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红楼梦》看不同服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4788 回复:17

[人文通史] 透过《红楼梦》看不同服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莫の桑

ZxID:10084895


等级: 内阁元老
泡面味的奶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9 0
透过《红楼梦》看不同服饰
— (瑶池碧落) 本期心情周刊优秀贴,去那里跟帖领奖吧,O(∩_∩)O~ (2011-01-17 13:17) —
[backcolor=#ccffcc][table=600][tr][td]
[color=#0000ff][size=2][align=center]透过《红楼梦》看不同服饰[/align][/size][/color]
[size=2][color=#6600cc]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color][/size]


[color=#6633cc][size=2]在《红楼梦》里作者很注重写人,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个性,不管是十二钗,就连一个小丫环和小斯也不雷同,而作者在对他们服饰描写上,做到从服饰看人,重人的外表,也重人的内心。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也是美的一种追求,美的一种张扬,美的一种延续,这里很注重对服饰的描写,把它和心灵、外在和智慧的美充分结合在一起,让人从视觉上感觉到它的美的同时也对每个人身份和命运有了相对了解。[/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2][b]1、额隆袋[/b][/size][/color]
[b][size=2]《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写道:“一时湘云来了,穿着贾母给她的一件貂皮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裏子,裏外发烧大褂子,头上戴着一顶控云鹅黄片金裏子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样儿来。“达”,满语是为首之意也,这是对男性的尊称,湘云把自己打扮的象个“小子的样儿”,“额隆袋”本来是男性穿的服装样式,湘云却喜欢穿,那“裏外发烧的大褂子”,其实就是“额隆袋”。[/size][/b]

[size=2][attachment=11329866] [/size]

[size=2]额隆袋是满族男子的一种服装,是马褂的一种。

《清稗类钞》“服饰类”中说:“卧龙袋,马褂之窄袖而对襟者也。其身较对襟大襟之马褂略长,亦曰长袖马褂。河上效力之人员,常以之为正式之行装:相传某相国尝随驾北征,其母夫人居民春文弱不胜风寒,为缝是衣,取其暖而便也。相国感母恩,常服之不去身。一日,急诏论事,未易衣,帝问所衣何名,固直陈其事。久之又称为鹅翎袋矣。”

民间传说这种服装是貂皮领、貂皮袖头,极能御寒,因成为人们喜欢穿的样式,所以不仅男人穿,连女人也喜欢穿这一样式了。[/size]


[color=#ff0000][size=2][b]2、雀金裘[/b][/size][/color]
[size=2][b]一件俄罗斯裁缝用孔雀金线织的御寒衣物,光华灿烂。宝玉一次不慎将将烧了一个洞,晚上回来、街上裁缝不敢修补。睛雯重病中连夜补好。(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b][/size]
[attachment=11329868]

[size=2][attachment=11329867] [/size]

[size=2]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所创造的各种精湛工艺,臻于神奇入化的境界。人类用以纺织的原料,原本不外乎兽毛、植物纤维及蚕丝,似乎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存在以黄金与珍禽羽毛织制珍贵锦缎的故事。然而,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丝织史上,以黄金制成片金线、捻金线,以孔雀、雉、翠鸟等珍禽的羽毛捻线,经常与各色彩丝同时使用,织出灿若云霞的锦缎罗纱。这种工艺源远流长,是足以代表中国古代纺织业辉煌成就的一种高等工艺。[/size]

[size=2]关于中原地区纺织金锦的明确记载,最早见于隋唐史。据《隋书》记载,隋初波斯国曾献金线锦袍,而巧匠何稠仿织了一件,其华丽更过于波斯所献原物。在唐代,织金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曾得臣下所献两件金鸟锦袍,他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温泉浴罢,则各着其一。至唐文宗时,民间一般富人也往往穿用这种金鸟锦袍,可见织金技术在唐代的发达。论及元代加金丝织实物,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红地龟背团龙凤纹纳石失佛衣披肩堪为代表。这件披肩由织金灵鹫纹锦、织金团花龙凤龟子纹锦及织金缠枝宝相花锦三种不同的织金锦拼缝而成,反映出元代织金锦的发达。披肩上的织金花纹金线粗,花纹覆盖面积大,红、绿、蓝等丝线底显露较少,显得金光闪闪,华贵雍容。 雀金裘
在元明清三代,以金线织入各色华丽织物形成的织金锦、纱、缎、妆花、缂丝等,成为皇室、贵族及富人们高级服装的主要衣料。[/size]

