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blue][table=80%][tr][td][backcolor=#ffffff][table=95%][tr][td]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ff0000]┉┉┉┉┉┉ ∞ [size=2]我是乌鲁克的分割线∞ ┉┉┉┉┉┉ [/size][/color][/font][/align]
[font=宋体][size=2][/size][/font]
[color=#0000ff][size=4][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4][b]>>>乌鲁克[/b][/size][/color] [/font][/size][/color]
[color=#0000ff][size=4][font=宋体]
[color=#000000][font=arial][font=宋体][size=2] 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是苏美与巴比伦尼亚的城邦之一,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底格里斯河西岸,今伊拉克境内。当时可能有50,000至80,000位居民居住在6平方公里的范围中,也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早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在此创建文化,史称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3400—前3100年)。居民制造铜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创造图画文字,为后来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萌芽。后形成早期的乌鲁克城市国家和宗教中心。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在此建城,建立的苏美尔国家,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时曾为乌玛王国(Umma)首都。后并入阿卡得王国。迄公元前一千年代仍为“两河流域”重要城市。公元三世纪波斯 萨珊王朝时被毁。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对乌鲁克古城进行发掘,获神庙等建筑遗迹及各时期器物多种。 曾出土的乌鲁克女神像(石雕)是“两河流域”的代表作品,为公元前3500~前2500年之物。[/size][/font] [/font][/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00][/color][/font][/font][/size][/color]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ff0000]┉┉┉┉┉┉ ∞ [/color][size=2][color=#ff0000]我是巴比伦的分割线 ∞ ┉┉┉┉┉┉[/color] [/size][/font][/align]
[align=left][size=2][font=宋体]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颂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font][/size][/align]
[color=#660000][size=4]坛子里有比较详细的为了不做重复,详情请点击:[/size][/color][url=http://www.paipai.fm/r5888056_u7118615/][color=#0000ff]请戳我→古巴比伦[/color][/url]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ff0000]┉┉┉┉┉┉ ∞ [/color][size=2][color=#ff0000]我是伊丝塔的分割线 ∞ ┉┉┉┉┉┉[/color] [/size][/font][/align]
[font=宋体][size=2][/size][/font]
[color=#00008b][size=4]>>>伊丝塔(Ishtar)[/size][/color]
[color=#00008b][/color]
[font=宋体][size=2] 伊丝塔(Ishtar)是伊南娜(Inanna)的巴比伦名字。基于伊丝塔每年会进入冥界再复活的本质,一般认为英文的复活节(Easter)字源即是Ishtar。
伊丝塔是一个双面女神,既是丰饶与爱之神,同时也是战争女神,一般认为与金星日夜不同的双面性有关。希腊罗马神话中则以雅典娜和阿佛罗狄忒分别代表战争与爱这两个面相。
伊丝塔是苏美神话系统里面的“圣女”、“天之女主人”,也是金星的代表神,和希腊系统的爱与美之女神阿佛罗狄忒是同一位,在苏美神话系统里也被认为与战争有关,希腊罗马系统的阿佛罗狄忒其战争地位里则被雅典娜女神所取代。
Inanna 的名字,可以拆解成 nin(小姐)-an(天、天堂或安努神)-na(的),所以全名就是“天女”或“女的安努神”,与苏美语中的月神(Nanna)非常接近,有可能在口耳传说上是同源的,而这个女神的西台名字叫做哈娜哈娜(Hannahanna),Hahhah 在西台语是“母亲”的意思。某些传说中,伊南娜是创造神那姆(Nammu/Namma)的孙女。
伊南娜的形象始终是个少女,虽然是掌管战争的女神,但和平的时刻里也不会休息,每天在路上找年轻的男子交合。苏美系统的艺术中,伊南娜经常和狮子(力量的象征)一起出现,代表伊南娜的狮子常常站在两头母狮子的背上,西台神话中的库柏勒也是以狮子为象征。伊南娜在楔形文字里的代号是打结的勾状芦苇。
伊南娜的神庙称做伊安娜神庙(Temple of Eanna ),意思为“天堂之屋”或是“安努神之屋”,乌苏克(Usurk)城的伊安娜神庙是最大的一间,这里拜的伊南娜很可能本来是安努神,不过改祭祀女神以后,女祭司就开始以祭祀的名义进行性交。
[color=#b22222][size=2]>>伊丝塔与吉尔伽美什[/size][/color] [/size]
[font=宋体]
[size=2]《吉尔伽美什》(Gilgamesh)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最著名的史诗,故事是讲述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作为人类的国王,并追寻永生的过程。虽有许多版本,但是目前最完整的版本在尼尼微城图书馆废墟出土的楔形文字文献,文字是阿卡德语,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王在为时撰写的。
吉尔伽美什生来天赋异禀,是乌鲁克之王,拥有2/3的神血统。由于他暴虐无道,天神派下长着两只角,人头兽身的安基杜(Enkidou/Enkidu)来威胁他,两人打得不分轩轾。最后基加美修以女人驯服安基杜,两人成为好友,并一起打死了可怕的怪物汉拔拔/哈瓦瓦(Humbaba/Huwawa)。
