荒唐的,在电视上经常有有关于“情杀”的报道,这事儿在1500年前也有,当然,我们要说的还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事。
《南史·王僧达传》中记载王僧达同样有断袖之癖,他宠爱的对象是谁呢?王确——他的亲侄子!
可悲剧在于王确取向正常,不好这一口,为了躲避王僧达的性骚扰,王确甚至想搬家到永嘉,王僧达得知后羞恼不已,在感情炽焰的熏燎下他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理智——求爱不成便欲杀之!
于是王僧达便买凶让人在王确要途径的路上挖一大坑,等他掉下去后便将之活埋——够狠吧!
幸好他弟弟听闻了王僧达的阴谋后此事才得以善终!
《魏志·曹毗曹肇传》载有魏明帝曹叡与曹肇的暧昧关“曹肇有殊色,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常与帝戏,睹衣物,有不获辄入御账,服之径出。其见亲爱,皆类此也。”
《魏书》记载,前秦主苻坚与西燕主慕容冲亦是同志。不过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更为纠结,公元370年,前秦灭掉前燕,此时的慕容冲只有十二岁,与其姐清河公主一同被苻坚收蓄养幸。等慕容冲长大后与姚苌等合攻前秦,苻坚于385年被姚苌俘获,受缢而死。此时,身为西燕主的慕容冲率军入驻长安。
“魏晋风度”历来为后世所乐道,在这里面尤以“竹林七贤”为世人称颂,然而在那个鹿麈飘飞,玄风日盛,在讲求风度的外衣下却发酵着放浪旷达的性情的时代,竹林里的贤人们也有人喜于龙阳之好,有记载,向秀的妻子就曾看到过留宿他家的嵇康和阮籍发生性关系。
中医上讲一个人的审美是跟一个的体质状况有关的,一个活力四射中满生命激情的人往往会很难喜欢林黛玉一样的病态,而见到马变惊叫着说是老虎的王复,审美形态里不但很难容得住阳刚四射的光芒,而且甚至会演绎出很多闹剧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的人自然也包括男人,很多时候可能受社会角色分配的传统影响,男人们似乎并以刻意修饰外表为耻,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的方豚翁见方鸿渐照镜子就大为光火便是这种状况的一个缩影。
然而在魏晋南北朝那个兵戈频仍却怪杰跌出的时代偏安江左的“六朝人物”,南渡的文人在江南烟水的浸渍下,本应是为光复社稷而驰骋疆场的铮铮男儿铁骨却麈尾的摇摆中被演绎成西子湖畔的春柳般的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