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270 回复:4

[人文通史] 燕京八绝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秋靖寒

ZxID:1219036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竹伊哝哝
惜福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10 0
燕京八绝
— 本帖被 灬千ヽ 从 素材组工作区 移动到本区(2011-02-14) —
[backcolor=#ffffff][table=90%][tr][td]
[color=#66cc66][b][size=4]雕漆[/size][/b][/color]


[b][color=#0000ff]雕漆的历史及制作工艺[/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www.godpp.gov.cn/wmzh/2008-07/30/xin_25307053009423433241545.gif[/img] [/align]

雕漆是北京特有的工艺,被成为“燕京八绝”之一。清代的雕漆工艺纹样更加细腻华贵,往往集绘画、雕刻和漆饰工艺于一身,创作出了难得的精品。

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雕漆的颜色有红、黑、黄、绿等多种色彩,其中以红为主,所以雕漆又叫“剔红”。但清代的雕漆工艺最大的成就还不是“剔红”,而是“剔彩”。重色雕漆当时很流行,但色彩和雕刻技法都比明代有很大的进步。漆色虽仍以红、黄、绿等为主,但较明代更加丰富多彩,同为黄色,开始有了正黄、土黄、橙黄之分;绿也有墨绿、草绿、正绿之别,最主要特征是出现了紫色漆。

    不同色漆锦地的运用也是这一时期重色剔彩工艺艺术成就的体现。此外,堆色雕漆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种技法常用以表现主题画面,像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波涛中的海兽、鱼龙等题材,就多用增色法表现,常见的作品以剔绿漆表现海水,雕红漆海兽、鱼龙、人物形象,清中期剔彩《海水落花张果老渡海桃式盒》,就是这种技法运用的典型作品。

    乾隆时期的剔彩漆器,在雕刻刀法上有两种风格:一种是既有元末明初浑厚圆润的特点,又具明晚纤巧细腻、刀锋显露的风格,往往一器之上既有磨工又见刀锋,多根据物体和纹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刀法;另一种是以刻竹技法雕刻漆器,这可是前所未见的。乾隆初年,弘历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刻竹名匠从事雕漆,把竹刻的奇俏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带到雕漆中来,使乾隆雕漆立刻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的特色。


[b][color=#0000ff]雕漆溯源与发展[/color][/b]


雕漆工艺和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和风格演变过程。史料记载,雕漆始于唐代,兴于宋、 元,盛于明、清。据我国目前仅存的一部历史漆书,明代名漆工黄成著、杨明作注释的《髹饰录》记载:我国唐代已有"剔红"的制作,刀法快利,古朴可赏。当时"剔红"是主要的品种。此外,还有剔黑、剔黄、剔绿等,均属于雕漆范畴,只是所涂颜色和表现方法有所不同。 
  
宋、元的雕漆工艺,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刀法藏锋不露、磨工圆滑的风格。宋代雕漆实物留世极少,不易见到。元代有名漆工张成、杨茂两家的作品,我国现有珍藏。他们的作品是元代雕漆风格的代表,并对后代雕漆艺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宋、元的雕漆一般为锡胎和金银胎,品种以盒为主。刀法灵巧,刀口圆滑,花卉图案多为"死地花"(即不雕刻锦纹图案的花卉),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浑厚古朴的印象。 
  
至明代,雕漆工艺发展很快,是我国雕漆艺术成熟的时期,并以明永乐、宣德两世为最盛。当时的雕漆名手,都是世代相传,如张成之子张德刚,杨茂的后代杨埙,都成为技艺高超的名匠。明朝统治者为了享乐,于明永乐年间在北京设有果园厂,是当时宫廷制造雕漆工艺品的大型官办手工业作坊,制作出的工艺品供宫廷使用,生产的数量很大,技艺制作在继承宋、元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当时的雕漆制品,仍以红为多,朱红含紫,稳重沉着。品种也以盒为多,盘、匣次之;小件较多,大件较少。制胎则以木胎、锡胎为主,也有金银胎。在图案方面,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的题材较多,这与元代花卉、锦地的做法大不相同,其刀法流畅,藏锋清楚,较宋、元两代的刀法变化要多,雕刻工细,表现形象生动。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在北京故宫、上海和南京博物馆都有珍藏。 
  
清代的雕漆工艺品,大多数是在乾隆和嘉庆年间所制。在乾隆年间,由于皇帝本人喜爱雕漆制品,因此,大力提倡生产,宫廷所用的雕漆品种繁多,这样便使雕漆生产在乾隆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当时的雕漆制品,品种丰富,大屏风、桌椅、小盘、小盒、小瓶、小罐都有。以木胎、锡胎为主,也有用脱胎的,造型精致,富于变化,颜色也增多,并且还有与玉石镶嵌结合而成的产品。图案方面,除花鸟、人物外,开始有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在构图上绵密多层次,以多见长,和明代不同的是不注重磨工,但是,具有严谨、精致、华丽的特色;以花卉题材为多,有穿枝过梗、自然灵活、层次鲜明、立体感较强等特点。 
  
但是,繁荣一时的雕漆,在乾隆以后却逐渐衰退,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已无官营作坊,技艺几乎失传。后由于清宫内需要修理雕漆工艺品,民间雕漆又兴起。当时有油漆彩画艺人萧兴达、李茂隆等,他们从清宫内需要修理的破损雕漆品上得到启发,并合作创办了雕漆作坊,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下半年,在北京剪子巷开业,取名"继古斋雕漆商会"。"继古斋"的意思就是要继续中断了的古老的雕漆事业。他们自己动手研究制作和仿制清代雕漆,并招收徒弟,经过几年的努力,将清代雕漆的风格继承下来,并有了一些提高,其技艺超过了乾隆时期,并有明显的北京地方色彩。刀法棱角清晰,题材以花鸟龙凤、山水人物、吉祥图案为多。萧兴达、萧乐安、李茂隆等人制作的"群仙祝寿"大围屏,曾在1914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从此,北京雕漆扬名国内外,一度又出现繁荣的局面。对于北京雕漆的恢复,清末时期的"继古斋"在雕漆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并对近代北京雕漆技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雕漆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1920~1934年之间,雕漆作坊发展到几十家,从业人员达500多人。产品以造型大方、胎型规矩、漆色鲜艳、雕刻精细、锦纹多样而著称。当时有代表性的较大作坊仍是"继古斋"。"继古斋"的发展是从招收第一批徒弟开始的,接着又招收第二、第三批徒弟。第一批徒弟是"永"字辈,第二批是"宝"字辈,第三批是"增"字辈。由于"继古斋"的生意兴隆,相继又发展起来一些别的字号,如"德成雕漆局"、"中和雕漆局"等,一时从事雕漆的作坊竟有五六十家之多,德成雕漆局"专门制作仿明产品,使雕漆工艺更加丰富起来。 

从清末到民国,以及解放初期的雕漆名艺人,大都是由"继古斋"雕漆作坊学出来的。"继古斋"开始是工商业经济,后来发展到专搞生产,依靠国内商行推销给外商。这些商行有"仁立洋行"、"德兴商行"、"华真洋行"以及专门经销古玩的"青山居"等。由于工商分开,一时促进了雕漆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员也不断分化,由大的老作坊分出小的新作坊,也有的艺人觉得自己单干更合适,就成了专给商号或作坊做"包活"的独立劳动者。所以,"继古斋"虽然一度发展很快,但始终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厂,最兴盛时也不过是50人左右。其他作坊有的十来个人,有的三五个人。 
  
1951年4月,由44名雕漆手工业劳动者组成北京雕漆生产合作社。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雕漆工艺品出口数量也逐渐增多。1958年北京雕漆生产合作社正式转为北京雕漆厂,职工人数由原来的40多人发展到512人。 
  
雕漆在雕刻技艺上也有新的发展。过去一般是平雕,现出现了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用漆的颜色也比过去大为丰富;雕漆花篮盘"是一件用浮雕、镂雕、立雕技术相结合而制成的新型产品,它不仅进一步表现出雕漆手法,也扩展了新的内容。它是模拟竹编花篮形象浮雕而成,篮中的花有月季、牡丹、桂花、梅花等,花瓣、花蕾、花叶、花枝相间交错,姿色万千,是通过立雕、镂雕而成的,仔细观赏,整个花篮突破画面,有很好的立体感,宛如一簇盛开的鲜花。这件作品是雕漆技艺进一步提高的代表作,受到工艺美术界高度的评价,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上被评为优秀作品。又如"雕漆球",可以说是雕漆新工艺、新造型的体现。它是用多种漆的颜色套雕的多层漆球,层层都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球的每一层都可以灵活地转动。 
  
雕漆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多数产品从设计到出厂要半年时间,高档产品则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是由于在雕刻以前,需将调配好的漆料反复多层地涂在胎型上,待漆半干时(由液体变成固体),才可用刀在上面雕刻出各种图案、纹样,并衬托以各种精美的锦纹,使漆层具有浮雕效果。由于所用漆色和技法不同,分别有剔红、剔黄、剔黑、剔彩、剔犀之称。两种或三种色漆以一定厚度交替涂在胎型上,然后按一定的角度刻出云头或回纹等图案,在刀口的断面上可以看出不同漆层的叫剔犀。目前,北京雕漆以剔红、剔黑为主,其他如红底黑花、黑底红花、黄底红花、绿底红花以及黄、绿、红三色的剔彩也常见。


[align=center][img]http://beijingww.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8/12/08/bjwwjb2008120842.jpg[/img] [/align]


[b][color=#0000ff]雕漆原料与辅料[/color][/b]

[b][color=#ffcc00]漆料[/color][/b]

