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之张若虚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515 回复:2

[人文通史] 名人堂之张若虚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心暧13

ZxID:12117319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陶腿
拿回自己的名字,开心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14 0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人物生平
  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张若虚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春江花月夜》(以下简称《春江》诗),更是令人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张若虚其人其事,人们知之甚少,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只有清《全唐诗》第117卷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只附带了6个字:“若虚,兖州兵曹。”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有些典籍(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诗选》),将他的生卒年定在约公元660~720年,即唐高宗龙朔至玄宗开元初,大约活了六十岁。至于《全唐诗》所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只能说明他们诗名相当而驰名京师,籍地相邻而并称四士。
  ……
  全诗(《春江花月夜》)从月升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
于海作结,时空的跳跃空灵飞动,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
  而且,诗又岂止是提供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而已,它还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无限遐想,就连传统诗歌中不乏苦涩意味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在这里也都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这种对世界、对生活所作的单纯明净而又充满渴慕和欣喜之情的观照,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自此以后,这些富有青春旋律的诗篇就如潮水般涌来,成为唐诗的鲜明特色之一。”(引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古代文学史》)

张若虚及其《春江花月夜》研究关于张若虚生平研究的成果

主要有胡光炜的《张若虚事迹考略》。
  而本世纪学界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江花月夜》的分析和欣赏方面。本世纪初王闿运首先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宫体之巨澜”。
  抗日战争期间,闻一多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放在初盛唐宫体诗的演变过程中进行考察,认为它表现了“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没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对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认为作品中“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进而认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留下的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赎清了百年的罪,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这些看法和评价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欣赏者和评论者,直到世纪末仍为人们所常征引。
  后来李泽厚在其《美的历程》中发挥了闻一多的观点,但他又认为,“其实,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惆怅和哀怨。”“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
  本世纪对《春江花月夜》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不多,主要有程千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高云光的《从〈春江花月夜〉诗的形式演变谈中国古代诗歌形式与音乐的关系》、郑临川《读〈春江花月夜〉》、吴小如的《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汪谦《革新的诗人  创新的诗篇──浅论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骆寒超的《论〈春江花月夜〉的原形象征世界──〈旧诗新论〉之一》等几篇。
  其中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一文对近人评论此诗"有的蔑视前贤旧说,不屑采释;有的沿袭前贤旧说,无暇指明"的做法表示不满,遂就其阅读所及,抄成集评,其所引用的资料有十二家之多,体例是先于各句、节中置各家句评、节评,最后汇集各家对通篇所作的“总评”,对正确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和风格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一文则对《春江花月夜》在流传过程中被人们接受的过程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张若虚和其《春江花月夜》虽然在当代家喻户晓,但在明代以前的命运“却是坎坷的”,在宋到明代前期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文章还进一步研究了这篇作品由隐而之显的原因,因为“许多人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属于初唐四杰一派”,“所以它在文学史上,也在长时期中与四杰共命运,随四杰而升沉。”“真正在杜甫《戏为六绝句》以后,几百年来,第一次将王、杨、卢、骆提出来重新估价其历史意义和美学意义的,则是李梦阳之伙伴而兼论敌的何景明。”“四杰的地位提高了,则属于四杰一派的作品也必然要被重视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自李攀龙《古今诗删》以下,众多的选本中都出现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理由所在。”文章还说,是清末的王闿运将张若虚在诗坛上的地位空前提高了,后来的闻一多和李泽厚的评论也进一步提高了这篇作品的价值和地位。但是,文章也指出,这篇作品“也难免有被误解的地方”,如王闿运和闻一多都将张氏此诗归入宫体,他们混淆了宫体诗与非宫体的爱情诗的界限。
  本世纪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欣赏的文章很多,较具代表性的有:袁行霈的《如梦似幻的夜曲──〈春江花月夜〉赏析》、吴翠芬的《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周振甫《〈春江花月夜〉的再认识》等。
  其中吴翠芬谈《春江花月夜》的韵律美颇具新意,认为此诗“随着诗人内心感情的摇曳回荡,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读来悠扬有致,优美动听。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以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使用了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平声文韵、平声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如果仔细玩味,诗人对韵脚的安排也颇具匠心,他把阳辙(以n、ng收音)与阴辙(没n、ng收音)的韵交互杂沓,由洪亮级(庚、霰、真)始-?细微级(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终。整首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声韵与仄声韵的交错运用,高低相间,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的节奏感既强且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是和内容相协调的,又是随着诗情的转换而转换的,因之做到了声情与文情的丝丝入扣,和谐一致。”像这样独到的艺术分析,在众多的关于《春江花月夜》欣赏和研究的文章中还是很少见的。






