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胡风浓烈的王国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63 回复:3

[人文通史] 乌桓——胡风浓烈的王国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谱曲。

ZxID:11835895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馨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5 0


       

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发展历史 
     
基本介绍

      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
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公元49年(东汉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中国古代民族。与鲜卑同为东胡族的一支。秦末(公元前3世纪末)东胡为匈奴击破后,部分迁居乌桓山(今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以北)而得名。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击败匈奴,迁乌桓于止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边塞,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东汉魏晋沿置。乌桓原是游牧部落,南迁后开始发展农业。3世纪初乌桓大部分归附曹操,有万余落入迁中原,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塞外的大多并于鲜卑。
  据考证,今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140里有—座乌辽山,即乌桓人迁驻之地。乌桓人在这块土地上逐步成长、壮大并向南迁徙,与建都于中原的封建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密切交往,直至进入中原各地,融合于其他各族之中。
  
西汉武帝时期,乌桓族主要活动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相当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北部地区。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首领(大人)朝贡于汉朝,接受侯、王、君长的封号。不久,率众大规模迁居缘边十郡。其向西发展到今内蒙古河套鄂尔多斯一带,东汉末年,因曹魏政权的征讨,除部分乌桓人远迁辽东地区外,“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此后,这个古代民族逐步在历史中消失。 

             
 
                          汉使持节护乌桓校尉

起源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为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之一。语言与鲜卑同,属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盛时,与鲜卑同为其重要成员。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
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一支逃至乌桓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号”。但乌丸之名,战国时已出现,《史记货殖列传》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间二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东缩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有的学者认为乌桓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来引申为部落之名。另一种说法,认为乌桓、鲜卑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转为山名,后又有乌丸川等。
  乌桓的先世,据《
后汉书•乌桓传》云:“乌桓者,本东胡也。”王沈《魏书》同,认为乌桓与鲜卑同出自东胡。至于乌桓在加入东胡前,《竹书纪年》提到: “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吠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赤夷尚赤,居于东方,似与乌桓人有关。在乌桓习俗中,穹庐皆东向,并把天地、日月、山川。日色近赤,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对于生
活在北方寒冷地带的乌桓来讲至关重要。丁谦指出:“乌桓者,乌兰之转音也,蒙古语红曰乌兰,故《传》中又称为赤山。”乌桓山即赤山。乌桓人死后,烧其所着衣物,杀犬以殉,“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赤山似应为乌桓祖先的根据地,故称其在 “辽东西北数千里”。其后的赤山,即“渔阳赤山”,则是乌桓南迁后之地,即今赤峰市赤山。也许是乌桓自原来辽东西北,西拉木伦河以北的赤山迁出,至老哈河流域以后,别立一赤山以为纪念。乌桓人往往请萨满唪诵指引路径,以一犬牵之,使死者之魂历经险阻回归到赤山。这种习俗似乎说明其祖先当初就是坐着犬拉雪橇到蒙古草原东南部的。乌桓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吸收了一部分匈奴人和汉人。
  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
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 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 与山无关①。(摘自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注①:日人
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乌桓、鲜卑考。汉译“ 胡” 语有瑞兽带之义。乌桓, 蒙古语有聪明之义。 

 
                      乌桓   

 
 
                乌桓的迁徙

没落

  乌桓自被曹操击破后,势渐衰落。当时除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内迁外,其它诸郡乌桓大多留居原地,并保有一定实力。直至两晋,无论在塞外或塞内,乌桓的活动尚频见史册。西晋初,幽州北边障塞内外乌桓分别归附鲜卑慕容氏、宇文氏、氏统治,并逐渐与鲜卑融合。有一部分最后加入库莫奚之中。自幽州北边而甫,直至冀州渤海平原二郡,乌桓骑兵营分布其间。王浚为幽州刺史兼乌桓校尉,最后以乌桓和鲜卑的兵力为后盾南面称制。并州乌桓张伏利度拥众 2000壁于乐平(今山西昔阳县西南),307年(晋永嘉元年),为石勒所并。石勒攻下幽州后,徙幽、冀二州乌桓于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4世纪中叶附前燕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处乌丸杂类于冯诩、北地。而后,慕容垂又利用乌桓之助建立后燕。垂曾引丁零、乌丸之众20余万为飞梯、凿地道以攻邺城,并以乌桓张骥为辅国将军,刘大为安远将军,鲁利为建威将军,随慕容氏南征北战。北魏初,拓跋珪攻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张骧举城降,后骧逃往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依慕容详。珪拔中山,骧被擒。398年(东晋隆安二年),其子张超收集乌桓、汉民2000余家据渤海郡之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自称乌丸王,后南走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次年,为魏征虏将军庾岳击杀。
  魏晋以后,乌桓与其它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所谓“杂胡”。《魏书》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 乌丸往往成为杂夷的泛称。除散居上述诸郡外,又扩展至陕西的上郡、冯翊、北地三郡。而雁门郡的乌桓,与鲜卑、匈奴等融合成为铁弗刘氏或独孤氏,后发展为赫连勃勃的夏国。幽、并二州乌桓继续内迁,遍布于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并积极参与
十六国、南北朝时各地区的政治斗争。一部分久处郡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乌桓姓氏相继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出现;而另一部分随着鲜卑的强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鲜卑融合,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乌桓

