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652 回复:3

[人文通史] 林巧稚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辛一白

ZxID:1119611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卿。若璃
姑娘,我卖你一点尊重。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0
— (瑶池碧落) 请到工资贴http://www.paipaitxt.com/r5358684/跟帖登记,感谢支持素材区,O(∩_∩)O~ (2010-10-28 20:13) —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文名:林巧稚
别名:丽咪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今厦门市)
出生日期:1901年12月23日
逝世日期:1983年4月22日
职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士
毕业院校:协和医科大学
信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
代表作品:《乙酰胆碱在正常分娩机制中的作用》等
配偶:单身


人物生平
林巧稚 大夫

成长与求学
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06年,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子宫颈癌去世。   
1908年,林巧稚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4年,林巧稚加入基督教  
192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1921年,林巧稚考入协和医学堂。   
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32年,林巧稚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   
1933年,林巧稚到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   
1939年,林巧稚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
工作研究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1941年底,北京协和医院因太平洋战争关门。   
1942年,林巧稚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后来,林巧稚担任了中和医院(前身为中央医院,现在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1946年,林巧稚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   
1948年,林巧稚返回协和医院,并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1953年,林巧稚出席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32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医学会议,会后访问了苏联。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65年,林巧稚主持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妇产科学术会议。   
1972年,林巧稚任副团长率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   
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   
1974年,林巧稚任中国友好参观团团长率团出访伊朗,同年赴日内瓦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医学顾问委员会会议,会后考察了瑞士、法国。 刘少奇与林巧稚(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间)

患病
1978年12月,林巧稚和楚图南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西欧四国访问,在英国患脑血栓后返回。   
1980年12月2日,林巧稚被送进医院。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北京病逝

所获荣誉 
      1929年毕业 ,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59年她由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首届当选的唯一女学部委员;又曾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医学组成员、中央技术管理局发明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学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社总编辑,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考试委员会委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等。   1953年出席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32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医学会议,会后访问了苏联。
  1972年任副团长,率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
  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
  1974年任中国友好参观团团长,率团出访伊朗;同年出席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会后,考察瑞士、法国。
      1978年任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副团长出访西欧四国,在英国患病返回。
  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学术研究
  她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结果发表于《用造袋术治疗后腹壁囊肿一例》、《新生儿自发性肺气肿》、《妊娠及非妊娠妇女的阴道酵母样霉菌》、《在协和医院生产的畸形头胎儿》、《对妊娠母亲试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小生儿》等文章中,著有《乙酰胆碱在正常分娩机制中的作用》、《24例良性葡萄胎及恶性葡萄胎转移的研究》,主编《妇科肿瘤》、《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家庭育儿百科大全》等。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   从临床统计学中,她发现,妇科病是占妇女发病率的2/3。当时,国家贫困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妇女尤其难躲产前产后关,难产婴儿死亡率极高,子宫出血、宫颈糜烂等病成了常见病,她实感自己责任重大。同时,她还在寻找妊娠生理原因,研究月经和排卵的科学原理,这一现象同身体状况的内在联系。1939年,医院要她研究妇产科基础理论,因她获得了去芝加哥大学妇产科学系学习的机遇,在生理学、妇科肿瘤、内分泌和畸形胎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人物评价
医术医德同高
  林巧稚不仅医术高明,她的医德医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在生活和事业两者不可兼得的条件下,她选择了事业,为事业终身未婚。追悼会遗像两旁垂下4.5米高的幛联,上面写着:“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个字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

慈善
  林巧稚不但给有钱有势的妇女看病,对穷苦百姓都一视同仁,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她在协和医院门诊看病,同样鼓励贫民百姓不要挂她的专家号,告诉他们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她教育妇产科所有的人,救活一个产妇、孕妇,就是救活了两个人。百姓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情,把在林巧稚手里接产出生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名字,以示对林巧稚的永久纪念。   她献身医学事业,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高超的本领和独到的见解。她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妇产科各种疑难病,确认了癌瘤为戕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跟踪追查、积累了丰厚的供后人借鉴的资料。   她的精湛医术,不断探索科学领域新课题、不治愈病人绝不懈怠的坚韧的作风,不耻下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林巧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人民的科学家,医务界的楷模,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当代妇女的杰出代表。