制造雕漆漆器的主要原料是大漆,又名生漆、土漆、天然漆、中国漆,是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浅灰白色液体树汁,漆树野生,在我国生长区域广泛。生漆干燥后具有抗热、耐酸、耐碱、耐潮、耐磨等天然优良特性;干锢后具有极具韵味和柔和的光泽,显得明润透体。在原生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可以得到制作漆器需要的各种漆料。 
  (1)净生漆:是对原生漆进行物理性能净化后所得。
  (2)加潮漆:在净生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净水,用来补充原生漆在采割、运输、储藏过程中蒸发掉的水分,保持大漆原有的化学成份,使大漆的性能稳定不变,这样的加潮漆才能用来调制漆灰与调制其他色漆。
  (3)罩漆:是由加潮漆添进适量比例的熟桐油调制而成,增加了漆质的柔软性和可雕刻性,它是配制各种色漆的基本成份。
  (4)彩色漆:是用罩漆加各种化工颜料,均匀搅拌压研而成的各种颜色的漆。原北京雕漆厂可以调制近百种不同色调的颜色漆。传统上以红、黄、绿、黑漆为主,在其上雕刻分别称为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另还有剔犀、剔彩的雕刻。
  (5)退光漆:又称推光漆,素漆,为半透明漆。在雕漆制品中用量较少,主要是在不进行浮雕处的次要部位的装饰,俗称"做里子"。
  (6)金脚漆:又称为金胶,浑金漆、贴金漆,油光漆。用干快净生漆加适量比例的熟桐油,搅拌均匀即可。主要用来粘贴金、银箔,金银粉。
  (7)霸王鳔:又称漆鳔,漆胶。用净生漆与白色面粉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主要用来制作脱胎器,糊布,或用以粘接剂用。

[color=#ffcc00][b]桐油[/b][/color]

雕漆工艺的制作,除去主要原料大漆外,桐油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桐油,是从油桐树的果实中压榨出来的植物油,色透明微黄,主要用来涂饰木器胎体,目的是防止潮湿之气侵入木料内部,充当隔离剂;生桐油还用来配制其它的漆料、油料;在雕漆中主要用来配制罩漆。
  
各色颜料:雕漆漆器的色调,是有一定的传统习惯,雕漆的颜色,是由于在大漆中加入了不同的颜色。雕漆的传统颜色是红、黑、黄、绿,最常用为红色。但由于颜色用量的不同,各种颜料的配比也有差别。一般包括下列颜料:银朱、天然朱砂、丹红、绛矾、石黄、汉沙黄、钛青蓝、靛华、钛白粉、石青、石绿、漆绿、钛绿、烟煤等。
 

  胎料: 
  (1)铜料:北京雕漆使用铜料是为了制造内胎。由于铜材有压延性,可塑性,适宜于各种形体的制作;铜材硬中有软,又适合铜漆吻合的需要,且易于抛光擦拭,所以铜材成为制造雕漆内胎的最主要的原材料。使用铜料的雕漆制品,大都是瓶类、罐类、盒类、洗类、炉鼎熏类等,以圆体形的内胎为多数。目前,北京雕漆使用的铜材,主要是国产的,以洛阳地区较好,也有一定的进口铜。
  (2)木料:雕漆漆器使用木材制造内胎的历史是很悠久而且大量的,在现在也应用得非常广泛。木料最好是陈年旧料,不容易发生干裂和变形,而且不同的雕漆制品的木胎对木料要求也不一样,还因雕漆品在制作过程中,要几十次、上百次地进入湿热窨箱,又要进入烘干火箱四至五回,所以对木料的选择和挑剔是必不可少的。如屏风、家具等,要采用上等红松,雕漆串珠则用杨木、柳木、枣木为好,还有的木胎需要使用硬木,如梨木、榆木、紫檀、红木、沉香木等。
  (3)夏布:属于麻的织物,包括麻、麻布,也是雕漆制胎中不可缺少的主料。夏布与生漆、生漆灰、霸王鳔,一次次、一层层有规则的在胎体上糊压,待夏布漆灰的胎模干固后,便可以剥毁内部胎体,于是内空外实的完整的夏布胎体,就被脱制出来--脱胎。福州脱胎漆器几乎全部采用脱胎工艺制造内胎,北京雕漆漆器中,有些是采用脱胎的,主要是用在异型立体造型上。


[b][color=#0000ff]雕漆品种[/color][/b]

雕漆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品和陈设品两大类。日用品有文房用具(盒、盘、匣)、酒具、烟具、灯具、首饰等。陈设品有屏风、茶几,以及80年代以来新创作的镶嵌象牙、玉石、贝壳的立体蹲兽。按照入漆颜色和技法分,雕漆又有剔红、堆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等品种。
 
剔红是以银朱入漆而成朱漆,是唐代以来的传统品种,主要产地在北京和江苏扬州。堆红是以灰漆堆成一定厚度后,在灰漆层上雕刻花纹,然后通身涂饰朱漆,将灰漆罩覆在下面,又称罩红。堆红类的作品,花纹臃肿,缺乏生动感。 
  
剔黄是以石黄入漆而成,并以朱红色为锦地。剔绿为绿漆制成,但通体为剔绿的雕漆极少见,大多以朱红、黄色为锦地。剔黑为黑漆制成,风格敦朴古雅,有的以朱红色为锦地,朱黑两色强烈对比,风格庄重;有的以黄、绿色为锦地。剔彩是在器物胎骨上以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涂饰,每层各涂若干道,使各漆层的颜色都有一个相当的厚度,然后根据图稿,细心雕刻,剔除其他色彩的漆层,保留或露出所需要的色彩漆层,并在上面雕刻花纹,如红花、绿叶、紫色树枝、黄色果实、黑色山石等,使作品表现出各个漆层的不同色彩,五色缤纷。 
  
剔犀定型于宋代,是以朱、黑、紫、黄等色漆(一般都用 2种色漆)在器物胎骨上先后有规律性地逐层涂饰(每一漆层都由若干道色漆组成,各层厚薄不一致),积累到相当厚度后,用刀在漆层上雕刻图案花纹。在漆层的断面,可以看见有规律性的不同色彩漆层。剔犀主要产于山西新绛,技法多变,有黑间朱线,即以厚的漆层为主,间以薄的朱漆层;有红间黑带,即以厚的红漆层为主,间以薄的黑漆层;有雕?,即红、黑二色漆层厚薄相等;有三色更迭,即朱、黄、黑三色前后重叠。雕刻的图案大多为剑环、绦环、重圈、回文、云钩等。

[align=center][img]http://www.wallcoo.com/ad/The_Palace_Museum_Treasures/images/288.jpg[/img]

乾隆款枫叶秋虫雕漆带座盒[/align]

[b][color=#0000ff]雕漆制作过程[/color][/b] 

雕漆以剔红、剔黑为主,其他如红底黑花、黑底红花、黄底红花、绿底红花以及黄、绿、红三色的剔彩也常见。雕漆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艺是:
  1.设计
  根据客户需要或设计师的创作进行。具体设计又分两种:一是造型设计,如瓶、罐、盒、盘等,现在又发展了实用品,如家具、立体兽类等。二是图案纹样设计,根据造型特点,设计出山水人物、花鸟、龙凤等外观图案。
  2.制胎
  根据造型设计制成胎型,称为制胎。解放前的北京雕漆,继承明、清两代的传统工艺,一般都用木胎、锡胎和脱胎。解放后北京的雕漆多以铜为胎,内壁用珐琅釉作里。家具和立体兽用木胎或脱胎,而且用黑退光漆作里。这样不仅美观,而且可防止胎型受潮和变质。
  3.光漆
  在做好的胎型上反复涂上漆层,称为光漆。第一层漆涂上阴干后,再涂第二层,如此反复,达到工艺所需要的厚度为止。一般产品涂漆数层,厚约6毫米。
  4.画工
  将设计好的图案和纹样画在光漆后的胎型上,称为画工。画工的主要用具是毛笔,画时要求线条流畅,图案清晰,力求符合设计原样。较大批量的产品采用制版复印的办法,但还需进行补画才行。
  5.雕刻
  图案纹样画好后就可以按照所画图案进行雕刻。雕刻是制作雕漆产品的一个重要环节,雕漆产品的艺术性是通过雕刻技艺体现出来的。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雕刻刀,雕刻的基本刀法很复杂,它不像画家的笔那龙飞凤舞,泼墨撒彩,挥毫自如。雕刻必须做到:层次分明,刀法利落,底要平整,线要规矩,锦纹均匀,一丝不苟。
  6.烘干、磨光
  将雕刻后的器皿放入干燥室内烘干,使其坚固。磨光要求色泽光润,藏刀不露。经过磨光,一件完整的雕漆工艺品即告完成。雕漆的品种有上千种,主要有瓶、罐、盒、盘、烟具、茶具、酒具、家具、灯具、文具、挂屏、围屏、插屏、壁画、炉、鼎、熏、壶,以及立体鸟、兽、佛、仕女、现代人,还有小件首饰、珠子等。
  雕漆的风格是:雕工细腻,造型别致,古雅大方,品种丰富多彩,富有变化。它在表现人物形象、室内室外景物的层次深度上,都有独特的效果。



[b][color=#66cc66][size=4]牙雕[/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6-11/20/xin_212110320082344114781.jpg[/img] [/align]

[b][color=#0000ff]象牙雕刻历史及技艺特点[/color][/b]


牙雕旧时又被称为“皇家工艺”,产品主要作为皇家贡品。北京牙雕以仕女、老人、佛像、器物、花卉等见长。早期的牙雕仕女,人物动态变化不大,被叫作“棍子人”。后来北京牙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作品出现了组雕或群雕等形式,雕刻技法上也吸取了多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这为大型牙雕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条件。而同玉雕一样,大制作的巨制往往最能表达牙雕工艺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

    中国象牙雕刻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北京黄土坡出土的战国墓中发现过象牙梳子。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做象牙制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游”。建国后,京城象牙雕刻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牙雕艺人杨士惠,郭沫若先生亲笔为北京象牙雕刻题词“国之瑰宝”。京城牙雕作品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金杯奖,如“天女散花”、“遵义会议光辉照前程”等一大批牙雕作品被列入国家艺术珍品永久收藏,同时远销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我国加入了“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京城象牙雕刻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传承着这门民族传统工艺。近几年,由年富力强的工艺大师制作的“日月观音”、“韩熙载夜宴图”作品鉴定为工艺美术珍品,获2002年世博会的金、银奖。同年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八十七神仙卷”牙雕作品。



象牙与一般的牙齿不同。其表面没有珐琅质覆盖。非常怕酸。强酸可以将它腐蚀,弱酸亦可使其软化。如将象牙放在醋酸中浸泡,就可使之变软,再用刀或其它工具,旋以雕刻加工,往往就事半功倍了。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光泽柔和,牙纹细洁,很自然是制作高档工艺品的天然好材料。象牙自牙头开始,有一小黑点,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管口部心,称之为心。如果我们把象牙尖横断切开,就可以发现象牙的心。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b][color=#0000ff]牙雕起源[/color][/b]


