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连子
[attachment=11331003]
金代时期满族先人梳辫发。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辫发。至清代,满族男人发式未变,把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圈,将留下的长发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于脑后。编辫时,在发梢加缀三股线穗,编结发中,为辫梢装饰品,称为“辫连子”,俗称“练子”。随着审美需求的进一步需要,又有了很具装饰意义的“熟(丝)线练子”。如发短者,在辫梢续编三股假发,以增辫子长度。辫根用粗线绳扎上。在辫子当中再编结三股辫穗子缀上,辫穗用黑色。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改剃光头。解放后,仍有极少数满族老人留发,如新宾镇石碑村上堡的满族李××,人称李小辫,一直保留辫发,直至故去。
满族人的这种发式与当时汉族男子的总发绾髻有很大区别。追本溯源,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祖先,终年以渔猎、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粗犷生活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梳妆方式。满族成年男子额前结短辫齐眉,脑后长发围颅盘环,这种发式也是便于山林中骑射。16世纪末叶,满族在关外起兵。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政权。连年奋战,一些投降过来的满族部落酋长和抢掠过来的明朝士兵纷纷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军心.明显区别明朝降兵和投降界限,主张清兵统一发式,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头前部剃成半个月牙式,只留颅顶后头发,在脑后编结成辫,长长的发辫绕颈下垂。
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其骨殖若无条件带回,发辫必将带回故里,隆重埋葬,俗称“捎小辫”。公元1644年定都北京后,清朝兵民带着这种发式入关。清朝统治政权为了在全国推行满俗,三令五申地强迫全国军民一律剃发易服。强权之下,全国的发式、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民族长期骑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剃发、垂辫以及旗袍、马褂、箭袖等遍及城乡四野。
满族男人的辫子平时垂于脑后背上,辫根辫梢均有头绳系扎。靠出卖力气吃饭的人若嫌干活时拖辫碍事,也可以一轮一轮地盘于头顶。清入关后,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对发式的审美由实用转向装饰。以前适用于游猎骑射牛活的发辫,在确立了统治地位的清朝皇亲国戚的生活中明显地落俗了,于是,在统一章服制度的前提下,大兴修饰发式之风。男子定期剃头,剃掉脑门儿和四周的头发,以露出靛青的前额,俗称“剃圈和”。剃头刀不大,但却锋利无比,据说最快的刀子,吹发可断。头发好者,又黑又密,辫子油光可鉴,拖于脑后,颇为自豪。头发次的或者岁数大、谢顶秃圈儿的,小辫子若一根干油条,背后一垂,大煞风景。于是,产生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假发:练子,即辫连子。将练子续进短小枯干的真发中。练子是用真头发做的,长二尺三尺不等,越粗越长越黑者,价码越高,反之,价则低。但练子仅可以遮遮丑,要想耀美排场,则只有用熟丝练子。“熟丝练子大辫子”,这在当时是非常讲究和时尚的。
熟线练子是用黑丝线做成的,二三尺长,下边垂三个黑穗子。练子是为了遮丑,不得已而为之。熟丝练子却是主动装扮,欲其美而为之。它们不是因头发稀少时才用,而恰恰用在发好、发黑的青春年少时。熟丝练子用时,分股和头发编在一起,垂在脑后的长辫梢上加缀五色丝线租黑丝穗子,使辫子加粗加长。辫子长者可及腰际或臀部,甚至可达到腿弯处。王公贵族还在辫子上坠以珍珠、宝石或金银坠角为饰,即可以限制辫子的随意摆动,又可以显示豪富和尊贵,是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标志。
身后垂着这么长的一根辫子,虽然看起来很神气,但行动起来却很不方便,常给日常生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老辈人曾讲过一个笑话:一个穿着团花大袍的很讲究的人正在戏台前看戏,忽然腹中有声,忙去厕所方便,慌忙中忘记收拾起熟丝练子大辫子。舒服罢再进场时,他往哪儿去,哪儿的人便往后撤,并齐刷刷地朝他观望,他以为是人们羡慕他的衣着打扮呢,禁不住四顾自炫。熟丝练子甩到了前面,他才发现辫子上沾了屎!人们哄堂大笑,他却羞得无地自容,仓皇中夺路而逃。