与汉朝的关系及民族融合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势孤力单,故役属于匈奴。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即今老哈河流域、泺河上游及大小凌河流域之地,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
  
王莽执政,令乌桓不再向匈奴缴纳皮布税,匈奴遂劫掠乌桓人畜。王莽又驱乌桓攻匈奴,以乌桓妻子为质,以杀戮为威,乌桓遂降匈奴。
  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代郡以东各地。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汉将
马援率军往讨,不胜。次年,匈奴内乱,且遭旱灾蝗祸,乌桓又乘机攻击之,匈奴转徙漠北。汉光武帝刘秀乃以金、帛贿赂乌桓大人。二十五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汉,贡奴婢、牛马及虎豹、貂皮等。汉乃封其渠帅、大人共八十一人为王侯、君长,许其内迁,使驻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十郡鄣塞之内,其地大约相当于今东北大凌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南部、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并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掌赏赐、质子、关市诸事。经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三世,汉与乌桓相安无事。
  乌桓南徙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少数留居塞外者皆归降鲜卑,自2世纪初起,常助鲜卑、南匈奴寇掠汉边;塞内乌桓则多从乌桓校尉抗击鲜卑、匈奴。2世纪中,汉与南匈奴对抗,各部乌桓亦各自为政,或从汉攻匈奴,或 与匈奴联兵攻汉。2世纪末,汉还频频利用乌桓骑兵镇压各地义军。灵帝中平二年(185年),令张温为车骑将军,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义军。乌桓因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人心浮动,军无斗志,皆临阵不战,逃归幽州各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
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反,就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中平六年,张纯死,乌桓军亦随之瓦解。后公孙瓒在河北称霸时与乌桓交好,被称为白马将军。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有武略,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败于官渡之战,旋即病死。十年,绍子尚等往奔辽西,投奔蹋顿。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战于柳城,乌桓败绩,蹋顿及名王以下被斩,降汉者达二十余万口。曹操使柳城降者及幽州、并州各郡乌桓共万余落徙居中原,妻子为人质,精壮随军作战,由是三郡乌桓号为天下名骑。残留故地的乌桓,因其地不久即为鲜卑所占,均与鲜卑融合;内徙者则渐为汉人所同化。 

 
     
 
 