牙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北京黄土坡出土的战国墓中发现过象牙梳子。辽、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为皇宫做象牙制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游”。

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牙雕制品。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有象牙镂雕刻筒、象牙梳、象牙珠、象牙管等精美工艺制品。新石器时代的匠人们已经懂得使用阴刻、镂雕,甚至圆雕等种种技法来表达他们的意念。他们的作品因为没有任何传统束缚,所以都是大胆和富有创造性的尝试。这些史前的牙雕,充分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对雕刻艺术的各种理解,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原始人类的创作才华和表现力。



[b][color=#0000ff]牙雕种类[/color][/b]


一般而言,牙雕刻艺术分为人物、动物、花卉及风景四个种类。其中牙雕人物题材主要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及历史名人。从类别上可分仕女、罗汉、佛人、武人及历史人物等。人物画稿一般以白描的手法,表现出人物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姿态、衣饰的形状等,有出处的还要着重刻画人物的身份特征,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牙雕花卉一般以花为主,以鸟、蝶、蜻蜓、青蛙等作陪衬,雕刻具象有牡丹、月季、菊花、玉兰、碧桃、松、竹、梅等,托件整体造型上有花篮、花瓶、竹筒、折扇、假山等,起到了主角与陪衬体很好的搭配作用。牙雕动物题材主要有林中虎啸、深谷狮吼、雄鸡报晓、鱼跃荷池等等,其中十二生肖在牙雕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牙雕中的风景题材一般表现山水、岛屿及日月风云。嶙峋的山石、斑驳的海岩、滚动变幻的云朵是牙雕艺人尤为喜欢的挥刀具象。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品达12件以上,其中有刻纹牙雕片、牙雕鸟纹蝶形器、鸟形圆雕匕以及牙雕蚕纹盅形器等,都是先在截取好的象牙材料上错磨出器物的雏形,然后进一步加工雕刻而成。其雕刻技法主要是阴线刻,既刻有直线的,又刻有曲线的,不公表现几何图形,更表现生动的动物形象,最为精彩的是“双鸟朝阳”纹蝶形器、鸟形圆雕匕。“双鸟朝阳”纹蝶形器的正中部位是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炽热的火焰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太阳左右两侧一对小鸟,昂首仰尾,向着太阳振翅欲飞。

对称和谐的构图,流畅的线条,烘托出一派欢快活泼的气氛。这是早在金属雕刻工具尚未出现之前的石器时代的雕刻艺术品,先民们以及简陋的工具雕刻出如此生动的形象,不能不令我们惊叹和钦佩,原始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鸟形圆雕匕是用错磨成条状的象牙雕成的。

鸟首在匕的柄端,作稍稍下倾状,匕的正面和侧面均以直线和短斜线,象征着鸟的双翼和羽毛。整体采用圆雕和单线阴刻技法,概括地表现了静止状态猛禽的形象。匕在古代是一种进食餐具,如此巧妙的构思以及完美的圆雕形象,反映了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技艺和高度的艺术想象力。牙雕中的鸟纹图像反映了河姆渡人对鸟所具有的特定审美意识。



[b][color=#0000ff]牙雕发展[/color][/b]


在中国诸多工艺美术中,象牙雕刻是具有独特风华的一门。象牙属于有机质、表面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成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的结合。

最初的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牙雕工艺就极其发达,后历经汉、唐、宋、元、明代,牙雕工艺更为精湛。

清代,是牙雕工艺的鼎盛时代,牙雕与竹、木、角、金石等小件雕刻一样,成为几案上陈设珍玩。清代前朝,象牙雕刻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不论在生产技术或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发展。中期以后,象牙雕刻艺术创作方面走向了繁琐堆饰。当时,象牙雕刻分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两类,宫廷制作者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的章法。虽然如此,但两者是没有绝对区别的,许多宫廷牙匠都是从民间直接招募的。清代的象牙雕刻已基本形成江南与广东两大艺术流派。由于文人雅士的偏爱,立意清新典雅的作品出现了,为了获得好的作品,一大批文人画家不仅设计构图,还直接参与雕刻,使牙雕的风格出新的变化。

总体而言,牙雕刻发展至清代,已逐步向“小品雕刻”的趋势发展,大件牙雕已不常见。文房用具理所当然地成了牙雕工艺的主要部分。主要以文玩、装饰品为主,笔筒、笔架、砚台、墨盒、水墨、镇纸以及一些文具盒、印盒、画托等都比较常见,这些象牙小件多以文人故事、花鸟图案,吉祥题材为装饰,有着浓郁的文人气息。象牙雕刻成为文人士大夫以及官宦贵员的案头把玩。

清代,牙雕的实用品不是牙雕工艺的主要部分,但决不是完全不生产,也偶然生产,只为少数贵族服务,品种也只是筷、扇子之类的小件作品。其他还有灯、冠架、鞋拔、鼻烟壶之类的。



[b][color=#0000ff]牙雕技法[/color][/b]


[b][color=#ffcc00]圆雕[/color][/b],一般采用整段象牙为雕料,雕刻成立体的造型。这种表现手法要求雕刻者有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一般一些桌案摆件和人物类雕像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清代的圆雕人物,风格稍显繁琐,已比较注重衣褶的刻划,更增加质感。牙雕“持经观音”,手持经卷,闭目而坐,其形容仪范体现出观音菩萨的清净端庄、慈悲的道德风范。坐像虽小,但雕像特别注重衣饰的刻划、线条明显增多,刀法流畅但稍欠浑厚,与明代牙雕人物风格迥然不同。

[b][color=#ffcc00]浮雕[/color][/b],是在平板材上表面立体的层次的雕刻方式,在造型上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和半立体效果。浮雕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造型形式,有浅浮雕与高浮雕之分。浅浮雕是阳纹雕刻低于高浮雕而又高于薄地阳文雕刻法,属于平面雕刻,但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大多数的象牙雕刻都有运用此法。高浮雕,是介于圆雕和平面雕之间,属一种半立体的雕刻形式,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如牙雕渔樵图笔筒,用高浮雕法作山水、渔樵、牧童,画面呈立体形于平面之上,浮雕效果十分突出。

明清以来,竹刻艺术极其繁荣,竹刻技法被较多地运用于牙雕工艺,再加上部分名竹艺人加入牙雕工艺之中,更加丰富了牙雕工艺的技术。如竹刻的[b][color=#ffcc00]毛雕法[/color][/b]被运用到牙雕工艺,朱家*先生认为明代象牙器物,如文具、酒筹等,画上雕刻文字,图画多用毛雕法。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岁寒三友”纹笔筒就是毛雕法雕竹、梅、兰、石,阴纹细刻如毫发,画面紧凑而不拥挤。又刻行楷七言诗一首:“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白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另有天地非人间”,充满着文人味。而“松荫策杖图”笔筒则仿竹雕铲地法,将花纹以外的刮去,使主纹微微高于平面然后在上面作雕饰,这种刻法被称为薄地阳文、“减底法”。这属于阳刻但又结合阴刻的技法完成。例如刻人物时,先以此法作出轮廓,再在轮廓面上以阳刻的手法刻出面目等。


早在元代时,牙雕刻普遍使用透雕技法。[b][color=#ffcc00]透雕[/color][/b],在平板材料上按设计图样进行拉花镂刻,再结合浮雕手法进行雕刻,形成剔透玲珑之美。透雕成熟为镂雕的重现基定了基础。

[b][color=#ffcc00]镂雕[/color][/b]一般要综合运用拔镂,透雕技法才可实现。镂雕的技法宋代已有,适合于象牙球的雕刻,象牙球古称“鬼工球”,乾隆时期象牙球已发展到镂雕十三层了。镂雕工艺极其复杂,需要艺人有着高超的技术与素质才能完成。制作象牙球工序:先经锯工开料,次由车工车成圆球,再车成里外自由转动的若干层,由雕工在“板面”的牙球最外一层雕刻花纹,凿工把里层逐层凿成精细的各种图案,最后转磨光亮,配上牙球座子,成为成品。牙球工艺在清代获得了大发展,这种技艺发端于广州,是广州象牙雕刻中常用的手法。

至清代,镂空雕不仅仅用于象牙球的加工与制作,还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牙雕摆件的装饰。而同时,镂雕与浮雕结合运用,成为清代小件器物雕刻的特征。如这件镂雕方盒,盖及盒四边镂雕透空锦地,中间开光部分,浮雕人物花卉纹饰。底板由极薄的牙片镶上,四足上饰有兽面纹,既具有富丽华贵的气质,又体现出雅逸清新的风貌,非名匠数月之功不能完成。

清代,牙雕工艺水平已十分高超,技法已十分完备,但也造就了清代牙雕逐渐走向繁复的趋向。制作装饰精细而略带琐碎,这是清代牙雕工艺的总体趋向,虽雕工精细华丽,但又略带繁杂,发展至近代尤为突出。

譬如透雕人物塔式瓶,由多层组成宝塔形,顶端为圆钮形式屋顶,揭盖为空腔,两侧各附一兽首衔环耳,内凹底,另附加海梅木嵌银丝底座。瓶圆身透雕六层,除三层为暗八仙花纹外,其余数层为人物,其中有八仙和十八罗汉等,人物多达百余人,神情动态,皆不相同,在每层主纹之间,以回纹、菱形纹或莲瓣纹间隔,使画面层次逐渐厚重。

另有一项独特的技艺——[b][color=#ffcc00]象牙编织[/color][/b],在清代获得较大的发展,它是将象牙劈丝,磨光后再行编织而成作品。象牙劈丝技艺,在汉代就有,从此一直没有间断过。劈丝是编织中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它利用象牙细纹的纹理和具有韧性的特点,将象牙浸泡在特制的药液中,待其软化后,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牙片薄弱如纸,呈半透明状,再将牙片打磨光滑呈现出洁白光泽,再行编织,品种有象牙席、宫扇等。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很少采用这项技术,广州遂成为象牙编织的主要生产地。此项技术耗工费时,制作难度极大制成品价值相当昂贵。至雍正朝,雍正皇帝有感于它的制作劳民伤财,而其功用只是为了奢侈斗富,乃下令禁止制作牙丝制品,从此,这项工艺逐步衰落,直到失传。象牙具有良好的恒温性能,比起竹,草等材料制成的席小,更为凉爽宜人。象牙编织席,现存世二张,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b][color=#0000ff]牙雕工艺特色[/color][/b]