编发作辫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常见的一种发式,诸如: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都是辫发,即都梳辫子,但满族除承袭女真族的梳法,与其相同以外,与契丹、蒙古则又有不同,《大金国志》记载女真族是“金俗好衣白,辫发垂肩,与契丹异。(耳)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富人用珠金饰”。文中“异”所指契丹与女真族同样剃发,但所剃形式有所不同,契丹人发饰或者从头顶制到脑后,只留前额和鬓角的散发;或者只留前额右侧右耳上方一缕头发,散梳,其余全部剃光。而女真族的发饰则是半留半剃,从额角两端即两耳之上引一条直线,直线至前额部分全部剃去,只留颅后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露在外面。
作为女真人的后裔,满族人继承了女真族旧俗,男于的发饰与女真族完全一样。《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妇人辫发盘髻,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环,留脑后发,以色丝系之,富者以珠玉为饰”。金代女真人的发式风俗,经历了数百年,被其后人满族所延续下来、满族的男子直接因袭了女真人编发为辫的独特习俗,将头发半剃半留,剃去周围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以彩色丝线系结,再饰以金银珠玉等。
在萨尔浒同明朝的战争中,被努尔哈赤俘虏的朝鲜人李民寏在其所著《建州闻见录》中这样描绘道:“男胡皆拔须剪发,顶后存发,如小指许,编尔垂之左。”努尔哈赤非常重视这一习俗,凡被他攻占之地,男子发式必须划一,不分老少,一律剃发投降,并以此作为一种性利的象征。清朝定都北京之后,仍然如此。强令剃发,在全国引起震荡,不仅明末遗老遗少反对,一般的汉族百姓也难以接受,为此而毙命者不在少数。但终究强令难违,剃发之风最后还是遍及全国,清朝的男子已小分民族、地域,全部剃发垂辫。这种统一的半剃半留鲜的发饰,成了清代男子的发式特征,直到辛亥革命,清朝覆灭。这种发式才告结束。正如当时沈阳地区流传的民谣:“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读音:嘎)。”至此,我国男子始剪短发,终于步人了世界男子通行的发式潮流中。
燕尾
[attachment=11331004]
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旗头
[attachment=11331007]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旋而上为盘。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比较雷同。入关后,由于清政府实行的“剃发留头”的剃发令只限男,不限女,因而许多民间传统的女子发式得以保留。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女子发式被汉族女子所模仿;汉族女子发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满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满汉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极大的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高粱头”等等,其间名称不同,形式稍异。如“两把头”和“架子头”等。有的是在其他发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即保留了原来发式的基本形状,又在某些地方有所创新,如从“两把头”到“大拉翅”等。还有的在其他民族习俗影响下,即保持自己民族发式。
[attachment=11331020]
发式特征,又融进了其他民族的风格,形成了新的发式,如汉族的“如意缕”与满族的“如意头”。至于满族中老年普通妇女日常所梳的“高粱头”,则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至今在满族聚居地仍可看到:满族妇女的发式和汉族妇女的发式相比,显得高大和夸张,其艳丽夺目的效果使发饰在满族妇女的服饰中占有较为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满族妇女风韵独特的发式——“旗头”。