[size=2]在织金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中国古代纺织技术还发展了另一种特殊工艺——以鸟羽,特别是孔雀尾羽捻成线,织入织物,显现花纹。据《南史》记,早在公元5世纪末的南齐时代,文惠太子便曾令工匠用孔雀毛织成一件翠毛裘,金翠炫丽,十分珍奇。在初唐时代,安乐公主曾令尚方监“合百鸟毛”织成裙两件,这两件百鸟羽毛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百鸟羽毛裙大约是利用了雉鸡等禽类羽毛能够在不同的光线下变幻不同色彩的原理,因此,会呈现正、旁、日、影之下色彩不同的效果。8世纪的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在一首名诗中描写当时天子接受外国使臣朝拜的情景: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诗中写道,清晨来临,负责掌管皇帝服饰的宫中女官“尚衣”向唐天子献上新制的孔雀羽、翠鸟羽织制的“翠云裘”。随着皇宫的一道道宫门依次打开,身着翠裘、头戴冕旒的天子出现在外国使臣齐集的盛大朝仪上。[/size]

[size=2]孔雀羽线或鸟羽线的制法,是将孔雀羽屏或鸟羽上的羽绒旋绕于细蚕丝上,再用绿色丝线分节捆扎。由于羽绒短而硬,羽线在织入织物以后,不断岔出绒毛,在织物表面产生微凸的效果。孔雀羽线会隐隐闪动莹光,其碧丽辉煌的效果远非丝线所能比拟。在明清时代,织金线与织孔雀羽线经常结合并用,有时以金线为底,织作“遍地金”,同时以孔雀羽线、鸟羽线与各色彩线织显花纹。在金光浮动的底子上,孔雀羽线织成的深翠花纹莹莹烁碧,其视觉效果华丽异常。   

在孔雀羽线之外,雉(野鸭)、翠鸟的羽绒也常被用以捻线织制彩锦。据南宋文献记载,当时邑州右江地区产有一种翡翠鸟,其背毛悉为翠茸,追求奢华的人使用这种翠茸捻线织成贵重织物。在清代,人们还以“缂丝”工艺、利用富有绒质感的鸟羽线织制出花卉鸟兽题材的绘画式的屏风面,镶嵌在屏风框内,陈设在居室中。[/size]

[size=2][b]织金、织鸟羽等豪华服饰的流行,在明清文学中也得到了反映。明代小说《金瓶梅》中即多次描写到当时豪富人家所穿用的各色织金妆花衣服,包括大量的遍地金袍、袄及比甲(坎肩)。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则描写贾母赏给宝琴一领“凫靥裘”斗篷,乃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不久,贾宝玉复从贾母那里得到一件“雀金裘”斗篷,是“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书中这些描写,正反映了当时贵族服饰的真实风尚与面貌。有趣之处在于,作者曹雪芹为强调“雀金裘”的珍稀,有意将之描写为“哦啰斯”的产品,是舶来货。这种描写,虽然突出了贾府“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奢豪气势,却不符合历史事实。以金线、鸟羽线入织物这种特殊工艺,正是在千年丝国——中国取得了最高的成就。曹雪芹形容雀金裘“金翠辉煌,碧彩闪烁”,极恰当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织金、织孔雀羽等珍贵织物罕见的富丽效果。[/b][/size]


[color=#ff0000][size=2][b]3、亵衣[/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六十五回写尤三姐 “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和贾珍、贾琏两个牛黄狗宝喝花酒,洋洋洒脱、嬉笑怒骂,把两个不知耻的男人耍了个够。可等她日思夜想五年的柳湘莲冷脸出现时,她泪如雨下却连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一死表明心迹,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b][/size]
[attachment=11329876]

[attachment=11329869]

[size=2]古代女子的内衣最早被称为“亵衣”。过腰、胸、肩等分别系带,是为了在流动中达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 袋口的拼接处,必须绣上小幅图案来遮住线的结点,保持画面完整,这便是所谓‘触景生情’”,且汇聚了绣、缝、贴、补、缀、盘、滚等几十种工艺,用以表达不同的主题。[/size]