牙雕重雕工,以镂空、透深的雕刻技法闻名于世,在长期的工艺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艺。广州象牙雕纤细精美,玲珑剔透,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雅俗并举。作品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整体布局繁复热闹,不留空白。象牙雕刻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地镶嵌于一器之上,使图案更富于层次,同时刀法见棱见角,华丽而美观。

牙雕刻花色品种丰富多彩,雕刻技艺精湛细腻,具有优良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何种制品,都是纵深透彻,精巧玲珑,技艺上擅长镂空、透雕等表现形式,在雕刻中别具一格。

雕刻艺术家们用一块完整无缺的象牙料,镂空成各种规格、层数不等的圆球,象牙球最小的仅二三层,最大的有40多层,每层都刻上龙凤、花卉等各种图案,且能灵活转动。广州牙雕艺术家镂雕的20多层的象牙球早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工艺特种奖。制作一个象牙球要经多重工序,首先要选牙料,经过磨圆,钻孔,再以钩刀分层,最后逐层雕花而成。

牙雕制作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凿,就是开坯成形;铲,即精细加工;开脸,是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磨,作精细的抛光;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色处理,或熏制成仿古产品。雕刻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运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立体圆雕。


[align=center][img]http://www.shxb.net/newspic/20081029/kd/3454789[1].jpg[/img][/align]
[align=center]联合国特别奖——成昆铁路牙雕[/align]


[b][color=#66cc66][size=4]京绣
[/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img.yiyuanyi.org/article_pic/2009-07-28/1248768112.jpg[/img][/align]
[b][color=#0000ff]京绣历史及技艺特点[/color][/b]

京绣为“燕京八绝”之一。由于历史上京绣主要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自明清以后风摩一时,国内外誉称为“宫绣”。京秀在唐代开始兴旺,辽代时进入高峰,当时的燕京专门设有“绣院”。明朝以后,京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呈现出的特色日趋鲜明。

    清时京绣更为兴旺,名扬海内外,京城涌现出几十家绣花庄,成了京绣制品的荟萃地。京绣有着极为鲜明的地方和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工料的瑰丽豪华,历史上由于其制品主要是为宫廷贵爵所用,所以讲究精选材质,针工细腻,豪华富丽,不惜工本。金线是用黄金锤箔、捻线,材质贵重,工艺复杂,把金银线盘成花纹后,用色线绣固在纺织平面上,叫做“盘金”,这种绣法在其他地区的绣品中是很少见到的。京绣在品种规格上多式多样,尤其是有些绣晶纹样在其他绣种中是不准许使用的,如龙袍、诏书等。京绣在图案纹样的运用上更讲求丰富的吉祥寓意,绣面丰富充实,绣品上的纹样“图必有意,纹必吉祥”,都赋予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处处有着饶有趣味的“口彩”。
 北京地区丝织业在唐代开始兴旺,辽代时进入高峰,当时的燕京专门设有“绣院”。从辽墓出土的衣物上可看到大都绣有精美的花鸟,尤好绣全枝花、大牡丹花,绣工细腻,花样新颖,《契丹国志》述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

    自元代开始,京绣将金银线用于刺绣,以显示金碧辉煌,贵重珍奇。金线是用黄金锤箔、捻线,材质贵重,工艺复杂,这种绣法在其他地区的绣品中是很少见到的。自明朝以后,京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呈现出的特色日趋鲜明。清时京绣更为兴旺,光绪年间,京绣更是名扬海内外,京城涌现出几十家绣花庄,在前门外的荷包巷西湖营的绣花街,成了京绣制品的荟萃地。

京绣中最好为针工中的“平金打籽”绣。这种绣,是以真金捻线盘成图案,或结籽于其上,十分精致,华贵。京绣作为“燕京八绝”之一,曾和现在“四大名绣”中的“苏、湘、顾”并称为“四大绣”,可见其当时的辉煌。现在人们只知“苏、粤、湘、蜀”而不知有“京”。

[b][color=#0000ff]京绣起源[/color][/b]

"京绣",又名"宫廷绣"或"宫绣",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契丹国志》中记载,当时的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而"宫廷绣"就是因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刺绣人员日趋扩大。到了清代"宫廷绣"更为兴旺,特别是光绪年间更是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宫绣"。在清代,由于"宫绣"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京城民间亦纷纷效仿。清末期北京涌现了许多家"绣坊",传承了"宫廷绣"的一些特点和针法,使得图案内容更加民俗化、与生活更加贴近,后人皆称为"京绣",并列为清代四小名绣之首(京绣、鲁绣、汴绣、瓯绣)。
  
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的古易州,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境内山川俊秀、人杰地灵、星罗其布着燕下都遗址、招贤黄金台、紫荆关长城,清皇家陵园更有历代皇家专宠的“京绣”,为易州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京绣纯手工绣制,历代相传发展至今籍千年历史低蕴,推出京绣之精品系列。该系列“集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精华,在原手工制作的基础上,工艺更臻精湛,流程更趋复杂,融历史与现代与一体,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京绣的最大特点是绣线配色鲜艳,其色彩与瓷器中的粉彩、珐琅色相近. 京绣以雅洁、精细、图案秀丽、针法灵活、绣工精巧、形象逼真为主要特征。京绣的用料非常考究,其选料精当贵重,豪华富丽,不惜工本。京绣以在丝绸上织绣为其独到之处。代表性的京绣作品中,一针一线都渗透出帝王亲贵的倾天权势。

[b][color=#0000ff]京绣图纹[/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img.yiyuanyi.org/article_pic/2009-07-21/1248166791.jpg[/img][/align]
 "宫绣"严格遵循图必有意、纹必吉祥的宗旨。据记载,这一宗旨最早见于公元前21世纪的舜禹时代,也就是《尚书·虞书》所说的关于舜命禹制作典章服的故事,确立了天子服饰十二章,历代沿承直至清末。
  
这十二章是由十二种图案组成,每种图案以象征的手法表现着对理想的肯定,如日、月、星辰(胸临)、山(镇定)、龙(变化)、华虫(文彩)、虎尊与兽尊(忠孝)、水藻(洁净)、火(光明)、粉米(养民)等,都是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概括、寄托着设计者希冀抽象概念得以准确表现的愿望。

这种象征的手法与选题均代表了古代刺绣纹样的创作思想,而"宫廷绣"则始终在贯彻这项原则,历代传承并不断完善。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帝王、统治者的意愿,全部用象征性的表达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避邪的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含蓄地以图案形式和技艺高超的针法体现的槽美的刺绣纹样,充分反映了吉祥图案在传统艺术品中的重要性。
  
"宫廷绣"图案的寓意不仅是祈福纳祥,同时也是穿用者身份、社会地位的标识。特别是在清代,《大清会典》对帝、后、皇子、贝勒、大臣穿着使用的服装图案纹样、用色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
  
"五爪金龙"是皇室专用,其他大臣在服装、饰品上则不可使用,只可穿着四爪龙形的吉服、蟒袍,其他辅助纹样与龙袍相比也简化逊色多了。而文武官员们的品级要以补服上胸前、后背两片刺绣图案来区分。王爷、贝勒为圆补,文武官员为方补。文官的图案是各种飞禽,代表文采,武官以图案为不同的走兽,象征威猛、强悍。

[b][color=#0000ff]京绣材质
[/color][/b]
由于宫廷艺术审美的标准和规范,在宫廷绣品中无论服饰纹样,还是佩物小品,都充分体现了构图满而不滞、造型端庄稳重、设色典雅、雍容高贵的皇家气派和尊严。所有意象物体在造型上绝无取巧、媚俗和率意的倾向,这一点和民间绣品所体现的文人意趣、商贾艳俗、乡土稚美的风格有本质的不同。
  
"京绣"以材质华贵而著称,一般选用最好的绸缎为面料,而绣线除了以蚕丝所制成的绒线外,还以黄金、白银锤箔,捻成金、银线大量使用于服饰绣品中。其手法先用金银线盘成花纹,然后用色线秀固在纺织平面上,这种用金银线绣出的龙、凤等图案又叫"盘金",在中国绣品中独一无二,尽显皇族气派,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审美艺术。

[b][color=#0000ff]京绣制作
[/color][/b]
相传,留传于世的绣中珍品大部分出自男工巧匠之手,这正是"宫廷绣"与"闺阁绣"的明显区别。作为"宫廷绣",它的制作目的是为宫廷贵爵服务、生产御用制品,而"闺阁绣"则是个人生活日用品,它们工艺制作的要求和标准截然不同。

除了在图案内容、色彩上有严格的规范外,"宫廷绣"对于绣品的标准在针法的分布上也有一些固定的程式和工艺要求,绝不允许存在民间绣品的随意性和自如表现个性的主观创作意识。
  
其针法极为考究,对不同的图案都有较严格的规范,如在犬袍纹饰图案中,龙眼、鳞片、毛发或以彩线强化装饰所安排的部位、五彩祥云、海的针法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绣工的智慧、技能必须在这一范围内予以体现。当我们鉴赏那些珍贵的清代宫廷绣品时,可以明显看出,虽然年代不同、图形设计略有变化,但典制章法总体是不变的,而且从每一件绣品中都可体验到宫绣艺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修养。
  
然而,在如此严谨的规范中,后代也能明显看到个人绣艺风格的不同。绣师的针法遒劲有力、排列整洁、针针到位、厘毫不苟,与画师配合默契,从而达到绣艺最高境界。绣艺的最高境界,绝不是仅靠技法与经验去完成,也不仅仅是常人所说的用线越细、套色越多,就是好绣品。而正如庄子《养生主》所述庖丁,"以心神的运用"来操刀,艺术是相通的,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大写意的用笔所强调的笔墨神韵、乐曲演奏中的感觉均同此理,这种意念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b][color=#66cc66][size=4]玉雕
[/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www.ishow-ilove.com/Attachment/DocCulture/C6FE3F57-BD7F-4E84-A5A8-0889E4562F27/北京玉雕-群芳揽胜.jpg[/img][/align]
[b][color=#0000ff]玉雕技艺与历史[/color][/b]