团头
[attachment=11331006]
“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一块瓦
“一块瓦”为满族儿童发式,即在颅前留一块瓦形发.还有俗称“三块瓦”发式,男孩在三至四岁时多留此发。在后头顶两侧及颅前各留一块瓦形发,其余全部剃去。满族儿童发式无男女之分,一般随着年龄大小而改变,其发式多种。小孩到八九岁时开始留长发,先留后发,再留前发。满族女孩子在幼童期间,因习骑射,所以发式皆同男孩子一样,剃去四周发,只留胪后发,然后编成辫子垂于脑后。到十几岁以后,不论男孩、女孩,一律编发辫,垂于脑后。不同的是,男孩半剃半留,女孩留全发结辫。
十五六岁进入成年待嫁阶段的女孩,开始蓄发或绾起抓髻,分别于额前左右两耳之上.或只梳一根辫子垂于背后。民间将梳辫的姑娘称作“留头大闺女”,即“家中有女初长成”的意思。女孩在未出嫁前,不准剪辫子,直到结婚才能改梳妇女发式。庄绰《鸡肋篇》卷上,对此有一段记载:“燕地(指金)其良家世族女子,皆髡首(剃发),许嫁方留发。”由此看来,这也是因袭女真族旧俗的结果。
在清代著名小说《红楼梦》里就有对这种情况的描写。如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中写道:因为给贾母庆八旬大寿,“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燕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侍候”。文中所涉及到的“小厮打扮”、“未留头的小丫头”,即指剃掉周围头发,只留脑后发的男装打扮的女童。此旧俗直到清朝中期仍得以延续,在东北满族聚居的地区仍可经常看到。
前刘海
[attachment=11331008]
额覆短发,谓之“前刘海”或“刘海”。“前刘海”本所谓雏发覆额,言幼女的幼发垂额貌。至光绪庚子以后,则不分年幼年长,额前大多留额发了。其式样也不完全一样,有平剪如一株线,也叫“一字式”,其长达二寸,一般都盖在眉间,也有盖住两眼的。有“垂丝式”,将发剪成圆角,梳成垂丝式,其状如垂丝如排须。还有燕尾形,有微作弧形。有似初月弯形等。到民国初年,更风行一种极短的前刘海,远远看去,若有若无,名叫“满天星”。
初时尚极短,后则“刘海”渐蓄渐长,有覆至半额者。至宣统年间则将额发与鬓发相合,垂于额两旁鬓发处,直如燕子的两尾分叉,北方人称日“美人髦”。又有在额发中置小木梳而以额发卷裹,使额上作隆起高卷状。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辫根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
满族未婚女子的这种蓄刘海的传统发式相传几百年来没有变化,不仅民间如此,即是皇宫选秀女时也不例外。据《宫女谈往录》中记载:慈禧由秀女初入宫时,和许多秀女一样的打扮,“脑后拖着条乌油油的大辫子。辫根扎着二寸长的红绒绳,辫梢用桃红色的绦子系起来,留下一寸长的辫梢,蓬松着垂在背后。右鬓角戴一朵红色的剪绒花,额前整齐的齐眉穗盖住宽宽的额头。白嫩细腻的脸颊像一块纯净的玉”。满族姑娘的这种打扮,从里往外透着润泽,使人看上去清纯、爽眼。
架子头
[attachment=11331009]
随着满族妇女发式的不断复杂化,其头式也逐渐的多了起来。架子头发式便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因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架子头”。梳妆时先将头发梳成两个横长髻,即将整个头发平分为左、右各~把,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再以铁丝或藤条做成骨架,外边缠上青绸、缎绒,形似簸箕的钿子戴在头上,再用两条黑缎带系于颌下,使钿子可以十分稳固的戴在头上这种“架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隆重场合时的盛装,摘下钿子,便是平时的打扮。但戴荆子的抓髻式发式是用本人的头发梳理而成,分量重的首饰根本戴不上去,只能插几朵鲜花、绒花等分量较轻的装饰性物品戴,限制了头饰的大量使用。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的繁荣,满族妇女的传统发式也开始出现了由小到大的变化,由实用型向审美型发展。
[attachment=11331010]