[size=2]贴身之衣   
《礼记·檀弓下》:“ 季康子 之母死,陈亵衣。 敬姜 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之。”   
汉·司马相如 《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明·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籍没二相之害》:“其妇女自 赵太夫人 而下,始出宅门时,监搜者至揣及亵衣脐腹以下。”   
茅盾 《子夜》三:“她的紧裹着臀部的淡红印度绸的亵衣,全都露出来了。”[/size]
[size=2][attachment=11329870]
[/size]
[size=2]脏衣
指已穿过的衣服   
《仪礼·既夕礼》:“彻亵衣,加新衣。” 郑玄 注:“故衣垢污,为来人秽恶之。”   
贾公彦 疏:“‘彻亵衣’据死者而言,则生者亦去故衣,服新衣矣。‘彻亵衣’谓故玄端已有垢污,故来人秽恶,是以彻去之。‘加新衣’者,谓更加新朝服。   
《丧大记》亦云:‘彻亵衣,加新衣。’ 郑 注云:‘彻亵衣,则所加者新朝服矣,互言之也。’”[/size]
[attachment=11329872]

[size=2]私服
家居的便服   
晋·葛洪 《抱朴子·疾谬》:“ 汉 之末世,则异于兹:蓬发乱鬓,横挟不带,或亵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   
明·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士人无赖》:“兵部尚书 王琼 ,头戴罛剌,亵衣,潜入豹房,与上通宵狎饮。”   
《扶风传信录》附录《后会仙记》:“ 柳 乃拂衣慢立,欲行礼, 仇 以亵衣辞, 柳 亦敛衣退,似无复拘拘者。”[/size]
[attachment=11329871]

[size=2]特点:

款式独特

它所包含的“因人定制”、“因题定性”、“因俗定款”等一系列制式特征,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女子内衣文化的深邃广奥。它从外形设计到具体的某一细节,均明晰地折射着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表现。它在款式艺术的创造法则中既有长短宽窄的穿插,又有厚薄动静的变化。中国古代女子内衣的款式结构有“前后覆绕式”与“前胸单片式”两种,分别来“覆盖胸背”和“覆盖胸乳”。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款式有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如意形、扇形、三角形、仿动植物形态等数大类。[/size]
[attachment=11329873]

[size=2]色彩绚烂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的色彩经营上以“浓烈煽情的对比法”和“温情含蓄的调和法”最具特色,浓烈煽情的对比法中如红与绿,蓝与黄的强烈反差来营造一种对比力度,再用黑白、金银的间隔穿插达到丰富的效果。在色彩安排的位置上也各不相同,有居中式、角隅式、散点式、满地式等;温情含蓄的调和法以相似、近似、同一的色彩配置经过不同的色彩面积和方位的安排,产生温情而含蓄,雅致而恬美的装饰效果,例如:用一种色彩不同深浅的层次渐变来形成晕染的温情效应。[/size]
[attachment=11329874]

[size=2]材料精美、手法丰富

中国历史上素以“丝绸王国”惯称,除了布衣外,一些达官显贵均穿着丝绸服饰,丝绸由于固有的柔软舒适的特征而备受女性喜爱,成为内衣面料的首选。作为内衣的丝绸品种很多,主要有织锦、花绫、纱、罗、绢、缂丝等。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在成衣创造上同样极富艺术创造力, 的装饰手法分别有绣、镶、贴、补、嵌等多种技法。单在手工针法上就讲究不皱、不松、不紧、不裂。追求外观的平服、顺直、薄松、轻软。[/size]
[attachment=11329875]


[size=2][b][color=#ff0000]4、吉服[/color][/b][/size]
[b]《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珍令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b]
[attachment=11329877]
[size=2]吉服是"过去清朝,"仅次于朝服的衣服,它是级别比较高的,一种服装。穿这种袍式的衣服,皇帝叫龙袍,是明黄色的。皇子是金黄色的,亲王是仅次于皇子的地位。他是一个皇室成员,所以他穿是蓝色的,或石青色的。