打死怪物后,在河里清洗身体的吉尔伽美什,健美的英姿引起了乌鲁克守护女神伊丝塔的青睐,而被热烈追求。但是吉尔伽美什不为所动,举了伊丝塔历来始乱终弃的情人(包括杜姆兹,巴比伦语称塔姆兹)以指责伊丝塔的淫乱。伊丝塔非常愤怒,请父亲安努降下天牛来惩罚基加美修,但却被吉尔迦美什和安基杜两人杀死了。
此后没多久,安基杜便因为杀死怪物后的精神衰弱而死去。吉尔伽美什受到触动开始了艰难跋涉,向乌塔那匹兹姆(Utnapishtim)──大洪水唯一生还者和永生者探索生死奥秘。他趁着黑夜翻过通向太阳的马什山,不顾半蝎人帕比尔萨格的阻拦,在用尽了120根船桨以后终于渡过死亡之海来到目的地。乌特纳比西丁接待了他但并未直接解答生与死的疑问,而是让他经过6天7夜不睡觉的试炼。吉尔伽美什没有成功,但是由于乌特纳比西丁妻子善心,他去海底得到了永生之草,但不幸被蛇偷吃。吉尔伽美什只得返回乌鲁克。[/size][/font][size=2] [/size][/font]
[align=center][color=#0000ff][size=4][font=宋体][font=宋体][color=#ff0000]┉┉┉┉┉┉ ∞ [/color][size=2][color=#ff0000]我是苏美尔的分割线 ∞ ┉┉┉┉┉┉[/color] [/size][/font][/font][/size][/color]
[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4][b]>>>苏美尔
[/b][/size][/color]
[size=3] [/size][color=#000000][size=3][size=2]苏美尔(也译作苏默)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可能是地球上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族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录之一)可以被定期为约前36世纪。[/size]
[/size][size=2]苏美尔这个名字并不是苏美尔人自己的称呼,而是其它人给他们的名字,最早使用这个名字的是阿卡德人。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sag-gi-ga),人种不详,他们称其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阿卡德人所使用的Shumer这个词有可能是这个名称的一个地方方言的变异。苏美尔人的语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闪族邻居和继承人不同。过去有人认为他们是入侵者,但是考古发掘证明从前53世纪到前46世纪的早期奥贝德文化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居住文化就是连续的。
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干旱的冲积平原是一个对当地居民来说很困难的地区。要在这里生存下来,这里的人必须有控制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能力来保证全年灌溉和饮用水的来源。在苏美尔语中运河、堤坝、水库这样的词非常丰富。奥贝德陶瓷与更早的北方的萨迈拉文化(前58世纪到前50世纪)的陶瓷是有联系的。萨迈拉文化的人利用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的水来进行早期的、原始的灌溉农业。198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今天的拉萨(Larsa)附近发掘出来的居民点非常明确地显示出两个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这里八层奥贝德文化早期的陶瓷与萨迈拉文化的陶瓷并存。苏美尔人从这里向南扩展,他们高级的社会组织和技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他们有能力控制水,在一个困难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当地原来的采猎文化无法与他们竞争。
也有人认为苏美尔这个词只应该指苏美尔语,实际上不存在隔离的苏美尔人这个民族。在语言学中苏美尔语是一个孤立语言,不属于任何语族。阿卡德语属于闪含语系。[/size][/color][size=2]
[/size]
[color=#dc143c][size=2]>>早期高度文明[/size][/color][/font]
[font=宋体][color=#dc143c][/color]
[color=#000000][size=3][size=2]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主要是经济或者行政方面的文书,尚无法勾勒出当时完整的历史来。[/size]
[size=2]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以运河和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统治。[/size]
>>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size][/color][/font]
[font=宋体]
[color=#000000][size=2] [/size][/color][color=#000000][size=2]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
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考古已经能大致勾勒出当时的历史情况,但是由于考古发现的史料有限,今天人们所知道的那段历史可能仍然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而已。
基什被认为曾经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因为后来许多苏美尔君主甚至并没有实际统治过基什,却也自称基什之王。(不过现在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基什曾经称霸,自称基什之王可能有其他的比如宗教方面的原因)最早的可以验证是存在的国王就是基什国王恩美巴拉格西。
后来一些比较强大的城邦是乌鲁克,乌尔,温马,以及拉格什等。
考古学家在拉格什发现了王室的铭文,使得今天的人们得以知道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50年之间约一百五十年间的完整的拉格什国王列表,以及相关的史事,也使得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今天的人们了解的唯一比较完整的城邦.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中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血屠全城。乌鲁卡基那在位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废弃。