人物轶事
  1921年夏天参加北京协和医院招生考试时,遇旁边一女同学晕倒,立即放下没答完的考卷,把那位女同学送往附近医院。主考教师被这种舍己救人精神所感动,便破格录取了她。[2]1921年参加北平协和医院考试时,曾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她参加急救,以至最后拿手的英文卷没有做完。林巧稚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落榜的,但院方综合各科成绩,并考虑到其在考场表现出的无私与果断,因此破例录取了她。

人物影响
  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献身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器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年代对切除56斤7两巨瘤成功,80年代潜心编纂《妇科肿瘤》。
  林巧稚着眼研究子宫出血致病的生理原因和不同职业妇女出血状况,研究较为多见的盆腔脏器的炎症,如盆腔炎、盆腔结核等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细菌学和尿道细菌学。在她出国学习期间,参观了剑桥大学、纽汉姆大学,又在马里兰医学院的妇产科里进修实习了两个月。她几乎用尽了实验室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躲到有丰富资料的图书馆,中午拿出一份夹心面包充饥。从资料中,寻觅她想获得的知识,又顺着资料提供的线索,广泛地参观了伦敦各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如蔡尔斯妇科医院、伦敦妇幼医院、伦敦妇婴医院等。参观了镭放射治疗中心站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设备,这启发提供了她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她研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基础。最后她又到英国皇家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在自己的老师科主任的实验室内进行小儿宫内呼吸课题的研究,她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到伯明翰市举行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议上交流,受到好评。
  回国以后,遇上了战争,战争使医学科学研究终止了将近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协和医院妇产科治疗任务日益繁重。林巧稚深感癌症是妇科疾病的最大难点。据她掌握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100多万妇女死于癌症。她重返协和医院后,就组织在染色质、染色体的遗传学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病毒可能是肿瘤的病因之一。她带领学生对葡萄胎、子宫绒毛膜上皮癌进行长期了解和跟踪检查。总结1948年7月1月到1958年12月底接收住院的158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葡萄胎86人,恶性葡萄胎27人,绒毛膜上皮癌42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3人。恶性葡萄胎病例中24例发生远处转移,86例良性葡萄胎竟有9例发生远处转移,这一事实推翻了国外专家自1947以以后根据200例葡萄胎病例分析,认为良性葡萄胎不转移的结论。
  在她分析癌症发展变化的同时,北京市政府接受了她对妇科的普查建议,于1958年9月经她组织抽样83个机关单位、27所学校、22处居民地段的7万多29岁以上妇女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患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瘤、子宫颈癌、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者都各占一定比例。已人花甲之年,她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未必能彻底征服癌症,便找来学生连利娟宋鸿钊,把自己自1948年以来所积累下来的癌症追踪资料全部交给了他们

人物纪念
  林巧稚逝世后,厦门鼓浪屿于1984年建造了名为“毓圜”的林巧稚纪念馆。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及福建科技出版社分别于1985年、1989年、1992年分别出版了纪实文学《林巧稚传》。中国和平出版社及百花文艺出版社也分别出版了《林巧稚》。

“毓园”——林巧稚纪念馆


林巧稚——纪念邮票

     1990年10月10日,为表现我国现代科学家的卓越贡献,我国原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4枚,当中第1枚是医学科学家林巧稚。
  邮票画面上,林巧稚身穿白大褂,项上挂着听诊器,点明了她医生的身份;肖像面部通过明暗关系强调出的那种光明感,象征着她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望;那精心描绘出的慈祥、乐观的笑靥,代表着她爱人胜过爱己的崇高医德;背景中那幅胎儿将产图,蕴含着对这位“生命使者”的真挚赞誉;殷红的温柔色调,仿佛为这位终身未婚的女医学科学家增添了几分女性的妩媚。
  该套邮票的其余3位现代科学家分别是张钰哲侯德榜丁颖