玉器是精雕细做过的、坚硬美石器物,为我国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京城玉器历史悠久,元代时已有专门制作玉器的玉工司。据说元初有道土邱长春在大都民间传授琢玉技术,这一说法以碑记形式铭刻在白云观玉器业公会善缘碑上,至今,北京琢玉匠师仍以邱长春为祖师。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石亭中陈列的“渎山大玉海”,传为元世祖忽必烈储酒器物,可储酒30余担,是元代京城玉器的一件代表作。
   
京城玉器讲究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巧用俏色,素有“工精料实”的信誉。品种主要有人物、鸟兽、花卉、器皿、首饰,盆花等。京城玉器曾涌现出不少稀世珍品,如20世纪50年代的白玉《东方巨龙花熏》,碧王《西厢记》,70年代的玛瑙《五鹅》,等堪称珍宝,80年代末由京城玉器艺师集体设计琢制的4件翡翠大型代表性作品,山子《岱岳奇观》、花熏《含香聚瑞》、花篮《群芳揽胜》、插屏《四海腾欢》,是用国家珍藏的共重808.6千克的4块厚料分别琢制的,被定为国家级珍宝永久收藏。
   
在玉雕漫长的工艺发展历程中,明清时期,玉器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流派,即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清代,大批南玉作能工巧匠来到北京,形成了集两家之长,融南、北玉作之美的北京玉器。

[b][color=#0000ff]玉雕发展历史
[/color][/b]
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b][color=#ffcc00]新石器时代
[/color][/b]  
简单玉雕时期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新沂市出土有绿松坠、绿松石蝉与蛙等工艺品;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有硝玉、绿松石、玛瑙等饰品,在郑州有一枚阴雕弦纹骨质指环是最古老、最完美的戒指。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b][color=#ffcc00]玉石工艺时期
[/color][/b]  [b][color=#6666cc]商、周、春秋、战国--
[/color][/b] 
  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 
玉雕桥梁笔架,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
品。从新石器晚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种类较多。商代出现了玉鸟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种弓形弧状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琐的造型优美,如春秋白玉龙纹璜、战国黄玉龙首璜。

[b][color=#ffcc00]玉雕装饰盛行期
[/color][/b]  [b][color=#6666cc]汉、唐时代--[/color][/b]

  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西汉的金缕玉衣是2 000片岫岩玉联缀而成,汉代咸阳出土的"汉玉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无长市出土的汉代环状玉龙首尾相连卷曲如环,径x厚=5x0.5cm, 还有大小各异的玉壁,其中较大者有青玉壁,径 x厚 =23 x0. 5 c 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径x厚=9 xo.5 c m,玲巧可爱。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于装饰佛像,唐代"幼学琼林"中有玛瑙盘较有名。19 70年,陕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种珍贵文物,其中兽场瑙杯就是一件贵重之宝(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酱红色,高自.5cm,长15.6 cm,造型独特,令中外人士心驰神往。

[b][color=#ffcc00]玉雕飞跃发展期
[/color][/b]  [b][color=#6666cc]宋、元时代--
[/color][/b] 
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块大玉经5年雕琢而成,重 1750kg,可储酒 3 0余担。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鹰佩等。福建寿山石1500年前被作为雕刻石,南宋时,已大规模开采,到元朝价值倍增,属玉雕主材料。

[b][color=#ffcc00]玉雕鼎盛期
[/color][/b]  [b][color=#6666cc]明、清时代--[/color][/b]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有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 
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国古代玉雕之王,高 2.24米,径长帕厘米,重8吨。小型玉件不胜枚举,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贵子佩、清代的嵌宝石点翠管,民间广为流传。

[b][color=#ffcc00]玉雕最盛时期
[/color][/b]  [b][color=#6666cc]近代--
[/color][/b]
  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戏鹦鹉","俏色玛瑙嵌宝蚌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潘老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而且被法国巴
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玉雕"怪杰"王树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绝:一绝是艺术精品,料、工、艺三合一;二绝是善用俏色;三绝是思路广泛,做工精湛。他的名作有"珊瑚观音普渡"。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b][color=#66cc66][size=4]料器[/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cathay.ce.cn/file/200802/27/W020080227384142793093.jpg[/img][/align]
[b][color=#0000ff]料器的技艺和历史
[/color][/b]
料器又称“琉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宫廷独有的一种工艺象征和文化现象,有天工第一坛的盛名。明清两代十分繁荣昌盛,清康熙二十五年间,北京出现大规模的琉璃厂,生产皇室享用的料器,很受皇室人员的喜爱。料器以石英等为原料经高温熔炼成五光十色的玻璃棍,再用喷灯把料棍溶化,用铁镊子把软化的玻璃雕烧成各种玲珑经营的工艺品,全凭手工操作。
   
中国的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料器制作工艺是中国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工艺之一。
   
料器以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为原料制作,最早由西域地区(今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到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2~1620年),中国北部山东省博山地区的料器制作已经十分兴盛,并流传到北京。清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北京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琉璃厂",专门生产皇宫御用的料器,受到皇室成员的欣赏。
   
明清时期的料器生产,以北京和山东博山两地最为著名。山东博山料器享有"博山美术琉璃"之称。博山料器以仿制玉石、玛瑙、珊瑚等名震四方。特别是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料器雕刻,制作极为精美。其品种包括日用品、装饰品和首饰等近千种。北京料器精工细制,五光十色,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仿玉制品,几可乱真,其工艺水平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品种包括各种传统首饰、日用装饰品和鸟兽、花果、人物雕刻等1500余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料器,实在让人有些爱恨交织。一方面,工艺出色、自成一格的料器,位居收藏领域的一角,确有其吸引人的一面;另一方面,因其本身的特性,常被某些人仿冒成其他更为值钱的物件,或者“以次充好”,用来忽悠那些初涉收藏的人们。其实,料器本身价值或许比不上动辄百万千万的玉石古董,但亦是可圈可点的收藏品类。
   
料器也称“玻璃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有“缪琳”、“火齐”、“琉璃”、“颇黎”、“明月珠”等不同说法,考古学上则通常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才称“玻璃”,基本上算是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经过提炼加工后制成。料器在明代大为兴盛,但性脆易碎以至传世数量较少,风格则以简洁大气为主。到清代康熙35年(公元1696年),北京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琉璃厂”,专门生产皇宫御用的料器,精美独特,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少,其中的仿玉制品,工艺水平之高到了能以假乱真的地步。总的来看,清代料器数量相对较多,色彩绚丽,工艺复杂。可以说,清代是我国古代玻璃器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料器的品种,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日用品、装饰品、首饰、小件雕塑等等,其中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的器物,莫过于小巧精致的鼻烟壶,以清代北京出产的最负盛名。北京料器材料多采自另一料器福地山东淄博博山,熔点较低并且可塑性较强。仅就颜色而言,单色料胎鼻烟壶就有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之分,还有仿各种玉石颜色的。复色料胎鼻烟壶则由两种或多种颜色料混合配制而成,有斑料、搅料、藕粉料等区别。套料鼻烟壶则套色越多,工艺就越复杂,本身价值也越高。这也正因为料器鼻烟壶贵在做工,而不以质地取胜。其中康熙时期的料器鼻烟壶精妙浑朴、简雅绚烂,但传世极少;雍正年间的料器鼻烟壶主要由宫廷内府制作,样式新奇,做工精巧,外观浑圆大方;乾隆年间制品多为扁小的圆形,通体彩绘纤细繁复的纹样,胎体则多为透明玻璃或涅白玻璃。此时的造型也最为多样,除传统的瓶、罐、扁、方、双连、三连、梅等形状,还出现了婴戏、动物、瓜果、人物等,算得上是料器史上辉煌中的辉煌。


[b][color=#66cc66][size=4]景泰蓝[/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i1.ce.cn/ce/kjwh/scpm/wrmk/200904/09/W020090409323269811722.jpg[/img][/align][align=center]
清景泰蓝鸟笼[/align]
景泰蓝也称“铜胎掐丝珐琅”,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又因其最初兴盛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为景泰蓝。据史料分析,大约在13世纪末传人中国。被称做’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景泰蓝最后一个繁荣期便是乾隆时期。当时烧制大型景泰蓝的技术迅速提高,数量显著增多,高大的屏风、宝座,技术高、难度大。乾隆三十九年和四十七年,曾烧制两批十二座高大的珐琅佛塔,分别陈设于宫廷的佛堂内,塔高均在230厘米以上。这在以前的工艺制作中是不曾达到的一个纪录。
   
在乾隆年间,把古代书画作品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制品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如《明皇识马图》,是以唐代大画家韩干的《明皇识马图》册为蓝本烧制的。画面上的色彩皴擦点染,乃至题跋和钤印均仿造绘画的效果,人物和马匹的不同姿态各具传神之妙。《五岳图屏风》,以紫檀木为边框,分为五扇,高近300厘米。画面以掐丝珐琅分别刻画东、南、西、北、中五岳。山峦叠嶂,青绿苍茫,气势雄伟,堪称清官造办处的杰作。
   
此外,用掐丝珐琅工艺仿制瓷器,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铜胎掐丝珐琅制品的造型和纹饰,借鉴其他工艺门类是比较普遍的,但仿造瓷器的效果还是前所未有的。
 
乾隆皇帝嗜古,常常要求把古代青铜器等的造型运用到珐琅制品中,制作仿古尊、彝、鼎、卣、觚、篦等古代礼仪器的造型和图案。这一时期,用各种动物形象作器型的制品也显著增多,除明代传统式样的狮子、仙鹤等形象之外,还出现了犀、象、羊、兔、天鸡等造型,颇有新意。
   
乾隆时代的景泰蓝工艺相当发达,景泰蓝制品已应用于宫中生活的众多方面。图案内容更加丰富,并把绘画晕染的技法融会于珐琅制作之中,增加了艺术表现力。珐琅的釉色增多,出现了黑、粉红等色。铜胎制造均很规矩,掐丝起线粗细均匀流畅,填釉饱满蕴亮,镀金光泽灿烂。部分作品采用捶提起线的技法,颇为新颖,展现出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最高成就。

20世纪60年代后,北京景泰蓝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京北派”“京南派”创作风格。“京北派”逆传统风格,创作出“钢花瓶’,“碟花瓶”等精品,同时利用多种工艺,创作出以景泰蓝为主的多种工艺结晶“孔雀屏灯”、“鸟杯”等高档作品;“京南派”提出了“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的设计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创作出大批崭新景泰蓝产品。代表作品有:“渡海观音”、“北京街头景象”系列挂盘、普天同庆大瓶(市政府送港的礼品)等。