温马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259~公元前2235年)消灭拉格什的王朝,占领乌鲁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蔓延到地中海。
但是闪族的阿卡德国王萨尔贡打败了卢加尔扎克西,俘虏了他,而苏美尔人城邦的历史也就就此结束了。
[/size][/color][/font]
[/align]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2] 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城名。是苏美与巴比伦尼亚的城邦之一,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底格里斯河西岸,今伊拉克境内。当时可能有50,000至80,000位居民居住在6平方公里的范围中,也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早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在此创建文化,史称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3400—前3100年)。居民制造铜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创造图画文字,为后来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萌芽。后形成早期的乌鲁克城市国家和宗教中心。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在此建城,建立的苏美尔国家,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时曾为乌玛王国(Umma)首都。后并入阿卡得王国。迄公元前一千年代仍为“两河流域”重要城市。公元三世纪波斯 萨珊王朝时被毁。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对乌鲁克古城进行发掘,获神庙等建筑遗迹及各时期器物多种。 曾出土的乌鲁克女神像(石雕)是“两河流域”的代表作品,为公元前3500~前2500年之物。
[b]>形成[/b]
苏美尔早王朝(Early Sumerian Dynasty ),(前2900~前2371),苏美尔地区奴隶制城邦的繁盛时代。
古代地理概念中,后来的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下游平原被称为巴比伦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这一地区又分为北部的阿卡德和南部的苏美尔。
苏美尔地区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他们约在公元前4300年前已生活在这里,公元前4300~前3500年的欧贝德文化时期形成规模较大的村落。人工灌溉农业的发展,长途贸易的进行及农牧渔业的进一步分工,加速了公社成员间的分化,奠定了文明的基础。欧贝德文化时期铜石并用,据推测已属于军事民主制阶段,以神庙为中心,出现初期的城镇。考古发掘的女性雕像说明正处于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过渡。年代当公元前3500~前3100年的乌鲁克文化时期,各地开始产生一些小城市,出现大规模的神庙建筑。后期出现文字及标志所有权的陶制圆筒印章,表明已产生初期的文明。在此后的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时期(公元前3100~前2900),普遍使用文字,出现泥板文书,灌溉设施、土木工程、金属加工等技术都有明显进步,有人推测以神殿为中心的城市国家此时已经形成。可见,苏美尔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b]>发展[/b]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奴隶制城邦进入全盛时代,城邦国家林立。这些国家一般由中心城市连同周围的农村公社组成,领土面积不大,居民少则二、三万,多则十几万人。城市以神庙为中心,也有王宫建筑,周围建城墙。城邦的王被称为卢伽尔、拍达西、恩或恩西,其权力受贵族会议和民众会的限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是贵族奴隶主,被统治阶级是奴隶、手工业者和公社一般成员。基什、乌尔、拉格什等国之间为争夺财富、土地和奴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至早王朝中期,基什可能一度称霸于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即反映了基什同乌鲁克的一次战争。约公元前27~前26世纪,乌尔比较强盛,乌尔王陵墓中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及众多的殉人也说明了这一点。
[b]>壮大[/b]
在当时各国中,拉格什的历史比较清楚。公元前28世纪,拉格什与邻国温马发生战争,并在吉尔苏建立宁吉尔苏神庙。公元前27世纪出现土地买卖现象。公元前25世纪上半叶,乌尔南什执政,一度在苏美尔称霸。其子安那吐姆(约公元前2454~前2425在位)胜温马,立安那吐姆鹫碑以铭记两国之盟。拉格什的土地分神庙土地和私人土地两种。神庙在其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国神宁吉尔苏、其妻女神巴贝等神祇各有神庙庄园,其土地直接由恩西及其妻管理,生产由奴隶和服劳役的自由民进行,产品用于祭祀、对外贸易及支付神庙劳动者的口粮。神庙经济为统治者掌管和占有,但也带有全体自由民共同体经济的成分。其军队包括战车兵、重装兵及轻装兵,后两者分别由贵族子弟和公社成员组成。恩铁美那于公元前2404年即位后,拉格什的政治与经济力量进一步壮大,但国内的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约公元前2378年,乌鲁卡基那在平民支持下执政。他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小生产者利益的社会改革和立法活动。这一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社会改革,反映了苏美尔城邦发展中小生产者地位普遍受到威胁的情况。乌鲁卡基那改革的一些原则,如保护小生产、限制王室以外的其他富贵社会阶层的发展等,被古代两河流域以后的立法者所承袭.
