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ff3366][/backcolor][align=center][table=80%][tr][td][backcolor=#ffffff]
[/backcolor][align=center][table=95%][tr][td][align=left][color=#ff0000][size=2][b][size=3]四大书法家[/size][/b]
[color=#669966][/color][b][color=#669966]简介[/color]
[/b]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
“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color=#669900]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color]。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庭坚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俊迈豪放,沉着痛快。
他们都善学古人又富于创新精神,书风自成一格,时人推崇备至,列于四家,向无异议。
一般认为所谓蔡是指蔡襄(君漠),他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但亦有人认为是蔡京,究竟指谁,却历来就有争议。
宋四大书法家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人们称为“苏黄米蔡”。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襄蕴藉,各具仪态,堪称精品。宋四家广汲晋唐遗蕴,锐意革新,各具所长。[/size][/color]
[/align][align=left][font=宋体][font=arial][size=2][/size][/font][/font][/align][color=#6699cc][/color][/td][/tr][/table][/align][/td][/tr][/table][/align]
[table=80%][tr][td][backcolor=#ffffff]
[/backcolor][align=center][table=95%][tr][td][size=2][color=#000000][align=left][color=#000000][b]苏轼[/b][/color]
[/color][/size][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9925] [/align] [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b][color=#669966]人物简介[/color][/b]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人称“苏东坡”,号“东坡居士”。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 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再迁至密州(今山东诸城),移至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3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区),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b][color=#669966]苏轼生平
[/color][/b]
宋四家苏轼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size][/color][/align][color=#ff3300][size=2][/size][/color][align=center][color=#ff3300][size=2][attachment=11329926] [/size][/color][/align][align=left]
[color=#ff6600][size=2]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六十四岁。
[/size][/color]
[b][color=#669966]生平年表[/color][/b]
[color=#ff3300][size=2]1036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 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年 父丧;
服孝(1066。4~1068。7)[/size][/color] [/align][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 40岁任徐州太守
1079年 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 1080年 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64岁
1102年,即崇宁元年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b][color=#669966]艺术成就
[/color][/b]
[b][color=#000000]一、文章
[/color][/b]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b][color=#000000]二、诗词
[/color][/b]
苏轼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 苏轼彩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size][/color][/align][color=#ff3300][size=2][/size][/color] [align=center][color=#ff3300][size=2][attachment=11329930] [/size][/color][/align][align=left]
苏轼诗词赋作品选列: [/align][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size][/color][/align][color=#ff3300][size=2][/size][/color][align=left][table=100%][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赤壁赋》[/size][/color][/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2《后赤壁赋》 [/size][/color][/align][/td][/tr][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3《石钟山记》[/size][/color][/align][/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size][/color][/align][/td][/tr][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5《春宵》[/size][/color][/align][/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6《海棠》[/size][/color][/align][/td][/tr][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7《和子由渑池怀旧》[/size][/color][/align][/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8《和子由踏青》[/size][/color][/align][/td][/tr][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9《花影》[/size][/color][/align][/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0《惠崇春江晚景》 [/size][/color][/align][/td][/tr][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size][/color][/align][/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size][/color][/align][/td][/tr][tr][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3《三月二十九日》[/size][/color][/align][/td][td][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14《上元侍宴》 [/size][/color][/align][/td][/tr][/table][/align][align=left][color=#ff3300][size=2]
[b][color=#000000]三、书法
[/color][/b][/size][/color][color=#ff3300][size=2] [/size][/color][color=#ff3300][size=2]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 元代赵孟罨妗端臻∠瘛[/size][/color][color=#ff3300][size=2]
[/size][/color][/td][/tr][/table][/td][/tr][/table]
[ 此帖被茗日暮影在2024-07-01 16: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