清代吉服褂,样式与龙褂相同,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口平直的长袍。根据人物的身份的不同,所绣图案不同。如镇国公夫人、民公夫人、辅国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的吉服褂,均绣花卉八团,为石青色。此图为清代乾隆石青缎地彩绣八团花卉纹吉服褂。

在贫富悬殊的等级社会中,婚礼的吉服规格相关极大。唐代宗室嫁女,单是花冠子一笼就值七十万钱。后来唐德宗同时出降十一个县主,可能因为县主身份比公主、郡主差一级,唐德宗发话说:“笼花首饰,妇礼不可阙,然用费太广即无谓也。宜损之又损之。”减少到三万钱一笼花冠子(《旧唐书·德宗顺宗诸子传》)。当时民间嫁女首饰又如何呢?同时代的王建有《失钗怨》一诗可作比较:“贫女铜钗惜如玉,失却来寻一(一作三)日哭。嫁时女伴与作妆,头戴此钗如凤凰。双杯行酒六新喜,我家新妇宜拜堂。镜中乍无失髻样,初起犹疑在床上”。但永远找不到了。一支铜钗就是贫家女的唯一新婚首饰。[/size]

[color=#ff0000][size=2][b]5、鹤氅[/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第四九回:“﹝ 黛玉 ﹞罩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的鹤氅。” [/b][/size]
[attachment=11329878]

[size=2]1、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 孟昶 未达时,家在 京口 ,尝见 王恭 乘高舆,被鹤氅裘。”   
2、泛指一般外套。 宋 陆游 《八月九日晚赋》:“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   
3、道袍。《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 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清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 王季思 等注:“藤萝做的绦,鹤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装。”[/size]
[attachment=11329879]

[size=2]演变
“鹤氅”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鹤氅”二字,晋已有之,《晋书•谢万传》云:“著白纶巾,鹤氅裘。”《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明刘若愚《明宫史》水集“氅衣”条云:“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之曰氅也。彩、素不拘。”   最初鹤氅的样子, 就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   
后来的鹤氅 ,为士大夫所接受后,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 ,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 [/size]
[attachment=11329881]

[size=2]鹤氅是戏曲舞台上扮演隐士、仙人、道士等人物穿用的服装。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羽化,是指乘着仙鹤飞升上天的意思。所以在戏曲舞台上,凡穿鹤氅的人物多为仙人、道士,手中必拿羽毛扇。此外,仙鹤图案还象征长寿与高雅。一品文职官员的朝服补子(品级标志),也都绣有仙鹤,又称“一品当朝”。 穿用人物有《三请诸葛》中的孔明。孔明原本隐居隆中卧龙冈,刘备、关羽、张飞曾三次进山邀请,才将孔明请出做了军师。故扮演孔明的角色穿鹤氅,也可穿圑鹤男帔。《卧龙吊孝》中,孔明过江为周瑜吊孝,有条件的演员还専门设计服装或穿灰白色鹤氅。[/size]
[attachment=11329880]

[color=#ff0000][size=2][b]6、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中写到的一种衣物。原来是王熙凤所有,后来赠予袭人。[/b] [/size]
[attachment=11329882]

[size=2]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是标准的清朝吉服褂。《大清会典》对服饰做了详尽的规定,其中“吉服褂形式与龙褂相同,皇子福晋吉服褂石青色,饰五爪正龙团纹四,两肩前后各一,亲王福晋、世子福晋织绣五爪金龙四团,前胸后背正龙各一团,两肩行龙各一团。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吉服褂同此。郡王福晋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团。贝勒夫人吉服褂,前后织绣正蟒各一团。贝子夫人吉服褂前胸后背饰四爪行蟒各一。镇国公夫人、民公夫人、辅国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吉服褂,均饰花卉八团,石青色。”以凤姐儿的地位,穿八团衣服完全符合规定标准。石青色缎底褂面,上用刻丝手法的圆形八团花卉图案,天马皮里,仅此一件褂子,价值已不可估算。[/size]

[color=#ff0000][size=2][b]7、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中宝玉出场时穿着的服饰之一。[/b] [/size]
[attachment=11329883]