清中叶,是历史上称“乾隆盛世”的黄金年代。在此期问,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各种选用名贵材料制成的簪、钗、流苏、头花等首饰被源源不断地,牛产出来,这些做工精湛、式样新奇的首饰,极大地刺激了满族妇女追求美饰的心理。但要将这些金、银、珠、翠、宝石等珍贵材料制成的首饰戴在头上,分量相当可观,低垂的几乎于耳根齐的两把头就显出了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将这些华美的首饰戴卜去,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有铁丝拧成的,样子形如眼镜架(一),梳头时,把头唪固定后,再把发架横放在头顶,用左右两把头发交叉与发架绾紧。中间用一横型长簪——扁方固定,然后用簪、钗、疙瘩针等长挺首饰把发梢与碎发固定牢,这样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挺得住了。将头发盘结在架子上时,也常常因为头发不够多而需要充填上许多假发,使发式成为扁平型,双架或双角垂于两鬓间,脑后垂下一个似燕尾般的长发,清得硕亭《草珠一串》诗云:“头名架子太荒唐,脑后双垂一尺长”。诗下自注:“近时妇女,以双架插发际,绾发如双角形。曰架子头。”
架子头在梳理时比较复杂,要放发架,将头发分扎两把,左右互缠,插簪戴首饰等,所以在满族的富贵人家一般都有伺候梳头的“妈妈哩”。但满族妇女讲究自己动手梳妆,都以自己会梳架子头为荣。如果谁梳不好自己的头,就会受到长辈的责骂和周围人的嘲笑。至于伺候梳头的“妈妈哩”,不过是只管拿拿镜子,递梳篦,收拾梳头用具什么的。满族妇女那艳丽夺目的架子头,其梳理往往都是出自本人,即使皇宫妃嫔也不例外。北京故宫保存的道光朝《曼宁行乐图》中的妃嫔贵妇们的发式即是这种架子头。从图上看,陪同曼宁行乐于花园中的三位女子,每人头上都插戴着许多首饰和应时的鲜j花,两把头依然结实、稳固,高低适中。发架起到了不小的平衡作用。两把头后面及耳后垂发,梳理成扁平的燕尾。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整个头型看去,像个待飞的燕子。年轻人梳架子头,要多戴艳丽的首饰,显出青春活泼的朝气。老年人梳架子头,首饰要选择质地高贵的,从而更加体现出端庄、富贵。头上梳架子头,又插戴大量首饰,走起路来多了份节奏感,不但要保持上身直立收腹,还不容头部、脖颈大幅度地随意转动,有助于封建社会淑女形象的塑造。但梳此发式的均是上层妇女,普通民女则多把头发绾至头顶盘髻为尚。
大拉翅
[attachment=11331005]
康乾以后,由于受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满族j妇女一般均将发髻梳成“一”字形,俗称“一字头”、“如意头”等。清代中期,满族妇女的发髻样式逐渐增j高.“双角”也不断扩火,满族妇女发式由h两把头这种髻式发展到架子头,同时也是由自己头发梳理而成的发式逐渐发展到借用架子由真、假发相掺杂而成的发式,发髻上多插有各种饰物。其中有种名叫“扁方”的板状饰物,初时形状较小,到清代后期,特别是咸丰年间,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得更加高大和夸张,已演变为一种“高如牌搂”式的固定装饰,从而取代了用架子梳的两把头。
[attachment=11331011]
《阅世篇》曾载:“顺治初,见满族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架饰其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嗣后这种发式愈演愈高,至后期而为既高且大的形式,有人形容其头就像顶着一块小黑板者即指此式。这种牌楼式的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做成一顶“扇形”的冠,戴时只要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这就是俗称的“大拉翅”,是满族贵妇的发式。这些贵族妇女们头戴高高的饰物,再穿上她们习惯穿用的那种高底旗鞋,身材显得格外修长,走起路来也愈加稳重、端庄。
[attachment=11331012]
大拉翅,又称“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类似于现在舞台和影视剧中所见到的清代宫装样式,应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成,即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也留“燕尾儿”。这种发式清末流行于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所以东北一些地区叫“京样”或“宫装”。
[attachment=11331013]
“大拉翅”头饰是形似一个扇面的硬壳,约尺把高。里面是用铁丝按造头围的大小做一圆箍,再用布袼褙做胎,外面包上青缎子或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装饰性的大两把头,再插一些用青素缎、青绒、青直径纱或绢制的花朵。需要时,戴在头上即可,无需梳掠,不用时取下搁置一边。既起到美饰头发的作用,又摘戴方便自如,可谓两全齐美。大拉翅,形似大如意,勾在颈后的燕尾,也比原来的大,几乎挨到衣领上。因大拉翅以粗铁丝做架,承重性较强,上面设有插簪、钗、流苏、疙瘩针、耳挖勺、头花等固定装置,满足了同时佩戴众多首饰的需要。