[b][color=#0000ff]景泰蓝历史
[/color][/b]
景泰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经元、明、清三代王朝的历史变革中,勤劳智慧的工匠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景泰蓝文化。他们用简单的工具锤击紫铜板制成胎型、手工掰丝掐成花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用小铲填充各种彩色釉料、用炉火将釉料烧结在掐好丝的铜胎上、用脚踏带动轮轴转动并手持沙石木炭磨光,在散布在京都和郊外的众多的工艺作房里,制胎、掐丝、点蓝、磨光,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景泰蓝的灿烂历史文化。旧时的景泰蓝艺术品专供皇宫贵族享用、她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昔日的皇室圣地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里,游人还可以看到那时的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景泰蓝艺术珍品,现今民间亦流传着一些的元、明、清朝代时的景泰蓝珍品。
  
一件明朝的景泰蓝物件和现今生产的景泰蓝产品相比,用我们现在的质量标准来看,她的差别较为明显,当今的景泰蓝在丝工、蓝工、磨工、外表、润色、铜活、沙眼、工的粗细程度都比前者有明显的改善。因为现在的生产条件远比五百年前的古代要好上许多倍。明亮宽敞的车间里清洁的卫生环境使室内的灰尘大大减少,点兰工序不被灰尘所困扰。使沙眼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从而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现今的景泰蓝仍是手工制作,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以及镀金等复杂工艺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的发展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品种包括景泰蓝和花丝景泰蓝两大类。其中景泰蓝产品又分为金地景泰蓝和蓝地景泰蓝两大部分。花丝景泰蓝又分为金地花丝、银地花丝和蓝地花丝景泰蓝三大部分,同时花丝景泰蓝里还包括金地泡丝、银地泡丝产品。景泰蓝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已经成为家居生活中不可却少的装饰品和长久不衰的工艺品。

[b][color=#0000ff]景泰蓝特色[/color][/b]

景泰蓝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她是工艺美术世界里一棵璀灿的明珠。景泰蓝以其悠久的历史、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繁多的品种造型、富丽堂皇和精美华贵的视觉感受以及全部为手工完成的、凝结着制作者聪明才智的工艺美术品为北京所特有。是非常适合于作为家居生活的装饰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以及用于表彰和奖励的奖品和纪念品。本网站笔者为之赞叹的亦正是她那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我们愿为景泰蓝那所特有的古老艺术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因为事先对颜色的筹谋极费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之多不可屈数,凡瓷料所能制器无不尽有,成化时期继承遗业,未改遗风,仍努力烧制,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虽仍然烧制,可是都因循成规,虚应故事,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媲美。万历以后,虽然偶然有烧制,并非象以前设官置厂视为例务,所以以后出品极少。终明代一世,都没能复兴。到清朝乾隆时期,又开始烧制,且品类多,成绩好,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后出品物绝不逊色。现今虽有康雍的器物出现,然而细细考究竟与乾隆所制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却不是康雍制作的。
 
大体上说,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
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现在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价格上也让人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已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了。但当代人对景泰蓝工艺画的认识还停留在书本,真正欣赏过景泰蓝作品的为数不多。

[b][color=#0000ff]景泰蓝发展
[/color][/b]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b][color=#ffcc00]元代后期
[/color][/b]     
据此,中国元代后期已出现掐丝制品,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兽耳三
环樽、勾莲鼎式炉、缠枝莲象耳炉等,应是我国元代晚期作品。在《宋史?外国列传》中记载:"大食国"本波斯之别称。"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有关专家根据史料分析,"铜胎掐丝珐琅"大约于1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传入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1935年中华民国北平市政秘书处编辑的《旧都略》在谈到景泰蓝起源时,援引《陶说》写道:珐琅,在过去叫"佛郎",又叫"发郎"、"发蓝",产于"拂"。唐书称拂即大秦。大秦即中世纪罗马帝国。据有关史料记载,13世纪下半叶,元蒙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工匠作为工奴输往后方,专为蒙古贵族生产豪华日用品。此时,阿拉伯地区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烧造"大食窑器"的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来到中国。
  
中国有句很有哲理的老话,"之石,可以攻玉",即使这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的作品是舶来品,但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上,也很快就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清6年(1728)《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珐琅葫芦式马褂瓶花纹群仙祝寿,花篮春盛亦俗气。今年珐琅海棠式盆再小,孔雀翎不好,另做。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一记载,把仿景泰蓝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目前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文字记录。

[b][color=#ffcc00]明宣德年间
[/color][/b] 
景泰蓝见于实物,以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为最多。这个时期,工艺的风格特点已经形成,技艺精湛,接近成熟时期。品种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后来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制作胎型的物质材料有金、铜两种。纹样多为蕉叶、饕餮,狮戏球、西番莲和大明莲。釉色多为天蓝(淡蓝)、宝石蓝(青金石色)、浅绿(草绿)、深绿(菜玉绿)、红色(鸡血石色)、白色(车渠色)和黄色。故宫所藏宣德年间的番莲大碗,花形饱满、色调鲜艳、釉质坚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制品,从故宫等地陈列过的实物来看,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宫廷内的御用监(皇家厂坊)设有制作景泰蓝的作坊(《日下旧闻考》)。这个时期制胎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圆,并向实用方面转化。除了瓶、盘、碗、盒、熏、炉、鼎之外,还有花,花盆、面盆、炭盆、灯、蜡台、樽、壶等器物,有龙戏珠、夔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有云鹤、火焰等表现道教、佛教内容的题材。大明莲的纹样也日趋丰满,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釉色也出现了葡萄紫(紫晶色)、翠蓝(天蓝、宝蓝的中间色)和紫红(玫瑰色)新色,这个时期的釉色具有内涵的亮度和纯度,放射出宝石的光芒。在以后任何时期也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在装饰手法上,非常重视金工的处理。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朱家缙先生说这个时期的制?;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是在宣德时代基础上的又一步提高。"(《文物》1960年第一期)。
  明代景泰蓝的造型大都为器皿,多数为历代陶瓷及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装饰纹样以大明莲为主,也有少数串联花卉和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其色彩以二蓝(湖蓝)为主色调,配以少量红、白、绿、黄等色。色调统一、讲究、装饰得体,装饰铜活造型优美,粗细结合,重点突出。景泰蓝工艺成熟朝,以其绚丽多彩、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b][color=#ffcc00]清代
[/color][/b] 
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期。由于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皇宫养
心殿设立御用工厂,称?quot;造办处"。三十年(1691)"造办处"的御用工匠多至几百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作"来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珐琅作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个时期的制作水平较之明朝无大发展。到了时期(1736~1796)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四年,从广州招来珐琅艺人梁绍文,邀扬州艺人王世雄进宫制作珐琅器。这一时期,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处处可见。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故宫珍宝馆乾隆花园内,承德外八庙小布拉宫内的大殿都有陈设),以及日用品,桌椅、床榻、酒具、砚、匣、笔架、建筑装饰、宗教用品等等,无所不备。
  
这个时期所采用的物质材料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金胎金丝,中等者银胎银丝,下等者铜胎铜丝"(《北平珐琅工业近况》1928年)。花纹的内容也比明代更为广泛。花鸟虫草图案更加生动多姿,龙凤图案越显刚柔相济,大明莲也演变成精美细秀的勾子莲,并出现了利用历代文人名画掐制的作品。这时已开始使用手摇压丝机,使丝工技艺达到了空前的匀称精美。釉料不仅出现了粉红、银黄和黑等颜色,而且粉碎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釉料研磨的加细,对点润技术的提高和作品的表现力起了很大作用,产品的砂眼也大大减少。这时的制品不仅继承发展了明代景泰蓝豪华、古典、雅致的民族风格,而且镀金技术远远胜过明代,镀金厚重。从保存的器物看,至今仍光彩照人,越?;圆润结实,金光灿烂"。可以说,乾隆时期是清代掐丝珐琅的鼎盛时期。景泰蓝与漆器、木器等其他工艺的结合,也是始于乾隆年间。初期,景泰蓝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期的风貌,但已开始衰落,一直到道光时期(1821~1851),遗存的作品数量很少。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铜胎掐丝珐琅制品曾一度受到西方人的青睐,珐琅工艺有了稍许的恢复和发展?quot;咸丰年间,有德兴成、全兴成、天瑞堂等数家,精心研究珐琅一业,始又渐盛"(《北平珐琅工业近况》,《经济半月刊》1928年7月)。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海禁大开,景泰蓝向国外出口。在这种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下,除了官营珐琅作坊外,民间也纷纷开商号和店堂,诸如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志远堂等。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后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内销方面,在咸丰中叶之后的一段时间,景泰蓝只有北京一地可以买到。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又多是外埠商人来京购买,所以销量很少。清朝晚期,珐琅(景泰蓝)制品虽一度呈现出较为繁荣之景象,但这种形势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又进入了不景气的困境之中。
  
清代初期的景泰蓝缺乏独创性,无论造型、色彩和装饰大都沿袭了明代的风格。清代中后期,由于宫廷皇室的奢华,对景泰蓝的影响很大,这时期的作品造型丰富,除器皿造型外还有立体的建筑物、屏风、桌椅、动物造型和实用物等。可以说清代中期开始,景泰蓝在表现内容上,走上了一个新的纪元。其装饰题材广泛,像勾子莲、龙凤、吉祥花鸟等图案,色彩也较明代丰富起来。清代对景泰蓝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景泰蓝在清中期以前大都为宫廷所供奉,所以就它的造型、装饰、色彩及做工而言,总体感觉过于繁琐、过于奢华。
  
191l~1933年,景泰蓝行业基本上处于徘徊发展状态。民国初期,在国内市场上,水烟袋之类的实用品销量很大。同时,美、英、法等国的商人在北平设立洋行,争相购买景泰蓝。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仁立公司则是专为外国人代收景泰蓝的机构。1923~1924年北平景泰蓝行业比较景气,仅老天利一家全年交易额就达15万余无,雇工350多人,并时常雇用零散工。工厂设在宝禅寺街,马立新街有它的销售门市,上海、汉口等地还有分销处。由此可见景泰蓝行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在外销出口方面,据当时海关出版的《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月报》和《历年海关报告编制》提供的材料来看,景泰蓝出口情况呈上下徘徊的趋势。
  
