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876 回复:1

[人文通史]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暮夏°

ZxID:2905679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貓夫人°
深深深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30 0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本帖被 夏恋天使 从 学习&职场 移动到本区(2011-01-30) —
[backcolor=#ffffcc][table=90%][tr][td][font=arial][b][color=black]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color][/b][b][font=宋体][color=black]
[/color][/font][/b][/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历史悠悠长河中,围绕汉朝与匈奴的“和”“战”问题,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亲”政策?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加以考察,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讲,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和亲的王朝。那么,什么是“和亲”呢?[/color][/font][font=宋体][color=#984806]和亲指的是我国历史上汉族封建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有时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西汉初年,我国北方的匈奴族势力逐渐强盛,特别是冒顿单于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严于治军,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使匈奴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并不断侵扰西汉的北部边境。当时西汉内部统治尚不巩固,社会经济还未恢复。同学们可还记得,汉初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上朝的困难情景。因而面对匈奴的侵扰,西汉政府无力对匈奴作战,于是刘邦采纳臣下提出的“和亲”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为妻,每年还送去大量的丝绸、粮食、酒等物品,同匈奴结为兄弟。刘邦以后,直至景帝时期,继续实行和亲政策,送给匈奴的东西也逐年增多。西汉初期的和亲,是在西汉政府国力贫弱,忍辱求全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政策。送去的公主,实际上和其他物品一样,是给匈奴贵族的礼品。实行和亲政策,虽然并没有使匈奴贵族停止侵扰掠夺,但毕竟求得了匈奴“小盗入边,无大寇”的局面,为西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反击匈奴做好了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已经强盛。他认识到汉初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侵扰,他决心彻底改变西汉被动挨打的局面,便放弃了退让的和亲政策,对匈奴接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发生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这次战役汉武帝派作战英勇的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卫青行进千余里,穿越浩瀚的大沙漠,在漠北同匈奴的主力相遇,双方激战一天,大败匈奴。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歼匈奴兵。经过漠北战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从此,“漠南无王庭”,汉朝取得了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984806]总结:汉与匈奴之间的纷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两族人民的生活都带来巨大损失。当时河套地区、河西走廊、漠南等地,到处是烽烟滚滚,茫茫沙原上横卧着汉匈两族人民的尸体。然而,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纷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夜,当汉的边塞烽火熄灭之后,大批移民带去中原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汉匈两族人民最初以交换生活必需品开始交往,并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我们经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你们知道这些词的来源吗?它们分别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王昭君便具有其中的“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昭君远嫁塞外,当时,塞外情况怎样呢?当时的塞外荒凉、寒冷、辽阔,比中原要落后许多。民风、民俗也与中原不同,但她自愿前往,这表现出了昭君非凡的勇气。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color][/font]
[align=right][font=宋体][color=#17365d]──唐戎县《咏史》
[/color][/font][/align][font=宋体][color=#17365d]“和亲自古非长策,谁与朝家共此忧?”
[/color][/font]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17365d]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17365d]──宋陆游《估客有自蔡州来者,感怅弥日》
[/color][/font][/align][font=宋体][color=#17365d]这些诗文在内容上的一个共同点是反对和亲政策,认为封建时代的和亲是一种苟安的“拙计”。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恨曲中论”在这里是用不上的。阿炳是独树一帜的,融入了自己刚强不屈的人生经验,我们做人也应如此,决不向困难低头。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同样,著名的史学家翦伯赞、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也是独具卓识的。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看待昭君出塞的: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color][/font]
[align=right][font=宋体][color=#17365d]──翦伯赞《题昭君墓》
[/color][/font][/align][font=宋体][color=#17365d]“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color][/font]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17365d]──董必武《谒昭君墓》
[/color][/font][/align][font=宋体][color=#17365d]由此可见,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有史书记载为证:昭君出塞后,“边城晏闻,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17365d]和亲只是改善关系的一种方式,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今天,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color][/font]
[font=times] [/font]

[/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瑶池碧落在2011-01-31 16:34重新编辑 ]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31 0
和亲悲哀了两个人,暂时幸福了两国人民。。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