 乌桓,东胡的后裔

 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人联盟。东胡人中的一支向北败退,来到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的乌桓山下定居,这就是乌桓。《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
  其实,早在东胡人来到乌桓山之前,乌桓已经存在,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族。
  乌桓没有文字,使用东胡语,开始时比匈奴落后,没有国家政权,还遗留不少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痕迹。他们实行收继婚和抱嫂婚,父亲和兄长死后,儿子和兄弟可以娶其继母和嫂子,伯叔母与侄子、叔父与侄媳之间甚至也可通婚。
  乌桓是游牧部落,以畜牧业为生,兼营狩猎。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他们的畜牧业很发达,牲畜特别多。
  在汉代, 乌桓开始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私有财产早已出现,婚姻嫁娶、犯罪赎死及丧葬,都会用私有的牲畜等财物办理。由于作为游牧部落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牲畜变为私有,五环人开始由各家各户独自经营自己的畜牧业,但牧场、山林、湖泊仍保持氏族公有,只有一部分农耕地逐渐向私有制过渡。
  随着财产的私有,贫富差距就在乌桓人中产生了首领拥有了更多特权,虏获的奴隶和战利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归于自己,次品分给战士。首领逐渐成为统治者,成为贵族,握有统治权力。这时,乌桓各部落的统治者被称为“大人”。开始时,大人由选举产生,勇敢强壮、能处理争执、纠纷的人就可以拥有候选资格,一旦当选,一般到死后才会被替换,不可世袭。到东汉末,这种公选制逐渐被世袭制代替。据《后汉书·乌桓传》记载:“献帝初平中丘力居死,子楼班年少,从子蹋顿有武略代位。”这说明乌桓大人已是父子相承。
  大人是乌桓各部落的最高领袖,而各部落则是由邑落组成的。每部统辖着数百乃至数千个邑落。乌桓每一邑落有人口100多至200多人不等,由不同氏族的帐户相聚溶合而成。但此时血缘复仇的情况仍然大量严重,往往容易引起氏族、部落间的械斗和互相残杀。邑落的头人称为“小帅”。各帐落各自单独经营畜牧业,夏冬两季转移牧地时,便在小帅率领下,以邑落为单位,顺着一定的路线共同迁徙,每一邑落占有一定的游牧区。邑落小帅受制于部落大人。通过战争、朝贡、胡市,邑落小帅的权势有所增长,并受汉魏赐封。
  乌桓的氏族成员没有自己的姓氏,常常以大人或部落中英雄的名字作为姓氏。大人发布命令时,以刻木为信,上面没有文字,但部众绝对不敢违犯。一旦有违背大人命令的,就会被处死;被大人通缉的罪犯,任何部落都不得接纳。
  大约在公元1世纪初的王莽统治中原时期,乌桓人开始蓄养奴隶,正式进入奴隶社会。从此,他们不断在缘边地区进行战争,掠夺人口做奴隶。公元25年,当赤眉起义军战败退入辽西、辽东时,就被乌桓人截击,全部被掠夺为奴隶。东汉初期,乌桓还与匈奴联合出兵,攻击东汉边境,当地百姓经常被掠夺为奴。俘掠人口当奴隶,是当时的乌桓对中原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奴隶的日益重要,使得乌桓连向汉朝进贡时都以奴隶为礼物。公元49年,乌桓大人向光武帝朝贡时,贡品中就有奴婢若干。
  乌桓除了钞略生口为奴外,还进行奴婢买卖。奴隶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有的也从事拾粪草、牧幼畜等生产劳动。
  匈奴消灭东胡政权以后,乌桓以及投靠乌桓的东胡其他部落臣服于匈奴,向匈奴交纳牛、马、羊和毛皮等岁赋。在西汉沉重打击匈奴之后,乌桓脱离了匈奴的严密控制,附属于西汉,但也时常与匈奴有往来。
  到了东汉时期,中原王朝与乌桓之间关系真正改善的时期。光武帝以大量的钱和丝绸作代价,使乌桓彻底臣服,主动要求成为东汉的内属。东汉授予81名乌桓部落领袖王侯荣誉爵位,并允许这些乌桓部落居住在沿边诸郡。汉朝向他们提供食品和衣服,作为报答,他们承担保卫边境反对匈奴与鲜卑的义务。
  东汉还重新设立了乌桓校尉府,负责处理乌桓、鲜卑事务。这个机构使东汉与乌桓之间的和平关系保持了半个世纪。乌桓忠实地履行了协议中规定的职责,坚定地和东汉一起抵抗匈奴和鲜卑的侵略,还参加了对付东汉境内其它叛乱的军事行动。尤其在公元2世纪,乌桓骑兵开始为东汉皇帝服役,被用来作为皇宫侍卫。
  汉献帝时期,乌桓与袁绍勾结,共同对抗曹操。为了排除乌桓侵扰的威胁,公元209年,曹操亲率大军远征乌桓。大军直捣乌桓的统治中心,杀掉了乌桓首领蹋顿,平服乌桓各郡。他把乌桓的一万余落部众迁至内地,把乌桓的精兵编为骑兵部队。这支部队英勇善战,在曹操统一北方及与刘备、孙权角力的战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迁入内地的乌桓人因为与中原联系加深,开始从事农业,并被逐渐编入中原王朝的户籍,逐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在塞外的乌桓人到两晋时期仍很活跃,并先后归附于前燕、前秦、后燕、鲜卑。
  魏晋以后,乌桓与其它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所谓的“杂胡”。据《魏书》记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后来,乌桓人又扩散至陕西的上郡、冯翊、北地三郡。而雁门郡的乌桓,与鲜卑、匈奴等融合成为铁弗刘氏或独孤氏,发展为赫连勃勃的夏国。幽、并二州乌桓则继续内迁,遍布于太行山以东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参与了十六国、南北朝时各地区的战争。久处中原的乌桓人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乌桓姓氏相继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出现;而另一部分随着鲜卑的强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鲜卑融合,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乌桓铁骑威震中原
  