清乾隆年间,景泰蓝木品的花色、品种增多,除大量制作祭器外,还制有围屏、屏风、桌椅、绣墩、枕头、鼻烟壶等用具和陈设品。由于制作技木的提高与设备上的逐渐完善,不但能制作极小的精致器物,还能制作一丈多高的大佛塔。
  
清末,景泰蓝工艺品在国际市场渐负盛名,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获奖。

[b][color=#ffcc00]新中国建立后
[/color][/b] 
新中国建立后,景泰蓝行业逐浙扩大,技艺精湛的工人和设计人员由建国初期
的60多人增加到 5000多人,产值提高了好几百倍,品种规格达1000多种。近年来又恢复了炉、鼎、壶、立体兽、蜡台的生产,还恢复了过去认为最难做的"六瓣瓶"、"梅瓶"、"海棠瓶"的侍统产品。用景泰蓝形式仿制的部分出土文物,如"金银错豆"、"凤头扁壶"也都获得了可喜的成功。一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龙凤、狮子、缠枝莲等图案,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实主义题材的"钢花瓶"、"咏梅盘"、"礼花盆"、"首都八景"等产品不断涌现,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今天,北京景泰蓝工艺品畅销世界五大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0238] [/align]

[color=#0000ff][b]景泰蓝原料
[/b]
[/color][color=#000000]制作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铜)。
  [/color]
[color=#000000]景泰蓝是我国著名的特种工艺品之一。它是用红铜做胎,在铜胎上用铜丝粘上各种图案,然后在铜丝粘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内填上色彩,经过炼焊、打磨等工序,最后入窑烧制而成的色彩明丽的手工艺品。
  [/color]
[color=#000000]景泰蓝釉料随时代变化明代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珐琅料,其颜色有蓝、红、黄、绿、黑、白诸种,使用时再用一种进口的油剂调成糊状填涂。烧成后的器物釉面肥厚、色泽晶莹透亮。
  [/color]
[color=#000000]清代景泰蓝多数不用珐琅,而用彩釉料,其釉面缺少光亮。乾隆时景泰蓝的颜色又以黄、白二色最为常见。白为车渠石白,黄是一种干黄,而后期的黄发绿或发红。观赏景泰蓝可以获得独特的精神享受景泰蓝是艺术品,有金属光亮,不同于瓷器、漆器。和瓷器比,瓷器有陶胎、瓷釉,最好的就是青花瓷,色彩艳丽细腻、光洁。
  [/color]
[color=#000000]景泰蓝把铜的延展性和釉的特点紧密结合,有的造型庄重大方,有的纤细、复杂高级。俗话说:远看造型近看花。花纹也有不同风格,花卉、图案都能用丝工严谨细腻地表达各种艺术造型。上釉也能按照造型花纹要求,随位赋彩。
  [/color]
[color=#000000]景泰蓝艺术中包含了造型艺术、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空间艺术 在其中,所以欣赏方法又与其它不同。而且金属有金碧辉煌的特点,感到特别珍贵。[/color]
[color=#0000ff][/color]
[color=#0000ff][b]景泰蓝制作[/b][/color]

制作精美的景泰蓝,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b][color=#ffcc00]设计纸稿
[/color][/b]        一、设计胎图、丝工图纸、蓝图(点蓝的色稿):首先有设计师设计胎
图、丝工图纸、蓝图(点蓝的色稿),转成拷贝纸稿以备下一道工序应用。

[b][color=#ffcc00]型制作
[/color][/b]  二、型制作(制胎):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b][color=#ffcc00]掐丝
[/color][/b]  三、掐丝: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然后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b][color=#ffcc00]点蓝
[/color][/b]  四、点蓝:经过掐丝工序后的胎体,再经烧焊、酸洗、平活、正丝等工序后,方可进入点蓝工序。点蓝是艺师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锤制成的小铲形工具,一铲铲地将珐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b][color=#ffcc00]烧蓝
[/color][/b]        五、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的高炉中用一些矿
物石头粉作燃料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b][color=#ffcc00]磨光
[/color][/b]  六、磨光:是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分三次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凡不平之处都需经补釉烧熔后反复打磨,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b][color=#ffcc00]镀金
[/color][/b]  七、镀金:将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污、沙亮后,放入镀金液糟中,然后通上电流,几分钟后黄金液便牢牢附首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了。再经水洗冲净干燥处理后,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镀好金的景泰蓝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珑剔透的硬木底托,更显出景泰蓝雍容华贵、端庄秀美的姿色。
  
随着景泰蓝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一些异形产品、实用产品、旅游纪念品以及高、大、精、尖、高品位的景泰蓝大量生产,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不断涌现,近几年来景泰蓝行业里出现了脱胎景泰蓝、银胎景泰蓝,画珐琅与掐丝珐琅相结合的景泰蓝、机制景泰蓝、仿日本七宝烧的银晶蓝,以及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特别是多工艺结合景泰蓝尤为突出。这是一种以景泰蓝为主体,然后与牙雕、玉雕、木雕、漆艺以及花丝镶嵌等工艺结合,由于多种工艺巧妙结合,各种材料互相衬托,再加上通体又镶嵌了大量的宝石,更使作品新颖奇特、玲珑剔透,通体散发出珠光宝气。


[b][color=#66cc66][size=4]花丝镶嵌
[/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img15.artxun.com/sdb/oldimg/8867/8867e8bd305f4a80c7714fae25fdb08f.jpg[/img][/align]

[color=#0000ff][b]花丝镶嵌技艺和历史[/b][/color]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花丝镶嵌分为两类:花丝,是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而成。
   
花丝镶嵌工艺以北京、成都最负盛名。北京的花丝镶嵌,以编织、堆垒见长,还常用点翠工艺,即把翠鸟的蓝绿色羽毛贴于金银制品之上,效果更佳。花丝镶嵌与玉雕、雕漆等工艺门类相比,算是一门小手艺,更多的是作为点缀和衬托。但通常艺术品的美感和奢华往往就是体现在细节的处理上,花丝镶嵌便能起到这种画龙点晴的作用。清代很多宫廷艺术品,为表现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意义,往往是用金丝点缀其间,花丝匠人们也是极尽能事,以头发丝上雕花的精细,将原料的材质美表现到极致。

京城金银制品在辽金时代得到显著发展。至元代,大都(北京)设置银局。北京成为手工艺师的荟萃之地,花丝镶嵌工艺得到发展。当时生产的金银器具以錾花为主,先用锤子将金银片敲打成器形,再用錾子錾出凸凹花纹,上边用花丝围成石碗,镶嵌进各种宝玉石,或以数种宝玉石用金银丝联缀起来制成器皿。明朝京城花丝镐嵌工艺中的堆、垒、织、编,掐,填、嵌,錾等技法已样样俱全,尤其是编织和堆垒难度较高的技术运用巳十分纯熟。到了清代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行业走向专业化生产,分有实作,镶嵌作;錾作、烧蓝作、点翠作、包金作等十多个小行业。辛亥革命后,宫廷艺术散落民间,金店,银楼纷纷开张,据统计达一百多家,花丝镶嵌行业极为兴旺。京城花丝镶嵌大体分类有器皿、建筑造型、动物造型,人物造型,此外还有各种首饰等。如故宫角楼、九龙壁、瓶、熏、狮,龙、“麻姑献寿”、耳钳、领针,袖扣,戒指,手镯,项链等。

[b][color=#0000ff]花丝镶嵌历史溯源
[/color][/b]
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花丝镶嵌的产品,到了明代,北京银作局制作的金冠、凤冠和各种首饰,都达到了很高艺术水平。明代艺人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万历皇帝金冠,高24厘米,冠身薄如轻纱,空隙均匀,金冠上端有龙戏珠图案,造型讲究,堪称一代杰作。

清代时期,金丝镶嵌业分工更细,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全行业分为实作、镶嵌、錾作、攒作、烧蓝、点翠、包金、镀作、拔丝、串珠等11个专业。其中实镶和攒作是行业的主要部分,有独立产品和完整的生产过程,其余行业均属加工类型,但是协作关系非常密切。清代宫廷里的金银工艺、风格与明代不同,较深厚,以錾、嵌为主。如故宫珠宝馆陈列的“金枝玉叶”大盆景,“点翠花鸟”大挂屏、银质烧蓝“鹤鹿同春”等,艺术形式是创新的,工艺制作则把实錾、攒炼、镶嵌、点翠、烧蓝等技术手法结合起来。金银工艺和玉雕工艺也相互结合,运用自如。至此,中国的金银工艺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大量金银外流,尤其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很多贵重工艺晶被掠夺出国。金银工艺因而停滞不前,特别是日本军队入侵中国,使花丝镶嵌行业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况中。在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对工艺美术行业采取低利贷款,供应原材料,统购、包销等一系列措施,组织起生产合作社。产品种类、表现手法、造型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产品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首饰品类,包括手镯、项链、耳坠、胸针、吊坠、袖扣、领带卡、领花等;第二类是陈列晶类,主要是室内装饰物品,如小挂屏、花瓶、炉、熏、建筑、动物各种造型等;第三类是实用品类,以中小件产品为主,比如平镜、烟盒、烟灰缸、粉盒、糖罐、药盒、灯台、酒具、盖碗、牙签盒、小刀等。解放以后出现的杰出人物,如张广和、王金翱、毕尚斌是花丝行家,现保存着用金丝、银丝编制起来的“天安门”、“九龙壁”、“长江大桥”、“故宫角楼”、“蝈蝈篓子”、“花丝纪念碑”、“龙凤插盘”十分引入瞩目,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金光灿烂,巧夺天工,给人一种别致富丽之感,这种手工艺晶中国人叫“花丝镶嵌”,外国人称“掐丝珐琅”。在白孔雀艺术世界展览室里,珍藏着这些作品。

[b][color=#0000ff]花丝镶嵌制作材料
[/color][/b]
花丝镶嵌由于完全由金银丝制成,所以也被称为“细金工艺”。由一根根花丝到成为一件完整的花丝镶嵌作品,要依靠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大工艺,而每种工艺细分起来又是千变万化。单以工序的繁琐程度而论,花丝镶嵌在燕京八绝中位居前列。正是由于其用料珍奇,工艺繁复,历史上一向只是皇家御用之物。如果说花丝镶嵌的精髓在花丝,那么后期的镶嵌则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妙用。