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
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考古已经能大致勾勒出当时的历史情况,但是由于考古发现的史料有限,后来人们所知道的那段历史可能仍然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而已。
基什被认为曾经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因为后来许多苏美尔君主甚至并没有实际统治过基什,却也自称基什之王。(不过现在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基什曾经称霸,自称基什之王可能有其他的比如宗教方面的原因)最早的可以验证是存在的国王就是基什国王恩美巴拉格西。
后来一些比较强大的城邦是乌鲁克,乌尔,温马,以及拉格什等。
考古学家在拉格什发现了王室的铭文,使得后来的人们得以知道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50年之间约一百五十年间的完整的拉格什国王列表,以及相关的史事,也使得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后来的人们了解的唯一比较完整的城邦。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中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血屠全城。乌鲁卡基那在位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废弃。
温马的祭司国王卢加尔扎克西(Lugal-Zage-Si,公元前2259~公元前2235年)消灭拉格什的王朝,占领乌鲁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蔓延到地中海。
[b]>结束
[/b]
在乌鲁卡基那活动的时期,各城邦扩张领土的趋势已发展到试图统一全苏美尔的地步。温马城的卢伽尔扎吉西先后占领拉格什、乌鲁克等50个城邦,自称乌鲁克之王,但不久被阿卡德人的国家战胜,随后建立起阿卡德王国,苏美尔早王朝结束。[/size][/font][/color][/td][/tr][/table][/backcolor][/td][/tr][/table][/backcolor]
[backcolor=blue][table=80%][tr][td][backcolor=#ffffff][table=90%][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ff0000][size=2][b]乌鲁克(乌努格)相关遗迹和出土文物的图楼,包括部分复原图、苏美尔文明的相关图片。[/b][/size][/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ff0000][size=2][/size][/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先是一系列的遗迹图片……[/b][/size][/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9672]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曾经辉煌的城邦……
[/b][/size][/color][/font][attachment=11329673]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如今只剩残垣断壁……
[/b][/size][/color][/font][attachment=11329674]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凭吊一个伟大文明的遗物……
[/b][/size][/color][/font][attachment=11329675]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泥砖往往不够坚固,因此,新的建筑往往堆砌在倾颓的旧建筑之上,一层层落起,直到某一天被废弃。留给后来的人们一座座土堆,正诉说着那段历史。[/b][/size][/color][/font]
[attachment=11329676]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曾经辉煌的城墙,在史诗中被歌颂为“铜一般闪亮”……
[/b][/size][/color][/font][attachment=11329677]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人们试图复原那伟大城邦的辉煌。
全盛时期,乌鲁克的人口曾经高达50万……
[/b][/size][/color][/font][attachment=11329678] [/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b]日常用品。
即使相隔数千年,依然能令人类感到亲切……
[/b][/size][/color][/font][attachment=11329679] [/align]
[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0000ff][size=2]手工艺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部分制品甚至无法用现代技术复制……[/size][/color][/font]
[/b][attachment=11329680] [/align][/td][/tr][/table][/backcolor][/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摇泠~在2010-12-18 16:2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