林巧稚的信仰
  林巧稚是从旧社会里过来的人,在中国苦难的岁月里,她找不到拯救众生的根本良方,苦闷中的她只有把自己的精神寄托给了上帝,成为一个虔诚的上帝的信徒。据有关介绍,1949年北平解放后,林巧稚曾认定自己与政治无缘。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她被请到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一个报告会,在那里,她看到了“共产党开会还真准时”,特别是周恩来的风度潇洒,神采飘逸,讲话诚恳,态度平和,处处表现出共产党人那种宽厚、从容的人格精神,她原先存于心中的对共产党的偏见开始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新的信念:共产党是信得过的,可以和他们一起走。20年后,她还深深怀念着周总理的关怀,并为自己早年信仰上帝,没有早日加人共产党而深感懊悔,觉得对不起总理,感到自己从前“信上帝是可笑的”。
  林巧稚对周恩来的回忆说:“我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一种真正高尚无私的人格。他实在称得上世上的表率、楷模。……使我由信上帝变成信共产党。要说真有上帝,那么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从周恩来身上,她感到“共产党做事让我佩服”。

相关书籍
  福建作家赖妙宽的新作《天堂没有路标》,是一部纪实色彩浓厚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小说性很强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家选择林巧稚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尽述她一生的曲折和辉煌,从中折射出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流变。作为林巧稚的同乡,赖妙宽心怀敬意的态度跃然纸上;作为一位小说家,她又尽其所能挖掘林   巧稚身上的传奇色彩和故事性。面对传主,作家究竟如何出入于人物内心世界,如何评价大历史与一个特定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这种分寸与尺度。这其实是一种充满难点的创作。 厦门、协和、中国的政治历史,赖妙宽紧紧抓住这三个要点不放,全书集中于林巧稚个人生命历程,把她成长的文化土壤、家庭背景,中国现代社会的战争、运动,医学专家的敬业精神、学术追求以及林巧稚在社会环境、生活条件与精神追求之间的选择等等,一一带入其中。林巧稚是一位学术名人,又终身未婚,这样的身份既有传奇的一面,又会让作家在选材、评价上作难,阐释和过度阐释仅隔一层纸,处理不当的话,要么损伤人物精神与性格的复杂性,要么就会因过度想象和评说而失去其本真与本色。赖妙宽是个本分的作家,是个懂得尊重写作对象的小说家或传记文学作家,《天堂没有路标》去除了很容易沾染的浮躁气,尽可能把一个本色的、真实的林巧稚叙述出来,她对林巧稚的尊敬正是体现在这一点上。   作品中的林巧稚,既是一位专心于医学事业的专家,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作家在处理题材时,找到了一个既反映历史真实又能够增加故事性的做法,即总是把林巧稚在大是大非面前所做的抉择作为故事的支撑点。比如去英国、美国工作还是继续留在北京,比如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如何在历次运动中保持自己应有的姿态,如何把个人的事业与爱国的行为融合为一体,如何在落后的条件下走近病人,让精湛的医术通过不断的治病救人体现出独特的价值等等。作品较好地处理了这些素材,把握了其中的主题走向,实属不易。林巧稚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对话,谈及中美医学差距时的表态,既得体又中肯,与作品中林巧稚克服困难深入到山区为众多妇女解除病痛的实践相吻合,给人画龙点睛的印象。
[ 此贴被辛一白在2010-10-28 18:41重新编辑 ]
年年l

ZxID:233732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吸血羊
与梦境为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0-28 0
对于她,我只记得是个医生,很伟大的医生··仰望中
我们的故事。。。。五个人。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0-28 0
已审
欢迎常来素材吃蔬菜
O(∩_∩)O~
陌亦輕。

ZxID:4462376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墨水依澄
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0-28 0
咔咔,小白,加油哦。

发帖 回复