最常见的镶嵌方式是包边儿镶,也叫包口镶。石碗的制作,行话叫“圈石碗”是重头戏。先要将铜片压制成合适的厚度,而这个度全由师傅们凭着经验掌握。把压好的铜片剪成条状,用来隈成碗边儿。每块石料的形状都不一样,所以与之对应的石碗形状也各不相同。碗沿儿和碗底儿是焊在一起的,然后再焊到作品上。嵌石料倒不是很难。把石料放进石碗里,然后用力将石碗的边缘向中间按压,固定住石料就可以了。行话叫“扣边儿”。这时候就看出石碗的重要了,大了进不去,小了嵌不牢。有经验的工人制成的石碗,会恰到好处地把石料包住。包边儿镶通常用于普通石料,象钻石、红宝石等小巧珍贵的石料如果装进石碗会损失原有的魅力,这时就需要传统的铲钉儿镶了。铲钉儿镶是将石料直接嵌在作品上,所以需要打眼儿。先要根据宝石的大小挑选钻头。不过,毕竟没有和石料大小完全一致的钻头,所以,在打眼后还要用铣刀进行最后的修补。花丝为骨,镶嵌作饰。花丝与镶嵌相得益彰,共同演绎着“燕京八绝”的精妙之处。

[b][color=#0000ff]花丝镶嵌制作工序
[/color][/b]
花丝镶嵌的基础是花丝。花丝拉制前,要将银条放在轧条机上反复压制,直到成为粗细合适的方条状后,才能开始正式的拉丝。手工拉丝是几百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也叫拔丝。拉丝板是专用的拉丝工具,上面由粗到细排列着四五十个不同直径的眼孔。眼孔一般用合金和钻石制成,最小的细过发丝。在将粗丝拉细的过程中,必须有大到小依次通过每个眼孔,不能跳过。有时需要经过十几次拉制才能得到所需的细丝。最初拉制的银丝表面粗糙,要费很大力气,经过几次拉制后才逐渐变得光滑。

花丝镶嵌工艺可分为两大类、即花丝工艺和镶嵌工艺。花丝是在方寸饰片上,用银丝掐制出各种不同的图案,花丝工艺晶是用不同型号的金银或铜丝,经过加工制成的。镶嵌则是把珠宝翠钻、精石美玉镶在金银饰品上,再把金银、水晶、白玉和彩琉璃等组合在一起,镶嵌到带钩、壶、樽、灯、车轴等器物上。镶嵌的活要求镶好、镶平、镶俏,同是一块宝石、翡翠,安放的角度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外观俏丽与否,就能够导致在价格上的悬殊。早年多为“抱镶”。饰品底胎采用“开金”配方,取其质地坚硬,做成把爪将石面抱住。以后钻石砾兴,抱镶不能胜任,则改为采用白金(铂)凿挤镶固,名为“挤镶”。到了明代银作局制作的金冠、凤冠和各种首饰,都达到了很高艺术水平。1772年在江西南城明益珠祜槟夫妇墓中,发掘出一对明朝银作局制造的金凤钗,凤高10.5厘米,钗脚高12.5厘米,重2两2钱。金凤钗都是用粗细不等的金钱、金片缠绕。金凤的脚趾有力抓住的一朵云彩,也是用粗细不等的金丝编织而成的。从云彩中伸出的钗足,造型生动,技法纤细秀丽,显示了明初金银工艺的水平。明代艺人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万历皇帝金冠,高24厘米、冠身薄如轻纱,空隙均匀,金冠上端有龙戏珠图案,造型讲究,堪称一代杰作,其复制品如今陈列在北京定陵的展览室里。


[b][color=#66cc66][size=4]金漆镶嵌
[/size][/color][/b]
[align=center][img]http://www.ishow-ilove.com/Attachment/DocCulture/31C3E138-C8E9-432F-B9C5-554A5DDA918B/金漆镶嵌7.jpg[/img][/align]
[b][color=#0000ff]金漆镶嵌技艺和历史
[/color][/b]
京城金漆镶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期间设有油漆局,开创了软螺钿新工艺,漆器主要品种有雕漆、戗金,螺钿镶嵌等。至清代,在内务府造办处下设42作中专门有“漆作”。产品主要有车小船、轿、仪仗及皇室,贵族所用的日用家具和器具及各种装饰摆件。到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漆器业在恢复中发展了仿旧断纹,雕填、刻灰产品、立体镶嵌、矫嵌和虎皮漆等工艺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艺术,形成了端庄华贵、古朴典雅的北京风格,主要生产有屏风、牌匾、柜厨、桌椅、盒盘,摆件等计3000余品种花色,京城漆器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选用上好木材经烘制定型处理制成木胎,然后披麻或裱糊布,纸,刮灰;再施以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制成漆胎,具有不变形,不脱落,防潮防腐,耐酸耐碱,经久耐用等特点。在造型方面,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在装饰手法上,不同工艺各有千秋。

金漆镶嵌分为彩漆勾金、螺钿镶嵌、金银平脱以及刻灰和磨漆画等品种,以镶嵌作品最多,主要有车马、仪仗、皇家器具、屏风、牌匾、桌椅和盘盒等上千个种类。镶嵌工艺从材质上划分,有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之分。从工艺上划分,有平嵌、矫嵌、立体镶嵌。这些工艺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综合运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金漆镶嵌所表现出的珠光宝气、雍荣华贵,体现了皇家的大气,是带有浓厚“京味儿”的工艺精品。

[b][color=#0000ff]金漆镶嵌历史渊源
[/color][/b]
1978年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古文化遗址发掘到大量文物,其中“在第三文化层有一件木碗,造型美观,腹部瓜棱形,有圈足,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经科学鉴定“它的物理性能和漆相同。”距今已有七千年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漆器不断丰富发展。从工艺上讲,最早的漆器装饰方法主要是漆绘。商代出现了玉石镶嵌和螺钿镶嵌,战国时期出现了脱胎漆器,汉代出现了雕填戗金工艺,三国时期出现了虎皮漆工艺,唐代出现了剔红(即雕漆),宋代出现了断纹工艺,明代出现了百宝镶嵌,清代出现了立体镶嵌。从品种上讲,由器皿摆件、酒具、食具发展到各类家具、屏风、牌匾、壁饰,并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建筑装饰。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文人荟萃,工匠云集。尤其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御作,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元代设有油漆局,隶属工部,配备副使一员,用从七品印,掌管髹漆之工。元代漆器的主要品种有彩绘、雕填、螺钿镶嵌、雕漆等。元代螺钿漆器的特点是螺片由厚变薄,开创了“软螺钿”的新工艺,因而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漆器生产出现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永乐年间皇室在果园厂(今西什库东)专门设立了官局制造漆器。关于果园厂的漆器,适如明代著名漆工杨明所说:“今之工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又出国朝厂工(即果园厂)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又据清代高士其《金鳌退食笔记》:“果园厂,在棂星门之西,明永乐年制漆器,以金银锡木为胎,有剔红、填漆二种。所制盘、盒、文具不一。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久而愈新。其盒制贵小,深者五色灵芝边,浅者回文戗金边。古色苍莹,器传绝少,故价数倍于剔红。二种皆称厂制,世甚珍重之,而不可多得”。

清代内务府造办处下设42作,其中设有“漆作”。漆器产品主要有车、轿、仪仗及皇室贵族所用的日用家具和器皿。乾隆年间颁布的《工部则例》中有《漆作用料则例》、《漆作用工则例》、《泥金作用料则例》、《泥金作用工则例》。此外还有《圆明园漆作价值则例》、《圆明园漆活彩漆扬金则例》、《圆明园内工佛作则例》等,分别讲述了制作灰胎、漆胎、描漆、描金等工艺的配料、操作。可以说,这是清宫漆作的操作规程。

清王朝的灭亡,使漆器这一宫廷艺术大步走向了民间。

[b][color=#0000ff]金漆镶嵌主要特征[/color][/b]

[b][color=#ffcc00]宫廷艺术,北京风格[/color][/b]

中国漆器不但历史非常悠久,艺术内涵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而且产地众多,遍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仅重点产区就有十余个省市。

全国各地的漆器同根同源,大家都是从河姆渡走来。在材料运用和工艺技法方面是基本相通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而在工艺品种和艺术风格方面则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北京金漆镶嵌从师传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艺术,形成了古朴典雅、端庄华贵、富丽堂皇、品类繁多的皇家风范,北京风格,在祖国的漆器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b][color=#ffcc00]品种繁多,千文万华[/color][/b]

北京金漆镶嵌的工艺技法从大的门类划分,包括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而每一门类又可细分为诸多工艺。如镶嵌类,从材质上划分有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从工艺上划分有平嵌、矫嵌和立体镶嵌。彩绘类包括描漆、描金、搜金、扫金、洒金、平金开彩、平金开黑、堆古等。雕填类又有填金、填银、填漆之别。刻灰类有彩地刻灰和金地刻灰两种。断纹类从工艺上划分有烤断、晒断、撅断、颤断。从艺术风格上划分有龟背断和流水断。而虎皮漆类还包括漆宝砂。

不同工艺所使用的材料、工具,采用的技法和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都各有不同。

[b][color=#ffcc00]同宗一门,多支传承[/color][/b]

自集多种工艺之大成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解体前后,民间作坊由于受师传和规模的影响,形成了四支传承体系,并形成了大体分工。其中,韩启龙和苏明堂两支以彩绘雕填类漆器为主,王俊江一支以镶嵌类漆器为主,中和局一支以金漆牌匾楹联为主。因而四支的各代传承人也分别掌握着不同的工艺技法。但其中也不乏一专多能者。

在传承关系中,虽有子承父业者,但从总体上讲,属于社会性传承,而不属于家族式传承。这与金漆镶嵌门类繁多,技艺复杂,一人一家难以独立完成,需要分工合作,集体完成有关。



[/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瑶池碧落在2011-02-14 23:0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14 0
已审
我挺喜欢那个花丝镶嵌的
O(∩_∩)O~
hinano214

ZxID:6609998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15 0
民间的艺术家们太伟大了,好喜欢那几件刺绣作品,扇子很有立体感
rebacagong

ZxID:783632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芜楼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15 0
再一次感慨素材整理内容之庞大
lininxue

ZxID:1437766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7-11 0
新的知识又增加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