(一)史料
1.《旧唐书·贺知章传》卷一九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万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衮州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2.《新唐书·刘晏传》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七十四
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
当时,号“吴中四士”。

3.《唐诗纪事》卷一七
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朝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衮州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独知章最贵。

(二)、作品
《全唐诗》扬州诗局本 卷一百一十七
1.卷117_2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卷117_21【代答闺梦还】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作品赏析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2,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3,月照花林皆似霰4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5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6
  可怜楼上月徘徊7,应照离人妆镜台8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9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10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1
  昨夜闲潭梦落花12,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3

1.《春江花月夜》是古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本为吴地民歌。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7引《晋书·乐志》云,此曲被引入陈朝宫廷,成为陈隋以来宫体诗题之一。《乐府诗集》载《春江花月夜》共七首:隋炀帝杨广二首,隋诸葛颖一首,唐张子容二首,张若虚和温庭筠各一首。
2.滟滟:水波闪耀。
3.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
4.霰:细小的雪粒。
5.空里流霜:古人认为霜是从天空落下的。"空里"以下四句写秋夜的江畔,空气清新,人不觉得霜飞,但汀洲沙滩已经被清霜覆盖了。在一轮明月照耀之下,江天一色,皎洁澄明。
6."白云"四句:白云飘离青枫浦,象征游子离去。扁舟子:游子;相思明月楼,指思妇。
7.月徘徊:月照妆楼,思妇徘徊难眠。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8.妆镜台:梳妆台。
9.玉户:华美的屋子。捣衣砧:洗衣用的石头。这两句说月光时时处处引起她的相思之情。
10.逐:追随。月华:月光。
11."鸿雁"两句写月光普照之深远,引起人深远的相思。雁长飞也飞不出月光;江中潜游的鱼也在明月照耀下跳出水面。那么,鱼、雁是否可以传书呢?长空寥廓,大地辽远,音信难通。
12.闲潭:幽静的水潭。这句说昨夜梦见潭边落花。
13.最后六句写时光流逝,青春易去,相思的人却天南地北,而且不知归期。竭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潇湘:水名,在湖南。
  这首诗虽用宫体诗旧题,但却突破了宫体题材和风格,写春江月夜美景,写宇宙与人生之哲理,写普通人世间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优美、纯真而且深沉,完全消除了宫体诗的"猎艳"趣味。诗中抒发的对于青春、爱情、人生奥秘和大自然美景如醉如痴的陶醉和热烈追求,对于宇宙永恒和人类精神之美的领悟,既是盛唐时期和平发展的生活美的折光,也是盛唐士人所独具的一种精神美的体现。
  清人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云:"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春江潮水……"。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恐惧,只有憧憬,没有悲伤。……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于是谈开了"江畔何人……"。对每一个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秘密倾吐给那缄默的对方:"白云一片……落月摇情满江树"。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前庭雪

ZxID:9537993


等级: 热心会员
病啊病的就习惯了~~~潜啊潜的会潜没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14 0



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作很少

但一首《春江花月夜》便已足够

可惜《唐诗三百首》里没有将之收录

实在遗憾

楼主留言:

是啊,他的春已经是很有名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14 0
已审

楼主留言:

● ̄ε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