  乌桓人本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所以继承了东胡人的生活特征,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勇猛善战。
  最初的乌桓人生活的地方,史籍中称作“乌丸川”,即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带状草原。开始时,乌桓人做为匈奴人的种族奴隶,受到了残酷的奴役。因此,他们经常反抗匈奴人的奴役和压迫,但都被匈奴人镇压。汉武帝对匈奴的进攻取得一连串重大胜利后,乌桓人得到西汉王朝的庇护,徙居五郡塞外之后,生活安定起来。
  乌桓人因自恃有强大的汉朝作后盾,为报匈奴人灭亡东胡的旧恨,挖了匈奴人的祖坟。匈奴单于大怒,遣20000骑进击乌桓,同时又派3000余骑入侵汉塞,掠虏汉朝边民。西汉命中郎将范明友为渡辽将军,也率二万骑追击匈奴。匈奴人得到消息,抢先迅速撤离。汉兵遵照大将军霍光“兵不空出”的原则,转而对乌桓进行了攻击。乌桓刚受到匈奴重挫,部众疲敝,在范明友攻击下损失惨重,3位大人被杀,6000余人被斩首。乌桓无力与汉朝为敌,开始时而归附西汉,时而与匈奴联合,实行双重政治策略。
  到了东汉初年,新仇旧恨使乌桓人不断进攻中原边境。他们骑着快马,轻装简从,早晨从草原出发,傍晚即可抵达东汉边城。这一时期,不仅东汉军队屡屡被乌桓击败,就连匈奴人也被乌桓杀得北徙千里。
  因为乌桓铁骑不能战胜,光武帝刘秀就以财务贿赂乌桓,让乌桓归附。于是,乌桓部族中以势力最强大的辽西乌桓大人郝旦为首的各郡乌桓首领900余人归附东汉。
  就这样,从公元前206年匈奴袭击东胡,直到公元49年光武帝用赏赐收服乌桓,前后240多年的时间,乌桓这个驻扎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小部落,从匈奴、西汉、王莽政权、东汉的征服下发展了起来,成为漠南草原最强盛的民族。乌桓人从此深入中原地区,与东汉王朝基本保持着相安无事的平衡状态。
  东汉中期入居塞内十郡的乌桓人,精骑善射,能征贯战。他们选出精良的乌桓骑兵,组成队伍,为东汉作战,被称为“乌桓突骑”。当时,乌桓突骑在作战中起着冲锋、突击和摧陷敌人阵地的作用,是一支勇猛非凡的骑兵突击队,战斗力却很强。当时幽州各郡都有突骑,其中的渔阳、上谷的突骑在国内最享有盛名。而这几郡的乌桓人大都是由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内迁的乌桓人组成,所乘战马也是来自科尔沁草原腹地辽西、辽东郡。
  东汉中后期,各地乌桓由于战争迁徙和民族融合成分越来越复杂,部落中融入了大量的匈奴人、鲜卑人、汉人、林胡、羯等多种成份,人口空前增加,地域分布也越向华北和塞外西部发展。他们此时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不相属统,

