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400多年前一模一样的一艘日本“遣唐使”船,这几天驶入上海黄浦江,参加世博会的“日本周”活动。这艘没有机械动力的船,其实是在中国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建造再运回日本的。为什么选择在张家港市建造,原因很简单,一是日本目前已经没有能够建造这艘古船的工匠,二是因为张家港是唐朝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出海的地方。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搁在张家港建造,理由都是十分的充足,而且相当的有历史意义。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5MT587381.jpg[/img]
日本遣唐使船相隔千年,再次来到中国。
但是,这一次的遣唐使船并不是如当年那样,从日本用橹划了一个多月才划到中国的,而是在日本近海划了一阵子,过东海时,坐上大型运输船,到了黄浦江口才放到海里的。
现代社会,做什么事都重在意义而不在于动真格。但是,日本这么多现代版的遣唐使者,在遣唐船进入黄浦江后,一点也没有偷懒,硬是拿出祖宗们的顽强毅力,把“遣唐使”号划到了世博码头。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5MT801763.jpg[/img]
和当年一样,“遣唐使”船的船工们用橹将船划入上海。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6MT036603.jpg[/img]
现代版“遣唐使”抵达上海时,举行了庄严的仪式。
我想了解的不是现代版的“遣唐使”们以上的内幕,我想知道的是,在1400多年前,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日本人为了寻求最新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科学技术,是如何冒着随时葬身鱼腹的决心,划着这样的一艘木帆船来日本“求经”的。我想网友们也一定有如此的渴望。
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奈良。1400多年前,奈良是日本的首都,遣唐使就是从那里出发的。而且,奈良县博物馆正在举办“大遣唐使展”,展出当年日本遣唐使前往中国的及其珍贵的文物资料。
从东京坐新干线3个小时到京都,再从京都坐列车1个小时到奈良。这段路在古代,需要走上1个半月,有一个名称,叫“东海道”。如今的新干线也因此称作为 “东海道新干线”。
奈良古时叫“平城京”,今年刚好是建都1300年的大纪念年。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平城京”皇宫的遗迹地,有一幅当年平城京的全景图。解说词说,整个都城的建设,完全按照当年中国长安都城的建设模式复制而成的。虽然当时的规模只有长安的四分之一,但是,却是日本第一座真正的城市。我看了一阵激动,不仅仅因为当年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崇拜到了何种程度,连首都的建设都依样画葫芦,同时也感知到,当年日本的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是何等的用心。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6MT299079.jpg[/img]
平城京复原图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6MT567193.jpg[/img]
“平城京”皇宫的遗迹地,复制了一座当年的皇宫正门,叫“朱雀门”,粉红状的建筑,煞是好看。朱雀门的对过,展示着一艘同比例复制的遣唐使船。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6MT864864.jpg[/img]
平城京皇宫的正门“朱雀门”复原成功
日本的“遣唐使”的历史,其实起源于“遣隋使”。公元607年,当时的日本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同时派遣大批留学生和僧人渡海到中国学习,开始了日本“遣隋”学习的历史。
日本进入奈良时代,正是中国盛唐时期。公元631年,日本舒明天皇沿用前朝的做法,第一次派出了一支由学问僧和留学生组成的“遣唐使”船队。到公元894年,26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总共向中国派遣了20次遣唐使。
当时的人们对于渡海往返中日之间有何等的恐惧?记录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唐大和上东征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日本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法,鉴真问子弟去不去。弟子们吓坏了,说了一句话:“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但是,鉴真还是决定去了,出海5次,最后一次才抵达日本,而自己却因此眼睛失明,可见其艰辛的程度。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7MT199560.jpg[/img]