[size=2]小说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贾宝玉出场时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这是清朝贵族的一种典型礼服。“八团”是衣面上缂丝或绣成的八个彩团的图案。据清末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八团的位置是:“前后胸各一,左右角各一,前后襟各二。”因“八团”凸出衣面,故云“起花”。“排穗”亦作“排须”,指衣服下缘排缀之穗状流苏。“倭”即日本,据《天工开物》记载,“倭缎”原系日本织造,后漳州、泉州等地仿造日本织法制成的缎子也称“倭缎”。据《大清会典》记载,江宁织造局每年织倭缎六百匹。倭缎在当时只被贵族使用,与平民无缘。[/size]

[color=#ff0000][size=2][b]8、凫靥裘[/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那里笑。”《红楼梦》中贾母一见薛宝琴十分喜欢,便将十分珍贵的凫靥裘送给了她。一般人还以为是孔雀金线织的,只有史湘云识货:“那是野鸭子头上的毛织的。”宝琴穿者这件凫靥裘光彩照人,在“披裘踏雪折梅”一景中,与穿大红猩猩毡的宝玉红绿呼应,构成《红楼梦》中经典的唯美画面。[/b][/size]
[attachment=11329884]

[size=2]凫靥裘是用野鸭面部两颊附近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凫靥裘的名称未见著录。据吴世昌考释,《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在成都“以所着鹔鷞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据《尔雅翼•释鸟》云:“鹔鷞,水鸟,盖雁属也。旧藏云:‘有凫鸳鸯,有雁鹔鷞’。高诱注《淮南子》云:‘长颈绿色,其形如雁。’”所以,鹔鷞裘很可能就是用鸭子的毛做成的。又,《晋书•武帝纪》云:“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甲申,敕内外有敢犯者罪之。”又,《南齐书•文惠太子传》云: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此则进一步说明雉头裘是存在的,这是更接近于凫靥裘的一种鸟毛织物。清《闻见瓣香录》丁集:“鸭头裘,熟鸭头绿毛皮缝为裘,翠光闪烁,艳丽异常,达官多为马褂,于马上衣之,遇雨不濡,但不暖,外耀而已。”[/size]
[attachment=11329885]

[color=#ff0000][size=2][b]9、箭袖[/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第十五回:“见 宝玉 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b][/size]
[attachment=11329886]
[size=2]箭袖的大致形态从袖根到袖口逐渐收紧。胡服的箭袖通常会有一个宽厚的袖缘,而汉服的箭袖一般没有袖缘或袖缘比较窄。 

箭袖起源于北方民族的服饰。北方民族服饰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区的袖缘大多宽厚。宽厚袖缘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把袖缘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区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现。因为袖口窄小,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颇为方便,也易于保暖。所以,千百年后,从军服,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广为流传,成为汉服的一种袖制。所以,宽硬袖缘并非满族特有,箭袖和马蹄袖是需要区别开来的。

   
箭袖和马蹄袖是两种不同的袖制。将箭袖和马蹄袖混为一谈是最常见的认知错误。满族的马蹄袖是在传统的箭袖基础上发展而来,把箭袖的袖缘改为马蹄状,也是马蹄袖名字的由来。[/size]
[attachment=11329887]

[color=#ff0000][size=2][b]10、缂丝[/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缂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 。”[/b][/size]
  [attachment=11329891]