在前进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各自发展。
  汉灵帝时,上谷乌桓大人难楼部落中有众9000余落,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也有五千余落,都各自称王,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也都随后称王。这些大人都是乌桓各部中的佼佼者,实力也很强。他们与渔阳乌桓共称“幽州乌桓”,当中以辽西乌桓最强盛,被辽东、右北平两郡乌桓常奉之为盟主。
  这时,东汉王朝衰弱,中原爆发黄巾起义、地方群雄乘势并起,战乱频频。东汉中山相张纯、泰山太守张举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结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聚众10余万,形成割居势力。张纯与乌桓联盟后,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恒元帅。骑都尉公孙瓒(zàn)曾与张纯大战一场,张纯大败。公孙瓒深入追记,被丘力居率部围困200多天,士兵死伤大半。
  公孙瓒是东汉未年北方名将,史书称他为人勇敢善战,赴敌如仇,望尘追逐,甚或继之以夜战,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而这样了不起的名将能被乌桓围困半年多,足见乌桓铁骑的战斗力多么惊人。
  当然,公孙瓒也不是浪得虚名。在长期与乌桓的战斗中,公孙瓒也得到了历练,深为乌桓畏惮。后来,公孙瓒占据幽州,施政残暴,尤其对乌桓人一心要赶尽杀绝。乌桓人奋起反抗,与袁绍合兵10万,共同攻打公孙瓒。公孙瓒惨败,一蹶不振,最终被袁绍除掉。袁绍就是从这时崛起的。在消灭公孙瓒的过程中,辽西乌桓大人蹋顿、辽东大人苏仆延、右北平大人乌延等帮了很大的忙。因此,袁绍封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为单于,并赐予印、车、华盖、羽旄、黄屋、左纛,帮助乌桓人建立起了正规的军队,设千夫长、百夫长等军职。乌桓铁骑的实力进一步提升。
  后来,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被曹操平复。他把乌桓人全部迁入中原,将所获的乌桓战士通过精选和整编,改编成精良的骑兵部队,仍由乌桓的王、候大人率领,随同曹操转战南北。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年),乌桓骑兵编入张辽、李典军中,在合肥与孙吴大军作战。在敌众我寡,数百倍于已的吴军面前,张辽率军奋勇冲击,大败吴军,几乎活捉吴王孙权,获全胜。张辽因此有了威震逍遥津的美谈。这不仅是张辽本人的勇猛,更重要的是乌桓骑兵的英勇善战成全了张辽。
  后来,曹操屡征西羌,与马超开战。西羌人勇猛善战,曹操屡屡战败。最终还是靠无可匹敌的乌桓骑兵,才打败了同样以骑射闻名的西羌骑兵。
  自此,乌桓骑兵终在史书中留下了“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的评价。这支来自蒙古草原的“天下名骑”,帮助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后来与吴、蜀对峙时,吴蜀联军联合进攻曹操都不能成功,而曹操却屡屡在进攻中取得战果,乌桓铁骑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曹操北征乌桓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不可一世的袁绍军。此后,袁绍实力大减,在与曹操争锋中接连败北,不久就因承受不了战败的打击吐血而亡。公元210年,袁绍之子袁尚、袁熙投奔北方的乌桓部落。曾经得到袁绍善待的乌桓人收留了两个人,并且出兵攻击曹操的部下鲜于辅,要为袁绍报仇。
  早在曹操进攻困守南皮的袁绍长子袁谭时,乌桓就有攻击曹军的意图,曹操对此非常记恨。现在袁尚、袁熙躲在乌桓的羽翼下,就成了曹操讨伐乌桓的直接导火索。北征乌桓对于曹操来说是势在必行了。
  早在公元206年,曹操就让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以便于运粮北上。在北上之前,曹军将领提出异议,认为袁尚、袁熙已不足为惧,如果举兵讨伐乌桓,躲在荆州的刘备很可能劝刘表趁虚进攻许都,导致曹军腹背受敌,进退不得。曹操的谋士郭嘉则认为:乌桓自恃地处边远,肯定不会做防备,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获胜。袁氏家族经营河北多年,施政比较仁慈,河北百姓对袁家有感情;而袁氏家族与乌桓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一旦放过袁尚、袁熙,等到他羽翼丰满,百姓与乌桓一起响应,再想制住他就难了,所以一定要斩草除根。至于刘备,刘表多疑,必然不会重用他,根本不用担心。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决定北征乌桓。
  公元209年,曹操带着张辽、徐晃、张郃、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郭嘉等人,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蓟县),兵临塞口,准备经滨海道进攻乌桓人的柳城。大军就要启程之际,大雨却连绵而至,道路不同,进军时间一拖再拖,从五月份一直拖到了七月份。此时的乌桓早已经得到消息,有了准备,想趁其不备而偷袭已经是不可能了。这样一来,曹操似乎只能退军,无功而返了。