[attachment=11331014]
满族妇女的这种发饰,是贵族妇女的专用发饰,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作清初贵妃形象,就绘有这种发饰。因这种发饰属于达官贵族阶层女性的盛装,所以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也常常以此为“礼冠’’戴在头上,好像汉族的“凤冠霞帔”一样,觉得荣华和富贵。直到清末,“大拉翅”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发饰,无论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其实上述的头式除贵族妇女外,很少有人在日常这样打扮。原因是既费时间又费劲儿,而且必须由别人帮助完成。梳好后不能随意俯仰枕靠,无论站或坐都要直着脖子,虽然漂亮但并不舒服。民间除在婚礼等隆重场合或年轻姑娘媳妇过年时梳外,很少能见得到。
两把头
[attachment=11331015]
“两把头”是满族已婚妇女最常见、最典型的发式。
“两把头”的雏形发式为“软翅头”。梳全发于头顶,束之以绳,分成两缕,各用红线绳缠成两把,长约三至五寸,呈八字形双垂于脑后,后来由竖垂脑后逐渐演变成横卧头顶,于是发展为“两把头”发式,俗称“高粱头”。
[attachment=11331016]
“两把头”为平髻,《旧京琐记》云:“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日一字头,又日两把头,大装则珠翠为饰,名日钿子。”这种发式梳时将头发束在头顶,用红绒绳扎紧,然后分成两绺,左右横梳二平髻,一若横二角于后,由于其形状像一如意横在顶后,因此也称作“如意头”,望之如“一”字,又称“一字头”。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为小高粱头,若戴上扇形发冠为大高粱头。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让它长长的扁扁的,压在后脖领儿上,使与头上扁方合成T字形。前戴大红花,侧面垂流苏,姑娘则两面垂流苏。梳这种发式,脖颈必须挺直,因为这种发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脖颈的扭动。早期绾发式样比较简单,仅将头发分两把束于头顶,再随便戴上一些鲜花或通草作为装饰,这样既不会使左右两个发髻有重量负担,又耐人寻味。后期因头饰不断增多,发式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化。
[attachment=11331017]
已婚妇女梳头时,把两鬓头发尽量往后梳,露出绞过的方鬓角(旧时女子出嫁都要把额头的毛发绞掉,形成方鬓角,俗称“开脸”)。两把头在满族妇女中被广泛接受,但遇有喜丧诸事,发式也会有明显的变化。在遇到丧夫时,已婚满族妇女会散开两把头和垂于脑后的燕尾,只用青布条把头发在脑顶草草地扎成一束,再分成两绺,松散地在头正中盘一下,余发任其散落下垂。外用包头的白布宽带绕头缠一圈,结于脑后,布带的两端长长垂下。人们一看到这种发式,就知道有重孝在身,死去的一定是其最亲近的人。这种发式在满洲风俗里被叫做“折头撂双辫”,是丧失丈夫的发式。要是儿媳为公婆戴孝,则分男左、女右,折头撂单发辫,以示区别。
[attachment=11331018]
姑娘结婚时要用线类物品将脸、颈鬓部汗毛绞掉,叫“开脸”,并修整双眉,开始“上头”,即梳头翅儿,也就是两把头。在满族妇女中“上头”为已结婚的标志,年轻已婚妇女均梳这种头,现在六十岁以上的满族妇女多这样梳妆过。在满族人的喜事中,按满洲习俗,新娘一下轿即被四位“全福人”拥进洞房.换衣,上头,开脸,同时戴上双喜扁方和红绒头花。在满族的各个部落中,新娘上头的仪式大同小异,各有特色。如在满族的恰喀拉人中,新娘的“两把头”是由母亲和婆母一起梳成的。新娘离开家的时候,尚未梳妆,还是留着长发的姑娘。在新郎家举行婚礼之后,才给新娘梳妆。梳妆是由额娘(母亲)和额穆格(婆母)共同完成的,如婆母是寡妇,从此刻起便不能再说话。梳妆开始,母亲和婆母分别坐在新娘的两边,每人只梳“两把头”中的一个发髻,边梳边说吉利话。比如妈妈给梳左侧时要念叨:“挽左.髻,喜气满堂。”婆母给梳右侧时也要念叨:“梳右髻,’福寿绵长。”梳完头要戴头饰,母亲给戴支钗,要念:“插地钗,情深意重。”婆婆给戴只凤,念道:“戴只,凤,龙凤呈祥。”在民间,也有仅在婚礼的当日,在头上挽成一丫髻,插戴绒花,象征富贵荣华。“两把头”原只是普通旗女的发式,后来汉族妇女也有模仿的。
[attachment=11331019]
[ 此贴被素净淡雅在2011-05-10 21:2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