当年遣唐使船横渡东海的情境图
日本人渡海来中国学习的艰险,虽然没有如鉴真东渡那样记述的详尽。但是,在此次《大遣唐使展》中,我看到一份资料,说当年派往中国的遣唐使船队,一般为4 艘,但是,最终能够成功到达中国的,往往只有一艘。那么其他三艘如何了呢?要不就是沉没,要不就是中途折返。但是,即使中途折返的,能安全回到日本的,几率又有多少?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7MT566089.jpg[/img]
从日本平城京(奈良)出发,抵达中国的长安,需要3个月的时间。
资料记载,当时的遣唐船其实很小,长33.6米,宽9.2米,但是每一艘遣唐船配置的船工有130人,加上一些遣唐使和政府官员、留学人员等,总共有150余人。四艘船至少有600人,但是最终能侥幸抵达中国的,可能只有150余人,其余的都成了这些成功者的“殉葬品”。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7MT881166.jpg[/img]
当年“入唐画卷”记录的遣唐使葬身大海的悲惨情景
我在展览中看到一幅画卷,其中有遣唐船遇巨浪倾翻,船体破裂,人们在大海里痛苦挣扎的悲惨场面。
所以,日本遣唐使船队每一次出使中国,其实就是许多亲人的生死离别。换成今天,如果中国人送孩子到日本留学,四分之三的人将会中途遇难死掉,估计没有一个父母会让孩子离开家门。但是,当年的日本人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确实到了刀山火海都敢上的境地。这种勇气,差一点让我落泪。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遣唐使出访中国,日本天皇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设宴相送。而侍臣们也会唱起天皇亲自作的一首诗为大家送行。这首诗译成现代文的话,大意如此:
希望你们渡大海如平地,
居船上如坐床,
四船联翩,
期盼早日归来。
我想象当时的送别情景该是如何的悲壮。也许没有人当场哭泣,但是必定有许多人在心中默默自语:“天皇,臣就此别过,去也”。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8MT205266.jpg[/img]
NHK电视台拍摄的《遣唐使》历史片中,当时日本遣唐使和夫人们的打扮。
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叫《哭晁卿衡》。“晁卿衡”是谁,值得大诗人一哭?晁卿衡就是随遣唐使到中国留学的阿部仲麻吕(中国名字叫“晁衡 ”),他19岁到中国,因为学习勤奋,人又灵性聪明,后来居然在唐朝做了大官,官至光禄大夫(皇帝的顾问,常常作为钦差大臣替皇帝办事),因此也与李白同朝为官,情同手足。
公元753年,已经56岁的仲麻吕搭乘遣唐使船回阔别36年的日本,不想中途遇险,船漂流至越南,170多人被杀,也许因为仲麻吕是大唐的部长级官员,又是皇帝的亲信,因此他和10余名随从被免于死罪。遣唐使船遇难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白以为仲麻吕已死,痛苦了好久,写下了《哭晁卿衡》:
日本朝晁辞帝教,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支愁色满苍梧。
可见当时往返中日,是多么的危险。
[img]http://images.huanqiu.com/blog/2010/06/17/S0D20100617143238MT432722.jpg[/img]
《大遣唐使展》上展出的《吉备大臣入唐画卷》真品(国宝级)
这一个画面描述了遣唐使船抵达中国(宁波?)的情景
其实,《大遣唐使展》还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当遣唐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中国(大多是在浙江的舟山、宁波)时,当时没有电报,也没有手机,中国的官吏们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突然冒出这一批衣衫破落,精神疲惫的异人,于是统统的被抓了起来,关入大牢受刑。到后来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不知当时有没有日语翻译?),再千里快马跑到长安(如今的西安)报告,再等朝廷派特使到宁波迎接,这一个折腾,也就要一个多月。即使吃了这么多的苦头,到最后能够跟随遣唐使到长安走一趟的,仅仅是几位高官和少数留学人员。大多数人都留在了宁波待命。
我也突然醒悟到,日语中许多汉字的发音与我浙江老家的宁波方言十分相似,敢情是当年这些日本人在宁波呆久了,学了一口宁波腔才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