  如果此时退兵,前功尽弃,以后曹操未必有机会在段时间内再组织一次对乌桓的进攻,而乌桓铁骑也会频频骚扰幽州,让曹操的后方永无宁日。等袁氏兄弟恢复了元气,曹操的命运就不可知了。
  曹操当然明白后果,不会轻易撤军。很幸运地,他在徐无山遇到了当地的“地理通”田畴。田畴给他指点了另一条攻取乌桓的道路——卢龙塞。
  自古以来,从河北到辽西有两条路。最著名的一条就是曹操本来要选取的滨海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辽西走廊”。这条路在东汉时期是通往辽西的主要通道,但交通条件非常恶劣。天气好的情况下,还能便于行军,一旦遇到大雨,这条路就成了泥泞不可行之路。另一条路就是卢龙塞。这条路就是今天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
  西汉时,汉军与匈奴在右北平一带长年作战,卢龙塞还很畅通。但东汉年时期的两百年间,条路人迹罕至,杂草横生,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行,是一条没有路的路。若不是田畴指点,没人能想到从这条路出塞。
  卢龙塞这条路无疑是艰险的,但至少比大雨中的滨海道好走得多。
  公元209年七月,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抛弃辎重,命田畴为向导官,率领轻装部队从无终出发,千里奔袭。临走前,曹操命人在滨海道旁立碑刻字,声称:这次夏季进攻因为道路不通暂时作罢,等秋冬集结雨水少了再进军。乌桓得知碑文,以为曹操大军真的退去了,渐渐放松了警惕。
  在田畴的指引下,曹军从卢龙塞出关,一路逢山开路,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200里的白狼山附近。直到这时,袁氏兄弟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得到消息,仓猝集结数万骑兵迎敌。
  两支只顾低头行军的军队在白狼山意外相遇了。
  这一战,如果曹操战败,势必全军覆没,难以逃回中原;如果乌桓战败,则柳城势必定失守,而他们也来不及再组织一支大军。因此,白狼山之战势关全局。
  乌桓骑兵单兵作战能力强,但缺乏战术、战略配合。曹操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百战余生的精锐骑兵和“虎豹骑”,但将士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和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而对抗骑兵的重装步兵还在队伍后面。所以,这一场战斗,战争的双方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谁能抓住战机、激发士气,谁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面对久负盛名的乌桓铁骑,曹操没有惊慌。他登上白狼山观望敌阵,发现乌桓军队伍不整,阵形松散,便命令大将张辽、张合做前锋,冲击敌阵他把自己指挥军队的旌旗交给张辽,为张辽等人打气。张辽持旗上马,率军直冲敌阵。在他的带动下,曹军的精锐骑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一场血战。张合、徐晃、曹纯等猛将奋勇争先,数万骑兵在刀光剑影中舍生忘死地厮杀。仓猝集结的乌桓军本就人心惶惶,见曹军如此勇猛,更加胆怯,开始崩溃。混战中,曹纯麾下的:虎豹骑捕获乌桓首领蹋顿,将其斩首。这么一来,乌桓群龙无首,士气立泻,被曹军杀得七零八落,死尸铺满山野,长期以来纵横中原的乌桓铁骑全面崩溃。
  之后,曹操挟白狼山大胜之势,率军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直接占据柳城。他没有追击再次逃亡投奔公孙康的袁尚、袁熙,而是成竹在胸地声称,这两人都首级将会很快被送来。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来,以避免士气正旺的曹操把战火烧到自己的领地。
  曹操北征乌桓这一战,打得十分艰险。先是有大雨阻路,随后为了出其不意的急行军也使全军疲惫不堪。更危险的是,为了急行军,曹操的骑兵与步兵已经前后脱节。白狼山一战,曹操其实是以数量比敌军少的疲惫骑兵迎战“天下名骑”。再加上东北的气候与中原大不相同,天时地利曹操可说是一样不占,人和一项还因兵力以及士兵的体力而大打折扣,连曹操最信赖的谋士郭嘉也在此次行动中重病身亡。因此,曹操的这次胜利实属不易,也有侥幸的成分。连曹操自己也说:“这次赢得困难,赢得侥幸!”
  好在曹操还是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并获得了精锐的乌桓骑兵,这大大发展了曹军的骑兵部队。
  这一年九月,曹操从柳城班师。此时雨水已经止息,滨海道可以通行了。曹操经此路返回,途经碣石,回想白狼山一战,意气风发,写下了豪情满怀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最后一句中的“幸甚至哉”,应该是曹操征乌桓后的的真实感受。