[size=2]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size]
[attachment=11329888]
[size=2]关于缂丝的称谓,历来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宋代庄绰《鸡肋篇》以及明代张应文的《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诸书均作“刻丝”,宋末元初周密的《齐东野语》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书写为“克丝”,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吴自牧的《梦梁录》等书又称“克丝”。清代皇家著录宫廷书画的《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记做“缂丝”。 “缂”、“刻”、“克”、“克”四字音同。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本字应当是“缂”,探其究竟,缂丝织制时以小梭织纬,根据纹样多次中断以变换色丝,成品只露纬丝不露经丝,可见此“缂”字正合“通经断纬”的技术特点。对于丝织工艺当谓“缂”,而对于金木工艺则称“刻”。 字各有所当,故“刻”、“克”皆为假借。   
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我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size]
[attachment=11329889]
[attachment=11329890]
[attachment=11329892] 
[attachment=11329893]
[color=#ff0000][size=2][b]11、百子衣[/b][/size][/color]
[size=2][b]《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凤姐儿看袭人……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儿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赏你的,倒都是好的。[/b][/size]
[attachment=11329894]
[size=2]百子图案之间,则点缀以象征吉祥如意的金锭、银锭、方胜、古钱、宝珠、犀角、珊瑚、如意等杂宝图案,以及由桃花、月季、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组成的春、夏、秋、冬四季景。整个图案变化多彩,寓意着皇家子孙万代、多福多寿。衣料的配色尤见匠心独运。整体色调以正色为主,在朱红色的地上配以枣红、水红、粉红、普蓝、藏青、浅蓝、月白、艾绿、黄绿、茶绿、孔雀绿、中黄、宫黄、驼黄、山茶黄、驼灰、浅褐、牙白等不同色调,取得了金彩夺目的艺术效果。从两衣的刺绣技术上看,其针法的运用,包括有穿丝针、抢针、网绣、铺针、平金、斜缠、盘金、松针、打籽、扎针、擞和针等11种,丰富多变的针法大大加强了刺绣的艺术表现力。[/size]




[/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莫の桑在2011-01-10 18:0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果爷。

ZxID:11955462


等级: 内阁元老
如果被狗咬了,怎么办?那就直接无视,谁让它又可怜又自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10 0
支持莫莫~吼吼~所谓吼吼更健康哈~

楼主留言:

桑果╭(╯3╰)╮

[ 此贴被桑果雪芭在2011-01-10 22:31重新编辑 ]

「﹏默.」

ZxID:9379574


等级: 文坛巨匠
配偶: 依稀妥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10 0
娃啊  辛苦了~~
╭(╯3╰)╮

楼主留言:

默默哥真给力╭(╯3╰)╮

盛夏浅歌

ZxID:11724960

等级: 小有名气
为你,把流年偷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10 0
红楼梦这本巨作,值得人研究的地方太多了

饮食,服饰,等等

今天又见这些衣服,果然都是知识a

辛苦阿莫

戒音丶

ZxID:9566734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莫の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10 0
LP真给力o(≧v≦)o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11 0
已审
很精彩的素材
我只听过千金裘和肚兜
原来会有那么多文艺的叫法啊
有关明朝服饰的其他解说素材
http://www.paipai.fm/r5888182/
蓝风12345

ZxID:8845673


等级: 专栏作家
距离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11 0
原来这些古人的服饰真的是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平时看书都是很少注意的
快乐de妮子

ZxID:9463627


等级: 明星作家
..6月29日考会计...努力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1-11 0
学习了```谢谢分享
我决定沉默Le;努力考会计.....祝福我吧!
禅心已失

ZxID:1846767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1-11 0
好厉害!谢谢分享~
禛惜黛玉

ZxID:13699390

等级: 文学之神
☆鳳凰於飛,翙翙其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1-12 0
啊 啊 沒想到進來會看到莫莫的這個主題 喜歡啊 謝謝莫莫哦 辛苦了



☆鳳凰於飛瀟瀟江湖百折歸!雁字囬時雲中點點离人淚!
斷崖驚魂已是前世不堪追!天涯路遙明月如霜永相隨!☆
妤若

ZxID:13598454

等级: 小有名气
未及地老,如何抵达天荒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1-12 0
非常喜欢红楼梦,每次看关注的东西都会不一样,感触也会不一样。
比较喜欢里面的事物,真是玉盘珍馐,厉害。
服饰也是相当厉害的,繁杂精致,叹为观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豆花乐

ZxID:11156340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念入非思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1-12 0
绣的都很精致呐

安小燃。

ZxID:3337800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左小末。
跟我家末末一起,在回忆里刻下两个字,“我们”。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1-12 0
这也是老版红楼梦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经典的原因之一了
沧海一砾

ZxID:8665524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1-13 0
献给勤劳的阿莫!!!!
cec6

ZxID:6206724


等级: 明星作家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1-14 0
支持一下!!  
新世纪书虫

ZxID:10007861

等级: 职业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1-15 0
长见识了的
爱儿嘚

ZxID:18902639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4-11-10 0
回 楼主(莫の桑) 的帖子
支持!!!!!!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4-11-15 0
牛逼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