曹操北征乌桓曾从此出寨

范明友击乌桓之战
简介

  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残部逃至今内蒙古及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后形成乌桓、鲜卑两个部族,汉初臣服于匈奴。武帝时期,汉击破匈奴左翼(东部)地区,将乌桓迁徙到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原西南)、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辽西(郡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五郡的塞外地区,设护乌桓校尉,负责对乌桓的监护与统领。
  乌桓势力逐渐强大,至昭帝元风三年,数犯塞。冬,辽东乌桓进犯汉朝边塞。是时,匈奴因怨恨乌桓掘其先祖坟冢,发兵袭击乌桓。汉拜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骑兵2万出辽东迎击匈奴军。匈奴撤兵。范明友遂遵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兵不空出,即后匈奴,遂击乌桓”(《汉书,匈奴传》)的筹划,乘乌植遭匈奴袭击,损耗甚大之机,驱兵直奔乌桓,一举击杀其三名首领并部众6000余人,得胜还师。
影响
  这一战是西汉抗击游牧民族侵袭的经典战役之一,范明友趁乌桓遭匈奴袭击损耗极大之机趁虚而入,一鼓作气,最后取得胜利。体现了其出众的军事才能。这一战之后,度辽将军范明友(霍光女婿)因北击乌桓有功,封平陵(今山东省历城)侯,后其大部子孙回迁南阳。





乌桓大事记
  
  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人联盟。东胡人中的一支向北败退,来到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的乌桓山下定居,为匈奴人役使,是为乌桓。
  
  汉武帝时,汉朝打败匈奴,乌桓人得到西汉王朝庇护,徙居五郡塞外之后。
  
  公元1世纪初,乌桓人开始蓄养奴隶,正式进入奴隶社会。从此,他们不断在缘边地区进行战争,掠夺人口做奴隶。
  
  东汉初期,光武帝以财物诱惑,使乌桓彻底臣服,成为东汉的内属。东汉授予81名乌桓部落领袖王侯荣誉爵位,允许乌桓部落居住在沿边诸郡。汉朝向他们提供食品和衣服,作为报答,他们承担保卫边境反对匈奴与鲜卑的义务。
  
  汉献帝时期,乌桓与袁绍共同对抗曹操。公元209年,曹操亲率大军远征乌桓,杀掉了乌桓首领蹋顿,平服乌桓各郡。乌桓国从此灭亡。


风俗
  乌桓俗贵少贱老。怒杀父兄,不以为有罪,然不害其母,因母有族类;而父兄以己为种,故无人过问。血族复仇之风颇盛。   乌桓人髡头,女子至嫁时才蓄头,分为髻,戴一种桦皮制的高帽子,称为句决。男子娶妻,皆先私通,略其女去,半年百日后,始遣媒送马、羊、牛为聘;婿随妻归,服役二年后,妻家才厚遣其女回夫家。部落内,除战争外,一切皆从妇女之计。父兄死,妻后母,报寡嫂;寡嫂之小叔死,小叔之子可以伯母为妻;小叔若无子,再轮及其他伯叔。   乌桓人土葬,用棺。葬时亲旧环坐,两人诵咒文,杀一肥犬及死者生前所乘马,烧衣物、服饰,歌舞、哭泣相送。相传犬能护佑死者神灵返归赤山(一说在今兴安岭南脉,乌桓人认为人死后魂归此山),不致中途遭横鬼遮拦。   乌桓人敬鬼神,祀天地日月辰、山川及已故著名大人。以牛羊为牺牲,饮食必先

乌桓的主要姓氏
  郝氏、审氏、鲁氏、桓氏、王氏(乌丸氏、乌桓氏、乌氏)、渐氏、薄氏(薄奚氏)、展氏(辗迟氏)、库傉官氏 (库褥官氏、库褥管氏、库氏)


[ 此贴被夏末、之初在2011-01-22 17:22重新编辑 ]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21 0
已审~
北清欢°

ZxID:10178158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21 0
徒弟
排版加油!!
多增加点图片。
~(≧▽≦)/~啦啦啦
总有时代结束总有故事未完

吸血羊

ZxID:107433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年年l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22 0
我是跟着楼上的来的
傲娇北的徒弟 加油 ↖(^ω^)↗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